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英语一册一单元partB(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t56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I like ________________
I don’t like_______________
She likes_____________and_____(他喜欢什么和什么)
She doesn’t like_____or_________(她既不喜欢什么,也不喜欢什么)
ЖЖЖ:not --------or-------(既不,也不)
Allen _________fishing.
He _________ drawing ______ shopping.
He _________playing chess, playing the piano
_______ listening to music.
If you like shopping,fishing and painting, but what’s your favourite hobbies? And why?
I like shopping and fishing. Because they are fun.
I don’t like painting or drawing. Because they are boring.
一册拼音及一二三单元教案(一)
巴蜀小学( 语文 )学科教案 人教 版 一 册 入学教育 单元 教师:杨真 课题 欢迎新同学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亲切。 2、依据画面,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的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校园以及老师和同学 教学 难点 认识校园以及老师和同学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板书设计 欢迎新同学 我知道 我是 巴蜀小学一年级一的小学生 我的名字叫( ) 我们的教室在( )层楼 我的座位在( )小组( )排 我发现 图上有( ) 我会说 上学:见了老师( 老师好!老师们好! ) 见了同学( 早上好! ) 和爸爸妈妈分别(再见! ) 放学: 对老师说( 老师再见! ) 对同学说( 再见!明天见! )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激趣引入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今天上学有什么感受?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兴奋呢?是啊!从幼儿园跨进了小学的大门,这是你们成长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你们长大了的表现。从今天开始,我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叫:小学生。 我是你们的语 文老师我姓:杨,大家该怎样称呼我呢?我们的数学老师姓:贺,一起和我们打个招呼问声好!(杨老师好,乐老师好!还可以说老师们好!) 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们进入小学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将会结识许多的新朋友、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今天起我们一年级一班全体同学就如同登上了一艘轮船,它将载着我们在知识的大海中尽情遨游,航船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片又一片崭新的科学领域,一座又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你们去探索去发掘,大家准备好了吗?呜―呜―呜呜轮船就要启航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今天我们将从这里出发第一站:入学教育:欢迎新同学 二、启发谈话 (一)讲讲自己今天是怎么来上学的 1、小朋友们,老师想听听你们今天是怎么来到教室的,是自己找来的,还是爸爸妈妈送来的? (学生开火车讲自己是怎么来到教室的。) 2、过渡:能将自己做过的事情记在心里并且还能说清楚,小朋友们真能干!看来你们真的长大了。如果小朋友们能像那些自己找到教室的小朋友学习就更棒了!作为小学生就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记住了吗? 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问题一:我们是一年级几班的同学? 问题二:我们的教室在几楼? 问题三:我的座位是进门的第几大组?第几排?先自己好好想一想? 出示板书:我知道 我是 巴蜀小学一年级一的小学生 我的名字叫( ) 我们的教室在( )层楼 我的座位在( )小组( )排 老师相信明天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记住并且能自己找到座位,行吗? (二)观察画面。(出示教学挂图)方法提示:从主要―次要的观察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1、指导观察练习表达 观察提示,观察后说一说: (1)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看出来的? (2)图上都有谁?看谁最会动脑筋?在图上指出他们都是什么人? 如:“这是一所学校,名字叫――” “这是老师,因为――” “这是新同学,因为――” “这是新同学的爸爸、妈妈,我从――知道” “远处校园里还有些什么?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他们在――” 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观察图画的一种方法:由主要---次要的观察方法,记住了吗?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观察方法!让我们接着观察图画最近处的人物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近―远 远―近2、训练由近到远的方法观察练习表达 接下来,我们讲进行故事接龙的游戏听老师讲,小朋友们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讲,看谁观察最仔细,说得最清楚,想得最合理好吗? 三、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新华小学的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近处两个高年级的同学(背着书包正有说有笑地向学校走去。) 中间明明(正和用自行车送他来上学的爸爸说再见呢!)红红(穿着漂亮的裙子,妈妈正指着教学楼告诉她教室在几楼。)最能干的刚刚(一个人来上学,他还主动和迎接他们的老师问好!) 最远处教学楼前有的同学拿着扫把在打扫校园清洁卫生,有的同学在给花台里的花草浇水,还有的同学背着书包走进教学楼准备上早读。 (2)请学生谈谈他们所看到的,要求:声音洪亮,说清楚,有条理 (3)小结:是啊,我们小朋友都想做懂事的好娃娃吧。爸爸妈妈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我们现在应该做到每天爸爸妈妈把我们送到学校之后,就应主动地给他们说再见,然后自己独自去上学,行吗?明天老师会仔细观察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懂事!最能干老师会奖励他的! (三)情景演练。 我们小朋友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这样的孩子大家都喜欢。同学们每次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对每位老师都是这样。)如: 上学: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x x同学,主动问好! XX同学早上好! X x(立正鞠躬):老师早上好!老师们早上好!老师好! 教室里点到哪位同学的名字,哪位同学便起立。 见了同学:同学你早!早上好! 对家长说:爸爸妈妈再见! 放学:对老师说( 老师再见! ) 对同学说( 再见!明天见! ) 三、师小结。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比一比,哪些小朋友最尊敬老师,最有礼貌,见到学校的老师或同学都能主动问早、问好,向爸爸妈妈道别,老师好好奖励他!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巴蜀小学( 语文 )学科教案 人教版 一 册 入学教育 单元 教师:杨真 课题 学习语文很快乐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进行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难点 了解常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本课教学图片、字卡 板书设计 课堂纪律 教学过程 教学修改 一、激趣引入 小朋友们,升入一年级以后,课堂学习就是你们的主要内容。那么,语文课堂上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入学教育要学的.第二课:学习语文很快乐 二、授课 (一)上课、下课时应该怎么做 1、打了上课玲,小朋友们应该立即跑进教室静息好,等待老师来上课。 2、老师来了之后,老师叫“小朋友们好”时,小朋友们要说“老师您好”。待老师叫坐下之后,小朋友们才坐下。 3、下课玲声响时,老师叫“小朋友们休息”,小朋友们则说“老师休息。” 4、注意还应在每节课前作好规范的课前准备。(指导具体做法) 创设情境,模拟训练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二)初步了解语文课 1、指导看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丁丁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 冬冬看见了,她是怎么说的?(仔细看图,看出冬冬的动作,想象会说什么话) 2、学习说话。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这句话要大面积训练,做到人人会讲。 3、学习儿歌。 请小朋友说说怎么样才叫专心听讲呢?(鼓励小朋友大胆、自由地说) 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仔细听,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 4、我们班上哪些同学做到了上课专心听讲?(表扬好学生,可发小红花) 看图,回答:同学们在上什么课?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大胆发言) 告诉学生:他们在上语文课。语文课不仅练习“听“和”说“,而且还要学习读和写。 (三)你知道学会了读和写有什么用吗?请说说。 (四)能够喜欢语文课 看图,说说:黑板上有什么?(黑板上有图片和汉字,汉字上有汉语拼音) 谁认识黑板上的动物图片?谁认识图片下的汉字? 老师拿出识字卡片“羊”字,请认识的同学读给大家听。问问他: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个字贴到黑板上去,你愿意吗?如果愿意,你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看图,向图中黑板前的那位小姑娘学习。 告诉学生:上语文课能学到很多知识,知道很多有趣的事情,能让小朋友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五)愿意上好语文课。 请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上语文课的。 如:坐端正,专心看黑板,用心听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听清老师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要做到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态度大方。 在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听,不打岔,有礼貌,会尊重别人,还要仔细想,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这样等别人说完了你才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师小结 语文课很有趣,大家一起学好了语文,你就能看书、写字-----能干好多事情,学习语文的好处可多了。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学好语文吗?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巴蜀小学( 语文 )学科教案 人教版 一 册 入学教育 单元 教师:杨真 课题 良好的读写习惯 第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掌握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2、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 3、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4、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重点 掌握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 难点 掌握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高一一册第一单元 纲要..
邓浩
第一单元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哲学/论文。《人生的境界》一文,就“人生的境界”和“哲学的任务”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是什么》一文,就人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问题做了十分深入的探讨,鼓舞人们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投身到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赞美了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对他不与当时的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和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孔孟》一文,以一个新的视角,主要就孔孟之间的不同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而翔实的阐述,显示出理论研究的精细。
2.思想有深度,理论有高度,是这四篇文章的共同特点。这些文章内容都是作者在各自研究领域,经过潜心研究提出的富有独创性的见解。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哲学素养和人生境界都是十分有益的。
3.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易于被读者了解,也是这四篇文章的共同点。《人生的境界》一文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简明,通俗易懂,使读者对哲学的任务一目了然;《人是什么》一文旁征博引,并且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我们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获得了具体而深入的了解;《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比喻生动,事例典型,分析透彻,使读者对庄子的思想有了深刻的了解;《孔孟》一文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使我们对孔孟的不同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4.论证方法多种多样,使这几篇文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例证论证、引证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熟练运用,不但使文章的观点得到了充分而详细的论证,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手法多样,灵活而生动,使读者在跟随作者登堂人室享受喻理愉悦、提升思想境界的同时,也欣赏到了论说文写法的艺术美。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进步而奋斗。
2.培养学生阅读论说文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在理清思想结构的基础上,能迅速筛选信息,把握中心句和关键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
3.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能力,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作者的观点要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4.体味语言的言外意弦外音,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哲学/论文。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两大对立的派别。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唯心主义世界观放在突出的地位。要密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伪科学进行分析和批判,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著名学者、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的哲学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核心以及由这种生存方式和文化核心所转化的自觉生存智慧和价值观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理性原则的指导下从事德行实践,通过道德主体的自觉操持,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要力求做一个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做一个应该成为人的人。
在《人是什么》一文中,作者提到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以及物理学家的哲学主张,他们都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东、西方哲学家的一致见解是:生无所息。这正是《周易》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就应当以这种精神作为我们一生中的座右铭,紧紧把握住现在,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力拼搏。
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中,作者对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美。无论是政治上还是人生态度上,庄子都主张自然无为。他的这种哲学思想当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人人都采取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科学将无从发展,社会将无从进步。
哲学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精神财富,在学习中要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汲取前辈哲学家精神营养的同时,对他们的哲学观点作出科学的批判。
阅读中要善于质疑思辨。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在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如果实在无疑,不妨“于无疑处有疑”。阅读过程是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王安石说,“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样阅读,必然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甚至有所创造。
在学习中,还要注意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古今中外哲学家哲学观点的同与异。只有了解了各种哲学观点的同与异,才能准确把握哲学家们各自不同的哲学主张。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哲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哲学学习落到实处。
提高论说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训练,要求学生能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论证思路和立论依据;能准确、迅速地筛选出文中的关键句、中心句,并在此基础上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述。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例证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写论说文。
阅读离不开对语言的揣摩,要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语言的言外意弦外音,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前两篇为教读课文,后两篇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共用四课时,根据课文难易、长短,《人生的境界》可用一课时,《人是什么》可用三课时。自读课文各用一课时。
由于哲学/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博大精深,教学目的和方法应以“质疑思辨”为主,采用“研究阅读”的模式进行为好。鉴于课时较少的现实,要求学生课前要做较为充分的预习。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准备。教师则要在潜心研读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应答的准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既要有正确的引导,又不要急于对一些问题急忙下结论。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与辩驳。对学生提出的富有创见性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表扬,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求对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下一个所谓的定论,要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教师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强加于人。总之,要创设一个平等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自读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教师也要体现主导作用。比如《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作者对庄子拒绝与当权者合作的精神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产生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的观点,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庄子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对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采取扬弃的态度。对《孔孟》一文,则以弄清孔孟的不同点及其立论依据为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论说文的.写作方法。总之,自读课应当突出学生的活动,但也不能撒手不管走过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1]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节英语教学竞赛用课,我主要从对这节课的定位、任务目标、教学环节设计、独特的创意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几个方面来说一下这一节课。
一、对本节课的定位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英语教育有近八年的教学实践的青年教师,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这节课应该既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也能够让教师在扎实、充实、平实、真实的授课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同时,本单元是以话“交通”题材为教学主要内容的新目标(Go for it)教材典型设计,借助本单元可以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以很好的指导,并可以在小空间内进行大规模的扎实、有效的训练。
二、任务目标的确定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在“交通(transportation)”这一话题下,让学生学会谈论“交通”(包括不同的交通方式,到某地的距离以及以某种交通方式到某地所花费的时间等),学习一些文化常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大量的、有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
本着整体划一,循序渐进,高效有序,并在教学中能不断地深化教学的设计思路来安排本节的每一个环节。
(一)整体划一
在本节课中,对于“整齐划一”可以从两点来说明: 首先,本人一直认为作为语言教学,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说一个话题,一个训练都蕴含着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是独立的,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每一节课不仅可以独立,更重视它在单元教学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每一节课内衔接一样,单元教学的整体衔接也很重要。
(二)循序渐进,高效有序
本节课从简单的对“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的询问入手,引入对重要课文Section A 3a 的复习。通过学生复述这段文字,重点巩固由“How, How long, How far”引导的谈论交通话题的重要句型,并提炼相关的信息形成新的对话,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即课文Section A 3b 的训练,通过第一、二人称来谈论交通话题的训练,拓展到以第三人称来谈论他人的交通话题,进而让课文Section B 2a, 2b, 2c 的学习水到渠成。然后完成对本节课学习的测试,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最后,作业一中让学生来完成交通方式的图片收集,是对本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作业二中要求学生做一个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实际上和测试二一起构成了对Section B 3a 的有效预习。
总之,本课从课本入手,用课本内容引出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又导向课本,环节紧扣,层次清晰。
四、独特的创意
本节课的设计中,具有独特创意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独特的环节设计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目的在于巩固几个基本句型。然后把课本中阅读的短文用复述和听力的方式引入,别出心裁。其主要目的在于营造较轻松的语言环境,缓解部分学生对于说写等输出环节的畏惧心理。接下来,从大量的听说引入读写,给学生铺垫知识的过程。既练习口头表达,又巩固了读的成效。教学步骤中每一步都将成为下一教学步骤的铺垫,在每一步骤中,教师设计具体任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完成具体的任务。整个课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难度过渡非常自然。
第二、独特的课程深化
全面展开训练,重点集中突破,中考真题帮辅,课结影响未尽。首先,在常规的训练之后,又用中考真题来重点训练和巩固所学,不但给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机会,更为学生的长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其次,在对交通的表达方式上的深化,采用了系统归纳,并用同意表达的形式进行训练,有层次,有实效。
第三、独特的思维能力训练
着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围绕话题进行多方面的扩展性的练习,并充分地利用 Listening 和Speaking,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Groupwork和Pairwork等多种形式讨论和操练。最终达到让学生熟练谈论“交通”这一说话能力的目标。并在作业中以预习形式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延伸。
五、掌控好借来的学生
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又是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如何导入课程,并一步步地由易至难地引入任务,如何帮助学生学习都是关键所在。同时要非常注意的是,学生活动之前的范例一定要明确清晰,要每个孩子都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活动才会顺利地开展,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有所得。
六、对突发性事件的预案
在准备中,充分预料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相对的预案设计,以便作出灵活的应对,这很重要。对本节课我做了如下的准备:第一,关于课程的衔接问题。英语授课于其他科目不同,尤其是新授课,如果所授内容严重超进度,上课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的!所以,根据竞赛所给的教学进度,我准备了两套教学方案。第二,教学任务量也很关键,少则课程易空,多则不易完成。本节的训练任务在课件的设计中充分地给予了关注。在设计训练题的时候,题增加了很多,并在几个主要的课件页上的背景中都设计了动作,一旦训练任务过多就可以通过动作越过,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第三,关于学生的问题。学生不是我的,但由于这是讲课,不是作课,我除了和他们的老师了解了一下这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其他就不再多说了,但也作了一定的预计。其他方面的内容我也准备了一些,但可能不会用到。
总而言之,作为一堂教学竞赛课,我的准备应该说较为充分,对课的认识也可以说很深入,但讲好一堂课,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是我知道的……
一、教材分析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是(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编的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 Go for it ! Students,Book 八年级下册Unit7的一篇阅读课文。是对整个单元的升华。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用Would you mind??有礼貌地对别人发出请求。。本节课通过文章进一步加深对有礼貌请求的句式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同时通过对中西方礼节的对比和描述,使同学们认识到礼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忘记“有礼貌地发出请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能力。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教学原则(Learner ―centered , teacher C assisted ),通过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earning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以礼待人的优良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到英语学习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可以用他来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增强我们交际能力的科目。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求知欲也很强。所以本节课采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为辅 ”的教学指导思想,并通过网络搜集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及动画材料。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语言技能目标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从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二)语言知识目标
1、词汇(听、说、读、写)
voice ,term ,Asian, Europe, ,impolite, allow, public ,cough, smoke ,drop ,litter, pick?up, behave
2、语法
理解“Would you mind doing?”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三)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及日常生活中文明礼貌,以礼待人的优良品质。
3、激起学生对不文明行为的愤恨,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
(四)学习策略目标
1、学习利用文章中的主题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2、根据图片、上下文猜测、理解语篇中词语和句子。
3、培养学生获得信息。
(五)文化意识目标
1、了解中西方礼节的不同与相同,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意识。让学生产生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添砖加瓦的愿望。
四、教学方法设计
1、独立分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2、任务型教学法。
3、情景激励。
五、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利用任务型及合作式、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愿望和自信心,促进合作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六、媒体设计思路
教师本着“课件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原则在课前,从星沙英语网及人教出版社下载有关Unit7 的部分图像,图片资料。给人生动、活泼、耳目一新的感觉,变“死”的知识为活生生的声音及图片信息,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通过电子屏幕把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上课时心中有数,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对于学生来说,在情节中学习可以学会如何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趣味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3,主题是“家务和许可”,其功能项目是“礼貌地请求”和“征求许可”。语言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用情态动词could来礼貌地进行请求或者征求他人的许可。本节我要讲的是本单元的Section A的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表示家务的短语;学会用could表示礼貌的请求以及征求许可,并能作出相应的回答。
过程与方法:本课采用问题导入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在家中是如何帮助父母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做家务,由此过渡到关于家务和许可的话题,然后教授与家务相关的短语和表达。多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co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一结构来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意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让学生意识到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重要性,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父母。
三、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一些动词短语和co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
教学难点为could表示礼貌的请求和征求许可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Unit 3
The First Period (Section A)
Step 1 Lead―in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认为能以一种新颖的问候方式或复习方式进入一节课,就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或循序渐进地导入所学的内容,那么可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
T: 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to do some housework at hom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说说自己在家做的事情,过渡到本节的内容。
Step 2 Speaking
教师出示几张做家务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做家务的动词短语。由1a部分的图片引出本节的目标语言,然后要求学生两两对话多多练习目标语言,达到能脱口而出的目的。
Step 3 Listening
接下来的听力要求学生自主完成1b的内容。通过听来巩固目标语言的用法。
Step4 Tips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的语言结构,同时归纳一下英语中表示请求的句型。并要示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的形式举出相应的例子,然后板书到黑板上让全班来分享。不妥的地方教师可以学生修正。
Step 5 Practice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5个单选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Step 7 Summary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能意识到要在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初中英语单元测试题
一、语音知识 (5分)
找出下列各组划线部分读音不同于其他三个的词,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括号中,八年级 (上) 9单元测试 (A卷)。
[ ]1. A. along B. about C. banana D. hospital
[ ]2. A. place B. police C. office D. factory
[ ]3. A. practise B. station C. catch D. man
[ ]4. A. post B. stop C. bookshop D. dialogue
[ ]5. A. similar B. big C. police D. swim
二、单词拼写 (10分)
以下所给单词均不完整,从A、B、C 中选出适当的.字母或字母组合,使其完整与正确。
[ ]6. fr __ t A. iu B. ui C. ue
[ ]7. s __ ati __ n A. d ... e B. t ... o C. t ... e
[ ]8. s __ mil __ r A. i ... a B. i ... e C. a ... e
[ ]9. ca ____ A. tch B. cth C. the
[ ]10. ____ rn A. tu B. du C. cu
三、词组汉译 (10分)
将下列词组翻译成汉语。
11.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walk along the ro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catch a bu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need some hel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right _____________
四、完成句子 (15分)
根据所给汉语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6. 请问,最近的书店在哪儿?
Excuse me, _________ the _________ bookshop?
17. 在医院旁边有一个公共汽车站。
There is a bus stop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hospital.
18. 王叔叔住在北京。
Uncle Wang _________ _________ Bejing.
19. 你最好把这些书放进书包里。
You'd better _________ these books _________ your bag.
20. 沿着这条街向前走,在第二个路口向右转,你就会看到动物园。
Go _________ this street,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_________ the right. Then you'll find the zoo.
五、单项选择 (30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正确答案。
[ ]21. There is a bookshop next _________ our school.
A. on B. in C. at D. to
[ ]22. Which is _________, the post office, the station or the
hospital?
A. big B. bigger C. biggest D. the biggest
[ ]23. The nearest bus stop is about five _________ metres away
from here.
A. hundred B. hundreds C. hundred's D. hundreds'
[ ]24. You'd better _________ in the river. It's too dangerous.
A. swim B. not swim C. swimming D. not to swim
[ ]25. Why not _________ to the bookshop after school?
A. go B. goes C. going D. to go
[ ]26. _________ go to the park tomorrow?
A. Are we B. Are us C.Shall we D. Shall us
[ ]27. They _________ in that factory this Sunday.
A. work B. works
C. are working D. are going to work
[ ]28.Wei Fang can't find her pen. She _________ some help.
A. need B. needs C. needing D. to need
[ ]29. _________ you _________ in that school over there on the right?
A. Do...study B. Are...study
C. Does...studying D. Will...studying
[ ]30. What's Wang Lan doing?
She's _________ her ruler.
A. look for B. look at
C. looking for D. looks at
六、完形填空 (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It is a winter evening. Pat is driving his car to his sister's school. He
is now quite near the school, that is sure. But he 31 find the school.
Well, 32 old man 33 slowly over there. He drives up to the old man and asks 34 , “Excuse me, do you know how to get 35 ?” “Yes, 36 . It't not far from here. Please let me sit in your car. I can go with you and 37 you where to trun.” The old man is now sitting by Pat in the car. They drive on for some minutes. Then they come to a small house, and the old man says, “Stop here, please!” Pat 38 his car and says, “But this isn't a school.” “No, ”says the old man.“ This is my house. Thank you 39 for driving me home. The school is behind the park. So go back to the 40 and turn right (向右转).”
31. A. can B. does C. don't D. can't
32. A. the B. an C. a D. some
33. A. is walking B. walking C. is D. walk
34. A. her B. them C. him D. me
35. A. to school B. for the school C. to the school D. in school
36. A. OK B. all right C. of course D.here you are
37. A. say B. take C. look at D. tell
38. A. stop B. drive C. stops D. drives
39. A. very much B. very good C. very many D. so much
40. A. park B. house C. school D. stop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看病就医”(Seeing the doctor ),各课围绕这核心项目设计布置了听、说、读、写活动。对话,课文和练习内容均取自于同学的日常生活,实用性强。同学们会因为此话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感兴趣, 故能在学中用,用中学,印象深刻。
1.在 Lesson69 课中,第一局部设计了Jill 生病的一幅情景图,并配有一个短对话,引出Seeing the doctor 的动机。第二局部利用Puzzle dialogue形式把本单元重点话题自然地,以日常生活的活动形式出现给同学。第三局部采用Look, say and write活动,自然地引出情态动词 have to的用法。
2.在 Lesson 70 课中,阅读文章Dreams 是前一课对话内容的继续。男孩Roy老做梦,造成睡眠不佳,故前去看病就医。阅读前有两个问题供同学讨论,以便让同学考虑在先,或带着问题去阅读。
3.Lesson 71 课是语言训练课。第一局部是一段有关饮食与健康关系的短对话,同时也为同学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样板。第二局部是以操练Link verb为宗旨的句型范例。第三局部是所学语言知识的自然延伸,向同学介绍二位世界著名医学界人士Nightingale和Bethune。
4.Lesson72课是综合练习课,它包括了围绕着Seeing the doctor的功能话题 的听力练习、句型操练、对话复习和写作示范,以巩固同学对本单元的核心话题Seeing the doctor的记忆与理解。
通过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 Seeing the doctor 这一话题取自于生活,实用性强,同学容易接受,并对此兴致盎然,教师也较容易激活与其相关的语言知识,所以就该话题自身而言,并不是很难,真正的重点和难点在于:
掌握有关Seeing the doctor 的习惯用语。
能灵活运用have to 重点句型,并清楚其运用的场所和与must 的区别。
掌握link verb的用法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l used in the talking “Seeing the doctor”.
The pattern : have tol
l Grammar: link verb
2、能力目标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l and talking about “Seeing the doctor”.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l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reading the text Dreams .
To develop students’l ability of observation 、 imagination and creation.
3、情意目标
Tol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 brave enough to speak English more in class.
Tol encourage students to keep health in order to serve the people and their country in the future.
三、教学设想
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了解到同学在以前的教材中,已学过了与Seeing the doctor 话题相关的单词和句子,如head 、eyes 、hands,、foot 、legs 等身体部位单词和句型What’s wrong with you ? I don’t feel well . My head hurts. etc.这为同学循序u进地自然习得Seeing the doctor的语言知识,铺垫了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因此,笔者根据Seeing the doctor这个话题的交际性能强,实际运用广等特点,将本单元的教学战略重点定位在三个教学环节上,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和 Production上,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创设情景,迁移知识,实现交际”作为本单元设计的导向。
1.Presentation――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
一节课的良好开始,对于整节课教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依样画葫芦,精心设计Presentation环节,能够使同学感到新奇独特,引起求知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去,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1)Lesson 69 的导入方法
Take exercise做运动。跟着“健康歌”的乐曲,让同学跟着老师做健康操。
l Play games 做游戏。让同学相互之间做“Touch your nose”的游戏。
Chant 读节奏诗。老师可根据课文要求,编写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小诗,歌曲等。
以上几个活动,均与同学的原有知识the parts of the body 有关,采用这种手法进行热身,不只复习了相关的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让同学在“做做、唱唱、笑笑”中进入了学习状态,从而引出对话
――Can you take exercise like me ?
――No, I can’t. I have a headache today.
――Can you play the game with me ?
――No, I can’t. I have a cold today. etc.
or:
――Xiao Li can’t play games with us .Do you know why?
――I know he has a cold today。
(然后协助同学认知have a headache / a cold /a cough等习语)
On dutyl值日生汇报。让值日生创设情景,与Partner就前一单元课文内容“Mr. Smile在家中举行Party”,进行自由问答,然后切入主题
――Did Kate go to the party ?
――No, she didn’t.
――Why did she not go there ?
――Because she was ill.
――What was wrong?
――She had a cold . She had a cough and a headache.
――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Is she better now?
――Yes.
(老师进入了“引导学习”的环节。)
2) Lesson 70的导入方法
Story-telling老师或同学进行story介绍,如
Oh, boys and girl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e ,too. I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Do you know why?
这时,同学会由于问题的提出而活跃起来,会七嘴八舌地进行猜想,然后老师向同学描述梦境,引出生词和词组 dream, fall asleep, wake up 等,为引出Roy的unhappy dream,激活了思维,扫清了语言障碍。
Picture-talkingl 利用多媒体,向同学展开画面,引导同学对dreams进行讨论和评说。
――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sleeping.
――What is he/she doing while he/she is asleep? ――He/She is dreaming.
――Did he have a good dream or a terrible one?
在引出生字dream 后,协助同学就做梦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自然地过渡到课文Dreams的学习上。
3)Lesson 71 导入方法
Have a quizl做讨论题。包括饮食,休息,锻炼,健康等一些常识性问题,来吸引同学的兴趣与注意,激发他们敢于质疑,大胆解疑,以引导同学通过积极投入语言实践,逐步向新资料迫近,为Lesson 71 的第一局部有关饮食与健康的对话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
4)Lesson72的导入方法
Stick figuresl 采用简笔画手法,来引出新语言点link verb 的用法。如
教师可利用这些简笔画,引导同学对图画进行讨论
――What is he/she like today?
――Is he/she happy or unhappy?
――Do you know why he/she looks happy/unhappy? etc.
采用这种方法,不只仅是方便,直观,能引起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更因为它们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激活了同学的思维,为引出听力资料 Mr. Brown’s trouble 做好了准备。如通过对简笔画的讨论,把话题转入听力资料的内容中。
――Is Mr. Brown happy or unhappy today,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s his trouble, do you know?
2.Practice――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
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新句型,新单词以后,还必需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没有对新句型,新单词等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前,同学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结合话题,围绕新知识点进行对话,交流和讨论等活动,让同学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如在训练句型have to 时,我设计了三个训练程序。
师生问答:就Lesson 69的第三局部进行师问生答,并完成笔头作业。
学生问答:就句型If l you――what do you have to do ? 进行pairwork。
小组讨论提供情景,加大信息量,引导同学进行groupwork。如,
1.If your mother is ill and she can’t cook supper fo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from school one day. What do you have to do ?
2.One day when you were on your way to school, You saw an accident happen. An old man was lying on the ground. He couldn’t move .What did you have to do ?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一人,作小组总结。通过点评,分析,比较等方法,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知识中得到发挥,使一些困难在相互启发,相互争论,相互补充中得到弥补。同时,也注重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意因素,激发了同学的社责任感和爱心。
当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强化训练手段。如,对Lesson70 的阅读文章的Practice方法是:
表层分析――复述应答:要求同学机械重复课文中的内容,使课文信息再现。(是非题,课后问答题,图表填空题,竞赛等)
深层剖析――推断应答:要求同学利用信息,凭借经验理解读物的“弦外之意”。(指导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
整体评价――自由交际:要求同学用所学知识,对新情景进行交际。(教师选择恰当的,与课文相关和有关社会热点的Topics。)
(其中一,二两层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记忆―分析”所认知的语言信息,巩固语言知识,提高掌握语篇能力,为获得交际能力,即为第三层“自由交际”,打下扎实基础。)
3.Production――创设新景,迁移知识,实现交际。
在基本技能形成之后,教师鼓励同学用所学知识就新的情景进行突出主题的迁移操练,实现语言技能向语言交际能力的转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我对本单元中的Production环节设计了如下方法:
Lesson 69
1)扮演(perform):创设新的情景,如:护送运动会上受伤的同学去医院就症;协助交通事故中受轻伤的老大爷回家等。
2)采访(interview):询问同学身体健康状况。
Lesson 70
1)话题(topic):“_________dream”。(留有空白,让同学自由发挥想象)
2) 扮演(perform):采访“老寿星”(a long-lived man/woman)活动。
Lesson 71
1)评论(comment):“Why so many fat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w?”
“ Why so many students who have poor eye-sight today?
2)采访(interview):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Lesson 72
1)话题(topic):“How to correctly arrange your three meals a day?”
2)活动(activity):“A school doctor is wanted”
采用以上方法,并不是说教学可以离开教材随意创设发挥,也不是主张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的创意,应是紧扣教材,围绕目标,为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为教得生动,学得主动服务。使英语教学有新意,有激情,使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沛发展。
一、教材分析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是(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编的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 Go for it ! Students,Book 八年级下册Unit7的一篇阅读课文。是对整个单元的升华。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用Would you mind??有礼貌地对别人发出请求。本节课通过文章进一步加深对有礼貌请求的句式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同时通过对中西方礼节的对比和描述,使同学们认识到礼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忘记“有礼貌地发出请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能力。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教学原则(Learner -centered , teacher C assisted ),通过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earning )创造性地使用英语。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以礼待人的优良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到英语学习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可以用他来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增强我们交际能力的科目。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求知欲也很强。所以本节课采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为辅 ”的教学指导思想,并通过网络搜集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及动画材料。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语言技能目标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从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二)语言知识目标
1、词汇(听、说、读、写)
voice ,term ,Asian, Europe, ,impolite, allow, public ,cough, smoke ,drop ,litter, pick?up, be have
2、语法
理解“Would you mind doing?”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三)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及日常生活中文明礼貌,以礼待人的优良品质。
3.激起学生对不文明行为的愤恨,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
(四)学习策略目标
1、学习利用文章中的主题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2、根据图片、上下文猜测、理解语篇中词语和句子。
3、培养学生获得信息。
(五)文化意识目标
1、了解中西方礼节的不同与相同,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意识。让学生产生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添砖加瓦的愿望。
四、教学方法设计
1、独立分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2、任务型教学法。
3、情景激励。
五、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利用任务型及合作式、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愿望和自信心,促进合作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六、媒体设计思路
教师本着“课件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原则在课前,从星沙英语网及人教出版社下载有关Unit7 的部分图像,图片资料。给人生动、活泼、耳目一新的感觉,变“死”的知识为活生生的声音及图片信息,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通过电子屏幕把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上课时心中有数,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对于学生来说,在情节中学习可以学会如何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趣味性。
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 Go for it ! 八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东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初中英语单元说课稿
教材分析:
16单元是第二册的第二个单元,也就是说是这个新学期的第二单元。16单元的主题是围绕“问路和指路”展开的,同时教学生,如何用情态动词“Can”和“May”来表达许可和可能。在第二册上学期的课本中,学生已经学到了一些关于“问路和指路”的知识,而且他们也知道一部分关于许可的表达,比如“May I come in?”“Can I borrow your pen?”“May I speak to Ann,please?”等等。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巩固就显得水到渠成。而且在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中,培养他们了解地图和区别方向的能力尤其重要。61课就是关于这个知识的扩展。62课是一篇与这个主题紧紧相扣的阅读材料。63课则是关于“May”和“Can”的语法点。64课则是对于整个单元的巩固,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落实和一篇阅读短文。我认为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认知:
1、 学生能够使用下列单词:
kind,lady,library,cross,reach,corner,church,café,fix,lab,suddenly,history,key
2、 学生能够使用下列表达:
Turn left日right at the …crossing.
Go on unit you reach…
You can’t miss it.
On one’s way to, first of all, be /get lost , wait for
能力和技能:
1、 学生能够根据所给地图或街道说明一些地点的具体位置。
2、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问路。
3、 学生可以用“Can”和“May”表达许可和可能。
情感和态度
1、 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而不单纯是为了英语课和应付考试而学习。
2、 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以此来激励他们在英语课上积极参与,追求创新。
学习策略:
1、 学生应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件事,学会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即用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生应该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使用brainstorming
文化知识:
1、 教学生真诚待人,助人为乐。
2、 教学生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看想。
关于这个单元有两处难点:
1、 如何准确自如地用这么多表达方式来问路和说明。
2、 如何用Can和May表达可能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因素的特点,我将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1、 交际法和情景法教学
为了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交谈,我将一些设计真实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师生和学习互相之间的交流重心就放在了语言的意义上,与此同时将英语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 以学生为中心和任务型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者,老师作为一个引路者,组织者,领导者,有时候会是一个团体,其中一员决定了我们学习任务类型的选择。关于这个单元我将在我的课堂活动中设计信息差任务、问题的互动解决以及采访和调查。在我们教案设计中,我想提一下任务关联性。也就是说将所有的教学活动组成一个链式的因果关系,在此过程中,前一个活动的成功成为后一个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教学步骤:
在61课中,首先我用节奏游戏来复习一些公共场所的名称。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就工作和工作地点展开问和答,例如:hospital,police station,school,past office,bus station等等。然后我会把写有这些地点名称的厚卡纸放在学生的课桌上,让学生就此谈论每个公共场所的位置:in front of,next to,beside,on the night / left,between… and…,outside 等等。
我将以这种方式呈现新单词和表达方式:我告诉学生这个星期天我有很多事情要做。下面是清单:
1)send some postcards
2) borrow some books
3) drink coffee with my friends
4) buy some VCDs
5) go to my friend’s wedding
让学生回答我要做以上事情将要去的场所。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向学生出示咖啡馆,碟屋和教堂的照片。然后将61课的地图出示在屏幕上,问他们如何到这些地方去,教他们使用下列表达“Go across the bridge”,“Go up this road to the end”,“Go on until you reach the end”,“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让学生参考表格里写出的表达方式练习如何到达以上地点之后,让学生四至六个人一组,讨论出一次性做完以上事情的最佳路径。
接着便是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真实生活中去。我会把我们本地的地图挂出来,让学生说明去一些地方(汽车站,图书馆,长城,宾馆和银行)的路径,其他人则猜他/ 她将到哪儿去。
在这一课时,我会设计一个信息差的任务。每对学生中的两个人将会得到两张不同的地图(同学A的是完整的,而同学B则不完整)。让他们通过彼此问答来完成B同学手中的地图。当然前提是不许看对方的地图。
最后一个任务是创造性的。我让学生想象20年以后他们居住的地方,并在纸上绘出一张地图。根据这个地图,其他人就如何去他/她家展开问答。
62课是一个短剧,所以我会让学生看影碟模仿而不是单纯听磁带。
在常规阅读步骤之后,为了让学生对于整编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会让学生填写下列表格。What did Liu Mei do to help the woman?
What’s wrong with the woman? What did Liu Mei do?
看完影碟以后,我会设计如下任务帮助学生进行深一步了解:
任务1:角色扮演 学生以五人一组分角色扮演课文内容
任务2:画图 根据警察的说明为老妇人画一张地图。
任务3:猜测 猜一猜关于刘梅的信息,用“Maybe”和“may”
任务4:复述 老妇人打电话一个电台记者,并且告诉他这个故事。
任务5:采访 电台记者采访了刘梅的同班同学:你是怎样看待刘梅的?为什么?如果你在路上碰到这个老妇人你会怎么办?
关于63课我会这样展开:
在课文开头,我会用学生聊天的形式来达到复习Can和May的目的:“May I come in?”“Can I borrow your…”“May I speak to…”等等。
将63课第一部分的图画在屏幕上演示出来(盖上文字),让学生猜他们在哪儿和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可能会说什么,然后让学生打开书边读边思考。
为了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我会向学生出示更多的图片,让他们编出相似的对话。
A:May / Can I swim here/ cross the road now/ take photos with the tiger/ watch TV?
B:No,you can’t. I can be dangerous./ It can be bad for your eyes.
其它的图片可以是:一个在椅子上擦窗户的女孩,一人用小刀削苹果的小孩,一个正在开煤气灶的妇女,一个横穿马路的男孩等等。让学生学会回答:“Be careful!You may hurt. Yourself.”
用一个真实的场景将第二段的短对话呈现出来以后,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猜的游戏,让学生猜一猜我的家人会在哪儿以及他们可能在做什么。在这一步里我会教给学生新单词“fix”和“lab”,所以与此同时我就为第三部分埋下了伏笔。
在学生就第三部分进行练习之后,我想现在一个巩固活动会恰到好处。我会让学生去调查朋友在星期天的打算,并且填下列表格,最后让部分同学做汇报:
What may your friends do next Sunday?
Who Where they may be Things they may do
64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所以我认为在一个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来一个总结是很必要的。首先我想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来复习“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法。在听、说、读、画之后,我想给他一个链式训练作为巩固。
第五部分是一个阅读文章。首先我会出示三张图片:第1张,我正在一个大的购物中心买东西,第2张,我迷路了,第3张,我突然发现了购物中心的出口。我们边谈论,边呈现新的表达方式:be/get lost,go wrong,suddenly,reach.
在常规阅读步骤以后,我会设计四个任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思考:
任务1:计算 计算Mrs Lee花了多少时间从饭店到碟屋并返回,而实际上她只需要多少时间。
任务2:画图 根据那个“man”的说明帮Mrs Lee先生画一幅地图。
任务3:解决问题 根据地图帮助妇女找到回去饭店的路径。
任务4:讨论 在大的地方容易迷路,我们怎样避免?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英语教学的评价。我们都知道,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且也要教给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为了检验教学活动的效果,教给他们学习策略,并引导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我们不仅要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且要进行形成性评价。
★ 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 六年级一单元作文
★ 五年级一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