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学生学习的注意事项(共含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在深圳有个好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开学一个多星期了,那些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不要小看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不注意,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中考。
01思想上必须重视
很多新初一的学生都是经历了小升初这场残酷的战役,才考入了重点初中,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考入了好学校,中考就不用着急了,进入初一学习的时候,思想上有所松懈,对学习也很随意,上课也不认真听讲。其实,初中三年的知识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初一正是整个初中学习打基础的时候,学生们只有重视初一的基础,才能在初二初三知识难度加大的时候跟上学习的进度。
02主动学习
在小学的阶段,学生们都是由老师们督促着学习,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学,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到了初一之后,学生们发现,初中的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盯着学生学习,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时间,主动学习。新初一的学生应该及早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及早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上不再是老师牵着走。
03自我调节
有些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很优秀,但是,到了初中后,发现周围的学生都很出色,成绩都比自己好,一下子感到受挫了。遇到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在少数,老师们建议,新初一的学生需要自我调节,积极乐观对待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04系统学习
初中学科的知识量要比小学大很多,上课的节奏也比小学快很多。初中的知识都是一个体系的,学习都是系统的。所以,初一的学生要了解这个学期都要学些什么,把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学会思考,把初一的基础知识点牢固地掌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05注重理解
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入,有些初一的学生觉得原先的学习方法好像不起作用了。其实,初中与小学的学习相比,更加注重学习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不理解知识点,那么学起来就很吃力。所以,新初一的学生们,需要适当转变学习的方法,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多思考,多理解,多总结,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 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 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
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 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 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要快速进入“主动学习、计划学习”的状态。这一点主要是指学习要养成习惯,要主动地寻找自己的不足,要积极地制定学习计划。比如听完课后要有意识的做些练习,并将不会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在接下来的学习不断地联想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并在不断的练习和考试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识的去弥补错误。主动学习是在强调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不是老师,更不是家长,所以孩子自己才是这项工作的总监,要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找不足,制定计划,而不是无止境的陷入每天大量的作业中,做作业的本质是在强化课堂的知识,学生要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包袱,不但效率低,也会变得没有方向。制定学习计划,也是一种意识,比如今天回到家,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学习,那不妨拿出5分钟做下计划,前半个小时做什么,接下来的40分钟做什么,什么作业先做,什么后做,今天最好把哪科重点强化一下。刚开始做这些可能都不大习惯,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这就变成一种习惯了。
2、要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和思考习惯。卷面清楚工整、步骤齐全不仅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更重要的是清楚的步骤能培养清楚的思路,能培养思路的严谨性和连贯性。如果东一步,西一步,或者三下两下就把想当然的把答案写下来,时间长了,题目稍微复杂些就会无从下手,而长期锻炼的清晰的步骤至少会告诉你这类题通常第一步思考什么,入手点是什么。
3、如果以上两点做的没有问题,初一最应该做的就是多学点东西,为后两年分担些内容。到了初三,很多人从竞赛中走回中考,毕竟中考是最重要的,但是初一和初二就不同了,中考还早,多学点没亏吃,以语文为例,在初一多学习一些基础性内容比如语文课网校内的《语文知识地图系列》,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都非常有利,尤其是语文成为高考第一学科之后,更是凸显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看不到这点。另外一点,就是不要盲目追进度,有人说初一的寒假可不可以把初二的内容学习下,可以,但一定要谨慎,如果初一的还没学利索,初二的又没怎么懂,等到了初二,哪都好像学过,哪也不扎实,就得不偿失了。
4、初一是心理变化的初期。当然也是很重要的时期,学生在这一年会遇到和想到很多问题,成绩的好坏,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加之自尊心和好奇心的增长,处理问题容易偏激或者选择逃避,这时需要家长的指导,委婉的告诉他问题的处理方法,让他慢慢的、健康的成长。不过家长不要太婆婆妈妈的,无关痛痒的、粗暴的、抱怨的、表面的、反复的教育有时适得其反,呵呵,这时候想当个好家长,还真不容易。不过话说回来,这时候学生经历点烦恼,经历点痛苦,才能使一个人进步和成长,蜜罐里永远不会长大的。
★ 初一学生学习计划
★ 初一学生学习计划
★ 初一学生学习总结
★ 初一学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