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共含7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幕间休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摘要:从氯酚类污染物的浓度、结构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叙述了氯酚类物质的.生物降解性.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降解氯酚的微生物种类,从好氧生物降解、厌氧生物降解、厌氧好氧协同降解、共代谢降解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微生物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一些降解机理,对今后微生物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作 者:刘兴平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期 刊:水资源保护 ISTICPKU Journal: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年,卷(期):, 24(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氯酚 生物降解 共代谢漆酶催化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
采用漆酶为催化剂,研究2,4-二氯酚、4-氯酚和2-氯酚的催化降解机理,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氯酚浓度以及漆酶浓度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和最适降解条件.结果表明,漆酶催化氧化2,4-二氯酚的能力最强,其降解率10 h内达到94%,4-氯酚为75%,2-氯酚为69%. 2,4-二氯酚发生反应的最适pH值在5.2~6.0之间,4-氯酚在5.5附近,2-氯酚在4.5~5.5之间.漆酶对氯酚的'降解率随着漆酶浓度、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着氯酚浓度的升高,不同氯酚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漆酶降解2,4-二氯酚的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约为44.8 kJ・mol-1.另外,利用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制成载体来固定化漆酶,固定化漆酶的活性虽低于自由漆酶,但稳定性明显增强,连续6 d用其降解2,4-二氯酚,6 h降解率始终在60%以上.
作 者:陈辉 张剑波 刘小鹏 杨宇翔 CHEN Hui ZHANG Jianbo LIU Xiaopeng YANG Yuxiang 作者单位:陈辉,张剑波,刘小鹏,CHEN Hui,ZHANG Jianbo,LIU Xiaopeng(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杨宇翔,YANG Yuxiang(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上海,37)
刊 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年,卷(期): 41(4) 分类号:X506 关键词:氯酚 漆酶 催化降解 酶固定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水体的'POPs污染现状,阐述了降解硝基苯、氯苯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及其各自的降解机理.对利用强化生物技术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程实践作了介绍,并指出了今后生物降解研究的发展方向.作 者:詹旭 吕锡武 ZHAN Xu LV Xi-wu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期 刊:中国给水排水 ISTICPKU Journal: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22(2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硝基苯 氯苯类 多环芳烃类氯苯酚类污染物光化学降解研究进展
摘要:氯代苯酚类物质是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十分有害的重要难降解污染物,利用光化学技术处理难以降解的含酚废水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以半导体物质(TiO2,WO3,CdS等)作为光敏剂的催化光致降解研究,特别是以TiO2作为催化剂进行氯代苯酚类化合物催化光解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超声和金属络合物、氧化剂等物质的.协同作用也是光解处理氯代苯酚化合物的重要研究方向.苯醌类化合物可能是氯代苯酚类物质光降解的中间产物,而其降解最终是苯环被破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作 者:刘铁兵 毛建卫 吕成学 作者单位:刘铁兵,毛建卫(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农产品加工工业研究院,杭州,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32)吕成学(浙江科技学院,学科处,杭州,3100232)
期 刊: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2(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氯代苯酚 光降解 TiO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本文在简要介绍POPs的定义、特征、种类和来源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POPs的危害、污染现状和控制技术.作 者:李琳琳 单学敏 高丽 作者单位:大连机工机械环保研究所 期 刊:科技信息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X5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污染 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就有机污染物在分析测定过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分离方法作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指出了各种前处理技术和色谱分析检测的优缺点.
作 者:李卫东 LI Weidong 作者单位: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石油化工应用 英文刊名: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年,卷(期): 28(6) 分类号:X783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色谱技术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芘和五氯酚提取方法研究
以美国EPA方法为基础,分别对土壤中芘和五氯酚PCP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超声萃取和索氏提取方法分别对土壤中芘进行提取,回收率分别在92.3%~102.4%和87.5%~112.3%,显示这2种方法均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但超声萃取的稳定性更好.在不同提取剂、提取时间、萃取温度及酸度(H2SO4)下对土壤中PCP进行超声萃取,提取效率分别为乙腈加酸>乙腈>二氯甲烷,60 min>20 min,40℃>0℃和0.045 mol・L-1>4.5 mol・L-1>0.45 mol・L-1>9.0 mol・L-1>0 mol・L-1.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土壤中PCP回收率为87.8%~108.3%,表明该方法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作 者:杨强 单敏 林琦 YANG Qiang SHAN Min LIN Qi 作者单位:杨强,YANG Qiang(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4)单敏,SHAN Min(浙江大学植保系,浙江,杭州,310029)
林琦,LIN Qi(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2006 25(4) 分类号:X830.2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 芘 PCP 提取方法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