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1岁神童有望被中山大学录取 外公外婆陪读(图)(共含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许庆万万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1岁神童有望被中山大学录取 外公外婆陪读(图)
9岁时的龚民上课非常认真。何奔/摄(资料图片)11岁神童半只脚跨进中大
档案已被该校提走,录取结果今日揭晓;外公外婆计划赴广州陪读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实习生 江春容 钟丽婷 通讯员 王丽霞 孙宏志
记者昨日获悉,此前参加该校自主招生获得A类资格的“小神童”龚民高考总分639分,这一成绩上了中大提档线,其档案已被中大提走,最终是否获录将于今日揭晓。龚民的外公表示,因龚民年龄太小,家人担心其生活自理能力不够,故一旦到中大读大学,在佛山的外公外婆将到广州陪读。
“小神童”6岁读初中
今年3月,就读于南海中学的11岁学生龚民参加了中大自主招生,面试成绩排在所有考生的前20名、总成绩排在前30名,获得A类资格,被大家称为“小神童”。今年的高考,龚民考出了639的高分。
据悉,龚民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公安县一个农村家庭,半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随外公外婆生活。龚民没上过幼儿园、小学,在外公外婆的教育下,5岁学完全部小学课程,6岁到山西省运城市明海学校读初中,8岁到江苏省苏州中学读少科班,9岁进广州80中读高中,高三时转入广东佛山南海中学。
数学老师兼班主任钱老师认为,龚民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课堂上安静而认真,课后经常主动找老师请教。更难得的是,他还懂得为他人着想。但龚民仍会经常流露出孩童的一面,高考分数出来后,钱老师问他想要什么礼物,龚民脱口而出,“巧克力”!
选专业是为了常见妈妈
为何选择中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第一志愿?
龚民认为,该专业逻辑性、思维性比较强,他平时就喜欢看侦探小说,觉得自己适合读该专业,且毕业后找工作也容易。龚民透露,填报该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不想去大学城,如果选计算机专业,就可以在海珠区中大本部上学,这样我能经常见到妈妈,她就在附近工作。”(经记者核实,该专业其实是在大学城校区上课)“小神童”要上大学了,家人都很开心,但外公却在考虑他往后的衣食住行。外公表示,龚民虽然智商不低,高考成绩不错,但毕竟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够,连提一桶水都会觉得吃力。所以,龚民的外公外婆已经决定日后到广州陪读。
另外,龚民的外公还表示,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中大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的,如果报读,每年的.学费就要3万元,这还不包括住宿费和生活费,对于这个经济比较拮据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龚民报了两所高校
中大称“获录几率很大”
据了解,中大今年的投档线为:文科628分,理科625分。昨晚,记者致电龚民的外公获悉,龚民和家人正等待录取结果。
此前,龚民第一志愿报了中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也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龚民的外公表示,可能哪所大学先录取就读哪里。之前他们跟中大招生办负责人联系过,得到的答复是“龚民获录的几率很大”,但这并不是最终结果。外公打算近日先带龚民出去旅游。
外公介绍四点经验――
“神童”是这样炼成的
龚民变成“小神童”,外公是最大的功臣。
外公称,龚民的早教约分为两个阶段:3岁前的龚民依赖性较强,这时候特别听话,教的东西能全部接受,外公便借助一些生活实例来帮助龚民理解知识点,例如开灯、关灯,通过明暗对比让龚民理解电等抽象概念;但3岁后,龚民相对独立,会拒绝自己不喜欢学的东西。这时候,龚民的外公只好采取一些小策略,例如用糖果来引导龚民做数学题。
如何打造“神童”?外公总结了四点经验:首先是培养龚民的学习习惯,注重规范化学习训练,龚民高三时每日5时50分起床,从不赖床;二是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有激励的教育计划,让孩子时刻都有学习动力;最后,要进行公众化训练。外公说,龚民很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一点都不怯生,这一点让他在参加中大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表现出色。
“小神童”会学也爱玩
1.龚民两岁多时,就认识多个字,会双手一起写字,能背诵100多位的圆周率;
2.龚民喜欢看英文原著,《罗斯福传》、《双城记》等都看过,此次高考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3.“小神童”喜欢吃零食,书桌抽屉里储备了糖果、山楂片等,还有老师奖励的进口巧克力;
4.龚民业余时间会上QQ,玩一些战争类小游戏。
龚民档案
个人情况:
幼时父母离异
未上过幼儿园和小学
5岁学完小学课程
6岁读初中
9岁读高中
高考成绩:
语文:112 分 数学:133 分
英语:132 分 物理:124 分
理科基础:138 分
总分 639 分,获中大自主招生 A类资格
第一志愿:中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4岁“神童”被港大录取 成创校来最年轻学生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最后一届3年制大学联招昨天发榜,IQ达135、在“末代高考”取得3A1C1D佳绩的14岁“神童”伍国颂,获心仪的香港大学理学院取录,成为该校创校百年以来最年轻的学生。他表示,日后打算主修化学,并已立下宏愿,要走科研之路,矢志成为化学教授。
为迎接该校最年轻的准大学生伍国颂,港大昨日特别举行记者会,交代其入学详情;其间伍国颂身穿西装、打领带,在父母及妹妹陪同下出席记者会,表现有点紧张,回答记者提问时态度谨慎,答案精简,但有问必答,表现有礼。
去年结缘 参加青年研习
早在上月底高考发榜后,当时就读国际基督教优质音乐中学暨小学中七的国颂,已表明心迹,坦言希望入读港大理学院并主修化学,主要是考虑到“港大世界排名高”。
国颂昨日表示,当知道自己获港大理学院取录时,实在既开心又期待。他一直醉心化学研究,“我喜欢化学多变化、多用途,又帮到人”,故已订好学习目标,未来要全情投入研究化学,委身科研,目标是要成为化学教授。
他早在去年7月已和港大理学院“结缘”,当时他参加港大青年科学研习学院(Junior Science Institute)的“Colourful Food”一日工作坊,主要是学习如何化验食物中的颜料。港大理学院副院长(学生事务)陈伟键表示,国颂经资优教育学院引荐参加上述活动,当时已知他的理科成绩特别好,且对化学情有独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特设课程 鼓励多元学习
据了解,学院不会特别为国颂设计课程,二年级时他可再决定主修科。陈伟键指出,国颂除理科出众外,音乐亦是强项,故鼓励他选修不同的`理科科目及音乐相关科目,不要单顾化学,以扩阔学习领域。陈伟键本身亦是化学系教授,对国颂年纪轻轻已立志走化学科研路感高兴。
升大后不跳级 冀赴外国深造
曾跳级几次的国颂表示,升上大学后不会再“跳级”,以充分利用3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不同的知识。完成学位后,会考虑到外国深造。
理学院院长郭新表示,学院对国颂和其他学生会“一视同仁”。他鼓励各同学摆脱在中学所用的学习模式,未来要更着重理解、思考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