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甜赋异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共含5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甜赋异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

篇1: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

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

慢词,古人从字数着眼,也称为“长调”。词的分段叫“分片”,除单调外,一首词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四片者。

词在唐五代即由文人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引进教坊和诗坛,但所作仍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慢词的大量出现,则是北宋中期的创造。从此宋词曲调大盛,兼备众体,蔚为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个高峰。

两宋词坛的勃兴是在北宋建国七八十年之后的宋仁宗赵祯时期,代表作家有晏殊(991-1055)、欧阳修、张先(990-1078)、柳永等人。五代时,由于君主的提倡,南唐词坛特盛,晏殊、欧阳修等出自江南旧地的江西词人,沿袭南唐余绪,以风流自命,致力于创作短章小令、轻丽之词。柳永开始大量创作慢词长调,为此后宋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传世的柳永《乐章集》二百余首,慢词就占一百多。著名的长调如《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以赋体的手法铺写都市生活和送别的场面,洋洋百余言,充分体现了慢词篇幅宏大、适于铺陈的特点,使宋词在唐代近体诗长于比兴的特点之外别树一帜。柳词的另一个贡献是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宋词的题材,把词的`描写范围由士大夫的小庭深院引向市中都会;同时普及了词的歌唱,使之成为雅俗共赏、“天下咏之”的文艺形式。

柳永词多为歌妓所作,故始终未脱“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这一缺点他与晏殊、欧阳修相同,另一位与柳永同时而齐名的张先,也不能免。其后以异军突起而主盟词坛的苏轼,在柳永开创的慢词长调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诗入词”,完全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格,使之成为一种可以表现多方面内容的新诗体,因而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新方向。

关于苏轼词风与柳永的不同,宋人有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说法。“大江东去”即《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此相类的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后世以“豪放派”概括苏轼的词风,大抵正着眼于这一部分作品。其实苏轼作词,刚柔相济,所著《东坡乐府》,其中婉约词亦不少。不过就文学史上的影响而言,最能代表苏词的,还是清雄之作。

苏轼作词,以意为主,常常突破词律的束缚。这一点曾引起恪守传统词法的后起作家如李清照等人的不满。在当时,他的门人、著名词家秦观(1049-1100)也没有走他所开辟的道路。从秦观到李清照,一般被认为是婉约派词风的正宗。秦观有《淮海词》传世,代表作如《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声情并茂,语工而美,继承了柳永赠妓之作的遗风,而词品比他要高。李清照曾撰《词论》,力主词“别是一家”之说。传世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深闺中的寂寞和年轻女子惜春的心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社会意义;晚年避乱江南所作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个人流离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的民族灾难,以传统词风抒写深沉的爱国情怀,均是婉约词中思想价值较高的佳作。

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还有周邦彦(1056-1121)。周邦彦精通词律,能自度曲,宋徽宗时曾主持过中央音乐机关大晟府,是两宋注重音律一派词人承先启后的主要代表。著有《清真集》,以“本色”、“当行”盛行于世。

南宋前期主盟词坛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作为时代的歌手,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词,有《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著名的如《破陈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抒写了在把持朝政的投降派的排斥下,壮士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从艺术上讲,稼轩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将“以诗为词”进一步发展到“以文为词”,使宋词的思想和艺术都取得了空前的杰出成就。后世以“苏、辛”并称,但辛弃疾又自成特色,一时仿效或倾慕者如张孝祥、韩元吉、陆游、陈亮及稍后的刘过、刘克庄等,世称辛派词人。

南宋后期于辛词外别立一宗的是姜夔(1155?-1221?)。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格律词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自度曲,如《扬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均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见的完整的词曲谱。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人,均远绍周邦彦,近师姜夔,以音律之讲究、辞句之精美为权舆,重形式而轻内容,与辛派词人走了相反的道路。倒是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及刘辰翁(1232-1297)的一些词作,成为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词在11-13世纪的繁荣,是包括与宋先后并存的辽、西夏、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关于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和金海陵王完颜亮闻歌柳永《望海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的记载,说明当时词的歌唱,已普及到中国西北、东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另据辽人王鼎《焚椒录》记载,辽道宗耶律洪基(1055-11在位)宣懿皇后萧观音曾创作了《回心院》等词作十多首。至于金代,以苏、辛词风为宗,出现了蔡松年、赵秉文、元好问等不少优秀词人。相传辛弃疾早年在北方曾从金人学词,成名之后,又成为金朝词人学习的榜样。当时中国虽暂时分裂为几个对立的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则是互相融合,相与并进的。

词在11世纪中国的勃兴,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比如商品经济的发达,城市文化的兴起,以及歌妓制度的发展和士大夫公余生活的优容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士庶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文艺形式的自身发展。沈括《梦溪笔谈》卷五“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的记载,叙述了音乐史上三个不同时代的配诗乐。“雅乐”即《诗经》中的《雅》、《颂》,“清乐”指汉魏六朝的乐府,与唐宋词配合的主要就是“宴(燕)乐”。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产生,总与社会上文化娱乐生活的价值取向有关,配乐演唱,乃是社会对诗歌创作的传统要求。盛唐诗歌,特别是近体绝句,本也有入乐者,宋诗承中晚唐之余,向散文化、议论化发展,愈益趋于书面文学化。于是适应秦楼楚馆助觞遣兴的词的创作也就逐渐兴盛起来了。到元代,士民对文艺的兴趣转向另一种兼有表演性质的新形式,宋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就被新起的元曲所替代。

篇2:光纤通信发展简史

伴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通信向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光波具有极高的频率(大约3 亿兆赫兹),也就是说是具有极高的宽带从而可以容纳巨大的通信信息,所以用光波作为载体来进行通信一直是人们几百年来追求的目标所在。

1、光纤通信的里程碑

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人们虽然历经苦心研究过光圈波导、气体透镜波导、空心金属波导管等,想用它们作为传送光波的媒体以实现通信,但终因它们或者衰耗过大或者造价昂贵而无法实用化。也就是说历经几百年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传输光波的理想传送媒体。

一九六六年七月,英藉、华裔学者高锟博士(K.C.Kao)在PIE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用于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该文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以实现光通信的可能性,并设计了通信用光纤的波导结(即阶跃光纤)。更重要的是科学地予言了制造通信用的超低耗光纤的可能性,即加强原材料提纯,加入适当的掺杂剂,可以把光纤的衰耗系数降低到20dB/km以下。而当时世界上只能制造用于工业、医学方面的光纤,其衰耗在1000dB/km以上。对于制造衰耗在20dB/km 以下的光纤,被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以后的事实发展雄辩地证明了高锟博士文章的理论性和科学大胆予言的正确性,所以该文被誉为光纤通信的里程碑。

2、导火索

一九七0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根据高锟文章的设想,用改进型化学相沉积法(MCVD 法)制造出当时世界上第一根超低耗光纤,成为使光纤通信爆炸性竞相发展的导火索。

虽然当时康宁玻璃公司制造出的光纤只有几米长,衰耗约20dB/km,而且几个小时之后便损坏了。但它毕竟证明了用当时的科学技术与工艺方法制造通信用的超低耗光纤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找到了实现低衰耗传输光波的理想传输媒体,是光通信研究的重大实质性突破。

3、爆炸性发展

自一九七0年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对光纤通信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其来势之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之外,从而使光纤通信技术取得了极其惊人的进展,

从光纤的衰耗看:

七O年:20dB/km

七二年: 4 dB/km

七四年:1.1dB/km

七六年:0.5dB/km

七九年:0.2dB/km

九O年:0.14dB/km

它已经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衰耗极限值0.1dB/km。

从光器件看:

一九七O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在室温下连续波工作的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为光纤通信找到了合适的光源器件。后来逐渐发展到性能更好、寿命达几万小时的异质结条形激光器和现在的分布反馈式单纵模激光器(DFB)以及多量子阱激光器(MQW)。光接收器件也从简单的硅PIN 光二极管发展到量子效率达90%的Ⅲ-Ⅴ族雪崩光二极管APD。

从光纤通信系统看:

正是光纤制造技术和光电器件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光纤通信系统从小容量到大容量、从短距离到长距离、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旧体制(PDH)到新体制(SDH)的迅猛发展。

七六年,美国在亚特兰大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化光纤通信系统。码率为45Mb/s,中继距离为10 km。八0年,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商用化(140Mb/s),并着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工作。

九0年,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用化阶段(565Mb/s),并着手进行零色散移位光纤和波分复用及相干通信的现场试验,而且陆续制定数字同步体系(SDH)的技术标准。

九三年,SDH产品开始商用化(622Mb/s 以下)。

九五年,2.5Gb/s 的SDH产品进入商用化阶段。

九六年,10Gb/s 的SDH产品进入商用化阶段。

九七年,采用波分复用技术(WDM)的20Gb/s 和40Gb/s 的SDH产品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在光孤子通信、超长波长通信和相干光通信方面也正在取得巨大进展。

总之,从一九七0年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但光纤通信技术却取得了极其惊人的进展。用带宽极宽的光波作为传送信息的载体以实现通信,这一几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幻想在今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然而就目前的光纤通信而言,其实际应用仅是其潜在能力的2%左右,尚有巨大的潜力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方向发展。

篇3:生产管理发展简史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工厂制度产生以后,社会的基本生产组织形式从以家庭、手工工场为单位转向以工厂为单位,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企业内部的分工日益细微,协作更加广泛,大量的管理经验及实践,为建立早期管理理论打下了基础。

对早期管理理该首先做出贡献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写了《国富论》一书,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他的这本书是生产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亚当・斯密之后,一位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扩大了斯密的观察范围,提出了许多关于生产组织和经济学方面带有启发性的观点。在生产管理的发展史上,弗雷德里克・W・泰罗毫无疑问地是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作为研究考察领域的生产组织、劳动控制、设备装置与生产控制的创始者,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在泰罗以后,困扰着认真调查研究者的另一个难题是大规模问题的复杂性。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数学方法。F・W・哈利斯在19作了数学分析的尝试,他最先发表了简单情况的经济批量的模型。

当前出现的一般生产领域活动的高涨,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发展作为开端的,这两个发展成为未来的基础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沃尔特・休哈特(Walter Shewhart)在1931年对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和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另一个是1934年在英国工作的L・H・C・蒂皮特对工作(劳动)抽样理论(确定各种延迟、工作时间等方面标准的取样程序)的发展。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当代生产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计质量的概念发展迅速,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广泛地应用;二是引用了线性规划,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大规模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三是其他的数学方法也发展起来。例如排队论在生产线、机器保养等方面得到了应用。还发展了一些新的、更现实的库存模型。

现在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前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管理模

式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现在的生产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手工生产、大量生产、精益生产、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大量定制生产、绿色制造等各种生产方式并存。现在的生产管理竞争体现在多个方面的竞争,主要包括价格、质量、品种、时间、信誉、环保等竞争因素,主要竞争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现在和未来,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实现MRP、ERP系统的应用,通过MRP、ERP系统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管理绩效,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全球化、敏捷性、精益生产等成为不断发展的新趋势。精益生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丰田公司,在现在各种资源都十分紧张的时代变得更为重要和流行。精益生产的基本原则是消除各种形式的浪费,包括物料、流程等很多方面。精益生产集中了大量生产(高产量、低成本)和手工生产(品种多和柔性)的优点。精益生产的实质是一种生产管理技术,能够大幅度减少闲置时间、作业切换时间、库存、低劣品质、不合格的供货商、产品开发设计周期以及不合格的绩效。

现在有很多种方法、制度、活动可以提高生产管理绩效。常用的主要有:5S管理、目视管理、目标管理、合理化建议活动、TQM(全面质量管理)制度、TPM(全面生产管理)制度、QCC品管圈制度、QC新老七大手法、SPC、IE、6σ管理、ISO9000等。这些方法或工具都是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

5S起源于日本,1955年,日本当时只推行了前2S,即整理、整顿,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控制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逐步提出后续3S,即“清扫、清洁、修养”。1986年,首本5S著作问世,从而对整个日本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作用,并由此掀起5S热潮。现在,5S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目前国内企业在推行5S过程中往往停留在制造部门、物料部门或管理部门等,而研发、销售部门常会漠不关心。故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活动的企业为数仍然不多。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人的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目标管理(简称为MBO)的思想最初由彼得・德鲁克提出,其后经由他的学生乔治・奥边奥恩(George Odiorne)发展,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目标管理是根据重业绩、成果的思想,由企业确定各阶段期望达到的总体目标,再由各部门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努力使之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竞争加剧,以业绩为中心的目标管理在国内外更加盛行。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A.V.Feigenbaum最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思想,并且在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经过国内外很多公司多年的实践,TQM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核心就在“全面”二字。

摩托罗拉通信部的乔治・费西尔为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达到顾客完全满意,创立了6σ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全球摩托罗拉推广。现在,6σ广泛用于摩托罗拉管理系统,在生产流程再造和产品的不断改进速度上,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影响了其内部几十个管理、生产、交易流程。6σ管理是基于科学方法的管理,它强调了流程、测量、数据、信息和知识等到科学方法的基本要素。现在的6σ管理已经被GE、深科技等国内外著名公司所采用。

篇4: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5: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

[1] [2] [3]

唐诗宋词名句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读书笔记

唐诗宋词元曲各

唐诗宋词话谷雨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目录

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赏析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有哪些

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唐诗宋词的发展简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