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oooooo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共含2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ooooo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

篇1: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

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

林茜

北京高考成绩公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5班学生林茜以总分709分获得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

主持人:北京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了,很多同学都特别关注,今年是谁考到了文科或者理科第一名了,我们第一时间邀请到了北京文理科的第一名来到我们聊天室和大家进行交流。在聊天一开始,首先我们先跟大家介绍一位今年的07年的北京市理科的第一名。跟我们大家先做个介绍吧。

林茜:我是在今天凌晨2点15分的时候,班主任通知我的,我当时很高兴,有点意料之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主持人:很多同学都知道会在昨天晚上查分,而且你知道的时候是在凌晨2点钟,那时候你是在等待还是在休息?

林茜:我一直等到2点,刚刚躺下去汤老师就来电话了。

主持人:汤老师,您是什么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

汤老师:班上有同学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情况,因为当时那个同学没有林茜的电话,那个同学打电话给我了,我了解了这个情况。我就知道709,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应该是差不多吧,估计是这个样子。

主持人:当您得知您的学生考了这么高分数的时候,作为老师您内心是怎么想的?

汤老师:当然非常激动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必然结果,林茜也非常刻苦努力,同时像林茜这样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也还有一批,应该是情理之中。

主持人:我今天听您介绍的时候,好像我们考700多分的还有几位同学?

汤老师:对。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在林茜给大家介绍咱们班级情况的时候有一点特别打动我。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这个大家庭,因为有这么多同学考高分,有没有特别感谢的一些同学、老师还有自己的父母?最感激谁?

林茜:我觉得不是一些人,应该是一群人,我觉得首先我应该感谢我的老师,我们有6位任课老师,每位老师都身怀绝技,都非常尽心教我们,我最开始的时候不是最出色的学生,但最后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我觉得真和他们的教导分不开。我们老师说过一句话,就是宁可老师跳进题海,学生不要跳进题海。老师给我们的都是精华,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也是非常支持我,他们一直是用非常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件事情,一直给我的是笑容。然后还有我周围的同学们,我们班有一个班级网站,我们那个网站上都是各科课代表一下课就去要课件,非常认真负责地把那个东西放在上面,真的非常感动。

主持人:真的是,一种氛围非常关键,我今天参加学校发布会的时候,我觉得校长的笑容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刚进去的时候您特别特别开心。您会觉得我们班级是一个大集体,然后班里面的同学会觉得我是家庭里面的成员,而您要负责,您是这个楼长,您要负责好多家庭(笑)。所以当您看到我们其中的某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同学,而且不是有一位这样优秀的同学,是这样一个大家庭有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当你得知我们这些优秀同学里面有一位是北京理科的第一名,还有很多都超过了七百分了,您是怎么想的?您是什么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

沈校长:我是今天早晨7点钟陆陆续续听到一些学生把自己查的分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反馈到我这儿来。我觉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很高兴,想一想还应该说这是我们人大附中多年来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结果。我们高三的学生应该说他们学习是比较轻松的,比如说我们5月19号高三学生就放假了,回去自由复习,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我们是没有高考概念,也没有高考意识,高三上学期我们还要上一些很多新课,一直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就是元月24号左右,第一会考结束之后我们各个学科才能正式进入高考备考阶段。应该说人大附中这几年成绩是我们学校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一个必然的结果。

主持人:在今天的聊天之前,我们也是做了一个预告,很多的网友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是对于这些学科当中的第一名还有第二名的一些同学,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当然我觉得非常容易理解的,就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你独特的学习方法,不过很多的一些老师还有专家也说过,说学习方法是对学生自己有用的,因为这种情况只能从实际出发,不过我想方法这种东西还是有一定共性的,所以你觉得你的这个学习方法当中有哪些是特别值得咱们下一届学弟学妹们借鉴的?

林茜:我就说说我的特点吧,不一定是经验,我是晚上睡得挺早,高三的时候我10点半就睡了,高一高二的时候9点多就睡了,早上也起得挺晚,6点50分才起。我觉得休息挺重要,我休息的时间比较长,就让我上课的时候非常认真的听,下课之后效率很高,就去完成这些作业,而且我住在学校里,就不会上网,不会看电视,比较专一做一些事情,我觉得专一的时候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吧。

还有,我觉得我可能是挺听话的孩子,因为我们学校老师找的卷子都是非常经典的东西,我就很认真的'去做,有时候会做两、三遍,我觉得把老师给我的东西牢牢掌握住,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理科是需要有非常好的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所以很多同学在理科方面大量做题,你支持题海战术吗?

林茜:我觉得肯定要做题,但是要不要成海就要商榷一下,如果题海的话就有很多是大量重复的,是一种浪费,而且你做的不是经典题的话有可能有误导,所以我觉得还是要选取其精华。

主持人:大家都会觉得理科这门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实际上交融性是很好的,你觉得在你复习功课的时候,特别是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有的同学会觉得我自己弱就补哪一科,其他强势学科就不管了,也有的同学觉得我应该保持好我的强势学科的优势,然后弱势学科尽量去弥补,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你更支持哪一种?

林茜:我就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吧,因为我觉得强势的学科就是在最后的时候,比如说如果是英语这样的东西,它可能不太容易,就是在短时间内你能再提高,尤其是当你已经比如说达到145分,你再往上高一分都很难的,所以强势学科每天少花一些时间,比如半个小时给它熟练一下,保持一个状态就比较好。如果一个弱的学科,临近高考三个月这样子,就要加紧看一看,尤其是理科多做一些题会有一些功效,做经典的题目,回顾一下从前做错的题目会有很大提高的。

主持人:我们两位老师听完了自己的爱徒讲完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们是不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也给我们同学们灌输的是这种思想?

汤老师:我带这个班历来的观点就是,坚决反对题海战术,我说你读一辈子的书你都做不完的。一个是同学们的时间效率,提高效率,第二个就是老师,提供一些很好的参考资料,精选一些资料。从老师来讲,咱们班6位老师都非常有敬业精神,这是得到我们全体同学赞扬的,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应。我们班的同学应该是很少有那种熬夜,加班加点弄出来的,他们分数这么多,但是并不是那么加班加点弄出来的。他们可能比很多同学玩的更多,因为从我们来讲,我讲究的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来调节自己的每一个学科,来调节总分。

主持人:我觉得您这个家长做得很好(笑)把这个大家庭管理得很好,我觉得会不会是因为老师的存在,所以咱们有同学能够相互之间帮忙,相互之间付出?因为你刚才的谈话当中也是把一个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庭来看待,然后给他们很多好的建议,是不是咱们班主任老师的这种想法带动了你们,所以我们才形成这样一种家庭?

林茜:对。

主持人:校长您知道吗,我一直觉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是由点点滴滴构成的,我今天其实真的是第一次到我们的人大附中去,走到这个校园里面,我觉得这个学校不太像一个中学,实际上真的就非常像一个大学了,包括里面的设施,树木,风景。我觉得对于陶冶我们同学情操真的有非常大的好处。我不知道您是如何评价我们这届高三的同学和如何评价我们这个校园,您觉得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成才的方面,哪一些因素是最关键的呢?

沈校长:我觉得校园文化是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得还是比较好的,积淀还是比较深厚的。我们从初中开始,初一到高二,我们开了有150多门选修课,学生在教育部所要求开设的课程里面学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修几门自己喜欢的课程,选修课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长项,比如有的同学喜欢地理,有的同学喜欢文学,有的同学喜欢戏剧,这都可以选。选修课的开设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他们的思路,使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土壤,不至于偏科。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虽然到了高二分了文理科,但是分科不偏科。比如我们的文科状元他在高二的时候还学的理科,到高三的时候才选的文科,不到一年的时间高考考上了北京市文科第一名。再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北京市文科第二名的孩子,他高二的时候参加全国科技大赛获得一等奖,一个文科的孩子做一个纯理科的事情,这也说明我们的学生是不偏科的,是文理学科内容都兼顾的,因此他们的知识是比较全面的,素质是比较高的,所以高考成绩也相对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你在高中的时候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吗,还是有自己的爱好?

林茜:我其实爱好特别多,比如说我很喜欢拉手风琴,我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八级考试,平时我放松的时候会拉手风琴。

主持人:我觉得特长和爱好是相辅相成的,可能一开始我的感觉是特长爱好或许是一回事,后来发现不是一回事,特长就是你觉得你的优势,爱好可能是说我并不擅长,但是我很喜欢,比如说有很多人,有很多同学我发现他们就有一个这样的情况,他们特别喜欢音乐,但是并不见得他唱歌就一定会很好。

林茜:然后还比如说我很喜欢平时写一点什么东西,我的文章也发表过,也得过奖,这个刚才已经提到过了。还有我很喜欢游泳,还有羽毛球,我们学校有一个非常棒的游泳馆,各个球类也有非常好的场地,给我

篇2:北京高考文科最高分考生:自信的张h

北京高考文科最高分考生:自信的张h

张h

北京07年高考成绩公布,北京101中学高三学生张h以总分685分获得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新浪考试频道第一时间邀请到张h与101中学教学主任熊永昌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大家分享成功心得及学习秘诀。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下面的时间我们将会走近今年的07年的北京文科第一名张h同学,来听听她讲述自己的校园生活。张h同学你好,刚才已经见过面了,还有熊老师,你好。

熊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分数的,当你得知自己成绩是第一名的时候,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

张h:我是今天早晨8点左右知道分数的,知道第一时间肯定非常高兴,但是这之后就觉得不要太骄傲了。

主持人:熊老师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熊老师:我早上7点左右。

主持人:知道这个成绩之后,是老师通知的是吗?

张h:成绩不是,但是状元这个事是校长通知我的。

主持人:知道成绩之后,有的同学跟我讲考的成绩好最高兴的不是自己,反而是老师和自己的父母,在你的这件事情上,你的爸爸妈妈得知你取得这么优异成绩的时候,是不是他们比你还兴奋,比你还开心?

张h:他们肯定是很开心,这点我能看出来,但是并不是非常兴奋,他们就是,首先跟我说的就是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

主持人:我觉得你今天的心态也非常好,没有感觉非常非常开心,我觉得可能与你的校园生活,包括你平时的学习成绩也是紧密相关的。刚才你说不是特别的出乎意料,因为我们在考完对答案的时候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我觉得你是一个对自己特别有把握的人,而且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超出你的预料,你高考复习中也是这样的吗?每一科你很明白自己学习的进度,哪里有不足,怎么样去弥补,是这样的吗?

张h:我想大体上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就是说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你要取得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做的工作,心里面是比较清楚的。

主持人:在你的高三生活当中,你觉得哪个阶段是你觉得最辛苦,最是攻坚战的一个阶段?是第一轮复习,第二轮还是第三轮?

张h:我觉得是在第二学期的开始到一模之间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一方面是复习量很大,另外压力也比较大,因为毕竟一模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

主持人:张h在自己的一模,二模,三模考试当中,你的成绩是怎样的?是逐步上升,还是说很平稳的?

张h:是比较平稳的,基本上保持在海淀区前十。

主持人:所以当你在高考完的时候,实际你也感觉自己是正常发挥,也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张h:对。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熊老师,您也是在教育教学这方面的专家,也是领军人物了,当我们学校设置一套非常完整的高三复习体系的时候,有没有想着同学跟着老师进度走的时候也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熊永昌:有,其实第一阶段老师给同学的压力。在我们的设计当中压力就大一些,因为第一阶段要解决能力问题,你必须得上一个层次,设计的题的难度可能会高一些,但是最后会有一个回归,我们提的口号是老师眼里要有每一个学生,我们提个性化服务。比如张h同学,给她的自由度就更高,因为她是一个很有规划,很有主见的学生。自己对学习规划得很好,我们对他的要求不能强加,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她可以跟老师协商。我们还有的同学,这个阶段他要回家,如果家长同意,然后老师跟他共同分析,制定好计划这是可以的,这样我觉得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复习不能整齐划一的。

主持人:我们学校设计的复习提纲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张h觉得这种安排是不是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呢?

张h:是,因为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学校如果尊重同学的学习方法,并且帮助同学完善自己学习方法的话,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主持人:我们很多同学都有一种困惑,文科试题有一种特点,答一大片会可能不得分,我想这是所有文科同学都很困惑的,你是如何做到在答题的时候,采分点都能够拿到,有没有这种意识或者办法?

张h:我想没有谁能够做到采分点都能拿到,我们学校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口号,就是向每一道选择题要分,向非选择题要每一个分,我觉得这个口号非常有道理,选择题你要尽力保持它的正确率,因为文综选择题的分值比较高,如果错多的话会很不利。非选择题应该以课本为主,不要离开课本自己漫无目的的发挥。

主持人:看来这个口号真的应用到实际过程当中来了,这个口号是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当中总结出来的一套非常有效的办法。不仅是文科适合,实际上这个理论也完全适合于语文、数学这些常规的学科,我特别想问熊老师,我们的老师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比如同学们在做试题的时候,咱们老师是不是也是在做题,而且想出更多解这道题的办法,在教课的时候告诉同学我们一道题有多种解法的?

熊老师:对,你要关注学生每一点,你要全方位关注学生。比如适合他的特点的,有的学生可能不仅仅是学习问题,我们要解决他的心理问题,态度问题,这些解决了以后,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也不一样,比如这个学生可能是这一科稍微强一点,那一科弱一点,至于在弱的那一科学生弱的也不一样,可能分章节,这也就需要老师去细化。另外在试题的研究上肯定是老师做的题比学生多好几倍,我们去选择,去精选,现在我们的复习资料都很多,那些复习资料都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但这不是编的问题,而是它编的时候针对的对象不一样,不是专门针对我们学生编的,我们需要编出适合我们学生的,就是最适合这些学生特点的资料,有时候我们可能一个班上,对不同的学生还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我们在后阶段,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在某一科可能有相似性的我们集中起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相似问题的我们单独解决,没有说哪一套资料拿来就马上能用,因为它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就是说有特点。

我们老师可能会付出多一些,你不但要叮嘱学生去做,你下面还得研究,我们每次考完以后都要开教学的研讨会,其他方面我们也关注:如学生的锻炼,心理,这是综合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仅分考高,希望他成长,他通过高三这个阶段长大了,他的综合实力增强了,对他以后的人生是有好处的`,能充满信心,考大学仅仅是一个阶段,你不能说考上大学,就算成功了,对于人生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刚才熊老师跟我们说到单科,咱们也给大家说说单科,比如政治题,像文科我们刚才谈到答一大片不得分,你在你复习的时候你是如何分配政治学科方面的时间的,你觉得政治学科核心点是什么,你觉得最难掌握的那门是哪一个?

张h:我觉得您提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的感受和其他同学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说说我的感受。政治学科我觉得是文综当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科,今年高考我觉得它是难度最大的一科,我的感觉这个里面,经济学比较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哲学是比较注重深入性,而政治学相对来说只要明确概念,并且会记忆一定的知识就可以了,所以在分配时间的时候,我所做的是经济学分配的最多,哲学是少而精,而政治学是以记忆为主。

主持人:看来你针对自己这三大方面,不同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张h:对。

主持人:政治你是有方法的,历史可能更多的是实际了,要记住题中的知识点,然后综合把这些知识点运用起来,在历史方面面对这么浩瀚的历史长河里面的知识点,你是如何把它串起来的?

张h:我认为历史我个人兴趣最大,我非常喜欢历史,我爸也是历史教师,我从小接触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方说中国史,我非常喜欢读钱穆先生的书,我感觉如果你在高三之前接触过这些书籍的话,这样的感觉就会是学习历史的根本。另外我认为在高一高二听课的过程中要在历史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历史书逻辑是非常严密的,明确了这种逻辑关系之后高三的时候再复习就非常容易了。

主持人:我非常能够理解你刚才所说的意思,就好象是体育竞赛一样,或者体育锻炼一样,当你跑一百米的时候你的速度能够达到9秒的时候,我给你的要求是跑10秒,或许你就会觉得轻松很多。所以当你学了这么多历史方面的知识的时候,你再看整个高中的历史知识就会游刃有余,而且你能够迅速找到重点,哪一个历史事件是重点,我觉得这可能是学习历史非常重要的一点。咱们再说说地理,如果说历史挺枯燥的话,政治比较乏味的话,地理还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科,因为你可以在教室里面去关注整个地球上,甚至是地球以外发生的事情,地理学科你是怎么复习的呢?

张h:我要先强调一点,历史一点都不枯燥,历史很有意思(笑)政治也是,如果你学一门学科,你的态度和你的努力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着你的成绩的,然后地理是我文综三门学科里面相对比较薄弱的一科,我现在的方法就是,一个是必须要以课本为基准,就是当发现考点的时候,就是考试大纲的时候,你要对着考试大纲一个一个来落实这个考点,因为它考试的时候会严格按照考纲来出题,在书上落实了以后,因为地理主要是理解性的科目,所以理解了就不会有很大问题了。

主持人:所以地理好像不是纯粹的文科,它还是要有一点理科的东西在里面的。

张h:对。

熊老师:它一半是在科学的范畴,比如新课改,八大领域,地理一分为二,一半是人文与社会的科目里面,一半是科学的科目里面。

主持人:谈到地理我还有个问题要问问你,这也是一直挺困惑的问题,比如像考试大纲里面把洋流和大气的运动是分开来讲的,可实际上认真发现的话,洋流与际风带是有关系的,你是如何把这两个在大纲当中距离好远的知识点拉到一起去考虑的呢?

张h:我

预测北京高考理科分数线

四川考生王俊凯高考理科699分

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炉:理科一本494分

高考两天北京考生可约免费出租车

北京高考的试卷难度及考生表现

湖北高考理科考生558该怎样填报志愿,急求

北京首个工作日遇高考 上午59名考生求助122

理科考生我高考成绩高2a分数线11分,应该选哪些大学

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锦集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高考理科最高分考生:爱拉手风琴的林茜,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