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摘抄日记初中800字(共含12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火锅学研究专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摘抄日记初中800字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淘书会,屈指算来,已经是第五届了。
淘书会前一天,老师把卖书的人分成了两组,我是第一组的,我的任务是:让买书的同学填淘书卡。
淘书会之前,我们先抬了五张课桌放到了操场的摊位,又搬了许多书放到了课桌上。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好似一只只辛劳的'小蜜蜂在忙碌。
淘书会开始了,买书的同学一涌而上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个个都是欢呼雀跃,欣喜若狂。很快,我的第一位顾客来了,我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一脸微笑地说:“要什么书?我们这应有尽有,随你挑。”
”顾客说“有没有,《查理九世》”,我连忙从书堆里抽出一本《查理九世》递给顾客,顾客看了一下好书推荐卡,便问:“这本书几元钱?”“8元”他便填了淘书卡,交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第二个顾客,第三个顾客落则不绝地光顾摊位,买走了自己喜欢的书。我忙的不予乐乎。时间过得飞快,替换我的同学来了,我交给他一摞淘书卡。然后,我就像一颗出膛的炮弹冲进了涛涛不绝的人流之中。
我在操场上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寻找《鲁迅滨逊漂流记》。可这些名书十分畅销,轮到我时,早已空空如也。但俗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寻找第二次时,发现了一本薄薄的《鲁迅滨逊漂流记》。我连忙问价,卖书的同学说8元。我心想:这么薄的一本书8元,是不是贵了点儿?有没有比这更便宜,更实惠的书呢?正在我犹豫不决时,一位女同学说她要买,这真是半路杀来个程咬金。我想:到底给还是不给?给吧,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给了我也舍不得,不给吧,说不定还有比这更便宜的。最后,还是让给了她。当我走到下一个书摊时,发现《鲁迅滨逊漂流记》,虽然也是8元,但是厚度是上一本的2倍。哈!我好开心呀!
淘书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却收获了自己喜欢的书,更让同学们促进了友情,增加了对书的喜爱。
11月27日,你猜是什么日子?哈,这是我们城南小学第二次淘书会的举办日。仔细回想一下,这一上午可真是欢乐多多啊!
我刚来到学校,就看见同学们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有的在制作海报,有的在统计书本……
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我们高举精美的海报,搬着桌凳,浩浩荡荡地下楼去摆摊。那气势,宛如蛟龙出海。我们摆好桌凳,整理好书,悬挂上海报。
淘书会正式宣告开始了!
可是我没有带钱,这怎么办呢?幸亏赵开心借给我16元,才让我得以参加此次淘书会,真是雪中送炭啊!大家如火山喷发似的跑出去,购买自己中意的图书。而我却迟迟不肯走。眼睛盯着赵开心的那本《帅狗杜明尼克》。因为上交她借我看这本书,我没看完,今天我要买下它回家好好看。于是,我借赵开心的钱买了赵开心的书。呵呵,有意思吧!
不过,淘书会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工作,这是极具挑战性的。
半小时后,该我接班了,我从“买家”变成了“卖家”。我坐在摊位上,立刻忙活起来:“10-8=2,韩艺玲,找人家2块”,“同学,这本8元,要买吗?”我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位同学举棋不定,左看看,右看看,一会儿翻翻目录,一会儿看看结局,思考着该不该买。三思之后,那位同学作出了决定:“我买了”。“好的,先填一下淘书卡”,我回答。又经过几笔交易后,淘书卡只有一张了,这会影响生意的呀!我立刻着急起来,“谁还有淘书卡?”,我瞻前顾后,手忙脚乱,恨不得像章鱼一样长出八只手来。一阵忙活后,桌子上的书都卖出去了,空空如也,右侧放着厚厚一沓淘书卡,每一张淘书卡都代表着一宗交易,这一沓,代表一大笔交易呀!
后来,同学们渐渐散去,我们也三三两两地回去了。回来后,我们顾不上休息,把一大把钱放在桌子上,紧张地拨弄着钞票,本子上列起长长的竖式,大脑飞速运转着,生怕算错一分一角……
通过这次淘书活动,我们有双重的收获。一是淘到了自己喜欢的书;二是让我们经历了小商小贩每天必须经历的磨炼:不仅要对客人笑脸相迎,还得有超强的耐力和耐心,而且,计算能力必须强。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独立处事的能力,希望淘书会永远举办下去。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在书香中浸润童年,在阅读中传承经典!
今天,是我们学校举行百年校庆的日子,真是太精彩了!
刚来到学校,就使我眼前一亮,铜管乐队、鲜花队、彩带方阵等站在校门旁,嘴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接着又听见“嗡嗡”声,我便好奇地抬起头来,哇,好大的充气拱门!上面还写着祝贺逍小百年华诞的句子。顿时,我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走进校门,又看见教学楼上挂满了欢迎各位领导的字条。而旁边的大屏幕里则放映着我们学校的历史。我既高兴又兴奋地走进了教学楼。
我是参加吟诵组表演的,于是我换好衣服 ,化好妆,便走向操场。
来到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学百年,花香万里”这几个大字。随后看到的是水泥路上摆着的对学校的一些描述、历史等。转过头来,看见一个大大的、漂亮的舞台,舞台的上方还有四个大灯笼绑着线,飘在空中,漂亮极了。
表演开始了,首先主持人报了各位领导的名字,请某些代表上来说话,等他们说完一番热情洋溢的话后,雷鸣般的掌声就想起来了。之后,朗诵组的就上来了。他们穿着整整齐齐的衣服站在舞台上,和主持人们和着朗读着,声音也整整齐齐。这再次引起了两个方阵那雷鸣般的掌声。
马上,排球队的队员们伴着“加油”声跑了上来。哇,对打,转球,排球基本功……真厉害!这让我想起了:排球是我们学校的特长,在我们学校几乎每个人都会打排球。我们学校还多次获得过排球比赛的奖杯奖状呢!
等啊等,终于等到我们吟诵组了。我激动地走上舞台,站好队形,便开始表演了。我们朗朗的诗声使观众们如痴如醉——我们表演得好极了。
这次校庆我很高兴,也很开心,同时我也祝愿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分子,更上一层楼!
观后感800字1
最开始了解琦君,是做一篇名叫“粽子里的乡愁”的阅读理解。那文章不过也只是写了琦君小时候过年时母亲包的灰汤粽和用粽子帮助乞丐的事。既没有描写灰汤粽的外观,也没有写灰汤粽的味道,也没有特别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华丽的文章对比,简直就平淡无奇。当时我就在想:这种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吗?
恰好老师的推荐书目里有《琦君散文》,便想买回来一探究竟。结果翻来一看,里面竟全是一些朴实无华的句子。写父亲:“笔挺的军装,胸前的流苏和肩徽都是金光闪闪的帽顶上立着一枚雪白的缨。”写桂花:“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我头上、肩上,我就好开心。”这种文章,我也写得出来啊。
更让我不解的是,琦君写什么都可以在最后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她的母亲。写新年看灯,回忆起小时候,思念母亲。写酒,回忆起母亲泡的春酒,又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她花那么多笔墨写亲人是因为她的亲人都早早地离她而去吧!她的哥哥在她十岁的时候不幸夭折,弟弟在她二十岁时因病身亡。父母因悲伤加上有病在身相继去世。琦君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客家人”。读完几篇文章后,对她本人不是很熟悉,但对琦君的家人,家乡的风俗习惯和她的阿猫阿狗了如指掌。
思乡和亲人一向都是中国文人写作的一大主题,而琦君更是把对身边许多人的思念发挥到极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她的文章就像一幅国画,仅用朴素的黑白,就描绘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花里胡哨,五颜六色的。国画有的是一种淡雅的美,琦君的作品也一样。仿佛是用一个小姑娘的口吻在讲故事,想到哪说哪。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十岁的奶奶写的。我也慢慢能理解为什么如此恬淡的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中了。
琦君的散文已有好多篇入选课本。也许老师们是想让我们学习琦君那种平淡而典雅的口吻吧!
观后感800字2
读琦君散文的第一印象就是通俗,我特讨厌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散文,不过这似乎避免不了的,她的散文散发的是引人入胜的味道。她主要以她母亲为主线,写出她真挚的情感,
琦君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纳妾娶小,使得“乡下女人”的母亲在情感心灵上备受冷落和打击。她从小就接受虔诚信佛的母亲的身教言传,到台湾曾有十年的在法院工作,目睹了人世社会罪恶的阴暗面。这正反两个方面对她创作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琦君为人为文始终一贯低调、低姿态,这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坛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不过琦君的低调、低姿态并不是装出来遮人眼目的人格面具,而不折不扣地是她人格的底色,是她历练修身养性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与她同辈作家中那种伟岸不逊、慷慨激昂、舍我是谁的霸气,几乎是绝然是泾渭分明的,她与某些闺秀作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同样程度的沾染或是张扬乖巧,或是媚世作态的做派,也是同样格哥不入的。琦君的平易谦卑不时自卑,而是一种伦理学和美学领域内的自信和明主作风。对琦君来说低调、低姿态是使一份免遭玷污进入红尘俗世、尔虞我诈社会的解毒剂,同时它又是一张步入圣洁审美殿堂的入场券。低调低姿态在艺术上就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推心置腹、披肝沥胆,也就有了可能。低调低姿态也就是虚怀若谷,为琦君赢得了进行艺术创造所必不可少的广阔精神空间。
夏志清先生说,琦君的《看戏》、《一对金手镯》等作品,列入世界名作之林,也是当之无愧的。我很赞同这个建议。琦君的这两篇作品,在题材上与鲁迅的名篇《社戏》、《故乡》如出一辙,但写法上个有千秋,而在艺术境界和思想情感的深度上,则完全是同一个水平线上。至写母爱、写童心、民胞节,琦君在一定意义上超过她孺慕的前辈,这是因为她的母爱没有丝毫显示出普泛的缺陷,笔触所及均到了实处,旧制度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沉重枷锁,未曾扭曲母亲的人性;慈悲为怀的佛家气度,淡化和弱化了强加在妇女头上的苦难,不是苦难已不再存在,而是母亲那坚韧的性格、博大的母爱惟有在苦难和屈辱中才能放大光芒。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母亲的小脚》,,比较有同感。琦君的母亲是一个农家妇女,对她们来说有一双三寸金莲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母亲是家里的长女,要一边在农田里干活一边带着年幼的弟弟,所以脚缠得比较晚,她成婚的时候还怕新郎嫌她的脚不够秀气,没想到一结婚后,她父亲就劝母亲把裹脚布解开,免得走路很吃力。可是布解开后,因为脚趾骨已经断了,再也恢复不了原来的样子了,母亲走路任是一副要跌到的样子。母亲的一双小脚却撑起了一家。是啊,脚已经裹了,再也恢复不了了,旧社会对妇女的毒害犹如那三尺长的裹脚布,虽然把它解开了,但是已经有了那样的后果了。她的父亲后来又娶了一格女人,母亲看到那女人的脚很大,感叹的说那时候不裹脚就好了。
总之在琦君的笔下,只有被扭曲的社会,没有被扭曲的人性.
观后感800字3
最近对长篇小说有些厌烦。冗长的情节像迷宫般曲折。有时提着的心还未放下,又一次声势浩荡的生死离别赫然摆在眼前。这些大起大伏大悲大喜不断冲击着我,受不了。我需要一些宁静淡雅的文章,于是理所当然的,睡前读物定为《琦君散文》。
初次接触这个作家是在小学课文《桂花雨》里,如今具体内容已记不真切,却仍然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那幅画面,闭上眼睛就能嗅到扑面而来的桂花香,是淡淡的,朴素且不张扬,一如琦君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圆润似光滑的碗底。就像是和你对面而坐,用一种温婉的语气将人生的酸甜苦辣细细道来。我看了太多人的文章,他们以为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华丽的词汇,于是读下来一路跌跌撞撞手足无措,有些甚至都不能把握其中的情感。琦君的文章多写童年、故乡、亲人,有人说她的选题范围太过狭隘,但是她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不再写。”
独孤的时候,难过失意的时候,如果脑海里没有那些美好的过去,会不会更加心灰意冷,觉得明亮的月光也是冷的刺骨。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经过光反射后到达眼睛的,也就是在零点零零零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后。所以,所有人都活在过去。
如果有一天面不改色地谈起自己的故乡、童年,用一种高高在上事不关己的语气,这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读着琦君的文章,我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对家乡亲人深沉的爱。她用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将这些眷恋精心雕琢,使其成为一件艺术品,随着时光的打磨沉淀出一种独特的美。她的童年,温馨而美好。《春酒》中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善良能干的母亲,每每想起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在这里,看不到气势恢宏的大场面,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爱恨情仇,所有的一切都与我们近在咫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亲情,友情,这些都是我们伸出手就能触摸到的,也正是因为对它们捻熟于心,开始司空见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后置之不理。当周围的人都在为金钱、名利拼的你死我活时,琦君捧着茶,坐在摇椅上,回忆着过去的一点一滴,领悟着身边的一草一木,内心如一汪平静的湖,风起却不见半点波纹。她的语言精致而优美,描写细致入微,手法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却如涓涓溪流从不枯竭。这和我喜爱的作家落落很像。可能最初读时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回想起来,仿佛被电流击中,惊叹于自己的心情竟然被对方完完整整地述说出来,仿佛前世有缘。有时也会疑惑,为什么她总是放不下过去,一味地沉浸在回忆里,现在恍然大悟,承载这一切的,都是爱啊。
琦君的文是美的,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胭脂,是一种洗净铅华的美。读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好不舒畅。她没有刻意去描写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字字句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如此波澜不惊的平静叙述下是汹涌澎湃的感情。我有幸窥见这么高超的写作技巧。她得心应手地驾驭着文字,一个个人物在她笔下纷纷鲜活起来。也许在她心中,他们一直是有血有肉的吧。
放下书,我沉沉睡去。梦里有一个女人,她眺望着远方,继而低头,抚摸着相片上家人的笑脸,眼角沁出大颗的泪。
观后感800字4
由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将在9月30号上映,距离上映已经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那么预售票你买了吗?你会在国庆当天去电影院看《攀登者》吗?我要说我会去!
《攀登者》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从开拍以来就倍受关注,而三个月前的预告片也是燃爆网络,播放量数十亿次,观看者无不热血澎湃,热泪盈眶,而该片一直在传播就是将语文课本中《攀登第一高峰》搬上了大荧幕,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先烈的英雄事迹!
而该片的主演吴京也是备受观众瞩目的演员,导演,他的战狼系列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也让他从一个功夫小子顺利转型导演,可谓是如今国内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演员,而今年贺岁片中的成功逆袭的《流浪地球》,也再一次证明作为演员和投资人的吴京的眼光!
而《攀登者》这部电影作为新中国70周年的献礼,演员阵容自然是群星闪耀,除了吴京还有被誉为拥有教科书般演技的演员张译,国际著名女星章子怡,实力派男演员胡歌,以及华语功夫巨星成龙。
这些人都是娱乐圈备受瞩目的演员,更是集口碑和演技于一身的演员,他们无论是哪一个提出来都可以撑起一个影片,可是如今汇聚在一部电影内,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就毋庸置疑了!
历年来的国庆档都是各类影片厮杀的主战场,而今年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应景的影片也不在少数,而和《攀登者》能够相提并论的唯有《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三部影片的预售上来看,《攀登者》以6500万的预售位列第一,而《攀登者》想看人数也超过了30万人,这就是《攀登者》已经预定了爆款大片的席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祖国有着深沉的爱意对于革命先烈更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60年那个装备落后的时代,中国三人登山队完成冲刺,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足以振奋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
而如今被搬上荧屏自然值得每个人观看,也值得我们学习攀登精神,可是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更值得我们每个人观看!
观后感800字5
9月23日,电影《攀登者》发布了一款国际版预告,宣布电影在9月30日于中国、美国和英国同时上映。
这版国际版预告较之前的几版预告,不仅暴露出的悬念更多,而且配乐也更燃,再度提升了观众们的观影兴趣。
几乎可以预判到的是,这部《攀登者》会成为国庆档的大爆款。
因为爆款具备的3大特质,在《攀登者》身上都能看到。
首先,爆款电影得有自带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攀登者》最大的票房号召力来自吴京。
吴京凭借《战狼2》和《流浪地球》这两部电影,一跃成为了华语影视圈的超一线演员。
当然了,准确来说的话,《战狼2》之后,吴京就已经地位超然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没什么卖点的《流浪地球》才能够斩获46亿的票房。
在观众心目中,有些演员是特别“被希望”红起来的。
吴京就是这样的演员。
吴京的走红,打破了华语影视圈男演员越来越娘的病态现状。
不是观众不知道什么是好演员,什么是硬汉演员,只是前几年的荧幕作品呈现给观众的就是那样的结果。
所幸,吴京没有被埋没。
这次的《攀登者》,吴京虽然没有大量的动作戏,但影片中的他依旧是硬汉一枚。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这句《攀登者》宣传语就已经很好的暗示出了整部电影振奋人心的基调。
其次,爆款电影的演员们须得演技在线。
注意,这里说的是“演员们”,而不是“演员”。
一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爆款,绝对是口碑相传的结果。
而口碑相传的前提就是大部分演员演技在线。
《攀登者》的演员中,有吴京、章子怡、张译、胡歌和王景春五大“帝后”,更有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成龙大哥倾情助阵。
说《攀登者》是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电影,相信不会有人有异议吧?
说到演技成就一部电影,那就不得不提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之所以能票房口碑双丰收,很大程度上来说应该归功于演员,毕竟这部电影在上映前的宣传确实不怎么样。
电影上映后,包括演技一如既往在线的徐峥在内,饰演病友吕受益的王传君、饰演黄毛的章宇、饰演单身母亲的谭卓以及饰演假药贩子的王砚辉,他们的演技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好的演技能够被传播,好的口碑能成就票房。
《攀登者》能够聚集这么多位好演员,本身就是爆款的代名词。
第三,爆款电影要有能触动大部分观众的点。
为什么《我不是药神》、《战狼2》和《红海行动》这样的电影能够成为大爆款?
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点,能够触动大部分的观众,而不仅仅是在某个小范围内得到传播。
《我不是药神》聚焦了我国的高价药问题,《战狼2》和《红海行动》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以上这两点都是能够有效击中绝大部分观众内心的点,爆款因此而成。
《攀登者》讲述的是我国登山队在历经失败和磨难之后,成功登顶珠穆朗姆峰的伟大功绩。
无论是预告片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的那句“中国人的山,要自己登上去。”,还是影片的那句宣传语“为国登顶,寸土不让”,《攀登者》虽然还未上映,但是它所传达的为祖国荣誉而奋勇争先的信念早已经点燃了无数观众。
有票房号召力,有演技在线的演员,有触动人心的点,《攀登者》稳了。
当然了,《攀登者》最终能走到哪个高度,我们尚不能下定论。
周二,学校组织我们去朱家尖里沙、乌石塘秋游。一大早,我们乘着车出发了。汽车先载我们去了里沙,那是一块很大的沙滩,我们在那广阔的沙滩上游玩、嬉戏。去过里沙,我们又向朱家尖的名胜乌石塘进发。
一进景区的门,一艘绿眉毛船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那种船,比我想象中的大好多,尤其那船头的眉毛下的大大的眼睛,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边走边看同座竹桥架在清澈的小河上,走进竹桥,跨过几个台阶,就到了乌石区。脚下的石头颜色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乳白,另一种是深蓝色的。取一块放入手中十分光滑,有的表面凹凸不平,我想:这些石头应该几百年后也会被水冲成它们的同伴那样吧!
我欣赏这里的风景,发现有人在打水漂,我也想试试自己的水平,便拿起一块扁石头,扔了过去,“扑通”一声,石头跳进水中,溅起了水花,唉,可惜只中了一个!我身旁的一个同学也打了一下,那石头如轻功水上漂,溅离好几个水花才沉下去。我好羡慕啊,我又试了几个,还是不理想,于是我放弃了。
这时我听到几个同学的惊呼,“哇,有贝壳呀!”原来,他们在挖宝。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用手东挖西挖,不一会儿,就挖到了底,却没有贝壳,我又往旁边挖,挖了一会儿,一个贝壳露了出来,我成功地挖到了“宝”。
这次秋游真让人感到轻松、自由啊!
“哈哈,哈哈!”是谁在笑呢?原来我们班举行了一场“惊心动破”的扔纸比赛。我们每人手里拿了一张白纸,热情高涨,在操场上迎接比赛。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刘老师说:“第一轮比赛不能把纸头对折,要直接扔.”我们听了后,站在同一线后。“预备”我马上做了一个弓步,把手向后一摆,做了一个投东西的样子。“开始”只听刘老师一声令下。我把纸头用力向前一扔,没想到,一阵风吹来,纸在天上打了几个转又回到了原地方。我生气的捡起纸头边拍它边说:“你呀你,怎么不给我争口气呢?”第一轮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刘老师又说:“这次只能把纸折两次。预备,开始!”我使出吃奶的劲儿把纸向前扔去。可纸头不听话,飞出去后又转了回来。我叹了一口气,捡起纸失望极了。
第三轮开始了,这次刘老师说随便怎么折都可以。我把纸头用力捏成一个小圆球用力一扔,哇!纸头变听话了,我暗自高兴,这次准拿第一。因为纸头变重了,飞了老远。比赛开始了,我胸有成竹地站在线后,用了最大的力气把纸向远方扔去,结果我得了第二名。我把纸头当做一颗大珍珠一样端在手里,说:“这回你终于给我争气了。”
比赛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得离开了操场,回到了教室。
吃酒!人人都爱,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不吃酒好。
今天上午做完眼保健操后,同桌问我今天日记写什么,我幽默地说:“我的同桌长得又白又胖,还有两只又圆又大的眼睛……。”同桌打断我的话:“说正经点儿的。”我才不开玩笑,严肃地说:“让我好好地想想。”可不一会儿,跑操的音乐响起了,我正好用这个时间想一想。突然,我急促地问:“你问我这个干吗呀?”同桌诚实地告诉我:“今天晚上,我要出去吃酒。”我明白地点了点头。
跑操队伍刚走,我就立即想出了一个题目——“还是不吃酒好”,因为吃酒的话,我们写作业就会匆匆忙忙,玩的时间也被吃酒“吞噬”了,吃酒一事是好玩,但写(作业)玩二事被耽搁。不如搁下吃酒事,写玩二事都OK。于是我就拿着这个答案向“公主”报告。同桌听了我的题目,便意味深长地说:“嗯——。”我便好奇地问:“咋样?用不用这个题目呀?”她(同桌)快速地说:“让我再考虑考虑。”我便 暗自嘀咕:不要才好,我想的题目我用,想盗走我的劳动果实?想得美!
中午,我把“还是不吃酒好”这个题目给同桌看,接着写“吃酒!人人都爱,可对于我……”同桌插嘴说:“同桌来说。”我“嘻嘿”不怀好意地笑了,自己写自己的。老师,你知道我下面写什么的。
你们说:吃酒好不好呢?
夜幕徐徐地降下来了,霎时间,笼罩了整个村庄。远处,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变得模糊了;近处,那两棵古老而又高大的松树也变成了两个黑影。天穹深处,闪动着颗颗小星星,它们越聚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还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
星星们正在认真地听月亮婆婆讲着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它们心里可欢喜了!月光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洒在大地上,亮堂极了!
月光洒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又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出现了无数轮月亮,把天上和地下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中一样,成了透明、奇异、童话般的世界。
月光洒在房屋上,房顶披上了银装。一页页瓦片此起彼伏,好似海面上的小波浪,又密又小,一望无际;一页页瓦片像一面面明镜把月光反射回夜空,使原本就很亮的星空又多了几分光彩。
月光洒在树木上,那一片片绿叶被照亮了,它们好像活了起来,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突然,月光把一只小鸟惊醒了,小鸟叫了几声,扑着翅膀飞出了树丛。那叫声又引起了狗的注意。“汪汪汪”“汪汪汪”,一个叫着,另一个也跟着叫,第三只,第四只……几乎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吓得几只鸟又飞了起来,好半天才安静下来!
月光洒在村庄里,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可见。一行行整齐的树影映在房屋上;一页页晶亮的瓦片发着光;一片片摇摆的绿叶,在风中舞着……
月光下,一切静谧极了!留给人一种神秘感!
风儿哼着小曲儿拂过村庄,把人们的笑声也带得好远好远……
这就是我家乡的月夜,这就是一个普通村庄的月夜,它不同于喧闹的城市,一切都是村庄的本色,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的雕刻。
我呆呆地,望着月亮婆婆,继续我无限的遐想……
周日晚上,刚吃完饭,电话就响了,是我的朋友张雨吟打来的,她说,她的父母去加班了,自己在家很害怕,让我去陪她。
张雨吟家很穷,但张雨吟的学习很用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而她家的邻居马叔叔却很有钱,这样有钱的邻居,自然也让雨吟很是羡慕。
“咚!咚!咚!”刚坐下,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雨吟开门一看,原来是马叔叔。马叔叔进屋坐到了沙发上,他那肥胖的身体使沙发发出了“吱吱”的呻吟。
这端起泡好的铁观音送到他的面前,这可是张雨吟的爸爸自己都舍不得喝的,而他却不肯喝,看来是嫌这茶不够档次。只见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支雪茄送到嘴里,又掏出了一只非常讲究的打火机,“啪”地一声点着了烟,非常潇洒地抽了起来。他一边抽一边说:“那――那――那――个,今天我来是来找雨吟让你帮我写封信,行――行――行――不行?”嘿嘿!原来这位有钱的马叔叔还口吃啊!而且还不识字,写信都得求人,这可是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会的啊!
雨吟爽快地答应了,然后就由马叔叔说一句,雨吟写一句。写完了,雨吟便念给马叔叔听,只念了几句,雨吟就念不下去了,说:“马叔叔,这话不通顺啊,我给你重写一遍吧?”马叔叔红着脸说:“行!”
信写完了,马叔叔对雨吟写的信很满意,奖励她十元钱。
马叔叔走了,雨吟坐在沙发上低头不语,我问她:“你在想什么呢?”雨吟说:“我再也不羡慕马叔叔了。”
是啊,她现在终于明白,知识才是最大的财富。
[摘抄初中日记500字_初中日记大全]
昨天傍晚时,我和妈妈在打羽毛球,突然,妈妈的手机铃声响了。妈妈接完电话,原来是盛飞翔妈妈约我们去人工湖沙滩玩。我还没吃呢,于是,我立马收好球拍,上楼回家吃饭。
吃完饭,妈妈骑电动车带着我和姐姐来到沙滩。一来就看见盛飞翔,他摆动着铲子在叫我。我连忙跑过去,看到他挖出个沙坑,里面已经有水了。正准备开通河道,让水流向前面的一条小水流里。我们夸张的大声叫道:“我们打通山脉了。” 我们话音刚落就引得别的游人笑得前仰后翻。这时李攸责也来了,我们如多年没见的老朋友,高兴的不得了。
我们玩了个游戏,看谁先把对手推进沙坑里。我正准备抱起盛飞翔,往沙坑里一扔,不料盛飞翔迅速逃走了。我却被李攸责一推,掉进了沙坑里。从沙坑里上来的我和盛飞翔一起将李攸责推进沙坑。李攸责受不了别人弄他,就抓起沙向我们扔。我跑得快避免了攻击,盛飞翔被打中了。我们继续在沙坑周围跑着、叫着欢呼着,都提防着不要被别人推进沙坑。就在这时李攸责又被我推进沙坑,他抓起沙就向我扔。这下完了,弄得我满头满脸都是沙,嘴巴、眼睛里都有沙。妈妈知道了,马上用水给我洗。沙子太多水用完了还没洗干净。眼睛难受死了,妈妈看我难受就用舌头把我眼里的沙舔出来。之后妈妈问我:“好些了吗?”“还是不舒服”我难受的回答。妈妈接着说:“走我带你去医生那处理一下。”当我们走到马路时,我感觉好多了。然后,我们就回家了。今天我真倒霉啊!
最后,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去沙滩玩都不要互相扔沙,这样真的很危险!
星期天,我与其他12位同学和四位家长来到泗港小学门口集合。要跟随唐老师和徐叔叔走二干坐上了别的同学家长的汽车,向二干河进发了。
我们一路上听着愉悦的歌曲,猜想着二干河的景色。到了二干河,并没有看到一条河,最显眼的就是那高大的电厂。我们沿着二干河走,看到一棵棵似槐花的树,同学们都从树下捡了一些似槐花的枝叶,这当然逃不过徐叔叔摄影师的眼睛,快门的声音是我忍不住向那边看看。那似槐花的枝叶是淡绿色的,形状是前面扁,后面鼓。里面是一颗黑色的小豆豆。我们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了河。河水混沌不堪,还发出阵阵臭味。我们一直走,走到了那高大宏伟的电厂,这电厂至少有十几米高,整体像一个喇叭。许镁静告诉我,他的爷爷以前总是说那是蒸馒头的笼子。被她真么一说,我也觉得还挺像。
令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桑椹树,桑树抖落了枝头的虫子,像一个个低矮的吊灯,吊挂在桥头上。在叶子之间,悄悄地长出有小米粒一样大小的绿色桑椹儿。不过还有一些深紫色,这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但是桑树在桥下,不容易采摘,真是遗憾!一路上我拿着蒋星宇的摄像机,拍下一个个精彩的画面。
男生们都已经开始吃零食。瞧!覃瑶吃得可欢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不亦乐乎”了。他撕开一包奥利奥,一片片的往嘴里塞,嘴唇上沾满了黑色的饼干削,他才不管呢,又撕开一袋奥利奥不亦乐乎的吃了起来。
这次徒走让我知道了身边的美景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发现就可以收获很多!
昨天晚上10点钟,我坐在电视机前看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湘妹子王明娟在这场比赛中拿到了中国代表团的第二枚金牌。
每一位参赛选手举起来一次杠铃,我替她高兴;参赛选手失败一次,我就替她暗中加油一次。只是我一直纳闷:怎么王明娟还没出现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妈妈说:选手选择的重量越重,越在后面出场。等了很久,重量已经达到了88公斤。这时,王明娟终于出场了。现场一片欢呼声。我也非常激动,兴奋得直叫。只见王明娟从容地走到杠铃前,观众立刻安静下来了。王明娟手抓杠铃,用力往上一举,很遗憾,她失败了。我心里很着急,心想,下一次,她能举起来吗?但是王明娟没有显出失落和紧张,而是稍微休息了一会,调整了心态,继续上阵。在她握紧了杠铃之后,我的心跳加速,伴随着她的一声大吼,举起来了!“耶!太好了!”我也高兴地大叫起来。这时已经没有选手可以和她较量了。最后一次抓举,王明娟选择了91公斤。她很轻松地举起杠铃,没有一点吃力的样子,反而轻松地向四周环顾,然后轻轻地把杠铃放在了地上。她以抓举第一的成绩进入了挺举的较量。在挺举中,王明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举起了114公斤。最后,王明娟以总成绩205公斤,领先第二名8公斤的优势锁定冠军,获得了奥运金牌。
在颁奖典礼上,王明娟自豪地举起了手中的金牌。这块金牌沉甸甸的,饱含了王明娟所有的汗水以及艰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荣耀背后,都有汗水、泪水,但更多的是需要坚持。为了自己的梦想,王明娟坚持下来了,终于换来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达到了运动生涯的顶峰!
★ 初中日记800字
★ 日记摘抄
★ 摘抄日记
★ 摘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