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湖北秭归月亮包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共含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oodm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湖北秭归月亮包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基于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及笔者的工作,对湖北秭归月亮包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黄陵背斜成矿带地质背景,探讨了月亮包金矿矿床成因.
作 者:曹锐 湛龙 郭金才 马振东 侯光久 Cao Rui Zhan Long Guo Jincai Ma Zhendong Hou Guangjiu 作者单位:曹锐,湛龙,郭金才,侯光久,Cao Rui,Zhan Long,Guo Jincai,Hou Guangjiu(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马振东,Ma Zhendong(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研究所)
刊 名:黄金 ISTIC PKU英文刊名:GOLD 年,卷(期): 28(2) 分类号:P618.51 关键词:石英脉型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月亮包金矿 湖北秭归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石英脉及其特征
川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集中区之一,产有马脑壳等20余处重要金矿床(点).研究表明,区内此类金矿床范围内常发育多种类型的石英脉体,其中黄铁矿-毒砂-石英脉、石英-辉锑矿脉及石英-雄(雌)黄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主要金矿化阶段产物,它们在空间上多分布于矿化带范围,其发育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指示金矿化作用的.强度,因而构成区内该类金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宏观标志.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上述类型的石英脉主要形成于温度为170~210℃及盐度w(NaCl)为4%~11%的热液条件下,其热液气相成分中w(CO2)/w(H2O)比值一般变化于0.240~0.491,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相对光密度D(H2O)/D(CO2)值一般小于8.0,与其他类型石英脉具明显区别,因而上述参数值构成了该区金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石英脉微观标志.
作 者:王可勇 姚书振 张保民 张晓军 作者单位:王可勇(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姚书振,张保民,张晓军(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刊 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年,卷(期): 26(2) 分类号:P612 P618.51 关键词:石英脉 找矿评价标志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川西北地区白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白云金矿床位于青城子矿田外围,产出于白云推覆构造带中,围岩主要为辽河群盖县组的矽线石云母片岩和黑云母变粒岩.主要矿化类型为硅钾蚀变岩型.
作 者:赵鸿志 杨沈生 李辉 ZHAO Hong-zhi YANG Shen-sheng LI Hui 作者单位: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6队,辽宁,铁岭,112001 刊 名:有色矿冶 英文刊名:NON-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URGY 年,卷(期): 25(3) 分类号:P618.01 关键词:推覆构造 硅钾蚀变岩 矿床特征 成因探讨几内亚红土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几内亚铝土矿资源丰富,并具有品位高,富铝、高铁、低硅、易采、易选之特点,属富含三水铝石的红土型铝土矿.硅铝铁风化壳是本区的含矿岩系,主要矿石类型为蜂窝状、土状和块状铝土矿.矿体多赋存于山体顶部和坡度适中的斜坡上,地形平坦地段和沟谷部位矿体质量差或无矿体.几内亚属于湿热多雨和干湿交替的`热带气候,为红土型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广泛分布的富铝基性岩石是铝土矿的母岩,也是形成铝土矿的基本前提.
作 者:高灶其 樊克锋 GAO Zao-qi FAN Ke-feng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郑州,450000 刊 名:资源调查与环境 英文刊名:RESOURCES SURVEY &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9 30(2) 分类号:P619.23 关键词:几内亚 红土型铝土矿 硅铝铁风化壳 超大型矿床石英脉金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论文
摘 要:小秦岭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岩浆活动频繁,韧、脆性不同深度层次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有多条金矿脉产出,找矿前景良好。本文选择小秦岭北中矿带金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小秦岭金矿田的石英脉金矿特征做了分析,探讨石英脉金矿有效的找矿方法。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金矿;构造运动
小秦岭北中矿带位于灵宝市小秦岭金硐岔-小湖峪地带,行政区划分隶属灵宝市阳平镇、故县镇。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主要产金地区之一,横跨豫陕两省,东部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西南缘的华山台穹。
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1.1 地层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中朝准地台华熊台缘凹陷崤-鲁台拱华北区豫西分区熊耳山小区。区内地层以太古界为主,其次为中元古界,有零星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分布。
小秦岭地区位于昆仑秦岭纬向系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及新华夏系太行隆起带交汇部位,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1]。小秦岭金矿田可分为北、北中、中、南四个矿带。北矿带受五里村-安家窑背斜控制,北中矿带受西阴-雷家坡向斜控制,中矿带受板石山-老鸦岔脑-娘娘山主背斜控制,南矿带受岭南大断裂控制。其中北中、中矿带为金矿密集区带。
2 矿区石英脉金矿特征
小秦岭地区矿石主要为原生矿石,矿石类型比较简单。根据结构构造、矿石中矿物组合特点,矿石分为2种:石英脉型含金构造蚀变岩型矿石和为含金黄铁矿(部分含多金属硫化物)。前者占的比例较小,且大部分含金品位低,虽然也有局部富矿,往往是有石英细脉呈网状穿插。后者是矿石主体,且含金品位高,
3 矿区物探,磁探的特征分析
3.1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Ar2)变质岩,自下而上依次可划分为闾家峪组(Ar2l)和观音堂组(Ar2g)。第四系厚0~5m,沿沟谷分布。岩性分为花岗质混合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通过以往在小秦岭地区物探工作对区域岩性标本测定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含矿石英脉与围岩电阻率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因此,在本区开展EH4电阻率剖面测量具有一定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
3.2 区域磁异常特征
4 找矿标志
(1)规模较大的矿脉往往控制着大的金矿床,规模较小的矿脉控制着小型金矿床。规模较大的矿脉延深往往较大。所以矿脉规模是中深部找矿的标志。
(2)矿脉倾角由缓变陡或由陡变缓的缓倾部位往往赋存有富矿体。所以矿脉的缓倾部位是找矿的有利部位[2]。
(3)围岩蚀变,其中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及其组合黄铁绢云岩化发育地段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4)无矿构造带及含金石英脉与围岩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无矿构造带为低阻、低极化率;含金石英脉为低阻、高极化率;主要围岩岩石为低或高极化率、高阻。这种电法异常是深部找矿的良好标志。
5 结论
小秦岭地区内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以金为主的矿产资源。区内矿脉多为近东西向、具有延伸规模大,平行脉组多等特征,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应积极加强找矿勘查工作,更快在该区金矿找矿取得突破。
湖北省富水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富水金矿产于奥陶系不纯碳酸盐岩中,矿化受背斜层间破碎带和E-w向、NW向断裂的复合控制,破碎带均受不同程度硅化,热液蚀变作用明显.金为微细粒浸染型金,肉眼甚至一般光学显微镜中均不可见.笔者根据富水金矿与国内外主要卡林型金矿的`异同点、金的赋存状态、矿床同位素、地质特征等对富水金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作 者:镇方世 廖青山 朱明字 ZHEN Fang-shi LIAO Qing-shan ZHU Ming-yu 作者单位:镇方世,廖青山,ZHEN Fang-shi,LIAO Qing-shan(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湖北咸宁,437100)朱明字,ZHU Ming-yu(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湖北襄樊,441057)
刊 名:资源与产业 PKU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10(2) 分类号:P618.51 关键词: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富水 湖北金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认识
金滩铜矿位于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内,富矿层位为中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凝灰岩.矿体产于矿区中部的闪长岩体东部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带中,严格受康古尔塔格大断裂(苦水断裂)南部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其次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黄铜矿化、闪锌矿化和方铅矿化,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分布.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和绢云母化、硅化.矿床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对接触带围岩进行交代充填的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
作 者:马保钦 薛巨成 郭燕 谢晓辉 作者单位:新疆地矿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新疆,昌吉,831100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21(11) 分类号:P624.6 关键词:矽卡岩型铜矿 康古尔塔格断裂 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 金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