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清明节的日记500字(共含8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oek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更多相关的文章:
1.清明节日记300字左右
2.清明节日记大全
3.清明节踏青日记
4.四年级清明节日记
5.清明节祭拜日记
6.写清明节扫墓日记
7.四年级小学生清明节日记200字
8.清明扫墓日记800字
9.清明节日记200字二年级
10.有趣的清明节日记200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为纪念英勇牺牲革命先烈,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为今天扫墓,昨晚我还特意让妈妈教我做两朵小白花呢。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扫墓用的花可都是她们亲手做的,我想我也得自已亲自动手才能显得更真诚些。
吃过饭我们准备出发,老师给我们分好小组,每个小组配一个小组长协助老师管纪律。我们一组共有七个人,我是组长。分好组,我们就出发,一路步行来到烈士陵园。今天天气情好,所以来到烈士陵园扫墓的人也特别多,不光是我们学校,还有其他学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来纪念革命先烈。
大家排好队,按顺序在纪念碑前鞠躬、献花,寄托对革命英雄们的崇敬和哀思!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你们的崇高,有你们的无私才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
同学们在英雄纪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生活在无战争的时代,为此我们应该庆幸,也更应该感谢与怀念带给我们这一切的烈士们。
清明节扫墓、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节,所以这首诗一向回响在我耳边,虽然我没去踏青、扫墓,可我也能感觉到人们急切的情绪。
人们都开车到郊外烧纸,很呛。我被呛咳嗽了好几次。
清明我们去泡温泉,我舅舅的爱好是除了泡温泉,还是泡温泉,所以每个节假日几乎都去泡温泉。我们开车在路上,看到了许多烧纸的人,他们很悲伤的样貌,大概是回忆已故的亲人吧!
今天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但是,我还是快快乐乐的。因为清明节是节日,过节不能高兴吗?
清明节是一个有好处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觉间,清明又到了,我合上书,看着窗外淋淋沥沥的小雨,又想起了那天语尘的清明祭扫活动,使我陷入了无限追思。
周五早上,我们语尘一行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来到了赵祚传烈士纪念碑前。献花过后,到了我们默哀三分钟,我们摘下帽子,庄重地站在广场上,闭上眼睛,满脸严肃,发自内心地为革命烈士默哀。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停止流动了,平日叽叽喳喳的鸟儿也安静了,一旁的几簇野花也低下头来追悼革命烈士。三分钟过去了,我睁开了眼睛,用手挡了挡刺眼的阳光,烈士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存不朽”几个字在阳光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整个活动在后来慷慨激昂的少先队员誓词和队歌中接进了尾声。
活动结束后,我再次踏上了林间小道,步伐却不如来时轻快,心情也无比惆怅。我的思绪早已飘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眼前浮现出了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战争中舍己为人的郝副营长,勇敢机智的王二小……这一幕幕往事打动了我的心灵,使我的脚步变得无比沉重。
我俯下身摸了摸绿荫荫的小草,抬头看见了明媚的阳光和快乐奔跑的同学,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没有革命烈士的英勇奋斗与牺牲,怎会有明亮的教室,宽广的草场,平坦的跑道,又怎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珍惜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片美好天地。
今天xx月xx号,清明节假期第xx天,此刻我还躺在被窝,好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过会儿就要和蓉儿他们去丰裕口踏青了,最喜欢亲近大自然了,想想就好激动!
天公作美,说好的小雨也没下下来,真好!一路上我都好激动,青青的草地,绿绿的枝丫,空气润润的,风柔柔的,心情超好!以后清明节假期再也不上钢琴课了,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三天,好好的亲近大自然。
一路向南,到了丰裕口高冠瀑布,路两旁树枝的嫩叶能滴出水来,还有一小段路旁有好多老树桩,半人高,树桩也被春天召唤了,边边角角冒芽芽,好美好美的呢。最后找了家沿河的农家乐,小河边支起烧烤炉子,准备好食材就开始大块朵硕了,我只负责吃,各种肉肉和蛋糕,吃的时候香喷喷,此刻窝被窝写日记,撑得都要哭了!再也不要这么折腾自己的胃了。
哈哈,对了,还和小蓉蓉一起在旁边的小河划船,双人皮划艇,一开始一只脚刚进去就尖叫,上了船一直在自转,转圈圈头晕。一直到后来,慢慢掌握了技巧,划得很嗨,反正我很嗨。回来的路上和蓉儿沿途买了草莓,新鲜又好吃,连我这种不吃草莓的人都觉得好吃就是真的好吃。
总之,今天过得很愉快,看了美美的景,吃了香香的肉,还认识了一群朋友,虽然只知道美女姓周,几位欧巴分别是很彪悍的郭大哥,烤肉肉很有一套的崔大厨,还有带了一把钝刀被我们吐槽了一整天的邢师傅,当然还有最熟悉的徐辉徐叔。
马上十二点了,睡这么晚还是很认真的写了日记,胃有点撑,眼睛好困。突然想起晚上自制的草莓酸奶冰淇淋,明天应该就可以吃了,好开心!晚安啦~
窗透初晓,日照西窗,云自摇。
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年清明,未雨。也许正因如此,才使我无法体会到古人“清明时雨,行人断魂”的悲恸。随家人执花来到墓前,墓前芳草青青,树木丛生,不像是一个伤心之地,姑婆却已经开始抽泣。哭声使气氛变得凝重。
继而是烧纸钱,浓烟扑到我的脸上,眼睛里似乎有液体缓缓流出,泪,为什么流泪?是被烟呛到了?还是因为哀伤?其实我觉得我的悲伤只是源于这哀痛的气氛,毕竟我连墓中躺着的是谁的骨灰都还未曾了解。但姑婆的啜泣声是真得让我感动了。是啊!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眼睛深陷,满头银丝,皱纹遍布了她的额头,忧愁爬上了她的眉梢,竟然就在我的面前哭泣,能不将人的心触动吗?
纸钱烧完了,只见那火就要熄灭,我准备将它重新燃起,姑婆忽然叫起来:“别动,别动,让它自己烧!”而后又拿出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出来烧,边烧边嘟嚷:“你们自己分啊,这些东西你们自己分,还有这儿的这双鞋,你们一人一双,不要抢啊……”我觉得好笑,却又笑不出来,毕竟那也是老人给自己的一些安慰啊!烧完了,火熄了,风过掀起一片尘埃,模糊了我的双眼,只看见烟尘中,墓前纷飞着灰色,更衬托出了这片地的悲伤。墓前烛焰依然跳跃。发现不知不觉间竟已度过了一个下午。
月影憧憧,烟花几重,烛花红。清明时节,纷纷路上人。欲问酒家何处,却无人指路。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
有一年的清明节,我随爸爸回南方老家去扫墓,他们称之为“做清明”。
爸爸的老家有小溪,有农田,还有大片大片的野草。最美的是油菜花,清明时节开得正好,一眼望去,黄油油一片,好像一群黄蝴蝶。蓝的天、绿的树、黄的花、“小桥流水人家”,这诗一般的画面,可与我印象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大不相同。
“做清明”当天,家里老老小小的亲戚几乎全体出动。我们沿着乡间曲折蜿蜒的小路,走到了一片农田,好多墓碑在玉米和油菜花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爷爷准备了很多吃的,有米饭、肉、水果、点心,他用盘子摆在其中几个墓碑前,还洒了酒。然后又向我介绍是我太爷爷、太奶奶还有其他更早的祖先的坟墓。亲戚们又插了一些纸做的五颜六色的花在坟头。然后他们又放起了好长几串鞭炮。在震耳欲聋声中,爷爷在每个祖先的墓碑前,插上了香,烧了厚厚的几沓纸钱。我们孩子们都跟着大人跪了下来,对着每个祖先的墓碑,磕三大响头,请求祖先保佑。
从坟头回来,一大家子在一起吃了饭。我认识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亲戚,他们带我去参观了村子里的祠堂,祠堂里也是祖先的牌位,里面还高高悬着的一条木头和纸做的龙头。据说每年春节的时候,他们会把龙头“请”下来,做好几节龙身,组成一条龙去舞龙。
爸爸的老家很重视“做清明”,只要有时间,他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去参加清明节的仪式。
★ 描写清明节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