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名著阅读日记200字(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jr小盆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们敬爱的彭德怀总司令很爱读书。在彭总的家里,桌上、床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是书。他经常说:“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孔夫子的用处。”他把孔夫子作为书的代名词。他从中南海搬到吴家花园时,一再嘱咐警卫人员:“书,一本也不能丢。”他的新居又成了图书馆。
彭总为了多读点书,读得更深更透彻,经常到中央党校去找老师请教。他常说:“干工作凭好心肠不成,得先学习,先调查。”“有的人只爱他的命,却不爱惜他的时间。时间都白白地过去了,他那条命除了用来吃饭,还有什么用咧?”因此,他不只自己努力学习,还督促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刻苦学习,并告诉他们:“学文化不是为了学几个字记豆腐账,是为着学一门本事为人民担责任,学出一个好脑袋为人民想点问题。”
汉代,有一个人叫扬雄(公元前53~公元),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扬雄在青年时期学习很刻苦,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他不善言谈,善于思考问题,清静寡欲,不追求富贵,不贪图虚名。一生喜爱文学,尤其偏爱辞赋。他虽家境贫寒,但却全心写作,著述很多。晚年在新莽朝当了一个大中大夫。
扬雄曾经因病辞了官,后来又被任为大夫。由于他的家境贫穷,又喜欢喝酒,所以很少有人去拜访他。因而每有爱好学问的人都是带着酒菜向他讨教,巨鹿的侯芭经常和扬雄住在一起,学习他著的《太玄经》、《法言》等哲学著作。
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
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前几天我们去大姨妈家看看婆婆,顺便也差不多要开学了,大家聚一聚。恰好那时候停了水,在走的那天,我洗了下手,习惯的按了按开关,就走了,结果去大姨妈家玩完以后回到家,听到水哗啦哗啦地在流。我赶紧去把开关关了。事后才想起来是我那天忘关开关了,水来了以后,就一直在流啊流,流啊流。我们去了三天,每天大约用50到60顿左右,这样一开,60乘以3等于180顿,一吨大约2块,180吨乘以2元等于360元钱。大约这三天我浪费了整整360元!!!真是令人悲哀啊!!!
小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能学我浪费水资源哦,地球现在的水都很少了,洗手以后千万要关开关,不能浪费水!
哇塞,我就这几天没有写日记,居然上的月投稿榜就倒退了一名,想当年,我还是名列前茅的,可现在就一落千丈了(也不是千丈啦,就是退后一名罢)。其实我之前投稿很多篇日记了,可是小编姐姐还没审核,就希望小编姐姐能把审核的速度提高一些仅此而已,也不是为了写这篇日记而催促小编姐姐和希望小编姐姐审核快一点,让我们这些想让自己的日记在列表上显示的同学们很着急的吖,所以捏,我以很文明、很礼貌、很亲切、没有一丝恶意的话语对小编姐姐说:“亲爱的小编姐姐,你能不能把我的日记审核一下下吖?木马~”
小编姐姐,请你审核快点哟~
夏姑娘走了,秋姑娘穿着纱裙来了,染黄了麦子、飘红了枫叶、描黄了树叶。秋姑娘仿佛是大自然的色彩家。
早晨,我打开窗户呼吸了第一口空气,同时感到有微微的凉风。无花果树黄了,叶子被调皮的风娃娃吹了下来,从树上慢悠悠的飘下来,麦子黄了,好像农民伯伯收获时的笑脸。
中午,树叶黄了,唯有松树的叶子是青翠的,他像一个高大的卫士,守护着小溪,守护着乡村,守护着山谷。菊花开了,只有菊花在寒冷无比的季节开放,红的、翠的,麦穗在风中摇着脑袋。
晚上,一轮明月映在我眼中,周围还有时隐时见的云。起风了,大风把树叶刮的到处都是。呱呱呱我又听到小青蛙在唱歌了,小溪也在唱歌哗啦哗啦,萤火虫打着小灯来个我照亮了,我一边走,一边听小青蛙的演奏,一边听着小溪的歌唱。我听着“歌声”回家了。
我的心正在“砰砰”的跳着,因为马上要发期末考卷了。最后一节课,刘老师拿着一沓考卷来到班级,我心想,肯定要发卷子了,我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
老师是按照学号读分的,我的学号是20号,当老师读到19号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了。“20号,语文117分,数学120分。”老师读到。我高兴极了!回家的时候,我总觉得天那么的蓝。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在车里知道了我的分数,说回家马上给我做好吃的。
我今天真高兴!
有一天,小山雀想学本领,它就对灵巧的小松鼠说:“小松鼠,我跟你学本领。”后来,它觉得展翅高飞的大雁很厉害,它就对大雁说:“大雁,我跟你学飞。”大雁答应了就教它怎么飞。
小山雀飞着飞着看见一只鸭子在河里游泳。小山雀觉得鸭子的本领是最厉害的,他就对大雁说“我要跟鸭子学游泳了。”说完,他就向河边飞去。学着鸭子的姿势学游泳。后来,他失去了平衡,他觉得游泳很难学。最后他一事无成,哭了起来。
今天回家后,我发现衣服的袋子破了,就叫了一声:“妈妈,我的衣服破了!”,妈妈说:“回家再补吧!”我想了想:要不我自己试着补补看吧!于是,我拿来了针线盒,先针线穿了,就一针一针地认真地缝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缝好了,妈妈看见了,直夸我,真了不起!篇二:开心的秋游
今天我们去秋游了,去卧龙山公园。
我们上车的时候非常拥挤,因为是两个班级乘坐一辆车的,即便这样大家还是很开心。到了卧龙山公园大家都迫不及待的下车,我们走了一会路,来到了公园的一棵大树下。同学们铺上了报纸,可我们这组同学没有铺上报纸,因为杨博钦有野餐垫。我们坐下来把各自的零食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还玩了一个游戏。结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把垃圾清理干净。然后我们就坐车回学校了。今天可真开心啊!
六年级名著阅读复习设计
从内容到语料――六年级名著阅读复习设计徐丽
【复习思路】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名著中的精华,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多有涉及。
在小学毕业复习中,针对名著阅读的复习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我尝试运用“名著阅读大闯关”这一形式,让学生分别闯一闯“人物”关、“故事”和“语料”关,既激发了他们复习的兴趣,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又完成了从名著语言到学生个体言语的转换。
【复习过程】
一、“人物”关:让人物鲜活起来
名著中的众多人物个性鲜明,不可复制,几乎家喻户晓,也是学生最容易记住的内容:有的学生对《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如数家珍,记忆能力远远超过了老师。如何激活学生的记忆,让名著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形式很多,这里只举三例。
例1:选一选人名。
(1)《西游记》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
D.施耐庵
(2)《三国演义》中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下列人物中不在“三英”之列的一位是( )。
A.张飞
B.赵云
C.关羽
D.刘备
(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 )。
A.鲁智深
B.武松
C.林冲
D.李逵
(4)《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 )命名的。
A.林黛玉
B.贾元春
C.薛宝钗
D.贾探春
例2:填一填人名。
( )借东风――巧用天时
( )进曹营――一言不发
( )的脸――说变就变
( )赴会――单刀直入
例3:画一画名片。
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鲜明,请选择其中最让你欣赏的一个人物,为他(她)制作一张名片。
以上,例l侧重考验学生能不能将名著中的人物对号入座;例2帮助学生把人物与歇后语结合起来,加深语言积淀;例3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故事”关:让故事灵动起来
1.讲一讲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小说引人人胜的法宝。读完四大名著,很多学生都能对其中的故事津津乐道。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或要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就会在他们的讲述中灵动起来。
例1:在“书香校园”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这样发言,“《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不禁义愤填膺,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请仿照他的发言,也叙述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说清楚书名、人名、有关情节,至少运用两个成语。
例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讲述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时间在三分钟之内。(如: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
2.编一编剧本。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一波三折,生动有趣,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尝试剧本的创作,并扮一扮、演一演,让他们在创作和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增强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语料”关:让语言生动起来
就某种程度而言,名著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利用名著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揣摩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无疑是一条提高习作能力的捷径。
1.批一批感悟。
例:阅读《三打白骨精》中的“一打”片段,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提示:读了某个词或某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体会到什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妙,妙在何处?)
课标就“第三学段”明确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批一批感悟”旨在启发学生不仅要知道文字的表面意思,还要揣摩文字背后的含义,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是怎么写的,借此促使学生在平时养成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增强对语言的捕捉能力和感受能力,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
2.辩一辩观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名著有不同的理解。“红学”之热,大概就缘于此吧。学生读完名著,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要想激发他们陈述观点的欲望,莫过于辩论,让道理越辩越明,让思维越辩越活。
例:读完《西游记》之后,有个同学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着要散伙,而且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便宜,是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会怎样与他辩论?
3.仿一仿写作。
例:阅读《红楼梦》中的片段,模仿作者的描写方法,写一写某天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各种状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场集体欢笑的情态描写十分逼真,符合每个人的身份、个性和气质,让主仆老少个个跃然纸上。巧用名著指引习作之路,模仿片段,链接生活,以读促写,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觉地关注到表达方式,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淋漓尽致地锻炼写作能力。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