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热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水泥加固土作为一种弹塑性介质,但很难用通常的弹塑性模型来描述.本文通过对水泥加固土的.损伤试验得到的一系列损伤关系曲线的分析,分别推导建立了水泥加固土的弹性与损伤、塑性与损伤本构关系并首次建立了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通过与损伤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是合理的.
作 者:童小东 龚晓南 蒋永生 作者单位:童小东,蒋永生(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龚晓南(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杭州,310027)
刊 名:工程力学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NGINEERING MECHANICS 年,卷(期): 19(6) 分类号:O346.5 关键词:水泥加固土 弹塑性损伤 本构模型Chaboche热粘塑性损伤模型的应用研究
本文讨论了Chaboche粘塑性模型的.材料参数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确定了TiAl材料的Chaboche模型参数,并用这些参数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模拟计算、不同应力下的蠕变模拟计算和CT试样在阶梯载荷下的蠕变模拟计算.
作 者:张克实 Brocks Wolfgang 作者单位:张克实(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陕西,西安,710072)Brocks Wolfgang(GKSS Research Center 德国)
刊 名:航空动力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卷(期):2002 17(5) 分类号:V231.91 关键词:热粘塑性 蠕变 本构模型 模型参数火电厂蒸汽管道的弹塑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针对火电厂中蒸汽管道与汽包一类承压部件常用耐热钢材,由于长时间承受高温高压使用,处于蠕应变Ⅱ阶段过程中,发生弹塑性蠕变损伤问题,给出完整的损伤本构描述,建立起弹塑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变分原理与有限元离散化形式,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值变分新方法.
作 者:沈亚红 熊先仁 SHEN Ya-bong XIONG Xian-ren 作者单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刊 名:江西科学 ISTIC英文刊名:JIANGXI SCIENC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O346.5 TB302.3 关键词:耐热钢 承压部件 蠕变损伤 变分原理亚加载面粘弹塑性模型及其对金属材料的应用
本研究是以亚加载面模型理论为基础,在对历来典型的粘弹塑性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属材料的时间依赖性-亚加载面模型.它是采用分离型模型的概念,提出考虑金属材料高温务件下时间倚赖性变形特性的蠕变方程结构函教,从而推导出具体的本构方程式.亚加载面模型能合理地表现单调和重复负载的弹塑性变形特性,而且能较好的表现Masing效果.对21/4Cr-1Mo 钢在高温(600摄氏度)下的不同应变速率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解析.
作 者:周维 伍先安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亚加载面 标准屈服面 蠕变 粘弹塑性模型 时间依赖性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粘塑性海冰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将Kelvin-Voigt粘弹性本构理论引入到海冰动力学中,进而建立了粘弹塑性海冰本构模型.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渤海海冰在小应变和小应变率条件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同时还考虑了大应变率下的海冰粘塑性力学行为.对渤海辽东湾海冰进行了48h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粘弹塑性海冰本构方程较Hibler的`粘塑性本构模型可更好地处理渤海的冰间相互作用,提高海冰数值模拟的计算精度.
作 者:季顺迎 岳前进 姚征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刊 名:水科学进展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卷(期): 13(5) 分类号:P731.15 关键词:海冰动力学 本构方程 粘塑性模型 粘弹塑性模型 海冰数值模拟基于多弹簧模型的钢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文章提出了考虑剪切变形弹塑性刚度影响的多弹簧模型的空间梁柱单元,用于反复加载下钢构件的数值模拟.应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理论,在单元模型中考虑了弹塑性区域剪切变形对单元的弹塑性刚度的影响,针对单元模型的塑性区长度和弹簧布置两个参数,文中给出了合理建议取值.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单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钢构件的弹塑性性能.在此基础上,以多高层钢结构商业设计软件MTS为平台,进行三维钢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模块的开发.最后,文章对一纯钢框架结构足尺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弹簧单元模型及开发的动力分析模块能够较好地模拟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
作 者:方明霁 李国强 FANG Mingji LI Guoqiang 作者单位:方明霁,FANG Mingji(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18;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92)李国强,LI Guoqiang(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刊 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年,卷(期): 27(3) 分类号:P315.952 关键词:多弹簧模型 塑性理论 剪切变形 刚度矩阵 钢框架结构 弹塑性4.1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程序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施工程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泥搅拌桩的质量。首先需要准备施工所必备的技术资料,包括:场地的地质勘查报告以及搅拌桩设计桩位图等基础性资料;其次,确定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确保水泥掺入比符合设计标准。水泥搅拌桩施工程序应遵循桩位放样、搅拌机定位、检验装机、制备水泥浆、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提升、关闭搅拌机、清洗移至下一根桩定位,重复以上程序等一系列的施工流程。严格按照每一个施工步骤,确保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4.2 施工要求
水泥搅拌桩施工可采用二喷四搅法施工工艺,施工时注意搅拌速度和操作方法。钻机下沉速度控制在0.38~0.8m/min,提升速度控制在0.3~0.5m/min,注浆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4~0.6MPa,为保证桩端桩顶施工质量,当浆液达到喷浆口后,应喷浆座底30S,使浆液完全达到底端,当喷浆口到达桩顶标高即停止提升,再搅拌数秒,以保证桩顶均匀密实,不得中断喷浆。
4.3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水泥搅拌桩施工需要控制钻机深度及停浆面、搅拌速度、压力及水泥浆用量、搅拌桩的垂直度、搅拌机的操作规定等几项内容。只有充分重视水泥搅拌桩的操作规定及垂直度,才能确保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道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等地基加固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对超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结合城市道路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开展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王虎.“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2).
[2] 王浩洋,吴伯勋.水泥搅拌桩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