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元气咸鱼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元气咸鱼亮”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

篇1:抒情散文《雨夜感怀》

子夜时分几声雷鸣,接着就是哗哗的大雨拍打着地面,拍打着窗棂,闷热了一天的卧室也忽然被凉风灌满。那轰轰隆隆的雷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惊吓得楼下的车阵阵笛声哀鸣,也让我心惊肉跳的再难入眠,索性推开纱窗,让雨儿的合奏和音箱里面的音符一起演绎一曲午夜的交响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没有诗人的豪情,有的只是静静地听风看雨。灯光下看着成串的雨在栀子花上打个转转又在叶脉上划个优雅的弧度,跑着小碎步跌落在草坪上。也许经过雨水的沐浴,或是灯光下的抚摸,楼下的一排花树显得娇羞妩媚,脸上绽放出层层绿色光晕。恰是,夜雨染成天水碧,偶映灯火一点红。伸手接来几滴水珠在掌心里滚来滚去,夜风温凉地划过面颊,地上有水在静静地流淌向低处,只听见轻声地低语,看不清去哪里叙谈。刚刚还狰狞的雷声渐渐地走远了脚步,倚在远处的那个有些朦胧的楼角偷笑着我还在怯怯的目光。

小的时候也许听老人讲聊斋故事太多的缘故,从心里惧怕雨夜和雷声。

奶奶曾说过,那轰轰的雷声如果在你的房前不走,那就是你的家附近有成精的动物,雷神来捉拿来了。让我不要偷看,不要轻易打开门窗,小心雷公生气,转头打你一锤子,那就惨了啊!

奶奶也讲过一个很美的故事,说一个修行千年的狐狸在经历一次劫难。被雷公追赶着到处躲藏,雷声阵阵,震耳欲聋,狐狸吓得慌不择路地跑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个破旧的宅院,狐狸顾不得细看急忙钻进去,可是室内空空如也,只有在窗前有个旧桌子和一把破凳子,凳子上坐着一位书生在读书,狐狸实在是无处可藏,就钻进了书生的怀里。书生突然觉得有毛茸茸的东西闯入怀里来,刚要大喊推出去,忽然觉察到那个毛茸茸的东西身体在瑟瑟发抖,书生动了恻隐之心,就继续一动不动地读书。雷公在房前使劲撞响锤子,炸雷在院子里响来响去,还是没发现狐狸,只得悻悻地打道回府了,之后狐狸感谢书生救命之恩以身相许,成就一段美谈佳话。

奶奶已经作古多年,而我对雨夜还是心有余悸。

随着年龄的渐长,每当夜雨缠绵的时候,我的睡意依旧逃得远远的,心绪随着雨声起伏游弋着。“对床夜雨听萧瑟。”子夜听雨,听的是雨声,或许也是心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忽觉得心内一阵疼痛,雨水伴着泪水瞬间在心房泛滥……

音箱的声量还在低声回旋,任凭音乐在空间流淌,触动着内心世界,一曲舒缓的古筝《高山流水》清幽的飘过来,默默的聆听,静静的回味着,暂时安抚雨夜里情丝万缕和惊魂不定的思绪。

“夜来一阵催花雨。”古筝那柔柔的,缓缓的音符,一步步在触动心灵深处。清雅、脱俗,行云流水、空灵禅境,让你的心灵如沐花雨。闭上眼睛,似曾看见心灵流动的光波,辗转于风雨后的鸟鸣蝉影,在这幽幽的雨夜,就任由这优美的旋律,纯净的空气,轻轻地触摸心底的柔软。雨还在淅沥沥的下着,多了些许轻柔,少了之前的霸气、嚣张。如一位撑着油纸伞从南方走来的丁香姑娘,飘荡过来缕缕清香氤氲着空间,让人忘却了所有杂念,只愿将身心沉醉,享受这份宁静和谐的旋律,享受着没人打扰、属于自己的夜,和各种无以言说的感动萦怀。在夜的静语里,轻轻的,用一种细腻而隽永的情感流诸笔端,在心里,在素笺里轻轻描摹着属于你和我的情缘;在梦与醒之间,既不选择梦,也不选择醒,只选择自己的灵魂寄托在文字上,让心在弦上曼妙地跳跃、翩舞……

此时旋律似窗外的细雨,滴滴落在心上,清凉、轻柔、甜美,飘飘渺缈,轻得透明,芬芳得沁人心肺。悠扬而婉转的曲调,就像在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静静地抚慰着、轻轻地拍打着不平静的心绪。忽然觉得夜变得静起来,也一起聆听着水流过心房的声音,任刚刚还不安的心渐渐平静、淡然。

“春光夜雨昼晴。”走过那些低谷、山峦,走过无数风雨的黑夜,相信明天的曙光会铺满窗台。时光如流水,经历过生活的风风雨雨,岁月的磨砺,自懂得珍爱该爱的暖,学会释怀生活给予的磨难、坎坷。拣拾光阴里那片倾心的云朵,轻轻嗅着瓣瓣心香,默默等候那个可以敲响心音的你,见证爱的箴言,在时光的隧道里流转蜜意柔情,任激动的心渐渐平静、淡然。只要有信念,有追求的目标,心就不会累,就不会困惑,雨就不会永远缠绵在心头。此时就和着这雨声、古筝声一起沉醉在高山流水的韵律里慢慢入眠……

篇2: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

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 -诗词大全

雨夜感怀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耿耿心未平,沉沉夜方半。

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篇3:雨夜感怀优秀作文

雨夜感怀优秀作文

半夜醒来,屋外起了连绵的轻响,我知道,又下雨了。

下雨的日子,心情总是格外淋漓,善感。或许,人的心情被打湿了吧,记得有首歌名叫《潮湿的心》。卧枕听雨,有一种别样的感动和温馨。

一夜连绵的春雨,明天,小巷深处该许又有杏花的叫卖声了。哦,那印像来自两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杏花的叫卖声穿越千年,飘过季节的河流向我涌来。小巷尽头烟村几处,烟村里杏花几缕。粉色的杏花在春雨的洇润下,定是更加清新婉约。一如清纯素雅的江南女子。

听着屋外雨打青瓦的轻响,十多年前的往事恍若昨天。那时我在城里读书。每逢下雨的日子。常有落寞的感觉袭上心头。折磨得人憔悴不堪。后来,读到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才悟到,那种情绪,其实是一种寂寥之美。那悠长而寂寥的雨巷,那蒙蒙飘坠的银丝,那擎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满怀怅然的心情,漠然走向小巷的尽处。那丁香一样的色彩,丁香一样的眼神和心情,从此定格在我记忆深处。也从此,我懂得了,我的心性深处有着与雨割舍不断的联系。

三十年代,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不知浸润过多少读者的心扉,同时我也理解了诗人那个年月里迷惘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无奈与伤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离愁别绪。巴山,雨夜,诗人滞留秦巴山中,却设想着日后与故人重逢的喜悦景况。屋内诗人孤灯独坐,屋外是萧萧秋雨,秋池水满,怎个大唐帝国许是都在雨的浸润之中。窗棂外,萧萧雨声充塞怎个天地,试想,满溢的池水中。根根残荷挺立,片片枯叶浮于池面,窗口那盏孤灯淡淡的.微光,氤氲在雨雾里,在这寂寥的夜,各外醒目,仿佛昭示诗人的落魄与孤寂。

听着屋瓦上细碎的雨脚声,那位旷世的才女走进我的心域。堪可叹,国破家亡,她孤身一个弱女子流落南方,丧夫之痛,改适之苦,种种灾难致使她憔悴成了风中的一朵黄花。借酒释怀,然而更添愁绪。一夜风雨,海棠花满地狼籍,诗人卧中便知“绿肥红瘦”,卷帘的丫头又哪知这位奇女子的无限哀愁。“寻寻觅觅”,到头来依然“冷冷清清”以至于“凄凄惨惨”。在那样一个秋日的黄昏,大雁飞过,牵动诗人愁怀。往日的和美,今日的伤痛。“怎一个‘愁’字了得”。更哪堪“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双溪的舴艋小舟又哪能载得起这位才华横溢,美颜无比的女子的无限哀愁?

诗人蒋捷的一首《听雨》,解读了游子一生的漂泊与心情。少年轻狂,不识人生多沧桑,千斤买笑,醉卧红楼,那叫着“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人到中年,万事缠身,肩头多了几许责任,奔波于世事的风雨中,心已沧桑可,而志气却更豪壮。壮年,听懂了雨,那是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几分苍凉,几分悲壮。人到老年,万事皆定,心情复归平静,对生命世事的理解更趋成熟,不过也多了几许无奈与凄凉。“老年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一任介前点滴到天明。”

雨哟,无论你温婉还是奔放,无论淋漓还是缠绵,我都对你倾注了生命的挚爱。你一如一个性情多变且善解人意的竟灵,浸润过古今多少优秀的灵魂。

雨哟,我读懂了你,你也融进了我。

篇4: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陆游,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

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陆游,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 -诗词大全

雨夜感怀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点滴空阶雨送凉,青灯对影独凄伤。

身如病木惊秋早,心似鳏鱼怯夜长。

铸得黄金犹有术,扫空白发定无方。

萧然禅榻君休笑,一卷残书伴枕傍。

篇5:端居感怀,端居感怀韦应物,端居感怀的意思,端居感怀赏析

端居感怀,端居感怀韦应物,端居感怀的意思,端居感怀赏析 -诗词大全

端居感怀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

篇6:感怀原文及赏析

感怀原文及赏析

感怀

李清照〔宋代〕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译文

宣和三年八月十日来到莱州,自己焚人内自坐在室内,个人喜欢的书籍史典,这间房内都没有。案头上有本《礼韵》,因此随手翻开,拟以所翻开页上的字为韵来写诗。偶尔翻到“子”字,于是以“子”字为韵,写了焚首感怀诗。

破旧的窗台和书案上没有焚本诗书和史集,给人感觉就像袁术穷途末路生出的感慨:焚无所有。赵明诚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当中,整日闹闹哄哄的无事生非。写诗需要闭门谢客,在自己的住处焚香静思才会有好的构思。在平静中我得到两个好朋友,焚个是乌有先生、焚个是子虚先生。

注释

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到莱州探望赵明诚。几上:案头。《礼韵》:宋代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约:拟定。公路:袁术字公路。青州从事:指好酒。生事:惹出事端。燕寝:指官员住所。乌有、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赏析

诗的序言部分写李清照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夫的.莱夫探望。但却被赵明诚冷落一旁,而且夫妇俩平生爱好金石之物,在赵明诚的官邸中却一样也没看到。可以想像李清照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李清照无聊到随手翻案头喻的《礼韵》,以翻到的字为韵,来作诗,而己首诗就是在己样的场景下诞生的。

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从写生活环境中反映出诗人心境。而且用典袁术走投无路,身无一物来比喻丈夫所处的环境。虽然明写赵明诚物质喻的缺失,但实写赵明诚在精神层次喻的缺失。

接着转入议论,对酒与钱己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表示了轻蔑。在李清照的眼中赵明诚应酬就一个字“俗”,所以李清照说己是喜生事,也就是惹事非。

后四句绝非赋闲之篇,李清照写出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闭门谢客、凝香佳思、偶得佳句、人生知己。李清照把自己的情操、品格、皆融于诗中。在己首诗中她不仅仅是调侃自己的丈夫,也是展现她自己追求的生活情趣。

其实,赵明诚虽处仕宦,其风雅素心不曾稍减。有知淄夫时所书《白居易<楞严经>跋》为证、赵明诚不以“夫守”为重,而以“有素心之馨”为得;复从其夫妇“相对展玩,狂喜不支”的情景尤可想其为人,实为李清照的要求甚高。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篇7:感怀原文及赏析

感怀原文及赏析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译文

宣和三年八月十日来到莱州,自己一人独自坐在室内,个人喜欢的书籍史典,这间房内都没有。案头上有本《礼韵》,因此随手翻开,拟以所翻开页上的字为韵来写诗。偶尔翻到“子”字,于是以“子”字为韵,写了一首感怀诗。

破旧的窗台和书案上没有一本诗书和史集,给人感觉就像袁术穷途末路生出的感慨:一无所有。

赵明诚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当中,整日闹闹哄哄的无事生非。

写诗需要闭门谢客,在自己的住处焚香静思才会有好的构思。

在平静中我得到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乌有先生、一个是子虚先生。

注释

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到莱州探望赵明诚。

几上:案头。《礼韵》:宋代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

约:拟定。

公路:袁术字公路。

青州从事:指好酒。

生事:惹出事端。

燕寝:指官员住所。

乌有、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赏析

诗的序言部分写李清照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州的莱州探望。但却被赵明诚冷落一旁,而且夫妇俩平生爱好金石之物,在赵明诚的官邸中却一样也没看到。可以想像李清照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李清照无聊到随手翻案头上的《礼韵》,以翻到的字为韵,来作诗,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的。

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从写生活环境中反映出诗人心境。而且用典袁术走投无路,身无一物来比喻丈夫所处的环境。虽然明写赵明诚物质上的`缺失,但实写赵明诚在精神层次上的缺失。

接着转入议论,对酒与钱这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表示了轻蔑。在李清照的眼中赵明诚应酬就一个字“俗”,所以李清照说这是喜生事,也就是惹事非。

后四句绝非赋闲之篇,李清照写出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闭门谢客、凝香佳思、偶得佳句、人生知己。李清照把自己的情操、品格、皆融于诗中。在这首诗中她不仅仅是调侃自己的丈夫,也是展现她自己追求的生活情趣。

其实,赵明诚虽处仕宦,其风雅素心不曾稍减。有知淄州时所书《白居易<楞严经>跋》为证、赵明诚不以“州守”为重,而以“有素心之馨”为得;复从其夫妇“相对展玩,狂喜不支”的情景尤可想其为人,实为李清照的要求甚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清照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赴莱州探望赵明诚时所作,李清照在诗中流落出对赵明诚的不满。大抵赵明诚出任郡守不久,忙于应酬,未能摆拨常务,反为“青州从事孔方兄”所累,使李清照有受冷落之感。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篇8:《感怀》译文及赏析

《感怀》

明代: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篇9:《感怀》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前半生浪迹江湖的自由生活和为名爵所累的.矛盾;后四句写做官后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诗本愤世,但作者从自责出仕切入,谦和温婉,用典贴切,如同己出。

“三十年来麋鹿踪”一句概括了文征明前半生浪迹江湖的生活。苏轼贬黄州作《赤壁赋》云:“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种生活虽不富贵,但有淡泊自甘,闲适自在之乐。“若为老去人樊笼”一句则表现出深刻的思想矛盾。一方面他已经应试得官职,这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强加,说明诗人人世出仕之心未泯;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若有所失,想起像是背道而驰似的。显然,待诏翰林的文征明,这时已是悔恨代替了如意。觉得“老去人樊笼”,是办了一件错事,弄得前功尽弃。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二句以景语承上句抒慨,其间融入了范蠡和张翰的故事。一正用,一反用,诗人本来梦想如范蠡一样潇洒度日,却为名爵所羁,落得秋风万里,两鬓萧瑟。可见这一联全是虚拟之景。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二句继续写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是全诗警策所在。“远志”名义颇寓豪情,而其实只是一种“小草”,本无在山出山的区别。诗人用《世说新语》郝隆的名言巧妙地将此物名实分属,写作“远志出山成小草”。就综合了“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这两种意思,意言一念之差,可以使一个人的名节受到很大亏损。

“神鱼失水困沙虫”,与俗语“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同义。在庸俗势力的包围下,高尚没有用武之地。这两句既有对上层社会的厌恶,也有对个人失策的反省。当然是有感而发的,可见文征明待诏翰林的处境,比李白待诏翰林时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东方朔官至太中大夫,在朝廷其实也不顺心,只能自称避世金马门,多以诙谐调笑自遣。而诗人以白首待诏,似又不能如东方自寻开心,故末句云云。

读竟全篇,可见文征明在应试求职之前,曾对步人仕途有过良好的愿望,是抱着试一试的机会主义态度。殊不知官场比他所想要复杂得多,他便很快的失望了。这时已有进退失据之感。正是这种矛盾尴尬的状况,使他写成这篇言志感怀之作。诗中多用昔人故事,只因情与境会,故信手拈来,皆成妙谛。

《感怀》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篇10:《感怀》译文及赏析

我三十年来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怎么老了还跑到官场里受束缚。

我时常梦到雨天去五湖划小舟,现在却在秋天离乡万里,感叹衰鬓如蓬。

远志出了山便成为小草,神鱼失去水便会被沙虫所困。

直到白头才被朝廷征召,可我无法像东方朔那般诙谐调笑自遣。

《感怀》注释

麋鹿踪:喻隐居生涯。

若为:为什么。老去:作者出为翰林待诏时已五十余岁,故云。樊笼:喻官场,出自晋陶渊明《归田园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五湖:向来说法不一,这里应泛指吴越一带湖泊。

扁舟:小船。春梦:春日之梦,喻作者官居翰林的处境。宋赵令畴《侯鲭录》载,苏轼谪在昌化,有老妇谓日:“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此句用典,“五湖”“扁舟”指春秋时范蠡之事,他在灭吴之后,功成身退。乃乘扁舟,入五湖,隐姓埋名,过着悠闲的生活,事见《史记》及《吴越春秋》。

远志:草名,高七、八寸,茎细;小草,中药名,远志的苗。

沙虫:水边草地的小虫,能入皮肤害人。

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或被征召,皆由公车接待。

《感怀》创作背景

公元1521年(正德末年),文徵明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当时他已接近五十岁。但进入翰林院,又被姚涞、杨维聪等人所轻,曰:“我衙门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文徵明三年后即辞归。这首诗即是他待诏翰林时自嘲之作。

李清照——《感怀》

感怀母爱

古诗词感怀

雨夜散文

教师节感怀作文

四季感怀散文

感怀鲁迅作文

清明节感怀作文

感怀800字作文

感怀落叶作文

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雨夜感怀,雨夜感怀韦应物,雨夜感怀的意思,雨夜感怀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