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那轮皓月,令我陶醉抒情散文(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晴不耕雨不读”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那轮皓月,令我陶醉抒情散文
或许优美的文章,或许一处优美的风景,或许一首动听的音乐……便能让你为它如痴如醉。而我独爱那轮明月。
寂静的夜晚,独自坐在院子里,抬头仰望星空,皎洁的月光迎面投来,引发无限遐想。
记得小时候常待在院子里,倚靠在爷爷身上,爷爷向我讲述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望着月亮,听着这凄美的故事,仿佛可以看见嫦娥在广寒宫中翩翩起舞,又好似望见吴刚砍着那棵不倒的桂树;似乎还有玉兔在捣药的身影……那轮明月,实在美极了!
后来上学了,才知道月儿也是冰冷的,会引发人们的哀愁。李商隐日:“晓镜但愁云鬂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白曾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感叹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句含着淡淡离愁的诗词,让我对月亮又有了一翻的想象与认识!这种美是凄凉的,富有诗意的!
有人说月的凄寒使它变得无生气,毫无积极性。虽说“月的光是死的'光”,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千古佳句,却把人世与月亮巧妙联系起来,使其又有不一样的蕴意!
皓月当空的夜晚,群星璀璨,伴随着蝉鸣,真是别有一番趣味!正如我们的成长一样,时而一帆风顺,时而满路荆棘。偶尔跌倒在路上,也许没有耀眼的群星,也许月亮会躲在轻纱般的云朵身后,但那又怎样?雨过天晴后,月亮还是会高持天际,我们得爬起来接着奔跑!这是月亮对我的启示!
人力无法左右月亮的阴晴圆缺,但我却如此酷爱它!因为这是自然的,不经人工雕琢或装饰的美!月姑娘就像是上帝赐给浩瀚天空的天使,点缀了灰暗的世界,用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人间天堂!
对于黑夜来说,月亮是光明;对于星星来说,月亮是伴侣;对于我,月亮却是一面镜子。它给我遐想的空间,给我成长的启示,给我美的享受……
在漫漫长夜中,仰望当空皓月是一种幸福,我为这轮皓月而陶醉!
心中那轮皓月散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轻吟出自唐诗王维的《山居秋暝》其中的诗句,踏着皎洁的月光行进在都市宁静的路上,对天边升起一轮明月独思感怀……
上世纪70年代的乡下,这个时候,正值青黄不接,有什么可吃的呢,没有。那时,我和奶奶住在宝坛古镇上,每到中秋,奶奶都要走十多里地到镇上选购月饼,到了晚上等到月亮露脸,她摆上月饼点上香烛放到院落案上供玉兔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其乐融融,享受“中秋”传统的团聚。那时的月饼纯手工制作,面馅五仁、花生、叉烧,口感甚好,咬一口脆酥酥的,适合南方人的口味。中秋过后,奶奶带我到山间摘野果,歇息时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中秋藏好的月饼递在我的手里,我欣喜不已,又吃到心爱的五仁叉烧的“月饼”了。奶奶慈祥地看着我贪婪的吃相,三下五除二地“报销”完的“月饼”还伸舌头依依不舍地舐舐指间残留的油腻的味道,那童年童贞熟悉的味道随着岁月流逝越走越远了,在我深邃的记忆变成不可磨灭的回忆。
事过境迁,而今长大了,过“中秋”也淡了许多,不再有当初那样的浓烈,找不回童年的日月。人的一生是从童年走向青年,再从青年迈向中年甚至老年,更添了许多成长的.烦恼,也失去原来的童贞,惟独对心中那轮皓月如终不变的情怀,随着生活的阅历渐丰,感悟生命之无常,人生之变数,倍感体会到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悲欢离合”亲友伤痛的离去,友情和亲情的分离,那是人生无常的变幻,也只有安然受之。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云巻云舒,花开花落,变幻的只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不变的是心中那轮悬在天边的皓月,又到一年中秋,我反复吟诵那首杜埔的古诗,“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死,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去追寻那轮心中的明月……
写给窗外那轮月抒情散文
这里夜深了,也安静了。这深夜的寂静里,只有一条被拉长的身影,我与影随行,在深深的黑暗里,我高傲的陪伴着孤独。
有时突然陶醉,不是因为独处时思考着人生的来来往往,而是这时的自我在寂静的世界里享受着每一份属于他人的梦。我清醒着,看着城市里每一栋熟睡的高楼,想象着走遍每一个空无一人的公园,在每一条繁华的街道上自由的散步,高声吟唱着我喜欢的歌曲,想着每一个我爱的人。这夜的深沉,带个我的却是无限的享受。突然,黑暗里那不漏一点星光的夜空,原本死亡般空旷的黑色里一片云散开了,一缕熟悉的皎洁月光洒在我的窗前,我走向窗边,看着被这皎洁的光芒照亮的世界,仿佛才明白,原来世界还没有睡着,因为皎洁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城市的角落,甚至照亮了每一个睡梦中人的心里,在他们美好的梦里添上了许多洁白的色彩,遮住了灯红酒绿、遮住了浮华奢靡、遮住了欺骗与自私,遮住了所有带给我们不美好的颜色。虽然他们睡去,可生命的.节奏还在继续着希望的梦,不为任何喧嚣的一切,因为梦里你我都很平静。
此刻,我的孤独化作一片欢腾,我与月相伴,在漆黑寂寞寂寥的深夜里,我化作月夜的倒影,印在自我的思维中。仿佛每一片树叶都在起舞,屡屡夏日的凉风吹过,斑驳的树影在大地欢腾;也仿佛每一朵花都印上了月夜的背影,像一幅水彩画,甚至不用重彩也能让它清新而优美。这月夜的光芒,既是渲染,也是背影。无论每一种色彩,无论每一种风情,无论每一种格调,在这里总是淡淡的,不浓重,可是却美好。这样的安详,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它将四季的风景装点的雅俗共赏,春天的浓绿点成了墨绿;夏荷的高贵点成了高雅;秋天的金黄渲染成希望;冬天的白雪暗含着温情。时间久了,似乎听见了月夜的歌声,每一缕月光是一个音符,撒向世界之时已经谱好了一首诗意的安详曲,让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也听到了内心久违的呼喊,向往那和谐安详的时光慢慢流逝的生命。
月,又溜进了她周围的云朵里,漏出半边面庞,像一个羞涩的女子,正躲在花屏的背后偷偷看着她心爱的少年。从弯月如钩,到月成半轮,再到月圆之夜,月有阴晴圆缺,正是月性格的写照,也像人生,也像生活,似乎象征着一切的不完美,但这一切似乎又是那样的完美,而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总是那些的圆缺。偶尔举杯邀月,我们看到的却不仅仅是人生孤独,对影成三人,在心灵与灵魂的碰撞之间也会有种释怀的感觉,因为孤独是美好的,享受孤独之时那份独处的闲情逸致也正渐渐在心中荡漾,激荡出思想涟漪,碰撞出人生之求索的火花。
月已不仅仅是相思情谊的寄托,也不仅仅是诗情画意的寒暄之语,而应是中华文化数千年底蕴的凝结,它了解历史的过去,连接着文明的起始与终点,历史的长河里,永远升起一轮皎月。生命生生不息,何处春江无月明呢?窗外,忽明忽暗的月光,在本该沉睡的夜晚,依然勾起许多的思绪。此刻,不能荷塘边漫步,也欣赏不了那优美的荷塘月色;不能秋居空山,也不能看到月下流走的清泉和依稀斑驳的松影。静静的思索,满心的浮华,安静片刻,却又起浮华。
唯有我欣赏着,但会在不经意间感伤岁月,感伤时光,虽然有梦,可岁月如歌,终于还是一片烟雨。这月应该还是童年时候的月,也是少年时候的月,或者时光流逝到了现在,我仰头看这轮童年的月,不禁思索——我的青春何处过往?那时我可以梦想,因为未来还那样的遥不可及,后来沧桑,我也只能盼望着,像盼望着春天里的冬天一样。窗外,月又亮了起来,还有两科星辰闪耀在她的身边,可是我叫不上来他们的名字,其实星辰也想点亮夜空,可是他们的光芒却很微弱,即使美丽的星空,也只能用来欣赏。
生命证明不了时光的长久,可是人生却漫漫而修远,在青春还在的岁月里或许只有追求才是一种生命最美好的诠释,当我月下独酌之时应莫使金樽空对月。
窗外月影,我看到了街上的路灯还亮着,沉睡中的城市正期盼着黎明的到来。皓月当空,这行走了无数岁月的月,到底在寻找着什么?沉睡中的世界没有思索过,沉睡中的人们也没有思索过,或许只有黎明之时当人们醒来的时候,才觉得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可是那些的世界不真实,虚无而飘渺的现实背后,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虚幻,我们在虚幻的世界太久了,也就回不到过去了。还记得小时候看月亮的时候,妈妈总跟我说——月亮上有颗大树,树下住着个神仙,那神仙啊,最喜欢月亮最大的时候坐在那里一边捣药一边看着我们。后来时间久了,我也就忘了那个“神仙”了。此刻,这些的思绪已是我怀念。于是,我提起笔,写个窗外的那轮月。
我读懂了那轮皓月-有关月亮作文800字
在一个幽静的夜,我静座在长椅上,仰头凝视着着那轮桓古不会改变的皓月。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心里,总会有一块室内空间交给月亮,静静地在月圆月缺中表达自身心里的情意。在这个月白光风霁月的夜,我穿越重生历史长河,在海信中赏读那轮高悬的`月。
月之豪爽
上千年月明,凝视着千万英雄,惊涛拍案,浪沙淘尽成千上万将士英豪。苏学土沧立岸上,在波涛澎湃中,凝望天穹,驻目那轮历经沧桑的月。他像一个日本关西壮汉,手执不锈钢板,心里沉浸于着极其的哀闷漫想,仰天长叹。月色映在惊涛上,卷起千堆雪,零星淋湿感叹时事热点的豪爽之人的衣衫。他猛地吓醒,看见水里被月白消溶的白头发,啸出:“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完美告白。秋水长天,月恒存之。他以自身的豪爽3D渲染着停留者的豪情壮志,涤荡着她们的内心。
月之慰藉
不可告人到底是谁在春江花月晚上,轻瞧见了那轮明月,因此月的万里月明相守般,日日夜夜点亮未寝人的孤独。月是情丝者的寄予,无意夜吟只觉光寒,却因月下看透人生翩然而去。月是游客的借助,月是故乡明,依然是思念家乡的霜露。月也是孤单人的酒鬼,在月光似水,水如天的诗意下彷徨寂寥,与把酒言欢者对影成三人。望月,早已砰然心动,与内心于f年当中r间的无际慌野里相逢,偶拾慰藉之感。
月之梦幻
仙女偷食禁果,万里入户口琼楼玉宇,随月兔千辛万苦承受高空之寒。月色映照在大地面上温和似絮,轻匀如绢,一点点光环,有深而浅,若有若无,在淡雅中流露一丝浅浅的梦幻,为皓月铺平一汩人间天堂梦幻仙境一样的神话传说颜色,她的梦纱下的笑意,令成千上万稚童为此如痴如醉。儿童们不知这月,只在多少孤寂的夜下水里寻她,唤之白玉盘,认其为心里的好友。淋浴在童话般的月光下,变成最美丽的享有。月色入户口,万念俱寂,世虑皆忘,只有几抹梦幻弥漫着半空中,久经久不散去。
“古人未曾见今月,今月以前照古人。”几千年月光映照历史长河,辉煌灿烂。我站起踏入月的辉煌,在如纱的意境中,了解了那轮上千年皓月。
看好头上那轮月光的抒情散文
我的一个朋友,有痴迷月光的偏好。每至月圆十五,她必踱出户外,避开众人的目光,独自徘徊野地或山岗,抬眼仰望澄碧的夜空,久久凝视那轮皎皎明月,生发无穷诗情画意,臻达天人合一的美妙化境――朋友谈及这点人生意趣,满脸溢出月光的甜柔宁静,令人羡慕不已。
我盼得最多的却是中秋之月,以为秋空明净澄澈,云汉邈邈,月光也分外清朗圆润,莹洁光鲜。也或许是,几千年的传统习俗,氤氲的节日气息,使得我们头顶这轮中秋浩月流光灼灼,倍加盈满澄明吧。千家万户沐浴在一片璨亮的辉光里――从一个个明净的饱含心事的窗口探望出去,思念如月光般洒落一地;从一级级光亮的爬满希望的阶沿回望院宇,情义如月光般婆裟摇曳。离家出走的,漂泊流浪的,与千里之外的家园,因了一轮满月的横空出世,凭添如许深沉的怀想,如许宽泛的情趣。多少落寞的心境,多少“此事古难全”的怅惘,都会因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得以宽解释怀……
然而最初的月光,于我并不是这样的。小的时候,夏夜露天纳凉,常常枕着母亲轻轻的抚拍与外婆的童话故事入睡。天上的明月尽管是那样的宽厚仁爱,却也显得迢迢遥遥单薄瘦损。原因是那个吴刚一直在用心砍伐,摇撼月桂,破坏了我圆满的心境。后来的一天夜里,天空中出现了“九条虫”,母亲赶紧拍响簸箕将其轰走,说“九条虫”飞过房顶不吉利,它的血滴落到哪里哪里就要遭灾。转眼再看月光,怎么就有些黯然失色了。
前些年,我弟弟打工与家里多年失去了联系,我们头顶的月光即使是在中秋也显得欠缺,苍白,无力。母亲吃着月饼,眼里却噙满了月光样清冷的泪水,两眼投落到窗外的土路上,苦苦期盼着什么。迷茫的夜空让阻隔的山水格外凄清阔远,无法与心灵的企望兑现。
当然更多的时候,这山野的月光还是皎洁璀璨的,水一样流泻在崇山峻岭间,把少女的梦幻世界妆扮得斑斑驳驳浪漫新奇。那轮满月,总是从东边的山坳处,静若处子般光鲜鲜地磕破天帘,再明光湛亮地遨游过天宇,最后磕落到西山边缘的树杈上沉沉入睡。就是这轮山月,静静地留守着我们的家园,我故乡穹隆般的`夜空中――照见每一寸土地芜杂的生存,每一个乡民艰辛的劳作,以及这里躁动浮泛的若干灵魂……我体验过夜月下的田间劳动,窗棂前的秉烛夜读,确有“秋月明,秋月白,塘水xx虫啧啧的”的天籁情韵,也有“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的清丽佳境。
9月,我去了一趟海南,有幸见识了那里“海上升明月”的壮丽景观,至今想起仍有盈怀暖意。那夜,我们歇息在山亚附近的一家旅店里,紧挨着海边。夜饭后,我独自走到岸边,感受浪潮不断击拍海岸的汹涌澎湃。此时我看见海南的夜空是如此洁净清亮,碧碧澄澄,高远辽阔。眼前的大海浩瀚无垠,泛着碧绿的波浪滚滚而来。满月就从那海天相连的波涛之间,婴儿般水淋淋地露出头脸,赤灿灿地明眸皓齿般含笑升腾起来……它的光华赫然灼照在万倾碧波之上,无垠空宇之间,使人置身于灿然生辉的光明境地,仿佛神话世界。一时半刻,我的心里奔涌着众多有关月光的记忆与诗趣,难以从“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幻境里回到现实中来……
和世间万物一样,我们共同沐浴着头上那轮被称为永恒之精灵的明月;也分享着奔腾不息的宏大宇宙撒落下的点滴时光――我们有幸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自然的瞬间,参与到无限的时空中感受到生命的妙不可言。
或缺或圆,或晦或朔,我们人人都顶着一轮月光,守候着一轮月光,感念着一轮月光,深动着一轮月光。
“沐浴在金色的余辉中,纷纷唱起神圣的晚祷/把那番颂扬融入野地的幽香/直至黎明……就象因月亮/而显出花边的银白色的麦穗战粟一样美妙。”法兰西女诗人笔下的月亮如此温情而美妙,令我们嗅到幽幽的芬芳。
“山岗下能暖和脊梁的小屋/蓝色的,蓝色的我的小花/没有人踩过的天空/在哪儿,在哪儿,故乡的小屋/……时间,有翅膀的风车/月亮像钟摆垂下,落到村边的棵麦地里……”一轮可亲可近的月亮,垂吊起叶赛宁还乡的强烈愿望。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苏轼眼中的明月博爱深情,因此他愿“狭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江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银汉迢迢,尘寰渺渺,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不见。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好头上这轮月光,如关照我们心灵的秘密一样。命运或许会捉弄我们,天灾人祸或许会毁灭我们,但月光绝不会辜负我们。它一如既往地默默无言地遨游太空,腑瞰尘寰,如一位伟大的思想者思考着宇宙的命题,如一位非凡的先哲启迪我们生存的智慧――它的阴晴圆缺合乎天理人情,顺乎自然规律,显示着宇宙间无穷的庄严与神圣。看好头上这轮明月,我们就知道人生的残缺之美,圆满之丰润;也明了缘分走失的自然,聚合的盈满艰辛――从而陪爱他人,珍重自己。
缺失盈满,心境使然;心境圆润清丽,尘世则平和安宁。
中秋节抒情散文《中秋节,你在何处仰望那轮明月》
中秋节,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那些合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的人们来说当然是幸福美满、其乐融融的,天上那轮明月自然也格外的圆满与迷人;而对于那些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人们来说天上那轮明月无疑代表着思乡与离愁。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心情,只因我们都是爱家和恋家的人。
亲爱的朋友们,今年的中秋节你会在哪里度过?你又会在何处仰望那轮明月?是在家中与亲人共赏明月还是在远方孤独一人举杯邀明月?明月寄托了我们对于亲情的无比眷恋,而佳节则让我们更多的想起了家中那白发苍苍的父母、温柔贤惠的妻子还有那可爱健康的孩子。
感谢有中秋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不管能否与家人团聚,至少在这一天里能让我们暂且忘掉生存的艰辛与世态的炎凉,而更多的关注平时忽略了的但却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亲情。
生长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情怀的国度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的重视亲情与团圆。一年之中有这样两个节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念家情结,一是春节,一是中秋。眨眼之间中秋近在眼前,人们在慨叹岁月匆匆的时候不知又有多少身在异乡的人开始遥望故乡的方向,垂泪唏嘘。
人,生而走四方。能够固守家园,陪伴父母左右当然幸福;在中秋佳节里与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小酌几杯,其乐融融,此乃人生之大幸。可是也有很多的人没有这样的.条件或者说福分,为了生计或者为了事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闯荡,在开阔了眼界,打拼出了一番天地的同时也牺牲掉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机会。我想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自古忠孝难两全,有时成全了事业就必须要牺牲亲情,很难兼顾。无奈,正是因为无奈才凸显了亲情的可贵。
当下的中国,空巢老人日渐增多是不争的事实,子女翅膀硬了展翅高飞,为了事业与梦想无暇回归。老人内心的孤寂可想而知。忽然想起了那首曾感动了无数人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其中有几句歌词正是老人内心真实的写照: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我想一个具备正常情感的人在听到这首歌时很难不被感染,不被打动。可遗憾的是有时现实并不是按照歌词中描述的方向发展。对于那些游子来说常回家看看,谈何容易?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现实告诉他们,做不到。谁也不愿意看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伤结局,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曾有一个同事,从东北黑龙江不远千里来山东济南打拼,有一年即将春节之时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他心急如焚连夜做火车回去,可是路程实在太远,就在火车上他听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谁也不是谁的错,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听从于命运的安排。
在即将迎来中秋佳节之际本来是想写点祝福和高兴的话,可是想想在外打工者的辛酸与无助,写着写着就变得压抑与伤感了。如果非要祝福点什么的话,那就祝所有的人,是所有的人在中秋节都平安快乐。如果能回家就尽量回家,如果实在回不去,就千里明月寄相思吧。
★ 那轮明月的美文
★ 那一抹绿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