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州一中学要求学生订6套校服 遭家长质疑(共含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帕熊帕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日前,苏州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反映,孩子所在的学校要求学生在原有2套校服的基础上,再订4套校服,下学期开始所有学生必须穿校服上学。“马上升入初三的学生,真正在校时间不到200天,6套校服根本穿不过来。”家长认为校方的做法是在制造浪费。
6月28日下午,扬子晚报记者独家采访获悉,吴中区教育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查明该校以家长委员会的形式向993名学生家长超额收取了校服费,合计471675元。“这种做法涉嫌违规,我们已责令学校迅速全额退款,学校负责人作深刻检讨,等候进一步处理。”区教育局负责人说。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顾秋萍
家长质疑
一年后就毕业,再订4套校服是浪费
肖先生是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甫里中学初二年级一学生的家长,今年9月1日,孩子即将升读初三。他介绍,最近接到校方通知,称为了提升教育质量,避免学生在校攀比衣服,要求现有初一、初二学生在原有两套校服的基础上,再花480元订4套校服,并要求从下学期开始,所有学生必须穿校服进校门。
“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家长理应支持,但对于即将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6套校服根本穿不过来,是浪费。”肖先生表示,扣除马上要放的两个月暑假,再加上一个月寒假,剩下的9个月上学期间还有70多个双休日和节日,真正在校时间不到200天。“原有两套校服再增加4套共计6套校服,根本穿不过来,无论怎么说都是浪费。”
肖先生认为,学生统一着装与教育质量提高并无因果关系。至于避免学生相互攀比心理,关键在于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引导。“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节约资源,校方这种做法显然是在制造浪费,何以育人?”
教育局调查
系家长委员会做法,秋装、夏装各2套
甪直甫里中学是一所新校。,甪直中学高中部易地新建,初中部被命名为“吴中区甪直甫里中学”。作为吴中区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多名。
上周,甫里中学家长委员会向993名初一、初二学生家长收取了校服费,每人475元,拟为每名学生征订2套秋装、2套夏装。但这一做法引起了有些家长的不满和质疑。“不是已经有2套校服了吗?为什么还要再订?”
扬子晚报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在家长代表参与的学校活动中,有部分家长建议统一着装,以利于提升学生形象。为此,家长委员会成员提出在征得家长同意情况下,为学生统一着装,提升甫里中学学生形象。该建议征得了学校校长的同意。
今年5月,该校家长委员会通过班级QQ群征求家长意见,并通过竞标形式选定校服制作单位,确定价格。“4套校服,2套是秋装,2套是夏装,让学生轮换着穿,每人475元。”6月20日左右,该校家长委员会开始向初一、初二学生家长收取校服费。该校初一、初二学生共有1070人,同意并交费的有993人,合计471675元。
处理结果
做法涉嫌违规 责令退款校长检讨
“接到甫里中学存在强卖校服的情况后,我局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今天上午深入学校调查,家长反映的情况属实。”吴中区教育局一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吴中区教育局得到情况后,于6月28日迅速介入进行了调查,查明:该校以家长委员会的形式,为提升学校形象,向993名初一、初二学生家长超额收取了校服费,每生475元,合计471675元。
“该校和该校家长委员会的有关行为涉嫌违规,我们已责令甪直甫里中学督促该校家长委员会迅速全部退还学生校服费,责令该校校长对此作出深刻检讨。”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校家长委员会正在实施退费工作。学校负责人金某作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并接受区教育纪工委的诫勉谈话,等候进一步处理。“今后,我局将进一步严格收费管理,积极防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广州日报
“死记硬背”古诗词是否对语文学习有好处?英语(论坛)词汇是否需要花时间专门去记?
广州日报讯昨天,本报对国家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报道。其中语文、英语的课程标准都设置了量化要求,如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9年内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而英语要求初中毕业学生达到五级水平,其中对词汇量的要求是“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这些要求在读者中引起了讨论。“死记硬背”古诗词是否对语文学习有好处?英语词汇是否需要花时间专门去记?
语文特级教师指出,背诵优秀篇目对学生好处很多,“老一辈语文功底好的人都是背出来的”。
英语老师指出,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因此记忆一定的词汇作为学习的“起步”是必须的。
“背诵诗文多为应付考试”
新课标要求,学生小学、初中阶段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越秀区家长林女士的女儿今年读初二,她并不赞成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并不理解的诗文。“背和用是两回事吧。我很少看见孩子在作文中用到语文课上要求背的段落或者语句。反而,小朋友自己看的课外书中感兴趣的部分,就有可能会用到作文里去。”但她也说,为了应付考试,对于语文课里要求背诵的篇目“只好背”。
花地中学初二学生小梁则表示,如果勤奋一些,语文课要求背诵的内容并非负担,他自己也愿意多背些,因为“积累多些,对以后考试也是有帮助的。不过,如果考试没有考到的话,会有些‘白背了’的感觉。”
现在国内一家财经媒体任职的吴小姐说,她中考时语文考了全级第一,高中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油印出来发给同学……她把这些归功于小时候外婆督促她背诵唐诗宋词,“古诗词精炼,背多了会对字词的用法拿捏得准”。
实际上,背诵经典篇目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处为教育者公认。“背诵优秀篇目好处还很多。”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广州铁一中学的陈暾老师说,有些诗词和文章,学生在背诵时,有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但记住以后总有一天会领会其中含义,“老一辈语文功底好的人都是背出来的”,另外,诗词包含的哲理对学生的生活和以后的帮助也会有帮助。
“积累英语单词也得靠背”
在英语新课标中,会使用的单词量是“语言知识”范畴中的一个指标。小学毕业时要达到的二级程度,对于词汇的要求是“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初中毕业的五级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小孩子学英语,有必要去规定他们有多少单词量吗?”80后母亲柳小姐有些不解:“读书时身边有不少所谓‘英语牛人’,单词背了不少,但是一到口语和写作,就露馅了。”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幼儿园上过英语兴趣班,没有记多少单词,但是和外教的一些简单问答都能回答上来。
不过,越秀区家长林女士则认为,学英语还是要按照传统的方法一步一步来,“最开始英语单词强记肯定是需要的,因为要打好基础,才能去学其他的内容。”
对此,荔湾区某小学资深英语老师认为,单词量和英文好不好有绝对的关系,因为日常生活的对话需要大量词汇,学习英语无论怎样也脱不开记单词,“就像如果一个人只会说话不会写字,会被叫做文盲,如果只会英语的口语交流,但看到单词不会念,也不会拼写单词,那他也是相当于英语的‘文盲’,也不能说是会英语了。”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9年背240篇诗文遭家长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