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独眼绿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首期施工安装了11个新的长期专门监测孔;对73个现有监测孔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安装了28套水位自动监测仪,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
作 者:朱瑾 霍传英 姜越 弓小平李和生 王俊桃 李文鹏 周仰效 ZHU Jin HUO Chuan-ying JIANG Yue GONG Xiao-ping LI He-sheng WANG Jun-tao LI Wen-peng ZHOU Yang-xiao 作者单位:朱瑾,霍传英,姜越,弓小平,李和生,ZHU Jin,HUO Chuan-ying,JIANG Yue,GONG Xiao-ping,LI He-sheng(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乌鲁木齐,830000)王俊桃,李文鹏,WANG Jun-tao,LI Wen-peng(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周仰效,ZHOU Yang-xia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学院,荷兰德尔福特)
刊 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 34(2) 分类号:P64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流域 地下水水位监测 监测网密度优化 频率优化 自动监测北京平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
文章在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监测现状基础上,分潜水和承压水对北京平原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编制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克里金插值法能定量评价依据监测网观测值绘制的.地下水水位等高线的精度,因而可以用来评价监测优化结果.并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检验提供的定量标准优化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优化后,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400眼,其中利用原有监测孔300眼,新设计监测孔100眼,手工监测频率由原来的每月6次优化为每月1次,专项高频率监测可以由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实现.文中还对地下水自动监测仪(DIVER)的监测结果和手工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提出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维护、管理措施和信息发布方式.
作 者:董殿伟 林沛 晏婴 刘久荣 叶超 郑跃军 万利勤 李文鹏 周仰效 DONG Dian-wei LIN Pei YAN Ying LIU Jiu-rong YE Chao ZHENG Yue-jun WAN Li-qin LI Wen-peng ZHOU Yang-xiao 作者单位:董殿伟,林沛,晏婴,刘久荣,叶超,DONG Dian-wei,LIN Pei,YAN Ying,LIU Jiu-rong,YE Chao(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100037)郑跃军,万利勤,李文鹏,ZHENG Yue-jun,WAN Li-qin,LI Wen-peng(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周仰效,ZHOU Yang-xiao(荷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学院,荷兰德尔福特)
刊 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2007 34(1) 分类号:P64 关键词:地下水水位 监测密度 观测频率 自动监测乌鲁木齐河(英文:Urumqi River)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条内流河,位于天山山脉北坡中段,发源于天山山脉喀拉乌成山天格尔Ⅱ峰附近的一号冰川,自南流向北东北,出山口后,至乌拉泊折向正北,横穿乌鲁木齐市区,流向西北,最后流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米东区北沙窝的东道海子,全长214公里,是一条冰雪融水、降雨及地下水混合补给的河流。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目录干流走向水文特征流域概况水利设施收缩展开干流走向发源于天山山脉喀拉乌成山天格尔Ⅱ峰附近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南流向北东北,出山口后,至青年渠二十九公里退水闸,为上游,称为大西沟; 从青年渠二十九公里退水闸向北经过乌拉泊,折向正北横穿乌鲁木齐市区,至米东区四十里城的44公里为中游,称乌鲁木齐河(或和平渠); 自四十里城流向西北到水源地为下游,称老龙河,最后流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米东区北沙窝的东道海子。
水文特征径流量
乌鲁木齐河是一条冰雪融水、降雨及地下水混合补给的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44亿立方米,年最大径流量为3.44亿立方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75亿立方米,最大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1.96,6-9月径流量为1.9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79%,而灌溉季节4-5月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9%,其径流组成大致为,冰川融水占12%,融雪水占37%,降雨占36%,地下水占15%。乌鲁木齐河流域内冰川覆盖率和降水差异,造成了径流变化的差异性特征。流域内发育7条冰川,冰川总面积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平均流量0.85立方米每秒,平均径流深422毫米。中国冰川编目资料所显示,跃进桥水文站以上流域冰川覆盖率约为8.9%,英雄桥水文站以上流域冰川覆盖率略大于4.0%,冰川融水径流约占总径流的8%左右。
汛期洪峰
乌鲁木齐河洪水按成因可分为冰雪融水型、暴雨型和混合型。洪水主要来自干流上游山区。当春季气温骤升,前山积雪消融而形成春汛,夏秋季一般在小河沟山前冲积扇地带发生局部地区暴雨,据历史记载最大暴雨降水量达20毫米,强度在每分钟降水量20毫米以上,每平方公里降雨平均产流量大于2-4立方米每秒,有可能产生较大洪水,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另一种是混合型洪水,每当3000-5000米高空气温上升到零度以上,并持续3-5天,加上较强的暴雨径流,即可发生大洪水,常造成严重灾害。
水质
经实验室证据显示乌鲁木齐河矿化度并不高,含盐量也均为每升500毫克以下;PH值介于7.0-8.2之间,呈弱碱性;一般天然水的电导率为每米毫西门子50-500之间,乌鲁木齐河电导率介于每米毫西门子250-350-之间,反映水中存在电解质的程度。一般天然水的'硬度以Ca离子、Mg离子浓度的总量为测量标准,为每升178-1780毫克之间,乌鲁木齐河硬度介于每升145-175毫克之间,二价钙离子为主,所以乌鲁木齐河硬度不高。乌鲁木齐河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较低,六价铬基本上都未检出。说明河流未受到工业类污染的影响。根据上面实验室数据,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判定乌鲁木齐河总体水质良好,属2类水域。其中乌拉泊水库水质良好,属1类水域,可作为各种用途水源;猛进水库由于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水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只能作为农业灌溉及景观娱乐用水。
流域概况流域界限
乌鲁木齐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介于东经86°45′至87°56′和北纬43°00′至44°07′之间。流域南起乌鲁木齐河上游天山山脉依连哈比尕山分水岭,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东道海子,西接头屯河流域,东到乌拉泊和柴窝堡洼地之间的分水岭,大致由南至北各支流泉沟汇入后流到东道海子。
流域地形
流域地形分山区、盆地、平原和丘陵。南北高差达4000米,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地带变化显著。流域内有“天然固体水库”之称的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面积可达164平方公里,固定储量达73.9亿立方米。
流域气候
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早气候,温差大、降水量少,冬季漫长,气温年差较大,日变化十分剧烈。流域内地温的年、日变化辐度比气温大,南部海拔高度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2℃,北部平原年均气温5-7℃,地温垂直变化随土壤的深度而变化,土层越深越稳定,形成冬暖、夏凉的特点。流域内年均降水量70-500毫米,中高山可达500毫米,乌鲁木齐、原米泉(现米东区)约250毫米,北部沙漠100毫米。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山区占年雨量65-88%,出现在5-9月,平原区占50%左右,出现在4-7月。蒸发量地区差异大乌鲁木齐市及其以北平原地区蒸发量在2200毫米左右,南山地区年均蒸发量953毫米、年际蒸发量变差为596-892毫米。
水系特点
乌鲁木齐河由乌鲁木齐河水系和东山水系组成,乌鲁木齐河水系包括发源于南山的乌鲁木齐河及水西沟等10条支流,东山水系包括源于东山的水磨沟、芦草沟、铁厂沟、白杨沟等15条小河和山泉。流域内较大的河流有乌鲁木齐河、板房沟、小东沟、水磨沟、铁厂沟。均为内陆河流并发源于山区。山区地势高寒,降水量多是径流形成区,在出山口径流量达到最大,中下游是径流散失区,河川径流量随集水面积的增加而减少,最终消失在戈壁沙漠中。
水利设施乌鲁木齐河流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建设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工程效益发挥较好的地区。上游建有青年渠、大西沟渠首,另有大西沟水库在建;中游拦河筑坝修建了乌拉泊水库和利用天然洼地蓄水的红雁池水库;下游平原地区修建了猛进水库、八一水库两座反调节水库。截止,全流域建成4座中型、15座小型水库,7座永久性引水工程;干、支、斗、农四级渠道6000公里(其中总干渠127公里,干、支、斗渠2162公里)斗渠以上各种渠道建筑物4127座;流域内建有自来水厂12座,城市供配水管网长约650公里。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及营养盐向海湾输送
根据白沙河流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特征,在大量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水量均衡法、断面法和咸淡水界面法,估算了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的输送水量及营养盐输送量.3种方法估算的结果表明,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输送量较大且受降雨影响显著,丰水年地下水入海量高达2.2×106m3,是枯水年(1992年)入海量的2倍.另外,农田灌溉及大气降雨淋滤土壤中所施肥料使该区地下水中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硝酸盐氮浓度)严重超过了饮用水水质标准,每年有(4~11)×106mol硝酸盐氮随地下水入海,相比之下,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稳定,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含量较低,排海量较少.
作 者:朱新军 刘贯群 王淑英 向勇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刊 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年,卷(期): 35(1) 分类号:X143 关键词:白沙河流域 地下水 营养盐 入海量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模糊控制仿真
文章对城市供水水源地地下水的补水和供水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和SIMULINK构建了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
作 者:李新宁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机电工程系,潍坊,261061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X523 关键词:地下水水位 模糊控制 仿真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4-9月, 在从锡林河源头沿河流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样品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全球降水同位素监测网(GNIP)包头站的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 结合锡林河流域的气象和水文资料, 对锡林河流域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稳定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地下水中δ18O和δD值分别集中在-11.7‰~-14.9‰和-80‰~-89.5‰范围内, δ18O沿地下水流向有增加的趋势, 大部分地下水中δ18O的季节波动性不大;河流干流δ18O和δD的年算术平均值从源区的-12.8‰和-94.5‰到入锡林河水库处的-10.0‰和-79.3‰, 差值分别约为3‰和15‰. 河水中的δ18O值沿流程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可归结为受含有较高δ18O值的地下水补给作用和河水的`蒸发作用的共同影响, 其中对δ18O蒸发富集的研究显示, 蒸发引起δ18O富集值为1‰. 通过地下水线(GWL)和地表水线(SWL)及区域大气降水线(LMWL)的对比分析发现, 在径流季节, 降水对地表水的贡献小, 地下水是地表水主要的补给源, 地表径流基本是地下水的排泄.
作 者:杨淇越 吴锦奎 丁永建 叶柏生 张明泉 YANG Qi-yue WU Jin-kui DING Yong-jian YE Bai-sheng ZHANG Ming-quan 作者单位:杨淇越,张明泉,YANG Qi-yue,ZHANG Ming-quan(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吴锦奎,WU Jin-kui(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Institute,for,Landscape,Ecology,and,Resources,Management,Justus-Liebig-University,Giessen,Giessen,35392,Germany)
丁永建,叶柏生,DING Yong-jian,YE Bai-sheng(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冰川冻土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年,卷(期): 31(5) 分类号:P641.3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地表水 地下水 锡林河流域松辽流域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初探
地下水具有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文章论述了地下水功能区的划分意义、划分原则和划分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松辽流域地下水初步进行功能区划分.划分合计701个地下水二级功能区.
作 者:丁元芳 崔新颖 曹国忠 DING Yuan-fang CUI Xin-ying CAO Guo-zhong 作者单位: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 刊 名:东北水利水电 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OF NORTHEAST CHINA 年,卷(期):2009 27(2) 分类号:P641.8 关键词:功能区划分 地下水 松辽流域开孔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异及特征分析
摘要:以地统计学经典理论分析了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和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异特征,揭示其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流域平原区约9 725 km2面积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和)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矿化度在开都河中下游地区及其两岸灌区有增加的趋势,在孔雀河灌区沿流域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加重,整体上看,孔雀河流域的地下水盐化要比开都河流域严重.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随时间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利用地学统计VARIWIN2.2和MAPGIS6.5软件绘制了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以及今后防止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干旱区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变研究探索新方法.作 者:王水献 王云智 董新光 刘丰 WANG Shui-xian WANG Yun-zhi DONG Xin-guang LIU Feng 作者单位:王水献,董新光,刘丰,WANG Shui-xian,DONG Xin-guang,LIU Feng(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王云智,WANG Yun-zhi(新疆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分院,新疆,石河子,83)
期 刊:水土保持研究 ISTICPKU Journal: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4(2) 分类号:X523 关键词:地统计学 地下水矿化度 时空变异 半方差函数 开孔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区划
按地下水目标功能单项评价分级和主导功能综合评价的组合特征,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目标功能在5级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属性与具体条件进行了功能区划:地下水资源功能划分为11种类型;生态功能划分为12种类型;地质环境功能划分为8种类型.地下水功能综合区划依据资源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分别划分为4种类型的资源利用区和3种类型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区.
作 者:闫成云 聂振龙 张光辉 申建梅 程旭学 喻生波 YAN cheng-yun NIE Zhen-long ZHANG Guang-hui SHEN Jian-mei CHENG Xu-xue Yu Sheng-bo 作者单位:闫成云,程旭学,喻生波,YAN cheng-yun,CHENG Xu-xue,Yu Sheng-bo(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730000)聂振龙,张光辉,申建梅,NIE Zhen-long,ZHANG Guang-hui,SHEN Jian-mei(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
刊 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2007 34(4) 分类号:P641.8 关键词:功能区划 地下水 疏勒河流域大溪河流域水文特性
本文介绍了大溪河流域的'基本情况,从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水、泥沙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的水文特性,概括地反映了大溪河流域水文情势的基本特点和水文要素的地域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水旱灾害的一般规律.
作 者:王国华 作者单位:云南大唐国际电力有限公司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2009 30(8) 分类号:P64 关键词:大溪河 水文特性 地域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