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前六课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HIYI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必修三前六课知识点(共含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HIY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二历史必修三前六课知识点

篇1: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社变革:社结构发急剧化士受重用, 并提自主张

(3)术移:现私讲,官府发展民间

(4)社需求:各纷争社环境才及其治略需求

2.各派代表物:①道家:庄;②儒家:孔、孟荀;③墨家:墨;

④家:商鞅、韩非;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历史第思想解放运;

(2) 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

(3) 各家派彼渗透、吸收、融合奠定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二、儒家思想形:

期 物 主张

春秋 孔 ①政治:a.核仁即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德治民惜民力反苛政c.主张克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主张教类

战 孟 ①政治:a.发展孔仁"仁政思想b.发展孔德治民思想,进步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王道,德服b.强调民群众力量,提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期儒诸百家蔚宗发展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期 物 主张

春秋 ①哲:a.认世界本原道强调要顺应自b.认世界万物停运,关系相互依存且断转化

②政治:提治主张

战 庄 ①认世界万物都相②认放弃切差别观念,能精神自由

四、家

①集者:韩非

②主张:提系统治理论, 主张依治

③意义:迎合建立统专制家历史发展趋势

【习探究】

1、比较孔、孟、荀思想异同

项目 孔 孟 荀

同 仁思想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政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性论 性相近性本善 性本恶

2、何看待儒家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孟荀民本思想既脉相承各具特色孔提仁思想强调德治民;孟提民贵君轻观点;荀提君舟民水观点

②并维护民利益发点种加强统治策略

③虽与我前提倡本着本质区别其精神仍具定现实意义

篇2: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3课 宋明理

【知识梳理】

三教合

1.儒:汉武帝提倡呈现繁盛势魏晋南北朝期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期盛行吸收儒精神渐趋本土化

3.道教:民间广流传受儒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4.隋朝:儒家提三教合归儒称三教合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

1. 背景:隋唐期儒统位受挑战北宋儒师韩愈率先提复兴儒

2. 内容:

(1) 二程思想

①理宇宙万物本原, 先理物

②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

③提格物致知认识论

(2) 朱嘉思想

①强调理源于理→作道德规范三纲五;性与理致

②强调存理、灭欲

③格物致知目于明道德善求科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理核

4.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位:

(1) 儒发展新阶段南宋期居于统治位官哲

(2)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世科举考试依据教科书

(3) 朱熹术影响本、朝鲜形朱派;传及欧洲

三、陆王

1. 南宋期陆九渊思想

(1)宇宙万物本原理

(2) 认万物都

(3) 需反省内理

2. 明期王阳明思想

(l) 宣扬外物外理命题

(2) 提致良知知行合说

(3) 强调内反省用道德修养掉欲恢复良知本性

【习探究】宋明理影响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社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社责任历史使命;体现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性期居于统治位官哲进步巩固凸现儒古代传统文化主体位

程朱理与陆王异同

篇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4课 明清际跃儒家思想

【知识梳理】

李贽离经叛道

(1) 内容:

①破除孔思想迷信

②批判存理灭欲说教, 强调私欲

(2) 意义:定程度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期要求

二、黄宗羲君主专制抨击

(1) 内容:

①揭露君主专制害

②提主君客民主思想

③主张取代皇帝家

(2) 意义: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内容:

①重视社实际情况解, 形经世致用思想

②主张实践求真知, 力求解决计民现实问题

(2) 意义:代朴实风先河

四、王夫唯物思想

(l) 内容:

①世界物质, 切事物都客观存实体

②物质发展变化规律循

③切事物通考察研究都认识

④具朴素辩证思想

(2) 意义:启示近代思维, 具划代意义

【习探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阶段 间 位、特征

产形 春秋战 (1)由孔创立,经孟、荀改进,体系更加完整,未受统治者重视(2)具古典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确立统 西汉 (1)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儒家思想,形具代特色新儒体系(2)趋向官化、神化

走向熟 宋明 (1)儒道教、佛教汲取益内容, 理儒、佛、道三家融合产物(2)由理发展,完更理论化、思辨化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现具反封建色彩民主启蒙思想(2)批判理,构早期启蒙思想洪流, 具解放思想进步性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认识:

儒家思想所百家脱颖统思想并断自我调整儒家说代表物能吸取百家固步自封更于能够与俱进顺应代潮流断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进步发展

篇4: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梳理】

(新儒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治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 诸侯势力益猛涨土兼并剧烈匈奴患威胁着西汉稳定

(3) 汉武帝期加强央集权积极政治思想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新儒

1. 特点:糅合道家、家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具代特色新儒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央集权需要, 提春秋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 针加强君权需要, 提合应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

(3) 针处世道德标准, 提三纲五儒家道德观

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位确立

(1) 原:董仲舒改造新儒适应西汉政府加强央集权需要,使其能够通思想统维护政治统

(2) 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家参与家政儒家说选拔才、任官授爵标准

②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教科书自教育儒家所垄断

③家兴办太;设立郡县校提高儒位

(3) 结

①儒家思想历代统治者推崇统思想;

②逐渐两千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习探究】董仲舒新儒与先秦儒何同

提示:

①位:先秦儒诸百家董仲舒儒真理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谈论现实问题新儒谈论神

③功能:先秦儒真理追求新儒现实政治服务

篇5: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课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三历史下册必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概括

高二历史知识点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精选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前六课知识点(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二历史必修三前六课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