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解:月上海棠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项珠子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诗词理解:月上海棠(共含9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项珠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词理解:月上海棠

篇1:诗词理解:月上海棠

[金]党怀英①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

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注:①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原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本词作于任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令时。

(1)上阕“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分别化用了陶渊明的哪两句诗?“仿佛”一词具有怎样的意味?

(2)晚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评价该词“融情景中,旨淡而远”。请就景与情的关系对本词下阕加以赏析。

9.(1)参考答案:分别是“采菊东篱下”和“山气日夕佳”。“仿佛”既是写眼前之景与陶公隐居之处类似,表达了钦慕之意,又暗含作者官小政繁尚不能真正隐居的遗憾。

解析:第一问是对诗歌用典的.考查,是熟悉的典故。第二问是对炼字的考查,“仿佛”有好像见到但又不确定的意思,以此来表达诗人对归隐的向往但又不能实现的心理。

(2)参考答案:下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先写晚霞被残阳辉映得如同绯红的鱼尾,秋水澄明,天边暮霭中飞鸿点点,疏林里秋声飒飒,抒发了词人倦游无味欲辞官归隐的思归之情;又以日落西山、紫翠苍茫之景结尾,表达了思归而不得归的郁闷惆怅。

解析:景情关系,即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先找出意象,再描绘意境,指明情感。

篇2:海棠的诗词

关于海棠的诗词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①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②袅袅:风细貌。③崇光:月光或花光。④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赏读:这首绝句写于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选自《集注分类东坡先生》。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开门见山地托出春风和海棠花、明月和回廊。“东风袅袅”形容春风吹拂之态,通过描写东风吹绽了满树绚烂的花朵,来点明时令,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崇光”是指高贵华美的光泽。“香雾空蒙”写海棠的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业,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笔锋一转,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诗人,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诗人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嫉妒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天真与可爱。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诗人查慎行说:“此诗极为俗口所赏,然非先生老境。”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达观、潇洒的胸襟。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 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 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 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 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篇3:月上海棠,月上海棠陆游,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月上海棠,月上海棠陆游,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诗词大全

月上海棠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体裁:词   兰房绣户厌厌病。叹春酲、和闷甚时醒。燕子空归,几曾传、玉关边信。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熏笼消歇沈烟冷。泪痕深、展转看花影。漫拥馀香,怎禁他、峭寒孤枕。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

篇4: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无名氏,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无名氏,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诗词大全

月上海棠

作者:无名氏  朝代:宋  体裁:词   南枝昨夜先回暖。便临寒、开花暗香远。化工忒?,把琼瑶、恣情裁翦。皑皑的、点缀梢头又遍。横斜影蘸清溪浅。似玉人、临鸾照粉面。大家休折,且迟留、对花开宴。祝东风、吹作和羹未晚。

篇5:月上海棠,月上海棠陆游,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月上海棠,月上海棠陆游,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诗词大全

月上海棠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体裁:词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篇6: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无名氏,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无名氏,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诗词大全

月上海棠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元  体裁:词   吾言劝了千千万。无一个回头猛烈汉。教上千般,犹道火院牵缠绊。没计算。一限又推一限。忧儿忧女没衣饭。指望百年永作伴。阎王来追,鬼使上门唤。拖将去也,不道家缘不办。

篇7: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无名氏,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无名氏,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诗词大全

月上海棠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元  体裁:词   昨夜因打北邙山过。见个骷髅儿道边卧。雨洒风吹,骷髅被牧童打破。知他是,李四张三王大。低头无语思量我。大限来时怎躲*。家有千金,难免这场灾祸。休争我,到底一家一个。

篇8:海棠春诗词赏析

海棠春诗词赏析

海棠春

纳兰性德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贮。任碧飐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注】贮:通伫。久立。

1﹒请赏析这首词的前两句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纳兰性德《海棠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纳兰性德《海棠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5分)

2﹒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联系下片前两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借景抒情(2分);落红片片,像迷雾一样,美丽却又让人无法找到进入桃源的路口(1分),表达诗人心中的凄凉迷茫。(2分)

2刻画了一个孤单、失落的主人公形象。(2分)夜已深,蔷薇花影暗摇曳,主人公久久地独自站立,什么也没有等到,(2分)任凭碧绿的花叶颤动,把自己的轻衫萦绕住。(2分)

作者简介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公元1676年(康熙)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注释

①桃源路:桃源,即桃花源,后代指理想的境界。此谓通往理想的境界。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②香径:花间小路,或指满地落花的小路。

③凝贮:同凝伫。凝望伫立。

④碧飐:指摇动着的花枝花叶。飐,颤动、摇动。

赏析

这首小词空灵含婉,只是勾画了一幅月夜下孤清寂寞的.情景,其所思所感皆在要眇含蓄的表达之中了。其所怀可以是所恋之人,也可以是指美好的理想,总之是在凝贮期待。惝恍迷离,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篇9:《月上瓜洲》诗词赏析

《月上瓜洲》诗词赏析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扛北固山上。神州:指中国,此指京都。

(1)请结合同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2)冈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注:每条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2)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逼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 注:每点2分,共4分。

赏析:

此词通篇借景抒情,蕴涵着无限凄凉感时之意。上片触景伤情,引起了故国之思。江头新秋,又带来几多新愁。塞草连天,神州何处?写出了对故国的无限忧思。下片抒发感慨。古今多少英雄泪,都随江水东流去。眼前只有瓜洲明月,江上渔竿。感时伤事,不尽欲言。全词含蓄蕴藉,感情真挚,委婉细腻,风雅自然。

赏析二

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登北固山,临多景楼,常有题咏。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起二句,透出感恨无限。京口地区,一水横陈,凤鸣玄泰,神妃合唱,麟舞鸾迈(《三洞珠囊》),引起古代失意之人的无限暇思,然而,梦幻消散,心头沉重的压力却一直不能减轻。因此,他们热情开始衰退,作品也充满伤感。他们追忆前世的美好,以及极认真的期盼飞升时刻的到来,就越表明了心头的失望和怀疑。

这首词表现的就是这种求仙不成,梦中作梦,忆往事落花流水的`苦闷。在写作方法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迷惘境界。这里面有前世美景幻觉式的展现,有旧地重游、人事皆非的伤感,有求仙不成的感叹,全词又隐约化用刘、阮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现的却是再入神山不见仙女的失望之情。

过片三句,悲愤至极。壮丽的河山,古往今来留下过多少英雄人物的足迹。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曾在这里联合抗曹,两晋、隋唐时期,这里也发生过许多值得怀念之事。可是,如今只留下英雄们无尽的遗恨,徒令登临的人们洒一掬吊古伤今的悲泪。而昔日的一切,都随着江水东流而逝去了,包括朝廷恢复中原的大计和个人施展抱负的雄心,都逝去了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扁舟一叶,持竿垂钓,又见新秋的明月,冉冉从瓜洲升起。就是说纵使有英雄人物,也是报国无门,只好逍遥于江海之上了。末句表现了词人抑郁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慨。瓜洲,在长江北岸,是运河入长江处,有渡口与镇江相通。

此词原调名为《乌夜啼》,作者取末句意改为《月上瓜洲》,自然也含有对国事的忧愤和失望之意。

海棠的诗词

红楼梦咏海棠诗词欣赏

月上海棠,月上海棠段成己,月上海棠的意思,月上海棠赏析

《老海棠树 》阅读理解及答案

《红楼梦》诗词鉴赏:咏白海棠诗

含有月的诗词名句

海棠苏轼

月迹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描写月的诗词和成语

大鱼海棠经典台词

诗词理解:月上海棠(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词理解:月上海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