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宜宾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手动贩卖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一、 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1、姑苏尘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名言名句积累
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文学名著积累
1、《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林海》、《草原》都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3、《海上日出》、《鸟的天堂》都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4、《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向命运挑战的伟。
6、填警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填古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8、写出杜甫带“风”的两句古诗:(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旅夜书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9、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 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
10、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施耐庵
四、汉子积累
1、给下列字或词注音。(4分)
慰藉(wei jie) 苍劲(cang jing ) 潜( qian )伏 戛( ga )然而止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
鼎:目;竖折折、衡、撇、竖、衡、竖、横折。凹:竖、横、竖,横折折折、横。
3、下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急待 穿流不息 凭心而论 世外桃园 (川、源) 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如愿已偿 管中窥豹 (厉、筹)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憎恨 ) ②团结( 分裂 ) ③亲近( 疏远 ) ④经验( )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3分)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 《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范仲淹)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 )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4分)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意识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吸收新的.知识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师的工作比较有特殊性,他主要为社会输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想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要想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我通过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
在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以往在作业中,我总是要求学生不能出现差错,一出现错误,我就要求他重做,为了完成老师的练习,学生不得不进行千锤百炼的练习,我的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了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而且也导致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并驯化出狭窄的心胸和偏执的人格。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出错,应改变对学生苛求完美无缺的心态。
多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教学中渗透法知识教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时效性。”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国旗法,教师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教师只有认真研习课本教材,学习相关的法律,才能准确的实现法与教材的相接点。如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可爱的大熊猫>>这课就可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乐山大佛>>也可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渗透。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教材。乐山大佛>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可爱的大熊猫>
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吸取营养,更好地培育学生。
学无止境,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才能给学生无穷的知识,这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如果教师一味地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园地,那就像清朝时期的政府的闭关自守的政策,永远会变得落后,人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教师在知识上战胜不了学生,那你拿什么在他们的心中立足呢?现代社会不断有新名词诞生,如黑客,宅男,宅女,富二代等,你不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如何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总之,教师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园地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不断地更新菜品,浇肥。你才可能保住自己的菜园子
我自认为是个比较爱学习的人,毕竟不管从年龄上说还是从教龄上算自己都是比较年轻的,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这次也不例外,当校长告诉我有一个出去听课学习的名额打算给我时,我毫不犹豫的欣然接受了。
我参加的是“山东省第五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现场会”,五天我的任务就是听课,一天八节课,那可真叫一个过瘾啊!
回来后,本学期刚领的一本听课记录已被我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翻看着这几天沉甸甸的收获,那一堂堂精彩的课又浮现在眼前……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节《军神》,文字与录像的结合再加上老师那动情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在座听课的老师也被带入了文中,带到了刘伯承将军的手术台边。
《麻雀》中老师多次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麻雀或老麻雀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当时情形的危机和老麻雀的勇敢伟大。
《从现在开始》一课,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文,老师对字词的训练非常扎实,形式灵活多样。同时老师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指导。课堂上老师语言生动亲切,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动物。尤其是在问到猫头鹰当上大王后小动物们的感受时,老师直接亲切地问:“小动物们,这一个星期下来,说说你们的感受好吗?梅花鹿呢?美丽的孔雀呢?小斑马呢?”老师直接与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进行对话来体会猫头鹰和袋鼠当大王时他们的叫苦连天,以及小猴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去年的树》是一篇小童话,课文篇幅短小但十分感人,老师多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使童话中的人物在学生眼中生动起来,更让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内容。比如:在这茫茫的追寻路上,小鸟可能遇见什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她会想些什么?在灯火没有完全熄灭前,帮大树写写他的心里话向小鸟讲述分别后的经历,写写曾经的往事或表达对小鸟的思念……像这样的几个环节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此外还有《狼和小羊》《地震中的父与子》《白鹅》《狐狸和乌鸦》《猫》等精彩的课。
回过头来想想,我发现成功的课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教师对教材挖掘比较深,比较透,理解到位。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各环节有效地落实。
2、对学生的训练比较扎实。尤其是低段的字词训练,朗读指导,高段的阅读写作方法指导等都很到位。另外,课上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教师都具有较好的自身素质,无论是朗读、板书还是课堂上一句简单的评价语都是一个闪光点。老师得体准确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走进与文本的对话中。或许是因为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缺陷的缘故吧!我总是格外关注老师在课堂上的情感。一节成功的课需要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10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自给(jǐ)自足 不卑不亢(kànɡ) 如饥似(sì)渴 崇(ch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艾(yì) 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 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 瞠(chēnɡ)目结舌 茅塞(sāi)顿开 从(cónɡ)容不迫
D.无的(dì)放矢 揠(yè)苗助长 宁(nìnɡ)死不屈 买椟(dú)还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好高务远 兴国安邦 再接再厉 举世无双
B.引人注目 莫明其妙 斩钉截铁 爱不释手
C.勇往直前 翩翩起舞 言简意该 惊弓之鸟
D.一张一驰 争分夺秒 喜出望外 轻而易举
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
A.5个 B.6个 C.7个 D.最少8个
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 )
A.化险为夷 B.口蜜腹剑 C.前赴后继 D.阳奉阴违
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狗吠 猿鸣 B.马嘶 蝉噪 C.鹤啼 虎啸 D.鸡叫 狼嚎
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 )
A. 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8.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 B.①→④→⑤→⑥→③→②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②→③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 )
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 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
10.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 ( )
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C.策划、组织能力 D.协调、实施能力
二、 判断题(10分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写;与声母q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写。 ( )
2.“凸”和“凹”的笔画数都是5画;“凸”的第4笔的名称是横折折竖。 ( )
3.如果把“喜气洋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谨小慎微、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六个词语归类的话,“谨小慎微”这个词应该单独归为一类。 ( )
4.“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的一半。”“船已开三日即到。”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 )
5.“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耐力大小,事情长久了才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坏。 ( )
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 )
7.“这是一首好歌。”“这不会不是一首好歌。”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但语气不同。 ( )
8.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 ( )
9.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以用作语文课程资源。 ( )
10.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
三、 填空题(12分 每空1分)
1.默写填空。
(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
(王冕《墨梅》)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2.按题目要求填空。
(1)用数笔画查字法,“鼎”应查 画;用部首查字法,“戚”应查 部。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中国古代名著《 》中的一个章节,其中“花和尚”指 (人名)。
(3)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各填上一个字,使其变成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旅客的提醒语。
不要 心,当心被偷;不要 心,当心被骗。
(4)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经写过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字条,贴在办公大院的一角,以劝阻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谁知字条在第二天大清早就不见了。原来,有人仰慕于老先生的为人和书法,悄悄揭下字条,一一剪下这几个字,重新排列后粘好。这样,原来的几个字便组成了另一个既有教育意义又能登大雅之堂的句子。这个句子应该是 。
(5)有人选用“鱼、游、马、钓、骇、跑、惊、快、鞭”这些字中的几个字,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鱼钓钓鱼鱼骇钓”,最恰当的下联是 。
四、 阅读题(22分 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10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②孰为汝多知乎?”
1.该文中加点的“为” 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2分)
2.在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2分)
例如:见/两小儿/辩斗
我 以 日 始 出 时 去 人 近,而 日 中 时 远 也。
3.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 ②
4.根据该文题目的意思,用不超过20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1分)
5.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是: (1分)
6.这个故事说明 ;也说明 。(2分)
(二)(12分)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去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 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 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卧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7.联系上下文,该文中画“ ”的空白处应该填上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8.认真阅读并分析故事中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每格填一个字)(2分) □□→□□→总结
9.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的目的是什么?(2分)
10.父亲对儿子的三次教育,一次比一次深刻。该文中能显示这个特点的词语依次是 、 、 ,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 的 。(4分)
11.该文中最能表现全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2分)
五﹑ 简答题(6分)
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请你简要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六、作文(40分) 题目一:讲台 题目二:诺言
要求:①任选一题;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字数在600字以上;④不得抄袭
[白马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 教师随笔(人教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_1023456789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102346万_____。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__6π___。面积是_9π____。
3.△+□+□=44
△+△+△+□+□=64
那么□=_17____,△=_10____。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_60分钟____。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__21___。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__1199___。
7.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y=1____。
8.函数y=1x+1的间断点为x=_-1____。
9.设函数f(x)=x,则f′(1)=_____。
10.函数f(x)=x3在闭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_____。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C)。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C)。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B)。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6)。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B)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C)。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A)。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设f(x)=xln(2-x)+3x2-2limx→1f(x),则limx→1f(x)等于。
A.-2
B.0
C.1
D.2
9.如果曲线y=f(x)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y=x3-2
B.y=2x3-5
C.y=x2-2
D.y=2x2-5
10.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P(AB)=1
B.P(AB)=0
C.P(AB)=P(A)P(B)
D.P(AB)=P(A)+P(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8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4分)
[112+(3.6-115)÷117]÷0.8=1/1562.解答下列应用题(4分)
前进小学六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48%,后来又有4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这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全年级的52%,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课外活动?
3.计算不定积分:∫x1+xdx。(4分)
4.设二元函数z=x2ex+y,求(1)唞唜;(2)唞唝;(3)dz。(6分)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6分)
分析下题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2能被0.4整除”
成因:
预防措施:
五、论述题(本题满分5分)
举一例子说明小学数学概念形成过程。
六、案例题(本大题共2题,满分共21分)
1.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11分)
张老师在甲班执教:1.做凑整(十、百)游戏;2.抛出算式323+198和323-198,先让学生计算,再小组内部交流,班内汇报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把198看作什么数能使计算简便?加上(或减去)200后,接下去要怎么做?为什么?然后师生共同概括速算方法。??练习反馈表明,学生错误率相当高。主要问题是: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2?在
“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2?
李老师执教乙班:给这类题目的速算方法找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活动,以此展开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王阿姨到财务室领奖金,她口袋里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她口袋里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王阿姨2张100元钞(200元),王阿姨找还1元。还表演:小刚到商场购物,他钱包中有217元,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钞,“营业员”找还他2元。2.将上面发奖金的过程提炼为一道数学应用题:王阿姨原有124元,收入199元,现在共有多少元?3.把上面发奖金的过程用算式表示:124+199=124+200-1,算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将上面买鞋的过程加工提炼成一道数学应用题:小刚原有217元,用了198元,现在还剩多少元?结合表演,列式计算并检验。
5.引导对比,小结整理,概括出速算的法则。??练习反馈表明,学生“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
2.根据下面给出的例题,试分析其教学难点,并编写出突破难点的教学片段。(10分)
例:小明有5本故事书,小红的故事书是小明的2倍,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
参考答案及解析(下一页)
一、填空题
1.1023456789102346[解析]越小的数字放在越靠左的数位上得到的数字越小,但零不能放在最左边的首数位上。故可得最小的十位数为1023456789,四舍五入到万位为102346万。
2.6π9π平方厘米[解析]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即为该正方形的内切圆。故半径r=12×6=3(厘米),所以它的周长为2πr=2π×3=6π(厘米),面积为πr2=π×32=9π(厘米2)。
3.1710[解析]由题干知△+2□=44(1)
3△+2□=64(2),(2)-(1)得2△=20,则△=10,从而2□=44-10,解得□=17。
4.60分钟[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的实质是求20与15的最小公倍数。因为
20=2×2×5,15=3×5,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2×2×3×5=60。即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60分钟。
5.21[解析]设分母应增加x,则2+67+x=27,即:2x+14=56,解得x=21。
6.1199[解析]略
7.y=1[解析]与x轴平行的直线的斜率为0,又在y轴上的截距为1,由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可得,该直线的方程为y=1。
8.-1[解析]间断点即为不连续点,显然为x+1=0时,即x=-1。
9.12[解析]由f(x)=x可知,f′(x)=(x)′=(x12)′=12x-12=12x,故f′(1)=12×1=12。
10.1[解析]因为f′(x)=3x2≥0,所以f(x)在定义域R上单调递增,所以在[-1,1]上也递增,故最大值在x=1处取得,即为f(1)=1。
二、选择题
1.C[解析]2能被2整除,但它为质数,故A错误。4能被2整除,但4是合数而不是质数,故B错误。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都为偶数。2C[解析]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A排除。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B排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D排除。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为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
3.B[解析]盐水有5+75=80(克),故盐占盐水的580=116。
4.C[解析]由2a3+326=5b9可得,a+2=b,又5b9能被9整除,可知b=4,则a=2,所以a+b=2+4=6。
5.B[解析]如果是自然堆码,最多的情况是:每相邻的下一层比它的上一层多1根,即构成了以5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可知21为第17项,从而这堆钢管最多能堆(5+21)×172=221(根)。
6.C[解析]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而棱柱为直棱柱堇庵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堇庵的侧面为矩形。故为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7.A[解析]13为分数但不是有限小数,B排除。同样13也是真分数,但也不是有限小数,排除C。43是假分数,也不是有限小数,D排除。故选A。
8.C[解析]对f(x)=xln(2-x)+3x2-2limx→1f(x)两边同时取极限为:limx→1f(x)=0+3-2limx→1f(x),即3limx→1f(x)=3,故limx→1f(x)=1。故选C。
9.B[解析]由曲线过点(1,-3)排除A、C项。由此曲线过点(2,11)排除D,故选B。y=2x3-5显然过点(1,-3)和(2,11),且它在(x,y)处的切线斜率为6x2,显然满足与x2成正比。
10.B[解析]由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可知,A∩B=h,即P(AB)=0且P(A+B)=P(A∪B)=P(A)+P(B)。故选B。
三、解答题
1.解:[112+(3.6-115)÷117]÷0.8
=[32+(335-115)÷87]÷45
=(32+125×78)÷45
=(32+2110)÷45
=185×54
=92。
2.解:设
全年级总人数为x人,则
x·48%+4x=52%
解得:x=100
所以没有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100×(1-52%)=48(人)。
3.解:∫x1+xdx=∫x+1-1x+1dx=∫dx-∫1x+1dx=x-ln|x+1|+C(C为常数)。
4.解:(1)唞唜=2xex+y+x2ex+y=(x2+2x)ex+y;
(2)唞唝=x2ex+y;
(3)dz=唞唜dx+唞唝dy=(x2+2x)ex+ydx+x2ex+ydy。
四、分析题
参考答案: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是小数。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故错误。
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条件。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的不同。
五、简答题
参考答案: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运用。
例如: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讲解:
(1)概念的引入:根据已经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只是对于乘法的定律,在计算时,很多时候会遇到乘法和加法相结合的式子,如(21+14)×3。
(2)概念的形成:通过让学生计算,归纳发现乘法分配律。
比较大小:①(32+11)×532×5+11×5
②(26+17)×226×2+17×2
学生通过计算后很容易发现每组中左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左边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虽然两个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即(a+b)×c=a×c+b×c。
(3)概念的运用:通过运用概念达到掌握此概念的目的。
计算下题:①(35+12)×10
②(25+12.5)×8
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乘法分配律会很快得到结果,比先算括号里两个数的和再乘外面的数要快的多,从而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会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也就掌握了概念。
六、案例题
1.参考答案:分析建议:张教师主要用了抽象与概括的思想方法;李老师用了教学模型的方法,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模型的解,最后用这一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从这方面加以论述。
2.参考答案:略。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B)。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一填空题
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性。
2中国数学史,先有()数,后有()数。
3算法多样化,最基本算法是()计算。
二判断题
1镜面对称是轴对称图形。()。
2基数在小学里称为个数。()。
30是自然数。()
三选择题
1教师在计算中,特别要关注()。①计算结果②计算方法
2横式算法是从()的计算方法。
①高位到低位②低位到高位③高位到低位或低位到高位
四简答题
1小学几何有哪五块?
2综合与实践活动分类有哪五类?
五论述题
你是怎样看待统计与概率相结合的?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一填空题
1等价2小分3竖式
二判断题
1错2对3对
三选择题
1②2①
四简答题
1直观几何度量几何演绎几何运动几何坐标几何
2综合应用型活动操作型数学欣赏型数学史话型数学素养型
时间7月26日
中西部远程教育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解决问题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从()转向()。
2相等关系是一种数学()。
3列方程解问题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二判断题
1利用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是为了一题多解。()
2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3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条件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问题找出条件。()
三选择题
1笛卡尔“万能方法”中指出把任何代数问题归结为()
①解方程②生活问题
2在方程实际教学中,()
①要形成等量意识和检验意识。②只要形成等量意识,可以不形成检验意识
四简答题
1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2在方程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哪两点?
五论述题
1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
正确答案:
一填空题
1学会解题应用意识2模型3方程思想
二判断题
1错2对3对
三选择题
1①2①
四简答题
1问题情境要适切。教材把握要准确。传统精华要继承。
2寻找数量等量关系,形成等量意识。引导自主检验,形成检验意识。
五论述题
1进入情境,搜索信息,形成思路。
2构思思路
3自主探索,独立解决
4反思,进行检验。
时间7月27日
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估算过程多样
②估算方法多样
③估算结果多样:
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评价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速度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63/8)分钟。
2010年小学数学教师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数学思想的三个层次是()()()。
2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
3在数学教学中,应()口算,()估算,()算法多样化。
二判断题
1模型在高年级更多的是模式。()
2课程结构要做到多样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三选择题
1针对情感态度目标,要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的()
①知识②技能③好奇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以()评价为主。
①过程②结果③分数
四简答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哪四个部分?
五论述题
1数学课程标准有其特殊的性质,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一填空题:
1数学发展数学学习数学解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加强提倡
二判断1错2对3错
三选择题
1③2①
四简答题
1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时间7月25日
★ 专业知识学习心得
★ 宜宾学院招生章程
★ 酒与宜宾节日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