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常见发声方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鱼腥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播音主持常见发声方法(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鱼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播音主持常见发声方法

篇1:播音主持常见发声方法

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说好普通话是基础,那么就一定要进行语音、发声、表达方面的基础训练。那么怎么才能练好气、声、字呢?

播音主持发声训练:常见错误发声及纠正方法

1、喊叫

音色:尖锐、刺耳、粗糙,有时跑音;原因:盲目追求高音造成,呼吸部位浅,舌根、颈部、下腭肌肉紧张,喉咙被卡紧

纠正方法:

A、调整好呼吸,吸气部位要深,呼气控制,提起软腭,舌根及下腭要松弛;

B、不要加强高音,使声音走向向低宽发展;

C、从自己最自然的中声区,发a o e i u v 六个主要元音的延长音,声音要拉开立住;

D、平时多练习一些柔和的诗歌、民歌、短句等

2、闷暗

音色:沉闷、缺少光泽(亮度)。原因:口腔肌肉松散,牙关不开。这样的发声没有共鸣,给听众有声无字的感觉。

纠正方法:

A、加强21个声母的重点练习,同时与开、齐、合、撮四呼结合起来练习,全面锻炼口腔;

B、双唇音/b、p、m/与开口呼韵母相拼的音节练习,速度放慢,出字有力,韵腹拉开立起,收好字尾b-ang-bang(棒);p-ang-pang (庞);m-ang-mang (忙);b-ai-bai(百)

C、如果遇到发音部位靠后的声母、韵母,应该有意识地往前送,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发音部位前移。

D、四字词练习:花红柳绿 锦绣河山 山明水秀 心知肚明

E、绕口令

3、喉音

音色:生硬、沉重、弹性差;原因:气息短浅,上胸部紧张,舌根用力,后声腔开得过大。这样嗓子容易疲劳损伤。

纠正方法:

A、舌头活动部位要准确,一般舌头的活动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注意放松喉咙;

B、两肩放松,调整好呼吸,发音时,头位不要过于压低,让音波在口腔中轻轻上提;

C、张口吸气或“半打哈欠“的感觉体会喉咙、舌根、下腭放松的感觉;

D、加强唇舌的练习,如/b、p、m、d、t、n、l/和韵母相拼的音节;

E、短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4、鼻音

音色:暗淡、枯涩,象感冒声,鼻子堵塞;原因:口腔开度不够,软腭无力塌下,舌中部抬起使部分气流进入鼻腔,从而失去了部分口腔共鸣

纠正方法 :

A、关闭鼻腔通路,用半哈欠的感觉将软腭提起,放松舌根、牙关,让后声腔的开度加大;

B、用上述感觉发六个单元音的延长音,发音总趋势是下行的感觉;

C、将16个鼻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与比鼻韵尾作拆合练习:ang-a-ng uan-u-a-n ong-n-g ing-I-ng

D、注意少练的音节:有鼻音的人初练声应该少练/m、n/声母开头的音节和/n、ng/结尾的音节。

5、捏挤

音色:单薄、发扁,声音象从口腔中挤出;原因:由于舌根下压或舌根僵硬造成喉咙捏紧造成。此时软腭放得太低,口腔不开。也有人为了追求声音明亮、靠前的效果,喉咙自然吊高升起,产生挤捏。这样的声音加大声带负担,影响声带活动范围,很容易损坏嗓子;

纠正方法:

A、改变不正确的呼吸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气息要有一定深度;

B、发音时采用自然张口,下腭要放松,抬起软腭,放松牙关。元音练习。

C、练习,注意字头发音短暂,主要时间用在“韵腹“的拉开立起阶段 ba pa da ta bang dang zhang chang shang bu pu

D、短语 伟大中国 鸟语花香 惊涛骇浪 翻江倒海

E、夸大三声练习: 好 美 满 想 养 厂 请 跑

以上声音问题并非全部,其解决方法也仅供参考。其实从实际工作用声角度来说,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气息太浅和发音位置不正确造成的。胸腹联合呼吸法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好的,除了坚持训练之外,在朗读过程中从有意识使用、练习,到自由运用,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音位置靠前靠后,都会是发音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声音也变得暗沉。放松喉头、舌根,提高软腭,让声音在中声区位置发出肯定是最舒服也最自然的状态,音色也会更好。也许你说话有地方口音,也许你的音色不够圆润;也许你用嗓过度声音嘶哑,也许你朗读得没有新意……不妨科学系统进行声音呼吸的训练,让我们的朗读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篇2:播音主持发声训练之语气

语气就是说话的口气,就是语句在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声音形式。有声语言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复杂鲜活的语气上。

播音主持发声训练:语气训练

语气是体现朗诵者立场、态度、个性、情感、心境等起伏变化的语音形式,它是思想感情、词句篇章、语音形式的统一体。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讲出一连串声音符号,生动、正确地反映出朗诵者的本意。语气具有综合性,既包括声调,句调,还包括语势。在下面的声音技巧里面,我们会讲到,语气是多种多样的,朗诵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选择语气。这里,我们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练习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语气。

1. 从语言的基本单位——语句的句型来说,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大类。因而在朗诵时,相应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祈使语气的区分。

我准备明天到北京出差。(这句话显然是个陈述句,读这句话,要用平铺直叙的陈述语气)

放下武器,把手举起来!(这句话是祈使句,读这句话,要用声色俱厉,用命令这种祈使语气)

你怎么还没有去上班呀?(这句话是个疑问句,读这句话,要用疑惑不解,由衷发问的语气)

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句话是感叹句,读这句话,要用带有真实情感,有感而发的感叹语气)

2. 从语句表情达意的内容来说,有表情语气、表意语气,表态语气的区分。

1)表意语气。通过这种语气,向听众百哦打字机的意见,意思。用这种语气讲话,句子中通常有相应的语气词,它或者独立成小句,或用于小句末尾,或用于整个句子的末尾。如:

站住!否则我就开枪拉。(命令)你上哪?(询问)

您把那本书借给我看几天吧。(请求)

你不要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啊。(提醒)

排长,敌人上来了,打吧。(催促)

对此,你的意见如何呢?(反问)

你真的事先一点也不知道吗?(质问)

你昨天怎么旷课啊?(责备)

站住!否则我就开枪拉。(命令)

2)表情语气。通过这种语气,向听众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句子中通常也有相应的语气词。

哎呀,这下子可好了。(喜悦)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啊!(赞叹)

哦!我终于弄明白了。(醒悟)

他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死的太早了。(叹息)

日本鬼子真是坏透了。(愤恨)

呸!你这个无耻的叛徒!(鄙视)

3)表态语气。通过这种语气,想听众表达自己的某种态度。句子中有时也用语气词。

他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肯定)

这件事恐怕难以办到。(不肯定)

我不希望看到那样的结果。(委婉)

你认为这样做行吗?(商量)

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否定)

此外,从表达方式来说,又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不同的方式,它们各自的语气也不一样,还有,从所表达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表达者的思想感情来说,更是千差万别,因而所用语气的平转急缓,张弛高低也各不相同,变化万千。

篇3:播音主持的发声技巧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播音

播音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递的,所以要求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要求很高。

音高音强的变化,这个幅度不要过大,但是在其它声音背景当中应该具有比较强的穿透力。播音语言信息覆盖密度大,受众的层次不同、收听收视的环境也各不相同,这样就要求播音发声吐字清晰准确,同时还要求圆润流畅。

由于播音员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在节目中出现,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受众对他们的发声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亲切自如,优美动听,感染力强,并且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播音发声是源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但是绝不能等同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它们是生活当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

那么我们对播音发声的要求,我想可以归纳成这样几句话: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克服所短,逐步扩展自己的发声能力,找到自己最好的声音,用好自己的声音,由于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各不相同,那么在音高上就体现出每个人的音域范围的不同。一般人的音域范围大约在一个半到两个八度之间,这叫自然音域。生活中口语的音高变化它的幅度仅仅有自然音域底部的不到一个八度的范围,在我们的自然音域当中除去最高和最低的几个发的不自如的音之外,中间的一段我们叫它自如声区。

播音发声一般要求自如声区能够达到一个半八度以上为好,在自如声区范围内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最多,更要练扎实,如果自己的音域比较窄,最好也是在自己的自如声区偏低部分练扎实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扩展,每个人的自然音域是由自己的发声器官的构造,特别是声带的形状、长短、薄厚所决定了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和使用,不要人为的拔高或者是压低,使喉部处于不自然状态,因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有损发声器官的健康。

我要讲的内容是播音发声,大体上准备分成这么几个部分:播音发声概说以及播音发声的特点,播音发声当中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头部及共鸣的控制,还有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最后还要简单的讲一讲练声和嗓音保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有声语言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依据稿件、提纲或者是腹稿,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且确立自身形象的唯一手段,或者是主要手段。所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且还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发声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而错误的用声方法甚至会影响播音寿命,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勤于磨练,扎实的掌握用声技巧。播音发声和生活当中的口语以及其它艺术语言发声相比,由于声音的传递手段不同、语言交流方式不同、播讲者的身份不同,同时呢,受众的审美要求也不同,所以具有自己的特点。播音是新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播音员用声一般应该在自然音域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比较多,同时音色要大方、明朗、干净,艺术夸张装饰的成份比较少,很少使用假声。

另一个因人而异的是音色,由于发音器官的构造不同而形成每个人的不同音色,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声音。而每一个人在发声的时候,由于声门状态的不同和对共鸣器官的不同调节又能够形成表达不同感情分量的千差万别的声音色彩。

播音发声对音量的要求是强度不高,幅度不大,但是层次要多,播音发声是面对话筒运用电声设备,话筒和嘴的距离只有30厘米左右,同时录音、增音与发射设备都有音量调节定位器,所以我们不要着意的扩大自己的音量,这也是播音发声的一大优点和特点。播音发声当中对音量大小的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每一个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来说,由于节目的不同、稿件体裁的不同,甚至播音员精神状态身体状况的不同,音量大小总是有变化的,要根据每一个人的声音条件和用声习惯来确定,但是,使用比生活当中口语发声音量稍微大一些的音量,这样有利于控制、有利于调整、有利于驾驭自己的声音,音量过大需要增大用气量,加大发声器官的紧张度,音量过小呢对比度就差,吸气声和背景杂音就容易混进去。同时播音发声音量变化的幅度一定要掌握好,变化幅度过大了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但是有些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太平淡表现力差,这也是应该考虑是不是音量变化的幅度太小了所导致。总之播音发声中对音量的控制应该体现出丰富的层次来,作为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色彩的一种手段,要配合音长以及音高的变化来体现出语言的节奏变化,增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语音是在大脑统一支配下,各发声器官协调运动发出的,人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和共鸣器官。动力器官--肺,由肺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喉头内的声带,它是声源;共鸣器官--喉腔、咽腔、口腔、鼻腔以及胸腔、头腔等等。共鸣腔是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咬字器官--舌、唇、齿及齿龈、硬腭、软腭等等。咬字器官的运动对喉部发出的声素和肺呼出的气流加以节制,从而形成音素和音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到口咽腔沿上腭中缝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而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那么怎么样取得这种总体发声的感觉呢,这正是播音发声所要讲述的问题,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几句话: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前四句讲的是发音,五六句讲的是吐字,最后讲声音弹性及情声气的关系。下面我们分成几个部分来讲述。

播音发声3-呼吸控制

首先我们讲呼吸控制。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呼出的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共鸣的运用和呼出气息的速度、流量和密度都有直接的关系。气流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以及音色的优美圆润、嗓音的持久性及情趣的饱满充沛,也就是说只有在呼吸得到控制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声音的控制。呼吸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作为发声的动力,它还是一种极重要的表达手段,是情和声之间必经的桥梁,要使声音能够自如的表情达意,那么我们必须学会呼吸的控制和运用。

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对呼吸控制的要求,就是能够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调节气息,气息顺畅均匀、深浅适中、运用自如。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在呼气过程当中完成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没有过分强调进气量大而只要求有足够的气息,关键还是在于对呼气的控制能力,控制气流以急缓、疏密、匀等各种方式呼出。人的呼吸气管是由呼吸道、肺、胸廓和有关肌肉、横隔膜和腹部肌肉组成的。呼吸方法一般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气吸的比较浅而且少,腹式呼吸气虽然能吸得比较深,但是进气量不够大,而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呢是胸腔、横隔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胸腔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够吸入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大。另外由于能够稳定的保持住两肋及横隔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这种呼吸方法容易控制呼吸,而且具有容易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在我国民族声乐以及戏剧曲艺等等艺术发声当中所说的丹田气就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它是我们播音发声中所应该采用的呼吸方法。

应该怎么样掌握胸部联合式呼吸法呢,关键在于抓住符合要领的实际感觉,并且需要在反复的练习当中加强和稳定这种感觉。吸气的时候要注意吸气要深、两肋打开、腹壁站定。这三条要领是吸气动作的分解,实际上它们是在吸气的过程当中同步进行。呼气的时候要把握住稳进、持久和变化。在换气的时候则要注意在句首换气,换了就用,留有余地和吸气无声。总起来说,我们应该把发声时呼气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吸气换气都是为了呼气发声服务的。我们在吸气的时候胸廓扩张,同时胸部和腹部相隔的那层隔肌也收缩下降,腹腔里的脏器位置也下降,腹腔内压升高,腹壁稍微向外突出。相反呼气的时候,胸廓缩小,隔肌放松上升,腹腔中的内脏复位,腹壁收回。有资料表明一个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活动进行的气体交换有25%是来自肋骨的活动,而75%是靠隔肌的活动,因此隔肌运动完成呼吸活动,对维持我们生理需求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呼吸起巨大作用的隔肌是不随意肌,而腹肌是随意肌。我们可以靠着腹肌的收缩来改变腹腔的内压,从而控制隔肌的升降,而这个控制过程是靠腹直肌、腹斜肌等的协同动作来完成的,而作用力的合力的中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丹田了。我们能对腹肌调节控制作到适度、灵活、自如就会使呼出气息的压力、流量、流速产生多层次的交差变化,才有可能形成有弹性的发声肌能活动,才能自如的控制音长、音强、音色的变化以及控制节奏的变化和共鸣的位置,才能自如的表达传递运动当中的思想感情。

播音发声4-胸腹联合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应该是吸气的时候小腹微收,随着气流从口鼻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的渐渐紧起来,小腹控制逐渐加强。呼气的时候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和两肋使它们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是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的感觉之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在发声状态当中腹肌控制的强弱是随着思想感情的运动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的。在播音发声当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采用坐姿比较多,这时候应该注意胸要稍稍挺起,腰不要向后塌,两肩不要向上耸,有播音桌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好和坐椅的相对高度,不要有用胳膊支起双肩的感觉。吸气量比生活用气要多,但是又不要吸得过满,吸得过满了则很难控制使用,一般是达到七、八成就可以了,但是要吸刘深,感觉气流通过脊背向后腰及下胸部和两肋流入,逐渐的整个腰部都有明显扩张的感觉,有一种自上而下、由里而外扩张的力量。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来体会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第一是闻花香,来体会吸气吸得深、吸得饱满。

第二是轻轻吹去桌面上的尘土,来体会气息均匀、舒缓的呼出。

第三用一口气数数,1、2、3、4、5、6

……或者是念绕口令: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完24个葫芦,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四个葫芦……来体会气息有力度、有节奏的呼出。同时用气不要用得太苦,不要强憋着忍着多数几个数。

第四我们可以读一些古体诗词,把握诗词的意境,体会呼出气流强弱急缓的变化。

第五播新闻、消息一类的稿件,体会对气息的较强控制,尤其是在句尾、句首气息控制状态的接续,注意在声断意不断的前提下气息的补充。

第六我们可以制定详细提纲,组织话题进行讲述,来体会接近生活语言状态下气息的弱控制,来体会声音支点比较低、声音强度比较弱、语流随着情感运动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气息控制意识的加强。呼吸的控制一定要注意,不是为了呼吸而控制而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播讲而控制,同时不要一说控制就控制僵死。一篇稿件句句字字控制强度都是均等的,那就等于没有控制。要注意突出集中体现思想感情和语气目的的、语气重音的时候气息控制意识的加强。此外接近生活语言是要高于生活语言,不是等同于生活语言,同样纯自然的低能状态和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弱控制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在追求亲切自然的声音的时候,要正确地把握呼吸的控制,否则会导致语音的含混,常时间的不科学的呼吸控制甚至会导致发声器官的损伤。

气乃情所致,日常生活语言当中,气息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俗话说:“心平乃气和”,发声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气息的表现方式是由心理状态来决定的,所以必须对稿件必须进行认真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对所说的话题要经过认真的准备,有深刻的理解,要有明确鲜明的态度,产生强烈的播讲愿望,使感情运动起来,要有感而发。如果没有情感的运动,那么呼吸的控制必定是单调、呆板,势必会影响声音色彩的变化,使声音失去弹性。利用感情调节呼吸的运动是播音发声呼吸控制的最基本的原则,它也是呼吸控制的高级阶段。在训练过程当中,只有通过较为长期的,而且是有意识的训练,熟练的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要领,逐渐达到自如的境地,才能够达到控制自如的境地,才能使气息随着感情的运动而运动,这就是“以情运气”了。

上面我们说了发声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那么进行呼吸控制的训练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呼吸肌肉,像游泳,广播体操,还有球类运动以及俯卧撑等等体育锻炼,都是全身性的运动。进行这种锻炼,可以使呼吸肌肉灵活有力。腹肌是控制呼吸的关键肌肉,我们可以多做仰卧起坐,或者是仰卧举腿等等运动,以加强腹肌。从事播音工作的女性占很大比例,比较而言,女性的腹肌力量一般是比较弱的,所以就更应该注意进行锻炼。好,呼吸控制,我们就简单的到这里。下面,我们要讲的是播音发声的“口腔控制”。

那么口腔控制要讲述那些内容呢?他主要要说的是播音发声当中的“吐字归音”。“吐字归音”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优美动听的有声语言是我们进行创作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有声语言已经不是纯生活语言,而是生活语言的扩大和美化。“吐字归音”是我们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的基础,也需要在生活语言基础上加以艺术化。听众、观众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正腔圆。如果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吐字的环境。那么这个环境就是直接形成语音的口腔,我们要运用“吐字归音”的技巧,使我们的字音符合汉字语音出字、立字、归音的规律。

播音工作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我们要按照汉语普通话语音规律吐字发音,只能在符合语音规律的前提下,把字音发得更完美,更悦耳,而不能违反语音规律,比如像声母“j,q,x”,就不能发成带尖音的“jei,chei,shei”。再比如“破坏”的“破”,我们就不能发成“pe”,因为汉语普通话当中声母“b,p,m,f”和e是没有拼合关心的。

再一个要求是清晰,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音的一大特点,因为我们是要通过有声语言把思想感情和各种信息传达给听众、观众,宣传效果和有声语言的质量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比如像声母“z,c,s,zh,ch,sh”,由于发音部位不正确,往往会带有很大的杂音,带有很大的噪声,那么通过传输设备,传递到听众、观众的耳朵里面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的刺耳,甚至有一些关键的词会因为听不清而影响信息的传递。

咬字器官的互相配合有如下几个要领需要我们掌握。

首先是打开口腔,播音发声比生活语言口腔开度要大,打开口腔要有提起上腭的感觉,同时下腭要放松,上腭的提起和下腭的放松可以适当的加大口腔容积,为字音的拉开立起创造条件,这个状态是通过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腭,放松下巴来实现的。提颧肌,(颧肌的颧是颧骨的颧)提颧肌不是做成微笑的状态,而是颧肌稍有紧张的感觉就可以。颧肌提起的时候,口腔的前部以及上腭的顶部有展宽的感觉,同时我们的鼻孔也会略为张大,同时唇,尤其是上唇会感觉到紧贴牙齿,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这样容易发挥力量,这样对吐字的清晰明亮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打开牙关主要是指双侧上后朝仰,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大口腔的开度,丰富口腔共鸣。挺软腭是抬起上腭后部的动作,可以加大口腔后部的空间,同时减小鼻腔出路的入口,以避免声音过多的灌入鼻腔而造成浓重的鼻音。放松下巴也是为了打开口腔,打开口腔,上腭并不能打开,只有下腭依靠关节可以打开,而且只有放松才能打开,下腭的紧张会使舌骨向后上方移动,牵动喉头上起,使声音通道变窄,把字咬死,喉部肌肉不正常的紧张,会造成发声的紧张吃力,加重加快疲劳感。

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第二个要领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力量的集中。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是指声音集中的重要的一环,而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主要表现在唇和舌上,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的主要原因,舌的力量集中首先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缝线上,另外无论是发辅音还是发元音,舌的有关部分力量要集中,这样声音才能集中,如果力量分散,声音也就散了;声音散,缺乏力度,字音含混不清,唇舌无力是主要的原因,而发声的时候唇舌不用力就是当前生活语言以及播音发声当中的时髦通病,我们必须认识到双唇是发声的最后一道关口,唇的力量集中,双唇贴住上下齿,不但可以改善画面形象,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为双唇松弛形成唇齿之间的腔体造成的湍流,使声音干净明亮集中,而舌在普通话所有音素当中,除去辅音当中的双唇音b、p、m和唇齿音f

以外,都和舌的运动有关,而在音节当中更是全部都有舌的积极活动,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舌的运动的控制是吐字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采用念绕口令来加强舌的运动的锻炼。刚才我们说了,由于在音节当中,几乎全部都有舌的积极的活动。那么念哪一段绕口令都可以加强舌的运动的锻炼。比如像声母z、c、s和zh、ch、sh以及d、t、n、l有关的绕口令,像“牛拉碾子碾牛料,碾完了牛料留牛料。”这是声母n和l。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口部操当中的团舌、立舌、摆舌、转舌、弹舌、顶刮舌面等动作,这些也是对加强舌的力量很好的办法。第三个要领,是应当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的着力位置。我们发出的声音,应该沿着软腭、硬腭的中重线,推到硬腭的前部。这条中重线,就是声音发出的路线。硬腭的前部就是字音的着力位置。这样做会获得声音从上唇以上的部位透出的感觉,声音集中,音色明朗。应该说声波不会从上唇以上的部位透出,这是一种感觉。我们在发声当中,要有这种意志,要有这种感觉。

总的来说,出字、立字、归音是吐字归音的三个阶段,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部分运用的不恰当就会影响整个字音清楚、圆润、响亮。发音的过程是从字头通过字腹滑向字尾,虽然说的是滑动,但是每个部分还必须交待清楚,如果形象的描绘一个字音的发音过程,那么就象枣核一样的形状,两头尖,中间大,字头和字尾占居了枣核的两端,而中间的突出部分就是字腹的饱满形态,但是吐字归音和其它发音技巧一样,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在形成语流的过程当中,应该服从声音的感情色彩,服从语流的舒展、流畅。吐字归音的练习,出字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按照不同声母组成的绕口令,立字我们可以按照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分类读一些诗或者是词,那么归音呢我们可以按照十三辙分类读一些诗词,综合起来我们也可以找一些散文或者是其它体裁的短文来朗读进行训练。

以记录速度播读新闻稿件,进行口腔控制练习也是一种好方法。

所谓记录速度是指可以保证听众记录的速度,一般每一句话要播三次,一分钟播25个字,生字、词以及容易混淆的同音字、词还应该给予解释,并且要读出箭头、标点符号以及分段。用记录速度播读新闻的时候,语气表达方式指的是语气重音、停顿等等,应该和正常速度播读一样,但是轻声音节要重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记录者听清、听懂。

吐字归音的练习,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字代声、以字传情,这是我国艺术发声的传统训练方法当中的训练原则,它是合乎科学道理的。用现在生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发声活动虽然十分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作主导:一个是神经系统的主导作用,另一个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生理机智的作用。以字代声就是要通过语言生理机智的作用,用言语来带动发声、气息和共鸣的活动;以字传情,就是通过传情来训练神经系统对于发声的全面主导作用。

另外作为电视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我们在训练发声的过程当中,同时还要注意到自己的面部表情以及面部、以及形体的一些动作,还有现在电台的一些主持人节目,有些节目主持人对于吐字发声很不讲究、很不注意,只是白话白声就认为是生活语言了。我们讲口语它是贴近生活语言的,它的句子短,语流节奏是比较快的,但是我们作为播音语言来说,它对口语的要求:准确,清晰、生动、得体,还必须要通过讲究吐字发声,来使我们的语言更能够作到这几点要求。

对口语的要求首先我说了准确,准确指的是内容正确,中心明确,重点要突出,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同时要讲规范的普通话,用词也要准确,造句要基本符合语法规范,没有语绽,不能含糊其词,同时不能东拉西扯,不能信口开河;再一个要求是清晰,清晰指的是语脉清晰、层次井然、语流空旷、前后连贯、语意完整、句式简洁、逻辑性要强、要有说服力,不能啰嗦重复、不能颠三倒四、不能自相矛盾,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伶利的口齿也是很难设想的。

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生动,生动指的是语调自然、音量适度、语速恰当、要有节奏感、语汇丰富、句子多变、表达方式多样、有启发性、有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想不通过吐字发声的训练是很难做到的。还有一点对口语的要求就是要得体,得体是指表达要有分寸,要能够根据表达的内容、目的和环境对象的不同恰如其分的选择词语、句式、语气和表达方式等等。同样这个得体也要用在我们的发声,应该说任何能力都是练出来的,同样口语表达能力它的培养和提高,如果离开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也是不可能的。练,不能盲目的练,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去练,要按照循序渐近的原则系统的练,我们用声音来体现劳动成果,用声音来创造劳动价值,应该说吐字归音能力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而要有所突破,要达到自如运用的境界,那就需要我们天天练,刻苦练,把握规距,再造方圆。有关播音发声的口腔控制就讲到这里。

篇4:播音主持扩展音域的发声训练方法

扩展音域的训练标准要定在接近或者达到两个八度的水平上。最常使用的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绕下绕练习,另外一种是用同一首诗歌进行不同音高的朗读,做这样的练习。

一、训练要求

1、是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要从自然音色比较好的音高开始逐步地向高低两方面扩展。

2、是要把握住音色,发高音的时候不要过分的窄尖,发低音的时候不要过分的宽空,要力求做到上下行的时候音色是统一的,是和谐的。

3、喉头要稳定,喉头的位置要稳定,相对的稳定下来,高音不要过分的上提,低音不要过分的下压。

4、是调整声音的指向,这是一个感觉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声束的走向,发高音的时候就偏向后的,而低音的时候是偏向前的。

5、是要调整气息的压力,那么发高音时候就要加压,要拉住,发低音的时候就要减压托起,这个拉住托起也是一种感觉,利用这种感觉我们来把气息控制住。在我们实际用声时,播音、朗诵、演讲,包括讲课在内,如果所用的声音偏高了或者偏低了,就会使声音失去弹性,缺乏个性特征。这是用声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很多的,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审美追求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认为高音清脆响亮就一味的追求高音,有的人认为低音深沉柔和就一味的追求低音,还有的人他崇拜某一位名家的声音,那么就不顾个人的条件去做那种简单地模仿,这样盲目的错误追求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用声偏高或偏低的习惯。因此呢一定要在端正认识的基础上学会确定自己自如的音高范围,这是我们音高变化的一个基础,音高变化的一个基础。

二、扩展音域最常使用的训练方法

1、上绕下绕练习。上绕应该注意到要从自然音高开始,所谓自然音高就是说你张口就可以来的,可以比较自然就可以发出来的这样的音高,发a音或者i音,层层上绕,气息要拉住,小腹逐渐收紧,这是上绕。下绕练习相反也就是从自然音高开始发a音或者i音,层层下绕,气息要托起,上面我们讲上绕要拉住,下绕时候要托起,小腹逐渐放松,“a……a……”,再做一遍,“a……a……”。i音,发i音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2、用同一首诗歌,而是用不同的音高来进行朗读练习。 比如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高一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第一遍示范再低一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概这样一示范就清楚了,它是用不同的音高而按照朗读诗歌的一般要求去做的,是要注意到它的内容和情感的表达,我们不是单纯的去做一种声音练习,还要结合诗歌的,朗读诗歌的要求,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要求来进行练习。

三、如何判断音高范围

首先,可以进行主观判断,也就是用不同的音高来朗诵一首诗,通过对自己声音音色的质量和自然度这种对比判断来确定自如音高的范围。比如拿我自己来讲,如果我这样去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我就觉得比较合适,“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这样就比较合适。如果我不是采用这个音高,而是现在高得多,“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我们从音色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怎么样合适,或者用的低一些,低的比较过分了,“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显然我自己的这个自如的音高范围在哪一段我们就通过这一音色质量和这个表达时的自然度,它的对比上来判断确定,这是先进行主观判断。

然后,用客观判断来确认一下,用钢琴或者校音器来确定上绕下绕音的音域范围。我们从最低音开始发到最高音,然后再从最高音发到最低音,当然这是指自己的能力范围,我有能力在保证一定音色质量的前提下我来上绕和下绕,那么在这个大范围当中的中间部分就是最佳的使用范围。这是关于扩展音域,这个扩展音域被认为是一个人他的发声能力如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篇5:播音主持发声练习时选择重音

有声语言的表达方法是我们播音员主持人的一个基本功.而重音是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之一.那么播音主持在学习的时候怎样选择重音?

播音主持学习时怎样选择重音

重音连着停连,因为停连是表达重音的重要方法,是把文章读好的重要手段。我们每说一句话都有特定的目的,比如“我要钱”这句话,重音放在每个字上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问“谁要钱?”那重音就是“我”。如果问:“你要什么?”那重音在“钱”上。这是不是有些太容易了,可不要小看重音,你把重音读错了,也就以为着你对文章的理解有些偏差,而且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句子,如果句子长了,很容易弄糊涂,把文章的意思表达错了,就是俗称的“驴头不对马嘴”。

那怎么选择重音呢?

重音是突出语句目的的中心词,说明了语句的目的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很自然,能表达这些意图的词句就是重音了。

对语句性质有重大影响的中心词,如“是”,或者“不是”,这种因素的判定也是根据语句的中心目的确定的。

一些常规重音,如时间,地点,人名和展现逻辑关系的词。

怎么强调重音呢?重音就是突出。什么是突出呢?和其他内容表现方式的不同就是突出。首先要有个度,不仅重音数量不能过多,而且强调的幅度不能太大,如果过分了,有时候人家会以为你在说反话,语句意思产生混乱。最常用的办法是比其他词加重,和其他词有个对比,从而突出,在正常的播读中忽然变弱所产生的对比也是突出。快慢的变化,强弱的变化也可以突出重音。

在确定重音和表达重音的时候,要通篇考虑,以更好地表达文章内容为目的,以自然流畅不生硬为标准。

重音再重要也不能脱离文章,还要在重音中区分出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来,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表达,才能有好的效果。

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是找不到重音,如果是这样,可以学习一些技巧加强寻找重音的练习。或者干脆从感觉入手,以情带声,感觉会告诉你哪些是重音。

还有人掌握重音技巧后会觉得满眼都是重音。如果是这样,没什么好说的,抓住最主要的,其他忽略掉就可以了。丢失意味着得到,什么都想要往一无所获。

篇6:播音主持人正确发声练习方法

如果是早上练声,热身是必须要做的,让嗓子快点醒来,有的同学喜欢练声前先跑步,如果这样那就要注意,一定等呼吸平稳后再开始练声,不然对声带有损害。

(1)气泡音:

(2)搓脸:10秒。

(3)转颈:10次,10秒。

(4)松下巴:10秒。

(5)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6)咀嚼:

(7)半打哈欠:5次,10秒。

(8)撮唇:10次,20秒。

(9)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0)转唇:8*8拍,30秒。

(11)双唇打响:30次,30秒。

(12)弹唇:1分钟。

(13)顶腮:30次,30秒。

(14)刮舌:20次,20秒。

(15)伸卷舌:20次,20秒。

(16)立舌:10次,30秒。

(17)转舌:

(18)弹舌: (以上是口部操练习,先活动好练声相关肌肉很重要,保证了练声效果和质量,具体练习方法可参阅播音主持备考一本通)

(19)喊阿毛或小兰,分别想象其在100米处和200米处

(20)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

提示:追求清晰有力,不去强求个数,循序渐进

(21)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必选八百标兵,调到敌岛打特盗)

提示:气息下沉,声音放出来,读清楚,由慢到快。

(22)声母韵母字词练习,每个声母韵母都要练到。

具体内容可参阅播音主持备考一本通11页——31页

(23)四声练习。

结合气息,抓住要领,用手划着轨迹线,力求准确到位。

(24针对不足的强化训练,如果存在前后鼻音不分等不足,要专门加强这一部分字词的练习。

(25)句的练习,可以选用古诗,例如床前明月光……六首左右。

(26)声音阶梯练习,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如此循环。

李泊提示一定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追求高度。

(27)新闻练习,建议选用最新的新闻,500字以内为宜。

(28)文学稿件练习,可每周换一篇,多种风格最好。

练声结束,总结练声经验,查找不足和收获,好状态要记住,不足之处下次练习多加强。

李泊设计的这套练声方法,专门针对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因为每个人程度不同,有的同学掌握了其他的练声方法,也可以加进去。

这里李泊要着重提醒大家的是,这套方法的第22项,内容比较多,刚开始可以先练习一部分,5个词语可以先练两个,等待熟练了再慢慢加量,一但感到嗓子不适,可适当减量,不可太死板。

练声还要注意时刻想着要领,不可敷衍了事,为练而练。

练声讲究的是持之以恒,多练习,坚持练,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你的声音会漂亮的练你自己都不敢相信呢!

更多相关阅读:

正确发声的技巧有哪些

唱歌如何正确发声

篇7:播音与主持专业练习发声技巧有哪些?

发声技巧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

(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

(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

(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转舌:8*8拍,1分钟。

(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

(30)da音:60次,1分钟。

(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

(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

(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40)数“数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气数下来,2次,2分钟。

(41)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

(42)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

(43)喊操:变换节奏进行,2分钟。

(44)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45有针对性的语段或诗词片段练习:10分钟。

篇8:浅谈播音主持中发声的基础教学研究论文

浅谈播音主持中发声的基础教学研究论文

声音是一个播音主持人的生命,是播音主持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声音跳动着生活的气息与生命的力量,听众才能获得美的享受和最佳的收获,才能展现出播音主持的最佳效果。声音即是艺术,也是技术,需要勤奋地练习和刻苦的锻炼。每一个播音主持人的声音都要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担当起主持人这个角色。

一、播音主持人的用声要求

播音主持工作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变为声音,而是一种基于技术娴熟不断扩充的艺术感染力的创造。在播音主持工作的过程中,当我们拿到文字稿件,将文字从我们口中发出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艺术上的再创造。我们要运用自己的发声综合能力将文字所要表达的感情呈现出来,让听众通过我们的声音对文字表达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起到更佳的效果。这其实也是文字与声音艺术的结合中迸发出的火花,并且更加的绚烂。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必须要有驾驭自己声音的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发声不能大起大落、用声方式不能单一僵化,要使其富有层次感,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真正的深入人心;在保障发音清晰、流程植入的同时,要虚实结合,以实声为主,虚声为辅,虚实结合,用声音带动情绪,用情绪提升声音的质感,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和工作实践中收获极富感染力、有着自我特色的嗓音。

二、播音主持发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教学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实践。随着国家对广播电视重视度的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业蓬勃发展,对播音主持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理论性教学安排较多,实践性教学较少,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能胜任工作,在迷茫中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而之所以高校的实践性教学较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力量的不强,一些高校为了节省成本,减少了对教师的培训,致使一部分老师成为教科书的传播者,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与经验。二是专业设备资源的匮乏。虽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费较高,但一些高校却依旧在不断地压缩成本,减少学生实际练习的机会,即使实践也因为设备较差,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此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当前,许多在外进行实习、兼职的学生较多,而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关注与引导,导致一些学生在社会平台实践中并没有学到较多有用的东西,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增添了难度。

(二)发音用气上下脱节

用气发声是一个播音主持人的基础必备能力。学生要对自己的呼吸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了,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胸腹联合式的呼吸方法来调节气息,使气息缓和,收放自如。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气息,有些学生甚至到毕业还存在发音用气上下脱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苦恼,为什么练习时可以运用自如,而到了实践当中却上下脱节呢?教程中说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学会胸腹联合式,没有实现对呼吸控制的逐步掌握,没有实现从下意识调控状态到基本状态强控制再到基本状态若控制。这非常正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常常与实际不相匹配,学生们比没有学到科学系统的用气发声方法,致使用气上下脱节。

(三)情与声的失调

播音主持不仅是声音的传达,更是情感的传达。但是学生却很难把握好感情和声音之间的度,导致“情”“声”失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声无情。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嗓音条件,对自己的声音也充满自信,因此很多学生只在意在即的声音效果,却忽略了情感在播音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只听到了自己的音色漂亮,只在意声音的宽度如何、厚度怎样,不断地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修饰自己的声音,并没有正在认识到这样缺少感情色彩的声音独白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二是滥用情感。有些学生的感情比较充沛,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对人生的理解也比较深刻。这本应该是优势,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将其有效发挥,反而形成了一种障碍,导致播音的效果产生无病呻吟的感觉。这也是没能够“情”“声”协调的原因。三是情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学生非常的勤奋刻苦,经过反复练习和情感酝酿,已经将情感融入到讲稿当中,可是在实践播报中,却由于紧张而功亏一篑。心理调控能力的欠缺和经验的缺乏,是摆在许多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面前的两座大山。

三、优化播音主持发声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一)优化教学资源

要优化教学资源就必须加大教学资金的投入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理论实践双优的教师团队,能够真正以服务的心态教好学生。要加大对专业设备的资金投入,使学生能够用上高质量的设备,提升教学的质量。要改变传统观念,打破校内、校外地域界限,建立实习基地,与校外的广电单位联盟,将学校的科研项目与校外的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学校可以成立课题组,对一些广电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的报告用于教学当中,使学生少走弯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训练,给予学生充足的实习机会,并找具有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地改正自身的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二)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感官认识包括视觉和触觉两种。视觉感觉要行为控制。播音主持发声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性艺术,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会听声音,也要学会看声音。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可以让学生照镜子进行练习。看自己的唇齿是否相依,上下嘴唇有没有错位,舌动范围是否正常等细节。再经过录音,进行反复琢磨,通过录音在辨识自己声音的同时,找寻声音和嘴唇直接的心理契合度,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触觉感受要意识控制。触觉感受是我们常见的练习方式,也是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纠正发声的方式。在练习发声时,可以让学生用手轻轻放于上嘴唇来感受声音在身体内部的走向;在练习胸腔共鸣时也可用双手放于腰腹部件,来感受气流在胸腔内的走向及探索如何控制胸腔的震动感。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最实用的方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情与声的和谐

首先要解决有声无情的问题。老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情感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重要性。学生要在熟悉讲稿的基础上挖掘情感,准确掌握情感的走向,声情并茂地播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播音经验,因此学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经验,体味世间百态,思考人生哲理,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大大的好处。其次要解决滥用情感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与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交流,要引导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其能够用声音技巧完美的融合,避免出现无病呻吟的效果。最后要解决情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老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压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并且能够带到工作当中,成为一个充满自信、富有生命热情的优秀播音主持人。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播音主持发声基础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高校必须提高重视程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能力,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播音主持能力。今后,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找出学生发声的毛病,使学生少走一些弯路。学生要特别注意根据稿件来传达主体思想,控制好自己的声音和情感,吃苦耐劳、勤加练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而努力。

播音主持教学计划

播音主持求职信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播音主持

浅谈播音主持中发声的基础教学研究论文

播音主持实习自我鉴定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范文

播音主持考试自我介绍

播音主持求职信素材

播音主持个人简历表格

播音主持常见发声方法(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播音主持常见发声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