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猜想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共含10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猜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篇1: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4102,讲究多、难度大1653。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说:“那烧制彩色琉璃瓦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烧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来件废品作为代价。大伙要多留心,千万别出差错。”说完就带着大伙儿干了起来。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烧制成了。

安装这天,皇极殿门前人来人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吓了马德春一跳。他来到出事地点一看,一个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盯着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凑在一起,仔细地看了看,低声对周围的工匠说:“这事儿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谁要是吐露一个字,可有杀身之祸啊!”

在回家的路上,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烧制那片琉璃瓦是来不及了,延误工期的罪名担当不起,可是另打主意来补救又要冒着欺君之罪的大险呀!眼看没几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横,等死不如闯一闯。

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不管谁来也不见,一个人来到小仓房,把门窗挡严,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完工的消息,及时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观看,刚一进锡庆门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九龙壁。走近再一细看,那九条龙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篇2: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于有关故宫的各种灵异事件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甚至有网络恐怖小说以此为题材,编造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让紫禁城平添神秘色彩。昨天,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昨天,故宫官方首次就此进行公开回应:所谓“灵异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之所以被歪曲、演绎,是因为人们对此区域并不熟悉。伴随此前一直尘封的西部区域的开放,非开放区域变为公共参观空间,这些传闻也将不攻自破。故宫专家介绍,历代“故宫人”从来没有在紫禁城中看到过、经历过什么灵异事件。广为流传的那些故事,都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编造而成。随着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的扩大,建院九十年来未曾整体开放过的诸多区域开始跟观众见面,由非开放区“变身”展览陈设的公共空间,迎接每一位观众的到来。比如慈宁宫、寿康宫所在的外西路区域,作为“女性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各大影视剧常常会提及的一个区域。开放后,这个区域向观众揭开神秘的“面纱”,以精美的展览陈设、雅致的庭院园林,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独具特色的西部区域。

档案记载宝蕴楼展览中,一个贴满封条的大红木箱向人们展示着文物南迁的故事,上面写着“古第一箱”。专家介绍,这个木箱就是当年文物南迁过程中北返的实物。常常有人问起:故宫博物院好东西都去了台北吗?故宫专家介绍,实际上,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战火,1933年2月至5月间故宫博物院将13491箱文物分五批南运,暂存于上海,后转藏于南京。当时,故宫博物院各库藏品数以百万计,大部分保存于原处未动,甚至有的整座库房的文物藏品均未南迁。此外,各个陈列室须维持正常开放与参观,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展品。根据民国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多次清点,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达118.9万余件,更有数以百万计的明清档案,为参与南迁文物的20余倍。故宫专家介绍,最初决定选择文物精品,迁往上海储藏。但是后来因时间紧迫,箱数又多,择精品文物装箱,事实上未能完全做到,而且装箱人又是“二把刀”,文物知识有限,闹了“留下真品,选走伪品”的笑话。

篇3: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小编再带大家了解一下,一个比较特殊的花园,这座花园在宫里比较的特殊,你看整座园子里,没有过多的山石堆砌,整个道路非常的平稳,他是哪一座呢?很简单,就是太后和太妃们的慈宁宫花园,我们来看一看这座花园,整体不像御花园那样有很多山石的堆砌,而且整座园子里,有很多的佛堂,便于太后和太妃礼佛,这座花园整体体现一个颐养天年的特色,园子里遍植了松树和柏树,这都是长寿之树,也许在这座园子里才是太后和太妃们心灵休息之所,她们在前朝斗了一辈子,也许只有回归这里,才能够找到心里那一份宁静和做为女子的一份安稳。们在清宫剧里经常会看到一个情节,一刺客想潜入皇宫,他会趁着月黑风高,施展自己的独门轻功,飞上这高高的城墙,那么这有没有可能呢?不可能,非常的不可能,首先故宫的城墙非常高,大约为十米左右,它为上宽下窄形,城墙上可以容下六匹马并排行走,第二个城墙非常的坚固,这个城墙的城砖,采用的是山东临清产的停泥城砖,这种砖质地细腻很坚固,而且每一块砖烧造出来要耗费复杂的工序,第三个这些砖的码放,采用特殊工艺,磨砖对缝,磨砖对缝顾名思义就是用特殊手法将每块砖都严丝合缝的码在一块,最后一个,城墙的守卫那是相当相当严的,你是永远也飞不上来。

篇4: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篇5: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

“紫禁城”这个名字其实与中国古代哲学跟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自古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应该是人间的 “正中”。而“禁”则指皇室居所,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便已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投入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才最终修建完成。虽然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了故宫,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为85000平方米。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雄伟,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这时数千人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显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供皇室人员游玩的地方。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但在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那时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篇6:北京故宫作文600字

今天下午,辅导员姐姐带领我们参观了世界历史建筑学的奇迹——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清、明朝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故宫的正门是午门。午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是走进去转过头再看,却成了五个门洞,这就叫做“明三暗五”。

进了午门,就看见五座洁白无瑕的桥,叫金水桥。它们象征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意思是皇帝集齐所有的美好品质为一身的意思。中间的桥最宽,是专门给皇帝用的。

再向前走,只见前边全都是既华丽、又高大、还古朴典雅的大宫殿。使人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神话故事中一般。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太和门。以前我从电视剧看到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是太和殿,因此被误导了,经过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就是我面前这高大的太和门。

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门后边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个故宫中最华丽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28米高,63米长,35米宽。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玄龟、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它们将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典雅。

过了一道红墙,就进入了生活区。这里有皇帝住的华丽的乾清宫、皇后住的秀丽的坤宁宫。故宫的最后边是御花园。里面有挺拔的松树、常青的柏树和巨大的榕树。在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汤、鸡蛋清把石头粘在一起堆成的,听起来容易垮,其实十分坚固。

故宫景美物博,我们短时间没法一一细赏,只能粗略浏览,最后恋恋不舍地从神武门出了故宫。

【北京故宫作文600字锦集9篇】

篇7:北京故宫作文600字

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楼阁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钦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边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于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厦;南边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为四出抱厦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倚北宫墙用太湖石叠筑的石山“堆秀”,山势险峻,磴道陡峭,叠石手法甚为新颖。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高的去处。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北京故宫作文600字八篇】

篇8:北京故宫导游词600字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故宫,我叫颜睿馨,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颜就可以了。

请大家看我身后那扇朱红的大门,那就是故宫的正门了。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有101个足球场那么大,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故宫在197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从午门进入故宫。

故宫一共有9000多个房间,如果一个婴儿每天睡一个房间,等他睡完故宫所有房间的时候,已经是一个27岁的青年了。

请大家注意脚下,我们要走过金水桥,去参观“金銮殿”。现在耸立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传说中的“金銮宝殿”——太和殿了。太和殿高28米,东西长63米,南北宽35米,大柱共92根,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请看房顶上的脊兽,是不是姿态不同,栩栩如生呢?它们分别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看天马挥舞中翅膀,好像已经当上了“天马出租车”,带着故宫里的动物们到世界各地游览;斗牛面带微笑,好像已经到了四川,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行什

现在我们走下台阶,大家知道这些没长角的龙是做什么的呢?答对啦,就是下雨时排水用的。每到下大雨的时候,雨水顺着汉白玉台阶流向它们,就会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咱们的先人们很聪明吧?

我就简单介绍这些,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两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请大家爱护故宫的一草一木,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不要破坏着这里的美。

篇9:有关北京故宫作文600字

有关北京故宫作文600字一:游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我特别想了解古代宫殿的建筑,也想知道古代帝王们的生活环境。

金秋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妈妈和我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我高兴极了。

走进故宫的大门,“哇!这里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说。妈妈说:“最壮观的还在后面哪!”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宫的建筑模型和它的建筑构建。我知道了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全部木质结构,而且所有的木质构架没有一个钉子。宫殿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黄色的琉璃瓦,到处是龙的图案,并饰以金壁辉煌的色彩。我观察了所有的宫殿,发现这些宫殿都是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微笑地点点头,说:“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几乎贯穿了整个市区。它的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我们从御花园一直游览到太和殿,真是叹为观止呀!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琼楼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还 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子撑着楼顶。其中,围绕在御座的6根直径为1米的大柱子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基上,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富丽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这仅仅是故宫的建筑,而殿中所摆设的稀世珍宝又是数不胜数,妈妈说:“这些珍宝仅仅是一部分,蒋介石逃到台湾时掠走了宫中的许多珍宝,还有一些流失在国外”。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阵阵疼痛,我为这些宝物的流失而感到难过。什么时候这些失去的珍宝能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我更期盼着,期盼着台湾和大陆尽快团圆,宝物尽快回到家园。

故宫一游使我流连忘返。故宫的建筑实在是无以伦比的杰作,它真是一个奇迹。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为古人建造这么宏伟壮丽的宫殿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不受到破坏,让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万古流传 !

有关北京故宫作文600字二:畅游故宫 曹逸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曹逸宇。今天就由我来带领你们畅游故宫,进入这座传奇建筑。

进入午门,走过金水桥,穿过太和门,一座宫殿亮在眼前。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宫殿吗?对了,就是太和殿。金黄的砖瓦在阳光底下闪闪发光,让人不能直视,那朱红的宫墙也很引人注目,红艳艳的,十分好看。但这还不是最绝的。如果你靠近窗边,还会发现里面有许多桌椅。现在,就让我们走过去吧!

到了窗边,透过微弱的亮光往里看,里面呈现出虽阴暗,但又能想象出当年繁荣的景象。桌子、椅子、床等各种木制品一俱齐全。来,让我们仔细瞅瞅这些家具,颇有清代风格。雕刻师们精心雕刻出了这些花纹。有的像一条龙,有的像两卷大浪,还有的像一只凤凰……另外,有一个地方你肯定没有想到,在故宫里,唯有太和殿有“地暖”,这个“地暖”就在太和殿的地下一层,它是用柴火所烧,在寒冷的冬天,不让皇帝和皇后饱受严寒。

现在,让我们再走下楼梯,再次观看整个太和殿。你会发现支撑整个太和殿的大木柱有好多根,你知道有多少根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共有72根,其中有6根还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呢!你知道吗?柱子的多少决定了宫殿的等级,而太和殿的柱子数量是最多的,也就是说,太和殿在故宫里的等级是最高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穿过几个宫殿,就来到了御花园。比起那些宫殿,就有着强烈对比。请游客们在这里,不要乱扔垃圾,破坏了这一片葱绿哦!大家先向右看,看到了那棵树吗?长得是不是很奇怪呀?确实,它的树干从两个地方长出来,最后在准备长叶的地方又合并在一起,显然是经历了许多年的风雨,然后在某一年,树干再也不能承受风雨的力量了,慢慢破损了,最后形成了一个大洞。

在离出口仅有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假山。这座大假山有足足6米多高,宽也有7——8米长,很是漂亮。

前面就是出口,神武门了,大家玩得愉快吗?下次再来哦!

有关北京故宫作文600字三:参观故宫博物院

今天我参观了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我们从天安门开始行程,先后经过端门、午门,进入故宫。顺着北京的中轴线一直往里,我们走过金水河桥,穿过太和门。

一座雄伟古香古色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金銮殿了,是古代皇上朝见臣子大臣、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金色的琉璃瓦房顶向我们展示着几百年来皇家的恢弘气派,朱红的大门那样的庄严肃穆,又透露着几分威严。精巧的雕梁画栋以蓝白为主,加上红黄颜色,朴素又不失高贵,将整个大殿衬托的高雅富贵。站在这里,看着那威武的铜铸雄狮,抚摸着带有龙凤祥云图案的汉白玉栏杆,心绪也不禁随着那斑驳的石板路飘向了遥远的古老的年代,文臣武将们穿戴着顶戴花翎、锦绣华丽的官服整齐的站立,一代天子就坐在这大殿之上接受百官们的朝拜。多么壮观的场面!想到这我心里也激动起来。

与金銮殿的壮丽相比,御花园就多一些秀丽。不过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历经百年的沧桑历史,不管是那苍劲高大的古树,还是那造型别致的假山都记录着历史的兴衰。

下午我们去了皇家祈福祭天的地方——天坛,天坛的顶部最有特点,由三个巨大的蓝色圆锥形搭成,很像三顶明清时期大臣们的帽子摞起来。内部有四根雕刻着金色花纹的大柱子支撑,代表四季五谷丰登。四周有2根朱红的柱子围绕,代表一年12个月。仰望天坛圆锥塔顶在蓝天的映衬下,华贵庄严忽然感到上天的有无比的神力,让人敬畏,而人类是多么渺小啊!

结束了北京之旅的第一天,我被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征服了,我深深地感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与精神。祖国的伟大不仅在于现代科技的发达,更在于她的古老厚重与庄严!人们习惯于把祖国比作母亲,但我却觉得他更像是一位历经苍桑,却愈发睿智从容的老者,正迈着他稳健的步伐行走于世界的东方。

有关北京故宫作文600字四:参观故宫博物院感受

今天,是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日子,我们这次去的是故宫博物院。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故宫博物院就是明清时代的紫禁城,后来经过修筑,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我仅仅只在电视中看到过紫禁城,这次有机会亲眼看到紫禁城,我真是拭目以待。过了大概1个小时,我们便到了我期待已久看到的“故宫博物院”。

我们是从午门进到故宫博物院的,午门高大雄伟,足有3、4层楼那样高。午门看起来十分美观,因为左右对称,所以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走了一段路后,我们来到了太和门,太和门虽不如午门那样高大,但是太和门建造起来,一定比午门精细,太和门上有许许多多精细的图文。顾名思义,太和门里面一定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是非常有名的,它是三大殿中的正殿,俗称金銮殿。殿内的地是由俗称“金砖”的细料澄泥方砖铺成。就是由于太和殿的做工精巧才得以名气。太和殿的雄伟及设计吸引着我,使我久久立在太和殿前,感受太和殿吹来的风。再往里走便是中和殿了,中和殿不雄伟,但会觉得清爽、小巧。它像一个小亭子,但不是一般的亭子,这亭子石柱上的每一个图文都十分精细,都是用古代最优秀的工匠雕刻而成的。我们又到了保和殿,保和殿的基座不如太和殿大,但是保和殿上下一样大,让人觉得保和殿很方正。下一个景点就是乾清门了,乾清门最为显眼的是左右两边的围墙,由远到近,从宽到窄。有种拥抱的感觉,让人觉得很开阔。里面一定就是乾清宫了,乾清宫是个重要的宫殿,它是清代皇帝死后的停柩之地。再往里交泰殿,它和中和殿差不多,但是比中和殿要小。御花园是非常有名气的,御花园中的假山石、楼阁、树木等等都是非常漂亮的,假山石形态各异,不会给人枯燥感,而会让人感到清新。我们最后是在神武门出去的。

看到了雄伟的故宫博物院,我就仿佛看到了我们雄伟的历史。这次参观不仅满足了我的愿望,而且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留下故宫博物院的意义。

篇10:北京故宫600字说明文

北京,相信大多数人都去过吧,它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它繁华、壮观,让我很向往。2017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去北京游览了雄伟壮观的天安门。

北京城好大呀!三舅爷开着车,沿着十里长街往天安门走,只见大街上车水马龙,路两旁高楼林立,绿化带里花草鲜艳,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跳起了舞蹈,好像在欢迎我这个从远方来的小客人。

不一会儿,三舅爷就把车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又步行了一阵子,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天安门广场。那里人山人海,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毛爷爷一直在微笑着,好像在为他建立的新中国繁荣昌盛而高兴。

我先爬上天安门城楼,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眺望前方,整个天安门尽收眼底,广场中央高高耸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西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面是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非常的雄伟壮观。然后,我们还去了故宫、中山公园等,游遍了整个天安门广场。

美丽的天安门,美丽的北京,我爱你!

北京故宫导游词600字

北京导游词600字故宫

600字北京故宫作文

北京故宫600字导游词

游记北京故宫作文600字

北京游记作文600字故宫

北京故宫导游词

北京故宫写作文

导游词《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导游词

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故宫的故事精选6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