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文化点滴征文(共含8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明所以的皮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学生文化点滴征文
文化,这个名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从小,从我们刚刚踏进校园,乃至于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无时无刻都在于文化打着交道把!
中国五千年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犹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记载着炎黄子孙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同时也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薪火传承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国伟人、民族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儿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载人飞船,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孔融让梨的精神,是屈原宁死不屈的精神,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等等无数崇高的精神所组成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的宝典凝聚了中华民族高超的精神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的精文,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感染力,持久的生命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精英,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让我们以实际行动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吧!在日常生活中,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使我们对长辈最起码的礼仪吧!文明礼仪,处处体现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
让我们以坚定的意志,执着的去追求梦想,要抱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珍惜眼前美好,无论是否能成功,只要热爱学习,一切都会更好,乘长风破万里浪!“俱住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同学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温暖着这片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上时,中华文化作为五千年文明上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开始在这片古老而崭新的东方圣地上重新熠熠生辉,向着世人开放,让喜欢开放的他们看到她的光芒。
——题记
儿时一直读唐诗宋词,便以为父母口中所谓的五千年文明就只有这些东西。我疑惑,那唐宋以前呢?那是一片空白?到现在才明白:我是错的,而且大错特错。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辉煌,是我们的骄傲。但也只是这如迢迢星河的中华文化里其中一颗明星罢了,那满河风光还在等着我们去细细领略,慢慢欣赏。我告诉自己,至少现在要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触摸她诱人的肌肤。因为自己都不知道中华文化,何来开放啊?怎么让这些开放的现代人们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啊?难道就拿几张我们年轻的现代化面貌的照片给他们看,然后只能遥望这片土地猜想这到底是不是个空壳?
我决定要走一趟“文化之旅”,在这迢迢星河里,让每一个开放的人也陪我走一趟。
当朝气蓬勃的你们一起无忧无虑地成群围坐在明亮堂皇的教室里愉快地读着书时,不知你们会想到什么?当你的亲戚朋友夸奖你的儒雅文明有礼貌时,你又会想到什么?当你读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你还会想到什么?
对了,就是他,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第一个夫子(老师)——孔夫子,孔丘。他私办学院,广招学徒,兴办教育。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出现了。不仅是那时的人们,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都被这场春风细雨般的教育时时浸润着心田。他所提出的学习方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举一例而反三”等等都被我们现在的学生所接受,且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等也都被现在的老师们一直推崇,且不断实践。而且,他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甚至到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称呼他孔圣人会有错吗?他还编订了《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等史书。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对中国人民性情的陶冶和影响,只会多,不可能少。
这不,开放的世人已在各自的国家里开办了200多个孔子学院。去年德国的孔院才刚揭幕不久。孔文化不仅浸润着国人的心田,也渐渐浸润着世人的心田。
孔子,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迢迢星河里永远闪烁着的明星。
走过春秋,脚步停留在战国时代,遥望楚国土地,似有一股非凡的气势。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地从楚殿仰天长笑而出。他从心底里呐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来到汨罗江边,连撑竿的渔夫也看出了他的苦楚与不平。他想了好久,最后决定与江水相生相息,永远共存亡。而江水就是他新的肉体,代表着他不灭的肉体。
他,就是三闾大夫屈原。他虽逝去了,但我们明智的'现代人可不是那个昏庸的楚怀王。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你,记住了你的《离骚》,也从此有了“端午思贤”的习俗。《离骚》,中国文化的一座丰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鼓舞着不知多少中国文人墨客和求知的莘莘学子们,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久久。而每当端午时分,锣鼓声起,江水翻腾,龙舟舞动,为了思念屈原的忠贤仁厚。而且人们纷纷往水里投粽子,希望水中的雨儿不要吃了他的肉体,去吃那些粽子。可见屈原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有何等崇高的地位啊!
不仅如此,1953年我国屈原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并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不同凡响的“骚”文化不仅浸润着国人的心田,也同孔文化一样渐渐浸润着世人的心田。
屈原,迢迢星河里难得的一颗明星,国人永远的骄傲,中国文化的骄傲。
走完这趟长长的“文化之旅”,驻足眺望星河的前方,原来还有如此多闪闪发光的明星;再回首,虽只是两颗,但这一点一滴也依旧光芒不减,久久震撼我的心灵,让我无法平静。
原来,这一条迢迢星河是无法走完的,我要用一生去采撷它们的光芒。我坚信,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中国,中国文化将不仅浸润着中国人民的心田,而且也会不断地影响着世界人民。
中学生三国文化征文800字
【将三国文化踩得更实_范文1】
走在通向三义宫的路上,想像着那些曾经拨动历史琴弦的英雄,心中不免有些激动。一段历史,一种文明,总可以追寻出一些起源,一个发源地。而三国文化中 —— 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重要的人物里,由于民间诸多朴素、美好的传说,加之罗贯中笔下的演义,刘备已然是最受人们同情,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今天,在这条路上,一座小城中最普通的农田包围的路上,我们一行人正将三国文化踩得更实、更真切。尽管涿州这个地方远离四川,但它却又与“蜀乡”有太大的联系。一提到“蜀”,人们最多是想到 —— 四川、蜀国、刘关张。是的,这里是刘备的家乡,是张飞世居的土地,是关羽遇到两位英才的地方。这里更是他们结义之地,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已经耳熟能详。当年,刘关张结义于涿郡桃园,招募五百乡勇,又妙遇张世平,苏双这样的大商,赠与良马、缤铁、金银,而后投奔刘焉,艰苦创业。凭着“初出便将威力展”的勇气和才智,逐渐兴旺。见徐庶,遇水镜,得诸葛等等,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事业。虽然刘备匡扶汉室的心愿未了遗恨而去;关羽败走麦城;张飞则是伐吴未克身先死,身在阆中,头在云阳。但他们留给后世的,却依然是忠心,勇毅。
就这样思索着,不知不觉间三义宫的形象竟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三位义士的庙宇,显得那样古朴,宁静。可能由于心中的敬畏,这庙宇竟也显得雄壮了一些。不大的广场上,一尊后人为他们修筑的忠义鼎正对于庙门,只此这些——总之,一片祥和,一片的与世无争。再向鼎前面看去,同样正对庙门的是一条农田间的阡陌,人、田、庙三者和谐在了一起。这一座庙宇也好,宫殿也好,已是这里农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知修建者为何把庙建在这里,或许这与楼桑的华盖有关,或许这是刘关张三人曾走过的地方,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是将他们走过的地方再次依依踏实与重温。脚步中不仅有方位的变化,更有纸片的文化的遗影。这庙宇是这样古朴,就像它正对的农田一样,它也与小城现有的一些文化相符合。它的气息与这里的人们,与这座小城的呼吸融为一体,尽管这里没有三位英雄的遗体,却遗留了他们的英魂。
不论怎样,一向忧国忧民从民间底层走出的汉昭烈帝,见到这一幅景象也该安息了吧!他生前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让他的子民真正过上没有征战的生活,而现在他的家乡已经和平繁荣,祥和安定,他已应安息了。他同自己的二位兄弟,向着那些正在农田里劳作的农人们,又会想些什么呢?
【品三国_范文2】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这是当代小天王林俊杰的一首品三国的歌.描述三国时期的一些概况. 我从小就关注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近兴致来潮,又一次捧起了这本另类的史记。虽然作者的文字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但多少历史见证过它的真实,也许不是百分之百的符合事实,但不可以否认它曾经的存在.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下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凌驾于他人之上,战火纷飞的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不明白为何三国不能和睦相处,不明白英雄为何热衷于成为乱世的枭雄。蜀魏吴,个个都自称君子,却不知自己的“丰功伟绩”是由什么垒成的',自己正踩在无数将领小兵的鲜血与汗水中站起来的,君子向往高尚,讲究仁义。当我第一次用小学生的眼光欣赏《三国》的时候,我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争斗,无法理解他们的向往,他们的内心世界,更无法理解他们口中常常提到的仁义。但是有一点,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另外,最重要的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是”义”. 赵云的忠肝义胆天地可见,冲锋陷阵,他会冲在最前面,撤退回营,他甘愿断后护送,生命在他的战场上只属于国家,属于他效忠的朝廷,无论功劳多大,他都不会居功自傲,独领风骚。这,才是真正的“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的智慧都倾注在军师的天职上,献给了刘备创业的进程,没有怨言。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耳熟能详的历史无一不透着孔明的努力汗水智慧与精力。出师一表争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义”的真谛。张飞虽然是个欠考虑,容易脑热的单细胞动物,看他就晓得什么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然而兄弟有难他必定出手相助,因为火爆的脾气,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这也是为了兄弟,为了义,他用生命换来的“义”。这,才是真正的义。关羽很讲义气,对事不对人,为了刘备,他宁愿帮曹操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因心念旧恩,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毅然在华容道调转马头,放走了曹操,不是别的,只是为了义。这,才是真正的“义”。
《三国演义》上演的不只是场战争游戏,它并非“演”的天下,而是“义”的舞台。如果不是“义”的存在,哪会有三国鼎立的时代?!
义――三画一字,简简单单,又寓意深刻,三国演义,义贯三国,逝去了义,三国也就演不起来……
中国的科技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这是令人为之兴奋,但是近日兴起的“大黄鸭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文明素质在中国深入程度的反思。
即使’“大黄鸭事件”的“泄气”与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大陆游客”“躺着也中枪”,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因为大陆游客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在名胜上刻字,在美景之中乱扔烟头……种种不文明现象在海外,国外平凡出现,致使外界人民对中国游客强烈不满,因而当地人大多数文明警示牌,都是用中国汉字写的,这莫过于对中国某些不文明游客的歧视。
虽然某些不文明游客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不光是在某个旅游景点,而在公共场合,乱扔果皮纸屑,吸烟随意破话公共设施……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上,足以暴漏出文明大问题。
文明彰显人格魅力。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从古至今,有孔子的“非礼勿动”,不做不合乎与“理”的事情,在中国,文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儒家便已明确的规定出来,彰显人性之美。
文明延续民族不败,中国三千多年的文明体现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一个先进的民族会因为当地先进的文明而同化所入侵的落后民族。中国人失掉文明了吗?没有。我们至今还延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只是少部分人,我们都需要用到的规范自身行为,但我们并不忘本。
文明使国家具有跟高的层次,文明素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品质,因此,大家从我做起,从生活冲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文明汇集成汹涌的长河薪火相传,润泽不怠。
每当节假日到来时,故宫向来是游客集中的景点之一。今年中秋当然也不例外。但随着游客不文明行为不断使其收到伤害,诸如文物被刻字,筒子坏垃圾不断等新闻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再美的风景也要惊心呵护,一个国家的文明形象是靠每一位公民在国内外公共场所彬彬有礼的言行举止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的美好形象是靠自己文明的行为塑造出来的。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体现出文明言行的重要性。在公共产所,抽烟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图书馆里,人们自觉的安静阅读;马路上行人不慎相撞时的一句“对不起”和“没关系”轻松化解;公交车上也有乘客给弱势人群让座时的微笑和一句“请坐”;高速路上不慎翻车的急切瓜农在路上齐心协力下西瓜未损失太多;散步时,陌生的行人也会温和的提醒你东西掉了或者鞋带开了,一句道谢和满心的感谢使互相抱以微笑;餐厅里各自自觉的低声聊天不打扰别人就餐的文明现象;广场上,很多人都低声细语的,也自觉不说粗话,使大家处在和谐的环境中。这也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文明,也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淡淡微笑,文明是不经意撞到别人的一句道歉,文明是同学间和谐的语言,文明是不随地吐痰,文明是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文明言行,点滴创造,共同放飞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梦。
近期,神州十号发射成功,航天员王亚平等三人在太空完成与卫星成功对接,地球航行灯重大任务,还进行了“太空授课”,这是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自豪的事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树立出一个更高大的科技丰碑。
中国的科技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这是令人为之兴奋,但是近日兴起的“大黄鸭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文明素质在中国深入程度的反思。
即使’“大黄鸭事件”的“泄气”与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大陆游客”“躺着也中枪”,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因为大陆游客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在名胜上刻字,在美景之中乱扔烟头……种种不文明现象在海外,国外平凡出现,致使外界人民对中国游客强烈不满,因而当地人大多数文明警示牌,都是用中国汉字写的,这莫过于对中国某些不文明游客的歧视。
虽然某些不文明游客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不光是在某个旅游景点,而在公共场合,乱扔果皮纸屑,吸烟随意破话公共设施……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上,足以暴漏出文明大问题。
文明彰显人格魅力。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从古至今,有孔子的“非礼勿动”,不做不合乎与“理”的事情,在中国,文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儒家便已明确的规定出来,彰显人性之美。
文明延续民族不败,中国三千多年的文明体现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一个先进的民族会因为当地先进的文明而同化所入侵的落后民族。中国人失掉文明了吗?没有。我们至今还延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只是少部分人,我们都需要用到的规范自身行为,但我们并不忘本。
文明使国家具有跟高的层次,文明素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品质,因此,大家从我做起,从生活冲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文明汇集成汹涌的长河薪火相传,润泽不怠。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朋友相逢、人来客往,总会沏茶而待之。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饮料,它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已经形成了一种茶文化。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斗茶开始的。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胸怀,感悟人生。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句。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
喝茶的雅名叫品茗。文人好茶,以为喝茶是淡雅而幽怨的。品茗斗茶又是文人生活中一大雅事。古代文人多情而善感,喝茶喝到得意处,难免诗兴大发,留下许多佳句。宋代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诗人对武夷茶推崇备至,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他夸赞武夷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
文人学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拭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
茶被文人这么一咏一颂一讲究,身价自然就高起来。久而久之,喝茶便成为了一件很高雅的事情,还衍生出了专门的“茶道”,用好多人为的规矩跟普通大众拉开了距离。于是,茶不能“喝”了,得“品”,在烦琐的细节里品茶的人便有了资格自鸣得意地嘲笑起别人来,认为大众皆“牛饮”,不解茶中滋味。杜牧的“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
到希腊雅典,参观之中,有两点留下很深印象,一是对文化的尊重,一是爱国主义传统。
第一,在希腊,文化具有崇高的地位,处处受到尊重。古希腊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恩格斯说: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特别是希腊神话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由于希腊神话的广泛普及,当今世界许多著名的品牌都在希腊神话中找资源,借助希腊神话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如美国宙斯盾级战舰的名字取自于希腊神话中宙斯之盾;爱马仕品牌与希腊神话的商业神赫耳墨斯相同;耐克的英文原意指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名字,等等。
有人说,希腊的特点是4 S :SUN 太阳,SEA 海洋,SAND 沙滩,STONE 石头。石头,就是文物古迹。对于自己的.悠久灿烂的文化,希腊人民引为自豪,充满礼敬。无论什么时候,都把保护文化遗产作为第一位。当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时,宁要文化而不图一时经济利益。比如,为举办2004年奥运会,雅典进行大规模地铁扩建。但雅典地下处处是文物,这就出现了如何对待文物的棘手问题。雅典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举措。一是宁可耽误工期也要保护文物,所以地铁施工过程中一停再停,就是给保护文物让路,直到将文物完整挖掘并很好保护才能继续推进工程。以至于有的工期延后两年时间,直到奥运会要开了才修好。二是保护文物并不是将文物搬到博物馆去,而是就地保护。在文物出土处,将挖掘地清理出来,然后将文物用玻璃橱窗装帧起来,癫痫病属于什么科室,使文物有一种原始、原貌感。三是在原地不仅仅是简单地保护,而是建成小型博物馆,配有文物说明,配有文物挖掘过程的图片,并建有简朴但齐全的参观设施,这就出现了雅典的独特景观即地铁博物馆,南通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在地铁站内就地建立博物馆。这是希腊政府的一个创意,也成为希腊雅典的一个特色。在地铁站里,一旁是地铁,一旁是展览馆。人们乘坐地铁,都会在小型博物馆里徜徉、逗留,感受文物,感受文化。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到地铁站来,脑瘫症状,并不乘坐地铁,就是来参观地铁博物馆。这样,雅典的地铁就兼有两种功能,既是交通工具,又是雅典的文化名片。希腊人对文化的尊重是从小培养的。在希腊雅典,小学的第一课,一定要到雅典卫城去上课。因为,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让小学生到这里来上第一课,就是要让公民从小就记住希腊文化,热爱希腊文化,传承希腊文化。
第二,在希腊,爱国主义是一种鲜明的文化传统。希腊有两个国庆节,都与爱国主义有关。一个国庆节日是3月25日,这个国庆日来自于1825年3月25日爆发的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武装起义,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斗争,1828年希腊独立,1829年土耳其承认希腊独立。另一个国庆日是10月28日,这个国庆节日来自于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向希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希腊允许意大利军队进入希腊,希腊政府勇敢地以 不 加以拒绝,当日意军进攻希腊,希军顽强抵抗并击退了意军,由此10月28日成为希腊第二个法定国庆日。所以,这个国庆日又称为说 不 节。
希腊的爱国主义也强烈表现在追讨流失的文物上。19世纪初,在希腊仍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之时,英国埃尔金勋爵用28个大箱子,将卫城山上的大理石雕塑精品运往英国,转手卖给了大英博物馆。对此,希腊人一直认为是国耻。1982年,时任希腊文化部长的梅利娜 迈尔库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上提出一项议案,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被世人称为 埃尔金大理石 的文物。从那时起,希腊人甚至全世界的希族人都在为这些文物归还希腊而奔走呐喊。在2009年对外开放的雅典卫城新博物馆里,有一层空着,就是用来等待大英博物馆 埃尔金大理石 的回归。
★ 信任文化征文
★ 吴文化征文
★ 廉洁文化征文
★ 最美中学生征文
★ 中学生征文红领巾
★ 中学生中华魂征文
★ 中学生民防征文
★ 廉洁文化景点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