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的经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达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的经验(共含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的经验

篇1: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的经验

作者:张宏其

206月acca 3.4 大陆第一 成绩:77分

我闻acca之道较晚,10月才开始学习,在12月的考试中通过了2.4(77),2.5(78)和2.6(65)。年6月的考试中通过了2.3(76),3.3(61)和3.4(77分)。其中3.4 分数不算高,居然是中国区第一,真有点让人意外。2.3 最初选考的是中国税,本以为凭自己在工作中接触的相关知识,能拿高分,结果在去年12月的考试中却没通过。同学们对此很吃惊,我别提有多郁闷了。之后于今年6月改考英国税,用的是bpp的教材,比较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职业规划,早早益善。回顾自己的职业之路,真有点悔不当初。当年靠英文混进了四大(当时还是六大)的管理咨询部,却一直没有考cpa,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咨询部太忙,而且不需要cpa。 所以一直是低头干活儿,等到有一天抬头看路,突然发现如果没有cpa或类似的资格,几乎没有机会做到合伙人,才决意去考acca。我真羡慕年纪轻的学友,早在迈进财会行业的门槛之前已开始准备acca,甚至在学校时已考了好多门。 要做到边工作边学习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索性选择了脱产学习。

没想到走出校门多年以后,又感受到了学习和考试的快乐。 读acca是一种幸福,工作的时候耳濡目染,多多少少学了一些财务知识,现在终于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摩拳擦掌地准备考试的心情也有种久违的亲切。

我自学能力差,所以喜欢参加acca的培训班。培训班最大的好处是讲义精炼,提纲挈领。acca的教材都很厚,从头到尾吃透不容易,可能也没必要。 上冲刺班只要两三天的时间,却能获得一个重点突出的知识框架,一下子有了方向,便于下一阶段的自学。

参加培训班的另一大好处是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互相鼓励和交流,仿佛又回到了单纯的学生时代。我自己容易犯懒,不到冲刺的培训班开始总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身边的许多学友是边工作边考试,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勤奋和执着常常让我感动,并激励着我不能懈怠。

我读过审计署和bpp的培训班,感觉都不错。第一个培训班是审计署的2.4冲刺班。老师对重点把握很到位,人也风趣,爱讲带点法国口音的英文。2.3和2.6没有参加培训。剩下的2.5,3.3 和3.4读的全部是bpp的冲刺班,三位老师术业有专攻,各有千秋。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acca栏目

篇2: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继续战斗,考向幸福

2006年6月acca 3.4 大陆第一 成绩:77分

我闻acca之道较晚,月才开始学习,在12月的考试中通过了2.4(77),2.5(78)和2.6(65)。2006年6月的考试中通过了2.3(76),3.3(61)和3.4(77分)。其中3.4 分数不算高,居然是中国区第一,真有点让人意外。2.3 最初选考的是中国税,本以为凭自己在工作中接触的相关知识,能拿高分,结果在去年12月的考试中却没通过。同学们对此很吃惊,我别提有多郁闷了。之后于今年6月改考英国税,用的是bpp的教材,比较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职业规划,早早益善。回顾自己的职业之路,真有点悔不当初。当年靠英文混进了四大(当时还是六大)的管理咨询部,却一直没有考cpa,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咨询部太忙,而且不需要cpa。 所以一直是低头干活儿,等到有一天抬头看路,突然发现如果没有cpa或类似的资格,几乎没有机会做到合伙人,才决意去考acca。我真羡慕年纪轻的学友,早在迈进财会行业的门槛之前已开始准备acca,甚至在学校时已考了好多门。 要做到边工作边学习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索性选择了脱产学习。

没想到走出校门多年以后,又感受到了学习和考试的快乐。 读acca是一种幸福,工作的时候耳濡目染,多多少少学了一些财务知识,现在终于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摩拳擦掌地准备考试的心情也有种久违的亲切。来源:

我自学能力差,所以喜欢参加acca的培训班。培训班最大的好处是讲义精炼,提纲挈领。acca的教材都很厚,从头到尾吃透不容易,可能也没必要。 上冲刺班只要两三天的时间,却能获得一个重点突出的知识框架,一下子有了方向,便于下一阶段的自学。

参加培训班的另一大好处是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互相鼓励和交流,仿佛又回到了单纯的学生时代。我自己容易犯懒,不到冲刺的培训班开始总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身边的许多学友是边工作边考试,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勤奋和执着常常让我感动,并激励着我不能懈怠。

我读过审计署和bpp的培训班,感觉都不错。第一个培训班是审计署的2.4冲刺班。老师对重点把握很到位,人也风趣,爱讲带点法国口音的英文。2.3和2.6没有参加培训。剩下的2.5,3.3 和3.4读的全部是bpp的冲刺班,三位老师术业有专攻,各有千秋。来源:

bpp教2.5的是位女老师,科班出身的她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对半路出家学财务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

教3.3 的也是位女老师,娇小伶俐,专业超强。我上课时几乎做到了全神贯注,还常常不耻下问,提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很少按老师的要求练习计算题,结果3.3差点成了我的滑铁卢。第一题要求计算学习曲线,立刻来了个下马威,我没带复杂的计算器!老师上课时曾多次要求我们多动手做题,切忌眼高手低,还特别提醒我们注意学习曲线,不幸被言中了。真是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

教3.4的是bpp北京的掌门人李钢老师。李老师是学理科的, acca也是被训成材。因为有第一手的相关工作经验,李老师把3.4这门看似抽象枯燥的课讲得有声有色。偶尔会过于恣意纵横,不知意欲何方,但基本上是理论联系实际,尽管天马行空,却收放自如。

选报3.4的人不多,这中间可能有些误解。不少人以为这门课技术性很强,其实3.4充其量只能算是纸老虎。它不是考it技术,而是考应用。只要了解有哪些基本的信息技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为管理服务即可。遇到一位好老师,多研究真题,熟记答案,再加上专业的英文底子,成就了我的acca中国区单项第一。

剩下的3门核心课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当然参加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我离开了财务咨询业,开始学做企业银行,但依然难舍acca。事实上acca的课程对我的新工作大有裨益,3.5-3.7关心的正是企业高管魂牵梦绕的公司战略,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等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通过这三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我同客户的ceo和cfo平等对话,为他们出谋划策,然后水到渠成地将他们需要的银行和金融产品推荐给他们!

革命尚未成功,同学仍需努力,幸福就在努力的每一天。

篇3:6月ACCA3.7大陆第一李树岗的经验

作者:李树岗  天津嘉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财务经理

2006年6月acca 3.7 大陆第一 成绩:78分

近年来财务、会计专业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国际会计准则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各国会计准则逐渐趋同。作为财务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抓住机会,具备国际化财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两年前我选择了全球最大、国际化最彻底的会计专业团体acca。通过两年acca系统学习和培训,我全科通过了acca职业考试,在财会理论、技能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acca的课程设置很合理,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务,特别重视应用知识的能力。acca课程中的很多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通过acca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受到系统专业思维的训练。

acca强调全球化的思维。其课程设置特别适合跨国公司的财务人士。几年前我曾在德国汉高公司工作了几年,当时对于其财务运作,当时我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acca的课程,我深入地了解跨国公司的财务运做情况和其背后的逻辑。另外,acca强调系统化、全局化的思维。我学会了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考虑财务问题,而非只站在经营的层面去考虑;我也学会了用系统化的方法去处理复杂问题,从多方面,多个stakeholder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非仅站在财务部门本身。

acca考试要求非常严格。与很多会计团体考试以客观题为主不同,acca考题全部是主观题,并且要求考生以结构化的方式回答。为了保证通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复习用书以及student accountant的文章,并不时参加acca北京代表处举办的学员交流活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固然痛苦,但痛苦过后,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回报,我不光扎实地掌握了财务、会计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而且英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感觉两年acca学习比读mba所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我要感谢acca的高标准,是acca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要求让我完成了一个自身的飞跃。

我没有参加过acca的考试培训,但我相信参加一些高质量的培训对通过考试很有帮助。自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不明白的地方,我是首先自己琢磨,查查相关资料,争取自己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再向其他学员请教,最终大多都能够解决。当然,如果acca能够组织专家在网上针对学员和会员就某些专业问题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那就再好不过了。

要问我通过考试有什么心得,我总结为以下几条,与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好多并不是我的“心得”,而是从学长和acca组织的一些交流会中学到的。

一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心。我和很多同学做过交流,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看完教材和复习用书后,能够记住的内容很少,做题时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差很大,很多同学因此而沮丧,总觉得自己复习不够充分。其实acca的教材内容及其丰富,只有天才可能过目不忘。而绝大多数的同学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是在职人员,机械记忆力不是很好,看完书后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自己记不住别人也一样记不住,而且记住书本也不是acca考试的目标,acca 考试所测试的是综合能力。至于做题时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差很大这也很正常,有差距才需要学习,学习后差距就可以缩小,而且标准答案是按照满分的标准给出的,我们的目标不是高分,而是学到知识并且通过考试。所以不要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不断自我激励。

二是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将时间合理分配到所备考的科目。作为在职人员,尤其拖家带口的同学,需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学习和家庭的关系,争取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确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考试计划,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给自己留太大的余地。复习需要强调效率,争取每门考试复习3到4轮,第1轮花时间可以长一些,最后1轮的目标是可以在1天内复习完一个科目。

三是把握考试重点,多做练习。在学习时应把重点放在复习用书和历年考题上,教材的内容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acca考题规律性很强,一般不会出现偏题,重点考题可能在考试中反复出现,对于反复出现的题目,务必牢记。此外应该阅读认真student accountant的相关文章,特别是examiner的文章, examiner在考前发表的文章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非常大。另外,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做题,多练习,光看题目和答案是不够的。我本人比较重视acca的教材。虽然教材的很多内容考试可能很少涉及,阅读教材可以全面去把握考试的内容,而且acca的教材非常实用,可以将很多工具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果大家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多看两遍教材,并且加深理解,并结合实际工作,这样对自己提高会更大。

最后一点就是注意考试的一些技巧。acca考试强调速度,考试的时候务必控制好时间,不要在一道题上花太多的时间,争取答满90分以上分值的题目。对于可选题可以做适当选择,一部分可选题比必选题简单的所,在比必选比较难的情况下,可以多留一些时间在容易的必选题上。关于具体考试的技巧,acca经常组织的学员交流会上多有介绍,建议大家参加。

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的经验(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6月ACCA3.4大陆第一张宏其的经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