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日行一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共含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日行一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

篇1: 小学数学日记

20xx年X月X日X天

老师说数学是一门基础课,我想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吃饭要数学:一个人能吃下多少饭,就煮多少饭;走路要数学:路有远有近,走哪条路可以最快走到要去的地方等等,所以说生活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有一天,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给了我一大把一元硬币,没告诉我多少钱,我就开心的数了起来,可是硬币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地数太慢了,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想了一想,灵机一动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就2个放一堆,放了9堆还多一个,那不是2乘以9再加上1吗,就是19元,我告诉了叔叔多少钱,叔叔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你数不出有多少钱呢!那就把这些钱奖励给你去买东西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去超市买了我想要的玩具,然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篇2: 小学数学日记

今天我们学的是圆,大家知道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怎么画圆吗?这句话一出口原本热闹的教室立刻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便开始有同学举手了,老师可以用水杯底画老师可以用量角器一半一半的画。老师可以用手臂轮着一圈画。老师还可以把大拇指定住,其他手指绕一周转一圈大家又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老师把这几种方法都记录下来,还有别的方法吗?老师问到,这些都无法改变圆的大小。老师,我知道了!一个同学激动地举起手来。用鞋带绑上笔,另一端固定住,绷直线画一个圆。

这个同学的方法和圆规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后来就发明了圆规,第一步怎么做?把圆规拿起来怎么拿?冲着把儿一端你说的不精准,如果按你的说法来说针尖儿早已扎进肉里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开始总结了第一步是用手捏住圆规的手柄,第二步是分开圆规的两角,第三步是固定住圆规的尖角,第四就是旋转一周。圆心就是尖角所在的点,决定圆的位置用o表示。半径决定的是圆的大小,用r表示,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用d表示。而我却意外的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在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篇3: 小学数学日记

同学们,你们看了报纸吗?上面可有一项大新闻:深圳首批超级杂交水稻亩产847公斤。多么惊人的数目啊,这位专家可真有办法。我想,如果每亩增产100公斤,全省3000万亩水稻,就是增产100公斤*3000万亩=30亿公斤水稻,假如每人每年吃粮食300斤,可以养活多少人呢?列式:30亿×2 =60亿(斤)60亿÷300 =20xx万(人)天哪。。全省6000万人,再加上20xx万人,不就8000万人。了吗?。这样的话,我这个馋猫一个月还可以吃到300斤÷12个月=25(斤)呀。哈,真好。我真佩服这位农业科学家,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如果全国都用这种方法来种,我们国家就不会缺粮食,而且还能资助粮食短缺的国家呢。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爷。

篇4: 小学数学日记

今天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在家包饺子。总共包了七十二个饺子,妈妈说要我分四个碗盘,每个碗盘里能放多少个。我算了算“72÷4=18(个)”,然后我很快就分好了,这时妈妈说:“我吃不完这么多。”就夹了四个饺子给哥哥,我自己也夹了五个给哥哥,可是哥哥说吃不完又夹了六个给爸爸,这时哥哥给我出题了,现在我们每个碗里共多少个饺子,我不急不慢的在心里默默的算着,不到一分钟,答案就出来了,哥哥的碗里是“18+4+5—6=21(个)”;爸爸的碗里是“18+6=24(个)”。哥哥听了高举起大拇指说:“聪明”。这时爸爸又出了一道题“如果把这七十二个饺子吃了三十五个,有包了三十五个的两倍,我马上说出了答案”72—35=37(个),37+35×2=107(个)

啊!想不到吃一顿饺子,可以学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全家人一边吃饺子一边欢笑,样子好像很为我自豪。

篇5:小学数学日记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跟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篇6:数学小学日记

今天早上,我到表哥家写作业,在表哥学习桌上发现书本下面压着一个透明的小盒子。从外面看不太清楚,但能看到一个银色的、闪闪发光的、还有一点反射的物品。我心想:学习桌上不可能摆放礼物呀。莫非是一个学习工具?我收回心思,继续写作业。可是这个银色的东西一直在我的大脑里回荡。终于,我再也忍无可忍了,我的好奇心越发狂乱。我一顿笔,把笔放在旁边不管了,小心翼翼的拿出白色盒子,取出来认真观察。

这个物件好眼熟,我闭上眼睛,自己回想起曾经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情景。半晌,我突然睁开眼睛,我想起来了,上次去文具店时,我瞥了一眼展示柜里的文具,发现一个和我手上的物体一样的,标签上写着“圆规”。想必这就是圆规了,对,它就是我好奇心的对象――圆规。于是,我搜查了百度,原来圆规是一种在数学中用来画圆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圆规时由笔头转轴、圆规支腿、格尺、折叶、笔体、笔尖、圆规尖和小耳构成的。它是用金属做的,有点圆规、老式圆规等多种圆规。另外,我还知道圆规可以伸缩的,按自己需要的大小进行调整。搜索完资料后,我自己尝试用了一下圆规。哇,画出来的圆形真的很圆很圆,真神奇!

今天了解了一个新工具,真好。

篇7:小学数学日记

一直以来,让学生写日记被视为语文科的专属领地,与数学科是风马牛沾不上边,新课程条件下,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重视教师改变“单兵作战”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倡导以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师共同体的真诚沟通、无私接纳、合作共事。基于以上的精神,我们是否应该可以改变些什么?是否可以静水投石,打破学科之间人为的条条框框?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写日记中锻炼用语言文字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达到一石数鸟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写数学日记恰恰能体现这一点,它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它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有些人缺乏对数学日记的正确理解,认为数学日记里有一些数字,有一些加减乘除法就是数学日记的大部分内涵,如:爸爸买了几样东西,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其实这是对数学日记的误解。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认识几个数字吗?是计算吗?肯定不是!数学日记的关键: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学生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

一、在日记形式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要求。

1、口头日记。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接触数学日记,培养他们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等,我把它们统称为对数学的感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写的要求,抽时间口头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参与)甚至老师代为记录!至于所涉及的知识面,那是一个可变因量,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加以引导。总而言之,只要学生能尽量运用数学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那就对了!我发现孩子都特愿意把他们发现的或是看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说给家长听或是挑个机会说给老师听,这也正是一份口头的数学日记!

2、书面日记。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一开始学写数学日记,为了提高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可以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渐渐地引导学生写有思考价值的日记。要求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笔触书写下来,没有固定的文体,没有限定的.字数,没有规定的范围,学生都很感兴趣。例如同样是购物,小杰的日记:

12月10日?星期六?晴

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到大福源超市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5角,还买了5支铅笔,五角钱一支,还买了3本作业本,用了2元,后来我就和妈妈回家了,我算了一下一共是17元。

篇8:小学数学日记

20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爸爸带我到百惠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三包饼干,每包9元6角;买了三包薯条,每包8元4角;买了色拉油1瓶,15元8角。我是这样算的,1包薯条加1包饼干是18元再乘3包共54元,加上买色拉油用去的钱总共69元8角,与发票的钱数一模一样。哦!我真棒!”

这里,小杰描述的是一个购物计算的过程,小锦则运用了简便运算的知识,记录的是一个数学发现。后者的日记则是一篇有思考价值的日记。

二、在指导方式上,教师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首先,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考脉络。要求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

其次,教师应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实践日记、数学反思日记。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及积极、自主地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回顾、思考及反思的过程。再次,激发学生书写数学日记的热情。教师可带领他们到网上浏览了一些其他学校学生的数学日记,激发有心的学生生成想写的欲望,并做出承诺每篇必看必改。接着,挑选有新意的在校园上或班里黑板报上发表,为其他同学提供范例,并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例如傲邦的日记:

201*年5月13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爸爸教了我一种速算方法,是用来计算15×15、25×25等尾数是5的两位数的乘积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我能特别快地把算式的结果说出来。速算的方法是:比如15×15就用1×(1+1)=2,把2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所以15×15=225;25×25就用2×(2+1)=6,把6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也就是25×25=625;依此类推:35×35=1225,45×45=2025,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我学会了以后就去跟邻居比赛,连续几次都是我赢,我觉得学好数学真的是很有意思!

数学日记让他们学会了更多的数学思考、数学发现,记录下他们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的烙印,让他们终身享受着学会数学思考带来的利息。

篇9: 小学数学日记

今年夏天我家装修房子,房子的建筑面积为102O,妈妈告诉我使用面积为建筑面积的0.75,所以我家的使用面积为102Χ0.75=76.5O。我家买的地板砖规格是80cmΧ80cm=6400平方厘米,理论上我家应该买地板砖765000÷6400=119.5块,考虑到边边角角需要破转的地方,所以我们家共买地砖125块,每块地砖95元,共计11875元。

我家柜式空调额定功率为1400KW,1小时用电量为1.4度电,1天开8小时,用电量为1.4χ8=11.2度电,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量为11.2χ30=336度电,1度电价钱为4角,336χ0.4=1344元,哇,费用这么高,我们还是节约用电吧!

篇10: 小学数学日记

今天早晨,我制作了一个小电灯,用的是两节电池和一根钢丝和一个小电灯泡制做的,先准备了两个电灯泡,生怕晚上玩的时候会闪了。

到了晚上,我出去转悠一圈,我拿出了小电灯一照了一圈,我发现有时照出一个面,有时照出的是一条线,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小发现,给我带来了兴趣,去探索它到底为什么并且获得了答案。

它不但给我带来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我对生活新的看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要勤于发现,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篇11: 小学数学日记

今天踌躇满志地去上课了,但是效果不让我满意,老师也只觉得还行。

今天上的是单调性,按照一般的学生,我准备的内容应该是够讲的,如果是给重点学校的学生,还不够讲,但是我对这班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高估了,定义不明白,定义分析也不明白,例题也不明白,有点伤自尊。虽然老师说他们一般讲新课都有人听不明白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我给他们上课,不明白的人会更多。仔细想了想,的确大部分责任在我身上。首先,我讲话太快了,他们反应不过来,其次,正如老师所说,在揭示定义那里,我讲的不透彻,讲的太粗糙太快了。还有就是我把握不住重难点。虽然这节课我一直问他们明不明白,他们一直说明白,但是我心里清楚,他们都不明白真正的内涵。总之这节课没有地方让我满意。看来我离一个合格的老师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啊。

但是今天又遇到一个好老师,听他的课,真的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学到了很多,特别是突出重难点方面,两个公式就可以讲一节课,而且讲的很好,整堂课没有一句废话,真佩服,我以后也要朝那样的老师发展。老师还给我提了很多意见:

试讲是要以让学生理解为首要目标,其次才是完成整节课的完整性,因为你的讲课如果不能让学生明白,那么整节课完整的上了一遍也毫无意义;

1平时要多做高考题;

2.要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讲课时要把考试大纲的主旨渗透在课堂上;

3要理解课本的内容。

4.要理解应聘学校的学生的水平。

5.不能把大学学的而中学没学过的东西带入课堂,即使是正确的。

6.注意一节课的量的安排,在重点学校上一节课的内容,在普通学校可能需要三节课才能上完。

今天的教训:

1.单调性定义的引入要代入具体数值让学生更清晰明了;

2.例题1要让学生做课后的变式训练;

3.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差,定义先不要分析的太透彻,让学生先理解定义在讲什么就行了,因为毕竟这两个定义都很难理解,可以等到第二课时再继续深入分析,或者说遇到关于这个问题的题目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定义证明单调性应该放在第二课时讲,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5.符号尽量简单,因为已经有x1和x2让学生有点头晕了,函数值尽量用简单的符号,有了f(x1)和f(x2)就不要用y1和y2,有了y1和y2就不要用f(x1)和f(x2)。

6.重难点不突出,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突破重难点,特别是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定义的突破方法。

好了,就总结到这里,明天还有一节,也有可能还是两节,加油!

篇12: 小学数学日记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懂不懂看看书。”五一黄金周,正当我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美女的声音传过来。不看就知道,是我的妈妈在教训我。“妈妈,我作业早做好了。”我嘟着嘴还了一句。“那我来考考你,你要是做对了,我就奖励你玩一天。”哎,妈妈又要检查我的学习情况了。我时常提醒妈妈不叫动气,否则影响美容的。

妈妈出题了:“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9厘米和4厘米。你算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我一听太简单了,真有点不想做,但一想到玩一天,做就做想嘛。我知道这道题的焦点在结论的多样性中,这个嘛我的数学老师讲过多次了,说这叫新课程。

于是我开始分析:“如果把9厘米的边看作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9*2+4=22厘米。如果我把4厘米的边看做腰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4*2+9=17厘米。”三下五除二,我得意的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想得很好,但你敢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吗?你去把你刚才考虑到的两个三角形搭出来给我看看”。

只要不让我学习,搭个三角形有什么不行的,搭就搭。我喜滋滋的去做三角形了。第一个三角形很快搭好了,我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我摆来摆去,可是任我怎么摆,我总不是不能把腰是4厘米,底边是9厘米的三角形拼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看来我前面分析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两根4厘米长的小棒和一根9厘米长的小棒,不可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搭着脑袋把自己的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笑说:“学习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学会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任,不能想当然。”

妈妈抛下这句话就做家务去了。我很不服气,是不是妈妈给我出了一下特殊的条件,其它情况也不这种可能吗?于是,我继续自己的实验。原来4厘米与4厘米合起来也才8厘米,没9厘米长,当然拼不成,至少要一样长嘛。于是我将另一根换成5厘米,一拼还是不行,换成5.5厘米,行了。5.4呢?我有意缩短了一段,还是行。我似费明白了什么。两根短棒合起来要比9厘米长才行。这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又翻开数学书,量了很多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结果发现两边加起来都比另一边大,我还是不相信,自己又画了10多个任意的三角形,量了再加,结果还是一样。我相信了:三角形不管哪两边的和都是大于所对的哪个边的。我开始有点兴奋了,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误导,这明明不行,你叫我怎么摆得出来?”妈妈及时表扬了我学习数学的方法很科学。

五一节后上学,我把这个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同学们听了,讲完后得意地问大家有无问题,没想到班长大声问:“你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下可把我难倒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小学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日记小学400字

小学低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100字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