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白山难忘岁月(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吴喜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长白山难忘岁月
长白山难忘岁月高中刚毕业那年夏天,我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也有幸借此游览了长白山原始大森林。这是我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见到群山峻岭.,总之这是我人生融入社会的开始,有太多的第一。
我从河北老家坐汽车到天津,然后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通化。跟随一个修路施工队再坐火车,几个小时的行程后在二道白河下了火车,搭了一辆部队的军用货车进入大森林。走的是崎岖山路,车开的很快由于颠簸只能站着。有时尘土飞扬,有时泥水飞溅,三个多小时后在一个岔路口我们下了车,又扛着行李步行继续前进,真有野营拉练的感觉,可谓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走了两多小时在天黑时终于到了目的地。
我们在一个稍平整的山坡上停下来。环顾四周群山环绕,森林茂密,坡下就是山涧,由于山涧坡上长满树丛,空隙里被腐朽的灌木插满,看不到深浅,但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天黑了无暇赏景,得赶紧安排睡觉的地方,来不及搭帐篷,就用铁锹平整一下地面,掺些野草和树枝铺在地下把被子一揖湍芩了。
忙活了一阵终于可躺下来休息了。当二目凝空,望着满天星斗,蝙蝠飞来飞去觅食的时候,才想起一天还没吃饭,可能是都累了十几个人都没人喊饿。实际上是没搭锅灶无法做饭,喊也没用,他们都是东北本地人,就我一个外地的,所以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酣声如雷进入了梦乡,就我自己想着心事,为了挣钱,为了生计,可算是不远千里,就来到这深山老林,远离了亲人,远离了家乡,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从内心感到一丝凄凉。
让我无法入睡的是,还有一种比小米粒还小,咬人的飞虫,一群群的围着我转,稍不注意就咬一个包。听他们本地人说这小咬专吸人的血,能咬死人。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抓到抗联战士,给人扒光衣服绑在树上,让小咬慢慢的把人咬死,有经验的人就是不动,任凭它咬,当全身布满小咬后,底层的吃饱不动了,上层的咬不到,人才不至于被咬死。如果一疼就动,小咬一拨一拨的换,人的血就会被吸干。几天后被人救下,有的就死了,有的还活着。听起来阴森可怕,满身起鸡皮疙瘩。
第二天一早醒来,身上凡露着的地方就是疙瘩,因露水太大,头发被子都是湿的,这些全然不顾,赶紧搭锅灶做饭因太饿了,两个人拿着水桶,攀到山涧下打上水来。第一顿饭是蒸的苞米面大捧子,也是今后四十多天的主食。苞米面就是粗粗拉拉的苞米茬子,面粗拉蒸窝头捏不住,只好捧一个大团子。一个有一斤多重,吃起来有点粘牙,因为东北的玉米就是粘的。可怜的是没菜,一手拿团子,一手抓一把盐粒儿。不知道的就象一把冰糖,放到嘴里一嚼咯蹦咯蹦的,看着好看,听着好听,就是咽不下去。
上午在驻地忙活了半天,搭锅灶,搭帐篷,中午刚弄好就下雨了。长白山的气候很特别,少风多雨,有时晴着天就下雨,雨来了望望天空根本没有云彩。有时看着天好晒被子,不但晒不干,不知那会来阵雨就淋湿了。
下午就正式进入工地开工了。因为这里是原始森林,采伐的车辆无法进入,需要开凿一条简易的山路。我们的任务就是为这条山路在沟沟坎坎的地方修涵洞。施工条件十分恶略,沙石就地取材,没有一件施工机械,全是手搬肩扛,大的石头还得人工抡锤破碎。需要修涵洞的地方就有水,人需要整天站在半泥半水里施工,脚全泡沸了。小咬白天也咬人,皮肤一点也不能外露,下身除了在水里的部分,衣服盖不到的就用泥糊上。头部用纱巾包上,小咬怕汗渍,有汗水它就不咬,所以很少人偷懒耍滑。
一连几天伙食还是团子.大盐粒儿。由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还不得不多吃点。好像在第五天的时候,新来的人从山下带了几斤猪肉,可盼着改善了,没想到在我们干活的时候还让野狗偷走了。天天吃大团子就出笑话了,没有蔬菜,没有油水,人的粪便未加任何混合,就排出来了,一点也不臭,所不同的是经风化后就更白了。我们十几个人一水光棍,在深山老林里也见不到个异性,所以连个厕所也没有,方便的时候就在帐篷不远的周围,时间长了那些粪便风化后,雨水一冲或是风一刮又回到我们的灶台旁。不同的是我们吃的时候是黄的,回来的是白的。有人跟包工头开玩笑,我们吃不上白面,吃了粗粮一加工就成白面,吃面条疙瘩汤没问题了。
除了恶略的施工环境和艰苦的饮食条件外,居住条件也十分恶略,搭的帆布帐篷十分简陋,既不挡风也不遮雨,只是叫不睡在露天,实际跟睡在露天差不多。因为帆布不是专用帐篷,除了没了浆性外还有些窟窿,无非就是天上下的急,屋里下的慢些。还有山上的雨水经常流进帐篷,弄得里面泥泞湿滑。经常是铺下泥泞水患,铺上被褥潮湿,空中小咬飞舞。迫不得已晚上临睡前,弄一堆柴草点着把小咬熏跑才能入睡。
十几天过去了,吃的无改善的意思。我就跟他们本地人说,咱们靠水吃水办到了,还应该靠山吃山,我们身边有的是野菜野蘑菇,可以采些吃吧。他们说这倒是个好办法,为了防止中毒,头就找了几个有经验的人,每天采一筐蘑菇炒着吃。那才叫野生的,真叫一个香。至今回忆起来留恋往返。
除了有好吃的蘑菇,还有好喝的水,我们就喝山涧里的山泉水。渴了就攀到山涧下,趴在小溪里喝个够。甘甜可口,浓浓的人参味。这可能就是人参之乡特有的地理环境赋予人类的琼浆玉液。
九月下旬天气剧变,早晚冰凉,夜间寒冷。总共干了五十来天就撤下来了。
短短的一段打工经历,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人没有吃不下的苦,只有享不到的福。吃苦受累不是难,艰苦岁月是磨练。人只有经历了苦难,才知道甘甜来之不易。
(中国大学网)
长白山难忘岁月散文
高中刚毕业那年夏天,我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长白山难忘岁月。也有幸借此游览了长白山原始大森林。这是我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见到群山峻岭.,总之这是我人生融入社会的开始,有太多的第一。
我从河北老家坐汽车到天津,然后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通化。跟随一个修路施工队再坐火车,几个小时的行程后在二道白河下了火车,搭了一辆部队的军用货车进入大森林。走的是崎岖山路,车开的很快由于颠簸只能站着。有时尘土飞扬,有时泥水飞溅,三个多小时后在一个岔路口我们下了车,又扛着行李步行继续前进,真有野营拉练的感觉,可谓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走了两多小时在天黑时终于到了目的地。
我们在一个稍平整的山坡上停下来。环顾四周群山环绕,森林茂密,坡下就是山涧,由于山涧坡上长满树丛,空隙里被腐朽的灌木插满,看不到深浅,但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天黑了无暇赏景,得赶紧安排睡觉的地方,来不及搭帐篷,就用铁锹平整一下地面,掺些野草和树枝铺在地下把被子一捯就能睡了。
忙活了一阵终于可躺下来休息了。当二目凝空,望着满天星斗,蝙蝠飞来飞去觅食的时候,才想起一天还没吃饭,可能是都累了十几个人都没人喊饿。实际上是没搭锅灶无法做饭,喊也没用,他们都是东北本地人,就我一个外地的,所以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酣声如雷进入了梦乡,就我自己想着心事,为了挣钱,为了生计,可算是不远千里,就来到这深山老林,远离了亲人,远离了家乡,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从内心感到一丝凄凉。
让我无法入睡的是,还有一种比小米粒还小,咬人的飞虫,一群群的围着我转,稍不注意就咬一个包。听他们本地人说这小咬专吸人的血,能咬死人。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抓到抗联战士,给人扒光衣服绑在树上,让小咬慢慢的把人咬死,有经验的人就是不动,任凭它咬,当全身布满小咬后,底层的'吃饱不动了,上层的咬不到,人才不至于被咬死,记事作文《长白山难忘岁月》。如果一疼就动,小咬一拨一拨的换,人的血就会被吸干。几天后被人救下,有的就死了,有的还活着。听起来阴森可怕,满身起鸡皮疙瘩。
第二天一早醒来,身上凡露着的地方就是疙瘩,因露水太大,头发被子都是湿的,这些全然不顾,赶紧搭锅灶做饭因太饿了,两个人拿着水桶,攀到山涧下打上水来。第一顿饭是蒸的苞米面大捧子,也是今后四十多天的主食。苞米面就是粗粗拉拉的苞米茬子,面粗拉蒸窝头捏不住,只好捧一个大团子。一个有一斤多重,吃起来有点粘牙,因为东北的玉米就是粘的。可怜的是没菜,一手拿团子,一手抓一把盐粒儿。不知道的就象一把冰糖,放到嘴里一嚼咯蹦咯蹦的,看着好看,听着好听,就是咽不下去。
上午在驻地忙活了半天,搭锅灶,搭帐篷,中午刚弄好就下雨了。长白山的气候很特别,少风多雨,有时晴着天就下雨,雨来了望望天空根本没有云彩。有时看着天好晒被子,不但晒不干,不知那会来阵雨就淋湿了。
下午就正式进入工地开工了。因为这里是原始森林,采伐的车辆无法进入,需要开凿一条简易的山路。我们的任务就是为这条山路在沟沟坎坎的地方修涵洞。施工条件十分恶略,沙石就地取材,没有一件施工机械,全是手搬肩扛,大的石头还得人工抡锤破碎。需要修涵洞的地方就有水,人需要整天站在半泥半水里施工,脚全泡沸了。小咬白天也咬人,皮肤一点也不能外露,下身除了在水里的部分,衣服盖不到的就用泥糊上。头部用纱巾包上,小咬怕汗渍,有汗水它就不咬,所以很少人偷懒耍滑。
一连几天伙食还是团子.大盐粒儿。由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还不得不多吃点。好像在第五天的时候,新来的人从山下带了几斤猪肉,可盼着改善了,没想到在我们干活的时候还让野狗偷走了。天天吃大团子就出笑话了,没有蔬菜,没有油水,人的粪便未加任何混合,就排出来了,一点也不臭,所不同的是经风化后就更白了。我们十几个人一水光棍,在深山老林里也见不到个异性,所以连个厕所也没有,方便的时候就在帐篷不远的周围,时间长了那些粪便风化后,雨水一冲或是风一刮又回到我们的灶台旁。不同的是我们吃的时候是黄的,回来的是白的。有人跟包工头开玩笑,我们吃不上白面,吃了粗粮一加工就成白面,吃面条疙瘩汤没问题了。
除了恶略的施工环境和艰苦的饮食条件外,居住条件也十分恶略,搭的帆布帐篷十分简陋,既不挡风也不遮雨,只是叫不睡在露天,实际跟睡在露天差不多。因为帆布不是专用帐篷,除了没了浆性外还有些窟窿,无非就是天上下的急,屋里下的慢些。还有山上的雨水经常流进帐篷,弄得里面泥泞湿滑。经常是铺下泥泞水患,铺上被褥潮湿,空中小咬飞舞。迫不得已晚上临睡前,弄一堆柴草点着把小咬熏跑才能入睡。
十几天过去了,吃的无改善的意思。我就跟他们本地人说,咱们靠水吃水办到了,还应该靠山吃山,我们身边有的是野菜野蘑菇,可以采些吃吧。他们说这倒是个好办法,为了防止中毒,头就找了几个有经验的人,每天采一筐蘑菇炒着吃。那才叫野生的,真叫一个香。至今回忆起来留恋往返。
除了有好吃的蘑菇,还有好喝的水,我们就喝山涧里的山泉水。渴了就攀到山涧下,趴在小溪里喝个够。甘甜可口,浓浓的人参味。这可能就是人参之乡特有的地理环境赋予人类的琼浆玉液。
九月下旬天气剧变,早晚冰凉,夜间寒冷。总共干了五十来天就撤下来了。
短短的一段打工经历,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人没有吃不下的苦,只有享不到的福。吃苦受累不是难,艰苦岁月是磨练。人只有经历了苦难,才知道甘甜来之不易。
长白山是我出生的地方,长白山哺育了我。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爸爸调到长春工作,我的家也搬到了长春。随着我一年年长大,关于长白山的美好传说知道得越来越多,使我对家乡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我多么想重新回到长白山的怀抱啊!
机会终于来了,爸爸去长白山科学考察站工作,我也随着爸爸到这里寄读。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尽情地领略了长白山的美丽和富饶。我亲眼看到了“人参娃娃”,听到了长白虎啸。
我去时正是初春。春回大地,长白山焕然一新。春雨刚过琴幼嫩的花草顶着一串串水珠,贪婪地吮吸着大自然的甘露,高大的白桦树抽出了新枝条,一片片娇嫩的小叶芽从枝条里钻出来,也要喝个痛快。一阵春风吹过树梢,立刻发出悦耳的响声,好像春天妈妈痴情地抚摸着自己的X女,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咯咯的笑声。看到这生机勃勃的长自山,我打心眼里爱上了它。
盛夏,长白山简直成了绿色的海洋。森林、茅草、苔鲜,把整个长白山都染绿了。然而,更令人迷恋的是那漫山遍野的鲜花。
白的、黄的、红的、蓝的、紫的,数也数不清。那一片片美丽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浓郁的香气。若是在地上翻个筋斗,浑身就沾满了花草的香气。
秋天来了,爸爸带我爬上“老虎背”。这里到处裸露着犬牙交错的火山岩。“老虎背”可真高啊!从这儿俯视长白山天池,就像看到一面洁白无瑕的大镜子,镶嵌在群山万壑之中。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一座座山峰都在我的脚下,那景色壮观极了。我兴奋地摘下头上的帽子,摇动着呼喊起来,山谷里立刻发出回响,回声此起彼伏,越传越远。忽然,一条瀑布跳人我的眼帘,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长白瀑布吗?望着那银练飞泻,我禁不住脱口而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期待着的冬天到了。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顿时,长白山银装素裹,漫天皆白。我只能站在长白山脚下远远地观看它的主峰,这就是白云峰。它像一个巨人巍然屹立着,顶风冒雪,无所畏惧。我白天顺着山坡滑雪,晚上,围着火炉听爸爸讲长自山的富饶物产。这里的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号称东北“三宝”的人参、貂皮、鹿茸角驰名中外……长白山不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吗?
啊,长白山,我的家乡,我多么爱你呀!
长白山,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闻名中外的美景,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莫数天池了,天池是若干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去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跟爸妈一起去长白山游玩啦!
我们一早从吉林省的延吉出发。沿途满眼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群山叠嶂,郁郁葱葱,就连那雾蒙蒙的天空,仿佛也被这大片大片的绿渲染得浸透着浓浓的绿意。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我看见高高的山门屹立在我们面前,上书“长白山”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门票买好后,我们跟着拥挤的人群先乘景区内的环保车进入景区的半山,然后换乘越野车登长白山最高峰一白云峰去看天池,白云峰高2691米,是东北最高的山峰。越野车我是头一次坐,真的好刺激,我们沿着蜿蜒陡峭的盘山路向上,一会是一片野花铺满山坡,一会是高山苔原带,一会是山连山连绵起伏。越野车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一会儿又上坡,妈妈吓得紧紧抓住车门上的安全把手,旁边的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吓得闭上了眼睛,而我和爸爸却觉得很刺激,开心地哈哈大笑。
车开了大约十几二十分钟终于到了峰顶,咦!这是什么地方啊?光秃秃的,感觉一旁荒凉,还有火山喷发留下的痕迹,天池在哪儿?我们跟着如织的游人往前走。哇!看到啦!当第一眼俯看到被群峰环抱的天池,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主峰离天池水面上千米,天池的水碧蓝碧蓝的,犹如镶在群峰中的一块碧玉,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水气,云雾在周围的山腰飘荡。池水好像一面大镜子,蓝天、白云和山峰的倒影映在水底,好美啊! 真想去摸摸天池的水,可爸妈说站在山顶看才能更加感觉到天池的美。传说天池中有一怪物,有说形似恐龙,偶而会在黄昏后浮出水面,甚至上到岸上,我想如果是真的,能够让我亲眼见到该多好啊。
从山顶下来后我们还游览了雄伟壮观的长白山瀑布。远远望去银白色的瀑布就像一条玉带挂在峭壁上,飞流直泻,轰鸣着落入谷底,落差达68米。这飞流而下的瀑布水就是源于天池。看似离我们很近的瀑布,让我们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到了它的脚下。看着气势恢宏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池水平静得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一样的小天池,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地下森林,还有绿渊潭、浮石林等景点。
美丽迷人的长白山,让人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再去游玩,下次我要爬长廊,亲手去摸摸天池的水,有机会你也去看看吧。
今年暑假,上海酷热难当,爸爸妈妈带我去长白山度假。
我们去长白山主要是去游览天池。那天早上我们7点钟就起床了,兴致勃勃地踏上了这次长白山之旅。一上山,我只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凉气迎面扑来,而且整个山峰都被雾气笼罩,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心想:这里可真冷啊!我们走到山脚下一看,哇!要走1442个台阶呢!这可相当于100层楼的高度呀!我一看就泄气了,说:“那么高,怎么爬得上去啊!就算爬上去了,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也看不到啊!不值得那么辛苦地爬上去呀!”妈妈笑着对我说:“我们来个比赛怎么样?比比看谁先爬到山顶吧!”我一下来了兴趣,迫不及待的往上拼命爬,才爬到第200阶台阶。我就累得气喘吁吁,心想:爬楼梯可真累人啊!我得休息一会儿。可转念一想:如果我休息了,他们会不会追上我啊?我至少要爬到第500级才能休息。我又爬呀爬,终于爬到第500层了,我立刻坐在了旁边的木桩上大口的`喘着粗气,大约过了5分钟,我又重新上路了,最后,我一马当先,率先登上了山顶。我放眼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把天池围得水泄不通,我因瘦,找了个地方使劲挤了进去,可只见到处都是雾,我觉得很失望,心想:唉,爬了那么久,结果还是看不到天池,真不值得啊!我说:“走吧,反正看不到天池。”妈妈目不转睛的盯着天池:“再等5分钟吧。”过了一会儿,天池竟然出现了。随着雾渐渐散去,首先出现了天池的轮廓和周围的植物,接着,天池那清澈、湛蓝的湖水呈现在了我的眼前,人们惊叹道:“啊,太美了!”那美丽的天池犹如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撩开了面纱,露出了绝世的美貌。我都不敢眨眼睛,生怕错过了这景象。可过了一会儿,天池又被雾盖住了,就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又盖上了面纱。虽然我走了很长的路,只看到了几分钟天池,但听人家说一年只有100天能看到天池呢!我觉得我还是很幸运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长白山的另一个景点――锦江大峡谷。那里有由巨大锋利的岩石砌成,像用刀削斧劈过一样的山峰。我不停的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路边,我还看见了可爱的小松鼠,它一点儿也不怕生,正津津有味的吃着人们给它的小饼干。
我们在长白山还游览了由地裂形成的、又陡又窄的梯子河,松树和桦树像恋人一样互相依偎、共生共长的“松桦恋”和开满各种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鲜花的高山花园……
长白山有美丽的天池、神奇的大峡谷和大片大片的森林,让人流连忘返。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到长白山旅游呢?
1980年1月4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给这里颁发了“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的招牌。1992年8月10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给这里颁发了“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的招牌。这里是国家AAAAA级风景区。12月,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题写的“中华名山”的招牌开始在这里的门口悬挂。
坐景区垄断经营的带着浓重汽油味道的环保汽车上长白山了,这里是只许乘这样车上山的,连步行爬山都禁止。坐在车上,听解说词说,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江发源地,看百度上说,长白山的天池只是松花江的发源地;有同行朋友说,长白山在中国这边叫长白山,在朝鲜韩国那边叫白头山,看百度上说,白头山是长白山主峰,在中国这边也是这么叫的,白头山,是因为那里终年积雪或者是山顶有白石头;长白山,在那里看到有许多虔诚的韩国、朝鲜人在那里静坐拜山,就像在阿里看到的'印度人、尼泊尔人在冈仁波齐峰拜山一样,有人说,长白山是朝鲜族人的发祥地,看百度上说,长白山是满族人的发祥地;有同行人说,长白山海拔是不到两千米,有带海拔表的朋友在天池那里扬了扬手腕说,这里是海拔2651米。有人说百度不准,有人说谷歌涉嫌垄断。不知道谁说的对了,都记录下来,待明白人解读吧。
长白山,门票每人100元,景区摆渡车85元,上天池还要乘另外一种摆渡车80元,不允许步行爬山,为啥不把门票和车票绑定在一起,来个二百五或二百六的一票通,却要分成三种票价,有些让人琢磨不透。
很幸运,看到长白山天池了,据说这里常年雾气昭昭的,很难看得到真面目,据说某高官来这里三次都没有能够看到,这次,我们确是想看个雾气昭昭的长白山天池都很难的。
又到过一个AAAAA级风景区了,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三年的时光,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曾经的朋友现在都要各奔东西了,不知将来的我们是否能再见面?现在的友情是否还会延伸到将来?在这段时光中我已投注太多的情感,也许有些记忆会遗忘,但我对母校的那份爱不会在我心中消失,因为那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回首三年,想一想我们曾经做的一些事,看一看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母校,心中是否有一些感触。我们曾经在校园中追逐,曾经在教室中听课,曾经的一切仿佛浮现在眼前。风一吹,就散了,一切都消失了,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段难忘的岁月,也只有这段岁月,让我在今后的路程中不再感到孤独。
难忘的岁月,让你从懵懂走向成熟,让你我从无知走向自强,而我们当年的无知也在五中的教育下变得懂事,自信,开朗,难忘的是岁月,更难忘的是自己将要告别的母校。
五中,这个令人向往的学校,让我们这些学子在她的怀抱中勤奋学习,拥有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形象越来越完美,让我们的经历越来越充实,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这段时光是难忘的,我不仅结识了许多交心的朋友,让我不再感到孤独,也让我丰富了知识,满足了这颗勤奋好学的心,学校的自强楼,自信楼,和“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曾经让我勇面挫折,激励着我战胜困难。
蓦然回首,将要离别,曾经的一切只留下一段永久的记忆,我们如同天下的小鹰去飞向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今后无论成与败,我都会感谢母校,五中,这个让我梦开始的地方,我会永远地记住,因为那里,曾有过我的记忆。
在我小学的六年生活中,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纯真的友谊。想到我小学生涯将要结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在我那记忆的长河中,挤满了小学生涯的轶事。
将要离开母校,我有千言万语想说,()可又不知怎么说,教过我的老师,帮过我的同学。在此我要对她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六年来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懂事的少年。这难忘的岁月将要过去,或许有的人不在意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我却永远记在了心头,等我上了初中还希望可以碰到这些友人。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在此暂时分别,但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别了,老师;别了,同学……
难忘的岁月_作文
想来想去,起了这样一个很女生,或者很俗气的名字。可是看到题目,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装满了糖果的礼盒上的蝴蝶结。
我还年轻时,准确地说更年轻些时,是个急躁的孩子。不爱说话,脾气却大的很。讨厌无聊的事,讨厌自大的人。只是随着年龄渐大,这些变得无关紧要。我开始追求一些我向往的东西。比如更充实的生活,比如更漂亮的自己,比如更多朋友或者更多爱自己的人。慢慢的,我发现,很多时候,梦想在打折,因为人都在变。我经历过迷茫,我徘徊在成长与留恋过去之间。于是我试着把自己的一切减半,我学着爱自己,我体会到岁月带来的锋利和柔软。
说来说去,似乎和礼盒上的蝴蝶结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我想就是这美丽的事物吸引着我。这岁月带来的进取的日子,这生活给我的卑微的渴望,都是它的引领,让我一步步走向前去。也许别人眼中是一个装饰的它,却在敲打着我的心情。在这样的引领下,我陪着自己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喂,我们挺过来了。
那美丽的蝴蝶结就像是欲望的.缩影。人都有欲望,而有时这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地方,有了欲望,人才有梦想,在面对未来时,才能够不抬头的向前行进。当然,最终的目的,我们拉动了蝴蝶结,打开了礼盒。
打开了,一瞬间,我们懂了为什么当初那样的渴望,因为成功的颜色,真的明媚的可以。
蝴蝶结,请你不要飞走,请你就在这份美好里坚守我的梦想的阵地,蝴蝶结,谢谢你,岁月的馈赠,是你给我的,让我努力的方向,让我不停止的追求。
征文:难忘入党岁月!
陈德耿
56年前的1960年6月,我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被党组织推荐到嘉定县委党校参加培训学习,当时我正在南翔镇卫生院工作,入党介绍人为原镇党委宣传委员黄思贤同志和原镇卫生院支部书记、院长王斌同志。同年10月被南翔镇机关联合党支部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于一年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时间过得真快,最近我在整理照相册时,发现一张参加党校学习时和卫生小组其他11位同志的结业留影照片,这张珍藏了50多年的旧照片使我端详许久,勾起了我对那入党岁月的深切追忆…
照片中那原嘉定县委党校,坐落在现嘉定清河路西段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是专门培训党员积极分子和党员干部的地方。随着嘉定社会建设的大发展,虽然现在原校舍已拆除,如今异地建造了高楼巍峨、设施完善的区新党校,但对原几幢砖墙黑瓦的'简朴校舍,以及当年党校的授课老师对党员如何正确树立世界观和做好党性修养的铮铮教导,在我脑海中依然十分亲切清晰,记忆犹新。记得在56年前,我参加党校学习培训时和刚入党的几年日子里,正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又恰值中苏形势紧张,作为当时老大哥的苏联不断对华施压,国内外反动势力和反华活动非常猖獗,加之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还叫嚣着反攻大陆。当时中国可谓煎受着空前的内外压力,危在旦夕。面对国内外的反华逆流,我们的党通过宣传、动员人民行动起来采取各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措施克服了种种困难,全党形成了坚如磐石的向心力、团结力,把困难踩在脚下。我们年轻党员面对当时物资匮乏,自觉节衣缩食,捐出粮票、布票帮助更困难的群众,参加社会治安巡逻,打击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和党同心同德,维护社会安宁稳定,保护群众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在党组织的教育指引和老党员的带领下,年轻党员经受了党性考验,锤炼了自己政治思想的坚定性,培养了党员的群众观念。
IMG_0994.JPG
今年是我党建党95周年,今天我们的党不断发展成熟壮大,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人民生活实现了初步小康,正在向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国力日趋强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使世界的每一个炎黄子孙无比自豪。今天的我虽然已经从当年一位要求进步的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但作为一位已经过退休生活的老党员,我要进一步学习好我党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弘扬我党光荣的革命传统,进一步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有用之人,做到人退休,党员的责任使命不能退休。
(虹翔社区党总支:陈德耿)
★ 难忘的岁月散文
★ 长白山广告语
★ 长白山导游词
★ 作文 长白山
★ 长白山导游词讲解
★ 长白山瀑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