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明踏青的诗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沈云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于清明踏青的诗句(共含10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沈云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于清明踏青的诗句

篇1:于清明踏青的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9、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0、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1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

1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篇2:于清明踏青的诗句

有关于清明踏青的诗句集锦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5、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7、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8、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10、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

11、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13、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篇3: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篇4: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754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或者唱和吟咏的诗歌,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篇5: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

篇6: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至秘书监。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之久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诚斋乐府》。

篇7: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约656年-7),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人,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为近体诗定型的代表诗人。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言律诗,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尤其贬谪之后,诗句逐渐简单辽阔,但开盛唐气象。

篇8: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篇9: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篇10:清明扫墓踏青诗句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王磐(约1470年~1530年),字鸿渐,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被称为南曲之冠。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属南曲。著有《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等。

清明踏青说明文

清明踏青好去处

清明踏青日记

作文清明踏青

清明踏青作文

清明·扫墓·踏青作文

清明踏青记作文

清明踏青作文范文

日记清明踏青700字

清明日记踏青500字

于清明踏青的诗句(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于清明踏青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