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清风拂过脸颊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共含4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清风拂过脸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

篇1: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

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

1

不止一个人向我吐槽:在帝都这种地方生活,真尼玛累啊!2200多万人都“假装在生活”,自己真要好好生活,还需要鼓起一番勇气。

在这个人口千万级的超大城市,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小心、很努力,有的甚至很拼命。“在单位看领导脸色,回家直面孤独的自己”,成了不少人的写照。

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怀揣大大的梦想,想着拼出个样子、有一番作为,不甘心两手空空地回去。

然而,面对难以企及的房价、出行遭遇拥堵的交通、呼吸成了一道伤痛,多少人还坚定如初、不曾动摇呢?

就像一个朋友。她是个其貌不扬的姑娘,刚大学毕业,非985、211高校,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企业做一份——“边缘得比公司清洁工好不了多少的”——内部管理工作,“就是跑跑腿,没多少技术含量,也没啥希望”。朋友一脸沮丧。“这哪里是过日子嘛,明明是被日子过了”。她苦笑道。“有时候真想收拾东西回去算了,但又不甘心。”

“我爸每次打电话都让我回去,他们在当地给我找了份安稳的工作。”

“那你怎么不回去?”

“我其实也并不想将就。天天回家,认识的也就那些人,多没劲儿。”

朋友说,她打算工作两年,积累些经验后,再读研或者读MBA,“毕竟北京机会多,不能荒废了自己”,她年轻的脸上又闪现笑容,是青春时光该有的样子。

2

其实,我也一度困惑过。

当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甚至游移不定。一次是单位内部某部门伸出“橄榄枝”,一次是回到地方工作,还有两次出去工作的机会。其中,尤其是去地方工作的`机会,对我诱惑最大。“回地方,就再也不用在北京过两点一线的苦逼日子了。”我一度恨恨地想。

也有朋友劝我,“回去工作多滋润啊,要房有房,要车有车,对比就知道,想都不用想。”

我决定向身边涉世深、阅历多的“老司机”求教。一个是单位的同事。他沉默了一会儿,吐着烟圈不急不慢地说:“别人我就不多说了,至于你,肯定不要回去,回去你就眼界窄了,后半生怎么走一眼都能看穿。这边机会多,三五年就有变化,走啥走。”

他是个明白人,我的这点小心思在他眼里不是事儿,三五句话就讲透了,让人信服。

一个是在央视工作的朋友,他曾主持春晚数年,对媒体工作十分了解。

听完我的困惑,他先说了他的故事。

那年我大学毕业,一无所有。先去了某影视公司工作,合同一签就是5年。每天下班后就去附近人大食堂三楼的临时舞厅跳舞,打发青春的漫长时光。舞厅简陋,灯光昏暗,大家跳的开心。没有这么个地儿,当年我肯定少了很多乐趣。

工作第5年,赶上单位分房,轮到我时,就两个地儿了。一个是跟一刚离婚、还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合住一套房,共用厨房、卫生间。我当然不乐意,当时血气方刚,怕坏了名声。我就不要。还一个地儿在当时的城郊结合部了,就是一间低矮破旧、没有暖气的平房。

分到这么个破房子,我也高兴,毕竟是属于我的啊!我在平房外搭个小棚,装了马桶和淋浴设备,但第二天就被隔壁大爷给砸了,“我们都能住,就你搞特殊。”从此,我跟大伙儿一起上公厕、下澡堂子。

那年冬天最难熬。我爸妈来看我。我本想让他们骄傲一下的。但天气严寒,爸妈晚上都睡不着,住了一夜就走了。我心头难过啊。寒冬漫长,我每天都不愿回到冰窖一般的平房。一个人过,真的冷。

后来,我考到央视,慢慢地,我开始主持节目了,有了些影响力。但我那时候还住平房里。一天,正上厕所时,几个学生跑到厕所。远远地看了一会儿,跑开了。过一会儿,他们又回来了,在门口大喊:这不是央视的主持人某某某吗?接着是哈哈大笑。

我一听,赶紧不上厕所,一口气跑回去了。从此我就下决心好好干,不能再过这样的日子了。

谈及往事,朋友记得清楚,说了很多,“你现在很难想象我当年度过的艰苦时光吧?听了我的故事,你还想回去吗?”朋友笑着问,“其实,一开始,没有不难的,难才是真实的生活。困难的时候,咬咬牙,坚持住,也就过去了。”

我听之愕然。本想说些今非昨日、情况不同的话,后来也没说。

3

跟“老司机们”取经,至少让我不再动摇了。在哪儿都得自己过,没人能替你生活,也没人能帮你一步到位。路要自己走,有些苦也只能自己吃,不然怎知幸福的甘甜?

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退而求其次,给自己找台阶下了。都不是完美的,又何必将就?

正如有句话说,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优秀。如果不摒弃“将就”的心态,又怎么知道自己有更大的潜力、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篇2: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

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

文/李元昊

这两天,上海女孩到江西男友老家过年,一顿饭导致分手的事引发热议。对于此事,男女主角或许都有苦衷,不可妄评功过。同为农家子弟,我深知成长成材之不易,只希望那个男生不要气馁,我也愿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他和诸君。

我出生在吉林农村,父母20岁左右便结婚,母亲21岁就有了我。高考成绩发布时,我的校长还调侃父亲是“早生贵子”。实际上,这样的早婚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我的好多小学同学早就育有子女,如果我不上大学,我的孩子或许也已经两三岁了。

我三岁时就开始在姥姥家生活,姥姥是农民,姥爷是铁匠。我是趴在姥姥后背上长大的,印象里上小学之前,姥姥都会背着我。我有一个舅舅两个姨姨,姥爷很重视孩子学习,所以老舅和老姨都因为上学结婚很晚,我最大的表妹也小我八岁。由于这个原因,我从小被长辈宠爱有加。我的启蒙教育是老姨进行的。老姨毕业后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村小教书,因而我在六岁时就学会了汉语拼音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我的小学是八毛岁开始的,是乡小,条件相对较好。当然,比较的对象是那些村小。我小学的前四个年头是在低矮的平房度过的,黑板是用墨水涂在两块木板上,只能用黑板擦擦。我到了初中,才在学校看见一间多媒体教室。当时很难的一件事是上厕所,农村都是旱厕,即使后来盖了教学楼,我们也一直用旱厕。记得那几年厕所离学校非常远,课间十分钟上厕所是个难题。有一次整天下大雨,老师就让我们男生找个角落用瓶子解决了。还有一个同学,因为个子矮小,上厕所时和同学打闹被推到了厕所里,非常危险。

小学时我们基本不吃食堂,每天中午家人会给我一块钱,我买一包干脆面和一袋辣条打尖。我的条件是比较好的,有的家庭困难的同学,是不吃午饭的。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才有了饮水机,之前有一口井,班级里大个子同学去井里打水给我们喝。农村人喝生水不是问题,到现在我爷爷奶奶还爱喝井拔凉水,一般不会拉肚子。

在平房里上学时,最难熬的是冬天。每到十一假期,我和小伙伴们都要去拾柴火,以备冬天班级里取暖用。那个时候,柴火按人头交,每人两捆。这些柴火有的是大豆根,有的是在山上捡来的树枝。班主任会在班级后面的角落里堆成一个小型柴火堆,加上学校分给每个班的煤,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们四十来人的班级整个冬天的取暖来源了。班级里没有暖气,取暖靠一个炉子,那个时候,炉子周围的座位是给距离学校远的同学的。每年冬天他们走着上学,到学校时已经是全身湿透了。靠在炉子边,可以暖和一点。

到了五年级,学校盖了一间教学楼,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去教学楼里学习。五年级,我们开始有了一间计算机教室,每个班级每周有一节计算机课。这是大家每周最盼望的课程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一切都让我们惊奇。那时候,一个壁纸和屏幕保护程序我都能玩一节课。学校机房地板很好,为了不损坏地板,大家要穿拖鞋上课。所以,每次计算机课,汗脚的臭味都是大家要忍受的。

六年级涉及一个问题:小升初。当时,家里人想送我到县里去读初中,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最终还是在乡里的初中读书。我小学六年,一直没学过英语,知识一片空白。恰好那年小升初考试要考英语,六十分满分,我打了5分,英语作文是用汉语拼音写的,什么都不认识。但是由于数学语文的成绩很好,我还是在乡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姥爷一直重视我的教育,我初一那年分班时,他特意去找中学的校长做工作,把我分一个好班。所谓好班,也只不过是学习好的同学相对较多而已。我的英语老师是中学比较有名的老师,对我非常好,每天晚上六点,我都会去她家里学习,一直学到晚上九点,这样的日子我过了整整两年。

农村的夜晚一般八点就安静了,大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每天九点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师家回姥姥家要有一段路,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偶尔过一辆车,很辛苦很害怕。记得有一次,我在骑自行车下坡道时,由于车速很快,为了躲避一辆大车,我狠狠地摔倒了,趴在地上过了八九分钟才起来。自行车摔坏了,我扛着车一边走一边哭,心里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这辈子再也不过这样的生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二开始,我的成绩一直是学年数一数二的。初三时,由于我们是乡村高中,没有晚自习,所以每天老师要上十节课,五点半才放学,回到家都已经夜幕低沉,每天要完成七科的作业,要学到深夜。每次模拟都感觉自己在学校考得很好,但是成绩拿到县里,就会被比下去。所以那时候自己的想法就是:离开这个小乡村,考到县里的重点高中去。

我记得那是的6月25日,我坐着学校的大巴车来到了永吉县城。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县里,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好。我第一次来到我后来就读的永吉实验高中,当时感觉那校园真的太美了。我和老师同学们一遍遍地在校园里走,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上天总是和人开玩笑,我中考在家乡亲属和老师的瞩目下发挥失常了。我第一次在学年排到了第八名,而且发挥失常的竟然是数学。这在我生活的村子里产生了挺大的躁动,各种声音都有,说我之前的成绩是抄的,说我本来就不行的,说我的同学们是为了超过我保留实力的,我人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心中五味杂陈。升学宴那天,我给亲友们点烟敬酒的勇气都没有,总感觉大家对我的眼神很异样。后来整个高中,我从来不回母校、从不和过去的同学们联系,直到我高考成功。

虽然考试失利,但我还是考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还分到了实验班。高中报到那天,我和妈妈爸爸来到班主任面前,老师问我的名字,找了很久才找到,原来我是班里的最后一名,倒数第一。这个角色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我也不知道一直被老师们重点关注的我怎样面对这个角色,只记得那天所有的家长在家长会后都和班主任寒暄了几句,而我们一家几口人则灰溜溜地赶紧离开了。我至今记得爸爸妈妈那天的脸色。

不就是倒数第一吗?我就不信我比不过别人。这是我那天一直想的,每到人生低谷时,我都会想到初中那天夜里,我扛着自行车一瘸一拐走回家的情景,便觉得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在军训时,校长来我们班级里选闭幕式发言的同学,我自告奋勇举了手,老师当时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选了我的稿子。凭借那一篇稿子,我第一次在高中有了些名气。

但高中不拼文采,比的是成绩。成绩不好,说什么也不好听。但是刚到一个学习环境,我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第一天上学我就不知道自习课应该如何度过,应该干什么。我还以为像初中一样,自习课自己支配,随便干什么都行。所以我的第一节自习课选择了上厕所,因为课间人太多,没时间。这个举措被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了,她可能认为我不知道自习怎么上是敷衍她。但她怎会知道,我来自于全县惟一一个没有自习课的农村中学。

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我就从全校两百多名考到了第七名,当时还引起了老师同学们的质疑,怀疑我是怎么考到这个成绩的。后来分文理科时,我的成绩一直在文学学年处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上(真的没有排过第三)。但是由于中考的事情,全家从来不把我的好成绩宣扬出去,生怕我高考掉链子。

这一切都在我高考成为县里文科状元时改变了。消息发布的那个时刻,整个村子的人都不敢相信,因为我是老家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人家都说:老李家祖坟冒了一股清气,祖先有灵才会这样。没有人知道,我高中那一个个困倦难耐的夜晚和我自己承受的无尽压力。

我爷爷奶奶、父母叔伯走在大街上都非常有面子。期间,《江城日报》写过我一个报道,爸爸买了那天所有的报纸,发给乡亲们看。吉林市文庙为各个县的状元们举行走状元桥表彰仪式,我爸爸戴着大红花和我走状元桥,文庙把我的名字刻在了吉林自前清开始所有状元的名录上。那个夏天,我感觉一切都是美丽的。

我是农家子弟,但没有像有些人那样为学费发愁,爸妈也从来没有在钱上让我犯过难。第一次来北京,妈妈和老姨陪我来的。爸爸由于我上学前的一次车祸,那时还躺在病床上。我们一行三人舍不得打车,排队买票坐地铁。第一次坐二号线我们还坐错了方向,辗转很久才来到了人民大学。

记得报到结束那天,妈妈哭得很伤心,说把我一个人扔在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因为在此前的夜里,我们为了找旅店,走了很多站地,问路也问不到,总感觉到了绝望边缘。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平台很大,一切都那么新。我第一次走出小县城、走出吉林省,第一次遇到那些乡音不同的同学。人离开了故乡,便觉得故乡一切都是好的。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自认为四年过得也挺成功的。大三那年成为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后来做了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带着班级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班集体荣誉,自己也获了许多奖项。认识许多朋友,交心的更是不少。

今年寒假,我班级里的三个同学来到吉林调研。我把这三个人带到了农村老家,那个小屯子。老家的院子里遍地是自家养的鸡鸭鹅拉的屎,上的是旱厕,住的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吃的喝的也不干净,老乡和你聊天满嘴喷唾沫。乡亲们后来对我说:你怎么好意思把同学带到这个穷地方,多没面子啊。我说没什么,或许他们看着我从这里走出去算是“更有面子呢”。

一个人走到今天,大学马上就毕业了,我对自己此前的生活是满意的,因为我的所有努力都有了回报。前行的路还很长,困难更多,或许我会遇到比江西那个男生更为尴尬的人生境遇。但是我认为,只要保持着不断冲破现状的韧劲,什么困难和尴尬都是纸老虎。

春节前,腊月二十二,姥姥姥爷一家聚餐,让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一段话,我把这一段录在这里,算是这篇文章的结尾:

我人生走到这里,感恩全家人的一路陪伴。姥姥姥爷一辈子白手起家,从身无分文到今天子孙满堂、家境殷实,靠的就是韧劲。大家都认为我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靠的也是韧劲。今天我想和弟弟妹妹分享两点:一,千万有志气,别服输,别输给任何人。我们和别人比,从来没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没有起跑线。二,别人和我们比父母,我们和别人比未来。你梦想的火种,别被任何冷眼熄灭了。

篇3: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随笔

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随笔

这两天,上海女孩到江西男友老家过年,一顿饭导致分手的事引发热议。对于此事,男女主角或许都有苦衷,不可妄评功过。同为农家子弟,我深知成长成材之不易,只希望那个男生不要气馁,我也愿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他和诸君。

我出生在吉林农村,父母20岁左右便结婚,母亲21岁就有了我。高考成绩发布时,我的校长还调侃父亲是“早生贵子”。实际上,这样的早婚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我的好多小学同学早就育有子女,如果我不上大学,我的孩子或许也已经两三岁了。

我三岁时就开始在姥姥家生活,姥姥是农民,姥爷是铁匠。我是趴在姥姥后背上长大的,印象里上小学之前,姥姥都会背着我。我有一个舅舅两个姨姨,姥爷很重视孩子学习,所以老舅和老姨都因为上学结婚很晚,我最大的表妹也小我八岁。由于这个原因,我从小被长辈宠爱有加。我的启蒙教育是老姨进行的。老姨毕业后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村小教书,因而我在六岁时就学会了汉语拼音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我的小学是八毛岁开始的,是乡小,条件相对较好。当然,比较的对象是那些村小。我小学的前四个年头是在低矮的平房度过的,黑板是用墨水涂在两块木板上,只能用黑板擦擦。我到了初中,才在学校看见一间多媒体教室。当时很难的一件事是上厕所,农村都是旱厕,即使后来盖了教学楼,我们也一直用旱厕。记得那几年厕所离学校非常远,课间十分钟上厕所是个难题。有一次整天下大雨,老师就让我们男生找个角落用瓶子解决了。还有一个同学,因为个子矮小,上厕所时和同学打闹被推到了厕所里,非常危险。

小学时我们基本不吃食堂,每天中午家人会给我一块钱,我买一包干脆面和一袋辣条打尖。我的条件是比较好的,有的'家庭困难的同学,是不吃午饭的。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才有了饮水机,之前有一口井,班级里大个子同学去井里打水给我们喝。农村人喝生水不是问题,到现在我爷爷奶奶还爱喝井拔凉水,一般不会拉肚子。

在平房里上学时,最难熬的是冬天。每到十一假期,我和小伙伴们都要去拾柴火,以备冬天班级里取暖用。那个时候,柴火按人头交,每人两捆。这些柴火有的是大豆根,有的是在山上捡来的树枝。班主任会在班级后面的角落里堆成一个小型柴火堆,加上学校分给每个班的煤,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们四十来人的班级整个冬天的取暖来源了。班级里没有暖气,取暖靠一个炉子,那个时候,炉子周围的座位是给距离学校远的同学的。每年冬天他们走着上学,到学校时已经是全身湿透了。靠在炉子边,可以暖和一点。

到了五年级,学校盖了一间教学楼,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去教学楼里学习。五年级,我们开始有了一间计算机教室,每个班级每周有一节计算机课。这是大家每周最盼望的课程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一切都让我们惊奇。那时候,一个壁纸和屏幕保护程序我都能玩一节课。学校机房地板很好,为了不损坏地板,大家要穿拖鞋上课。所以,每次计算机课,汗脚的臭味都是大家要忍受的。

六年级涉及一个问题:小升初。当时,家里人想送我到县里去读初中,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最终还是在乡里的初中读书。我小学六年,一直没学过英语,知识一片空白。恰好那年小升初考试要考英语,六十分满分,我打了5分,英语作文是用汉语拼音写的,什么都不认识。但是由于数学语文的成绩很好,我还是在乡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姥爷一直重视我的教育,我初一那年分班时,他特意去找中学的校长做工作,把我分一个好班。所谓好班,也只不过是学习好的同学相对较多而已。我的英语老师是中学比较有名的老师,对我非常好,每天晚上六点,我都会去她家里学习,一直学到晚上九点,这样的日子我过了整整两年。

农村的夜晚一般八点就安静了,大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每天九点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师家回姥姥家要有一段路,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偶尔过一辆车,很辛苦很害怕。记得有一次,我在骑自行车下坡道时,由于车速很快,为了躲避一辆大车,我狠狠地摔倒了,趴在地上过了八九分钟才起来。自行车摔坏了,我扛着车一边走一边哭,心里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这辈子再也不过这样的生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二开始,我的成绩一直是学年数一数二的。初三时,由于我们是乡村高中,没有晚自习,所以每天老师要上十节课,五点半才放学,回到家都已经夜幕低沉,每天要完成七科的作业,要学到深夜。每次模拟都感觉自己在学校考得很好,但是成绩拿到县里,就会被比下去。所以那时候自己的想法就是:离开这个小乡村,考到县里的重点高中去。

我记得那是20的6月25日,我坐着学校的大巴车来到了永吉县城。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县里,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好。我第一次来到我后来就读的永吉实验高中,当时感觉那校园真的太美了。我和老师同学们一遍遍地在校园里走,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上天总是和人开玩笑,我中考在家乡亲属和老师的瞩目下发挥失常了。我第一次在学年排到了第八名,而且发挥失常的竟然是数学。

篇4:我的人生之路在哪里散文

我的人生之路在哪里散文

经过失败后,我不知道多久才能成长起来,时间的列车己从我的身边匆匆驶过。岁月如流淌不止的江水,人生清晰可见的往事己成过眼云烟,人生有多少的悲欢离合,有多少的月晴圆缺,让人总是空悲切,让人总是愁断肠,我的人生没有多少欢歌,欢歌总是离我远去,留下的是几多慷慨,几多惆怅,我的人生难道就这样度过吗?

岁月如梭,人生如做一场梦,梦里总带一丝美好,梦醒后,却是美好愿望的破灭,人也己走过一程又一程。

踏过春夏秋冬,踏过冰霜雪雨,告别昨天,告别昨天的不成熟,昨天的迷茫,告别日月星辰,这一程有太多的忧,太多的愁,这一程或喜或悲或苦或甜,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独自品尝。

走过春,让我有了一丝暖意,走过夏,我心里拥有了一股热情,充满了激情,走过秋,我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可再丰硕的果实总有凋零的.时候,走过冬,让我的心里有了一丝寒意,我对未来的路充满了迷茫,不知何处才是我最终的家?我不仅一次地问自己,自己究竟要选择怎样的路,才会走出自己给自己设的怪圈,给自己设的屏障?我的人生,我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一味地埋怨。

我的人生没有弹奏出一首完美的曲子,曲子里夹杂着复杂的情感,夹杂着的我的酸甜苦辣,岁月的年轮匆匆辗过,留下了痕迹,这痕迹是模糊,这痕迹是清晰,这些痕迹仿佛发生在昨天,这一切又离我很遥远,让人遥不可及。

一旦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有些事情都不是所掌控得了的。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不停地忙碌着,有时会得到一些非常宝贵的东西,比如金钱,事业,爱情。

即使前途渺茫,也要为之一拼,有些明知是有弯路,也要去闯一闯。即使摔到悬崖,爬起来继续前行。

自己干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在路上需要自己去走,而不是其他人的帮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战胜困难,我要有信心,勇气去面对生活给我带来了不顺心,我才能战胜自己。面对失败,面对挫折,我不能悲观失望,我不能伤心绝望,要振作精神去面对以后的人生。

肯定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完美,去面对这残酷的社会,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去迎接巨大的苦难与挑战。

既要肯定自己,也要超越自己,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在工作中,有工作中的得与失,在事业上有鲜花与泪水的相伴。

得到想要东西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最为珍贵的东西,放弃追求也许是一辈子的悔恨,也许是永远的痛。

人一生,梦一场,人一生,累一生,人一生,苦一生,怎样才能把握机遇,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自己在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一路我们在寻找自己的归宿。

在如歌如泣的岁月里,每个人都要弹奏属于自己的乐曲,在乐曲声中不断前行。

——我的人生之路要自己去走,漫漫人生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我想离开 逃离到一个没人知道我的地方

我虚伪到如此境界,在没人的地方还要伪装

从一顿饭来简单思考我母亲的人生美文

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打拼: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