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杜甫诗化人生(共含8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song100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杜甫诗化人生作文1200字
一个生在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生的。他优国优民而不优己,他悲悯百姓而无人悲己。一个影响着中国三千年文化的人,最终却贫死客船。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或许在自号时,他便已经明白自己一生老在四野。他青年时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后,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尔后,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晚年因生活所迫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出峡,漂泊于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悲悯属于时代的产物,鲁迅说,杜甫不是古人,他生活在我们堆里。悲悯属于人类的激素,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被生活麻木时,都会萌生对人的悲悯,对“路有冻死骨”的悲悯,因为那冻死骨在活着时也曾悲悯过人类。
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时还悲悯着“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他在安史叛军俘获时还悲悯着“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他在自家“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时还悲悯着“东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三吏官吏黑三别百姓苦
杜甫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因而他有了“诗圣”与“诗史”的并称。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地描写了的县吏、老妇等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杜甫过着乞讨的生活吗?
《浣花旅地志》记曰:“杜甫寓蜀,每蚕熟,即与儿躬行而乞”,杜甫真的`如记载中所说行过乞吗?
我们从杜甫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到,同时也可以从杜甫的诗中发现,杜甫行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成都,一家人先是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家里就揭不开锅了。杜甫这样记载过:“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碍于面子就给高适发出求援信:“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高适从百里之外背米来接济他,邻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却了无米之炊的困苦。实际上自离开长安,杜甫就有意无意地过起了到处乞讨的日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爱无疆,就如同求得这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的寒士,胸襟是用爱承载的,爱能像野马一样在奔驰般拓展着自己的心胸。一个人可以像杜甫一样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没有日日的欢欣,但却不能没有了爱,只要心中久存着爱,就有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爱可以修行一种心境,可以修行一颗善心,可以让自己、让别人都俱欢颜。
诗化人生作文
滚滚长河,奔流不息,黯淡了刀光剑影,送走了西风驼铃,留下了诗一般的记忆,诗一般的韵律,诗一般的人生……
——题记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豪放书生踏歌从雨中走近。破旧的衣衫遮不住他的才气。贵妃研磨,高力士脱靴,可如此显赫的他却在官场中一败涂地。他天生狂放,不懂得人心险恶。他天真地以为,拥有远大的`抱负,惊人的才华便可大显身手。可官场黑暗,勾心斗角,令他心下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山野林间多了一个自由洒脱的诗人。对于不公的仕途,他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于文学艺术,他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于深沉的友情,他吟诵“桃花潭水深千丈,不及汪沦送我情”……在山林间,在河岸边,在小船上。他告诉人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总是那么富有理想。他在人们心中弹奏出浪漫的旋律,就连他的离去也是如此浪漫。恰若一阵清风拂过,水中自由的鱼儿多了一位热爱自由的同伴,空气中便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气息。
仿佛长河滚滚传递着诗一般的旋律。从古至今,每一位诗人无不用自己的热诚和激情书写着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艺术,奏响着人生的乐章——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是一个贫穷的诗人,一个为文学疯狂的纯洁的诗人。人们是多么不了解他。不了解他怎么会甘于止步青春,不了解他简单的一生和复杂思想,不了解他濒临死亡的感觉,会不会是像一个勇士一般去终结?我想他是寂寞的,寂寞得无助。他怀着沉重的梦来到城市,可却发现城市是另一番景象。“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只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农村”。他在对生命咆哮,于是他选择死亡。然而他又是幸福的,仿佛一颗从天陨落的恒星,不沉浸于俗世,不留恋于繁华。他的心是纯洁的,他所留下的文学作品是如此美好。他沉浸于文学之中,把生命给予文学。他在笔与纸的摩擦之间挥洒着人生的韵律——“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太白的浪漫,海子的纯洁。不一样的人生,却都是透着诗一般的旋律。我愿以他们的从容和率真,书写着自己的诗化人生。
诗化人生优美散文
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沉浑雄壮的古诗或是朦胧婉约的现代诗,甚至于当今颇具调侃的打油诗,“诗”无疑做了一弯桥梁,在几千年绵亘的历史中连接着过往与现在,那诗中的绚丽、凄婉或器宇轩昂更是让人们找到心绪流泻一方的知音。
唐诗好似一棵参无古树,诗人在那最属于他们的年代发光发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豪情壮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沉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开阔胸襟。那些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在我们展开诗卷时,烫帖了坎坷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
唐诗悠悠,古韵依旧。
朦胧诗如细雨拍打的叶子,朴实又美得令人心动,雾气氤氲中细细揣摩诗人的心境,向往“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的一往情深,钦佩“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愿做一个人”,哀怨“谁校对时光,谁就会突然变老”,期盼“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那个淅淅沥沥的年纪,诗中的娓娓道来,倾诉了我整个雨季迷茫。诚如“雾打湿了我的`双翼,风却不容许我迟疑。”我愿做自己人生中那股风,扬起帆,迎着浪,向灯塔前行。
朦胧莞莞,雨脚纷扬。
“饮食起居,涉笔成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人生百味,都化作清诗丽句。”启功如此评价自己的诗化人生,读罢不觉一笑,一个和蔼又慈祥的老爷爷仿佛在谆谆叮嘱我体味百味人生。“古诗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幽默的语调,也让人不觉感慨,历史就是那么回事。“眩晕多年真可怕,千般苦况难描画。动脉老年皆硬化,瓶高挂,扩张血管功劳大。”诗说就医的自我解嘲,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人们在欢笑的同时,也略作思考。
连接着古今,不同的创作背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韵脚构成了浓墨重彩的画卷,诗化人生,用诗洗涤心灵。
自从我们学校向大家提出,要在互动式的育人环境中共塑诗化人生这个口号后,我常常思索着,一个人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如画那么美丽,如诗那么富有情趣呢? 记得雷锋叔叔生前说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院。我想,大家一起进步了,一起成长了,那我们学校多像一个百花争艳的大花园,那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才更有意义。
于是平时,我看见小伙伴闷闷不乐时,真诚地找他谈心;看见朋友遇到学习上的“堡垒”,主动为他排除;看见同学买不起课外读物,热情地将自己新买的书送到他手中。用我的爱,抹去他们脸上的愁云,消除他们心中的烦恼,看见他们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我心中更是乐开了花。
一天,我从《新民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朱 基总理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我想:能为此项伟大的工程出一分力,那也不是很值得,很有意义吗?
于是,放学回到家,我顾不上做作业,急忙与妈妈一起整理书。我打开书橱,只见里面整齐地放着书,就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战士,等待着命令,有精彩的《博士失踪》,有令人爱不释手的《故事大王》,还有教人写做技巧的《作文大王》……连我最喜欢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也放进了捐书的行列里。这样,我总共理出了100多本书,并将这些书小心翼翼地用牛皮纸包好,捐给西部的同龄人。
当我们小区号召为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的新疆捐款、捐物时,我连忙将自己穿不下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了马甲袋,我又将自己的20元零花钱也拿出来交给了妈妈。 当我在光荣榜上看到了我和妈妈的名字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说真的,在助人的同时,我也分享到了无穷的乐趣,感悟到了生活的意义,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乐于助人,诗化人生,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徐佳稷
乐于助人诗化人生作文650字
自从我们学校向大家提出,要在互动式的育人环境中共塑诗化人生这个口号后,我常常思索着,一个人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如画那么美丽,如诗那么富有情趣呢? 记得雷锋叔叔生前说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院。我想,大家一起进步了,一起成长了,那我们学校多像一个百花争艳的大花园,那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才更有意义。
于是平时,我看见小伙伴闷闷不乐时,真诚地找他谈心;看见朋友遇到学习上的“堡垒”,主动为他排除;看见同学买不起课外读物,热情地将自己新买的.书送到他手中。用我的爱,抹去他们脸上的愁云,消除他们心中的烦恼,看见他们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我心中更是乐开了花。
一天,我从《新民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朱 基总理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我想:能为此项伟大的工程出一分力,那也不是很值得,很有意义吗?
于是,放学回到家,我顾不上做作业,急忙与妈妈一起整理书。我打开书橱,只见里面整齐地放着书,就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战士,等待着命令,有精彩的《博士失踪》,有令人爱不释手的《故事大王》,还有教人写做技巧的《作文大王》……连我最喜欢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也放进了捐书的行列里。这样,我总共理出了100多本书,并将这些书小心翼翼地用牛皮纸包好,捐给西部的同龄人。
当我们小区号召为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的新疆捐款、捐物时,我连忙将自己穿不下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了马甲袋,我又将自己的20元零花钱也拿出来交给了妈妈。 当我在光荣榜上看到了我和妈妈的名字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说真的,在助人的同时,我也分享到了无穷的乐趣,感悟到了生活的意义,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乐于助人,诗化人生,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徐佳稷
诗化人生书海无涯撰写未来作文700字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的《诗经》。就拿《诗经》来说,它不仅仅包涵了众多人生的道理还于岁月的流转之中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言行。《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这样美的305首动人诗歌汇集的绚丽诗篇。生活中有太多的公平与偏见、快乐与伤心、活跃与孤僻、美丽与丑陋……如若想把人生变得更加辉煌,就需诗化人生!正如诗人何其芳所言“生活是海洋,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生活和宝藏!”知识的海洋是美丽的、纯洁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满腔的爱国热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深切的友谊。这正是诗歌所带来的知识,现在的生活愈来愈好,人的心灵越发变得更加丑陋,我们难道还不应该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魔力来打动身边的人吗?
“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学习可以说是十分艰苦但有益于身心、思想。何乐而不为呢?古今中外有哪里一位文学家在自我满足“我已经读遍了所有书!”因为书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孔子虽然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依旧保持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生活和知识是一样的`有了生活才有了知识。以我的理解来说,知识就像是五味瓶,知识有辛酸的过程,更有苦涩的往事,也有赤辣辣的热血,但后来留下的就只有甜蜜了!知识中我们能发现知识,正如生活中也能看见生活,书中蕴藏着快乐与宝藏,这就是知识呀!
理想,是一盏孔明灯,飞得越高,理想也就越高,拿起我们的笔,撰写未来吧!诗歌带来了无数的知识,书本迎来了无限的启迪,但理想却一直在鼓励着我走向光明(成功)!有了理想,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有了理想,什么艰辛都会迎刃冰解;有了理想,就能创造更多的知识,有了知识就能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啦!
当你遇到困难时,请诗化人生!
当你骄傲自满时,请坚信书海无涯!
当你失去信心时,请撰写未来!
走进杜甫人生-散文
走进,走进你的精魂.走进你的诗胆豪气,走进你遗留下斑驳的残碑,还有走进你那诗中拓出的崇高爱国精神。那一句句、一行行千吟不衰的诗句,是你不小心放进日子里的吧!你可曾知道你酿成的诗酒又醉倒了多少炎黄子孙?
读书与漫游时期,你飘生吴越,闲情四射,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游齐赵,其间初绘泰山,一首《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以突现出泰山的宏伟与你人生的抱负。继而遇李白、高适同游于梁、宋结下深厚的友谊.正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啊!。
困居长安时期,你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由此你感叹而作《兵车行》、《丽人行》等评批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记录下了车辚辚→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凄惨;道旁过者问行人→被驱不异犬与鸡的征夫惨痛申吟;长者虽有问→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怨恨控诉;你这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深入人心。
安史之乱时期,潼关失守,你独投肃宗。途中被俘,押至长安。闻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感慨而作《月夜》《春望》《衰江头》《悲陈词》等诗篇。抒发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之后你潜逃到凤翔行在,做了左拾遗。当你忽闻官军胜利的收复蓟北时,涕泪满衣裳。激动与喜悦之情使你挥墨而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直抒胸臆。
好景不长再之后又是战乱频,人们颠沛流离的生活着。你提起愤慨之笔,再次镌刻下那催人泪下、心寒不羁的历史的片段。使得“三吏”“三别”成了不朽的传扬,也使你成为了人们所歌颂的“诗史”
西南漂泊时期,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以及关辅饥荒。自家的茅屋被秋风所破,大雨如柱,长夜难眠。你推己及人,联想到的是: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命运。你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如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正是你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与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你远大的.抱负未能实现,极度愤慨之时,你正话反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抒发了一生的心事,毅然的选择弃官携家随民而去,于是乎发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人生感悟。一字一泪,感人肺腑。
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你卧病于此。用一首《登高》再次概括了人生的苦况,情怀深蕴,顾盼生辉。唤年你独登岳阳楼,虽然已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而你心却依旧怀着“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博大情弦。在这生命即将燃尽的时刻,你关注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的安定,真的是令人感慨万千。
走进苍茫的浩野,只为寻你。是你将碧绿的溪流溶进了昏迷的旧梦,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书写那深深的“骨”字.走进流光的映影,只为懂你。是你将苍冥的**斟入了岁月的浓桨,独自一人苦咽那口溶泪的酒。走进历史的炊烟,只为悟你。是你将明月的清辉撒满了天空,却把暗淡的黑影留给了自己。
当时间湮没了河流,当历史暗淡了天空,在大唐由盛转衰的背景里,永远有你冲天的豪情。你用自己飞天的痕迹,阐释了你的人生。你飞入了史册,注定成其中夺目的一颗星星。。。
杜甫人生悲剧的成因是什么
杜甫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杜甫人生悲剧的原因是复杂的,下面一起来看看!
杜甫和封建时代的大多数文人一样,他的最大的理想不是当一个诗人,而是要入世做官,达而兼济天下,杜甫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倾注了满腔的心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却既未能封侯拜相,功成名就,也未能知天乐命,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一生处于郁郁不得志之中,既没有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也没有找到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本文试图对杜甫的人生悲剧从各个角度作一个分析,从而建构出杜甫人生悲剧的因果系统模式。
一、造成杜甫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社会基础的制约与规定,以其客观的力量把杜甫陷入到了历代文人共有的规律性悲剧中来,也即在于杜甫兼济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和封建制度下人才引进机制,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是由社会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一生贯彻实行儒家“仁政”的政治标准,犯颜直谏,廷争忤旨,勇批朝廷的失道违仁。然而,封建社会君主高度集权,做臣子的要绝对尊重君主的权威。杜甫真挚,执着地追求他的“真性真情”,不懂得变通,不会逢迎,便显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此,杜甫与时代,与统治阶级的多种矛盾都是无法消解的。
二、杜甫自身的个性品格与其人生悲剧的相关性
杜甫具有心怀天下的品格和诗人气质,他在读书壮游之后便参加了科举考试,科举不中,便开始了他的旅食京华的生活,历尽十年艰辛。后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
杜甫追求已久的理想就要实现了,然而此时的.现实环境已今非昔比。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异常残酷,皇族之间、朝臣之间、宦官与朝官之间、藩镇之间,明争暗斗不能停止。这种君不仁、臣不贤的生活环境已经预示了杜甫仕途的艰难性。
杜甫一心想“致君尧舜”,希望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世易时移而未能审时度势,依然我行我素,必然要遭受随之而来的后果。乾元元年(758),房琯以四条罪状被贬外任,杜甫“见时危急”,仗义执言而“违忤圣心”,被肃宗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虽有醒悟,但为时已晚矣!
三、在社会和自身性格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儒家人生价值取向是杜甫人生悲剧根源
在封建时代,摆在士大夫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儒家的出仕,二是道家的归隐。出仕和归隐是两个层面的不同选择,从出仕到归隐是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房琯事件,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此次事件,杜甫失望了,朝中无所倚望,又畏惧进一步受到迫害,就干脆含愤拂衣而去,这其实也显示了他性格中清狂的一面。在弃官入秦州途中,杜甫通过对庞德公、陶渊明、贺知章、孟浩然等古今清高狂放之士用舍行藏的反思,似乎看破了贫贱富贵,功名荣辱。他的诗歌《佳人》,就是通过对一个遭遇不幸的绝代佳人的同情,写出了自己弃官后的思想状况;他的《谴兴》诗流露出庄子的齐物思想,《剑门》诗又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相吻合。这样的一种生命状态和思想状态,充分地体现了老庄哲学。
按照一般的规律,接下来杜甫就该归于自然,在山光水色中怡情养性,于淡薄名利中乐天知命,从此无牵无挂,相忘于江湖了。但是,杜甫始终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仍时时在实践着儒家的用世思想。
儒家思想的中心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爱”与“仁”。杜甫的一生是实践、充实、丰富儒学的一生,他既希望君王能够实行“仁政”,泽福天下黎民苍生,他自己也时刻在实现着“仁”。他的不朽诗篇《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就是一种仁爱之心。杜甫进而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当他的茅屋在暴风骤雨之中被刮破、雨漏下来不能成眠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除了爱人之外,杜甫又进一步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及到宇宙间的一切生物,杜甫的咏物诗写马写鹰写松鼠,他对这些生物都充满了爱心;杜甫的“致君”理想也并没有随着他的弃官而中止,他时刻在等候着君主的召唤。《凤凰台》中说:“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正是他愿望的真实写照。在杜甫刚到秦州不久,就叹息“山高客未归”,随着“飘零为客久”,其他的诸如“最奈客愁何”﹑“花近高楼伤客心”﹑“艰难作远客”﹑“十载江湖客”,﹑“江汉思归客”等诗句,都反映了他的一种漂泊之感、思乡之情。但杜甫想要回归的故乡在哪里呢?他的实际的故乡由于战乱和缺少管理,早已破败不堪,难以安身了。事实上,杜甫想要回归的故乡就是朝廷,还乡就是归朝。“他的还乡之思,只是还朝之想的借喻性意象,是他追求圣化的一个不愿破碎的梦”。 “身在朝野,心怀社稷”,杜甫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苦楚;生活漂泊,精神无着, 杜甫失去了精神家园。这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儒家实践来看,儒家的言行实际上体现出庄严与崇高的悲剧英雄色彩。杜甫把儒家对生命的认识,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当为,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用自己的一生和命运抗争并且不怨不悔。杜甫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是中国文化君子理想的楷模,他在人格上和行动上都代表着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化身,这也就是杜甫被称为“诗圣”中“圣”的一面;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的诗给人以痛苦,但能在痛苦中受到震撼,在震撼中,让人得到灵魂的升华!
★ 诗化人生优美散文
★ 杜甫诗三首
★ 杜甫代表作
★ 登楼杜甫
★ 杜甫《孤雁 》
★ 杜甫绝句
★ 杜甫——《江汉》
★ 杜甫名言
★ 绝句 杜甫
★ 月夜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