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共含8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esli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800字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先哲早就告诫我们。学习使人明理,学习令人睿智,学习让人脱俗,学习让人近雅。学习更是以后谋生立业、回报社会的资本,这是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可以说,读书与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是家长操心最多、花费最多的。女儿打小就很懂事,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小时候爱读书,到了书店见了喜欢的就要买。在家里有时甚至学着我们的样,在睡觉前要看一会书才能入睡。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会一项一项的记好,回家后每完成一项就会认真做上记号,很少遗漏作业。每一天晚上学业完成后,自己会一项项把书包整理好,放在门口,第二天早上出门时顺手带上就高高兴兴去上学了。有时我和她妈妈都不在家,由于家里老人识字不多,遇到要听写的作业,她会认真地把听写的内容录到学习机里,然后放出来听着写,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不偷懒走捷径。我们还特别要求她上课一定要集中全部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多次听不同的老师表扬说,女儿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我们还要她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抓住可能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自信,不知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哈哈,估计应该也不错!有人说,现在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主要是想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去实现。而我却认为,孩子有孩子的理想王国,家长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去实现她心中的梦想,就象纪伯伦所说“你是弓,孩子是箭,他们即将射向远方”。而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更不要自私地去奢望、强求孩子给你带来荣耀和财富!要让她感觉家长做的一切确实都是为了她的未来!尽管女儿心中有数,很爱学习,但有时仍感觉她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够多,恨不得她时刻都在看书在学习,我们知道这样是不可能的,但我相信好多家长也是我这么想的。比如,她喜欢和同学一块出去玩,我就要反复交待,一是担心安全,有一会联系不上就很着急,二是担心占用太多的时间,女儿就会嫌唠叨,怎么办呢?也不能把她整天关在家里啊?玩是可以,但必须在规定范围并且在所要求的时限内回家。一见女儿上网,我们的担心又来了,担心她一直保持很好的视力会因此下降,也担心女儿聊一些不该聊的事情,更担心她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内容缺乏正确判断。哎,信息时代了,完全不让她接触这些是不可能的了,也应该允许她和她的小闺密聊聊私语。怎么办呢?我们也只能是在时间上给予限制了,好在女儿还算自觉。我与妻子不时叮嘱:“多看看书、多做做题、多背背单词,温故方可知新。”虽明知作用不大,但深信“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的.道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家有小女学生,说不尽的欢喜道不尽的愁……
带来荣耀和财富!要让她感觉家长做的一切确实都是为了她的未来!当然这样一种想法要让她完全理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关于她的学习我们就经常“斗争”,矛盾调和不了时,女儿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给我们家带来无尽的快乐与幸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的喜怒哀乐也成为我们家中氛围的“晴雨表”。在社会上仍普遍存在“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今天,我却一直为我们家生了一个女儿而偷着乐!生女儿的好处就不多说了,女儿打小时候起就人见人爱,有人说她宛如广告童星,有人说她天资聪颖,总是忍不住捏捏她那胖乎乎的脸蛋,弄得女儿经常在我们面前抱怨。女儿是我们的骄傲,尽管在更多的时候我和她妈妈没有表露出来,当别的家长炫耀自已的孩子时,我们总是保持低调,当别人称赞我的宝贝女儿时,也总是表现出从容淡定,有时甚至装着不屑的样子,为的是不让她的尾巴翅起来。
这欢喜与忧愁中渗透着幸福――宝贝女儿带来的幸福!其实这忧愁是多余的,因为女儿在慢慢长大,好多道理比我们更清楚,相信她会不断的努力去追逐她的梦想!
女儿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给我们家带来无尽的快乐与幸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的喜怒哀乐也成为我们家中氛围的“晴雨表”。在社会上仍普遍存在“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今天,我却一直为我们家生了一个女儿而偷着乐!生女儿的好处就不多说了,女儿打小时候起就人见人爱,有人说她宛如广告童星,有人说她天资聪颖,总是忍不住捏捏她那胖乎乎的脸蛋,弄得女儿经常在我们面前抱怨。女儿是我们的骄傲,尽管在更多的时候我和她妈妈没有表露出来,当别的家长炫耀自已的孩子时,我们总是保持低调,当别人称赞我的宝贝女儿时,也总是表现出从容淡定,有时甚至装着不屑的样子,为的是不让她的尾巴翅起来。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先哲早就告诫我们。学习使人明理,学习令人睿智,学习让人脱俗,学习让人近雅。学习更是以后谋生立业、回报社会的资本,这是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可以说,读书与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是家长操心最多、花费最多的。女儿打小就很懂事,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小时候爱读书,到了书店见了喜欢的就要买。在家里有时甚至学着我们的样,在睡觉前要看一会书才能入睡。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会一项一项的记好,回家后每完成一项就会认真做上记号,很少遗漏作业。每一天晚上学业完成后,自己会一项项把书包整理好,放在门口,第二天早上出门时顺手带上就高高兴兴去上学了。有时我和她妈妈都不在家,由于家里老人识字不多,遇到要听写的作业,她会认真地把听写的内容录到学习机里,然后放出来听着写,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不偷懒走捷径。我们还特别要求她上课一定要集中全部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多次听不同的老师表扬说,女儿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我们还要她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抓住可能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自信,不知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哈哈,估计应该也不错!
有人说,现在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主要是想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去实现。而我却认为,孩子有孩子的理想王国,家长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去实现她心中的梦想,就象纪伯伦所说“你是弓,孩子是箭,他们即将射向远方”。而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更不要自私地去奢望、强求孩子给你带来荣耀和财富!要让她感觉家长做的一切确实都是为了她的未来!尽管女儿心中有数,很爱学习,但有时仍感觉她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够多,恨不得她时刻都在看书在学习,我们知道这样是不可能的,但我相信好多家长也是我这么想的。比如,她喜欢和同学一块出去玩,我就要反复交待,一是担心安全,有一会联系不上就很着急,二是担心占用太多的时间,女儿就会嫌唠叨,怎么办呢?也不能把她整天关在家里啊?玩是可以,但必须在规定范围并且在所要求的`时限内回家。一见女儿上网,我们的担心又来了,担心她一直保持很好的视力会因此下降,也担心女儿聊一些不该聊的事情,更担心她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内容缺乏正确判断。哎,信息时代了,完全不让她接触这些是不可能的了,也应该允许她和她的小闺密聊聊私语。怎么办呢?我们也只能是在时间上给予限制了,好在女儿还算自觉。我与妻子不时叮嘱:“多看看书、多做做题、多背背单词,温故方可知新。”虽明知作用不大,但深信“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的道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了,木木就像是上天给我的礼物,我爱他、尊重他,我想用我的爱心、耐心呵护和引导这只小小鸟长出丰腴的翅膀飞向篮天,在这过程中,我走过很多激进的看似为孩子好但是伤害孩子的“弯路”,但这个过程也让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着。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比较推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的做法:教育就是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做,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天性,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给孩子自由的同时,顺着天性去引导,但现在太多家长非常辛苦地做着破坏孩子天性的事情。在木木1岁半的时候,我们就教他背诗,发现他很快就学会流利背诵。而后我们就顺理成章认为他应该马上学会数数,但是无论我们花多少精力,他也总是学不会,我开始不耐烦,甚至打他小手惩罚,“这孩子太笨了”“以后只能学文科了”经常会从我口中说出,但是越是这样,木木越厌烦数数,到了数数就逃跑,我们都放弃了,之后两年木木数数也无大的长进。但是最近突然发现他很流利数数玩,稍加引导还能做10以内的加法,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小时候就学过的寓言“揠苗助长”在我们身上就这么体现了。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木木2岁的时候,他用刚买来的水彩笔在家胡乱图画,当我发现时,墙上、家具上、玻璃门上到处都是他的“杰作”,我情急之下大声斥责他,他拿着笔僵在原地,小脸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颤抖着声音说“我不喜欢妈妈了”,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急躁,但是伤害已经造成,再多的“对不起,妈妈爱你”还是让接下来的几天木木总是跟我保持着小距离。
可能是我在图书馆工作的缘故,我特别注意培养木木的阅读习惯。木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经常给他看绘本,很多时候给他讲道理他根本不听,但是书上讲的他就能接受。比如在给他看完《大卫,不可以》后,他就知道不能抠鼻子、不能爬很高撩东西、不能光着屁股跑出门、不能把玩具到处乱扔等等,给他看《我爸爸》树立爸爸高大的形象,给他看《我讨厌妈妈》能让他更爱妈妈,给他看《14只老鼠》能让他知道和小朋友互相帮助…… 看完书,可以对他说:“木木,你讲一遍给妈妈听好吗?” 他讲完,一定要表扬他,这样能激励他乐于讲、善于表达。
不得不提的是,木木上学第一个月他很不适应,我对他的要求也就是送去上学的时候不要哭,回家问他老师教了什么他也不愿意说。有一次他可能心情很好吧,在我们面前背了一遍《弟子规》综述,当我惊喜得想让他再背一遍时,他却怎么也不开口了。后来我说:“木木,你做李老师,我和爸爸做小朋友,你教我们好吗?”他欣然答应,一遍一遍表演。再后来我和他爸爸经常称他为“余老师”,我们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小孩,大家都在各自的角色中欣然自得。
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900字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先哲早就告诫我们。学习使人明理,学习令人睿智,学习让人脱俗,学习让人近雅。学习更是以后谋生立业、回报社会的资本,这是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可以说,读书与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是家长操心最多、花费最多的。
人即使再渺小和脆弱,当自己的孩子来到身边后,你都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抚养和教育的责任。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闭上眼睛,一幕一幕,历历在目。不敢相信人生中自己走了已经接近四十个年头,儿子已经快九岁了。
每每回忆生活的点滴,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为没有更多的去学习那些圣贤的教育故事而惭愧,为自己没有更好的担任一个合格的母亲而内疚。
儿子家烨在平时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非常听话,有时候和他小妹妹在一起时却会大声呵责,几次这样的情景之后,我就反思是不是因为我,有时心情急躁的时候也会对孩子不耐烦而大声责备。经过我的询问,我验证是我们大人的原因。孩子真的就像是一张白纸,你做什么,他就会跟着写下什么。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又是一个简单的做人的'准则的延续。
作为家长,尤其是母亲,我深感责任重大。
经常看到一些育人的小故事,心里非常感动。象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 保罗校长“妙手回春”的故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
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孩子需要鼓励,而我们有多少鼓励却变成了溺爱。这个尺寸我们却要从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最好的把握。
女儿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给我们家带来无尽的快乐与幸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的喜怒哀乐也成为我们家中氛围的“晴雨表”。在社会上仍普遍存在“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今天,我却一直为我们家生了一个女儿而偷着乐!生女儿的好处就不多说了,女儿打小时候起就人见人爱,有人说她宛如广告童星,有人说她天资聪颖,还有人羡慕她的冰雪肌肤,总是忍不住捏捏她那胖乎乎的脸蛋,弄得女儿经常在我们面前抱怨。女儿是我们的骄傲,尽管在更多的时候我和她妈妈没有表露出来,当别的家长炫耀自已的孩子时,我们总是保持低调,当别人称赞我的宝贝女儿时,也总是表现出从容淡定,有时甚至装着不屑的样子,为的是不让她的尾巴翅起来,哈哈!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先哲早就告诫我们。学习使人明理,学习令人睿智,学习让人脱俗,学习让人近雅。学习更是以后谋生立业、回报社会的资本,这是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证明了的。可以说,读书与学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是家长操心最多、花费最多的。由于她妈妈是老师,道理讲得多,我也注意随时的教育与引导,“润物细无声”嘛,女儿打小就很懂事,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小时候爱读书,到了书店见了喜欢的就要买。在家里有时甚至学着我们的样,在睡觉前要看一会书才能入睡,上洗手间时也要带上一本她喜欢的杂志,哈哈!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会一项一项的记好,回家后每完成一项就会认真做上记号,很少遗漏作业。每一天晚上学业完成后,自己会一项项把书包整理好,放在门口,第二天早上出门时顺手带上就高高兴兴去上学了。有时我和她妈妈都不在家,由于家里老人识字不多,遇到要听写的作业,她会认真地把听写的内容录到学习机里,然后放出来听着写,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不偷懒走捷径。我们还特别要求她上课一定要集中全部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多次听不同的老师表扬说,女儿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我们还要她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抓住可能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自信,不知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哈哈,估计应该也不错!
尽管这样,可自从女儿上学以后,我的忧愁还是多了起来。我们既想让她健康成长、轻松愉快地学习,又想她的学习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哈哈,这大概是大多数家长矛盾的心理。由于我的工作关系,她原来在外地上学,由于教材和学习内容的标准没有江苏的高,加上又是在她妈妈任教的学校上学,老师们都宠着她,她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成绩总第一,可我也担心起来,怕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多不扎实,也没有压力没有竞争的意识,以后走向社会难以适应。机会来了,由于工作需要后来我调到了南京,小学六年级时她也转到南京来上学,在这里倒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和强烈的竞争态势,可学习内容的脱节加上这边的标准更高,一开始女儿的成绩在班上只是中等,又担心跟不上。好在女儿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步一个台阶,到六年级下学期时已成为班上少数几个尖子生之一。上初中择校时,女儿也有自己的主见,坚决不上附近的民办学校要上现在的学校,这点还真与我的想法一致,担心民办的只顾“升学率”,上公办也许能更好的地“全面发展”吧!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坚信我们的选择没有错,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班主任严格而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任课老师很高的专业教学水准,使女儿既感受到了学习的紧张,又体会到了初中学习生活的乐趣!
有人说,现在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主要是想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去实现。而我却认为,孩子有孩子的理想王国,家长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去实现她心中的梦想,就象纪伯伦所说“你是弓,孩子是箭,他们即将射向远方”。而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更不要自私地去奢望、强求孩子给你带来荣耀和财富!要让她感觉家长做的一切确实都是为了她的未来!当然这样一种想法要让她完全理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关于她的学习我们就经常“斗争”,矛盾调和不了时,怎么办呢?用一句外交辞令:“求同存异”吧,求最大公约数,哈哈。尽管女儿心中有数,很爱学习,但有时仍感觉她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够多,恨不得她时刻都在看书在学习,我们知道这样是不可能的,但我相信好多家长也是我这么想的。比如,她喜欢和同学一块出去玩,我就要反复交待,一是担心安全,有一会联系不上就很着急,二是担心占用太多的时间,女儿就会嫌唠叨,怎么办呢?也不能把她整天关在家里啊?玩是可以,但必须在规定范围并且在所要求的时限内回家。一见女儿上网或是用手机聊天,我们的担心又来了,担心她一直保持很好的视力会因此下降,也担心女儿聊一些不该聊的事情,更担心她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内容缺乏正确判断。哎,信息时代了,完全不让她接触这些是不可能的了,也应该允许她和她的小闺密聊聊私语。怎么办呢?我们也只能是在时间上给予限制了,好在女儿还算自觉。我和她妈妈也算是人到中年了,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成功人士,但职业还算稳定。应该说我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但自身的学习确实抓得不紧了,有时还喜欢上上网玩玩游戏,情急时女儿也会反问我们,你们只知道要我学习,你们不也玩吗?你瞧,自我要求不高,被人家抓住把柄了。我们只能强词夺理说,爸爸妈妈奋斗在先,以前也是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才有今天的。哈哈,话然这么说,到底是“底气不足”,于是我也得把学习抓抓紧,一是工作确实需要,二是给宝贝女儿作个“榜样”啊,管理学上不是有一句名言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家长和做单位领导一样,都不好干啊!
目前正是寒假时间,女儿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呵呵!可我们又担心她翘小尾巴,我和她妈妈近期工作比较忙,女儿寒期作业已完成大部,于是她自己控制的时间多起来。我与妻子不时叮嘱:“多看看书、多做做题、多背背单词,温故方可知新。”虽明知作用不大,但深信“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的道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家有小女初中生,说不尽的欢喜道不尽的愁……
这欢喜与忧愁中渗透着幸福――宝贝女儿带来的幸福!其实这忧愁是多余的,因为女儿在慢慢长大,好多道理比我们更清楚,相信她会不断的努力去追逐她的梦想!
从小到大,儿子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学习成绩好,性格活拨开朗,懂事乖巧。中考时,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参加华师一专线生招生考试,他以优异成绩顺利入学。高一上学期,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我们的心中,仿佛看到了他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理想的高等学府,我们的心里沾沾自喜,对他的要求有所下降。受我们的影响,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有所下降,导致高一下学期成绩下滑,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高二文理分科后,他来到了以管理严格著称的24班。比较陌生的环境、更加严格的纪律、更为激烈的竞争,导致他一下适应不了,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而他前后几个月学习、生活、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更让我们接受不了,不知道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化这么大,我们心里的担心、焦躁反映在我们对他的言谈举止上不再是慈祥和蔼,而是责备、批评更多于关心、理解。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使我们双方根本没办法心平气和地谈话与沟通,那段时间,他的成绩一退再退,人也变得沉闷,而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此时此刻,细心的熊老师发现了雷宇杰思想、学习上的波动,她一方面找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找原因,鼓励他尽快融入新的集体,找出更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与我们家长联系,一起商讨如何帮扶孩子,熊老师的一句话对我们触动很大,她说:“孩子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产品,我们应该热爱我们这唯一的产品,理解他,包容他,信任他,鼓励他。”慢慢地孩子的情绪开始有了好转,回家后能和我们说学校与班级的事情,也能与我们谈学习的事情。我们也很少因为学习成绩去批评他,更多的是在学习上鼓励他。孩子的性格非常单纯但有点懒散,他对班级每天的晨跑开始时有点抵触情绪,总是说跑不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还是坚持下来。我们也常对他说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强健的身体,他自己也慢慢有所体会。高二一年的晨跑他一次都没缺席过,这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使他凡事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开展的《弟子规》学习和24班母亲节家长会以后,我们发现孩子在慢慢地成长:能够更心平气和地听进家长的意见,哪怕他觉得意见和他的看法想法相悖,他也能够先倾听后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
回顾儿子来24班的这一年,我们和儿子一起成长,相互之间减少了摩擦,增加了理解。我们希望儿子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儿子也甩掉了包袱,轻装上阵,朝着他心目中的理想奋进。
加油,儿子!
孩子让我认真思考。我们要求孩子这样那样,按照我们理想的模板不断修理孩子,甚至逼着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孩子仰仗我们吃饭,所以孩子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稍稍不合我们的心思,我们就会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看谁谁家的孩子英语学得多么多么好,看看你,笨死了。”假如孩子可以选择,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你看看谁谁的家长,多有魅力、多么能干。”“我也要你像谁谁的爸爸一样是个博士,要你像谁谁的妈妈一样是个总经理征文;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我与孩子共成长。”
孩子固然需要引导,但不可太过功利,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其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长。哪个孩子生来不像天使?哪个孩子生下来不是好苗?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不要总是责怪孩子,首先看看我们自己是“淮南”还是“淮北”.
我们为孩子提供衣食,孩子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付出了辛苦,孩子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尊重孩子,就像孩子没有选择比我们更好的父母一样;接受孩子,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而不是自己原地不动,却一味地去苛求责备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多么昂贵的玩具、多么漂亮的衣服,他们需要的只是家长能够抽空陪伴他们,并且能够平等地和他们说说话,耐心而不训斥地听他们讲述他们自己看到的世界
教育孩子需要的是爱心,教育的技巧是必需的,但所有的技巧都要以发自内心的爱为基础。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征文;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我惊喜地发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原来还可以这样快乐,这样幸福,这样生动有趣。
更让我欣慰的是儿子从上学至今,一直品学兼优,年年都被评为学习标兵或三好学生,受到了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至今,我从未陪读过……
在忙碌的日子里, 在繁杂的公务中, 我忙中偷闲倚窗望,关于孩子的那些童言稚语、天真趣事, 总会温柔地浮现。
孩子一天天茁壮成长,渐渐地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再也不像以前一样,老是跟着父母转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会要求父母做他们喜欢吃的饭菜,穿他们自己喜欢的衣服。他们学会了顶嘴,他们慢慢的变得倔强和独立。是的,孩子们正一步步迈入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判逆期。家长也愈来愈感到责任和压力的重大。为此,我是这样要求自己和教育孩子的。
一、以身作则要求自己,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常言说:“正已才能正人”。只有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好形象,好榜样。对孩子才能在无形中取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己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才能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在这方面,我觉得首先要和孩子建立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在为人处事方面要懂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真正含义。先懂得自律,而后再要求孩子有可为和不可为。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真心朋友。从小让孩子做一个被尊重的人。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遇事多和孩子沟通,在沟通中逐步开导和指引孩子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成长,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孩子渐渐大了有很多事可以让他自己去学会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家长再去帮他找出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寻找捷径,让他学会自主,独挡一面。
三、给孩子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首先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做家里的小主人,多和孩子交心谈心从而真正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疏导他,心情好了,做事,学习就轻松多了。
四、注重孩子的品德,学会感恩。从小培养孩子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态,有爱心懂得感恩,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让他见多识广,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感受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经常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真正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去。
五、在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首先让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身体是本钱。从小,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一个好身体。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尽量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让孩子真正明白“先苦后甜”的含义。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耐心和正确引导,只有家长不断充实自己,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孩子面前做出好榜样,充当好表帅。
做孩子的朋友吧,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 共读书共成长征文
★ 我与玉兰树共成长
★ 我与天问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