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温高压下蛇纹岩脱水的弹性特征及其意义(共含3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aixiedaifa_12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温高压下蛇纹岩脱水的弹性特征及其意义
为了了解蛇纹石在脱水过程中的弹性性质,在1.0GPa和同时加热条件下,利用脉冲透射法对采自云南双沟街的蛇纹岩进行了超声测量.实验发现,当温度升高至640℃时,蛇纹岩的超声波纵波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温度继续升高(700℃以上),样品在高压腔中爆炸.通过对超声波速下降时和样品发生爆炸前的超声波波形的'比较发现,随温度升高超声波振幅有了明显的增大.实验产物的鉴定并与前人相关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蛇纹岩在高压高温下波速的突然下降和振幅增大与样品中蛇纹石发生脱水反应有关.目前还不能准确解释超声波振幅增大的原因,但上述现象的发现为探讨深部地质灾害的成因并对其进行监测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作 者:谢鸿森 周文戈 李玉文 郭捷 许祖鸣 XIE HONG-SEN ZHOU WEN-GE LI YU-WEN GUO JIE XU ZU-M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卷(期): 43(6) 分类号:P313 关键词:高温高压 蛇纹岩 超声波速度 超声波振幅秦岭造山带若干岩石高温高压脱水熔融的特征及其意义
对秦岭造山带和邻区块状岩石样品进行了高温(1 100~1 300 ℃)和高压(1.2~1.8 GPa)脱水熔融实验.通过对实验产物综合分析发现许多样品中出现了熔融玻璃和雏晶.玻璃代表的熔体成分为基性和中性,部分接近于超基性范围,熔体与原来岩石全岩成分比较,更偏基性.熔体出现的空间和成分都显示了局部熔融体系的特征,即含水矿物(角闪石或黑云母)和浅色矿物(石英或斜长石)控制了熔融的发生并且决定了熔体的成分.脱水熔融产生了比原岩更偏基性的熔体,这意味着熔融后残留部分将愈偏酸性.如果这种机制存在于大陆中-下地壳,将对探讨大陆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解释某些地区的.长英质中下地壳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姜昕 赵志丹 周文戈 谢鸿森 高山 张本仁 JIANG Xin ZHAO Zhi-dan ZHOU Wen-ge XIE Hong-sen GAO Shan ZHANG Ben-ren 作者单位:姜昕,赵志丹,JIANG Xin,ZHAO Zhi-dan(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周文戈,谢鸿森,ZHOU Wen-ge,XIE Hong-sen(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高山,张本仁,GAO Shan,ZHANG Ben-re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现代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SCIENCE 年,卷(期): 21(4) 分类号:P589.1 关键词:块状样品 脱水熔融 岩浆起源 中-下地壳 秦岭造山带高温高压下花岗岩、玄武岩和辉橄岩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通过在高压(1.0-2.5GPa)和高温(563-1173K)条件下,取得花岗岩、玄武岩和辉橄岩三种岩石的.一些电导率实验结果.讨论了这几种岩石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变化,在温度为563-1173K的范围内,电导率发生了3-5个量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同岩石的部分熔融过程有关.
作 者:柳江琳 白武明 孔祥儒 朱茂旭 作者单位:柳江琳(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石油化工勘探开发研究院)白武明,孔祥儒(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茂旭(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卷(期):2001 44(4) 分类号:P584 关键词:高温高压 电导率 花岗岩 玄武岩 辉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