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练习题(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是复合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回到家里第二天,我就考虑怎样安置星期五的问题。我又要让他住得好,又要保证自己绝对安全。为此,我在两道围墙之间的空地上,给他搭了一个小小的帐篷,也就是说,这小帐篷搭在内墙之外,外墙之内。在内墙上本来就有一个入口通进山洞。因此,我在入口处做了个门柜和一扇木板门。门是从里面开的。一到晚上,我就把门从里面闩上,同时把梯子也收了进来。这样,如果星期五想通过内墙来到我身边,就必然会弄出许多声响,也就一定会把我惊醒。因为我在内墙和岩壁之间用长木条作椽子搭了一个屋顶,把我的帐篷完全遮盖了起来。椽子上又横搭了许多小木条,上面盖了一层厚厚的、像芦苇一样结实的稻草。在我用梯子爬进爬出的地方,又装了一个后门。从外面把门打开,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做,活门就会自动落下来,从而发出很大的声响。此外,我每夜都把武器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对星期五,我根本用不着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有像星期五这样忠诚老实、听话可爱的'仆人。他没有脾气,性格开朗,不怀鬼胎,对我又顺从又热心。他对我的感情,就像孩子对父亲的感情,一往情深。我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我。后来,他的许多表现都证明了这一点,并使我对此毫不怀疑。因此,我深信,对他我根本不用防备。
这不由得使我经常想到,上帝对世事的安排,自有其天意,在其对自己所创造的万物的治理中,一方面他剥夺了世界上许多生物的才干和良知,另一方面,他照样赋予他们与我们文明人同样的能力,同样的理性,同样的感情,同样的善心和责任感,也赋予他们同样的嫉恶如仇的心理;他们与我们一样知道感恩图报,诚恳待人,忠贞不渝,相互为善。而且,当上帝给他们机会表现这些才干和良知时,他们和我们一样,立即把上帝赋予他们的才干和良知发挥出来做各种好事,甚至可以说比我们自己发挥得更充分。对此,我不能不感到惊讶。同时,想到这些,我又感到有些悲哀,因为许多事实证明,我们文明人在发挥这些才干和良知方面,反而显得非常卑劣。尽管我们不仅有能力,而且,我们受到上帝的教诲,上帝的圣灵和上帝的语言的启示,这使我们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感到奇怪,为什么上帝不给这成千上百万的生灵以同样的教诲和启示,使他们懂得赎罪的道理。我觉得,如果我以这可怜的野人作为判断的依据,那么,他们实在能比我们文明人做得更好。
1、依据原著概述星期五的来历,依据选文分析星期五的性格特点。
2、在一番思索之后,为什么“我不能不感到惊讶”,却“又感到有些悲哀”?
《鲁滨孙漂流记》课后练习题
练习
一、请用“√”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kò kuò)大了粮食种(zhǒnɡ zhònɡ)植面积,又增(zēn zēnɡ)加了几个羊圈(quān quàn juàn),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们差(chā chà)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二、选填合适的字,组成词。 桅 危 避 僻 蔚 慰 畜 蓄 蓬 篷 偏( ) 安( ) ( )勃 逃( ) ( )蓝 帐( )( )杆 ( )养 储( )
三、填量词。(不要重复) 一 帐篷 一 脚印 一 荒岛一 希望 一 安慰 一 英国船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 缩句:
2.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 改为反问句:
五、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鲁滨孙历险的经过。你能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给下面的内容排排队吗? 回到英国 养牧种植 遇险上岛 求“星期五” 建房定居
六、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 。
2.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 ,表现了他 的特点。
七、课内阅读。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 ”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 (1) (2) (3) (4)
3.鲁滨孙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问题。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 。
5.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八、课外阅读。 老舍不厌其烦地改剧本 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曾谦虚地说:“我一生中就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快。” 他每天总是手不离笔,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他曾说过:“写不好,就要多炼、多改、多征求意见,决不能怕麻烦。”1953年老舍创作话剧《春华秋实》,光手稿就写了50万字之多,相当于10部话剧剧本的字数。这个剧本先后修改过10次,而且是从头到尾地重写。在七八个月中就写了10遍,平均20多天写一遍。老舍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他的书桌旁,他每写完一段,就请这位演员朗读一遍,凡不合口语的就进行修改,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改。有时为了一个词,要推敲几遍,才定来下。他的原稿,一律用楷书写,看上去像字帖上的字,一丝不苟,正像他的创作和为人一样。难怪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一丝不茍: (2)文如其人: (3)不厌其烦:
2.短文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件事?
3.我们曾学过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和《猫》,你还知道老舍写的哪些作品?
4.读了短文,谈谈你的想法。
九、对于人类各年龄阶段,人们习惯用这一年龄阶段特点的词加以替代,请选择填空。 知天命 不惑 耄(mào)耋(dié) 花甲 古稀 而立
1.三十( )之年
2.四十( )之年
3.五十( )之年
4.六十( )之年
5.七十( )之年
6.八九十为( )之年
十、给“什么”选一个正确的含义。 A.惊讶 B.一切 C.不满 D.疑问 E.虚指 F.责问
1.这是什么东西? ( )
2.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 )
3.什么!九点了? ( )
4.这算什么文章。 ( )
5.她什么也没得到。 ( )
6.你笑什么? ( ) 参考答案
一、请用“√”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kò kuò√)大了粮食种(zhǒnɡ zhònɡ√)植面积,又增(zēn zēnɡ√)加了几个羊圈(quān quàn juàn√),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们差(chā chà√)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二、选填合适的字,组成词。 桅 危 避 僻 蔚 慰 畜 蓄 蓬 篷 偏(僻) 安(慰) (蓬)勃 逃(避) (蔚)蓝 帐(篷)(桅)杆 (畜)养 储(蓄)
三、填量词。(不要重复) 一 顶 帐篷 一 串 脚印 一 座 荒岛一 个 希望 一 丝 安慰 一 艘 英国船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 缩句:鲁滨孙看到痕迹和人骨。
2.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 改为反问句:他恐惧万分,猜想这难道不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
五、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鲁滨孙历险的经过。你能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给下面的内容排排队吗? 回到英国 养牧种植 遇险上岛 求“星期五” 建房定居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六、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 鲁滨孙 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2.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七、课内阅读。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 ”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 (1)打猎 (2)捕鱼 (3)畜养山羊 (4)种粮食
3.鲁滨孙做的这些事,解决了吃喝问题。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是一个有坚强意志,聪明能干的人。
5.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A)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八、课外阅读。 老舍不厌其烦地改剧本 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曾谦虚地说:“我一生中就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快。” 他每天总是手不离笔,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他曾说过:“写不好,就要多炼、多改、多征求意见,决不能怕麻烦。”1953年老舍创作话剧《春华秋实》,光手稿就写了50万字之多,相当于10部话剧剧本的字数。这个剧本先后修改过10次,而且是从头到尾地重写。在七八个月中就写了10遍,平均20多天写一遍。老舍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他的书桌旁,他每写完一段,就请这位演员朗读一遍,凡不合口语的就进行修改,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改。有时为了一个词,要推敲几遍,才定来下。他的原稿,一律用楷书写,看上去像字帖上的字,一丝不苟,正像他的创作和为人一样。难怪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一丝不茍: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2)文如其人:文章像他的为人一样。
(3)不厌其烦:很有耐心,不怕麻烦。
2.短文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件事?
①创作《春华秋实》时,不厌其烦地修改。
②写话剧《方珍珠》时请一位女演员坐在书桌旁,配合修改。
3.我们曾学过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和《猫》,你还知道老舍写的哪些作品? 《骆驼祥子》《茶馆》
4.读了短文,谈谈你的想法。 略。
九、对于人类各年龄阶段,人们习惯用这一年龄阶段特点的词加以替代,请选择填空。 知天命 不惑 耄(mào)耋(dié) 花甲 古稀 而立
1.三十(而立)之年 2.四十(不惑)之年 3.五十(知天命)之年 4.六十(花甲)之年 5.七十(古稀)之年6.八九十为(耄耋)之年
十、给“什么”选一个正确的含义。
A.惊讶 B.一切 C.不满 D.疑问 E.虚指 F.责问
1.这是什么东西? (D)
2.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E)
3.什么!九点了? (A)
4.这算什么文章。 (C)
5.她什么也没得到。 (B)
6.你笑什么? (F)
鲁滨孙漂流记课后练习题精选
一、从下面几组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里。
( )(妻凄)凉 ( )(宰寄)杀
( )(叛判)乱 ( )(荒芜)岛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火光 一( )拖鞋 一( )墙壁
三、用直线把有关联的内容连起来。
丹麦 笛福 《凡卡》
俄国 安徒生 《穷人》
英国 契诃夫 《跳水》
列夫托尔斯泰 《鲁滨孙漂流记》 《卖火柴的小女孩》
四、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寒风呼啸天崖海角煎熬( )
2、忐忑不安荒无人烟账子( )
3、煞费苦心交尽脑汁遭遇( )
4、自做自受汹涌澎湃倒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