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yadminr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yadmin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

篇1: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8级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倒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生死时刻,温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的伤者,听到了关切的话语。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直升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在这生死时刻,灾区人民没有被灾难吓到,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积极地加入到救援的队伍当中,竭尽全力地救助受难的人。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才仅有9岁!地震发生时,有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叫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楼瞬间倒塌,林浩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在了下面。林浩奋力爬出废墟后,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义无反顾地把这名女同学背了出来,交给了校长,林浩并没有就这么走了,还把那一名女同学救了出来,当医护人员问林浩为什么这样做,他只说了句:“我是班长”。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多么可爱的班长。在地震发生后,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救他人的英雄数不胜数……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材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也更加懂得了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祖国在我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国旗,一幅地图,也不再只是一种颜色两个汉字。祖国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条宽宽的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从那一天开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看过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的人还看了:

篇2:纪念汶川地震领导讲话

首先,真挚感谢我们的座谈会组织者,为我们召开一次这样特殊而意义重大又深远的座谈会。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处,与大家交流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日子里的所思所感所想。

再过23个小时 分,就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整整一周年。一年前的5月12号14点28分,8.0级地震袭击我国西南。一瞬间,山崩地裂,“天府之国” 满目疮痍。山河与举国同悲。那一幕幕,记忆犹新,如同昨日,清晰在目。

这场空前惨烈的自然灾难,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人员、物质和财产损失,而抗震救灾斗争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从地震发生,到生命营救,再到重建家园,这中间凝聚着无数的智慧、巨大的力量和无限的爱心,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精神的崇高、生命的可贵。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初步胜利与成功,也给我们做好执行工作、破解执行难带来了启示、提供了指引,增强了信心。

地震灾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领导人的一线指挥,人民子弟兵的生死突击,白衣天使的舍生忘死,专业救援队和志愿者的先人后己,不分男女老幼的捐款捐物,不分天南地北的无私援助,不分民族地域的心手相连,共同汇聚抗震救灾的巨大力量和强大暖流。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切中一切决定了抗震救灾的最终胜利。

这一点与我院正在致力构建的执行联动机制和“大执行”格局是何其的相似,道理是相通的。

因为解决“执行难”也一样,光有法院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同样需要“外援”,需要“合力”,需要构建全社会关注、重视、支持的“大执行”格局。

我们所面对的事实是,很多执行案件人民法院也有难言之隐,很多事情依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很难奏效,有些是力量不足,有些是职权所限,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制约。

因此,在执行工作中要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各界关注的格局。实现“从法院单打独斗到全社会并肩作战”的转变。从立法层面,市人大《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到执行层面,与市国土房管部门协作,开辟查封绿色通道;与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各会员单位签订《深圳市国内银行统一办理司法协助公约》,开设司法协助窗口,实现统查统冻;与公安部门紧密合作,实施机场布控,创设执行新方法„„等等。作为执行局的一员,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的执行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执行力度在不断增强,在解决执行难的道路迈出了一大步。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万涓成水,万木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执行联动机制的建立健全,执行工作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有了好的制度机制,为我们做好执行工作提供了基础与平台;而真正把制度落实好、把工作做好,关键在人。面对目前我们的执行清案工作已经到攻坚和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下,我们学习和发扬灾区人民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有如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取得清案工作的最后胜利,交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篇3:纪念汶川地震领导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学校,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今天我们进行的安全逃生演练,就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增强学生们的安全逃生意识。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篇4:纪念汶川大地震领导讲话

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悲痛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年是短暂的,但抗震救灾的这一年,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下永恒的一页!

这一刻,让我们手捧白菊,对逝者哀悼;让我们凝望灾区,为同胞祈福;让我们再次呐喊:汶川加油!中国加油!

数万人遇难、数百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成为13亿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生命大救援、爱心大奉献,危难之际迸发出的骨肉亲情、爱国热情,令人动容,令人感悟,令人讴歌。

瓦砾上伤痕累累的握笔小手、废墟下艰难求生的“夹缝男孩”、黑暗中相互鼓励的患难伙伴……让人心碎的镜头,把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一同定格在亿万人的脑海中,铭刻在历史纪念册上。

武警某师参谋长率部队冒死抵达震中、失去10位亲人的女民警坚守岗位、人民教师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令人感叹的事迹,传颂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品质,告诉世界什么叫“中国力量”!

山崩地裂,让亿万中国人结成了一个血脉相通、牢不可破的生命体,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最快速度抢救被困群众,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艰难困苦砥砺伟大精神,风险挑战锤炼坚强意志。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把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推到极致,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给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竖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

灾难,让一个民族坚强;抗争,让一个国家奋进。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援,灾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收拾破碎山河,重建美好家园。

草枯了又荣,花谢了又开,灯火灭了再亮,家园毁了重建,废墟之上彰显重生的力量。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实践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越是灾难深重,中华民族越能自强。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定以进步补偿。

地震一周年之际,回望一年来的抗震救灾斗争,我们为危难时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折服,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而感动。一年来,灾区人民坚守家园奋起自救,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业绩;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汇聚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无穷无尽的智慧,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儿女阔步前进的步伐。

地震一周年之际,回望一年来的抗震救灾斗争,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有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饱经风霜的共和国经得起任何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地震一周年之际,回望一年来的抗震救灾斗争,我们深信:多难兴邦。历经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磨难,中华民族愈挫愈强,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我们民族悲痛的集体记忆,那么,在历史进步中丰富和深化、在灾难考验中迸发和升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强大动力。

汶川,我们悲痛的震中,正是我们奋进的新起点!在伤痕、悲恸、泪水之外,是沉思、坚强、希望,是人性的新光辉、精神的新境界、民族的新梦想。

从震中汶川出发,我们走出阴影,走出悲痛,走出灾难,满怀希望前行。这就是我们对遇难同胞最好的纪念。

对遇难同胞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加快恢复重建步伐,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迅速的行动,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灾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央的部署是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我们要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重建的各项规划、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为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我们坚信,无论是汶川、北川,还是青川,都将化作锦绣山川,展现在世人面前。

对遇难同胞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弘扬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人民利益先于一切、人的价值重于一切,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中落实民生政策,把发展进一步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上。要着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遇难同胞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当前,要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愈是苦难,愈是坚强;愈是艰难,愈是团结;愈是磨难,愈是向前。汶川大地震留给中华民族的,绝不仅是巨大的伤痛,更有人性的感悟、生命的认知、发展的启迪,激励我们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汶川县映秀小学操场上,百余名小学生创作了“带上你的翅膀”的图画,画面上有想像中的新学校、更加美好的家园。灾区人民的希望在孩子们手中放飞。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勇向前。在这片承载了大灾和大爱的土地上,中华民族不灭的梦想在顽强生长;在这片承载了大悲和大喜的土地上,13亿中国人集结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向着灿烂辉煌的未来进发!

一年前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双胞胎女孩琦琦和佳佳,在5月10日母亲节当天,用她们的骨灰塑造成的“生命之花”在中国陶都广东石湾的民窑出窑绽放,制作人舒勇表示“生命之花”是献给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们的礼物

琦琦和佳佳昔日美丽的容颜。

篇5:纪念汶川大地震领导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我们深切的思念。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

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迅速出台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中央大力支持,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灾区人民正大踏步走向新生活。

这一切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海内外同胞和衷共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绩,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向大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各民族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得到了众多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驻华使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外资企业,以及国际友好人士的真诚同情和宝贵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再一次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当前,我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我们要继续扎扎实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是我们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坚实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我们要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我们要继续扎扎实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系灾区群众根本利益,关系灾区长远发展。当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攻坚克难,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

全面恢复和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积极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要继续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同时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引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要加强对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的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我们要继续扎扎实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要加强防灾减灾领域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为人类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作出积极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纪念汶川地震领导致辞

汶川地震作文

汶川地震作文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汶川地震诗歌

汶川地震15周年纪念日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演讲稿

幼儿园汶川地震演讲稿

“汶川地震15周年”作文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

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汶川地震纪念活动上的领导讲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