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爱的蜗牛500字(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池塘生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养了许多宠物,其中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它是一种软体动物,身体是浅棕色的,半透明;背上还有一条淡黄色的条纹,头上长着两对触角。小蜗牛背上驮着一个像海螺似的硬壳,这就是它居住的小房子,它的壳是棕色的,上面有许多深黑色的小圆点,可漂亮了!要是它爬累了或者遇到危险,就会缩进这间小房子里。小蜗牛头上有两对长触角,要想知道那对是眼睛,那对是鼻子,一试就知道了。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它的前面,只见小蜗牛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我想:大概这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是眼睛,哪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再拿来差不多大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小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大,这下蜗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角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哪个是树叶了。这下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大触角有眼的作用,小触角又鼻的作用,而且蜗牛喜欢吃嫩菜叶。小蜗牛头上的触角像两根细细长长的电视天线,特别逗人喜爱。我常常喜欢逗它,用手轻轻一摸,这两对触角马上缩回去,过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
小蜗牛还特别有坚持地精神,它虽然爬得很慢,但认定目标后,它总是执着向目标爬着、爬着……这就是我的小蜗牛,我喜欢它,更喜欢它的坚持。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为的是观察蜗牛这个大家族。
我来到花坛中,眼睛急切地寻找。“蜗牛蜗牛你在哪里?快点让我找到你,在哪里,在哪里?”找不到,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可找到它了!原来躲在泥土里呢。
你个小东西,怎么不早点出来!
不过好歹也抓到了一只,就玩玩它吧!我将它放在手中,仔细地端详。哟,它好漂亮呀!看,它那螺旋形的小房子可真特别,一圈一圈的,这让我不由地想起,前几天在超市里买的七彩棒棒糖。蜗牛的小房子看上去好像很甜啊!真想上去咬上一口,嗯,好好吃!我不觉闭上眼睛,进入遐想中。
忽然,我手中痒痒的感觉没有了,奇怪,我睁开眼睛,咦,蜗牛不见了!我四下张望,哦,它在这里,原来它趁我不注意时偷偷溜掉了。
我又将它抓了回来,心想:这下你可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了。
哇噻,它的身后有一条好漂亮的银飘带。哦,对了,这不是《十万个为什么》里说的:蜗牛的足迹?我记得这液体好像是为了让蜗牛爬行得更快吧!
它慢慢悠悠爬到了我的手心中央,忽然它静止不动了,身后留下了一段长长的东西,黑黑的,难道是——它的排泄液?
哦no,我赶紧把它放到一边,快快地洗了手。
“既然它会便便,那嘴巴在哪儿呢?”我左瞧瞧,右看看。哇,在这里,好小啊!它的嘴恰似一个小吸盘,书上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有一万多颗呢!
唉,可怜的小蜗牛,这次先放了你,下次碰到我,有你好受的!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雨过天晴,院子里的草地上竟长出了几只小蜗牛,我连忙捉了一只带回家。我要好好观察它,探索蜗牛世界的奥秘,说不定我们还能成为朋友呢!
小蜗牛背着一个大大的壳儿,就像一座小房子,只要一遇到危险,它就会马上钻进壳里。它的脑袋是圆的,上面长着一对触角,触角的顶端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我还听科学老师说过,蜗牛有两万多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喜欢在夜间活动。它最喜欢的美味大餐就是菜叶,别看蜗牛的嘴巴小,吃起菜叶来可快了,如果你把菜叶放在蜗牛面前,不一会儿它就会把菜叶啃出一个大洞,可厉害呢!
为了验证科学书上关于蜗牛本领的介绍,我还在捉回来的这只小蜗牛身上做了两个小实验。听说蜗牛会走钢签,于是我找来奶奶织毛衣的毛衣针,把蜗牛放在上面让它行走。第一次蜗牛有点害怕,从钢签上掉下来了。什么?你们担心蜗牛掉下来会摔坏?不会的,因为它有保护壳。第二次小蜗牛在钢签上就掌握得非常好了,无论我怎么转动钢签,它都没有掉下来,就像一个杂技演员在高空中不停地变换着姿势。哇!小蜗牛可真厉害呀!第二个小实验是测试蜗牛的嗅觉,我在一张纸上倒了一点点白醋,然后把纸伸到了小蜗牛的头前,还没等挨上小蜗牛,它的头就立刻缩进了壳里,看来小蜗牛的嗅觉还是非常灵敏的。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蜗牛,通过观察和实验,不仅让我对蜗牛的习性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增进了我和这只蜗牛的感情。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大自然真是奇妙有趣啊!
有一天,我在张氏祠堂广场玩耍时,发现花坛边、栏杆边有许多蜗牛,于是我好奇地认真观察起来。
蜗牛的样子很特别。最引人注目的是蜗牛背上的壳。它的壳是螺旋状的,像一座宝塔,如硬硬的贝壳般保护着那软绵绵的身体。蜗牛的头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长的,一对短的。短的那对应该是它的鼻子吧!长的那对上面有一双“黑葡萄”般的小眼睛,它那几根电线般的触角,一碰到东西就会快速把触角缩回去,真好玩!蜗牛是靠腹部来“走路” 的`,一伸一缩的样子可爱极了!它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粘液。
花坛边的蜗牛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缩在壳里,有的努力的向前爬,有的把头和触角伸出壳外左顾右盼。要是你用树枝轻轻地碰一碰在爬行的蜗牛,它们会立刻把头缩回壳里。然后静静地等一会儿,它们又悄悄地把头伸出来,再碰它又缩回去。一来一去,蜗牛就像生了气似的,再也不伸出头来了。还有一些大蜗牛的壳上背着小蜗牛,就像妈妈背着自己的孩子。
蜗牛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还爱吃菜叶。于是,我找来一片叶子放在蜗牛面前。它们慢慢的、小心翼翼的往叶子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蜗牛却在叶子上像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许久我才发现,叶子上有个小洞。原来蜗牛不是休息,而是在吃东西,只是它吃东西太慢了。
在生活中,在人们的口头禅中,虽然蜗牛成了“慢”的代名词,但它却是一种可爱又有趣的动物。只要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更有趣的地方!
这周末,我的家里又添了一位成员——一只身背豪宅的小蜗牛,它是哥哥在公园玩耍时在草丛中找到的。
小蜗牛的身上有一个棕色的,海螺形状的硬壳,像一座大山一样,我真担心它会被压成肉酱,但是它依然行动自如,它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长长的,黏黏的足迹,那是它自身分泌的粘液。它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大触角和一对小触角,大触角的顶端上有两粒芝麻大小的眼睛,像两个士兵在为它站岗放哨,让它时刻保持警惕。小触角中间偏下的位置,有一个针尖大小的嘴,但你别看它的嘴小,它的嘴里可有两万六千多颗牙齿,它可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小蜗牛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而且还很胆小,有一次我不小心碰到了它的眼睛,它立刻把身体缩进壳里,不久后它觉得安全了,才把身子小心翼翼地伸了出来。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存,不喜欢在阳光暴晒的地方和水里生存。
关于我的小蜗牛还有一件小趣事呢!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怎么都找都找不到我的小蜗牛,直到第二天早上我去厨房吃饭,看到地下的白菜上有一个熟悉的小身影,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的小蜗牛在狼吞虎咽地吃着白菜叶,可能是昨天饿了一晚上,实在是饿坏了!
我喜欢小蜗牛,我还想进一步的去了解它,发现它更多的秘密!
星期天的早上,妈妈买了一斤小青菜,正拿出来洗时,发现上面趴着一只小蜗牛。妈妈把它轻轻扒下来,送给了我。大概蜗牛是被刚才的动静吓坏了,这会儿正全身躲在它土黄色的“小房子”里呢。
我兴致勃勃地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蜗牛放了进去。小蜗牛还蜷缩在它的壳里呢,它的壳很像海螺,边缘很薄,看样子是刚出生不久。我反复看了好几次,也不见它的头伸出来。“哼!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顾自嘟囔着并拿出一个纸杯,灌满水,把蜗牛放了进去。不过十秒钟,它终于招架不住了,挣扎着露出了头,我拾起蜗牛,重新放回我给它安置的“家”里。过一会儿,只见它缓缓伸出肉色的身体,露出了两对长触角,接着蜗牛又继续伸出了一对短触角,正当我感到奇怪时,爸爸给了我答案:“蜗牛的长触角上长着眼睛,短触角起到了呼吸的作用。”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据说蜗牛还有25600颗牙齿呢,“怎么装得下呀!”我自言自语道。小蜗牛走路时,后面总会留下透明的黏液,身体一伸一缩,原来是腹部的小点点——腹足在帮助它行走。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小家伙”。
蜗牛还是个挑剔的家伙。到了下午,我发现蜗牛倒挂在盒子上,一定是饿了吧。我随便拿了一片泛黄的菜叶引诱它,它只是闻了闻,不理不睬,我想它该不会绝食了吧?我连忙采了一把新鲜菜叶,它这才慢慢地吃了下去。
转眼,蜗牛来我们家已经有三天了。看着眼前的小蜗牛,不禁想起在一次有趣的科学课上,同学们的蜗牛竟表演了“走钢丝”,我不甘示弱地也想把属于我的蜗牛放上去,可由于线太细,蜗牛吸不上去。几次失败后,于是,我换了一根毛线,它终于稳稳当当地立在了上面。我不禁拍手欢呼。想起那次课堂上的蜗牛表演,我又仍不住逗起蜗牛來......
多可爱的小蜗牛!
我家养了三只可爱的蜗牛,我给它们安了个透明的家,里面放了湿的细沙,我把它们放在卫生间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蜗牛是软体动物,抗上去有点透明。它们小小的脑袋上长着两对又细又长的触角,想四根电线前后竖着。触角上有两粒芝麻般大小的黑点。我看了科学书,知道了那是它的眼睛。这眼睛太小了,还 这么隐蔽,太有趣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我试着用笔尖去触碰它的触角,它马上就把触角缩了进去。我又用笔尖触碰它的身体,它又把身体缩进了壳里,反应极快。可不会儿,它又会马上爬出来。蜗牛身上有个大大的壳,像座防房子,上面有许多形状的花纹,颜色也是深浅不。要是放在灯光下看,它的壳又有点透明,非常好看。我想,蜗牛在它的壳里睡觉定会很舒服。
蜗牛爬行的速度好象没有我平时想的那么慢。我们平时说个人动作慢的时候总是会说他像“蜗牛”样,可是蜗牛的脚在哪呢?原来它是靠“腹足”行走的。
蜗牛好象挺害羞的,我喂她们新鲜菜叶的时候,她们总是在沙土上磨蹭着,从不当我的面吃东西,可过了两小时,就会发现菜叶上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原来,它们在我面前装作很斯文的样子,背后的“吃相”也是“狼吞虎咽”的。
每天早晨起床,看到蜗牛,总是爬盆子的顶部,旁边有很多黑点,这应该是它们的“排泄物”吧。原来,蜗牛也是“夜猫子”,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可能它们每天晚上都要比赛“跑步”,看谁先爬上“屋顶”。
有次,妈妈看到只蜗牛缩在壳里,有层白色分泌物封住了洞口,妈妈以为蜗牛死了,就想把它扔了。我跟妈妈解释说:“这是蜗牛在休眠,你只要把蜗牛拿出来,给它淋点水它就会苏醒的。”妈妈照着做了。果然,那只蜗牛从壳里爬了出来,好像在说:“是谁打扰了我休息?我正在做美梦呢!”
妈妈告诉我,蜗牛还 能做药呢。在以前的《本草纲目》里就有蜗牛治病的记载。它还 有“软黄金”的美誉呢!
蜗牛不但可爱,还 对我们人类的健康有帮助,我很喜欢这些“新朋友”。
刚刚下过雨的早上,我来到草坪旁舒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它只有我的一节小手指头那般大,一个螺旋形的半透明的硬壳,壳上长着线一样的花纹,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摆来摆去。它一步一步地爬着,慢极了。一阵微风吹来,它一下子缩进了壳里,我都等得不耐烦了,它才伸出了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的“巡视”一番。
这时,不知从哪个方向又爬出来一只蜗牛。它们俩如一对双胞胎,长得像极了,彼此朝着对方的方向爬去。一只蜗牛的触角碰到了另一只蜗牛,它们几乎同时缩了回去,“真是两个胆小鬼”!
我轻轻地拿起其中一只,想仔细的看看它。蜗牛似乎觉得周围没有危险了,于是又伸出小触角,在悬空的情况下,它那纤弱的身子左探探,又看看。它抬着头,身子拉得老长,小触角也抬的老高,仿佛在说:“我飞起来了,好危险,好刺激哟!”我看着这只骄傲的小蜗牛,不禁笑出声来了。
我把这只可爱的小蜗牛带回了家,放在高高的桌上,便自己玩自己的去了。等我想起它的时候,再去看看桌上,咦!这个小不点儿跑到哪儿去了?俯下身子寻找,只见桌上有一条银色爬痕。我顺着爬痕,才发现它在地面的一个小角落里。想不到,桌子离地面那么高,它居然背着那重重的壳爬下来了。这么精彩的场面我尽然错过了,真是可惜呀!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它,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它,走到草坪边,把它放在它的老家“阴暗潮湿”的石头后面说:“小蜗牛,回家吧!”然后哼着:“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阿嫩阿嫩绿它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
我的休息日,因为蜗牛的加入变得那样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