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hzh8023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共含10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zh802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

篇1: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

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

越是物质生活贫乏的岁月,对过节过年的期盼就越是强烈。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总是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好吃的。

记忆中的春节总是很寒冷,玻璃窗上常常结着或薄或厚的冰凌,晶莹的冰面上是各种美妙动人的图案,那些图案象花朵,象星星,也象迷离的梦,让年少的我生出无限的遐想。太阳出来的时候,冰凌就一点一点化掉,形成一颗颗透明的`水珠,慢慢地滴下来。

大年三十晚上妈妈会给我们烙象征团圆的馅饼,吃完后,我们一般都守夜到十二点。困意袭上来的时候,就会怀着甜甜的笑容睡去,常常在梦里看到那红色的小纸包在眼前晃动。不论家中多么困难,父母总不会忘记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压岁钱。大年初一,爸爸永远是第一个推开家门的人,他并不迈出门槛,只是拉开一道缝,把一串红色的小鞭炮挂在门上,然后就叫我们:“孩子们,准备好了吗?爸爸要点火了。”我们用小手捂住耳朵,又惊喜又害怕。爸爸用一根长长的通火棍,小心翼翼地点着了外面鞭炮的捻儿,然后迅速把门关上。霹雳啪啦,霹雳啪啦,随着清脆而又有节奏的响声,我们又蹦又跳。吃完热腾腾的饺子,我们就可以出门玩了!

我们穿着崭新的棉衣、棉鞋,到左邻右舍串门玩耍。每家每户都欢天喜地,墙上都贴着簇新的年画儿,有大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鱼使劲乐的,有男孩女孩笑嘻嘻提着灯笼的,还有玉米、麦穗大丰收的,都是喜气洋洋的红和黄颜色。新衣服,团圆饭,红爆竹,俏年画儿,那一切的一切,一如我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永远留在记忆之中了。

篇2:过年心情日记

过年心情日记

你买上过年衣服了吗?

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去年那件很喜欢,总不能再买件一样的,柜里应季的衣服也有。呵呵,越来越发现自己有点偏执,喜欢衣服只一种,逛街看半天任是没有一件满意的,空手而归。

不是要与众不同,只是想选件普通好看又舒服点的,偏执了吗。去年买那件衣服的时候,转了好久到回家时也没选下,无奈情势所迫,只好衡量许久才买下了那件宝贝。不想现在竟如此衷情了,呵呵。九月还去裁缝处整体改小了一号。当时看师傅的老公似乎有点发毛,自己是疏忽了裁缝师傅的辛苦了,再不敢那样改衣服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说远了,再说这个过年衣服。上网看过,似乎有人已经不在乎新年穿新衣的'桎梏了,呵呵,原谅我现在已觉得新年购衣是人言所迫了…你们呢,有没有对一件衣服的执着,有没有无奈购衣却转了好久都找不到中意之物的困惑,有没有新年不穿新衣惧人诟病的思虑?欢迎回复

篇3:盼过年心情日记

盼过年心情日记

每进腊月,我的心总是莫名地有些激动,有些急不可待。差不多三十年了,年年如此。

十五岁的那年夏天,因求学离开家乡。临行,妈妈说:路这么远,乘车又不方便,只有等到过年才能回来了。那一刻,我的眼泪下来了,没有了第一次出远门的欢悦,也忘了第一次离家的胆怯,唯有的,只是离别时的惆怅和远离妈妈的不舍;那一刻,盼的不再是初次乘坐的汽车,而是那遥不可及冬季里的“过年”。

新的环境新的面孔,使我曾经拥有的那点自信和轻松荡然无存,同学的排外学习的压力,让我白天埋头于课本作业中,夜晚却沉浸在浓浓的思念里。树上的叶由青到红,再到深红、枯黄,最后凋落,天上的月,圆了再缺,缺了再圆,日历在手中撕下一张又一张,渐趋变薄……直到有一天,商店里挂满年画和春联,总算盼到了腊月。

想家,盼过年。那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得很糟,自己都觉得无颜面对了,却依然没忘妈妈喜欢吃的“方片糕”。拿成绩单的当天,急不可待去车站买次日回家的车票,将剩余的钱买两条“方片糕”和一张年画。

回到家,妈妈的第一句话是:总算等到过年了,等到你回来了。

那一刻,我满心温暖。原来,那么多的夜晚,妈妈竟和我一样,是数着繁星,望着月圆月缺度过的。

再也没有了暑假,这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最遗憾的事。妈妈不愿意我们请假回去而影响工作,为此,过年,成了我一年中最大的期盼,盼着过年,盼着回家,盼着在妈妈身边享受那份特有的温馨。

长大了,自己当了妈妈,不好意思再流思乡泪,可对妈妈的思念却越来越深,对过年的期盼也越来越强烈。只是这份期盼里,不再有当初那种对妈妈的.心理依赖,不再有那种寻求心灵避护的渴望,不再有对妈妈端上来那一桌菜肴的口馋,有的是更深的牵挂更多的珍惜,还有妈妈那翘首以待满足后的眼神,和陪她左右略尽孝道的时光。

“今年过年去哪里?”腊月走在街上,遇到熟人常这样问。

“回家。”我总是很兴奋。

“今年准备在哪过年?”妈妈电话里的试问欲言又止。

“回家,陪您。”依然很兴奋。

其实,这些年,我很感激公婆的体谅:你妈一人在家,路远平时很少回去,过年就回去多陪陪她。

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公婆,除了平时多回去探望他们一些外,对过年的期盼,我便更是肆无忌惮了。爱人也总是笑说:一进腊月,你就开始进行兴奋状态,比女儿还高兴。

是啊,这样多好,已到不惑之年的我,还能像孩子般,拥有着对过年的期盼,拥有一个和我一样期盼过年,期盼过年回去和她一起吃年夜饭的人,我是多么地幸福,我又怎能不兴奋?

篇4:过年的心情日记

过年的心情日记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倍感亲切、倍感幸福的传统佳节,团圆、美好、幸福、快乐充满着每个人的心。而对于我,过年,就意味着又长大一岁,心中不免有些惆怅,有些彷徨。长大了,要背负太多的压力与责任,万事都需要你盘算,需要你争取。回想起来,也只有在童年,有的只是怎么学习,怎么玩,没有什么复杂的。简单的思维,简单的行动,是最单纯、最无所顾忌、最欢乐的。

那个时候过年,是最令我期待和向往的。因为到了过年时,会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和弟弟妹妹们一起放鞭炮、放礼花,还能得到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压岁钱,尤其是二叔做的糖醋鱼,一直是让我垂涎三尺的一道菜,那时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现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过年也不会到爷爷奶奶家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往事都留在了那里。

对于过年,不再有儿时的那种盼望、那种急切的.心情了。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平时和过年都没有什么两样,那个让我垂涎三尺的鱼,我是想什么时候吃就直接动手做了,再也不会等到过年了。现在过年,一家人能相聚一起,欢歌笑语,共同祝福新的一年,就是最美好、最欣喜的事了。也只有在过年,全家人才能相聚一起,围着年迈的父母唠唠家常,说说心事,谈谈人生。过年,给了我们一个相聚的理由,给了我们一个回归的理由。

听着新年爆竹声声,敲响着新一年的序曲,拉开新一年的帷幕,过往的点滴都如云烟飘向记忆的深处。这阵阵的爆竹声也为人生打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开始,我们都在新的一年规划着新的蓝图、描绘着新的画卷,为人生增添一道又一道亮丽的景色,让人生中的每一年都绚丽多姿。

篇5:回家过年了心情日记

回家过年了心情日记

年关将至,在外打工的开始陆陆续续地回来,村子里人渐渐多起来,道路上车渐渐多起来,沉寂了近一年的乡村又慢慢热闹起来。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在外奔忙了一年,挣到钱的也好,两手空空也罢,年终归是要回来过的,只不过有的满面春风,有的蔫头搭脑。庄稼好坏是一季,运气好歹是一年,打工就像种庄稼,弄不好也会“颗粒无收”。但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一切待来年,先痛痛快快过了年再说。

就是口袋再瘪,身上也总是光鲜的,谁愿意装孙子?家里待不住,有事没事,总爱大家扎堆,递上天南海北带回来的好烟,讲着彼此的见闻,交流各方面的信息,都想知道哪里能“发财”,心里默默计划着下一年的出路。

家里的菜园子、烧锅柴之类的,还是老父母在忙碌,在外漂流惯了,这些琐事谁也懒得干了。带回了钱的,父母欢喜,乐得当个甩手掌柜。就是赤条条光人回来的,父母也能退一步想,能完整无缺地回来,这一年总算放心了,忙惯了还是自己忙吧,快过年了,省得惹出许多闲气来。

家里的粮油不用操心,过年还有父母养的一头猪,其他的方面,那就“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吧,好歹过年不成问题,只看丰盛不丰盛了。至于明年家里的农田怎么种,生活怎么安排,有父母撑着,无须过问,要紧的是找钱回来,找更多的钱。

于是打工生涯好像只剩了唯一的目标,也谈不上什么生活好歹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活,只要来钱也不觉得累,睡工棚、吃泡面,只要能省钱也决没有抱怨。如果是当家理事的主,就更要勒紧裤腰带,哪怕小小的一瓶矿泉水,也不敢轻易奢侈。至于眼前的灯红酒绿,那是城里人的事,只能咽口唾沫干瞪眼。否则,回家过年就不好交差。

刚开始出门打工的.,很少能带钱回来,大多只是养活了自己,好歹算是当学徒了。混几年结了婚,小媳妇生小孩就像老母鸡下蛋,没捂热丢给家里就出了门,可还是有不少小夫妻连孩子的奶粉钱也寄不回来。如果前方后方紧密配合,几年拼下来能将老房子换成小洋楼,那就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了。

一年又一年,正月里出门,腊月里回家,像候鸟一样飞去又飞来,两头担着寒风,中间熬着酷暑,在茫茫人海里穿行。离别年事渐高的父母,丢下懵懂无知的儿女,饱受城市的白眼,煎熬内心的情感,走出一个个“骆驼祥子”,能够融入城市的毕竟只是少数。

回家过年了,归心似箭的人们,陆陆续续都往回赶。虽说常年在外漂泊,在家不过年头年尾很短的一点时间,但这里才是真正的港湾。这里有根,这里有爱,这里有白发父母,这里还是力量的源泉。让冰冷的身体在这里复苏,让受伤的心在这里疗养,让新年的鞭炮炸得震天响,因为过年之后又是一个春天,又将于料峭的春寒里,再次踏上遥远的征程。

篇6:在北京过年心情日记

在北京过年心情日记

大学毕业已有几载,但大一那年在北京过年的情景;至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缠绕心头,……

那是1993年除夕之夜,为了放松一下自己的思绪;走出冷清寂寞的宿舍,一个人迎着萧瑟冷嗖嗖的北风;漫无边际,百无聊赖地走在空荡荡的校园里。时值寒假,偌大的校园静得出奇;偶尔从远处的树梢上草丛中传来一两声不知名的鸟虫的呜叫声,才给这寒气袭人的'除夕之夜增添一点生机,一点乐趣。凛冽的北风肆无忌惮地吹散路旁的落叶,落叶迎风飞舞。路旁微弱的灯光把我想家孤独的身影拉得或长或短,这灯光它好像为了减轻我的寂寞;要给我找个伴似的。

缺少家庭温馨,没有鞭炮喧嚣的京城除夕之夜;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校园枯黄的草坪上,让思绪自由自在的驰骋:遥望着天上一闪一眨的星星,也遥想着在千里之外家中亲人们过年的情景;此情此景,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浓浓的思家之情,挥之不去。想尽力摆脱它,但这种情绪却一直缠绕在心头;使我的鼻孔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阵的酸楚,不争气的眼泪早已从眼里流出来……这真是“今年春节时,景与物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当除夕的夜幕慢慢的降临,在北京的夜空中响起了清脆而浑厚的新年钟声,它给首都的除夕之夜增添了庄严肃穆的节日色彩!在这缺少家庭温馨的除夕之夜,却使我人生中第一次神情专注地倾听到那悠扬而雄浑的新年钟声不紧不慢地来临;新年的钟声它是那么的雄厚而隽永,从钟声中似乎能感受到新年的温暖和祥和;感受到远方亲人捎来的祝福和问候!以前老觉得这种浪漫祥和的氛围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次京城的除夕之夜,才真正地从内心深处里感知且领悟到。思想感情和内心震憾仿佛上升到一种新的境界,仿佛经历过人生中不可逾越的极限;也仿佛能领悟到某些高深莫测的人生哲理!

篇7:回家过年的心情日记

关于回家过年的心情日记

过年前几天最忙的莫过于理发店了。老王没耐心凑这份热闹,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趁店里不怎么忙就想把理发的事给解决掉。他跑到小区外那个拐角的理发店,只见铁将军把门,门上的纸条写着,店主回家过年了。兴许是担心回程票难买,也没说几时回来。落款日期是一周前,那时老王正与家人在外地旅游,所以不知情。

“怎么这么早就回家过年呢?”老王悻悻地摸摸一头长发自言自语。

理发店的店主叫小徐。店不大,除了一把理发的椅子,墙边还有两张供人等候的长凳。没有像样的招牌,就玻璃门上“理发”两个红字。小徐来自四川农村,瘦高个,长脸小眼睛,头发乌亮。别看才二十来岁,来这里开店已三年多了。有人劝他花点钱将店面重新装修一番,再取个新潮点的店名,这样就能赚大钱。他摇摇头说:“这哪行?自己就这点手艺,不能糊弄人。”对他的手艺,有说一般的,也有说不比对面那家形象设计室差,但服务水平却是众口一词地说好。别的不说,凡上了点年纪的客人理完发,他都会帮着捶背揉肩,让客人浑身轻松地离开。所以尽管地段冷僻,依然顾客盈门,特别受老人青睐。

老王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小徐来这里开店的三年多里,每到临近过年,总是因为车票难买留在店里。那些天,他总忙得连坐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最让老王难忘的是,他老伴前年年底不慎跌断了腿,绑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快要过年了,老伴的头发长了不说,那染过的`黑发又长出了寸把长的白发,这不白不黑的实在不雅,过年难免人来客往,她这般模样怎么见人?

所以老伴每次对着镜子梳理,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于是老王想请小徐过年前上门给老伴理个发。这天他推开店门,见店里挤满了等候的客人,便又悄然退出。当他失望地往回走时,小徐从门里探出脑袋喊住他,问清缘由后竟一口答应说:“没事,明天我早点起来上你家,赶在开门前帮你老伴理发。”老王听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小徐小心翼翼地将他老伴扶上椅子,洗头、剪发、吹干、染发,不多会儿,他老伴完全变了个人,乐得眉开眼笑。老王想多付点钱,可小徐死活不收。

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正当老王为理发想另找“出路”时,这天早上听说小徐昨晚回来了,他连忙跑去解决“头等问题”。

排队的人很多,终于轮到老王理发了。他坐上椅子就问小徐:“怎么不在老家过年?”“过啦。”“离过年还有几天哩,怎么说过了呢?”“在老家过阳历年,这里也是我的家,赶回来过农历年。”小徐接着又说:“两地都是家,阳历年农历年都是年,两头不误!”话刚落音,老王忘了正在理发,竟摇头晃脑地大笑起来。小徐惊得赶紧停手说:“别动,别动!”跟着也笑了。

篇8:回家过年的心情日记

回家过年的心情日记

挤在人群里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双腿都有些麻木了,但是心里很高兴,认为很值得。看着周围质朴的人们,他们的脸上一样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是啊,外面的天空再宽广,终究还是想家的。

曾经年少时,并不很理解“乡愁”这个词。我终于以求学的方式离开了家乡,到了更为广阔的城市,可以无牵无挂地过新的生活。我渐渐融进了城市里的生活节奏,学习,打工,和同样年少的朋友畅谈着理想。大学毕业后,我又辗转到了另一个城市,离家乡更为遥远,地图上那么点距离竟然相隔了三千里。只是那时的我雄心勃勃,只想着大展拳脚,对于电话中父母的叮嘱是那样不耐烦。

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总是会碰很多壁,我渐渐在各种挫折中沮丧了。漂泊的感觉一袭来就无法停止,我开始思念着父母,思念着那个小镇的.一切。我想回去,却还是在电话中报喜不报忧,我的自尊越发不能触碰,即使面对的是最亲爱的父母,我依然选择了独自逞强。或许这是年轻人必经的路程,当我终于走过了那些泥泞,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玻璃窗看到一小片天空时,我就会在心里一遍遍地默念着家乡小镇的名字。

但是我依然很少在过年的时候回去,尽管父母的声音总是充满了期待,而后又遗憾地表示理解,我还是嫌春运时人太多,买票太辛苦,坐车太麻烦。我宁愿在“五一”或“十一”时回家看看,父母很高兴,也催我到各亲戚家走走。当假期过完,我又要离开家时,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儿子,过年还是要回来啊,一家人团聚才叫过年。”

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感叹着年味越来越淡,我却不知,不是年味变淡,而是游子身处异乡,无法感受到一家人围着火炉的那种暖烘烘的气氛。因为我的自私,让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奶奶常常过一个有缺憾的年。我决定回家,再辛苦再麻烦,也是值得的。我从人群中那些面带憧憬的表情里更是读懂了,在外面无论你做什么活儿,对于家中白发父母都是骄傲;在外面受再多的气,对于年幼的子女都是心中的英雄。春节的团圆,是所有人的信念,因为聚集了太多的等待、期盼、牵挂。异乡的游子,都回家过年吧,因为家才是心灵憩息的港湾。

篇9:细数日子,回家过年心情日记

细数日子,回家过年心情日记

每年一踏入腊月的门槛,我的心就被老家牵走了,老家的山水草木,破旧的小学,儿时的玩伴,慈祥的父母,还有大海,就像暮霭晨雾一样萦绕心头。腊月里,老家天天站在村口的岭上向我招手。

我的老家是一个海边山村。每年春节,我沿着连绵的山弯穿过一片麦田,跨过那个山岭,就有村里人跟我打招呼:“嗨,回家过年了。”也有看着面熟又叫不出名的,就笑笑:“你是……噢,某某某的儿子。”父母早已站在门口,说:“回来了。”我喊一声爸妈,跨进门槛,一股脑儿地把大包小包扔下,问几句身体好吗,收成怎样?一家人也无需多话,儿子回来了,父母的心就暖着。

在家待一会儿,我就出去找儿时的伙伴了。伙伴们都很高兴,有千言万语要说,一时之间却又堵在喉头说不出来,总是说胖了或瘦了,“赚钱了吗?生活好吗?”当然慢慢地就会说开去,儿时的那些事,放牛打架、争好汉排名、游泳抓鱼、玩泥车、偷吃别人家的番薯被父母追着打等等,就刹不住车了,直到母亲来喊吃饭。

得空,我便急急地奔赴田野,就像一个缺氧的`人扑向氧吧一样。踩在墨黑的散发着青草气息的泥土上,路边的小草野花都在向我点头致意,江边伶仃的芦花和枯黄的狗尾巴草在向我诉说寂寞,就连田边吃草的母牛都优雅到了极点。我对牛可是最有感情的,少年时,一次兄长在耕田时用鞭子呼呼地抽打着牛,我的心一揪一揪地疼得要命,怎么这样狠呢,不能轻一些吗?我忍不住哭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这可是我放的牛啊,兄长看见了就笑话我。当然,我还要到海边江边转转,看看海浪,听听潮水。到放过牛的山上爬一爬,干过活的田地里走一走,这些都是不能缺的。

春节是放松的日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趁着这当儿歇歇,都显得心安理得。年轻的喜欢结伴而行,特别是女孩,个个穿得花枝招展。年长一点,上了岁数的老人则扎堆在村口的古樟树或土墙下晒着太阳,嘴上燃根烟,说些村庄的传说或上辈人的那些事儿,也相互逗趣,开些玩笑,嘴巴上嘿儿嘿儿笑,反映的全是与土地有关的那份质朴。我喜欢混在他们的堆里,递给他们一支烟,我不抽烟,但也点上,然后就默默地听着他们说笑,听着他们的故事。

春节在家最多也就五六天,但就这几天,收获总是超额的丰富——轻松愉悦和感动,亲情乡情故人情,所以每年春节我都要早早回家。

篇10:过年是一种心情的日记

过年是一种心情的日记

无数张喜悦的笑脸,如绽放的花蕊;无数颗跳动的心儿,如敲打的鼓点。电话中,家人会问你回家过年吗?网上,朋友会问你回家过年吗?单位里,同事会问你回家过年吗?大家口中谈的是年话,媒体报道的是春运,汽车火车飞机显得格外地忙碌,搭载的忙着回家过年的民工、商人、学生,超市商场卖的很多都是年货,一股股浓郁的年味气息扑面而来。

年象征着吉祥和团圆,更象征着欢乐和幸福。过年了,人人都往家中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此时的主旋律。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巢穴,因为这里有生养我们的土地,有哺育我们的爹娘,有我们熟悉亲切的乡音,还有那丰盛可口的团年饭。说句心里话,父母亲一年老似一年,而我们一年年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无论在外面过得好与不好,有钱没钱,对父母来说,能回家过年就是送给他们最好的年货,也是他们最大的期盼和幸福。

当然,对于过年,大家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心境。辛苦了一年,期盼的事情很多,如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企业员工能有个好的收入,农民能有个好的收成,家人有个健康的身体等等。但不管是实现愿望的,还是因生活工作不称心的,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过个好大年。过年了,家家户户一样贴上对联,放起鞭炮,挂起红灯笼,祈求新年能顺顺当当,国泰民安。大家都希望把年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小时候的过年,穿新衣服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得压岁钱大概是当时最开心的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年复一年,过年的心情也不再像儿时那样憧憬和狂热,也难怪总有人抱怨年味淡了,现在,新年的新衣成了平常服饰,年夜饭成了家常菜肴,科技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过年方式,用手机短信送个祝福,用网络发个电子贺卡,既方便又快捷。虽然如此,但我认为,过年的味儿并没有淡,只是改变了形式。我依然情有独钟地盼过年,盼着回家过年的那种心情。

是的,回家过年,尽亨亲情,回忆往昔,展望未来。为此,过年就成为一种心情,咀嚼着昔日的得失,感悟着生命的珍贵,描绘着明日的蓝图,将一年的快乐和悲伤释放一次,把幸福和温情传递给家人朋友,把烦恼和忧愁丢在新年的钟声里,这就是一种收获和财富,使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看到了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过完了除夕,闹完了元宵,年味儿也就随着正月十五的火树银花渐渐散开了,人们又回到了往日的生活和工作轨迹,该上学的去上学,该打工的去打工,该干吗的去干吗,只是心中多了些温馨的情感,外出的游子们带着这份思念和牵挂离开了家,期盼着下一次依然回家过年!

过年心情散文

期盼小狗的心情作文

过年日记

2023年日记过年

中学生过年日记

过年日记小学生

过年日记作文

三年级日记过年

过年的日记

过年寒假日记

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过年的期盼心情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