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春风的古诗句(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qwer232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代: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译文
春风就像贵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华起来。
春风吹来时融化千山的积雪,吹过后留下万国的花香。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唐代:温庭筠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
苒嫋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
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鉴赏
古今多数文学史家和舆论家们,他们把温庭筠的词嗤之以为梁陈余风,视为靡靡之音,不信他能有什么政治寄托。几乎等于把美人香草要从《离骚》中赶了出来。这对于温庭筠是有欠公正的。
温庭筠的这一首诗,他自己首先就署上了一个“嘲”字。嘲者,讥笑也。然而从他的诗里看,他把春风写得又是非常好。好而要受到讥笑,就不能不说是在“指桑骂槐”。因此,可以把此诗作为一首有寄托的诗来读。
此诗开门见山就提出了“春风何处好?”接着他列举了五种春风的行动,来证明春风之好。换句话说,这五种行动,就是温庭筠理想中的“风”。好而遭到遗弃,就是盲目讨好,这所以是该予以嘲笑的。那么嘲风之盲目,也正是嘲皇帝之不识好坏。评论界有人总是认为温庭筠不配《离骚》,其实他的这首诗可以说正是继承了楚风的“骚”意,因为它很容易使人想到了宋玉的《风赋》: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扬。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温庭筠在这里,正是师承了此意的。试来解读风的好处:
第一种好处:“别殿饶芳草”,“饶”有丰、饱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可以理解为因“春风”而使芳草茂密丰盛起来了。芳草,就是香草,古人常常用它来比喻忠贞的美德。刘攽说:“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佳卉为君子美德。”(《秦州玩芳亭记》)而这正是《离骚》的手法。如果用代数的方法,把这代了进去,那么等式就是说:春风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使君子具备着更多的美德。而这正是子夏在《诗序》中说的:“风,风也;风以动之”的本意。
第二,“苒嫋转鸾旗”,“鸾旗”是皇帝鸾舆前面仪仗队所举的彩旗,用以显示仪表的威严的。春风能使它得以舒展,显得更生动勃郁。这正是杜甫的“致君尧舜”的意思。
第三,“萎蕤吹雉葆”,“萎蕤”,旗名,也是卤簿中的一种。但萎蕤也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葆”,就是羽葆,古时用鸟毛装饰的车盖;也就是指皇帝所坐的车子“鸾舆”。张衡《东京赋》:“羽盖威蕤”。雉,是野鸡。是用野鸡尾巴的毛作装饰的一种宫扇,也是皇帝近前的仪仗。“萎蕤吹雉葆”,是说春风吹动着这些仪仗,就像吹动着茂密的青草。不仅写出了皇帝仪仗队伍之浩荡,更写出了春风的质感。可以说,这些葆羽,正是因春风才显得这样流动而有生气的。
以上两句从远一直写到近,写春风能使皇帝的仪仗显得更为显赫。可以试想,这样长长的仪仗队在春风中飘拂着前进,与在夏日无风的蔫搭搭地前进,则这有风与无风的气象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扬芳历九门”,九门,指天子之门,是说春风把芬芳的'气息吹进了天子的宫廷。如果没有春风,则纵有九门,也是没有生气的。
第五,“澹荡入兰荪”,淡荡是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也是形容风,如水波之荡漾,似乎这春风飘举升降入于深宫,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入罗帷之后,终因无所是事,而不得已又钻入芳草丛中的了。因为“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尽管它如何的想为皇上振兴威仪,无奈皇帝还是只喜欢那种虽无好风,却能经常出入怀袖的小团扇子。小人在位,是以君子只有入于兰荪,与草木为伍了。
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春风写得是十分生动。风本是没有形质的东西,但是由于他抓住了风的特性,如“饶”、“转”、“吹”、“扬”、“历”、“澹荡”等,或写风的自动,或因物以显形,都莫不富有特性。因而使人处处感到风动,而且,他写春风而已,却又是故意地把它放在庄严、芬芳的处所。它虽也接近皇帝,但只止于威仪,而不及怀袖,正如宋玉说的:是“愈病析酲,发明耳目”而不是使之更加沉溺,昏昏欲睡。因此,这样的风,清醒者喜欢,而欲昏聩以终的是不高兴的。这令人想到了唐宣宗与李德裕的故事。宣宗刚即位,“德裕奉册太极殿。帝还谓左右曰:‘向行而近我者,非太尉耶?顾我毛发为森竖!’翌日,罢为荆南节度使,俄徙东都留守。”这里的春风多像李德裕,当李德裕扶助武宗时,唐室几乎中兴,可惜为时不久,宣宗即位,又复重用竖宦与小人,把一个“几使唐室中兴”(王夫之语)的大臣,一贬再贬,直至送至天涯海角以致死亡。那么,这一首诗当是写于李德裕遭贬,然而还没有到崖州之时。因为如果李德裕贬死,温庭筠哭尚且来不及,决不可能用现在的这种嘲笑的态度。
置春风于不顾而恋小巧团扇的,这是时代的悲哀。这里的“嘲”,实际是赞美,赞美春风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然而不论怎样努力,终于还是贬了下来,和芳草们在一起。这是诗人在为春风作不平之鸣,哀皇帝之昏而憎团扇之佞。然而如此爱,如此哀,如此恨皆不可能,是以只有反其意而将爱以“嘲”出之。嘲者,亦有哀其不识不知之过也。温庭筠之自哂,也许他是悟了,所以历史上说他流落江湖,“不知所终”,则为仙为道,为贼为寇皆不可知。只留下个当朝称他的儿子为“孽子”,则终是反朝廷也为可知矣。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2、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梅花》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4、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兰花》
5、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折花仕女》
6、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远怀舍弟颖观等》
7、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8、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感春五首》
12、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
14、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1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
1、春风如贵客,一到变繁华。——《春风》
2、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梅花》
3、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4、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晓起》
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7、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春风》
8、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
10、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
11、春风何处好,憋殿饶芳草。——《嘲春风》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1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14、春风几日落红堆,明镜明朝白发摧。——《春风》
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16、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17、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春郊》
18、春风恰似解相欺,缭乱缤纷也满蹊。——《春风》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20、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春风》
21、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春思》
2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2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元日》
24、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探春》
2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
26、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
27、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2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30、春风吹园杂花开,青天露坐始此回。——《春风》
31、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春秋》
描写春风的古诗句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6)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和尚志安《绝句》
7)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孟浩然《咏柳》
8)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9)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孟郊《连州吟》
1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1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贺知章《咏柳》
13)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14)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15)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6)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17)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18)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9)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20)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21)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春兴》)
22)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宋·苏轼(《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23)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宋·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24)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南宋·方岳《春思》
25) “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南朝梁·何逊《咏春风》
26)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2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小学课文的一篇,很熟悉,但忘却了作者)
28)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2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0)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宋·志南和尚(《南溪早春
31) “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宋·黄庭坚《谢送碾赐壑源拣牙》
32) “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宋·陆游《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
更多热门古诗推荐:
1.关于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句
2.描写夕阳的古诗句
3.描写心静的诗句
4.描写乡村风光的诗句
5.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句
6.描写夕阳的诗句大全
7.描写思念母亲的古诗句
8.古代描写爱情的诗句
9.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全
10.描写杏花的古诗句
赞美春风的古诗句
春风娓娓讲述着缠绵悱恻的絮语,恰好被诗人听见,写入了诗篇。
赞美春风的诗句
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7、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1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6、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17、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9、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0、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3、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2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5、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8、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29、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3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2、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3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35、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37、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9、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4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41、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4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43、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5、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46、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47、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48、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49、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5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5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52、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5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54、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5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2、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3、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宋·杨万里
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9、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春风骋巧如剪刀,先栽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
1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唐·孟郊
21、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24、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2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 古诗句
★ 写竹子的古诗句
★ 写颜色的古诗句
★ 写清明节的古诗句
★ 写三月份的古诗句
★ 写秋季的古诗句
★ 初中古诗句
★ 爱国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