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忆峥嵘岁月悟长征精神主题征文(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少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精选忆峥嵘岁月悟长征精神主题征文25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80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忆峥嵘岁月悟长征精神优秀征文2500字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毛主席曾经写过《长征》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毛主席当时的心情。他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长征途中战胜的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任何艰难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热情赞扬了红军藐视困难,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
说起长征精神红军们同甘共苦,意志坚决充满革命必胜的信心。为了救国救民红军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团结群众,与人民生死相依,这些精神人人皆知,可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这些伟大的精神呢?
艰苦卓绝的长征,它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经过了整整二年才胜利。它锻炼和严重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党和红军的和平,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
今年则是纪念了长征胜利70周年,我想对那些给我们和平;温暖幸福的一个家;给我提供好的条件让我读书学习;过上快乐的日子;这一切都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同鲜血换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真心的感谢那些伟大的战士们。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的人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特别是在我们年轻一代中,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不过在这里我就要严重的批评那些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的人和那些不认真学习到处流浪的学生们。正所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许在几十年后,他们会后悔的。最可恨的是那些制大量的毒品:白粉,冰毒,海洛因等流传到人类中,到处骗取大量钱财,严重危害群众,破坏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让人家破人亡,有家不能归,尽做一些给自己家庭、祖国丢脸,更严重的是危害了祖国的利益,且不是大大的和红军战士唱反调吗?他们为国为民,不惜付出生命。而你们是伤害人民破坏祖国利益,不过最终你们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这时且有些人后悔,不过有些相反,在生命最后一刻时还不悔改,还想着发大财的白日梦等,可是他们想过有,你们的家人会因为你们而抬不起头,会受到别人的藐视,而不被人重。……
同学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想我们现在所拥有丰衣足食的日子、富裕的生活是怎么由来的?好好的发扬那宏伟的长征精神,这样你的家人会因为你们而骄傲,祖国会因你们光荣而自豪。
现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和平而幸福美满的家园,这可是过去乡亲们,战士们梦寐以求的所想要的家,可是当红军战士们把这一切带来时,自己却悄悄地消失了,他们并没有尝试自己的成果。我们难道不会好好珍惜吗,这一切,是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甚至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有些人还去践踏他们的成果,这些人禽兽都不如,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一切,因为这一切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所换来的,他们同样的是人,同样的只有一条命,有亲人,可他们没有自私心,他们背景离乡还忍受着侵略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和挫折去战斗,去给祖国创造辉煌。成功的第一步:“和平”,而我们比他们的生活,条件等好上几千倍,而我们又给祖国取得发什么成就?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用我们的心声呼唤大家吧,从那阴暗是生活中走出来吧!认真学习,继承他们的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门心中。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一切,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吧,那我们就用行动来证明这一切,让我们这一代去创造祖国,让祖国更辉煌强壮,那就让我们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学习长征精神。”
从没有一条路,能被人们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从没有一条路,能让我们如此为“中国红”壮志澎湃、豪情满怀。这条路,就是长征路。红色精神世代相传,早已汇入中国人民的血脉。前有先烈英勇“铺路”,后有青年人勃勃待发。
念往昔,有为之人以精神之火照世人于混沌之中;以信念之光明祖国的前路。乱世中,他们拼尽全力守卫着一朵象征后世“可为”的花:红军以艰苦卓绝的意志完成长征,注之以红色的“血液”,从包产到户点燃“星星之火”,到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他们迎难而上,他们唤醒时代……用鲜血、用耐力换得国泰民安,热血致以文明开化。艰苦岁月需要有为之人,光明未来需要有为之先锋。这份“有为”因历史的沧桑而厚重,因背景的特殊而伟大。“可为”时代因有为之青年而辉煌。“可为”时代之榜样号召“可为”时代之青年。
看今朝。如今的时代,是人民的时代,是青年的时代,是我们的时代。我们接过先辈的接力棒,积极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且看20__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承担大国担当的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多次抗战病毒造福人类;再看奥运赛场上,无数运动健儿挥洒汗水突破记录;还看航天员探索太空创造奇迹……坚毅、识大局、乐观……这都是红色革命精神的延续,新时代的榜样示以青年一代熊熊燃烧的“斗志”,以实践展现“仍有高峰待勇者攀登”的道理。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一代“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科教兴国战略,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浇灌且助长了青年人的梦,青年一代正于万里晴空之下播种理想,青年一代正处于前人百年历史交汇点创造新时代。
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用作时代的先锋践行者,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百年征程风云激荡、百年追梦初心不改。一百年前,国家沉沦、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带领亿万人民于险境中谋生存、于逆境中求发展、于困境中开新局、于苦难中铸辉煌!
百年归来仍是少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历经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成就!走过了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明日之中国必将更加光辉灿烂、更加令人向往!
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新时代民航青年,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坚持真理、坚守初心、对党忠诚,赓续红色血脉。回望_,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凭的是什么?就是凭着那股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虽九死而不悔、历千难而前赴后继、涉万险而勇往直前,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如磐的初心使命。伴随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中国民航事业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非凡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余架小飞机、几条短航线和设施极为简陋的机场,到如今的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世界第二的航空运输强国,同样也是凭着那股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变的初心使命。
革命理想在,初心使命在,红色血脉在,前行的力量就在。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民航青年如何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在自身岗位上作出民航人应有的贡献?百年历史征程已经给出了答案,坚持真理、坚守初心、对党忠诚,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弘扬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伟大斗争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百年风雨洗礼,百年岁月磨砺,斗争精神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延续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如今民航也站在由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全方位民航强国迈进的新起点上,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少不了“娄山关”“腊子口”,“黑天鹅”“灰犀牛”也会不期而至,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一代,我们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生力军、突击队,我们首当其冲、义不容辞,我们责无旁贷、当仁不让!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要增强斗争本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不负人民,站稳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民航自创立伊始,就确立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哪里有人民的需要,哪里有党的召唤,哪里就有中国民航挺身而出!特别是疫情防控中,全体民航人与病毒短兵相接,把机场作为战场、航线作为火线、客舱作为方舱,连续奋战、冲锋向前,为全国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民航青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航空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要深入落实“六个起来”要求,脑紧起来、心细起来、眼亮起来、脚勤起来、脸红起来、手硬起来,多深入基层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加安全、便捷、舒适、多样的民航服务。
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镌刻奋斗的功勋。百年只是序章,志在千秋伟业,伟大复兴蓝图已绘就,惟有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启航!
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一代,我们要坚持真理、坚守初心、对党忠诚,赓续红色血脉;要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弘扬斗争精神;要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不负人民,站稳人民立场,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梦想、不负韶华、不负党和国家殷殷期望,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争做实现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动,百年征程在先辈们的努力奋斗中匆匆走过。留下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将跟随先辈们的脚步,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留下属于我们的记忆。
爱国,是本分,是善良,是高尚。古往今来,许多都用各种功勋诠释着爱国主义的内涵,创造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数平民百姓也用不同方式展现着深沉的爱国情感,演绎着数不尽的动人故事。爱国已经渗透生活的每个细节,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拥有一份爱国的自信、一份报国的豪迈。爱国不一定要硝烟弥漫、激烈悲壮、事迹宏大,微风细雨、嫩芽出土的爱国也是一种伟大,一种崇高,一种可敬。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富民强的壮举,当然值得虔诚赞颂、永久纪念;同时,一个普通人只要心系祖国、勤勤恳恳,尽管没有什么光辉事迹,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精彩亮丽的人生。
爱国,是深深刻在骨子里、流动在血脉中的情怀。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赋予了爱国的义务和责任,从少年、青年,直到中年、老年,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从事什么,他的一言一行都与爱国紧密相连。“国家”是“国”与“家”的组合,意味着祖国与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密切相关。有国才有家,国兴才家旺,国泰才民安,祖国日益强盛,家庭才愈加温馨,生活才愈加幸福。爱国精神永远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从灵魂深处支撑起我们生命的厚重与顽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要培根铸魂,强健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深厚根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遇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目标。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前进,与困难抗争到底。
中国抗疫勇士坚守战场,不惧生死,我要勇担责任,学会团结。
疫情汹汹,亿万医者弃小家顾大家,勇赴防控一线。抗疫战场上;是那一个个逆流而上的白衣天使,筑起了防止疫情传播的万里长城。医院里;是医生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千万生命;小区口,是志愿者热心的帮助,安抚了群众的不安;手机里,是教师的线上坚守,孕育了青年学子……疫情当前,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不同的战争,同样的责任,同样的使命。他们用自身上行动,将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勇担社会责任,贯彻到具体行动。
爱国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小事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凡成大事者都是长年累月点滴积累的结果。做好身边的小事,工作的细事,生活的琐事,使之有利于集体,有利于国家,这才是实践爱国的现实路径。当然,爱国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忽冷忽热,不是浓淡相宜,而是用心跳谱写的真情旋律,用热血铸就的铮铮誓言。我们永远不能嫌弃我们的祖**亲,哪怕她过去饱受屈辱、伤痕累累,哪怕她现在正在崛起、不够强大,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呵护她,竭尽全力地建设她!
身处和平时代,面对新时代的全新机遇与挑战,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时代好青年!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长征就是这样一个震古烁今的不朽传奇。长征的伟大壮举,突破了人类的生存极限,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今天,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历史没有终结,读懂长征,不只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是为了看清我们脚下的道路,传承民族精神的基因,凝聚起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正像毛主席指出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现在,我们又踏上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的路还很长,要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动力。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定克难制胜的信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迸发了活力,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改变国家历史进程的同时,也改变了无数普通中国人的命运。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必须增强危机意识。要看到,我国目前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还要看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也会遇到坎坷,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只有继续发扬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上扫清障碍,在新长征路上实现新的'跨越。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在长征中,当发现预想目的地的环境、条件和敌情不适宜建立根据地时,革命先驱不拘泥于已定方案,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从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寻找适宜红军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形成了有利于革命发展的战略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路上仍然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以此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不断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聪明才智和磅礴伟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和充分运用长征这个精神宝库,坚定理想,砥砺意志,团结奋斗,继往开来。
7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7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在看《我的长征》影片时,看到那湘江激战、那飞夺泸定桥、那抢渡乌江、那四渡赤水、那爬雪山、过草地,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我心中的不仅仅是悲戚,还有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震撼着我!这种精神无时不刻的在我心中回荡着。我爱长征精神!
主人公王瑞由一名胆小、幼稚的伢子成长为有着坚定意志的共产党员。这其间,“跟着走”是一直激励着他成长的航标,由起初的盲目“跟着走”到最后坚定地跟着党走,跟着胜利走。从中我也明白了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党魂、军魂的集中反映。
长征精神激励着新的长征。长征就是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新长征”也需要长征也需要这样的精神: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走在校园里的时,弯腰捡起纸屑;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帮助有困难的人……虽然这些事在别人看来很平常,但是这美好的品质与精神谁能说不是革命先辈传承下来的呢?
不单单是学生具有长征精神,而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依旧保持着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就想今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特大自然灾害——地震。我们国家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都汇聚到的一起,用不同的方式来温暖灾区人民的心。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是长征传承于我们子孙后代艰苦奋斗、永不言弃、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我爱那革命先辈,更爱这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相关征文:
1.弘扬长征精神征文1000字
2.传承长征精神的作文600字
3.弘扬长征精神征文800字
4.弘扬长征精神作文1500字
★ 长征精神征文
★ 弘扬长征精神
★ 长征精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