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Phyllis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hylli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

篇1: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

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P2P之所以遇冷,是时间窗口已过,“日照真相生黑烟”,而供应链金融正可借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厚积薄发,它的未来才真是“狂拽酷炫吊炸天”。】长假前最后一天,电影《港濉菲狈客黄8.4亿元,经典的一幕为人乐道――主人公说“你相信我,如果我骗你的话,就让玻璃裂开”,话音刚落,身旁的玻璃就裂了,可谓迤戎良。而这样的尴尬,形容P2P再合适不过。是日,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增P2P问题平台55家,截至当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031家,提现困难占比显著上升。甚至有平台上线不足1个月即跑路,属于典型的恶意诈骗……当初P2P热火,呼告高利无虞,说好的“可人如玉,与子偕臧”呢?现在突然连本金都不保,变成了“长亭远望,夜色深凉”?同样是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正名,预示其春天将至。的确,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在小郝子看来,P2P之所以遇冷,是“日照真相生黑烟”,而供应链金融正可借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厚积薄发,它的未来才真是“狂拽酷炫吊炸天”。P2P将大面积死亡常言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P2P也不例外。它性感、火爆,源于用互联网方式高效地链接资金的供求双方,绕过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实现“脱媒”,但其本质仍须“信用发现、风险控制”作为支柱。可惜的是,除了像陆金所、宜信、拍拍贷等老牌平台,极少有P2P拥有上述实力,因此,来,数百家P2P风险暴露、跑路关张,成了之前不良民间借贷的翻版。恰如经济学家许小年所说,很多P2P根本没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晰贷方业务发展、收入支出,单单指望他们说明自家情况,只会造成放贷时“逆向选择”众多,放贷后“道德风险”爆棚,无法掌控风险,再多的钱也会被卷入欺骗黑洞。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P2P只是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最多相当于一个婚姻介绍所,把未婚男女拉到一起,却不审核他们的真实身份,至于后面会否引发重婚等问题,婚姻成不成,介绍所不管。但若是做金融,就不能那样,必须一管到底,否则,就不是对用户负责,不是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由此可见,P2P的多数派,它们不创造价值,自然没有存在价值。更有甚者,说P2P中99%应该消亡。虽然小郝子没有这样悲观,但也觉得P2P会重走“团购”路――达到9成的死亡率。特别随着各路媒体曝光,相关负面事件不断发酵,银根放松,网贷收益率普遍下降……越来越少人会拿着成捆的真金白银,跑步涌入允诺高利的P2P平台。时间窗口已过,对多数P2P而言,挣扎也是“然并卵”,结果好的,成为陆金所等巨头们的花肥养料,不好的,便飞灰湮灭,P2P的极限挑战,这就是命。供应链金融会异军突起其实,从历史来看,无论什么生意,B2B才是大的利益敞口所在,商贸如此,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也是如此,供应链金融更是如此,作为典型的B2B,它坐拥10万亿元市场,涉及企业多、领域广、金融需求旺、周转速度快,还可以玩出各种不同“姿势”,与各类金融工具融合创生新物种……它就像“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想象力丰富。但之前,传统金融囿于成本结构和管理边际,没法高效获取企业运营状况,取得“信息对称”,放弃了供应链金融里为数众多的“长尾”。比如,联想在国内有5000余家二级经销商,以及0家店面,上游还有很多供应商,毫无疑问,它们的好坏,决定着联想的发展和业绩。不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按既有信用评估方式,放贷给其中大多数,因此,联想去年就拿出50亿元额度,满足上下游对资金的渴求。其中,既包括自有资金,也包括从银行寻得的数亿元贷款,成本不可谓不高。直到后来,联想找到一家名为“群星金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分享供应链上下游的电子商业凭证,使得群星能借互联网,实时了解所有链属企业的运营数据、财务状况、合同执行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群星再利用IT、互联网技术,将整个链条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归结为标准化、即时化的数据,最后,分析积淀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将每个企业的信用状况“翻译”成金融级别的标准语言,由此让链属企业获得金融机构N亿元的信贷支持……这样,联想的供应链金融才得以完全铺开。当前,有意用互联网方式切入供应链金融的,还包括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行业门户如“找钢网”,物流公司及传统商业大户,它们都利用过往的商业优势和数据积累,玩转供应链金融。加之群星这样没有门第局限的玩家介入,供应链金融市场正异军突起。毫无疑问,供应链金融这纯粹B2B的生意,不像P2P那样最早与互联网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名播四海,迅速被各方玩家复制。但它却独树一帜――有能者在细分领域小切口进入,聚焦单点,尖刀突破,造就一针捅破天的`“爆款”――中介搭台,链属商家唱戏,金融机构串场,生态价值链条,铁索连环……“数据―信用―风控”,天生创造明确的商业价值(佣金盈利也不在话下),这才是真正的“城会玩”。群星诞生2年时间,便连接N家供应链核心大咖和金融机构,创造数百亿元授信,就是最好的证明。如经纬创投的总结,互联网商业的大机会,蕴藏在“行业产值巨大、产业链上下游分散、信息极度不对称、交易链条长……”的地方。而至今,多数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群依旧如此,所以说,供应链金融中的机会还有很多。现在,是时候和过去道别了,咽下P2P那并不美好的鱼骨头,然后,毫不犹豫地投入供应链金融的怀抱。―――――――――――――――*秋夜凉的分割线*作者:小郝子 / 9年传媒时光,一只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思考喵……微信公众号――郝闻郝看(ID:haowenhaokan)

篇2:读龙应台《目送》有感:然并卵

然并卵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中国父母讳莫如深的除了性就是死亡了,父母会教你语言、规矩、礼貌,老师会教你文字、知识、道理,却没有人教你生死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课。我从十几岁时奶奶的去世接触死亡,二十年过去,身边不断有亲朋亡故,可死亡是什么,还是没有懂。我读过“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读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读过“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读过杨绛的《孟婆茶》, 可死亡是什么,却还是没有懂。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作者也不懂。

人总是会自我安慰,不明白、没道理的事便杜撰出不同的版本。死亡如果只是死亡未免太过生硬,于是又是三界、又是天堂。这对于死者当然是“然并卵”的事,可对于生者却是莫大的心理安慰。我们愿意接受这些说法,书中作者的朋友无论中外,即使是科学家,可还是对鬼魂充满了敬畏。人总会敬畏些什么,在未知生死大义时,敬畏鬼魂也无可厚非。

不了解并不一定不存在。

正像作者说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生死之事可能也需要一个人悟,但是想不出,于是便也释然,早晚都会经历的事,何必现在为难自己。可每年这个时候却又混沌了,总想悟出点什么,虽然还是一无所获,可为什么每每这时心中总是不安?

或许是我对他们的想念吧!

是的,我想念我的姥姥、姥爷还有去世的那些亲人们,无论过去多久我都不会忘记你们给我的温情。这些文字对于你们当然是“然并卵”的,可对于我不是,这篇文章使我的哀思得以寄托,我愿在此刻相信你们的灵魂永存,并在天上庇佑着我,我爱你们!

写于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

篇3:当P2P遭遇供应链金融 结局会更美吗?

当P2P遭遇供应链金融 结局会更美吗?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尝试最早开始于2001年的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这开创性地打破了以贷款企业的资产实力或担保作为融资授信的限制。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来负责给他上下游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一条供应链是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所形成的一个整体。而这里面的生产商则通常是我们所说的核心企业,因此介于供应链的融资借贷行为主要发生在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通常来说,这些核心企业都会是行业中颇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体量级的企业,而核心企业潜在的供应商或者分销商会很多,他们与核心企业进行贸易的时候经常会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议价能力低下。于是,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核心企业在面向上游企业采购货物,一般要先货后款,有很长的结算期(3~6个月),也就是说上游供应商都要进行”赊销”;核心企业卖货给下游分销商,一般都会要求先款后货。不过,核心企业如果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来损害上下游企业利益的话,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肯定不会是最优的。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没有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压榨上下游可能会迫使供应商推迟对核心企业的交货,或是迫使分销商延迟结算,这都会给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带来风险。因此,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属于利益共同体,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能够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传统金融模式)图2: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供应链金融模式)一直以来,国内的供应链金融都是由商业银行主导的。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来看,通常把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分为存货类(现货、仓单质押融资)、预付类(预付款融资)和应收类(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三大类产品。前两种模式主要是针对核心企业的下游分销商提供的融资服务。存货类产品是以下游企业的存货作为担保方式,来向银行进行融资。而预付类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未来存货的融资”,其实质是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提货权的融资方式。很多情况下,分销商在收到货以后,还会继续向银行申请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也就成为了存货融资的”过桥”环节。不过,这两种模式很少有P2P平台涉及,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能如下:① 与应收类产品不同,存货类产品和预付类产品背后的还款方为分销商而非核心企业,所以说P2P平台还要承担商品售出后分销商不还钱的风险;② 由于涉及对货物的处置,可能会牵涉到第三方仓储公司,或者租赁自有仓库进行监管,前期投入会比较大,风险难以控制;③ 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会较其他抵押方式(如常见的车辆、房屋、设备抵押)大,主要是由于违约变现难、变现成本高、商品市场价格易波动等。违约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分销商的销售困难,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专业的分销商都很难将存货销售掉的情况下,P2P平台变现的困难。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是针对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的应用场景是供应商已经与核心企业签订真实的贸易合同,但尚未收妥货款。目前多数P2P平台选择从应收账款这种模式来切入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根据科法斯(Coface)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企业信用风险报告显示,在对956个受访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中,有91.8%的企业证实他们在2013年有过赊销行为,这个比例在2009年为79.9%,呈持续上升趋势。据业内人士估算,全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至少在20万亿以上,中小企业有60%的资产为应收账款,市场前景广阔。图3 :科法斯研究报告中受访企业赊销比例不过,潜在市场规模大还不足以让应收账款融资获得大量P2P平台的青睐。我们都知道P2P平台的核心就是风控能力,如何能够获得大量优质资产则是其中的关键。我们认为,应收账款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交易,而且背后的还款人为核心企业,这里面的违约风险就比单纯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小了很多。此外,依靠核心企业供应链的交易数据、财务数据等,还可进一步来控制核心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确保在账款到期时,能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货款。P2P平台从事供应链金融的问题1.平台盈利困难相比于资产从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转手过来的项目,P2P平台直接来对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看起来更安全、可靠。但是,这两种类型的P2P平台都面临着同样一个盈利难的问题。以有利网为代表的对接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的P2P平台,其合作过程中收取的手续费不过1%~2%;而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产品的道口贷,由于其合作的校友企业为港交所上市的碧桂园,因此对借款企业的贷款利率仅为10%(3个月借款年化利率),平台所收取的手续费仅为2%。2. 债权有效性问题需要说明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并不一样,应收账款是由于赊销造成的,而应收票据是企业因为欠债而签发的不能立即兑付的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一般来说应收账款都是以发票和销售合同的形式存在,其有效性要比汇票低一些。此外,笔者打开了几家供应链金融模式的P2P平台,他们都会对发票或者销售合同的很多部分进行模糊处理,投资者根本不可能通过平台展示的信息来辨别真伪。这些P2P平台很容易通过伪造发票或者合同来上线虚假借款项目。3. 系统性风险的问题P2P平台与传统银行竞争供应链金融市场,只能从降低客户门槛和放大贷款授信额度入手,可能会涉及到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限贷的行业,比如像钢铁、房地产等这些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因此,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会相对比较高。4. 供应链金融的资源问题尽管应收账款市场规模很大,但是在被商业银行瓜分之后,全国优质供应链的市场其实很有限。对P2P平台来说,如果没有行业背景、行业上下游资源,无法拿到优质供应链资产。即使是P2P平台拿到了优质供应链资产,那么P2P平台在与核心企业合作过程中的话语权也是个问题。很多情况下,数据、风控、审查、利率等这些更多会受制于核心企业,而且当越来越多的P2P平台都开始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核心企业可以随时切换合作的P2P平台。5. 可能会加大整个供应链成本在供应链金融与P2P平台结合之后,可能会使核心企业扣押应付款的情况成为一种常态,进一步加剧赊销的状况。或者说,核心企业可能会与P2P平台合谋,让核心企业在自身可以安全经营的情况下,有办法去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占用量及时间,从而将成本转嫁到供应商身上。作者: 未央研究 | 来源: 未央网【未央网】是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创办的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

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推荐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P2P挣扎“然并卵”,供应链金融“城会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