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秋征文]中秋节到了400字(共含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仅存的自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临了,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之一。大家的中秋节一定很团圆,美好,因为“人月共团圆”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中秋节吧!
早上九点,我从睡梦中醒来了,妈妈对着我微笑地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起去超市买月饼和灯笼吧!”我听了蹦蹦跳跳,很开心。十点了,我们向超市前进了,到了超市,我们就先去买月饼,我选了双蛋黄莲蓉的月饼,妈妈选了白莲蓉,爸爸选了凤梨,我们各选各喜欢的月饼,开开心心地去买中秋节的灯笼了,来到了有中秋节灯笼买的地方,哗!好多灯笼啊!看得我眼花缭乱的,咦?我突然发现了我最喜欢的灯笼,我把它买回家了。
下午,我们一起吃团圆饭,吃得好开心啊!到了晚上,我们急着拿月饼出去吃,我还拿了今天买的灯笼和一个蛋黄莲蓉月饼出去吃,边吃月饼,真开心啊!妈妈还对我说“儿子啊!我有一个主意,我们拿着一个中秋节的灯笼出去玩吧!”我答应了。渐渐地,天空越来越暗了,月亮也一点一点地升起来了,我们一家三口各自拿着自己的灯笼玩,一边玩一边赏月,这一年的中秋节过得真是快乐啊!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虽然只有一天,但是我也非常地开心!
今天是中秋之夜,我和家人在月光下赏月。
今天的月光显得格外皎洁,深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圆月,这美丽的圆月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昏暗的夜空照亮,在天空上群星也闪烁着点点星光,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圆月就象一个白玉盘,这玉盘中托着人们的思念之情,将人们的思念传递给亲人。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让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但是,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望着这洁白的明月,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残奥会,那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一块块闪耀着喜悦与欢乐的金牌,给这中秋之夜又增添了喜悦,让人们度过了激情与欢乐的中秋之夜。
在这 中秋之夜,我祝全国人民合家欢乐,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中秋节的味道征文范文【精品】
2.关于中秋思念征文(最新)
3.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征文
4.中秋节征文范文素材五篇
5.迎接中秋征文范文500字
6.最新中秋节征文优秀3篇
7.迎中秋的征文精选
8.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征文【汇集10篇】
9.20关于中秋节主题征文
10.八月十五中秋节征文3篇精选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月饼,赏明月,猜灯谜,看花灯,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早晨,妈妈说:“中秋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我们一起来做月饼庆祝中秋节的到来”。话音刚落,我们喜出望外,迫切想做月饼了。妈妈给我们准备的材料:冰皮粉,白开水,油,各种馅料。首先,把冰皮粉倒入碗中,隆成一座小山,中间凹个孔。再把水倒入里面,一前一后使劲揉搓,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揉成了大面团。接着摘取一小团面团,放在手心轻轻地揉,直到揉成圆球,再用力压扁,变成饼状。然后我们拿了各自喜欢的馅料放在面皮上,包裹起来,揉成圆形。最后放入月饼模具中,压成型,就这样月饼做好了。月饼上瞬间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亭亭玉立的莲花,有娇艳的樱花,有温文尔雅的玫瑰花,还有月宫玉兔,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放在手心,望着月饼上的花纹出神了好一会,美滋滋地笑了。
天色暗下来,我们赶紧跑到阳台上看月亮。“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层层清云,如烟似雾,月亮姑娘热情大方地露出了圆圆的笑脸。不一会,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中,照亮了漆黑的夜晚。给树,房子,大地都裹上了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月色真美,我们全家人在露台上赏月,桌子上摆满了美食:月饼,提子,苹果,雪梨,柿子,板栗。一家人有说有笑,共享天伦之乐。望着皎洁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姐姐,于是央求妈妈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妈妈绘声绘色地讲着:“很久以前,有个漂亮的仙女,她叫嫦娥,因偷吃灵药,飞到广寒宫……”听着,听着,我仿佛也飞到了月宫,给嫦娥姐姐送月饼了,正想得出神,爸爸端来了我们制作的月饼,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十五的月亮》,伴随着歌声,笑声,全家乐开了花。
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圆盘,象征着家人团圆,共聚一堂。我们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惬意呀!我爱中秋节!
罗老师点评:小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中秋节活动,制作月饼,全家赏月,能详略得当进行描写。其中还对中秋之夜的月色进行了描写,“月亮姑娘热情大方地露出圆圆的笑脸”拟人句地使用很形象。写出中秋之夜美好,和谐的幸福。
朋友中秋到了,祝你中秋节快乐!
我的信息来啦!收到的人春风得意,阅读的人工作顺利,储存的人爱情甜蜜,转发的人大吉大利,删除的人依然好运气!祝中秋快乐!
初入夜晚的满月照亮寂寥的院落;年年在外,美好中秋有几次和家人同过?在风中飘落的青春带不走我对你的思念;在这温馨夜晚愿远方的.朋友永远幸福安康!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中秋月儿圆圆,故乡远在天边,亲人梦绕魂牵,爱人关爱绵绵,朋友情谊万千,祝愿此情此景,心底温暖无限!
朋友,快到中秋月圆夜,我想起了你――故乡的月饼。快快速递几盒过来,要不然朋友都没得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朋友:中秋快乐!
朋友,不管你现在身处何方,今晚一定要看看那被你遗忘已久的月亮,许个愿吧很可能就会实现哦!中秋快乐!
生命中有你感觉精彩,回忆中有你感觉温馨,旅程中有你感觉骄傲,失落中有你感觉坚毅,沉默中有你感觉灿烂,朋友中有你,我不再感到寂寞。中秋快乐安康!
爱笑的人,笑对人生;爱哭的人,心为愁生。命运不可主宰,但人生的色彩,你我都能信手拈来。中秋快乐!
临一池碧水,钓几尾闲鱼,玩味人生得失,心游凡尘外,喝一壶老酒,交一群朋友,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记得别太累着自己。
我托一只蚊子去找你,让它告诉你我很想你,并请它替我亲亲你,因为现在我无法接近你!它会告诉你我多想你!你问我想你有多深?大疙瘩代表我的心!
偶尔的繁忙,不代表遗忘,秋天的到来,愿你心情舒畅,曾落下的问候,这次一起补偿,所有的关心,凝聚这条短信:祝福你朋友。
中秋节了,愿你脸上的痘痘像烂尾楼一样越来越少;愿你青春流逝的速度和高峰期车辆行驶速度一样缓慢;愿你的未来像彗星撞地球那样灿烂夺目!
远方的朋友你是否无恙?在这个思念的季节里,改变的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永远牵挂你的心!真心愿你佳节快乐!!
朋友,不管你现在身处何方,今晚一定要看看那被你遗忘已久的月亮,许个愿吧很可能就会实现哦!中秋快乐!
自古有圆月,年年盼中秋。今日月又圆,情思意绵绵!
一轮圆月升上深蓝色的苍穹,点亮了城市和乡村的万家灯火,装扮了一个甜美圆满的中秋月夜。当盈盈满月洒下的一袭银灰铺满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的心已在久久企盼中融进了这袅袅柔光中。今夜,我已沉醉在温柔的月光里,缕缕思念痴情地萦绕在心,一如缕缕月光执着地氤氲在中秋之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在华夏传承了几千年的中秋佳节,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真挚情感和美好记忆,那花好月圆之时的团聚,那久别遥远的思念,那漂泊异乡游子的拳拳眷国之情,都浓缩在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唇齿相依的友情、甜蜜美好的爱情、游子思乡的深深情感之中了,早已沉淀在了古老的东方文化里,在唐诗宋词那诗香墨韵中凝结成为美丽繁星般的永恒,熠熠生辉。中秋皓月,清辉萦萦,家国情怀,千古一情。
明月如镜、月光似水。我静静、静静地仰望着幽静天空的朗月,在清清悠悠、朦朦胧胧中真的走进了童年的梦境,那浓浓的,化不开的亲情都融进了这皎洁清幽的.月光里,萦绕在我随月光飘逸的绵绵思绪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九岁的那年随母亲在鲁西南乡村曾祖母、祖母家居住一年。那时最深刻,最值得回忆的就是亲爱的曾祖母、乡村月夜以及曾祖母在月下给我讲述的神话故事“吴刚伐桂树”、“嫦娥奔月”……我痴迷在故事的玉盘下、仙镜里。在她的指点下,我仿佛看到了月中的桂树,看到了嫦娥和月兔,看到了月中缓缓移动的云雾,便很想很想借着银色的光飞到广寒宫,陪伴寂寞的嫦娥和月兔,畅饮吴刚酿就的桂花酒……虽然这前后我也在父亲部队大院里听母亲和叔叔阿姨们讲过这古老的故事,但至今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个乡村中秋之夜,那个出自曾祖母口中的故事。
“八月十五云遮月”,真是如此。刚才还清朗的月忽被一片云雾遮盖,夜暗了下来,但云隙中穿过的光使中秋夜空显得更有层次感。没有了明月之柔光,似感微凉。我闭目静思,仿佛善良风趣的曾祖母来到我身旁。
我又撒娇地躺在了她洁净温暖的怀抱里,在每一个有她陪伴的明亮乡村夜晚里,听着她讲给我的故事、猜给我的谜语;我又来到了那个月儿也是这么圆、这么亮的中秋月夜,再一次听她讲述蟾宫嫦娥、桂树吴刚的动人故事;我又看到了那个在我任性哭闹时坐在我旁边耐心哄劝,等待哭闹停止的笑脸。
有趣的故事,爽朗的笑声,可亲的笑脸,温暖的怀抱……珍贵的童年记忆如影像般回放,我的思念似月光挥洒,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打湿了眼眶。
云开雾散,朗月重现。悠悠亲情,今生无限。在我和父母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曾祖母,就是我们心中的那轮明月。她的大儿子,我祖父的军人胞弟,在抗战中英勇牺牲,中年时因缺医少药,曾祖父患急症而去世,她便跟着祖父这唯一的儿子生活。在她有生之年一直享受着政府给予的革命烈士军属的待遇,但她总是念念不忘、逢人便夸政府的好。她九十四岁高龄无疾而终,犹如一轮圆月自然的阴晴圆缺、悠然而去。
她一生的善良、爽朗、隐忍、宽容、大度,赢得了整个村庄对她的夸赞和信任,赢得了整个家族每一个成员对她的爱戴和敬仰,母亲时常提及她,有着讲不完、说不倦的故事。
我最后一次看见她是在我二十六岁从青海回到家乡菏泽的那年中秋节之际。那年我专程和丈夫回到我曾经生活过一年的村庄看望老人。家里的姑姑都已出嫁,三叔上大学后分配在县城工作,来时有限,只剩下她和祖父祖母在一起生活。
她脸上依然充满笑意,依然是那样整洁、那样安详、那样随意,思路依然那么清晰。她知道自己年龄大了,为了不让别人厌烦,尽量不给别人找麻烦,更不主动提出要求打扰别人。她常常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坐在椅子上对着窗户静静朝外观望,像在观看天空景色,又似在思考着什么,当我走进她的小屋,她显得十分惊喜,笑容更加可掬。问寒问暖。我知道在这寂静的小屋里她一定很寂寞,但她总是保持着异常的平静。听父母说,在她生命的最后,就是带着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离开了她眷恋的世界和爱她的亲人。
荷香渐隐,桂香萦怀。花香飘溢,月色溶溶。花香融月色,花魂伴思情。这一轮皓月装饰了月空,装饰了中秋的梦,饱满了记忆,饱满了无法遗忘的亲情。
中秋月,月澄明。清如水,水沁心。心心念念不相忘,年年岁岁望月情。
干干静静的月亮依然安静地泊在天空,皎洁的月色和闪烁的灯光交相辉映,宁静而美好。我和皓月相对而坐,我要目送这一年只能和她唯一相聚于此的中秋月亮,尽情享受她令人沉醉的柔美月光。
亘古绵延的中秋月啊!你有多久,人的思亲之情便有多长!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亲人团圆。在如水的月光下,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桌子上是各式各样的菜,夹起一片热气腾腾的肥肉,慢慢咀嚼,味道鲜嫩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劲,兴高采烈,相互祝福,一起干杯。“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今年也不例外。饭后,大家会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的桌子上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的月亮跟平日里确实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我想起王建的一句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啊,就在人们与家人团圆时,一定有人身在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我托圆月送去一份祝福,希望孤单的你不要伤悲。抬头看看那轮明月吧,说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阿妈从乡下老家捎信来,说她和阿爸今年放养的鱼又多又肥,近日放干了塘,收了好几百斤哩。她做了我最爱吃的酸鱼,要我中秋回家。因为我知道,秋后的侗家,正是酸鱼飘香时。
中秋节的前两天,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走上那条幽幽的石板路,故乡的气息总是那么醇醇醉人。阿妈老早就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等候了,见到我就夺过我手中的包,乐得合不了嘴,说:“我和你阿爸天天盼着你们呀,回来了就好!”
望着阿妈逐渐变白的头发,满脸的沧桑,瘦弱得能随风飘的身子在前面蹒跚而行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喉咙哽咽着……
几年没有回家了,我竟然成了家中的“贵宾”,姐妹几个都回来了,就连嫁到邻乡较远的姐姐也连夜赶车回来,家里又是杀鸡宰鸭煮糍粑,像过年一样的热闹。最开心的还是阿妈,忙里忙外也不知道累。劝她休息,她总是笑眯眯的说:“不累,不累,你们姐弟能齐齐的聚在家里,我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呢?”
晚饭摆了两桌,阿爸还喊了寨子里几位有威望的阿公来作陪。桌上早已摆满了酒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还在许多山里人独有的山野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摆满桌上的酸鱼,散发出醇醇的幽香,令人垂涎欲滴。侗家人都有喜吃酸菜的嗜好,不是有句俗话叫“侗不离酸”嘛。我对家乡的酸鱼情有独钟,参加工作后远离家乡还是念念不忘。每次回家,阿妈总是千方百计给我弄来一些酸鱼,解解我的馋,偶尔还托人捎带到城里来,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席间,阿妈不时地夹着一大块一大块的酸鱼放到我的碗里,用温柔的口吻责怪我:“听阿蓉(我媳妇)说,你最近胃口不好,也不注意身体,来,多吃几块酸鱼,开开胃。”
我连忙从碗中夹起一块大大的酸鱼放到阿妈的碗中,可阿妈却又把它夹到了我的碗里,说:“阿妈老了,没几年活头了,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滋补身体,还是你吃吧,啊!”
旁边坐着的阿公也劝我,“泉仔,你就吃吧,每当你阿妈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唠念你的时候,我们见了心里都酸酸的,只要你们过得好了,就是给你阿妈最大的安慰。”阿姐阿妹也附和道:“哥,你就吃了,外面的工作累,早就应该补补身体了。”
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只好使劲地把脸贴在碗面上,悄悄地舔了舔那块充满亲情的酸鱼片,那股股暖流涌上心头,泪水早已打湿了碗中的米饭。
深秋里的乡村,夜里凉风飕飕的,可是一家人围坐在暖暖的火塘边感觉到别样的温馨。几年不在一起了,姐弟几个和阿妈有着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姐姐、妹妹都说有点困了,阿爸也说明天还要整理鱼塘,想睡觉去了。母亲却兴致依浓,两眼不知倦意,说:“难得你们姐弟几个这样聚到一块,我一点都不想睡。平日里,就剩下我和你阿爸在家,也没有多少话说,你们也知道,你阿爸本来话就少,再加上身体不太好,吃完饭就睡觉。其实哪能睡得着呀,想这想那的,眼睁睁的就盼着天亮。”
“阿妈,你就别担心我们了,我们不都挺好的吗?你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不是只苦了累了自己?”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安慰她老人家。
“我也不想操心,可就是放心不下,老想着你们。也知道你们都已成家立业了。可是,在阿妈的眼中,你们永远是放不开线的风筝,不论你们走多远,心中总是在牵挂着。白天还好,做点事充实些,晚上就不行了,一躺下就挂念着你们。你阿爸也常常劝我,思念过度会伤身体的。可我那能不惦记你们呢,你们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想你们呀。现在时代好了,生活宽裕了,社会和谐了,我时常跟你阿爸说,真的不想死了,还想在这社会上多活些日子,享享一些清福。”
听着听着,我坐在那里早已泪如雨下。伤感之余,唤起我对苦命的母亲深深的敬意。阿妈苦呀,人生路上风雨兼程。湘西闹土匪时,外公被抓走,一去不复返,留下不满5岁的她与外婆相依为命。18岁时,外婆病故,她又被乡里豪绅抢去做了老婆。解放后才得以解救嫁给一样苦命的阿爸。“文革”期间,因外公的原故,她时常半夜被拖出去挨打。生下我们姐弟三人后,生活过得异常的艰苦。如今,我们姐弟三人都不在他们身边,偌大的一个吊脚楼陪伴他们的只有那些鸡呀、鸭呀、猪呀。她每天拖着病弱身子忙碌着,殖养着家禽、浇灌着菜园,载种着果树,不让自己一天闲着。她对生活如此执着,只因心中充满爱,爱女儿、爱生活、爱劳动,才这样坚强的活着,尽管生活过得清贫而单调。本来,我也劝他们到城里和我一起住,可阿妈说,你们的房子挂在半空中,像个笼子,到哪里养鸡、种菜呀?还是乡下好,养鸡种菜,想干啥就干啥,虽然劳碌,但很充实,习惯了。其实,我知道阿妈怕拖累我们,不肯搬到城里去住。她知道我也挺不容易的,媳妇下了岗,小孩还在念书,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她无时不刻都在为我们着想,唯独没有她自己。
两天来,看着无法歇息一会的阿妈想方设法地在伺候着远离家门的儿女,我内心时刻感到不安。我们不是回家看阿妈吗?怎么能让她如此操劳,如此辛苦呢?我无法承载这么厚重的亲情,决定提前回城。我想,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减轻阿妈的一些劳累吧。
阿妈听说我要回去了,两眼泪水汪汪的。临行时,她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充满歉意地自责道:“阿妈知道你吃不惯家里的菜,没盐没油的。本来想留你多住几天,又怕你不习惯,吃不香睡不稳的,阿妈心疼啊。我和你阿爸商量好了,还是让你走吧。回家一趟也没吃上什么东西,阿妈对不住你。什么时候想家了再回来,我和你阿爸永远在家等着你们。”
阿妈的宽容,慈爱,有时让我觉得有一种沉甸甸的力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是呀,近几年忙学业,忙工作,忙家务,回家少了,问候的也不多,就是偶尔抽空回家看看也都是来去匆匆,全然不顾老人的寂寞与期盼,我内心充满着愧疚与无奈。
我走了,揣着阿妈阿爸给我一生的幸福走了。透过蒙蒙的车窗,阿妈阿爸的身影还在路边晃动着,远处的尘灰中,飘来阿妈吱哑的声音:“儿呀,明年的中秋,你一定要回来,啊!”
阿妈无尽的牵挂,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母爱什么叫幸福。窗外,满目的青山在我眼里渐渐变得模糊,一颗颗热泪顺着脸颊落到我酸楚的心里……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又是一个云淡风清的中秋之夜,花好月圆,月光的美,洒落在每一个角落,合家欢聚,那就一起举杯邀明月吧,与月共饮,与月同醉一回。天上月圆圆,地上人团圆。品一口中秋月饼,回味古典传承,一家人欢声笑语,不说大福之家,只求共享天伦。蟋蟀在弹唱着,仿佛它也知道此时的歌唱才是最有底蕴才华的,因为这一唱就是上千年的名曲也是每个中秋夜自然界发出的最美的音符。惬意的微风拂面,带来凉爽舒适。空气里弥漫着月饼的香甜,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还有情侣的窃窃私语。那温暖的气氛,醉人心脾和风习习,风中飘逸着许多桂花的芳香,我沉醉在那温馨的气氛之中,它的温暖,醉人,芬芳,秀丽,让人陶醉。那桂花的小巧玲珑,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去摘一朵,敞开你的心扉,让它的浓香,在你心中回荡吧!我的心正在欣赏那桂花的与众不同的姿态,黄,是一种神奇的黄,看似简单的黄,却蕴藏着许多妩媚。或许是人们无法想象的,给人一种舒畅!中秋是一段优美的神话,脉脉相传,积淀一个了民族的文化,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魅力。
它的悠久,也许没有人知道吧!月亮的圆,没有一丁点儿凹凸,当然人们的快乐之心也没有一点的污垢!又到中秋,又见明月,让心畅游在月光里,细细地品味人生的奥妙,感受生活的真谛。一任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它的美丽,无人能比!它的美丽,沁人心脾!它的美丽,给人生添彩!月的光,在空中,勾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那条线真的好神奇,好美丽!
大家的欢声笑语,桂花的芬芳醉人,月饼的香甜可口,团圆的美好快乐,月亮的秀美神秘,勾成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画卷,它的明丽,刻在人们的心中!
五年级:李健豪
美人一笑倾汝醉,书生意气挥方遒。
临窗赏月不知夜,盘月惊羞桂花头。
微风拂掠珠帘幕,叶落撩拨吾清悠。
佳节喜乐团圆情,伊人可同此消愁。
高二:魏琦
酥皮材料:黄油90克,酥油90克,糖40克,奶粉30克,鸡蛋一个,低粉250克
馅料材料:豆沙馅100克,凤梨馅100克
制作:
1、黄油与酥油室温放软后加入糖粉打发;
2、蛋分次加入1中搅拌均匀;
3、奶粉、低粉过筛加入2中揉成面团;
4、酥皮材料等分成16份,每份大概34克;
5、豆沙馅均分成8份,凤梨馅均分成8份,如果馅料比较干,可以加点黄油,揉成馅料团,每份馅料大概16克,再加入适量蛋黄(按照个人口味来加,我一般是一个蛋黄分成3-4份加入);
6、酥皮包入馅料,揉成面团,要注意使得酥皮能够尽量均匀得包住馅料,如果厚薄不均匀的话,烤的时候容易使得薄的地方裂开;
7、用月饼模压制出一定的图形来,表面可刷蛋液,也可不刷,烤盘垫油布;
8、烤箱170度预热,中层烤20分钟,注意观察,上色即可。
ps:家里如果有吃斋念佛的老人,可以把里面鸡蛋的部分拿掉,基本不影响口感。呵呵
中秋节到了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四周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四周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孤单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保守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保守节日。也称仲秋节、团聚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保守节日,也风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由于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聚会,故又称团聚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义。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风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保守的影响下我国不断有这样的风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聚饭,让很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同,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很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遭到了家的温暖自古至今有多少旅居他乡的游子终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描述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很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的情感、对亲人的关心与怀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遗址。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如今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聚的意味.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曾经是具有必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颠覆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送!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颠覆了.或许我们如今吃月饼是为了庆祝成功的高兴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用丰收的高兴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活的,是团聚的意味,是充满高兴的意味,让我们单独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 中秋征文
★ 中秋到了的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