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9封:信念是金_家庭教育(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bailo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9封:信念是金
亲爱的约翰:
你说得很对,雄才大略的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然而,现实是创造奇迹的人总是寥若晨星,而泛泛之流却在辈出。
耐人寻味的是,人人都想要大有所为。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一些最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不喜欢巴结别人,过着平庸的日子,也没有人喜欢觉得自己是二流人物,或觉得自己是被迫进入这种境况的。
难道我们没有雄才大略的智慧吗?不!最实用的成功智慧早已写在《圣经》之中,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移山”。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失败者呢?我想那是因为真正相信自己能够移出的人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
绝大多数的人都视那句圣言为荒谬的想法,认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以为这些不会得救的人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们错把信心当成了“希望”。不错,我们无法用“希望”移动一座高山,无法靠“希望”取得胜利或平步青云,也不能靠希望而拥有财富和地位。
但是,信心的力量却能帮助我们移动一座山岳,换名话说,只要相信我们能够成功。你也许认为我将信心的威力神奇或神秘化了,不!信心产生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能产生创造成所必备的能力、技巧与精力。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解决”的方法,成功就诞生在成功解决问题之中。这就是信心发威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天能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偏偏都不具备必需的信心与决心,他们也便无法达到顶点。也因为他们相信达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巅峰的途径,他们的作为也就一直停留在一般人的水准。
但是,我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他们抱着“我就要登上巅峰”的心态来进行各项工作,并且凭着坚强的信心而达到目标。我以为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我还是一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就自信我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强烈的自信激励我想出各种可行的计划、方法、手段和技巧,一步步攀上了石油王国的顶峰。
我从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胜利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如果想成功,就得取得持续性的胜利。我不喜欢取得一量的胜利,我要的是持续性胜利,只有这样我才能成为强者。信心激发了我成功的动力。
相信会有伟大的结果,是所有伟大的事业、书籍、剧本,以及科学新知背后的动力。相信会成功,是已经成功的人所拥有的一项基本而绝对必备的要素。但失败者慷慨地丢掉了这些。
我曾与许多在生意场中失败过的人谈话,听过无数失败的理由与借口。这些失败者在说话的时候,时常会在无意中说:“老实说,我并不以为它会行得通。”“我在开始进行之前就感到不安了。”“事实上,我对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会太惊奇。”
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还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最后一定会招致失败。“不信”是消极的力量。当你心中不以为然或产生怀疑时,你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信”。怀疑、不信、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主因。心中存疑,就会失败。相信会胜利,就必定成功。
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庸庸碌碌、过一天算一天的人,自信为做不了什么事,所以他们仅能得到很少的报酬。他们相信不能做出伟大的事情,他们就真的不能。他们认为自己很不重要,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显得无足轻重。久而久之,连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表现得缺乏自信。如果他们不能将自信抬高,他们就能在自我评估中畏缩,变得愈来愈渺小。而且他们怎么看待自己,也会使别人怎看待他们,于是这种人在众人的眼光下又会变得更渺小。
那些积极向前的人,肯定自己有更大的价值,他就能得到很高的报酬。他相信他能处理艰巨的任务,真的就能做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他的待人接物,他的个性、想法和见解,都显示出他是专家,他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照亮我的道路,不断给我勇气,让我愉快正视生活的理想的,就是信心。在任何时候,我都不忘增强信心能力。我用成功的信念取代失败的念头。当我面临困境时,想到的是“我会赢”,而不是“我可能会输”。当我与人竞争时,我想到的是“我跟他们一样好”,而不是“我无法跟他们相比”。机会出现时,我想到的是“我能做到”,而不是“我不能做到”。
每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个步骤,也是不能漏掉的基本步骤,就是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要让关键性的想法“我会成功”支配我们的各种思考过程。成功的信念会激发我信的心智创造出获得成功的计划。失败的意念正好相反,使我们去想一些会导致失败的念头。
我定期提醒自己: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好。成功的人并不是超人。成功不需要超人的智力,不是看运气,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为的平凡人。永远不要、绝对不要廉价出售自己。
每个人都是他思想的产物,想的是小的目标,就可预期成果也是微小的。想到伟大的目标就会赢得重大的成功。而伟大的创意与大计划通常比小的创意与计划要来得容易,至少不会更困难。
那些能够在商业、传教、写作、演戏,以及其他成就的追求上达到最高峰的人,都是因为能够踏实、有恒地奉行一个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计划。这项训练计划会为他们带来一系列的报酬:获得家人更尊敬的报酬;获得朋友与同事赞美的报酬;能觉得自己很有用的报酬;成为重要人物的报酬;收入增加、生活水准提高的报酬。
成功――成就――就是生命的最终目标。她需要我信用积极的思考去呵护。当然,在任何时候我想都不能让信念出问题。
爱你的父亲
June 7,1903
洛克菲勒名言:
1、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
2、只要相信我们能够成功,我们就会赢得成功。
3、我从来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29封:尾声就是开始
亲爱的约翰:
安德鲁・卡内基先生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我一直弄不明白,他为什么总喜欢在报纸上抛头露面,我猜想他准是患了恐惧遗忘症,惟恐人们忽视了他的存在。
但我还是比较欣赏这个常与我争风的家伙,因为他勤奋、雄心勃勃,像个不知疲倦的铁汉,总将向前视为他第一、第二、第三重要的事情;也许因此,当被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才会告诉记者说:尾声只是开始。
真难以置信,这个铁匠怎么会说出如此精辟的话。我相信这个仅由三个单词组成的短句,很快就会远播出去,或话卡内基先生也会因此得个商界哲学家的头衔。事实上他值得人们这样称道他,难道能将自己成功的一生浓缩成一个短句,不正是表现了这位商业巨人的非常智慧吗?
不过,卡内基先生只给出了一个成功者的成功公式,却没有给出其中的演算过程,看来这个家伙就是不能改变自私的本性,总怕别人窥见他成功的秘密。我倒想试着替铁匠解一解那个公式,但你不要外传;否则,他会因我泄密,在圣诞节时就不光送我威士忌了,他一定还会送来雪茄,他知道我滴酒不沾,更知道我是个禁烟主义者,这个有趣的家伙。
“尾声只是开始”,在我看来,铁匠是在试图表明成功是一个不断繁衍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多产的母牛,当它生下一个牛崽之后,马上又怀上了另一个牛崽,如此往复,生生不息。尾声是一段路程的最后一站,又是新梦的开始。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用一个个小的成功把自己堆砌上去的,他们用尾声欢庆梦想的实现,又用尾声欢送新梦上路,这是每一个创造了伟大成就的人的品质。
但是,如何开始新梦呢?卡内基先生“忘”了没说,而这恰恰是期望能否顺利冲到最后一站的关键,更是开始下一个新梦的关键。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从一开始你就要千方百计地掌握优势。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三种策略能让我拥有优势。
第一个策略:一开始就要下决心,关注竞争状况和竞争者的资源。这点表示我要注意自己和别人都拥有什么,也表示要了解降低机会的基本面。从事新事业时,在了解整个状况之前,不应该采取初步行动,成功的第一步是了解达成目的所需要的资源在哪里,数量有多少。
从一开始,我就设法预测会出现什么机会,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会像狮子一样扑向它。而且我还知道,最好是好的敌人。很多人总喜欢追求最好的东西,而放弃好的东西。这样做不是聪明的策略,因为好总是胜过不好。而现实是,理想的机会很少送上门,却常常有很多不尽理想,但还算好的机会虽有不足之处,却绝对远胜过完全没有机会。
第二个策略:研究和检讨对手的情况,然后善用这种知识,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了解对手的优点、弱点、做事的风格和性格特点,总能让我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当然,我也要知道自己是谁。我用这个策略就曾经让那个“尾声只是开始”的发明者卡内基先生甘拜下风。
卡内基先生是当之无愧的钢铁巨人,挑战他就如同挑战死亡。但是他的弱点却能帮上对手的大忙,他固执己见,也许他钱包太鼓了,他总喜欢俯视、低估别人。他不把我放在眼里,愚蠢地认为石油行业才是我的舞台,而且他固执地认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干采矿那一行,因为他认为矿石的价格太过低廉,而且矿石取之不尽。
所以,当我投资采矿业时,他几乎逢人就不忘讥讽我,说我对钢铁业一窍不通,是全美最失败的投资者。事实上,卡内基是个只能看到山腰却望不到山顶的人,他不知道价格是没有什么神圣的,重要的东西是价值,如果不能控制采矿业,他那些引以为豪的炼钢厂就只能移为一堆废铁。
在别人不把你高看为对手的时候,就是你为未来竞争赚得最大资本的时候,所以,从一开始,我便放心大胆地全面投资。冲动胜过慎重,很快这个高傲的铁匠就发现,那个“以最差投资者而闻名于世的人”控制了铁矿业,成为了全美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一举取得了支配地位,要与他分庭抗礼,他坐不住了,只能低声下气地向我求和。
在竞争中,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常常是胜者。
第三个策略:你必须拥有正确的心态。从一开始,你必须下定决心,追求胜利,这表示你必须在道德的限制下,表现得积极无情,因为这种态度直接来自残忍无情的目标。
既然决心追求胜利,就必须全力以赴。也只有全力以赴才有辉煌的成就。在竞争开始时更应如此。说得好听一点,这是努力取得早期的优势,希望建立独占的地位,说得难听一点,付出努力等于让别人减少一个机会。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面勇猛,要有吞下鲸鱼的胆量。我相信,天才的竞争者总是由勇士来承担,这是千古不易的规律。
在《新约》哥林多前书里,使徒保罗说:“如今常在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在每一个新梦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追求胜利的决心。没有追求胜利的态度,关注竞争状况和了解对手没有什么作用。获得知识、保持控制力、评价竞争状况,正是让你建立信心,协助你达成追求胜利最高目标的东西。
看看那些失败的人,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会失败,不是因为犯错,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企业也是一样。
约翰,别忘了卡内基先生那句即将广为传诵的名言,“尾声只是开始”,当然,还有我那三个策略。
哦,我不是在营救一个不需要营救的谋略家吧。
爱你的父亲
August 31, 1908
洛克菲勒名言:
1、最好是好的敌人。
2、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常常是胜者。
3、大多数人会失败,不是因为犯错,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15封: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亲爱的约翰: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在你的信中有两句话很是让我欣赏,一句是“你要不是赢家你就是在自暴自弃”,一句是“勤奋出贵族”。这两句话是我不折不扣的人生座右铭,如果不自谦的话,我愿意说,它正是我人生的缩影。
那些不怀好意的报纸,在谈到我创造的巨额财富时,常比喻我是一架很有天赋的赚钱机器,其实他们对我几乎一无所知,更对历史缺乏洞见。
作为移民,满怀希望和勤奋努力是我们的天性。而我尚在孩童时期,母亲就将节俭、自立、勤奋、守信和不懈的创业精神等美德植入了我的骨髓。我真诚地笃信这些美德,将其视为伟大的成功信条,直到今天,在我的血液中依然流淌着这些伟大的信念。而所有的这一切结成了我向上攀爬的阶梯,将我送上了财富之山的顶端。
当然,那场改变美国人民命运与生活的战争,让我获益非浅,真诚地说,它将我造就成了令商界啧啧称奇而又望而生畏的商业巨人。是的,南北战争给予了民众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它把我提前变成了富人,为我在战后掀起的抢夺机会的竞技场上获胜,提供了资本支持,以至后来才能财源滚滚。
但是,机会如同时间一样是平等的,为什么我能抓住机会成为巨富,而很多人却与机会擦肩而过、不得不与贫困为伍呢?难道真的像诋毁我的人所说,是因为我贪得无厌吗?
不!是勤奋!机会只留给勤奋的人!自我年少时,我就笃信一条成功法则: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于勤奋的思考与勤奋的行动,实现财富梦想也依然如此。
我极为推崇“勤奋出贵族”这句话,它是让我永生敬意的箴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我们立足的北美还是在遥远的东方,那些享有地位、尊严、荣耀和财富的贵族,都有一颗永不停息的心,都有一双坚强有力的臂膀,在他们身上都凸显毅力也顽强意志的光芒。而正是这样的品质或称财富,让他们成就了事业,赢得了尊崇,成为了顶天立地的人物。
约翰,在这个无限变幻的世界中,没有永远的贵族,也没有永远的穷人。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在我小的时候,我穿的是破衣烂衫,家境贫寒到要靠好心人来接济。但今天我已拥有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已将巨额财富注入到慈善事业之中。如同万种盛衰起伏变幻如同沧海桑田,生生不息。出身卑贱和家境贫寒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执着的追求和智慧,同样能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成为一人新贵族。
一切尊贵和荣誉都必须靠自己的创造去获取,这样的尊贵和荣誉才能长久。但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富家子弟处在一种一种不进则退的情况之下。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很多都缺乏进取精神,却好逸恶劳,挥霍无度,以至有很多人虽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却不免费在贫困中死去。
所以,你要教导你的孩子,要想在与人生风浪的博击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赢得社会的尊敬,高歌人生,只能凭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要让他们知道,荣誉的桂冠只会戴在那些勇于探索者的头上;告诉他们,勤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他们是勤奋的最大受益者。
我自孩提时代就坚信,没有辛勤的耕耘就不会有丰硕的确良收获,作为贫民之子,除去靠勤奋获得成功、赢得财富与尊严,别无他策。上学时,我不是一个教就会的学生,但我不甘人后,所以我只能勤恳地准备功课,并能持之以恒。在我十岁时我就知道要尽我所能地多干活,砍柴、挤奶、打水、耕种,我什么都干,而且从不惜力。正是农村艰苦而辛劳的岁月,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能够承受日后创业的艰辛;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忍不拔,产塑造了我坚强的自信心。
我知道,我之所以在以后身陷逆境时总能泰然处之,包括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我自小建立的自信心。
勤奋能修炼人的品质,更能培养人的能力。我受雇于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时,我就获得了具备非同一般的能力和出众的年轻簿记员的名声。在那段日子里,我可谓是终日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当时我的雇主就对我说,你一定会成功,以你这非凡的毅力。尽管我不明白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干一件事,我决不会失败。
今天,我尽管已年近七十,但我依然搏杀于商海之中,因为我知道,结束生命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人人都有权力选择把退休当作开始或结束。那种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会使人中毒。我始终将退休视为再次出发,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奋斗,因为我知道生命的真谛。
约翰,我今天的显赫地位,巨额财富不过是我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劳动和创造换来的。我原本是普普通通的常人,原本没有头上的桂冠,但我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耕耘,孜孜以求,终于功成名就。我的名誉不是虚名,是血汗浇铸的王冠,些许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浅薄,都是对我的不公平。
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让我们坚定信念,认定目标,凭着对上帝意志的信心,继续努力吧,我的儿子。
爱你的父亲
January 25,1907
洛克菲勒名言:
1、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
2、勤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
3、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7封:最可怕的是精神破产
亲爱的约翰:
你近来的情绪过于低落了,这很是让我难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还在为那笔让你赔进一百万的投资感到耻辱和羞愧。以至终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其实,这大可不必,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更不会在你的脑门上贴上无能者的标签。
快乐起来,我的儿子。你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没有顺遂的人生;相反,却要时刻与失败比邻而居。也许正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无奈的失败,追求卓越才变得魅力十足,让人竞相追逐,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即便如此,失败还是要来。
我们的命运也依然如是。只是与有些人不同,我把失败当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上苦涩,吐出来的却是精神。
在我信誓旦旦跨入商界,跪下来恳祈上帝保佑我们新开办的公司之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便袭击了我们。当时我们签订了一笔合同,要购进一大批豆子,准备大赚一把,但没有想到一场突然“来访”的霜冻击碎了我们的美梦,到手的豆子毁了一半,而且有失德行的供货商还在里面掺加了沙土和细小的豆叶、豆秸。这注定是一笔要做砸了的生意。但我知道,我不能沮丧,更不能沉浸在失败之中,否则,我就会离我的目标、梦想越来越远。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维持现状,如果静止不动,就是退步,但要前进,必须乐于做决定和冒险。那笔生意失败之后,我再次向我的父亲借债,尽管不很不情愿这么做。而且,为使自己在经营上胜人一筹,我告诉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我们必须宣传自己,通过报纸广告让我们的潜在客户知道,我们能够提供大笔的预付款,并能提前供应大量的农产品。
结果,胆识加勤奋拯救了我们,那一年我们非但没有受“豆子事件”的影响,反而让我们赚到了一笔可观的纯利。
人人都厌恶失败,然而,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之路。这非常可怕,甚至是种灾难。因为这预示着人可能要丧失原本可能有的机会。
儿子,机会是稀少的东西,人们因机会而发迹、富有,看看那些穷人你就知道,他们不是无能的蠢材,他们也不是不努力,他们是苦于没有机会。你需要知道,我们生活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之中,在这里你不是吃人就是补被别人吃掉,逃避风险几乎就是保证破产;而你利用了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着自己。
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不敢冒险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所以,我的儿子,为了避免丧失机会、保住竞争的资格,我们支付失败与挫折是值得的!
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我可以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踩着失败的螺旋阶梯升上来的,是在失败中崛起的。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子,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我的座右铭是:人始终要保持活力、永远坚强、坚毅,不论遭遇怎样的失败与挫折,这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我自己能够理解,我做什么才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什么东西值得自己为之效命。根本的期望,就像清洁工手中的扫把,将扫尽你成功之路上的所有垃圾。儿子,你自己根本的期望在哪里?只要你不丢掉它,成功必将到来。
乐观的人在苦难中会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会看到苦难。儿子,记住我深信不已的成功公式:
梦想+失败+挑战=成功之道。
当然,失败有它的杀伤力,它可以让人萎靡、颓废,丧失斗志和意志力。重要的是你将失败看作什么。天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先生,在用电灯照亮摩根先生的办公室前,共做了一万多次实验,在他那里,失败是成功的试验田。
十年前,《纽约太阳报》一位年轻记者采访了他,那位少经世事的年轻人问他:“爱迪生先生,您目前的发明曾经失败过一万次,您对些有什么看法?”爱迪生对失败一词很不受用,他以长者口吻跟那位记者说:“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明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远如此巨大。
儿子,你要宣布精神破产,你就会输掉一切。你需要知道,人的事业就如同浪潮,如果你踩到浪头,功名随之而来;而一旦错失,则终其一生都将受困于浅滩与悲哀。失败是一种学习经历,你可让它变成墓碑,也可以让它变成踏脚石。
没有挑战就没有成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停下脚步,战胜自己,你就是最大的胜者!
我对你很有信心。(信念)
爱你的父亲
November 19,1899
洛克菲勒名言:
1、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2、你利用了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自己。
3、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24封:不甘示弱才会赢
亲爱的约翰:
沉浸在热烈、真挚的爱戴之中,真是美妙极了。今天,芝加哥大学的学生让我体味到了这种美妙的感受。姑且将其视为对我创建这所学府的回报吧,不过,这的确让我喜出望外。
真心而言,在我决定投资创建这所大学之前,我从未奢望在那里受到圣人般的礼遇,我的初衷只是想为将我们最优秀的文化传给青年一代做些什么,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和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做些什么。现在看来,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明智的投资。
芝加哥大学的青年人非常可爱,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都有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动机。他们当中几个一脸稚气的男生跑向我说,我是他们的榜样,真诚地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建议。我接受了他们的请求,我忠告那些未来的洛克菲勒:
成功不是以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学历或家庭背景来衡量,而是以他思想的“大小”来决定。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看重自己,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自贬,千万不要廉价出卖自己。你们比你们想像中的还要伟大,所以,要将你们的思想扩大到你们真实的程度,绝不要看轻自己。
这时掌声突然响起,我显然被它彻底俘虏了,以致得意忘形,管不往我的舌头,我继续说: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仅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失与无能。认识自己的缺失很好,可借此谋求改进。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就会陷入混乱,使自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而对那些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来说,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会受到那种“我们自以为是怎样”的待遇。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差一截的人,不管他实际上的能力到底怎样,一定会是比别人差一截的人,这是因为思想本身能调节并控制各种行动的缘故。
如果一个人自己觉得比不上别人,他就会表现出“真”的比不上别人的各种行动;而且这种感觉无法掩饰或隐瞒。那些自以为“不很重要”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不很重要”的人。
在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责大任的能力”的人,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你们想就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正的这么觉得,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一个推理原则:你怎么思想将会决定你怎么行动,你怎么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就像你们自己的成功计划一样,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很简单。为得到他人的尊重,你们必须首先觉得自己确实值得人敬重,而且你们越敬重自己,别人也会越敬重你们。
请你们想一想:你们会不会敬重那些在破旧街道游荡的人呢?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那些无赖汉根本不看重自己,他们只会让自卑感腐蚀他们的心灵而自甘堕落。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他人格的核心,你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人,你们就真的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无论他身居何处,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无论他文明或野蛮,也无论他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强烈欲望。请仔细想一想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邻居、你自己、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有谁没有希望自己很有分量的强烈需求?全都有,这种需求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却将这个本可以实现的目标,永远地变成了无法实现的黄粱美梦呢?在我看来是态度使然。态度是我们每个人思想和精神因素的物化,它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态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我承认,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选择我们的态度。一旦你们选择了看重自己的态度,那些“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无名小卒,我算老几,我一文不值”,等等贬低自己、消磨意志、蜕化信心和自暴自弃的懦夫的想法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复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积极改变,信心的增强,以“我能!而且我会!”的心态面对一切。
小伙子们!如果你们中间有谁曾自己骗自己,请就此停止,因为那些不觉得自己重要的人,都是自暴自弃的普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自贬,要先选出自己的各种资产――优点。要问你自己:“我有哪些优点?”在分析自己的优点时,不能太客气。
你们要专注自己的长处,告诉自己我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要有远见,看到未来的发展性,而不单看现况,对自己要有远大的期望。要随时记住这个问题:“重要人物会不会这么做呢?”这样就会使你们渐渐变成更成功的大人物。
孩子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黄金,然而这条道路却只是一条单行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一种乐观的态度。乐观常被哲学家称为“希望”。首先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是对乐观的曲解!所谓乐观是一种信念,那就是相信生活终究是乐多苦少,相信即使不如人愿的事屡屡发生,好事终将占得上风。
约翰,你知道吗?在我短短十几分钟的即兴演进中,我竟获得了八次掌声。遗憾的是过多的掌声太干扰了我的思路,我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让掌声赶跑了,那就是提高思考能力,会帮助他们提高各种行动的水准,使他们因而更大有作为。但我还是很高兴,我的舌头居然有那么大的魅力。
爱你的父亲
July 19,1897
洛克菲勒名言:
1、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
2、态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3、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黄金,然而这条道路却只是一条单行道。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33封:善用每个人的智慧
亲爱的约翰:
你的来信非常令我兴奋,因为你读懂了我总能助我成就事业
的做事哲学:做你喜欢做的事,而其他的事,就交由喜欢做这件事的人去做。
对我来说,做喜爱的事是一项不容质疑的定论。它时刻都会
提醒我,要领导手下出色完成任务,决不可依赖某些管理技巧,而是要采用一种更为宏观、更有效能的领导方式。
具体而言,就是不让手下拘泥在刻板、制式的工作职务上,
而是想办法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并诱发他们将热情倾注在工作之中,来成就出绝佳的生产力。这就是我的致胜之道。
我在读书时就记得这样一句话:“最完美的人就是那彻底投
身于自己最擅长的活动的人。”后来,经我改造,将其变为我管理上的一个理念: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
我说过,每个人都有忠于自己的天性,都渴望成为自己想要
成为的人,而他们实现忠诚自己的方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遗憾的是,很多管理者并不善待雇员忠于自己的诉求,结果事倍功半。
其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不将时间投入到你喜爱的事情上,
你就绝不可能感到自我满足;如果你得不到自我满足,你就将失去生活的热情;如果你失去生活的热情,你就将失去生活的动力。指望一个失去工作动力的人去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就像指望一个停摆的闹钟去准确报时一样,可笑之极。
所以,我时刻不忘给予手下忠于自己的机会――燃烧他们的
热情,让他们的特别才干发挥到极致,而我自己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财富与成就。忠于自己就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谁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你要想成功利用手下的热情,你必须知道领导者的职责,不
是要挖掘手下的弱点,而是要关注手下的优点与才干,并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没有挑部属最脆弱的特质的习惯,却总要找寻他们最坚强的部分,让他们的才干充分展现在工作的挑战与需求上。例如,我重用阿奇博尔德先生。
与有些人不同,我不以自己的好恶为先选拔人才的标准,我
用人并不会看他身上贴着什么标牌,我看中的是他在工作中展示出来的能力。我喜欢自己的喜好,但更喜欢效率。
阿奇博尔德绝非完美的人,他嗜酒如命,而我却是个禁酒主
义者。但是,阿奇博尔德却有着非凡的领导才华和天赋,他头脑机敏、乐观幽默,而他出众的口才和大胆好斗的性格无疑更是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保证,所以在由对手变为合伙人之后,我一直对他兴趣浓厚,我不断委他以重任,直至提拔他接替我的职务。
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天才的领导者,他的职业生涯是那样特殊。如果他没有不好习惯的影响,他的成绩将更加耀人。
我的目的是要在每位手下身上找出我所重视的价值,而不是那些我所不乐见的缺点。我找出每个员工值得重视和部分,并致力于将员工的优点转化成出色的才能,而不会试图修正他们的缺点。所以,我总是拥有健全能力、乐意奉献的部属。
约翰,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现在你是一位管理者,你的成就依赖于你领导能力的发挥,依赖于你手下做事才能的发挥。你需要知道,你的手下可挑剔的地方不胜枚举,但是你要专注于发掘每个人潜在的优点,注意他们在每个细节上的杰出表现,以及他们为了将事情做得出色,而对完美主义近乎苛求的坚持。这是你领导力的优势所在。
一个人不能主宰一个集体。我不否认领导者的巨大作用,但就整体而言取胜靠的是集体。我所取得的任何荣誉所依靠的都是集体的力量,而绝非我个人。也只有众人都付出努力,才能相信并期待奇迹的出现。
祝你好运!我的儿子。
爱你的父亲
November 17,1912
洛克菲勒名言:
1、不以自己的好恶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2、忠于自己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
3、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