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雷雨的好文:周朴园的这场雷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zyzy888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话剧雷雨的好文:周朴园的这场雷雨(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zyzy8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话剧雷雨的好文:周朴园的这场雷雨

篇1:话剧雷雨的好文:周朴园的这场雷雨

与客人在书房交谈,外面一阵嘈杂声。莫非又是来闹事的工人?昨日已经复工了,怎么又来了?送走客人开门进了大厅。“爸,我听说这次矿上对于受伤的工人不给一点抚恤金。”这孩子,越来越像他母亲了,还敢顶撞我了。“我认为你这次话太多了,这事与你无关,你跟小孩懂什么!”转身看见了繁漪,她怎么下来了。她心里一定知道我的秘密,她是不爱我的,是可能出卖我的。不行,我不能让她干预到我的利益,她必须喝药,这样就没有人相信她,谁会相信一个疯子的鬼话呢?“四凤,太太的药呢?到了来,让太太喝了!”繁漪拒绝喝药,两个孩子也替她说话。“你和你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我呵斥着让周冲周萍跪下,请他们的母亲喝药。“我喝!”不等周萍跪下,繁漪哭着喝了药,跑上楼了。她什么时候才能给这俩孩子做一个服从的榜样,他们愈发不听话了。

克大夫已经等了好久了,我进到书房里命令繁漪去看病。“我不去!我没病!”“你这种认为自己没病的思想就是病态的!”她或许真的有了精神病,发了疯似的跑了。“你是谁?”我看到屋子里的一个下人。“这屋子不允许你们进来,知道吗?窗子是谁开的,去把它关上。”看着这个下人慢慢关上窗户,不由得觉得似曾相识,连忙问了几个问题,原来她是鲁妈,可她居然知道曾经的事情,难道这事影响如此剧烈吗?我不能让这些事情再流传了,那会影响我的利益,可能是时候回一趟无锡了,打探那里人们是否都知道这事,可不能干预到我的利益。突然,鲁妈谈起曾经的旧衬衣上的窟窿是由丝线绣成了一朵梅花补上的,她怎么会知道?接着她道出了那件绣着“萍”字的衬衫。“你就是侍萍!”她是来贪图我的财富的吗?没想到她竟然找到这来了,这个女人!不,绝不能让她毁掉我的声誉。我忙问道:“你来干什么?”她也不承认她自己的目的,只喊着什么命运。命运?荒.唐至极!她突然激动起来,抱怨着,我赶紧告诉她我依然记得她的生日,她喜爱的家具摆设,甚至是关窗的习惯。果然,侍萍稍微缓和了,她依旧听不得这些花言巧语。门外响了争执声,鲁大海闯了进来,他竟是我的亲儿子!这么一个下等人。我告诉他,那些你们所谓的工人代表早就签了字,回到矿上去了。鲁大海气急败坏,大喊:“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当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每个人你扣下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周萍立刻让他闭嘴了。仆人开始打大海,我赶紧让他们住手。侍萍带着大海走了,绝不能让他们影响我的声誉,看来回一趟无锡是必须的了,必须要去打听那里关于我的传闻。我安排好让周家人现在就离开。我很累了,进到了书房歇息了。过了段时间,我从书房的小窗看到了冒雨离开的鲁家人。

半夜两点多,繁漪回来了。说是回来了,我却不知道她是何时出去了。她说自己在屋外淋雨,我想她确乎是疯了,没有人再相信她了。后半夜,我被嘈杂声吵醒,所有人竟然都在。繁漪拉着周萍,让他到侍萍面前,见见自己的妈。难道侍萍竟然说出了事实吗?我一直教育着周萍要纪念着自己的母亲,我保留那些习惯给周萍看,就是想告诉他要记住自己的母亲。而现在我这个做父亲的,有什么怕的呢?我不再隐藏,告诉了周萍事实。可他却那么奇怪,萍儿好似疯了,只因为一个下人是他的母亲吗?四凤突然跑了出去,周冲紧跟着她冲了出去,外面传来了二人的尖叫。没等我反应,周萍叫到:“爸!你不该生我!”跑了。我的冲儿,怎么会死了?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我们三人,年轻的竟走在了我们前头。“萍儿,我的萍儿呢?来人啊!来人啊!”唯一回应我的,是书房传来的枪声。

公众号:北京九中霁月文学社

篇2:关于话剧雷雨的好文:周萍的雷雨世界

外面的太阳真暖和,我只想这么闭着眼待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我虽为大少爷,可日子却并不怎么舒心。父亲是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做事能力强,我向来是崇敬着他的,可他不怎么管我,也经常看不到他。家里只有弟弟周冲,他还是个孩子,还有我的继母蘩漪,说到这儿,我总觉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和她……

现如今我得走,离开这里,离开这个曾带给我许多压力、痛苦的家。这里的空气的确是有些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唉。

进了屋门,看到冲弟弟正在和蘩漪谈话。这场面……算了,无论如何,分别的话总是要说的。而蘩漪,也自然想挽留。可是,再这样下去只会使我们经受折磨和痛苦……不管你作何想法,反正我是待不下去了。我恨这个无用的自己,恨这个不守伦理道德的自己,可我又有什么法子呢……

刚想走时,父亲就来了。许久未见他还是那么富有威严,他又让蘩漪喝药。冲弟弟劝了也没用,最后,蘩漪在我要跪下前喝下去了。父亲啊……您这是……唉……那之后父亲又与我单独谈话,我险些以为他知道了我和继母的事,幸好没有……哦!真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不然有这些不安定的因素,秘密迟早会被发现的呀!

四凤……四凤大概是我现在唯一的光明了。她总是那么善良可爱,只有她还能让我从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快乐,但我并没有就此摆脱阴影,我的那些过去并不打算放过我。幸好,她似乎还不知道那些事儿。我也不愿她一个人呆在这儿,可让她跟着我不太方便,再说她要是和我走了,又……四凤啊……再想办法吧。我们现在的感情可是非常甜蜜的,不过这甜蜜背后的那些苦涩似乎总是悄悄侵蚀着我……

蘩漪可能有点儿不正常了,我觉得。我明明近来对她避而不见,我想她已很明白了,但她仍不依不饶,这可真令我苦恼,更想远远逃开。她总扯着过去的那些事不放,说什么“引诱”。那时我还年轻,一时糊涂啊,可她为什么非要反复提及呢?一定要我负上什么责任吗?唉,也许都是命运吧……

她的确有些疯了。父亲的那种倔强和冷酷使我既害怕又向往,可她对此是完全的厌恶,并表示父亲要把她逼疯。而她似乎只愿把爱分给我,说什么“我什么都不要了”。尽管如此,我已经很对不起父亲、弟弟了。嗯……还有她,所以我怎能答应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她可真是有些糊涂了,她说话时也一会儿冷静一会儿癫狂的,我原还以为她能理解我的处境的……总而言之,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了。

收拾了一番行李,再进厅时,一个一身工人装的青年正和父亲争执着。这人真是……居然说我们的行为卑鄙无赖,还说父亲不要脸,简直是混账!可父亲竟不让我教训他。这种家伙,居然侮辱父亲,父亲好歹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岂是他口中那么不堪的小人?这混账东西……我只觉得气血上涌,血性仿佛又回到了这个有些颓丧的身体里……最后,仆人们刚教训他两下,就被父亲劝阻住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竟是四风的哥哥?这……父亲还说要辞退四凤和鲁贵,我劝了也没用……四风很伤心,我……唉!而周蘩漪似乎还不打算放过我,这女人!

夜深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按照约定来到了四凤的家。四风却不让我进,我只好等在窗外。最后终于抓住机会进了屋子。四凤吓坏了。哦……我可怜的四凤呀!我多想带你走,可又……唉!

四凤的哥哥鲁大海突然进了家门,还要进四凤的屋子拿东西。这可给我吓得不轻,窗户又不知为何竟被从外面锁上了。鲁大海他发现了我……他拿起菜刀就要冲过来,多亏鲁妈及时拉住他,我才能有机会跑回周宅……不然怕是凶多吉少……

跑进家门就看到了父亲和周蘩漪。我已经快经受不住这些了。各种事情纷杂地绕在一起,我可不想再被这些乱糟糟的事情和过去的情感烦扰了,打算收拾收拾,趁着半夜走。父亲倒是担心起继母的精神问题来,这也是我所忧虑的。果不其然,父亲一走,她又开始了。

她恐怕真的疯了,就像妄想症一样,父亲应该还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措施,可她却嚷嚷着他们最终会把她关起来的,关在这个沉闷压抑的牢笼里,她最后甚至求我带她离开,还说什么“甚至于你把四凤接来——一块儿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你不离开我。”她的神情都彻底变了。她真的走火入魔了。啊……真是的。明明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是咬着我不放呢……我恨我自己,但我也有些恨她,尤其是听说她跟踪着我到了鲁家,并且关了窗子让我跑不出去且差点因此丧命之后,我更觉得她精神病严重。往日那个明理的蘩漪早就不在了。

带着烦恼的情绪回去胡乱收拾一番后,我又回到了这里,而后见到了四凤,她浑身湿透,可怜的四凤!唉,我让你受惊了……

四凤的母亲来了。她死活不同意我们在一起。这……啊!凤儿有身孕了!她有了我的骨肉!我,我绝不会让她受苦。我要带走她。四凤母亲听说后还是妥协了,不过似乎面色不太好。

周蘩漪却在这时带着冲弟弟来了,非逼着我和四凤在冲弟弟面前承认恋人关系,好给他刺激,以此拖住我们。冲弟弟倒很是大方和明白,成全了我们。他真是我的好弟弟!而周蘩漪显然不这么看,她完全疯了,居然骂自己的亲生儿子是条死猪。她还是一个母亲么?她真是彻底地病了,病入膏肓。她还想把过去我和她的那点事儿宣扬开,唉,我眼看着马上就要脱离牢笼了,为什么你却偏偏要把我扯回来呢?

她还大喊大叫,引来了父亲。这下……

什……什么?我竟然……我是四凤母亲的孩子?这……我……这……这不是真的……四凤……父……父亲还让我向自己的亲生母亲——鲁妈,鲁侍萍跪拜。我的身体几乎不受控制,脑海里只是想着我们的关系。这……我和四凤……怪不得一开始鲁妈不同意,不,也许现在该叫我们的妈了。

我只觉得头脑一阵发昏,四凤跑了出去,冲弟弟因为担心而紧随其后。随后一阵惨叫。

仆人们说……两个人都……都死了?

四凤……还有冲弟弟……

反正本来也有些活厌了……

我缓缓走到抽屉前,拿出那把鲁大海给我的手枪。只觉得神智清醒,可头脑又似乎浑沌不堪。身体轻便随着大脑的指令而活动,又似乎沉重得不受控制。

我走进了书房,缓缓关上门。

一切都在嘈杂声中渐渐消逝,最后,连这些哭喊声叫声等也越飘越远了……

公众号:北京九中霁月文学社

篇3: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

三峡石 自己当学生时学《雷雨》,老师对我们讲“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思想的反动资本家的典型,他残忍、冷酷、自私而又虚伪。他凌辱鲁侍萍并始乱终弃。”我当时对老师所讲大部分都能接受,但在周朴园对待鲁侍萍的态度这个问题上,老师没能让我信服,心中自此结下了一个疙瘩。现在执教后,又要教《雷雨》了,这便让我再次陷入了思索。一、对“凌辱”和“抛弃”的认识《雷雨》,这个四幕剧 以一天的时间,两个家庭和他们成员之间30年前后错综复杂的纠葛构成冲突,揭示出“血缘的、人伦的、情感的、阶级的种种关系在家长制的制约下所必然造成的罪恶”(引自苏光文、胡国强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剧本对周朴园的刻画,主要是通过他对待繁漪和鲁侍萍这两个女性的态度来完成的。《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舞台说明交待了周朴园“五十五岁”,鲁侍萍“三十年前”为周家生了第二个儿子后被赶出周家,可以推算出周朴园与鲁侍萍在二十三岁左右“相爱”。接下来便有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从周萍的名字我们明显看得出他是从了父姓母名,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周朴园对鲁侍萍不同于恃权仗势的人霸占民女,因此,周朴园和鲁侍萍发生性爱、鲁侍萍为周家生孩子不应简单地看成周朴园在“凌辱”鲁侍萍。鲁侍萍在周家的命运是悲惨的,最终被周家无情地“抛弃”了,这里周朴园罪责难逃。同时鲁侍萍饱含血泪的控诉也告诉我们,周朴园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是面对为自己生过儿子的前妻也会变得冷酷无情。同时我们从两人的对白中也可看出赶走鲁侍萍的并非周朴园一人,这里有很多原因,当然也有阶级不平等的因素。二、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很多资料都把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作为表现周朴园“伪善”的主要例证。笔者对对周朴园的“怀念”一概否定的.态度不能苟同。我们不能因为当鲁侍萍站在周朴园面前时,周朴园翻脸不认人(这充分暴露出这个资本家冷酷自私的阶级本性)就全部否定了周朴园对鲁侍萍怀念的一丝真情。剧本借助不同人物的台词多处交代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方式:30年前的家具依然保存并保持原先的摆设,一到夏天就关上窗户,衣柜上摆放着繁漪嫉妒而又讨厌的鲁侍萍的相片。这是周朴园认定鲁侍萍已死之后的所为,在这种情况下,又怎好说没有一些真怀念的成分呢?当然周朴园后来翻脸不认人则暴露了其阶级本性。因为这有损他的门第和名声,必为他那个阶级所不容。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当简单地否定周朴园那即便是微量的男女之爱、亲子之爱的人性,不能像套公式一样就此界定为“虚伪”。不然,后来周朴园“叫账房给鲁贵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三次“拿起”和“望着”鲁侍萍的相片,并预备寄两万块钱,又如何解释呢?三、教学中的启示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周朴园这一反动资本家的残忍、冷酷、自私--这主要从他的发家史、他对两个女人的态度、他对鲁大海等工人的态度等方面来揭露;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都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公式化地去看一个人,而应重视人性。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感受到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

篇4:试论戏剧《雷雨》一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剧本描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他具有双重性格,集中体现在对侍萍的感情上。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历来认为周朴园是个伪君子,说他对侍萍的感情完全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把人物概念化了。其实,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的。

《雷雨》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片段,就是周朴园跟侍萍三十年后的见面。过去往往是从一个社会阶级的观念去分析一位少爷跟一个丫环的关系,其实《雷雨》写的并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读这个作品就看得出来。

1周朴园爱当年的侍萍,他们是真心相爱,而且他爱侍萍爱得刻骨铭心

周朴园第一个爱的人是侍萍,而且他们相爱不是一天两天,不是偶然的一夜风流。他们两个人老是回忆“三十年前”,三十年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侍萍被赶走是在27年前。可是这部戏从头到尾两个人的回忆,没有一句话是说到27年前怎样,都是说“30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意识里都有一个错觉。30年前恰恰是周朴园跟侍萍相爱的时候。因为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是他们两个人分手的时刻,而在一个人的记忆当中,按弗洛伊德的说法,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所以在他们脑子里出现的话语都是30年前,27年这个概念是被他们遗忘的。我想这也是对的,两人定情相爱一年多生周萍,又过了一年生鲁大海,刚生下来就出问题了。也就是说,周朴园和侍萍,一个少爷和一个老妈子的女儿的恋爱时间最起码是三年。鲁妈出场的时候是47岁,27年前被赶走,她20岁,也就是说,她与周朴园相爱正好是四凤现在的年龄,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她跟一个有钱的少爷相恋相爱,两个人同居了三年,生了两个孩子。我不相信这两个人之间是一个阶级压迫的关系,或者是什么少爷诱惑丫环的关系。他们不是偷偷摸摸地在恋爱,他们是在周家同居生育,是在周家生的孩子啊,而且他们有自己的房间,侍萍被赶走以后,周朴园保持了侍萍当年的所有家具和所有摆设,连侍萍当年生孩子不敢吹风要关窗这个习惯都保存下来了。可以想象,侍萍在周朴园身边的时候,她受宠爱的程度。因此,我认为周朴园把侍萍赶走以前,他们是有很深的爱情的。

2由于这样的爱情才使周朴园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

这种痛苦使他后来跟一个我们不知道名字的女人,包括蘩漪的爱情变得索然无味,第二个女人是最委屈的,这个女人嫁给周朴园以后究竟怎样生活我们都不知道,后来就默默死掉了,完全可以想象她是在郁郁不乐的情况下去世的,连孩子都没有生出来。第二个是过了十年以后,蘩漪再嫁给周朴园,当时又是17岁,只生了一个孩子后慢慢地就发疯了。周朴园除了侍萍以外,后面两任妻子都是不幸福的。可想而知,周朴园这种爱情的创伤,其实是不能磨灭的。由于他心中的爱不能磨灭,就使他不能很无碍地融入到后来两个女人的爱情生活当中,他不是见一个爱一个的人,不是看到新人忘旧人的人。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后面两任妻子的悲剧。

3谁导致了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是谁一定要把侍萍从当年周府赶出去的?

戏里只说周家要娶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我们假想,在那个旧时代,一个年轻的少爷跟一个丫环,或者一个老妈的女儿,生了两个孩子,有一段相爱的时间,是很正常的事,只有到要正式结婚的时候,才会出现问题,所以,当一个大家庭必须为自己的少爷正式地按照门第,按照封建婚姻惯例,娶一个有钱的人进来作为他正式的太太的时候,老妈子的女儿只能面临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做他的妾,还有就是她不忍做妾,或者不想做妾,一定想做太太,这样才会被人赶出去。如果侍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有钱人家少爷的妾,这个悲剧是不会发生的。当然,这个罪恶不一定由周朴园来承担。因为在周朴园的心目当中,侍萍早就是他的大太太了。真正掌握这个命运的也不是周朴园。

因此得出两个信息。第一,我们感到一个封建家庭的罪恶到底出在哪里?而在这个罪恶的过程当中,不仅侍萍是牺牲者,周朴园也是牺牲者。第二,只有一种可能,当侍萍不愿意把自己处于一个妾的地位,她才会被这个家庭赶出去,这个家庭不承认她,甚至也不承认她的儿子。那么,假如这个情况是成立的,我们就可以看到,侍萍的品行是非常高贵的。他们自己是相爱的,是因为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导致了这个家庭的破裂,所以周朴园心里是有深深的歉意,这种歉意结果害了他后来的两任妻子,他心里还是沉浸在侍萍的感情中。只有出于自己内心的爱情需要才会这样持之以恒地维护一种旧的生活习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这种巨大的伤痛,就没法理解周朴园,也没法了解这样一种心理。

正好那个时候鲁妈到了这个家。当周朴园看到鲁妈的时候,他脑子里就马上想起当年的情人,他当然认为自己的情人早已死去,不会想到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当年的侍萍,所以他就问她,“你贵姓”;“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我想打听打听”。鲁妈早就知道他就是周朴园,鲁妈是非常希望他认出自己来,可是她也不敢立刻自报家门,还想试试周朴园是否真的念旧情。所以这两个人就开始打哑谜。这过程中,周朴园忽然发现跟这个佣人话说得太多了,赶快要把它收回来。实际上老头子要孤独,要一个人独自去怀旧,去回味自己的感情。如果真的是像我这样解释的,她以前是宁折不弯,抱了这样一种坚强的心情离开周家的,可是经过三十年,她对于周朴园本人没有什么恨,当她发现周朴园到现在还在想念她,她就忍不住了,故意要把自己的身份暴露出来了。周朴园就“徐徐立起”,颤着声:“哦,你,你,你是—”大家发现吗?这时的鲁妈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我当时读了这句话很感动,真是精彩啊!一个妇女已经相隔了三十年,人事沧桑,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老妈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太婆了,可是在她以前的'情人面前,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已经老得连你也认不出来”,她心疼的是我已经那么苍老了,变得那么难看了,连你是我那么亲的人也认不出了,“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当年的侍萍一定是以漂亮吸引了周家大少爷的。所以当他从怀旧当中拔出来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你是现实当中的鲁大海的妈妈,你不是当年的梅侍萍了。这句话从周朴园口中说出来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的,可是对鲁妈来说太残酷了,她受的伤害是极大的。所以,她马上变得非常悲愤,说:“命!不公正的命指使我来的。”这里就是一个受了三十年委屈的女人一下子把这个怨恨吐向自己的男人,这句话其实半是撒娇,半是生气。哦,我跟你说了真相,你却突然问我,是谁派我来的?马上想到自己的身份是鲁贵的妻子,而不是当年的周朴园的情人了,所以她马上就说,这是不公正的命。而这个命是谁造成?就是你们周家。所以,这内涵非常丰富。它既有现实的社会冲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两性感情丰富地交织在一起。

篇5:谈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兼谈《雷雨》的主题 (网友来稿)

谈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兼谈《雷雨》的主题 (网友来稿)

南铁一中   刘胜兰

曹禺先生在他的《雷雨》中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鲁侍萍、繁漪、周萍等等人物。历来评论家都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具有专横的统治心理,而且还十分虚伪,深谙假道德。我在了解作品以后,也很同意这一观点,但谈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这一点上评论家却认为是假的,作者不应该使周朴园有忏悔的心理出现;认为这一点与作者思想上的弱点是直接联系的,是作者作品中的弱笔。

我对这个论断持怀疑态度。在对侍萍的怀念上,我认为是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周朴园的一种心理需求。这并非我想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一鸣惊人,我相信持我这种观点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我们都知道人是复杂的、多变的。周朴园的冷酷、自私、专横、虚伪、假仁义、假道德,并不能说明他没有一点人性,不存在一点真情实感。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而又到德国留过学、而今又是一家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到社会上一般人尊敬的人,描写他的性格的多面性,方才显得血肉丰满、令人信服。并且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也并不能说明他具有温情、是个善良的人,只能说明他还有一点未泯的人性罢了。

周朴园是一个相当矛盾的人。他年轻时到外国留过学,因此可能还有点浪漫,所以他会或者说敢于同侍女相爱。他与侍萍曾应该产生过真正的爱情,仅从这一点上看,周朴园就可能会对侍萍怀念。因为感情这种东西是很古怪的,失去了的才会觉得它可贵我们自己不也是如此吗?何况他失去的是一个曾经爱恋过的、有血有肉的、美丽柔顺的女子呢?

周朴园既然敢于同侍萍相爱,为什么最后却“忽然不要她了”呢?这就要从周朴园的阶级本质来说了,任何一个阶级,在阶级社会里,他们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必须服从本阶级的利益,离开了现实的利害关系来奢谈感情,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即使是侍萍自己也清楚地知道:他们其实是完完全全两样的。周朴园的内心或许真心爱着侍萍,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苦衷:社会舆论、整个统治阶级势力以及封建社会思想的压迫与侵蚀,他的家庭,这一切都使他恐慌,使他矛盾,因此正如鲁大海揭露周萍所说的“你(周萍)就可以一面表示你真心的爱她,做出什么事都可以,一面你还得想着你的家庭,你的父亲,他们要叫你丢掉她,你就能丢掉她,再娶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来配你,对不对?”周萍与四凤的悲剧,其实就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悲剧,鲁大海的这一席话,并没有说周萍是否是屈从于阶级与家庭的压力,是否是真正的要抛弃四凤而只是揭示了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因此,周朴园“忽然不要”侍萍,不管他是迫于压力,还是出于自愿,因为周朴园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的,而他同侍萍相爱却是后来的事,他们曾经相爱正同他们后来分手一样是真实的,

在整出戏里,周朴园同繁漪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至于为什么?作者没有说,我们也不能胡乱发表议论,但周朴园与繁漪的婚姻不幸福却是肯定的。从这一点来说,周朴园在同鲁侍萍分手后的岁月里为寻找自己感情的寄托(即使这一点很自私),他也可能对侍萍产生怀念的感情。人,常常是不能克制自己的,尤其是一种情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周朴园亦如此。为了自己,他最后抛弃了侍萍,但对一一个曾经倾心相爱的女子起码的顾念和内疚之情总还是有的。后来他又听说侍萍抱着出生才三天的儿子投水自杀了,在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他相信或者说不如说希望侍萍是为自己而死的,因此,对于一个死人,一个为自己而死去的美丽的女子,他怀着那样一种永志不忘的追忆、顾念之情总还是有的,合情合理的。尽管这或许更应该称之为一种自我蒙蔽、自我陶醉,但却总还是有的,不能说它从未有过。于是为了让自己常常能感受到侍萍在时的那样一种淡淡的温馨,屋里的家具都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而周朴园自己也要穿三十年前的旧衬衣和旧雨衣,而他最后的表白“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总是留着为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凉,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这样的言语,无可否认其中的虚假和夸大,但同样也无可否认其中的依恋和怀念,起码的情感还是存在的,而作为当事人的侍萍被感动也就毫不奇怪了。但是他后来又忽然翻脸、不认帐,“冷笑”、“(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要多少钱吧!”、“(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这一系列动作和表现 我们也不会感到吃惊,因为这也是我们早已料到的。相反的,如果周朴园知道面前这个“像貌老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女人”就是侍萍时,马上跪下来请求她留下,向她忏悔,向她倾诉思念之苦,表示他们一定要破镜重圆,更不能使人相信,让人接受,因为我们眼前的周朴园已不再是与侍萍相爱时的周朴园,三十年的生活磨练使他的一切都变了,他比从前更加清楚的意识到名誉、地位的重要,他要维护自己的面子,维护周公馆的“平静”,更不愿意在儿子的面前戳穿自己三十年来的谎言,使一切大白于天下,在一份过时的爱情与现实的名利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一点也只能说明他的资产阶级本质,而并不能否认他的情感。

最后一点可以说明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是有其产生的根源的,还可以从他儿子周萍那里找到,周萍终究是鲁侍萍的儿子,这一点无论周朴园多么卑劣都是抹杀不了的,他(周萍)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周朴园,他的生活中曾有过他(周萍)的母亲--鲁侍萍。

作者邮箱:

话剧《雷雨》个人读书心得

有关话剧雷雨的观后感300字

观看雷雨话剧观后感作文500字

大雷雨周记

《雷雨》读后感

雷雨剧本

《雷雨》教学计划

雷雨 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

雷雨 教案

话剧雷雨的好文:周朴园的这场雷雨(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话剧雷雨的好文:周朴园的这场雷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