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wws23338com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共含14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wws23338co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篇1: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应按以下规定设置。

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一)页面设置及格式的总体要求

1. 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用计算机录入、排版和打印。全文采用A4幅面纸张,纵向打印,封面使用学校统一发放的专用封皮和设计的模板打印,论文(设计)内容为双面打印。

2.页边距:上2.8cm、下2.2cm、左3cm、右2cm;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0cm。

3.版式:页眉1.8cm,页脚1.4cm。

4.全文除特别说明以外,所有字号字体设为小四号宋体,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5磅。用英文书写的论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0磅。

5.以下格式要求均以中文书写的论文(设计)为对象,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设计),字体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用中文撰写的论文(设计)对应内容的要求相同(另有说明的除外),中文用黑体的地方,英文用加粗体。下文不再另作表述。

(四)页眉、页脚

1. 页眉、页脚:五号宋体。

2.分割线:页眉页脚均采用双线

3.页眉内容设置:奇数页内容为:广西师范学院××××(四位数年号)届本科毕业论文或广西师范学院××××(四位数年号)届本科毕业设计(按实际情况填写),居中。偶数页内容为:论文(设计)题目,居中。

4.页脚设置:页脚设置页码,左右居中。

页眉、页脚设置方法详见“毕业论文(设计)页眉页脚设置方法图示”。

(五)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

1.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0.5行, 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副标题用小三号楷体,用破折号领起,副标题应比主标题低2格。

2.专业名称、作者姓名:四号宋体,置于题目正下方,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 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作者姓名”需以英文形式书写时(如摘要的英文翻译或以英文写作的论文),应以汉语拼音的形式标注,“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的首个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名”与“名”之间用“-”隔开,“姓”和“名”之间直接空1格。居中。

示例: ZHANG Xiao-xin

用英语撰写的论文先写英文题目、专业名称、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再写对应的中文题目(小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行,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专业名称、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姓名与摘要之间空1行。(中文的英文翻译或英文的中文翻译中的题目后不空行)

3. 摘要:“摘要”两字加方括号来标识,放在摘要段的最前面, “摘要”两字用五号黑体字,两字之间空1格;摘要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英文摘要用加粗体“Abstract:”来标识,不使用方括号。首行缩进2格。中文摘要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英文摘要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

4.关键词: “关键词”三字加方括号来标识,用五号黑体字;英文关键词用加粗体“Key words:”来标识,不使用方括号;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楷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首行缩进2格。

5.中文关键词至英语题目或英文关键词至中文题目之间直接空1行。

(六)引言(或前言)

引言:“引言”二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缩进2格(用阿拉伯数字序号标注左顶格)。“引言”与中文关键词或英文关键词之间直接空1行。

(七)标题

1.标题层次的设置:

标题层次不宜设得过细,一般3~4层即可。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层次序号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一级标题序号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不要再加点号。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及正文首行均缩进2格。

方式二: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正文首行缩进2格。

理工科类论文(设计)一般采用方式二。

方式二:

1 第一层标题用四号黑体,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格,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5行。

××××××××××××××××××××××××××××××××××××××××××××××××××××××××××××××××××××××××××××××××××(正文首行缩进2格)

1.1 第二层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格,左顶格,段前0行,段后0行

××××××××××××××××××××××××××××××××××××××××××××××××××××××××××××××××××××××××××××××××××× (正文首行缩进2格)

1.1.1 第三层标题用小四号仿宋体加粗,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格,左顶格,段前0行,段后0行

××××××××××××××××××××××××××××××××××××××××××××××××××××××××××××××××××××××××××××××××××× (正文首行缩进2格)

1.1.1.1 第四层标题以后用小四号仿宋体,左顶格,段前0行,段后0行。

(八)正文

用小四号宋体,每段首行缩进2格,两端对齐,段前0行,段后0行,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

(九)图、表、公式

1.图:图左右居中。图题五号宋体,置于图正下方。在整篇文章中按图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如:图1、图2...

示例:

图2 振荡电路接口

2. 表格:表体左右居中。表题用五号宋体,置于表上方,居中。在整篇文章中按表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如:表1、表2...

示例:

表1 外部存储器选通逻辑关系

3.公式:公式左右居中。公式序号用五号宋体,置于公式最后一行右侧,公式与编码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格,在整篇文章中按公式出现的顺序用带小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编码,如(1)、(2)...

示例:

(十)结束语

“结束语”三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用方式一标题序号的,“结束语”三字缩进2格,用方式二标题序号的,“结束语”三字左顶格,段前0.5行,段后0行。

(十一)注释

1.注释的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①、②、③...,置于需要说明的地方右上角。注释的内容采用脚注的方式。

注释的格式使用word自动生成,设置方法详见附录“毕业论文(设计)注释设置方法图示”。

2.脚注中注释的序号及内容用小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

示例:

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① ,但即便如此......

……

①“人力资源部”的概念是在上世纪末从美国引入的,在此之前,我国企业中的人事管理部门叫人事部。 人事部是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形式上进行管理的部门,管理的是组织内部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事;人力资源部是对和企业发生联系的各类人员形成的资源进行管理的部门,它的管理范围不只限于组织内部。如,有些公司把本来不属于本公司职员的销售商也列入本公司人才培训计划,因为销售商对于该公司来说,也是一种人力资源。

(十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排版要求:

(1) “参考文献”四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5行,段后0行。参考文献的内容用五号宋体,左顶格,序号与文献内容之间空1格,行间距固定值20磅。

(2)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用英文写作的论文后的参考文献以“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条文献只与文中一个序号相对应,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

2. “参考文献”的使用规则:

(1)引用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必须标注参考文献。

(2)文后参考文献表统一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序号必须与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序号一一对应。

(3)参考文献序号在正文中以上标的形式出现,如“劳动创造了人[2]”。

(4)文献页码的标记

凡引用文献,必须标明引用内容在文献中的页码。页码的标注有两种情况:

①在文中只引用1次的参考文献,应当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标明页码,在文中不标页码。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裴伟[570,83]提出......”。如遇连续页号,可标注起讫页号。如:莫拉德对称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7]。

③同一文献在正文中被多次引用时,应在正文中不同地方标注该引文首次被引用时编排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文后参考文献表只出现一次该文献题名,在参考文献表中不标页码。

示例: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

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 “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

参考文献:

[1] 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33-3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3] 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5):38-39.

在上例中,参考文献第[2]条在文中被2次引用,那么在文中只标注该文献第一次被引用时在参考文献表中的序号,同时标明所引用的内容在该文献中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则不列出页码(这样做是为了使参考文献列表更加简明,否则,如果同一文献被引用50次,就要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50次列出相同的文献)。在文中只引用1次的文献,则要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标明页码,在文中不标明页码,如[1]、[3]两条(这样做是为了正文更加简洁,方便阅读)。

3.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整理)

⑴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7]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8] 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19.

[9] 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 张加铨,关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37.

⑵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1]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1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13] 闵周植.‘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19,(1):16-18.

⑶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1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⑷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

[15] GB/T 7714-2019,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16] JT/T 623-2019,集装箱吊具[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19.

⑸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17]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⑹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8]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

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19] 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19.

⑺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DK”“MT”和“CD”等的电子文献,只须将对应的印刷版中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其余项的格式相同。但对于载体为“OL”(即联机网络)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印刷版中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以外,尚须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目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建议在网址和相应的文献间建立起超链接,以方便查阅。

[21]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19-12-19)[2019-04-15].

[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效应应用中的预置光栅方法:中国, 1580873[P/OL].

(2019-02-16)[2019-04-28].

[23]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 ,

18(2):4.[2019-01-18]. ;channelid=51954.

对网上文献的引用,在网上可以省略作者和题名等信息,但印刷在纸张载体上应作完整著录。

4.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和关系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将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后;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如:

⑴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①E-mail from Eugene Garfield,2019-11-30.

⑵档案资料

②叶委员剑英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中央档案馆。

⑶内部资料

③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内部资料《目标教学基础》有关章节。

⑷书稿

④参考陶云关于物质理论书稿。

⑸古籍(19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⑤[宋]沈括:《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⑥《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清]纪昀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⑹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

⑦转引自杨兴培:《危险犯质疑》,载《中国法学》20第3期。

如“转引自”类文献中有原文献,应将其原文献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⑺待发表文献

⑧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等。玉米鼠耳病消长规律及玉米受害损失测定。应用生态学报(待

发表)。

⑨ Egghe L, Rousseau R, Rousseau S. 2019. TOP-curves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⑻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

⑩蔡仁厚上旬在济南参加“第五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时的发言。

5.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⑴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⑵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6.更详尽的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参见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

(十三)附录

1. 附录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B”。“附录A”三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

2.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要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序号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B3),[A4]等,分别表示附录A的图1、附录B的表2、附录B的公式3、附录A的参考文献第4条。

3.附录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

(十四)致谢

“致谢”二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首行缩进2格。

(十五)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四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十六)声明

1.“声明”二字之间空2格,用三号黑体,加粗,独立成行,居中。段前1.5行,段后0.5行,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

2.“声明”部分独立成页(声明使用学校统一的内容)。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装订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及相关材料按照要求装订,并装入学校统一印制的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袋中。

(二)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①封面→②说明书(设计类适用) (可以没有)→③目录→④正文→⑤参考文献→⑥附录(可以没有) →⑦致谢、作者简介→⑧声明。

篇2: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一、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1.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2.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文。

3.论文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

(1)图:由“图”和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 1 ”。图应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

(2)表:由“表”和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 、“表 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 1”。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 2-13 )”、“式( 4-5 )”,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 + 、- 、* 、/ 、≤≥等)转行。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论文的文档格式

(1)论文题目:三号黑体;

(2)目录:三号黑体;

1 ( 章的标题 ) ……………………….… 1 (三号黑体字)

1.1 ( 条的标题 ) ………………….….… 2 (小三号黑体字)

1.1.1 ( 款的标题 ) ………………………3 (四号黑体字)

1.1.1.1( 项的标题 ) ………………….4 (小四号黑体字)

(3)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 20 磅;英文摘要:小三号,摘要内容:四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单倍行距;

(4)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

(5)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 0.5 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四号黑体;

(6)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 20 磅 ;

(7)参考文献:五号宋体,行距 16 磅 。

5.论文一律用A4(210 mm × 297 mm) 大小的白纸双面打印并装订(左装订)成册。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 25 mm ,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 20 mm 。

二、各部分规范的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应包括论文封面、目录、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引言、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封面

一律采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专用封面。封面内容均须打印,论文题目为三号宋体加粗,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等为四号宋体加粗,日期为小四号宋体。

2.目录

目录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序号。

3.题目

题目是反映论文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要求如下:

(1)题目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词藻。

(2)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

(3)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4)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4.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明归纳,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用语要规范,一般不用公式和非规范符号术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在 300 字左右。

论文应附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以便于进行国际交流。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应明确、简练,其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一般不宜超过 250 个实词。

5.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和自由词: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列出 3 ~ 8 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关键词间空格 1 个字符。

6.引言(或前言)

引言又叫前言,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言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范围和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的撰写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应达到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其他具体要求有:

(1)主题的要求

A.主题有新意,有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价值;

B.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C.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2)结构的要求

A.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 章、节、小节等分别以“ 1 ”、“ 1.1 ”、“ 1.1.1 ”、“ 1. 1.2 ” 、“ ( 1 )”或“一、”、“(一)”、“ 1 . ”、“( 1 )”等数字以树层次格式依次标出。

B.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均不应出现技术性的错误;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不弄虚作假。

8.结论和建议

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主要包含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研究设想和改进建议。

9.参考文献

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个别专业的外,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按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顺序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可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各专业应统一著录格式 。建议院(系)按照本学科通行惯例制定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也可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 — 2019 (见附件)”或参照下面格式。

著录格式:

(1)著作: [ 序号 ] 作者 1 ,作者 2 .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2)期刊: [ 序号 ] 作者 1 ,作者 2 .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 ( 期数 ) : 引用部分起止页.

(3)会议论文集: [ 序号 ] 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注:文献中的作者数量低于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其后加“等”字即可;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10.附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3)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4)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式(一)”、“式(二)”;“文献 [ 一 ] ”、“文献 [ 二 ] ”等。

11.致谢

感谢对论文工作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

三、毕业论文(设计)装订存档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按以下顺序左侧装订归档:

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情况记录→答辩记录→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含外文资料及中文译文)→致谢。

篇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形式结构

二、毕业论文的撰写内容与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读者通过标题可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2个实词。

(二)摘要、关键词和设计说明

1.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300—500字为宜。

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

2.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以250—400个实词为宜。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英文关键词(Keywords3—5个)。

3、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需附有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字以内,外文字数为100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宜。

(三)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或背景

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章节标题、公式图表符号必须规范统一。论文主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

(2)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的设计实现,包括实验数据的获取、数据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处理与分析、各部分的设计计算等;

(3)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依据、创新见解、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

(4)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自然科学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论证充分、论据可靠,恰当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模型或方案设计,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结论应着重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五)中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列入的文献应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六)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包括本科期间发表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论文或被鉴定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等成果,应在成果目录中列出。此项不是必需项,空缺时可以略掉。

(七)致谢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对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内容限一页。

(八)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详细数学推导、程序全文及其说明、复杂的图表、设计图纸等一系列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材料。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正文。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求

(一)字数

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5000字。各专业可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文字和字数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 三号宋体加粗

各部分标题 四号黑体

中文摘要、关键词标题 五号黑体并加方括号

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 五号楷体

英文摘要、关键词标题 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加粗并加方括号

英文摘要内容 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 New Roman)

目录标题 三号宋体加粗

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 四号黑体

目录中其他内容 小四号宋体

正文 小四号宋体

注释、参考文献标题 小五号黑体并加冒号

注释、参考文献内容 小五号宋体

致谢、附录标题 四号黑体

致谢、附录内容 小四号宋体

论文页码 页脚居中、阿拉伯数字(五号新罗马体)连续编码

(三)关键词

摘要正文下方另起一行顶格打印“关键词”款项,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四)目录

目录应另起一页,包括论文中的各级标题,按照“一……”、“(一)……”或“1……”、“1.1……”格式编写。

(五)各级标题

正文各部分的标题应简明扼要,不使用标点符号。论文内文各大部分的标题用“一、二……(或1、2……)”,次级标题为“(一)、(二)……(或1.1、2.1……)”,三级标题用“1、2……(或1.1.1、2.1.1……)”,四级标题用“(1)、(2)……(或1.1.1.1、2.1.1.1……)”。不再使用五级以下标题。

(六)名词术语

1、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2、特定含义的名词术语或新名词、以及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代替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3、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姓前名后的原则书写,如:CRAY P,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RAY, 应写成CRAY P。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七)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1、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2、在不涉及具体数据表达时允许使用中文计量单位如“千克”。

3、表达时刻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下午3点10分”,不能写成“3h10min”,在表格中可以用“3:10PM”表示。

4、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

(八)数字

1、无特别约定情况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年份一律使用4位数字表示。

3、小数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数,需在小数点之前加0。但当某些特殊数字不可能大于1时(如相关系数、比率、概率值),小数点之前的0要去掉,如r=.26,p<.05。

4、统计符号的格式:一般除μ、α、β、λ、ε以及V等符号外,其余统计符号一律以斜体字呈现,如ANCOVA,ANOVA,MANOVA,N,nl,M,SD,F,p,r等。

(九)公式

1、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一点,可在运算符号(如“﹢”、“﹣”号)处转行,等号或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

2、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独立序号,如(49)或(4.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应出现某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3、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

(十)表格

1、表格必须与论文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出现与论文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2、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和序号。标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不加标点,序号写在标题左方。

3、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

4、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标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5、表格应放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

(十一)图

1、插图应与文字内容相符,技术内容正确。所有制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每幅插图应有标题和序号,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5或图6.8。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重复,不跳缺。

3、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写代号的意义。

4、图与图标题、图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5、对坐标轴必须进行文字标示,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十二)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采用篇末注,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十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每一条参考文献著录均以“.”结束。具体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

1、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2、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文献是会议论文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文献是来自报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报告者. 报告题目[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

6、文献是来自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7、文献是来自国际、国家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8、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文献来自电子文献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献题目[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以只选择一项).

电子参考文献建议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十四)附录

论文附录依次用大写字母“附录A、附录B、附录C……”表示,附录内的分级序号可采用“附A1、附A1.1、附A1.1.1”等表示,图、表、公式均依此类推为“图A1、表A1、式A1”等。

四、毕业论文印刷与装订顺序

毕业论文应按以下顺序装订:封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登记表→学术诚信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成绩评定记录

篇4: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根据《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的规定,为统一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格式,特制定本规范,供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及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时执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正式文本的内容构成

我院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正式文本依次由以下部分构成:

1.封面。

2.“目录”页(目录页的具体内容及格式见后)。

3.中、英文“内容摘要”、“关键词”(此部分单独成页)。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紧随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后排版,不单独另行成页。

4.论文的正文部分(此部分单独起页开始。正文部分的文字表述及排版格式见后)。

5.“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有不少于5种以上的参考文献,可以是著作、论文,也可以是网址。“参考文献”列于论文正文之后,单独成页。具体要求见后。

6.“致谢”。用于表达作者的写作心得及对相关人员的感谢,此部分不是论文的必备部分,具体由各院(系)在院(系)范围内作统一要求。

二、“目录”页的具体内容及格式

1.“目录”部分单独成页编排,称为“目录”页,置于继封面之后的第1页。

2.“目录”页中正文部分的内容只列到二级标题为止,不列三级以下的小标题。

3.“目录”页中所列内容必须相应标出其在论文中的页码数。(论文除“目录”页外,其它均须打印出页码数,由前往后依次排序。)

4.“目录”页表述及排版格式可从两种格式(文科、理科)中选择一种,各院(系)应当选择其中一种在院(系)范围内统一执行。

三、中、英文“内容摘要”、“关键词”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这一部分包括(中文的)“内容摘要”、“关键词”和相应的英文的“Abstract”、“Key words”四个部分,依次在同一页中排版打印,一页不够的,可以顺延下一页。

2.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和Abstract、Key words及其后面加上的冒号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如:

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加黑,缩进两格)×××。(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关 键 词:(宋体,小四号,加黑)×××□□×××□□×××□□ (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Abstract:(宋体,小四号,加黑)×××。(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Key words:(宋体,小四号,加黑)×××□□×××□□×××□□ (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3.内容摘要字数为200个字符左右;关键词必须是词组,且一般在3~5个之间。

四、论文“正文”部分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

1.论文“正文”部分的论述可以有三级以下标题。

2.论文“正文”各级标题的表述格式必须与“目录”页中所选择的格式一致。

3.论文“正文”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均自顶格起空两格开始排版,或者自顶格开始排版。

4.论文“正文”部分的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打印;三级以下标题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打印。其他内容(除论文注释、图表说明外)均用宋体小四号打印,不加黑。论文注释和图表说明用宋体小五号打印。

五、论文注释的表述格式

1.文科专业毕业论文必须有适量适当的论文注释,用以注明所引资料的来源,或用以作者对文中某观点、某概念等的补充说明。文科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论文注释统一采用脚注(即页末注)形式,每页的注释单独排序号。

2、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不采用脚注形式进行注释,需要进行注释的,置于参考文献中。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集中放在论文(设计)的正文之后,单独成页排版,数量应不应少于5种。具体表述格式见后。

3.文科专业毕业论文注释的表述统一采用下列格式:

(1)引自著作的,表述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如果所引注的著作为两人以上合著,则作者名并列,中间用顿号间隔,其他不变;如果所引注的著作为主编或编著类的著作,则在作者后加上“主编”或“编著”字样。例如:

①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第86页。

②余能斌主编:《民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版,第189页。

(2)引自论文的,表述格式为:作者:《论文的篇名》,《期刊杂志的名称》×××年第××期。例如:

王家福:《21世纪与中国民法的发展》,《法学家》年第4期。

(3)引自报纸的,表述格式为:作者:《文章的篇名》,《报纸名称》×××年××月××日第××版。

(4)引自译著的,表述格式为:[德]伯恩·魏德士著,丁小春、吴越译:《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16页。

(5)引自网络的,表述格式例如:

[美]W.N.赫菲尔德著,陈端洪译:《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

(6)引自外文文献的,表述格式如下:

著作类如:H . H . Marshal , Natural Justice , London : Sweet & Maxwell ,1959 , p.8.

期刊论文类如:W . Stanners , Inflation and Growth ,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 , p.378 .

(7)凡著者(主编者)在4人以上的,只列第一名著者(主编者)名称,后加上“等”字。例如,刘少阳等(主编、编著):………,其他同上述。

六、“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

1、文科专业“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

(1)文科专业毕业论文必须列出不少于5种以上的参考文献。该参考文献用以说明论文写作的背景资料。

(2)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置于论文正文之后,单独成页排版。

(3)“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顶格。其他所列的具体参考文献转行空两格排版,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4)参考文献的具体表述格式与上述论文注释中的格式一致,只是对于著作,不用列出页码。

文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具体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黑)

[1]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2]肖永平、王承志:《晚近欧洲冲突法之发展》,《中国法学》2019年第5期。

[3] ××××

[4] ××××

[5] ××××

2、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

(1)按照理工科学术研究的习惯,其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主要用于注明论文(设计)中所参考文献的来源。作者对论文(设计)中某观点或概念的说明,也置于参考文献中进行。统一采用尾注(文末注)的形式。

(2)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依次采用[1]、[2]、[3]……的序号。

(3)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各项内容的表述顺序为(下列各类参考文献的各项内容不得缺省):

a.参考专著的:作者.著作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b.参考期刊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号.

c.参考论文集中的论文的:论文作者.论文题名.论文集主编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d.参考报纸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参考外文版专著、期刊、论文集、报纸等:按照上述顺序用原文表述各项内容,切忌中文与外文混用。

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

[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17(1):84~86.

[2]强文久,元章,雯荣.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

[3]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81~89.

[4]Wayn Carmichale. The toxins of cyanobacteria.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270(1):78~86.

[5]Buchberger B, Collins G E, Loos R.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98:58~76.

[6]Yu S Z. Drinking water and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ang Z Y, Wu M C and Xia S S, eds, Primary Liver Cancer. Beijing: Beijing Springer, 1992:30~37.

七、篇幅要求

文科本科不少于8000字符,专科不少于6000字符;理工科本科不少于5000字符,专科不少于4000字符。音、体、美等专业可视情况酌减,但相应院(系)应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报教务处核准备案。

八、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打印规范要求

1.各部分的字体和字号,执行上述各部分的规定。

2.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正文行间距1.5倍。页眉统一为: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宋体,5号,居中,并加下双线,宽度3/4磅。目录不加页眉,从摘要开始,直到致谢,每页都要添加;页脚添加页码,黑体,5号,居中,不带其它任何修饰符号。目录不加页脚,从摘要开始,直到致谢,每页都要添加,可参考学校提供的《正文部分页眉页脚模板》

3.统一采用A4纸单面打印(含封面),打印完毕后加装学校统一印发的硬皮纸封面,并进行胶印。

篇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为统一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格式,特制定本规范,供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时执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正式文本的内容构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式文本依次由以下部分构成:

1.封面(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指定纸张类别、打印格式、装订要求);

2.论文原创性说明;

3.文献综述;(外国语学院还须有3000字左右的文献翻译)

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5.Abstract和Key words;

6.目录;

7.论文的正文部分;

8.注释(文科采用);

9.参考文献;

10.附录(理工科采用,不是论文必备部分);

11.“致谢”(单独成页,此部分不是论文的必备部分)。

二、文献综述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文献综述包含四部分:概述、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2.文献综述排版参照正文格式排版,字数3000字左右。

3.文献翻译的内容及格式由外国语学院自行规定。

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中文的“摘要”、“关键词”为一页,英文的“Abstract”、“Key words”另起为一页,如一页不够的,可以顺延下一页。中英文的“摘要”、“关键词”放于文献综述之后,不需标注页码。

2.中文“摘要”、“关键词”及其后面加上的冒号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英文 “Abstract”、“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加黑,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不加黑。

3.“摘要”字数为200-400个字符;“关键词”必须是词组,且一般在3-5个之间。

4.“关键词”中词组与词组之间要空两格,以便于区分。

四、“目录”页的具体内容及格式

1.“目录”部分单独成页编排,称为“目录”页,置于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之后。

2.“目录”页中正文部分的内容一般只列到二级标题为止,最多不能超过三级。

3.“目录”页中所选择的格式与论文“正文”各级标题的表述格式必须一致。

4.论文从正文开始编排和打印页码数,“目录”页中所列内容必须相应标出其在论文中的页码数。

5.“目录”页表述及排版格式可从下列两种中选择一种,各院(系)应当选择一种格式统一执行。

格式一:(建议文科类采用此格式)

目 录(居中,宋体小二号,加黑)

(二)××××………………………………………………………2

(三)××××…………………………………………………………4

二、××××………………………………………………………………6

(一)××××…………………………………………………………8

(二)××××…………………………………………………………9

(三)××××…………………………………………………………11

三、××××××…………………………………………………………12

(一)××××………………………………………………………12

(二)××××………………………………………………………14

(三)××××………………………………………………………16

注  释………………………………………………………………………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19

[说明:在本页中,除“目录”二字外,其它统一由宋体小四号排版打印]

格式二:(建议理工科类采用此格式)

目 录(居中,宋体小二号,加黑)1.1××××(二级标题)……………………………………………1

1.2××××…………………………………………………………4

1.3××××……………………………………………………………6

2.×××××………………………………………………………………8

2.1××××………………………………………………………………8

2.2××××……………………………………………………………11

2.3××××……………………………………………………………13

3.×××××………………………………………………………………14

3.1 ××××…………………………………………………………14

3.2××××……………………………………………………………15

3.3××××…………………………………………………………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19

[说明]:在本页中,除“目录”二字外,其他统一由宋体小四号排版打印]

五、论文“正文”部分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

1.正文部分单独起页,从1开始排序编排和打印页码数。

2.论文“正文”部分的论述可以有三级以下标题。

3.论文“正文”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可以自顶格开始排版或者自顶格起空两格开始排版。

4.论文“正文”部分的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打印;三级以下标题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打印。其他内容(除论文注释、图表说明外)均用宋体小四号打印,不加黑。论文注释和图表说明用宋体五号打印。

六、论文注释的表述格式

1.文科专业毕业论文可以有适量的论文注释,用以注明所引资料的来源,或用以作者对文中某观点、某概念等的补充说明。注释可采用脚注(即页末注)的格式,每页的注释单独排序号。外语专业可根据专业情况由外国语学院统一要求采用夹注的格式。

2.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不采用脚注形式进行注释,需要进行注释的,置于参考文献中。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集中放在论文(设计)的正文之后,单独成页排版,数量应不应少于5种。具体表述格式见后。

3.文科专业毕业论文注释的表述统一采用下列格式:

(1)引自著作的,表述格式例如:作者:《书名》,××××出版社××××年版,第××页。如果所引注的著作为两人以上合著,则作者名并列,中间用顿号间隔,其他不变;如果所引注的著作为主编或编著类的著作,则在作者后加上“主编”或“编著”字样。

例如:

①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86页。

②余能斌主编:《民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第189页。

(2)引自论文的,表述格式例如:作者:《论文的篇名》,《期刊杂志的名称》××××年第××期。

例如:王家福:《21世纪与中国民法的发展》,《法学家》2019年第4期。

(3)引自报纸的,表述格式例如:作者:《文章的篇名》,《报纸名称》××××年××月××日第××版。

(4)引自译著的,表述格式例如:[德]伯恩·魏德士著,丁小春、吴越译:《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16页。

(5)引自网络的,表述格式例如:

[美]W.N.赫菲尔德著,陈端洪译:《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2019年6月12日。

(6)引自外文文献的,书名、论文名用斜体表述格式如下:

著作类如:H .H .Marshal,Natural Justice ,London : Sweet & Maxwell,1959, p8

期刊论文类如:W . Stanners , Inflation and Growth ,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6 (20) , p378

(7)凡著者(主编者)在4人以上的,只列第一位著者(主编者)姓名,后加上“等”字。例如,刘少阳等(主编、编著):………,其他同上述。

七、“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

1.文科专业“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要求:

(1)必须列出不少于5种以上的参考文献,文中提及者必须列入参考文献,用以说明论文写作的背景资料。

(2)参考文献置于论文正文之后,单独成页排版。

(3)参考文献依次采用[1]、[2]、[3]……的序号。

(4)“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顶格。其他所列的具体参考文

献转行空两格排版,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5)中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第一个字笔划由小到大排序;英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第一个字母排序。其它表述格式与上述论文注释中的格式一致,著作可不用列出页码。

文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具体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黑)

[1]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版。(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2]肖永平、王承志:《晚近欧洲冲突法之发展》,《中国法学》2019年第5期。

[3] ××××

[4] ××××

[5] ××××

2.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的表述格式要求:

(1)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主要用于注明论文(设计)中所参考文献的来源。作者对论文(设计)中某观点或概念的说明,也置于参考文献中进行。统一采用尾注(文末注)的形式,单独成页排版。

(2)参考文献依次采用[1]、[2]、[3]……的序号。

(3)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各项内容的表述顺序为:

a.参考专著的:作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b.参考期刊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号.

c.参考论文集中的论文的:论文作者.论文题名.论文集主编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d.参考报纸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参考外文版专著、期刊、论文集、报纸等:按照上述顺序用原文表述各项内容,书名和论文名用斜体,切忌中文与外文混用。

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具体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

[1] 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17(1):84~86.

[2]强文久,元章,雯荣.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3~167.

[3]詹东风.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81~89.

[4]Wayn Carmichale. The Toxins of Cyanobacteria.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270(1):78~86.

[5]Buchberger Collins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98:58~76.

[6]Yu S Z. Drinking Water and Primary Liver Cancer. Beijing: Beijing Springer, 1992:30~37.

八、篇幅要求

文科专业毕业论文一般不少于8000字符,理工科不少于5000字符,音、体、美等专业可视情况酌减,但相应院(系)应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报教务处核准备案。

九、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打印规范要求

1.各部分的字体和字号,执行上述各部分的规定。

2.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

3.行间距为24磅。

4.统一采用A4纸打印,加封面装订。

篇6: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一)选题:应严格做到一人一题,应使用简体中文写作,论文中出现的数字、计量单位等应按照我国图书报刊编辑要求和法定计量标准书写,英语译文必须按现行通用译法翻译。

(二)字数:各院系可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合理的正文字数,建议不少于4000字。

(三)内容及编排顺序:内封、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Abstract、Keywords、目录、引言(绪论)、正文主体部分、结论(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含注释)、附录、致谢。

(四)正文文献引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关于正文文献引用的规定,我校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文献(详见写作模板)。

(五)图、表和公式

1、内容要求:

每一个图、表均应有简短确切的文字标题。图应使人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表除了文字标题外,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作为表注横排于表题下。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使用公式编辑器编写。

2、格式要求:

图、表、公式均应有编号,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编排,从“图1”、“表1”和“(1)”连续编号顺延到“主要参考文献”之前。图、表、公式较多时,可分章编号。

图、表均应有文字标题,图、表的编号与文字标题之间用冒号隔开,图的编号和标题应位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编号和标题应位于表的上方居中,表的编排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

公式应另起行并左缩进若干字符,与周围文字留出足够的空间区分开。如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应右端对齐,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

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其长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分子和分母中较长的一方。如正文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如将分数线书写为“/”,将根号改为负指数。

(六)文中标题:

1、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按五级标题进行标注

(1)一级标题为“一、”、“二、”、“三、” ……;

(2)二级标题为“(一)”、“(二)”、“(三)” ……;

(3)三级标题为“1.”、“2.”、“3.” ……;

(4)四级标题为“(1)”、“(2)”、“(3)” ……;

(5)五级标题为“①”、“②”、“③” ……。

2、理工类专业:一般按四级标题进行标注

(1)一级标题为“1 ”、“2 ”、“3 ” ……;

(2)二级标题为“1.1”、“2.1”、“3.1” ……;

(3)三级标题为“1.1.1”、“2.1.1”、“3.1.1” ……;

(4)四级标题:“1.1.1.1”、“2.1.1.1”、“3.1.1.1”……;

(七)版式:使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打印并装订(距左10mm处装订)成册;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可根据需要在页眉和页脚加注相关内容;从阿拉伯数字“1”起自正文所在页至致谢所在页连续编号;单面打印。

篇7: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 行文

用字规范。论文中所用汉字必须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汉字,所有文字必须字面清晰,若必须更改,要使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标准校对符号,不能随意涂抺。

段首规范。论文的每一自然段、每一层次单行列示的题序和标题前均按汉字书写习惯缩进(即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专门规定“居中”的除外),而不宜按英文格式悬挂缩进。一般情况下,英文文字的首段左边应顶格,但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左边需空两个半角字符。

字符规范。论文中所有英文大、小写一律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半角字符。论文中所有中文表述内的标点符号应当统一用全角状态下的字符;而所有英文间的标点符号则统一用半角字符,但均应在标点符号后加一空格。论文中凡是涉及阿拉伯数字的一律用半角字符(如12345),而不宜用全角字符(如12345)。

避免背题。论文中凡是单列一行的各级标题均不得背题(即标题出现在某页的最后一行,内容在次页),必要时应强制使用相关软件中另起一页的排版功能。

(二) 正文主体

论文中除“引论(或导论、绪论)”部分和“结语(或结论)”部分不需列出题序外,其他表明论文层级的内容应当统一由题序数字和标题表明相应的层次。若无特别需要,文中不宜用特殊符号来标示论文的各级层次(如:“●”和“■”等)。具体要求如下:

条次格式。条次是正文的第一层次,在标题前以“一、”、“二、”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则标示为:“一、”。题序和标题占一行,段前空一行,三号黑体,加粗,居中,题序和标题之间用顿号间隔(而非下圆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款次格式。款次是正文的第二层次,在标题前以“(一)”、“(二)”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则标示为:“(一)”。题序和标题占一行,四号宋体,加粗,行首空两格,题序和标题之间不加标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项次格式。项次是正文的第三层次,在标题前以“1.”、“2.”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则标示为:“1.”。题序和标题占一行,小四号宋体,加粗,行首空两格,题序和标题之间用下圆点(用英文全角“.”)间隔(而非顿号:“、”),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目次格式。目次是正文的第四层次,在标题前以“(1)”、“(2)”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目则标示为:“(1)”。题序和标题占一行,小四号宋体,行首空两格,题序和标题之间不加标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其他格式。当项次下无目次时,也可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用“(1)…………;(2)…………;(3)…………。”等的行文方式列举事项。但若有目次时,应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采用“包括…………、…………和…………等。”或“一是…………;二是…………;三是…………。”等类似的行文方式。若在文中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顺序词时,其后不能使用顿号:“、”,而必须使用逗号:“,”。

(三) 表格

表格编序。论文中的表格应当统一编序(如:表1),采用方式应与插图和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用拉伯数字,且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每个表格应拟表名,如:表。

表格导入。论文中凡导入表格时,均应使用类似“见表X所示”的导入语,不宜用“见下表所示”。表格导入语不宜直接用于论文各层级的标题中,如:“1.(详见表1)”。

表序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两格,置于表格上方,标为“表X 表”,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表格设计。表格形式全文应当统一,可选用上下有线而左右无线的开口式表格、四边有线的封闭式表格或三线式表格等,设计上应当尽量简洁且排列整齐美观(如表内出现换行时,即可考虑取消页面设置定义的“间距”限制)。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相应的计量单位,或者在表头靠右边注明相应的主要计量单位(如“计量单位:元”),右缩进两格。

表内内容。表内文字或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或其他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填注。表格内各项目栏内容(或数据)的字号可根据需要适当调小(宜用小于正文半个字号),但全表的字号应当统一。一般情况下,表内数据来源的交待用注释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别需要时,也可于表底另设一段专列“资料来源:”项(首行缩进,小五号楷体,内容转行时则悬挂缩进两个空格)。一般情况下,表序、表题、表格与表底所附必须的“资料来源”项最好同页,若表格实在需要分页时,表格标题行应当重复。

表格运用。论文中凡运用表格数据时,均应使用“见表X所示”的使用语,不宜用“见上表所示”。

(四) 插图

插图编序。论文中的插图要精选。图序方式应与表格和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如:图1)且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若全文仅有一个插图时,亦可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插图导入。论文中凡导入插图时,均应使用类似“见图X所示”的导入语,不宜用“见下图所示”。插图导入语不宜直接用于论文各层级标题中,如:“3.(详见图1)”。

图序图名。插图的结构设计上应简洁且排列美观,线条之间的关系清楚(选用箭头)并尽量减少交叉。图序和图题置于插图下方,标为“图X 图”,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若某插图由若干个分图所组成,则各分图用“图Xa”、“图Xb”、“图Xc”……标出。插图内有关文字的字号可据需要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插图来源的交待用注释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别需要时,也可于图序和图题下另设一段专列“资料来源:”项以及“图标说明项”(首行缩进,小五号楷体)。插图、图序、图名及必须的“资料来源”和“图标说明项”必须排于同一页内。

插图运用。凡在论文中运用插图资料时,均应使用“见图X所示”的使用语,不宜用“见上图所示”。

(五) 公式

公式编序。论文中的公式应标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编序方式与表格和插图统一,如:“(式1)”。公式的序号“(式X)”排在公式版面内容居中并靠右侧,且全文所有公式的右边页距应当相等(可统一右缩进两个字符处理)。

公式导入。论文中凡导入公式时,均应使用类似“见式X所示”的导入语,不宜用“见下式所示”。公式导入语不宜直接用于论文各层级标题中,如:“3.(详见式1)”。

公式格式。公式格式编排时,凡是数学类公式均应使用word软件或其它软件中附带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文本类公式亦可采用其它方法编辑。公式主体应当单列一行,居中,具体公式与表示序号的“(式X)”之间不需要加虚线连接。

公式运用。论文中凡是运用公式时,或者是对公式的某值内涵进行解释时,均应采用“式X中”的使用语,而不宜用“见上式”、“上式中”、“(式X)中”和“式(X)中”。

(六) 数字

年代标示。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03-18”和“20世纪50年代”等,但模糊的年代数可用汉字表示,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等。避免使用“本世纪”和“上世纪”,可用“下世纪”。公历年份不能简写,如“20”不能写成“2019年”。

数值标示。各种计数、计量以及确切的数字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0位专家”和“30个项目”等,但模糊的数字须使用汉字,如“十多位专家”和“三四十个项目”等。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5%~8%”不能写成“5~8%”等。

数码标示。数码千分位使用空格(国际标准),不得使用逗号(美国标准),如“123456元”应写为“123 456元”,不宜写成“123,456元”。负数一律写成“-123”(负号用宋体)。两组以上的阿拉伯数字组之间如果没有计量单位,就不宜直接使用顿号,必须用逗号连接,如“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200,250和300件”,但如果有计量单位时,则可使用顿号,如“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200台、250套和300件”。

数区标示。数字和时间的区间不得使用连字符“-”或一字线“—”,而应使用“标点符号”中的波浪线“~”。如:“x的取值范围为0~30”不能写成“x的取值范围为0—30”,“论文写作时间为2019年11月28日~2019年5月28日”不能写成“论文写作时间为2019年11月28日—2019年5月28日”。但若仅表示年份区间可用连字符“-”(如:“2019-2019”)。参考文献页码的区间范围用英文状态下的连字符“-”表示,而不用中文中的一字线“—”与波浪线“~”。

其他标示。其他特殊要素的标示方法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的要求执行。

(七) 软件

软件设计中的流程图和源程序清单,一般应当按软件文档格式作为“附件”在论文后列出,不列入论文内。特殊情况下不便列出时,可在答辩时展示。

(八) 其他

英文简称。论文中有关国际性组织的专有名词英文缩写首次出现时,要用中文写出全称,并在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简写的英文大写字母符号组合,后文才能用英文简称。例如:“2019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后……。根据WTO规则要求……”。

英文书写。英文按标准格式书写。

英文人名。注意区别外国人名中的分隔符(如马克?吐温)与英语中的缩写符(如A. C. Littleton)使用上的区别。如: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罗伯特?S. 卡普兰(Robert S. Kaplan)。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计量局的有关具体规定执行。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执行。

规范用词。行文时要注意:区分“必须”与“必需”等类似的近似词组;区别“帐”与“账”等类似相形字使用时的微妙差别;统一使用“其他”、“人才”和“惟一”等词组,不得使用“其它”、“人材”和“唯一”)。具体用法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9年12月19日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19年3月31日起试行)的要求。

其他事项。其他未涉及的论文写作中的有关事项,可参照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87年发布的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执行。

篇8:自考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格式规范?

自考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的结构与要求报告包括标题、内容摘要、索引关键词、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全文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个汉字(含较简单的图表、程序段等),经济管理和文法类不少于10000个汉字。报告一律打印,不得手写。

步骤/方法

1

报告标题

报告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报告标题应能体现报告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报告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报告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

2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报告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不超过200个汉字。

3

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报告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4

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报告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5

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报告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做为专业技术类报告的第一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管理类和文法类报告的绪论即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报告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

专业技术类:第一章;1.1;一、;1.;(1);①;

经济管理、文法类:1;1.1;一、;(一);①。

6

后记

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工作、报告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报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设计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数量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0篇,经济管理和文法类不少于15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准确的网页地址。

8

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报告确有作用的材料(如外文文献的复印件和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过程、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以编制成报告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报告应达到的文字数量。

[自考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格式规范?]

篇9: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关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篇10: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撰写要求

二、中英文设计总说明(或论文摘要)

1、设计总说明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以500字左右为宜,并译成英文。

2、论文摘要应能概括研究题目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中文摘要在400字左右,并译成英文。

3、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及页码应与正文中的一致。

四、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及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1、绪论应说明本题目的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题目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题目的指导思想;阐述本题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题目中的应用,题目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3、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和综合,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题目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应按规范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六、致谢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题目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七、附录(样张见第28页)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源程序等。如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六、经管类

学生根据地方经济建设情况或企业实际,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分析数据,完成论文字数在1以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2篇以上外文文献。

第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

论文页面设置

页面设置:A4、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 厘米,页眉页脚各1.5厘米。

行间距:1.5倍行距;

页码: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脚右侧。封面、中英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和目录不编入论文页码。

字体和字号

章 标 题(一级标题): 三号黑体加粗

节 标 题(二级标题): 小四号黑体加粗

条 标 题(三级标题): 小四号黑体

正 文: 小四号宋体

页 码: 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二)中英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样张见第18页)

1、中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

中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包括:“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加粗)、摘要正文和关键词(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加粗),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见样张2。

2、英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样张见第19页)

英文设计说明(论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见样张3。

(三)目录(样张见第20页)

理工、社科类专业目录的三级标题,建议按1……、1.1……、1.1.1……的格式编写;

外语类专业目录的三级标题,建议按Ⅰ、A、a的格式编写。

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目录的打印实例见样张4(1)、4(2)。

(四)设计(论文)正文

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层次为章(如“1”)、节(如“1.1”)、条(如“1.1.1”)、款(如“1、”)、项(如“(1)”)。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节”、“条”的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见样张5。

篇11: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写作规范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标识

M(Monograph)——专著

C(Collected papers)——论文集

N(Newspaper articles)——报纸文章

J(Journal)期刊文章

D(Dissertation)—学位论文

R(Report)——报告

S(Standardization)——标准

P(Patent literature)——专利。

(二)常用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1、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2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23.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38.

[4] 孙家广,杨长青. 计算机图形学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6-2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类型标识符].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12-18.

[6]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 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28(3):249-252.

3、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7]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4、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8】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2-27,(3).

5、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9】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18~19.

6、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0】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21~33.

7、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类型标识符“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 [类型标识符“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1】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471.

[1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集出版社,1979.158~189.

8、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9、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 [类型标识符-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4】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10、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类型标识符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篇12:毕业论文提纲的写作规范

毕业论文提纲的写作规范

编制毕业论文提纲,是指在收集到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论证毕业论文主题的需要编写和制作该毕业论文结构的框架和体系。实际上,它相当于由序码和词语所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制作毕业论文提纲十分必要,这是因为:

1.它能促使自己从宏观上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由于编制提纲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接着按论证主题的需要,对必用材料的使用按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和调整;对不必要的材料忍痛割爱,等,因此,这就促使自己对全篇作合理的布局。

2.它能使毕业论文的框架视觉化。好的毕业论文提纲能使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下属论点及论据安排得先后井然有序,层次分明,因而能使自己一看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3.能帮助自己在写作时,按已定的毕业论文框架沿着先后顺序行文和避免重复。由于写作毕业学术毕业论文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有了一份详细的和纲目分明的毕业论文提纲,能使自己按图索骥,流畅成文。

如果没有毕业论文提纲,虽有腹稿,写作起来,由于写作时间较长,在毕业论文写到中间或后半部时可能忘记前半部分已写的内容而又重复写上;或因时间长将应该写上的内容因遗忘而漏写,这样,就必定出现重复或漏写的情况,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编制毕业论文提纲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1.确定基本论点,就是确定全文的表达中心。在此之后,再确定下位论点,即阐发基本论点的若干个小的论点。下位论点最好写出论点句子,使其固定下来。确定下位论点时,应根据论证基本论点(上位论点)的需要选用与上位论点逻辑关系最密切、说服力最强的论据。

2.选定材料。选定材料,就是选定将要写入毕业论文中的材料。此项工作应从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中选出最能证明观点(上位论点、下位论点)的材料,并将它们作为立论的依据。这些材料,应当少而精。选择和整理材料应当分清主次。在选定材料的过程中,可采取如下几种办法:把选好的材料按问题分开;将证明每个问题的材料划分为一组;每一组的材料按使用的先后次序排列好。经过对材料作上述整理,又使其与论点连在一起,就便于下一步编制提纲。

编制提纲。要编制一份好的一万字左右的毕业学术毕业论文提纲,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有合理的项目

一般在毕业论文题目之下,编制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例如,写明:第一,题目(中心论点);第二,三至四个分论点(下位论点);第三,一至四个论据。第二和第三项的写法,既可用标题写法,即用简要语言,以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又可用句子的写法,即用一个比较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两者各有所长,各人可视自己的需要择一。

2.采用有效地编制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

其方法主要是:

(1)拟定标题,即自己给毕业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传内容之神,名副其实,使读者看了一眼便知:毕业论文所概括的全文主要内容。

(2)考虑构篇大小和顺序安排,既考虑全篇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顺序展开、阐述基本论点(全文的逻辑结构框架);又逐个安排每个下位论点,再依次考虑每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以备行文时使用。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3.编写内容详简适当的毕业论文提纲

提纲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的内容只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下位论点,详细提纲除此之外还包括论证下位论点的各种证据。一般说来,宜编制详细提纲。因为编制这种提纲,一则能帮助自己全面地进行谋篇布局,二则能帮助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关知识:

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格式及字体要求

1.引言

1.1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 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 10 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 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 (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 A4210297mm标准、70 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 上边距天头为: mm下边距 30 (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 25mm; 装订线:10mm页眉: 16mm页脚: 15mm。

2.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 5 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 x 页共 x 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 5 号宋体。

2.4 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 磅。

3.编写格式

3.1 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 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

4.1 封面: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30 字。 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 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业:(三号黑体)

年 级:(三号黑体)

学 校:(三号黑体)

4.2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中文摘要一般为 300 汉字左右,用 5 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 3~5 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 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以显着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3 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 1.1.1、1.1.2 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 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5.2 序号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5.3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 2.1、表 3.2、公式(3.5)等。

5.4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 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 ②、用①、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 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 1/4 宽长度的横线分隔。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5 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5.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着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篇1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要求

一、使用“一、”“(一)”“1.”“(1)”标题层次序号的论文(设计)样板(文科类论文一般使用此方式)

论文(设计)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0行)

——副标题(小三号楷体,用破折号领起,比主标题低2格)

专业名称(全称) 姓名(四号宋体,居中)

(空一行)

[摘 要]“摘要”两字加方括号来标识,放在摘要段的最前面, “摘要”两字用黑体字,之间空1格;摘要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加方括号来标识,用五号黑体字;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首行缩进2格。

(空一行)

论文(设计)题目英文翻译(小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体,居中)

——副标题(四号“Times New Roman”体,用破折号领起,比主标题低2格)

专业名称(全称) 姓名英文翻译(四号宋体,居中,段后0.5行。姓名以汉语拼音的形式标注,“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的首个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名”与“名”之间用“-”隔开,“姓”和“名”之间直接空1格。)

Abstract:摘要英文翻译用加粗体“Abstract:”来标识,不使用方括号。首行缩进2格。英文摘要使用5号“Times New Roman”体,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

Key words:关键词英文翻译用加粗体“Key words:”来标识,不使用方括号;首行缩进2格。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

(空一行)

引言(或前言)(“引言”二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缩进2格,段后0.5行)

一、第一层标题(用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缩进2格)

××××××××××××××××××××××××××××××××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首行缩进2格。下同)

(一)第二层标题用(小四号黑体,缩进2格,段前0行,段后0行)

××××××××××××××××××××××××××××××××××××××××××××××××××××××××××××××××××××××××××××××××××× (正文)

1. 第三层标题(小四号仿宋体加粗,缩进2格,段前0行,段后0行)

×××××××××××××××××××××××××××××××××××××××××××××××××××××××××××××××××××××××××××××××××××(正文)

(1)第四层标题(小四号仿宋体,缩进2格,段前0行,段后0行)

结束语(“结束语”用四号黑体,缩进2格,单独成行,段前1行,段后0.5行)

×××××××××××××××××××××××××××××××××××××××××××××××××××××××××××××××××××××××××××××××××××(正文)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

[1]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左顶格,序号与文献内容之间空一格,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附录(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独立成页)

×××××××××××××××××××××××××××××××××××××××××××××××××××××××××××(附录正文用小四号仿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

致谢(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

×××××××××××××××××××××××××××××××××××××××××××××××××××××××××××××××××××××××××××××××××××(正文)

作者简介(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

×××××××××××××××××××××××××××××××××××××××××××××××××××××××××××××××××××××××××××××××××××(正文)

篇14: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技术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

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使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

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

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

四、论文主体

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

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

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

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五、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于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

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

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六、结束语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

七、致谢

在致谢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

八、参考文献

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

(1)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

(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 (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

(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写作毕业论文

医学论文写作规范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打印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及装订要求

入党材料写作规范

英文简历写作基本规范

毕业论文规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