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angjiangbdkj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共含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angjiangbdkj”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

篇1: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

央视主持人大赛已经圈粉无数了,选手们各个出类拔萃,评审门的专业更是一级棒,看得我们一愣一愣。如今第二赛段已经结束,文艺组的五个人当中,选出三门晋级选手,经过一系列的演讲,最终张舒越、龚凡和王帆晋级,刘熙烨和苗霖止步,他们出色的表演脍炙人口,下面来回顾一下龚凡和苗霖选手的比赛过程。

第一位选手是龚凡,她是一位理工科的学霸,逻辑分析能力很强,给人以舒服的陈述状态,在台上表现十分从容。在首轮比赛中是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晋级的。不同于科班出身的主持人,龚凡用自己写的程序作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段的比赛龚凡抽到的是《朗读者》,面对董卿老师的主场节目,压力还是有的,毕竟董卿老师一站在台上就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词藻的华丽,还是优雅的动作,都是教科书式的衬托。不过龚凡毕竟实力突出,通过朗读诗歌《青春》,她的状态看起来特别从容,一边讲一边在台上来回走动,游刃有余,途中很自然地拿起道具看了起来,整体非常流畅。可能是吸取了李爽的经验,对于理工科的学霸来说,龚凡非常自信,思维敏捷,气场十足,再加上她的学识非常的渊博,马上就整合自己的特点完美的解读了《朗读者》。

最终获得了96.150分,而且最无争议的是评审团之间差距非常小。其中专业评审团打分96.133分,大众评审团打分96.176分,排名在文艺类小组第二,成功晋级全国18强。

在点评环节,朱迅老师说到“你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人,一定要珍惜这一点,无论你的专业背景是什么,都有助于你做每一类的节目。这种大转换,就是你长跑的力量。你有学习能力,你有知识架构,你有独特的思维,这就是你独一无二的地方。”

第二位选手是苗霖,他是一位会评书的暖男,之前的比赛中,利用自己的评书式的演讲吸引观众,朝气十足,语言铿锵有力,眼睛炯炯有神,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这一轮抽到的题目是《欢乐中国人》。评审高博给出的题目是两段关于爱情的故事,一对是穿民族服饰徒步搭车旅行小夫妻,二是一对是曾书信往来33年的普通退伍老兵。苗霖用用“不仅仅是你侬我侬,还有守护、责任和奉献”定义了他心中真正的爱情。”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最终获得了最终苗霖获得了95.912分,其中专业评审团打分95.700,大众评审团打分96.299分,可以看出,苗霖将要离开舞台了,不过走到这里已经非常优秀了。

在点评环节,撒贝宁老师指出“感觉苗霖应该是听取了一些人的意见,这一场饱满的情绪也收敛了,也没有使用他的特技,但是效果好像并不是特别明显,仍然看起来有表演痕迹。”专业评审鞠萍姐姐点评到“刚才这个内容,应该由两种情绪来把握,一种是欢乐,一种是感动,你的完成也挺好。但是有一重要的信息,你可能一紧张就忘了,他们不是建设国家,他们是退伍军人,这个老两口,也不是三十多年没见,是每年只能见一次。在你讲他们感人故事的时候,这些信息是不能出错的。”确实,在屏幕上的内容一定要准确,这一点,苗霖可能没有把握到。

以上就是两位选手的大致比赛回顾,总体而言,龚凡和苗霖都是很优秀的选手,不过强者对决可能就差那么一点吧,在此希望他们前程似锦,不要骄傲,在主持人的道路上做到极致。

篇2: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

其实要说起主持人这个圈子也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毕竟主持人这个行业并不是谁都能做,所以要想做主持人,首先语言功底一定要好,其次就是台风要稳。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最近比较大火的主持人大赛。

其实要说起现在的这些主持人大赛可是非常火热,这些个主持人可是一个比一个优秀,尤其是女主持更是非常的干练,虽然对于主持人大赛现在争议很多但要知道现在很多的央视主持人都是比赛出身的呀比如撒贝宁。

最近这个节目也是有了新的进展,让我们备受关注的女主持人崔爽居然淘汰出局。要知道崔爽也算是有着实力的主持人之一了,她的主持功底可是非常的好,但是和同组的刘妙然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因为刘妙然台风很稳,崔爽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不过邹韵这个主持人给我们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邹韵的样貌可是不太适合央视地方,她的主持风格反而更偏向于国际影视节这样的舞台,但是不得不说邹韵的确是一个很出色的主持人。

一行更比一行难啊!所以做主持人更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做主持反应能力不仅要快语言基础更是要打扎实,最主要的是台风要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样吧!面对那么多的人不仅要克制住自己的心理压力还要不慌乱对于主持人来讲也算是一种挑战吧!

篇3: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

上周六,主持人大赛再赛一轮。比赛一开始,细心的网友就发现,董卿今天没来,坐在董卿位置上的点评嘉宾,换成了朱迅。

而另一大变化是场上的嘉宾出现了一位80后非常熟悉的面孔,她就是鞠萍姐姐。鞠萍姐姐是我们儿时非常喜欢的少儿节目主持人,笔者正是看着她主持的节目长大的。现在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鞠萍姐姐的样貌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鞠萍姐姐之所以来参加这个节目,是因为她也是主持人大赛出身的,而且还是作为1988年第一届主持人大赛的专业组选手,可是说是当之无愧的主持人大赛元老级人物,连小撒这样的主持人大赛出身的老主持人也要向他致敬。

对于董卿的缺席,不少网友议论纷纷,是不是董卿将不再参加主持人大赛了,如果真是这样,很多网友直接表示,以后再也不看主持人大赛了。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撒贝宁透露出一点消息,他说:“董卿老师今天没参加节目,委托了一位外形和气质都与她非常相似的人替它出题,这个人就是我”。

从小撒的言外之意能够听出,董卿应该是临时缺席,但事实究竟是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能看下一场比赛才能得出结论。如果,董卿到时按时参加,大家就可以放心了,如果不参加,恐怕未来的主持人大赛,收视率堪忧。

今年的主持人大赛,场上选手高手如云,被誉为是神仙打架的节目。相比场上选手出色的表现,现场嘉宾的点评也很有看点,尤其是董卿和康辉两人的精彩点评,为节目增色不少。甚至很多网友,比如说我就是冲着董卿来的,如果以后真的董卿不参加了,我估计可能我也就不再看了。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否认朱迅,只是朱迅的风格和主持人大赛的风格有点不搭,朱迅作为一个女文艺类主持人,在星光大道等一些文艺节目中,表现还是很出色的。

在上周六的比赛中,朱迅的点评也是可圈可点,比如在点评北大女博士王帆时,出题嘉宾孟盛楠指出的问题是,王帆没有主会场和分会场之间的互动。说实话这个点评我是不认可的,真正的晚会如果有互动,那都是导演要求的,并不是一场晚会的精华。指出这个问题,完全是在吹毛求疵。相比之下,朱迅的点评要更加的到位,她说:

“综艺节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似毫无关联的节目,你要很巧妙地把它串联在一起,并且让每一个节目建构内在的逻辑,共同为一个主题服务。综艺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有……“笔力”,只有自己“笔力”写出来的东西,才可以拥有具有自己气质的感情的厚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你是可以的,所以我真心地希望你不要走套路,那不是你,我希望看到一个更好的你”。

既指出了王帆存在的内在逻辑性不强和主持套路化问题,又给她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朱迅能够在央视经久不衰,是有原因的。

但朱迅和董卿完全不是一个风格,朱迅更加热情、奔放,善于煽情和调动观众的情绪。而董卿则是更加冷静、知性和理性,有时候感觉就是什么也不干,光是听董卿主持也是一种享受,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笑容,都是那么的优雅高贵,真是一颦一笑皆风情。

这种知性美,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多年的学习和修养。董卿有文化,这是公认的,在央视这么大的一个舞台,那么多的女主持人,试问谁敢主持《中华诗词大会》,谁敢主持《朗读者》,有且只有董卿。在诗词大会上,来的都是知名专家教授,都是国内文学界大咖,但是董卿和他们相比完全不逊色,这就是知识的深度。

还有,董卿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有修养,情商特别高,在主持人大赛中,她点评的时候,用的都是“有点小遗憾”“如果再怎么样就更完美了”这类词语,既指出了选手存在的问题,又给选手留足了面子。不像我们现在某些选秀类节目主持人,点评的时候哗众取宠,要怎么露骨就怎么露骨,甚至当场责骂选手来吸引眼球,这就是典型的没公德。董卿这种会充分考虑别人感受的做法,这就是情商的高度。

因此,从我们的审美观点看,董卿更像是一个古典美女,拥有很多的中华传统美德,谦敬礼让、知书达礼。不同于现在社会遍地都是得浓妆艳抹的网红美,董卿的美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知性美,这种美才是穿透灵魂的高级美。

董卿就是董卿,董卿之后再无董卿。但是以后谁来接她的班呢?依我看,这届主持人大赛中有几位选手,颇有董卿的风范,比如来自于四川自贡的蔡紫和曾经主持过《远方的家》的李七月,两个人现在都以高分晋级全国18强,未来问鼎冠军的潜力很大。

相比之下,这两个人的外貌都不是很出众,但同董卿一样,她们也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美,主持人比赛中各种古文诗词信手拈来,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就像朱迅说的既有感情的厚度、精神的高度还有思想的深度。

篇4: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

在综艺盛行的当下,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开始办竞技比赛类节目,那就是《主持人大赛》。这个比赛是挺早就有的了,著名的主持人,我们大家都喜欢的撒贝宁也参加滚这个比赛,而且还获得了挺不错的名次。这一届的《主持人大赛》的主持人是撒贝宁,他的主持风格幽默又有,给这个节目带来了不少的乐趣。而且这一届评委的阵容也都是中央台历届以来最为优秀的主持人,这样的高能阵容也没有哪个卫视可以比得过了,朱广权,董卿,康辉,朱迅等人,每当这些人一起出现的时候,就可以给人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觉。毕竟这些优秀主持人合体最为常见的时候,也就只有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所以这样的名场面可以说是难得一见了。

正是这一次的高能,这一次比赛也让许多地方卫视的主持人都慕名而来。毕竟如果这这种大型的比赛中获得一个好的名次,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热度,而且回到自己的卫视的话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和资源。所以许多地方的卫视主持人都前来参加,希望能够展示、检验自己的水平,更希望能够得到这些行业内前辈大神级别的老师们的指导和点评,毕竟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而作为综艺一把手的湖南卫视,自然也会有自己家的选手前来,那就是一直被网友质疑说是被封杀了的李莎旻子。

说道主持人水平,何炅和汪涵就是湖南卫视的两个石狮子。何炅更加擅长综艺类,他在娱乐性更强的节目上面主持得比较好,而汪涵则更加适合输出文化知识类型的节目。因此两人的主持重点方向不同,所以在外界看来,何炅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要高于汪涵。但虽然已经有着如此优秀的主持人,但是万事未雨绸缪,毕竟没有哪一个卫视会嫌弃自己台的优秀的主持人多,所以湖南卫视也在一直默默培养年轻一代的主持人李莎旻子便是其中一位。

李莎旻子的热度其实还是有的,她曾经参与录制过湖南卫视的《一年级大学季》,算是和大家有着一定的熟悉度。如今在《主持人大赛》的层层把关当中,现在李莎旻子已经成为了全国的18强。作为湖南卫视派出来的代表,李莎旻子也是十分争气,称得上是芒果台女主持当中的小骄傲。

而且在《主持人大赛》第二赛段第一场比赛,李莎旻子和一个来自清华大学的文学与工学双硕士美女学霸刘慧凝比拼,清华大学的学霸最终获得了95.718分,以0.807分的分差输给湖南卫视的李莎旻子而遗憾出局。虽然这个分差有点小,但李莎旻子还是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对于刘慧凝的表现,很多人表示认可,所以刘慧凝输给李莎旻子这件事让很多网友不能接受。有人甚至质疑节目组的公平,认为节目组为了话题和流量而继续保住李莎旻子。但其实认真看节目的人从三位老师的点评中就看出,其实刘慧凝整场的表现还是出现很多的瑕疵,如新闻人物主题提炼偏颇、缺少悬念设置、主旨升华不够等,而且非科班出身的她舞台上的整体节奏掌控力不够,整个讲述过于平淡,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所以她输给李莎旻子输得不算冤。

篇5: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三轮9进6的文艺类专场,成功晋级总决赛的6位选手,被网友分成了2大派系,实力派是蔡紫、李七月、尹颂,3位保送派是张舒越、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小米)、李莎旻子。所谓实力派就是一路走来,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得分与表现相匹配的选手,保送派当然是分数虚高,评审大开绿灯的选手。

保送派的3位选手张舒越、小米、李莎旻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漂亮、有气质,这3位几乎每一轮比赛结果一出来,就会引起不小的争议,还被网友调侃成了保送派。大家纷纷不理解,既然是主持人大赛,为什么不是比业务能力,而是间接办成了“选美大赛”。

第三轮文艺类专场,李莎旻子和张超越又在争议中晋级总决赛了,小米还意外冲到了第一名,那就具体看看3位的实际表现是不是真的与高评分严重不符?

张舒越总分96.084分,专业评审团96.133,在线大众评审团96.009

李莎旻子总分96.208,专业评审团96.033,在线大众评审团96.471

小米总分96.672,专业评审团96.967,在线大众评审团96.230

首先是张超越,张超越这次是到采访内蒙古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如果说前两轮张超越只让我们看到了一副漂亮的外表,那这一轮她的进步非常明显。首先从形象上来了一个大转弯,头发扎起来突破了大型晚会的华丽风格。经过900公里翻山越岭,72小时戈壁跋涉,用95后的满腔热情与采访嘉宾相处了三天。张舒越对乌兰牧骑精神所呈现出的独到见解也得到了董卿的肯定。

李莎旻子背上吉他来到了马兰村,走进一群大山中的孩子和村里唯一的音乐老师。李莎旻子与孩子们一起上音乐课,陪孩子们弹吉他唱歌,还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不完美”的篝火晚会。这段采访,让康辉感慨“我感受到了你的一种真”;她清新的打扮也得到董卿的肯定:“敢于穿着平底鞋、白球鞋主持的女生都是很有勇气的,这身打扮正是出于对节目的理解!”

小米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新疆且末县,采访了一群“小红柳”和一位支教老师,也是在讲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从沙漠中走出的“小红柳”,小米用微笑和眼泪记录下,老师和孩子们的梦想,真情的讲述令全场评委和观众都热泪盈眶。对于主持人来说,讲好故事并不容易,讲出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更难。康辉对小米的讲述感慨不已:“小米每一次都是真的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真情去表达。”

张舒越、李莎旻子、小米在第三轮中,看似完美的表象下,其实也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张舒越虽然有进步,但感觉这个题材没有特别触动人心。李莎旻子被指手部动作过多,表情浮夸,小米虽然励志但选题重复。

尤其是面对176cm大高个的张舒越,评审之一的陈临春直说:张舒越应该说是目前为止本赛段最年轻的一位选手,虽然还有一些青涩,但是有气质、雍容大方、有潜质,很适合主持一些综艺晚会。

其实,文艺类节目的主持人选拔,注重选手的综合素质,通过形象、气质、潜力、实力等多方面来衡量。如今央视的综艺主持人队伍,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新生代主持人,年轻漂亮的选手就成了央视主持人大赛上的香饽饽。李莎旻子、小米、张舒越站在舞台上确实很打眼,虽然青涩但有培养价值,可塑性强,说“明日之星”一点不为过。

篇6: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和第七期的刘仲萌一样,冯硕抽到的也是《感动中国》这个经典节目,出题嘉宾依旧是温婉大气的敬一丹老师,出题开始她说道: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是变化着的时代中国上的人物,感动中国总是在早春时节与大家见面,在沉静中回望年轮,我们想着留在心底的那些人,让心灵得到滋养。

给到冯硕的题目信息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另一个是兰小草王珏,兰小草把捐款给慈善机构回报国家。需要根据两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讲述你心中的感动你我的故事。

冯硕感慨《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时间,即将走入自己的成年礼,当一个人走过十八岁之后,我们会思考什么?未来我的模样会是怎样的?但其实更应该是去回望,回望脚下的路和目标与远方。而今天,我们去回望,回望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感动你我的他们,如果给回望做一个总结的话,你会发现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科学家和医生了,句句贴近主题,没有一句废话。

他们与有着相同也有着不同,相同的是执着、无私奉献,不同的是一个是如雷贯耳却淡泊名利,依然刻苦钻研,另一个是默默无闻,但所有人都在寻找,也都想成为他。屠呦呦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的脊梁,她发现了青蒿素,面对荣誉时,屠呦呦却说:这是我给人类的一个礼物。兰小草时间年帮助无数的人,却不留姓名,后来越多越多的“兰小草”出现,才有了更多的心安。

冯硕刚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把康辉的目光吸引过去了。不得不佩服选手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存储量,实在太厉害,太让人佩服!信手拈来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你以身试药,你是共和国的骄傲。小草虽小,没有树高,爱心满满,我们在寻找。你虽然不在了,但我们依然在寻找。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屠呦呦,但我们可以成为”兰小草。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致敬!”

小编看完之后只想说冯硕小哥哥简直不要太厉害了,最后卡点更是相当精准,没有多出一秒,并且这段致敬词成整场比赛的高光时刻。后台选手直呼:“这个结尾好棒啊!听的太爽了!太稳了!”

出题人敬一丹给了冯硕很高的评价:“感动中国与其他节目不一样的是,这种仪式感是朴素的,要把仪式感和朴素把握好,你做到了!”康辉对他的评价则是:“这种致敬感是发自内心的,冯硕也体现出来了,你几近完美的完成了这个任务,祝贺你。”

两位评委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最后冯硕以专业评审团97.233的高分,大众评审团96.6的高分夺得了本场比赛新闻类第一名,成功晋级。值得一提的是冯硕这次分数是主持人大赛开播以来在400位大众评审团里拿到的最高分数。

大胆预估,如果冯硕能继续出彩,有问鼎冠军的可能。他在第一轮对海南发展的陈述已经很出彩,在第二轮感动中国最后面的致敬词就非常出彩,连对手都秒变粉丝。他真的算是主持人大赛的王者级选手,后来者居上。

篇7: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随着最后一期央视主持人大赛30进18比赛的播出,主持人大赛全国18强就已全部产生。他们分别是新闻类的刘妙然、王嘉宁、果欣宇、白影、田靖华、杨光、冯硕、邹韵、姚轶滨,文艺类的蔡紫、李七月、李莎旻子、尹颂、小米、俞熙雯、张舒越、龚凡和王帆。

央视主持人大赛自打开播以来,就好评不断。这档节目不仅节奏快、知识性强,而且由专业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组成的评委团,也让比赛看上去十分公平。不过随着比赛的深入,比赛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比如最后一期30进18比赛中的周瑜和刘熙烨,这两位选手都极具实力,但都被考题所淘汰。

周瑜

在本轮比赛中,周瑜抽到的经典栏目是《新闻1+1》。《新闻1+1》不仅有着较高的收视率,而且主持人白岩松也给这档栏目打下了自己的烙印。给周瑜出题的主持人是这档节目的替补主持人王宁,她给出的题目是以南苑机场停运和大兴机场投运作为背景,进行一场有关机场的讨论。题目给出后,场下的邹韵直言这题太难,文艺类中的张舒越也点头附和。

比赛一上来,周瑜就改变了《新闻1+1》的模式,她将新闻背景提炼出关键词旅程,并以此展开了讨论,并从机场衍生到了其它基础建设。尽管周瑜很努力,但由于这道题极具难度,让主题人王宁老师认为没有讲清新闻的背景同时也没有深度。最终专业评审团给出了95.6,大众评审团96.112,综合得分95.805的得分。

刘熙烨

刘熙烨或许算是整个主持人大赛30进18比赛中最为倒霉的选手,她抽到的经典栏目是《加油向未来》。出题人撒贝宁给出的题目是黄瓜、石墨、硬币哪种物品不会排斥铷磁铁。

为什么说刘熙烨是最倒霉的选手呢,主要是因为《加油向未来》不仅考验选手作为主持人的基本功底,而且也要从做游戏中普及科学知识。这也就是说要主持好这档节目动手、动脑、动嘴能力缺一不可。在撒贝宁出完题后,台下的选手都表示这道题太难太难。刘熙烨在主持中一一演示了道具,并讲出了其中的原理。不过她的主持在专业评审团眼中没有悬念性,带不起观众的兴趣。最终刘熙烨只拿到了95.988的综合得分,无缘下一轮比赛。

周瑜和刘熙烨的被淘汰,看似是评委打分的结果,也比较公平。但也引起了一些网友们对考题的质疑。不管是周瑜,还是刘熙烨的考题都颇具难度,要主持好这样的栏目对主持人有着太高的要求,而有一些选手就沾了试题的光。比如最后一轮新闻类第一名冯硕,他抽到的经典栏目是《感动中国》。主持《感动中国》难吗?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很难,但是对于台上的选手们来说一点也不难。对于这些选手而言,做好衔接,煽煽情,致敬一下就是一段好的主持。而周瑜和刘熙烨的考题,却没有固定模式,同时也有着太多地不可控性。

主持人大赛的参赛选手,都有着很强的实力。然而再优秀的主持人,都不可能主持好每一档节目。所以。选手的考题对选手最后的结果会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周瑜和刘熙烨就是最倒霉的两位选手。周瑜和刘熙烨输掉了比赛,输的不是个人实力,输的是考题。如果换一换考题,或许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篇8: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最近,央视《主持人大赛》更新了第八期节目,也是“经典节目实战”的最后一场比拼。

5名新闻类选手和5名文艺类选手同台竞技,角逐全国18强的最后6个名额。

呼声极高的邹韵、满腹经纶的北大女博士王帆、年龄最小的张舒越都在此列。

但是,最让大家惊喜的还是具有王者风范的黑马选手——冯硕。

从记者到主持人再到制片人,从东北到北京,他勇闯5城勇敢追梦,从业,始终保持新闻人的追求和初心,敬一丹称赞他为“青年版白岩松”。

1

在《主持人大赛》首期节目的三分钟自我展示环节,冯硕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用三种特殊的票,呈现了海南的时代变迁、中国的快速发展还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闯海精神”,赢得了满堂喝彩。

而在他的血液里,也一直涌动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

冯硕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毕业后,冯硕得到了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机会,主持了新闻节目《976城乡咨询联播》,娱乐节目《玩转976》,音乐节目《976音乐先锋榜》等。

但他并未就此停留,而选择奔赴浙江追逐自己的“电视梦”。

通过比拼,他一举夺得了当地电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用实力为自己的梦想开路。

来到浙江后,冯硕做了两年的时政新闻,主持节目《绍兴新闻联播》。

在工作的过程中,冯硕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到更大的平台上去锻炼、学习。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去“折腾”。

冯硕将目光锁定在了广西的一场主持人比赛,并再一次登上了冠军的宝座,得到了前往省级电视台工作的机会。

就在那一年,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开赛,他又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决定赴梦北京。

虽然止步于首轮初赛,但他逐渐明白了手中话筒的意义。

而后,又在海南进行了八年的“闯荡”。

现如今,他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编辑部主任、制片人、主持人,旅游卫视主持人。

从记者到主持人再到制片人,冯硕对节目的制作越来越了解,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辛苦。

敬一丹被旅游卫视《光荣的追寻》聘请为主持人,冯硕就是这档节目的制片人兼青年''追寻观察员''。

在采访一位中印边境的巡逻战士时,晚上12点,他刚结束工作,凌晨5点就起床赶飞机到拉萨。

跟随战士穿越冰冷刺骨的河流,海拔落差2500多米的雪山、绝壁、塌方、激流等危险路段。

冯硕的敬业、对细节的把握都被敬一丹看在眼里,给予了他“青年版白岩松”的高度赞扬。

冯硕说,多年从业经历中有一次采访让他记忆犹新,那是在云南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里,很多孩子都患有智力障碍和唐氏综合征甚至连普通的独立行走和吃饭都很困难。

学校里,老师们所承担的工作远不止教学,而是从生活到学习面面俱到。

但那里的老师却坚守在那里,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用26年,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

冯硕说,每当自己决定要怎样表达时,都会想到这位老师:“选题要超越信息本身,才能带来更直抵人心的温暖”。

而在《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冯硕多年的经验积累,也在流畅自如的讲述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就像主持人康辉说的:“不论是设计还是表达,都是冯硕十年积累的展示和爆发。”

2

在最新一期节目里,冯硕抽到的题目是《感动中国》,出题嘉宾是敬一丹。

给到冯硕的题目信息是: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中国科学家。第二位是兰小草王珏,兰小草长达一直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回报国家。选手根据两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讲述你心中的感动你我的故事。

冯硕首先感慨《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时间,即将走入自己的成年礼,当一个人走过十八岁之后,更多的是回望脚下的路,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回望。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科学家和医生了,他们之间有着相同也有着不同。

相同的是,有颗执着的并且无私奉献的心。

不同的是,一位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却淡泊名利,依然刻苦钻研;另一个默默无闻,所有人都在寻找他,也都想成为他。

屠呦呦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的脊梁,她发现了青蒿素,面对荣誉时,屠呦呦却说:这是我给人类的一个礼物。

兰小草15年时间帮助了无数的人,却不留姓名,他的出现,也让后来越多越多的“兰小草”出现了,才让人民有了更多的心安。

接下来是颁给屠呦呦与兰小草的致敬词。

注意!这一段前方高能,因为选手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存储量以及记忆力实在太厉害,太让人佩服!

他说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你以身试药,你是共和国的骄傲。

小草虽小,没有树高。你虽然不在了,但我们依然在寻找。

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屠呦呦,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兰小草。

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致敬!”

朴素而充满共情力的讲述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还即兴创作了文采斐然的颁奖词。

理性的深度中不失感性的温度,让人仿佛真的在感动中国的现场,时间还分秒不差。

看完之后只想说,冯硕简直不要太厉害!

而出题人敬一丹也给了冯硕很高的评价:“感动中国与其他节目不一样的是,这种仪式感是朴素的,要把仪式感和朴素把握好,你做到了!”

康辉对他的评价则是:“几近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两位评委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最后冯硕以专业评审团97.233的高分,大众评审团96.6的高分夺得了本场比赛新闻类第一名,成功晋级。

值得一提的是,冯硕这次分数是《主持人大赛》开播以来在400位大众评审团里拿到的最高分数。

同场比拼的选手也纷纷发自内心地感叹:

“他一开口,秒变粉丝,太稳了!”“冯硕又有感情,又有表达上的实力。”“这个结尾真的太棒了!”……

就连对手邹韵也在惊叹:“这是本场最高的评价!”

3

为什么冯硕会赢得这么高的评价?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冯硕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主持上学习的地方吧。

其一,精妙巧思的化用经典。

冯硕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来表达对诺贝尔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高山仰止。

巧妙化用了《诗经·小雅》的经典:“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恰到好处,令人击节赞叹。

又以“小草虽小,没有树高,爱心满满,我们在寻找”来表达对持之以恒捐献爱心的兰小草平凡之中见伟大的由衷赞叹。

自然化用曾风靡大江南北的儿歌《小草》的意境:“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质朴真情,引人共鸣。

其二,游刃有余的掌控驾驭。

短短的答题三分钟,冯硕在游刃有余的节奏掌控与抑扬顿挫的语调驾驭中,顺循渐进地彰显了临场心态的老到,胸有成竹的大气,专业技巧的完美。

特别是计时的数字指向0:00那一刻,冯硕富有磁性的声音同步戛然而止,其精准的拿捏让人惊叹,不得不服。

第三,保持平衡。

讲新闻,最难的是,如何在感性和理性间保持平衡。

理性的一面,是为了保持新闻的严肃性和专业性;而感性的一面,是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让人听得进去。

否则你说的新闻,只是说给自己听的。

冯硕在这点上做得非常的好。

他的理性体现在他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的新闻严谨性,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所体现的专业素养。

而他的感性体现在,他用经典,用歌曲引发的对观众情感的触动。

主持是这样,演讲也是这样。

为什么TED演讲是全世界演讲的最高标准?

因为它的演讲风格,就是在不断探索的这种平衡——既俏皮幽默,又深度思考。

最后,这次冯硕版《感动中国》的出彩表现,得益于他持续“看了这个节目17年”。

所以,经验和阅历才是一个优秀主持的底气。

篇9: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18强悉数出炉,真是强中有强中手,比赛酣畅淋漓,观众大呼过瘾。今年的比赛似乎特别好看,高手过招、妙语点评、小撒耍宝,精彩纷呈,而且是步步惊心,悬念丛生,大有陪你过大年的架势!

不过,这精彩绝伦的大赛,我们到底看什么呢?

看点一:选手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新闻和文艺,是央视的两个支柱频道,本届选手依旧是分这两大类。从从业经验来看,有不少10年以上的老手,也是各台的台柱子纷纷来参赛,像刘妙然、田靖文、白影,她们有经验,表现起来稳如泰山又不乏激情;还有些本身就是央广的记者或其他栏目主持人,像邹韵、姚轶滨、赵思衡,他们受央视的熏陶,能力自然高人一筹。

还有学播音主持的专业学生,像张舒越、俞熙雯,她们略显稚嫩却因青春活力四射;也有像朱迅一样学经济、考新闻,最后却做了综艺节目主持的跨届大王龚凡,没有包袱,表现起来反而开挂一般。总之,各类人才在央视搭建的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主持功力,十八般武艺,流光溢彩,酣畅淋漓。

看点二:评委亮点频现 精彩纷呈

主评是文艺类的董卿和新闻类的康辉。其他评委是央视各大精品栏目主持人及部门领导、制作人和专业学术老师。董卿和康辉的专业功底自不必说,点评起来开口就是教科书级。他们对小撒或其他主持人的额外点评也是幽默风趣,被网友戏称为“神仙打架”。

朱迅对选手的点评也总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敬一丹则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还有逼疯手语老师的段子手朱广权,标志性的顺口溜总是令人印象深刻。总之,这些高水平的点评可谓是术业有专攻,锦上添花、异彩纷呈。

看点三:小撒自由转换 左右逢源

作为主持人大赛的主持人,撒贝宁无可替代。小撒本身就是通过主持人大赛进入央视的,经过二十年的打磨,现在的小撒已经能在新闻、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之间自由转换,现在还在主持人、出题人、评委之间自由转换,而且自信形象、气质与董卿非常相似并代董卿出题、点评。

面对选手、评委甚至是观众对自己身高、颜值的调侃,也总是能太极推手化影无形,宛若关汉卿笔下那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主持新闻、文艺相容的主持人大赛,需要智慧与愚钝相兼,庄重与灵透并存,当今主持人,非小撒莫属!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老百姓看主持人大赛,除了视觉、听觉的享受外,就图个热热闹闹,权当为过大年预热吧!

篇10: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李莎旻子大概是主持人大赛开播以来,最具话题性的一位文艺类选手。首轮因为服装造型和像演讲似的主持风格被诟病俗气而登上热搜,第二轮被质疑内容缺少逻辑性,第三轮动作浮夸。李莎旻子的每一场比赛,都能被网友找到槽点,但与网络上质疑声不断截然相反的是,李莎旻子好像有种魔力,每次都能如有神助般拿高分。

点评嘉宾都一致给予李莎旻子极高的评价。比如朱迅称赞李莎旻子有激情,董卿认为李莎旻子的表达很有对象感。尤其是康辉,面对其他的选手,点评都很中肯,也有提建设性意见,唯独对李莎旻子表现出的全是欣赏,在李莎旻子冲进决赛的路上功不可没,真怀疑他是粉丝团团长。

首轮李莎旻子用了《哪吒》导演杨宇的经历来讲述“热爱”的主题,即兴发挥是《家乡的味道》。康辉点评时说,在梦想成功的时候我们去赞美它之前的努力,但是即使是梦想还没成功的路上,他的努力也值得赞美。李莎旻子讲到的热爱打动了他,所以他觉得李莎旻子的表现很好,她就是那个会发光的人。

第二轮李莎旻子即兴发挥主持元宵晚会,串联词毫无逻辑可言,水平相当于小学生看图说话,完成的是一场“假、大、空”的演讲。康辉点评时却说:前两场比赛的时候,朱迅老师一直在说,特别希望一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站在这里是有光的,你真的是有光的。

第三轮李莎旻子背着吉他,到马兰村的留守儿童学校,跟孩子们上了一节课,采访了他们的老师。康辉点评:“我非常喜欢李莎旻子的一点就是,她在所有的节目也好,或者说在舞台上讲的话也好,都能感受到你的一种真,同时能感受到一种热情,而且是那种如火的热情、对人的热情、对生活的热情,我觉得这是你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而作为主持人来讲,有这样一个特别能够让人记得住的特点是非常难得的。”

目前为止,李莎旻子出场3次,康辉点评的重点就是,李莎旻子会发光、很真、热情如火。说实话,这评价让人很迷惑!有光?完全没看出来,热情?还不如说激情更合适。听康辉点评李莎旻子,每次都是有光,这评价也太高了吧!

对康辉点评李莎旻子感到迷惑的,还有b站上的无数网友。每次轮到康辉、董卿点评其他选手表现时,弹幕寥寥无几,好像都没有人在看;只要到李莎旻子出现,康辉一开始夸,弹幕大军立马出征,问号源源不断飘在上面刷屏。然后到下个选手时,弹幕立马又不见了。

篇11: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主持人大赛》已经开播一段时间了,最新一场比赛已经进行到第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比赛中,有全国六十强选手,其中十八个人脱颖而出,经过一段激烈的角逐,选手们经过评委们的层层筛选,成功杀入了第三阶段。

在第三阶段中,又分为两场比赛,在十八位选手当中,九位新闻类选手,将在一场比赛当中同台竞技。而九位文艺类选手,也将通过比赛,决出晋级到最终总决赛的六个名额。最终进入总决赛的,将有十二个名额虚位以待。

比赛一开场,主持人撒贝宁通过简短干练的语言阐述比赛规则,紧张激烈的比赛也继续拉开帷幕。本期节目是文艺类选手9进6,可以说对于选手压力非常大。

本次选题主要考察选手的“脚力”“眼力”和“脑力”“笔力”,设置实战考核主题为“走出去”,走出演播室,走到基层,去实地的探访,所有的十八名参赛选手,都去到了他们各自的探访地点。他们将结合他们探访的素材和收获,来进行现场的阐述。

这次每位选手有五分钟的时间把他们的所看、所感、所闻用语言的力量分享给大家。

她有一双大大且明亮的眼睛,让人一看就很有亲切感的新疆姑娘。她的名字叫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小米。她在VCR中告诉大家“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是我的梦想”,入场时她告诉大家“走到这儿,我尽可能地去享受这个舞台,去做到最好的自己”。她抱着一颗平常心,迈着稳定的步伐走向舞台。

主持人大赛的主题就是“奋斗有我,为梦发声”,她的这次演讲仅仅贴合梦想和这次“走出去”的素材,紧紧围绕主题进行阐述。

小米这次去的地方是她自己的家乡,素材也是她从小生活、受教育的地方。她演讲的题目是《一堂好课》,主题是“沙漠里的大海”,把“小红柳”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用她那绘声绘色,华丽而朴实的语言,真情而温暖的故事,打动全场每一个人,让全场落泪。

小米在场上的每一次演讲都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真情去表达,用真心去打动观众,用真心换真情。主持人有这样的真实情绪,是一件非常好非常好的事情。

当然,小米最后也是获得了全场最高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进入总决赛。

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是凭实力拿到这次第一的,她以“小红柳”乡村支教的故事为线索,整篇故事代入感很强,观众深深被吸引,这样一个年轻的姑娘就有如此大的力量赢得观众的心是很难得的。就像撒贝宁的开场白里的一句话“祝愿所有的选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选手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主持人,一路过关斩将,一步一步走向总决赛,他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一定是好运的!希望这些选手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篇12: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第8期新闻类最高分冯硕近日成为新闻焦点,很巧的是他抽到的题目和第7期实力主播刘仲萌一样是《感动中国》。谁更优秀?难倒了小编。

记者出身的刘仲萌理智、从容、睿智,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脚力”“脑力”“眼力”以及“笔力”,虽然最终以第三名晋级下一轮,但他的表现既有范儿又有,给观众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有很多网友称他为:“男版邹韵”。

在第一阶段的比赛过程中,他的表现很符合新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虽然晋级但是因为没有亮点没有给观众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期的主持人大赛看完之后,小编才发现刘仲萌的潜能像矿山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被挖掘出来。

在第二阶段的比赛中刘仲萌抽到的经典节目是《感动中国》,这一档节目有着特殊人文和纪念意义,就如同出题人敬一丹所说的那样:“当所有人都在庆贺新年的时候,《感动中国》却在回首过去,聆听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感动故事,感受感动的力量。”作为一名年轻的主持人,刘仲萌抽到的这个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他用良好的观察力和思辨力,用超乎年龄的沉稳、睿智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他的三分钟比赛当中全都围绕着“安全落地”这一关键词来进行阐述,把“最美妈妈”吴菊萍、“英雄机长”看、刘传健的故事浓缩,围绕“安全落地”展开,整个讲述思路清晰、内容精炼却不乏仪式感,在他的三分钟比赛中你找不到一句废话,没有一点瑕疵。

出题人敬一丹给出高度评价:“我看到他非常成功地驾驭了这样一个仪式感很强的栏目,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岩松。”敬一丹对刘仲萌的评价是及其高的,把他和主持人素质、气质过硬的白岩松做比喻,已经说明了一切。

就连康辉也赞叹:“我挺难想象一个年轻的主持人,站在台上怎么去体现《感动中国》这样一个厚重的,很饱含情感,同时又能给予人力量的,具有仪式感的这样一个节目,我觉得刘仲萌完成得非常好。

作为一名多年来坚持在新闻一线的传媒人,刘仲萌以理性而不失温情、稳重而不失亮点的讲述支撑了节目的仪式感。当网友们听到“接下来宣读组委会颁奖词”的时候,好像真的是在看《感动中国》。超强的仪式感,不说一句废话,很有白岩松风格,也怪不得敬一丹说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白岩松。

的确,从刘仲萌的表现来看他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思辨力以及超赞的语言表达能力,话语不多却句句经典,有逻辑。这种能力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锻炼,这样才可以做到极致,当有机会的时候可以一鸣惊人,最终刘仲萌以新闻类第三名的成绩成功晋级。

其实,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意识地去培养自身的语言能力,那么他的整体能力也不可能太差。希望刘仲萌如同一匹黑马一样,在未来越走越顺畅。

篇13: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精选

去年年底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强势回归,央视出品必定是精品!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综艺可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电视大赛,相比之前的节目形式和流程都充满了新意,简直太顶了。尤其的各位评委老师,都来自央视数一数二的台柱子,当然康辉、董卿担任点评嘉宾也是把节目再次拉高了一个档次。

初次看这个综艺节目,第一感受就是“快”。主持人串流程很快、嘉宾点评一针见血、参赛选手仅仅有90秒的即兴主持,这三个点集合在一起就像考试一样。选手之间堪称神仙打架,他们必须在仅有的时间内看到题目是什么、构思好框架、再组织好语言,考反应考逻辑,更是在考思维深度和社会阅历。再看所安排的题目也是既体现了专业又很接地气,不光有国际大事还有民生问题,满满都是干货,打算考公的小伙伴不妨留意下,写申论或许用得到!

《主持人大赛》确实是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参赛选手和评委嘉宾不会给自己加戏和贩卖情怀 ,董卿和康辉的点评建议也都是精准简练。经过层层选拔,最新一期中文艺类六强脱颖而出。最让人大跌眼镜的莫过于一直发挥很稳定的龚凡惨遭淘汰,而每次在舞台上都像是在演讲的李莎旻子却晋级了。

《主持人大赛》作为一个综艺节目,的确是需要炒作产生热度,或许是观众的专业性达不到评委的高度,所以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李莎旻子。专业评审团的打分标准到底是什么,让人很迷惑!

在众多选手中李莎旻子确实是有些格格不入,舞台上的她看得出很紧张,夸张的手势和语气,和在湖南卫视主持节目一样,毕竟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很突兀,有些尴尬。再看龚凡,她是一个非专业出生的选手,气质高颜值高,平凡而不平凡,聪明而且热情。虽然说在声音和情绪控制方面还有待提高,但不论从主持功底和思维深度都不会输于李莎旻子。

龚凡本期选择的主题是探访国庆阅兵式上唯一一支接受全程检阅的部队。她在号角声中带着观众去感受钢铁洪流的铿锵玫瑰,独特的选题让人们了解了一个大事件背后的特殊人群,要说输就输在用力过猛,就像董卿点评中提到的,龚凡在讲述军乐团训练艰苦历程的描述缺失,在主持中情感把控不到位,只能说被淘汰很遗憾。

对她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第二轮比赛中,她用自己写的程序作诗调侃撒贝宁,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被董卿评价为——非典型主持人。龚凡确实是一个很有想法、有魄力和有能力的姑娘,从她身上这种跨行业的尝试,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去追,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是比赛就有胜负,只要能登上台参加比赛的选手就都是佼佼者了!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心得精选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精彩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精彩

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影评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期观后感心得精选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期大学生观后感心得

观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期观后感

第二期央视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精选

央视主持人大赛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

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看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九期观后感评价心得精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