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抗美援朝电影《最可爱的人》观后感(共含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ummer人间失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儿时哼唱的歌谣,这是儿时熟悉的旋律,这使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鸭绿江”这个名词。而后来,电影《英雄儿女》和《上甘岭》,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魅力。
高考过后,面临着选择大学的问题。在看过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之后,我放弃了一切念想,抛弃了一些想法,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丹东这块充满魅力和神圣的土地。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来到丹东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抗美援朝纪念馆去参观。当时,我被那种场景深深的震撼,不禁感慨万千。而如今,我已是第三次前往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可是这次依然有着不少的感触和体会。
从公交车上下来,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向上仰望,首先看到的就是抗美援朝纪念塔。虽在远处,但塔上“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沿着一层层的台阶,逐步向上,愈是靠近抗美援朝纪念塔,愈是感觉到纪念塔的高耸、巍峨和气势雄伟,以及那种庄重和威严。来到塔前,望着抗美援朝纪念塔,心中不免想到那些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做出努力的人们,还有那些牺牲的战士们。想到这儿,心中不免激起无限的尊敬和崇拜。而当我想到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时,又不禁感到自豪和骄傲。
沿着台阶走去,便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走进陈列馆序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毛主席和彭德怀总司令的雕像,这个雕像显得那么普通,却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平易近人。而在雕像的后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战士的浮雕,浮雕的最上方刻有毛主席手书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这几个字,是那么的气势磅礴,令人热血沸腾。
接着便来到了中朝人民友谊馆,馆中陈列了朝鲜人民赠送的锦旗,以及朝鲜人民送给志愿军的衣物、纪念物,还有在志愿军帮助朝鲜战后建设时用过的工具等等。在战争中,中朝两国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两国人民也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深厚的、伟大而又无私的战斗友谊!这些物品,便是那活生生的铁证。
随后我又来到了英雄模范烈士馆。墙上悬挂着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的头像,记载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们的光辉业绩,展柜中也陈列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名册。面对这些,想到了太多。我想到了黄继光,正是他用年
轻的身躯为冲锋部队开辟了道路;我想到了邱少云,正是他为了不暴露位置而忍受这非人般的痛苦;我想到了罗盛教,正是他冒着零下20度严寒跳入冰窟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我想到了……一想到这些英雄,心中不免敬佩万分,正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正是他们的不怕牺牲,才有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有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才有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他们的行为应该被人记住,他们的事迹应该永远流传,他们的精神应该永远传承!
最后,我来到了全景面馆。全景图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当我看到《清川江畔围歼战》图的一刹那,都为之所震撼。感觉仿佛临其境一般,那个场面,那个盛况,那个战斗,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无畏。
从纪念馆出来,便来到露天兵器陈列场,陈列场陈列着战争中我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以及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武器。这些装备,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简陋。但是,志愿军战士就是靠着这些简陋的装备,用鲜血、用生命打败了强大的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的努力、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我们应该永远记在心中,不管何时,都不应该忘记。
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在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洗礼;在情感上,得到了一种震撼;在行为上,得到了一种体验。望着这些场景,想到那些过往,心中真的是感慨万千。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让我们懂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精神、有骨气!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民族核心利益受到侵犯时候,不管敌人有多么地强大,都要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敢于奋战!只有敢于斗争,才能维护尊严,才有安全,才有和平。
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但是凝炼的民族精神却代代传承!中国人民志愿军所表现出的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和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强暴、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巨大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又一次深深感悟到,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历史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特别是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西
方的一些敌对势力亡我知心不死,台独分子的嚣张,日本对钓鱼岛和菲律宾对黄岩岛的虎视眈眈,祖国的统一大业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要铭刻历史的教训,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富国民强,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取得建设路上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站在帽盔山上,眺望朝鲜的重山,那里有着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埋在异国他乡的战士;眺望丹东的繁华,这里有着他们曾经付出的努力而换来的和平。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无私的,他们是不朽的。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理应珍惜美好的和平生活,学好科学知识,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人,让他们的鲜血不白留,让他们的努力不白费!
近一段时间连续观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6月美国及联合国军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钱”,将战争烧到了鸭绿江沿岸,毛泽东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强大的、装备现代化美联合国军。
片中志愿军的亲历者的讲述,被他们的英雄的气魄,昂扬斗志,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硝烟弥漫战役中,在没有任何掩体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毅力,人民志愿军打退联合国军一次又一次的反扑,他们就像铜墙铁壁一般钉在阵地上,坚守着阵地,到了弹尽粮绝时,依然吹起响亮的冲锋号,吹出了志愿军的军威,吓得敌军魂飞魄散,气壮山河的场面,让我们无比震撼,激起了我们对伟大的人民志愿军敬畏之心。
《上甘岭战役》我们熟悉的影片,1952年志愿军15军发起了上甘岭战役,战争场面之惨烈,志愿军在缺水缺食的情况下,忍饥挨饿坚守阵地,使敌军难以越雷池一步,3.8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被炮弹炸成平地,被鲜血浸透,战役中涌现出邱少云、孙占元、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英雄。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以物资及装备的劣势,赢得了抗美战争的伟大的胜利,打出了志愿军的气势,保卫了朝鲜和新中国的安全,确立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你们的精神将铭记于心,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通过不懈努力,为伟大的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一切。
近日,为响应公司党委关于研读红色书籍,重温红色精神,建树党员风采的号召,我特地选取了军旅作家王树增所著《朝鲜战争》,进行仔细阅读,并深受感动。今年6月25日是中国人民自愿军出兵朝鲜60周年纪念日,而1953年签订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是上百万年轻的生命换来的。追溯其渊源,我们不得不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那场战争。60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充满现实感的战争:六十年来,朝美战争从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
现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阵。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既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强大。朝鲜战争是一场布满迷局的战争:美国,作为头号军事强国与最发达的经济强国,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将在战争中必胜;中国,1950年刚诞生的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物质匮乏,装备落后,少有重武器,但中国打出了尊严与和平。王树增为写《朝鲜战争》搜集准备了200万字的资料,前后写了6年,完成于。而出版来,畅销不衰,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地认可和追捧,就是因为,他的书不单单是在写一场战争,一段历史,更是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脊梁!他不是简单地介绍历史知识或揭秘什么历史真相,而是去发掘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所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当代人的意义。
《朝鲜战争》好像写战争,实际还是写人,王树增大量的笔触是写最普通的人。比如朝鲜战场上数次出现的腿被炸断了还死死抱住敌人不放的普通战士,比如穿着单薄的棉衣趟过冰河被冻成冰柱的士兵。其中为了真实描写黄继光,他甚至找到了当时给黄继光擦尸体的小护士。《朝鲜战争》全书弥漫着浓烈的英雄主义氛围,通过该书让我们知道,国家的历史上,还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在那个年代曾热血贲张,曾高举英雄主义的旗帜,曾让他们的生命散发出奇异的光彩。同时,这本书也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将来有一天,如果我们的民族面临战争或被迫选择战争,我们的青年是否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挺身而出,显示男子汉气概?是否能扫除萎靡不振的心态带来的'性格上的软化?是否能爆发出奋不顾身的血性?是否能在民族精神中张扬永不言败的精神?王树增说:我写战争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写一种族谱,这种族谱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每个人都应该有理由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何而去。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能够健康有力地发展下去,第一位的永远不是物质!真正的强大是精神的强大。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曾经的信仰如今被轻易地耻笑,民族的英雄被逐渐地淡忘!这本书对于现实不啻为当头棒喝,他明确地告诉我们所有人,仅仅依靠所谓的GDP,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强大!
__年前的事情也许离我们太远了,那时我的爷爷奶奶才出生不久,为了寻找那段久远的历史,我找来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历史纪录片。当我们回望那段对我们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时,我的内心澎湃不已。
在《鸦片战争》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软弱和腐败的清政府向国外列强的屈从,一再的赔款和割让领土,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任意残杀和侮辱,但在《抗美援朝战争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战斗,把当时世界上号称最强大的美国军队和联合军打得一败涂地,我们的自愿军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历史,更不应忘记这些可爱可敬的人。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他们无比的畏惧和佩服: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国《安斯凯顿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偌布斯?弗兰克评论:北韩战场上的中共军队,除了军事装备上不如美国联军,而其他无论斗志、勇气,都是美国难以想象的高……当时,中共军队可以说无论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块阵地,独挡一路盟军。
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们中国人,__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那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同时,国内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度。
广大青年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志愿军和各种军事干部学校。他们还走上街头,以活报剧、快板剧等形势,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侵略行径,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道理家喻户晓。工农群众努力增产,支援前线。各界人民群众还开展了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共捐献战斗机3710架以上,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战斗。抗美援朝运动既保证了前线的军事行动胜利,又促进了国内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2)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在三年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多架,击毁击伤敌人坦克2690多辆,击毁击伤敌人其他各种武器以及缴获各种作战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在三年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多架,击毁击伤敌人坦克2690多辆,击毁击伤敌人其他各种武器以及缴获各种作战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在血雨腥风中强胜了,中国在狐狸和猎狗眼中成熟了,中国在呕心沥血中繁荣了。
中国由贫穷到富有,由到强胜都是由中国人民生命和鲜血捍卫的,我爱中国,中国是我一辈子的骄傲。今天我看到两部短片《断刀》和《决战平津湖》更加的加深了我对祖国的英雄们的敬佩。在《断刀》中,讲述的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有一个山岭如果让敌人先到达,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国志愿军不顾一切竟然在一夜之间走了114里路,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在这惊人的数字中牺牲了多少英雄烈士啊!中国志愿军没有白白的付出,领先到达了那个山岭,到达后5分钟,敌人就到了这短短的5分钟就是决战胜利的关键,在这场战役中中国牺牲了几千人,然而在《决战平津湖》时中国牺牲的却是上万人啊!虽然有很多人牺牲了,但是最后还是中国志愿军胜利了。有很多人会问“中国人是靠什么赢的”因为中国志愿军每个人都穿着单衣,武器也是非常落后的,在大雪中和敌人的飞机大炮对抗,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是不可能赢的,而中国志愿军却赢了。其中有一场战役最令我难忘,那是在非常冷的雪中,志愿军一动不动的等待着敌人靠近,团长吹起了冲锋号,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动,因为他们都冻死了,只剩团长一个人了,团长挥了挥泪,孤身一人奋勇作战,最后也壮烈牺牲了。
中国志愿军就是靠着这种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的精神和信念胜利了,他们赢了,赢得光荣!赢得潇洒!同时,我也为我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中国啊!你是我的母亲!我爱您!
久前我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抗战事迹,这篇文章讲述了1950年6月间,美军悍然侵朝鲜,打到中国边境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彭德怀率兵赴朝鲜,五战五捷定大局,将美军赶回“三八线”。读完文章后,文中的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故事就像短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位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也领悟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执行391高地反击任务时,和战友们埋伏在距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不料有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可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战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让熊熊大火夺走了自己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们说得多好啊!邱少云为了党和人民,虽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远在烈火中永生!
英勇献身堵枪口的黄继光
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部队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攻坚小组,负责消灭这个火力点,在战斗中,一名战友牺牲了,另一名战友也负伤了,黄继光又受了重伤,可他依旧不顾一切地爬到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大家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机会,最后光荣殉职。
不畏惧生死的吕松山
吕松山原来是一个技术工人,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上了一个战斗连队的小组长。那一年十月的一天,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攻击信号打响了。吕松山这个小组的任务非常艰巨,就是要摧毁敌人的核心工事。他们冲进去的时候,敌人的子弹“嗖嗖”地飞过来,好多同志都负伤了,可是吕松山还是坚持了下去。他朝敌人的战壕里一发一发的打枪,不让敌人出来。终于,敌人投降了。可是还有几个胆小的美国鬼子窝在战壕里,趁着这时打中了吕松山的肩膀,吕松山咬咬牙,在把所有的敌人都俘虏后,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人。
每当回想起抗美援朝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我就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名共青团员,21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难题总是容易退缩,而抗美援朝英雄们为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相比之下我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抗美援朝战事一场难以忘却的战事,是一场战强敌、驱恶魔的生死大搏斗!是一场百万中华优秀子孙再次涌现豪迈气概的英雄赞歌与神圣洗礼!抗美援朝战事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事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我们衷心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怀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不愧为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让我们怀念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连娣、李家发、杨育才、任光华、孙一增等30万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勋集体。
志愿军战士究竟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冲上战场的?而我们伟大的毛泽东同志是怎样下定决心,在建国之初国力极其贫弱、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即让小米加步枪的战士与有先进武器的美国人对抗的?我们的战士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这场战争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一个个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战士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这场战争打得震五洲,惊四海。中国人的勇敢无畏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中华民族遭受百年凌辱的大爆发:这是中华雄狮的怒吼:这是一场改变民族命运的赌博: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决斗!“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们一定要拼命地向前!”这是19的毛泽东代表中华民族发出的冲天怒吼!
中国需要强大,把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气势传承下去。和平生活不能销蚀一个民族的英雄气概;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使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爱国情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火种!充满爱国情怀的英雄人物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幸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而且也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崇尚爱国英雄的传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爱国主义精神浸透着整个神州大地,爱国主义情怀深入到无数华夏儿女的心,追溯历史的长河,多少位爱国先贤的事迹流传千古。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那是何等的气魄;每当我回忆起这些英雄的往事时,便会周身热血沸腾,感慨万千!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时常在国人的耳边回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国人奋勇向前!
然而,随着当今物质生活的富裕,很多人开始不思进取,把享受作为生活的全部,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学生,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整天沉浸于网吧之中,迷恋于网络游戏,陶醉于虚幻的世界,令很多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朋友,也许你现在还在抱怨命运不好、社会不平和国家不公,但请你听一下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劝诫吧!“你不要问你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什么,而是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朋友请不要再怨天尤人,消极度日了,想一想,多少位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血染沙场,舍生取义。他们没有享受过一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但他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子孙后代,无怨无悔!朋友当你还在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时,想想那些为你今天创造美好生活的志士们吧!请不要再浪费大好时光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果你能够抽出点时间的话,请读一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你也许会受到一些启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句句是警世名言,发人深省;句句是殷切期望,充满期待。
朋友,当你在享受端午佳节,亲友团聚,开怀畅饮之时,请不要忘记为我们营造幸福生活的爱国志士们,让他们的爱国情怀,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净化我们心中的污垢。当代的国人更应该倍加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艾青先生的一句诗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时常含着泪水,那是因为我深沉的爱着这片土地”!衷心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更加昌盛!
英雄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真心;英雄有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一片忠心;英雄有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一片愁心。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文明或文化传承),从古至今,我们从不缺少英雄。
我问:“何为英雄?”屈原告诉我:“为国而死乃为英雄。”
屈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可能已经有人把他忘记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驻存在我心中。当他的国家首都被外敌攻陷,他为表示自己的一片忠心葬身于河中。虽有包罗万象的文采,吞吐日月的胸怀,但终化为泡沫,随河水一起流逝。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效劳,生为国家,死为国家,这是中华英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吹散了无数人的家园;几万年的黄河滔滔,早已流尽了无数人的汗水;几万年的烈日炎炎,早已散尽了无数人的努力。还好,有中华英雄的精神常在,鼓励我们迎难而上,坚持爱国,与屈原跨越时空对话,勾起了我对当代历史的回忆。
我问:“何为英雄?”红军告诉我:“保家卫国乃为英雄!”
十四年抗战,有过无限阻难。经历过惊心动魄的卢沟桥(卢沟桥事变中的英雄国民党军队);经历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经历过涛涛汹涌的鸭绿江(抗美援朝在建国后,这时称志愿军),但这些都不能阻挠他们前进的步伐,一次一次会师,一次一次击败敌人,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就是红军,没有粮食,他们不怕,一个馒头吃几天;没有武器,他们不怕,小米步枪照样打;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他们,他们是伟大的中华英雄。他们是一轮红日,永远照亮天际。在岁月的冲刷中,熠熠生辉,生根发芽,变成一颗种子,种在人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永不忘却(永远枝繁叶茂)。
与红军跨越时代的对话,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民族精神,与英雄对话,也让我想起一位极为普通的人。
我问:“何为英雄?”张莉莉告诉我:“尽职守责乃为英雄。”
张莉莉,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为了救她的学生,被车撞倒,下身高位截肢,可她却没有一丝怨言,依然保持微笑。这就是民族英雄,是中华英雄,是新时代英雄的代表,是我们的榜样。
与英雄对话,让我学习他们的精神,懂得“中华英雄”四个字的含义。
英雄是国家的希望,中华英雄是中国的希望,为英雄唱一首赞歌!与英雄对话,体味人生姿态。
5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道,英勇抗击美国的侵略,用鲜血凝成了伟大的朝中友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50周年(10月25日)之际,记者采访了朝鲜人民军老战士、“共和国英雄”、72岁的金上勋少将。
见到中国记者,白发苍苍的金上勋少将笑容满面,显得格外亲切。他回忆起当年人民军与志愿军并肩战斗的情形,情不自禁地用中文唱起了志愿军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金上勋说,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象保卫自己的祖国一样保卫朝鲜,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朝中军队互相支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1951年5月,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第三军团与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协同作战,在突破敌军防线后,在里县和后坪里围歼敌军第三和第九师团。为截断敌军退路,当时任第五军团某连连长的金上勋在兄弟部队强攻未果的情况下,带领一个连巧妙地突破由敌军首都师一个整营守卫的阵地,直插后坪里,配合中朝主力部队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中朝军队激战3昼夜,全歼敌军第三和第九师团,这是两军协同作战的辉煌战例。
里县、后坪里战斗结束后,金上勋率部与志愿军一起撤退,由于敌人的疯狂轰炸和炮击,很多战士受伤,人民军和志愿军冒着炮火互相帮助,抢救伤员。金上勋的连队用担架抬,用肩背,将20多名志愿军和人民军伤员护送到安全的地点救治。
金上勋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从志愿军手中接防时的场面。他说,1957年底,他率部在军事分界线樵岩山一带接防志愿军某团阵地。在两天的交接时间里,志愿军和人民军战士一起巡逻、值勤。志愿军撤出驻守多年的阵地时,每人只带了一个小背包,连一个茶杯、一瓶墨水也不带走,把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留给了人民军。离别时,志愿军官兵流着眼泪叮嘱人民军战士一定要守卫好阵地。大家互相签名留念,紧紧拥抱,依依惜别的情景,感人至深。
金上勋少将说,战争期间,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亲如一家,朝鲜人民爱护和支援志愿军,志愿军也把朝鲜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涌现了许多像人民军战士朴在根和志愿军战士罗盛教这样勇于献身的英雄人物。他真诚地祝愿伟大的朝中友谊世代相传,万古长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几种精神的本源。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傲慢的美国政府自恃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对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面对新中国刚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心,极为不易。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在全国燃起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一年之前,当我们怀着对美国武装侵略者的愤怒跨过鸭绿江大桥的时候,我听到一种令人感动的声音:“粮食尽量多带呀!我们是去帮助朝鲜人民解放的,不要增加朝鲜人民的负担。”这是一位背着步枪的志愿军战士说的。这是一句平凡的话,但是,它却说明了:胜利了的中国人民是怀着怎样伟大的无私的心情来援助亲密的友邦--朝鲜人民反侵略斗争的。
在每一处硝烟弥漫的战壕里,从雪片似地送到指挥员手中的保证书与决心书中,我看到志愿军战士们写着这样坚决的誓言:“我们要爱护朝鲜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像爱护我们自己祖国一样。”我也千百次地听到他们这样愤怒地高呼:“为朝鲜人民复仇!”我们的战士就是怀抱着这样的意志,奋不顾身地帮助朝鲜人民,从侵略者手里夺回生存和自由。
在去年冬天的某次战斗中,志愿军的一支部队奉命在一个村庄上堵击南逃的敌人。前面一群人影在移动过来了,战士们按住了机关枪的板机,拨出了手榴弹的弦圈,伏在冰雪里紧张地等待着。但当这群人渐渐移近的时候,战士们都楞住了。原来在最前面出现的是一群朝鲜人民,里面有老年人、小孩与背着婴儿的妇女,跟在后面的是敌人的坦克,再往后才是一卡车一卡车的敌军。战士们焦急地瞧着指挥员,指挥员皱着眉,开枪吧,这些老人、孩子和妇女立即会作敌人毒计下的牺牲品;不打呢,任务就完不成。指挥员猛然地从工事里站起来,挥动着手里的驳壳枪,向战士们大声发出命令:“我们要把这些老乡抢救出来,同志们,上刺刀!向敌人冲呀!”机关枪朝空中响起了冲锋的信号,战士们端着刺刀从满盖冰雪的山岭上直冲下去,猛不可挡地杀进敌群,把锋利的刺刀戳进了敌人的胸膛。经过短促的激烈肉搏战,敌人最后被歼灭了,朝鲜人民一个也没有伤着,我们的战士为此多伤亡了几个人。对我讲述这个事迹的是一位朝鲜某地劳动党的委员长。他眼睛里含着泪水说:“这样的军队,朝鲜人子孙万代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战争的岁月里,志愿军战士们像关心自己祖国人民一样地关心朝鲜人民的生活。在有一次战役中,战线附近村庄的朝鲜居民们远避到山林里去了,丢下了将要吐丝的蚕和已经熟了的庄稼。志愿军战士见了后说:“这都是朝鲜老乡们的血汗啊!收不了庄稼,他们怎么过冬呢?”他们在打退敌人的进攻之后,就一起动手收割庄稼,采桑喂蚕。战士们关心每一个被敌机炸毁的城镇和敌人焚毁的村庄,他们关心将来战争胜利后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他们时常这样说:“待将来战争结束后,如果朝鲜人民需要的话,我们还要帮助他们恢复建设。”在架设桥梁的时候,战士们宁可到深山里去砍伐新木,而不去动用村镇上的一根木头与一块砖瓦;虽然这些村镇已被炸成废墟,人们早已远避后方。战士们说:“朝鲜老乡盖房子可不容易啊;一木一砖到胜利以后都是很宝贵的。”这种对朝鲜人民的深爱,显示了我们的战士国际主义的高贵品质。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感谢是与日俱增的。在志愿军才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的时候,朝鲜人民称誉志愿军为“两班”部队,意思说志愿军打仗英勇、纪律严明。经过一年间战斗的岁月,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更加生长起亲如骨肉的深厚情谊。志愿军战士们被朝鲜孩子们叫“志愿军叔叔”,被年青人喊着“好兄弟”,被老年人叫着“孩子们”。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一致的称呼是“我们的军队”。“我们”这两个字用在两个民族之间是不寻常的,这是中朝人民在对共同的敌人的胜利斗争中加强起来的不朽的友谊的结晶。
我曾访问过许多胸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颁赠的“军功章”的英雄。他们认为获得这样的奖章是他们一生最光荣的事件。他们立志把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贡献于反抗美国侵略者的崇高事业,贡献于朝鲜人民为独立与自由的斗争。一年间,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土地上所流的每一滴血,都曾向美国杀人凶手讨还了加倍的偿价,并在中朝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记下永垂不朽的一页。
★ 抗美援朝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