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心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jbjlev33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心得(共含1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bjlev3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心得

篇1: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次颁奖典礼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张桂梅。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教育事业40多年,用爱培育爱、传播爱,用呕心沥血践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诺言。墨芳流转,指间绕流年,点墨芳菲,轻染岁月余香绵,虽是大山里不起眼的刹那芳华,但张桂梅身上彰显出的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品格,却温柔了大山里1600多名女学生的岁月,并将一代一代继续惊艳时光。

余韵绕梁,坚持不懈,高歌繁锦传奇。“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总有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虽然病魔缠身,但毅然投身党的教育事业,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她所创办的免费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用朴实无华的力量书写了坚持创造的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桂梅一往无前、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干事精神,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担负起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勇于挑起时代重担,让坚持的生命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

逆风翻盘,矢志不渝,染指似水流年。“你不歇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能破茧成蝶涅槃重生?”作为一名普通山区教师,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张桂梅立下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笔者也来自大山,我深知要体面地走出大山有多艰难。张桂梅,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信仰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桂梅那样,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擦亮对党忠诚、对党感恩、对党信赖的底色,永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将对党绝对忠诚做为政治标准,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落实,让信仰的光芒普照大地。

长袖翩翩,无私奉献,舞尽锦瑟年华。“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初,张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她感觉自己可能挺不过去。华坪县县长庞新秀来医院看望她,她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生命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生活有艰辛、有困难,但都阻挡不了一颗历经风雨却永远怀抱暖阳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桂梅那样,把对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处世态度和最高追求、最高目标,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血泪、自己的一生践行入党誓词,让党的光芒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篇2: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有一种杀伤力叫作震撼,有一种情不自禁是感动……

-------题记

忠义感乾坤

我认真的观看了度感动中国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但因某一瞬间,某一种念头使这个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

5月,这座三层大楼的人幸福的生活着,毫不知危险正悄然靠近。夜晚,冷风呼呼,大地陷入沉睡中。突然,“砰——”的一声震醒了居住在一楼的王峰一家。随着火势的蔓延,机智冷静的王峰救出家人后,奋不顾身的跳入火海,急切地敲打着每一户门。就下二楼居民,王峰正准备再次进入火海,有人拉住他问,“你干什么去?”他只说了句:“我去救人!”

随后他的身影消失在火海之中。救下所有居民,火场中的三进三出已让最后爬出来的他面目全非,全身烧伤率高达98%,像极了烤糊的玉米。夜已经深了,可医院的手术室却灯火通明。王峰的事迹震撼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最终,这位英雄被天使带到了美丽的天堂……当屏幕上出现王峰被烧伤的图片,我不敢想象他是由一种怎样的意志在一千多度的火海中前行。看着照片上一串串带血的脚印,不禁想到了superman.

王峰你是好样的!我们的时代先锋!

芳草震惠叶

在绿油油的大山里,有一座“美丽”的学校。清晨,有一位美丽的老师带着大山里的孩子读书。那郎朗的读书声化作一只只小鸟飞上天空,越过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位美丽的老师用自己的36个春秋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一千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她不是个好妈妈却是个好老师,她是大山孩子的母亲,是教师的榜样。她就是支月英。

通过视频我看见了那座破乱不堪的学校,看见那小小的铅笔头。不禁心里一惊,我透过窗外看见了这里优越的条件,看到这里的高楼大厦。眼前便浮现出支老师挑着笨重的学习用品在这绵延的土路上泥泞的黄土沾染了那双布鞋。

有人说她傻,但她愿意这么一直傻下去。坚守大山,为山里的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君子通大道

都说年轻人不喜欢农村,可是秦玥飞却不一样。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是美国知名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回国后放弃了做白领的机会,而选择在农村当一名村官。

为了更好地融入农村生活,他放下城市里的规矩和干净,与乡民们一起干活。因为水渠问题,村里三百亩田都干死了,秦玥飞省吃俭用凭借自己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自己的知识改善村子并且吸引了大批大学生与有志青年。

秦玥飞自己开创了“黑土麦田”产业,目的是带领农村脱贫致富。帮助国家解决农村落后的现状,成为新一代的楷模。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只要不忘初心,拼搏进取就能做出非凡的事。让我们一起播种梦想的种子,努力学习吧!

篇3: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今年的《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约而至,有哪些面孔让我们凝视?有哪些声音让我们倾听?有哪些瞬间让我们心动?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只要提起他们,我们的心都会被久久触动。他们就是今年荣获感动中国人物:钟阳、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不管是经年累月的坚守,还是刹那华光的选择,他们都让我感动与钦佩。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值得我深思,值得我去学习。这些人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杜富国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这是排雷战士杜富国的颁奖词,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诠释什么叫“舍生取义”。同时也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与使命。那么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我觉得“创健康伟业”是我的初心,“业绩领先”是我的使命。

作为一名业务人员就应该具备杜富国这种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的精神。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不信他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他尽管害怕,仍能迎难而上。这就是让我最为感动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做事情就不能害怕,不能见到危险就退缩,遇到困难就发愁,必须鼓起勇气,想方设法地去攻坚克难。我觉得自己就应该是一名“排雷战士”,就要想方设法挣品种,全心全意为医院服务。不单单是我这样做,科里其他同事全部都是很好的“排雷战士”。

“你退后,让我来!”这六个字让我想到了经常听到的一些话。每次装车时我都能听到“你下来歇会,让我来”,找两票时会听到“放下吧,什么时候要”。还有这些:“票开好了,我给你拿过去”;“什么时候送货?马上给你拿”;“那个品种着急,入完给你打电话”;“数对了,开发票吗”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战友”经常对我说的话,现在想想这些经常听到的话十分让我感动。我现在就想对他们说“谢谢”,我会经常对你们说“你退后,让我来”。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正汇聚着这样一个个有勇气、有信念、有梦想、有大爱的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事迹的时候,不能让感动只成为一瞬间的花火,要由感动而心动进而行动,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身上的价值和力量。

篇4: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颁奖典礼中,有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学家于敏;有为了山区孩子的前途而放弃优越条件去艰苦的地方教学的朱敏才、孙俪那夫妇;有坚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黄张纪清;有跟听力障碍的儿子同桌的母亲;也有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牺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让我最感动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黄张纪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木拉提跟他的同事们每天有任务,每天都不分昼夜地工作。木拉提以及他的队伍,使得老百姓能在这里安居乐业,虽然木拉提他们很可能在某次任务中殉职,但他们依然不畏牺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许多战友都因为执行危险任务而牺牲离开了我们。

还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动的人物炎黄,炎黄的真名叫张纪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为孤儿院,学校,灾区捐赠了许多资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黄的化名填汇款单。

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为了捐款,卖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里,默默地坚持做好事。

因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黄,人们找了他三十年,直到因为他在银行汇捐款时摔倒被送去医院,人们看到他撒落地上的汇款单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黄。三十年来,他一共捐了几十万元。当主持人问他每次捐款时都怎么想,他却说:捐款只是一个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他让我倍受感动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却从不留名,其实他的真名是张纪清,正如主持人给予他的颁奖词:是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篇5: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静静坐在屏幕前,认真聆听那些感人的故事,仔细品味每一段颁奖辞,那份感动触人心弦,那些美丽珍藏永远。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在大山深处坚守36年,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的秦玥飞;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融化人心的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执法无私,立身有责,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的焦裕禄式好干部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他是一个平凡不过再平凡的人,每天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然而在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尽管多方援助,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告别了我们。

故事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凡的人当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救助20多位与他没有关系的邻居,当他做出抉择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那份信念,在那一刻,他知道要面临的是什么,是一千度的烈焰,是生死的考验,是无法承受的疼痛,可是他却义无反顾地冲入火场。当他一次冲入火场后,又继续前行,这一步步阶梯,不只是险峻,更是命悬一线,后来他又两次闯入火海,开始,我也很疑惑是什么支撑他拖着血染的脚步砥砺前行,是什么使他不畏惧肉体上的疼痛,是什么让他决定用生命救助他人,后来,我明白了,是那坚强的意志、不屈的信念、舍己为人的精神,如果换位思考,我面临这种场景,我可能会以保护自己的生命为优先,而王锋他也是凡人,他却能有顽强的毅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的生命,看着看着我被深深的震撼、折服了,这不仅是一个感动你我的故事,这更是一次对心灵的触动,思想的洗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是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对英雄的敬佩!

虽然他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向英雄致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无法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我们不如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高尚的人格,让我们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一天进步点点!

篇6: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

虽然早已经看过多遍《感动中国》,但是当我再次观看时,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忘不了的是张桂梅,她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20_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_年,张桂梅成为党的_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_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她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她的师德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感动中国》后,我又一次泪盈满眶,我被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终于开播了,我们和王老师分三个时间段看完了这部感动人心的片子,当我看完后使我感慨万千。

我是一位很容易被感动的小男孩,我看的这十个人里,几乎我每次都会热泪盈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__和__。

__从小就落下残疾,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她的生活,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使她实现了当医生的梦想。为了给村里人看病,她每天不得不拄着拐杖到病人家里,她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并遇到了艾起,从此他们二人相依为命,每次当她要看病时艾起都会心甘情愿的背她,无怨无悔。就是这一对普通的夫妻顷刻间感动了全场一千多人,我也泪流满面。《感动中国》给予他们的评价是:清香传得天心在。

除了__,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她叫__,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在一次地震中,__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捐了,并且还闹着父母捐了一个月的工资,但是她却被诊断出有心脏病,只能再活三个月。她对父母说死后要无偿捐献器官,最终他的肝脏救助了四名儿童。《感动中国》给予她的评价是:何处春江无月明。

看完后,我热泪盈眶,为什么上天要把这么多善良的人的生命一一掠走,为什么不能让她们长久的生活着,让她们再多做一些好事,让我们的家园变成美好的人间呢?但是她们虽然走了,给我们留下的是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永远传递下去,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灿烂辉煌。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多做好人好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开始播出了,这一次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感动。

最令我难忘的一位感动人物是陈陆,他36岁,是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看望并慰问了陈陆等牺牲同志亲属。习近平说,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他不愧是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令我最感动的是孙景坤,他96岁,志愿军老战士 ,年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到解放海南岛战役,随40军119师357团从北打到南。1950年孙景坤随部队入朝作战,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英勇作战、坚守阵地,荣获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6月被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大英雄。此后,孙景坤在老家山城村担任村干部,带领乡亲们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一百多亩耕地,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时间在荒山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堪称奇迹!

感动人物的感动事件并非都是都是关于国家大事的,认认真真做那份小事,你也会受感动。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 感动中国》,每当听到那感人肺腑的事迹,每当看到那奋不顾身的壮举,我的心灵就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一个老人的故事。

他,耄耋之年,以拾荒为生;他,省吃俭用,只为献出爱心;他,几十年来资助了百十余名贫困学生,捐款十余万元;他,隐瞒身世,不求回报;他就是感动中国年度获奖者之一——__。

__爷爷今年__岁,曾是一位工厂工人,月收入只有300元,却从中捐出六分之一给了贫困学生。可是不久,工厂倒闭了,他失去了工作以捡垃圾为生,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从没有停止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10块,20块,30块,无论省下多少,他总是寄出去。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市的安身之所,他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废品难卖,为了继续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只能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掏。

一位平凡的老人却拥有着这样高尚的心灵,使我深深震撼了:没有经济收入,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但心里想的任是那些学生,几十年如一日的节省就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学,捐出去100,留给自己的只有10块,这让每个人都不得不落泪。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__说:“走过古稀。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是啊,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如果像__爷爷那样充满无私的爱,做一辈子好事却无比艰难。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摸索中华民族的脊梁,用感动沾湿的泪来无言屹立!感动你我的中国,尽在你我感动的不言中。这短短长长的两个小时,掠过的不仅是时间,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德馨敲击心头无尽的震动……

誓言无声、崇仁厚德、心比金坚、一秉至公、格桑花开、秋兰为佩、寸草重晖、克明传德……花为春盛开,春因花明媚。如花般的楷模,花一般的故事,花一般的心中之境。

90多岁的老人——__。随丈夫参加革命,功成名就后毅然下乡改造农村,丈夫逝世后,她省吃俭用,却将一笔笔善款投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而这些广阔的土地,有了爱的哺育,怎能不满庭芬芳?

老人的一生,朝有爱情,午有爱心,暮有关爱。她的名字里头,一笔一画似乎都浸了爱、刻着情,回头看看,农村的水渠、桥坝、良田、孩子们……她带领着人们在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疾步前行,一路花香。

先行者们开着路,人民迈着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不断感动着。下一代的我们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宣誓着自已的理想,扬溢着自已的青春——义捐骨髓的__,不也正是我们蓬勃向上的缩影吗?因为有爱,我们的心中才会迸发出信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也正是为了我们生长的土壤而盛放。我积极加入志愿者协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下乡劳动、义卖、义濱等来募捐善款,把它们运用到身边的“待帮助”中。不仅如此,时时存善,友好待人,这“爱”便更使我们在这成长中生机勃勃。

用爱,感动自已;存善,感动行动。中国感动,感动中国,有爱才有中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全中国13亿人民的是感动中国中那一个个有品格、有毅力、有爱心……的人们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无论是失去双臂仍不放弃梦想的80后钢琴家、或是照顾老年综合症的老母的坚强教师……他们的事迹都让每一个人从心底生出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感动。

何玥,一个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12岁小女孩儿,她是那么善良,有爱心。她在临近小学毕业时被查出肿瘤,痛苦地疗化让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而她并不为此灰心丧气,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还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希望奉献自己去帮助其他人,在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值得敬佩与感动的品质吗?虽然我们对何玥姐姐的离去感到伤悲,但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合二为一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感到欣喜。她来过,不曾离去。她用她的生命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正所谓何处春江无玥明,何玥的感动事迹会照亮人间各处,它的品质会永远刻在人们心中。就在她得病前,她还把老师捐助给她的钱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钱捐出去,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命运如此残酷,你却还是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带给所有人无穷的光明与力量。

感动的事迹永不随风被遗忘,感动的人们,不管怎样,在我们心中永远被铭记于心中!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我们上了开学第一课——观看《感动中国》。让我感动不已的是陈斌强孝敬母亲的事迹。

陈斌强是浙江一所学校的老师,他每天都用一条布带把母亲捆绑到自己的背上,骑电动车去上班。家人都想让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去敬老院,可是母亲却说:“我不去,我要和儿子在一起。”这句话让陈斌强非常感动,他说:“即使我受再多的苦,也要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她。”由于母亲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陈斌强工作又很忙,所以,他给母亲设计了一个作息表。我发现,这张作息表上的安排细心到上厕所这样的小事都提到了。但是,母亲却叫不出儿子的名字。陈斌强说:“没关系,只要她知道这个人对她好就行了。”

看到这儿,我感到自己面有愧色,因为从小到大,我很少帮助妈妈做家务活儿,甚至连削苹果这么简单的事儿都要妈妈做。记得有一次,还剩两根香蕉,我随手掰开一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时,妈妈走过来,拿起最后一根正准备吃,只听她说:“哎呀,这个烂了!”我不假思索地说:“哈哈,幸好我没吃那根。”想到这儿,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下子涌上心头,不禁又感到羞愧难言。我想:我是多么自私、心胸多么的狭窄呀,不能替妈妈着想。而陈斌强却处处想着母亲。

陈斌强的事迹,让我很受感动,正如颁奖词中说的:孝更无伦足可矜。我决心今后一定要向陈斌强学习,孝敬我的父母!

篇7:2022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

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

我要感恩,在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是老师来开导我,教育我,我要感恩。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是老师帮助了我,让我懂得了怎样面对酸、辣、苦、甜,我要感恩,在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是老妈安慰我、鼓励我。

普天下的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一起对父母说一声:“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就时刻陪伴在你我身边.

生活中没有了感恩,正如大地没有了甘泉的滋润,正如大海航船失去了指航标,正如鱼虾失去了溪水的家园。西方人吃饭前总会先做祷告,他们认为是上帝赐给了他们食物,他们要感恩上帝,是诚心诚意的感谢,这种思维看起来好像是愚笨的,可是它却表明了西方人赤裸裸的淳朴与善良。

生活中我们需要感恩,是它让心灵的寒冰融化,是它让人与人更贴近,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感恩就学会了让别人感恩,让感恩之光洒在每个人的心间吧!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傻子。

篇8:2022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

“感恩”一个大家多都不陌生的词语,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事与物都需要你的感恩。感恩社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比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抵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或许感恩是本能,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片肺腑之言。

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感恩是其中一缕清凉的夏日风,像我这样的青春少年应该在这时用自己的双手去感恩社会,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里面有许多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其实一种对社会的感恩很简单,是对老人的一句问候语,是对关心你爱护你的人一个甜美的笑容,是对一切事物的热情拥抱。只要你怀一颗感恩的心,对与一个你来说生活就会多姿多彩。在这个杂乱的社会中我明白了很多:也许坎坷,让我看到互相搀扶的身影;也许失败,我才体会的一句鼓励的真诚;也许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社会给予我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坚强,我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在这里我真挚的对你说:谢谢你!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感恩,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其实通过这次“为社区做一件感恩的事”让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我要感谢你们,你们这些对我无微不至关爱我的人:我要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感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让我有机会去品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感谢你们的谆谆教导,使我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感谢你们对我倾注的爱,让我明白爱的伟大、爱的内涵、爱的方式。感谢你们给了我知识。感谢你们对我的精心培养,让我认识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感谢你们教给我各种技能知识,由易到难,知识的聚少成多,让我用智慧去放眼未来。感谢你们教给我做人的哲理,让我不在迷失自我、

我要感谢你们给我充实的生活。感谢你们对我的勉励,陪我渡过心绪上的低潮,让我明白了什么该结束,什么该开始。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理解,让我的固执与任性得到化解。感谢你们与我分享快乐与失望,让我坦然面对挫折,坦然面对成功……

感恩是蓝天上的一朵云,感恩是草地上的一棵草,感恩是花园里的一朵花,是自然中的最美。让我们多为社区做一些事,多为父母做一些事,多为社会做一些事。或许你的生活会更美好,更有意义。美丽的人生是需要有爱与感恩的,是需要宽容与理解的,是需要一个杂糅的社会让你真正成长。感恩吧,知足吧,成长吧!

篇9:2022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

什么是感恩?感恩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冰峰为春暖,化干戈为玉帛。

感恩是一门必修课程。鸟儿以清脆的声音歌咏苍穹的无垠及云朵的柔美,这是它对天空的感恩;浪花用绚丽的舞姿,赞咏海洋的浩瀚与海水的清澈,这是它对大海的感恩;骏马以自己竭力的嘶鸣呼唤平野的辽阔与飞尘的潇洒,这是它对大地的感恩。感恩,存在于平凡的事物中。

感恩是一种处世态度。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一次会场上看见的她的小学老师,立刻用一束鲜花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失去听觉及视觉的海伦凯勒在大学毕业后,努力推行盲人关怀的运动,懂得感恩惜福的她,更四处演讲,回馈社会。感恩,存在于一颗心存感激的心。

感恩是一种美好情感。打从我们“哇哇”坠地至长大成人,父母付出多少心血及汗水,编织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至大学毕业,又有多少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所谓:“滴水之恩,必当泉涌相报。”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付出的已非“一滴水”而已,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洋了。感恩,存在于一个简单的动作中。

篇10: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精选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国核动力事业能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离不开一大批像彭士禄院士这样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的科学家。

回望历史,他们为了国家富强,选择上草原、进沙漠、蹲山沟、踏海浪,逆风而行,奔波于祖国大地,与炎炎烈日、凛冽风沙做伴,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历史,他们为了理想信念,选择隐姓埋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把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把国家置于安全之地。

历史是的老师。全党目前正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科技部明确提出,紧抓三个结合点,把学习领会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创造辉煌成就的历程、我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科技界创造的伟大精神融入学党史的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细化深化,切实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本领。可谓正当其时、针对性强、十分必要,必将为科技创新事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深切缅怀彭士禄院士,就要把他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的科学家精神汇入到中国力量、中国梦想中,让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3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顾诵芬院士投入航空事业70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仍处于“一张白纸”的背景下,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70载风雨兼程,从青丝到白发,他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不懈追求。广大青年干部应以榜样为标杆,学习榜样事迹,传承榜样精神,立志做“请党放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信念坚定,传承一片丹心为祖国的爱国情怀,做青春追梦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幼年时,从小小的航模开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铮铮誓言,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畏前行,如利剑出鞘般执着而无畏,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解决了一个个飞机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上奋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辽阔蓝图,脚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气和毅力,践行心中不变的理念,保持着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冲锋姿态,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以“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凝练坚韧的信念支撑,多打打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让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篇11:2022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家中。总有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为了我的祖国的兴旺而付出了一生甚至生命……

今天是我们班的活动课,老师打开电脑点击(感动中国)这个视频给我们观看,里面说的是一些为国家,为人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在里面我最佩服的是黄旭华爷爷。他的事迹让我最为感动。

先从黄旭华爷爷说起吧!他现在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有谁知道他青春时的事迹呢?黄旭华爷爷大学毕业时就参加了制作核潜艇的工作,他在当时担任总设计的职位。因为当时这项工作是党密工作,所以不能透露给别人,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能述说。黄旭华爷爷的亲人们时常埋怨他。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个工作。如果核潜艇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使在被窝里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解决。经过他们不休不眠的工作,终于核潜艇快速度地完成了。可是要真正地完成还有经过水压测试。在当时美国为了更高效的完成核潜艇,开展了水压测试,但是核潜艇下海10米时就因为承受不住水压的冲击而失败了。在当时美国死了一百多人。可是黄旭华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害怕而是我自己亲自带领着战士们做测试。潜艇下了5米,10米,20米……终于核潜艇成功了。中国成为了5个国家中其中一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黄旭华爷爷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青春。

正是因为这一些为国家而努力,奉献的人。我的祖国才变得如此美好。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创美好家园吧。

篇12:感动中国2022年度观后感

这一天老师抽出时间给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感动中国》。

主要是讲了一些做出伟大事情的一些人。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可是我认为除了父母外最伟大的人了!

其中我最敬佩一名消防队里的指导员,他的名字叫做陈陆。他连续出动四百四十多次,也救过很多很多的被困人员,他非常的厉害!

直到一次洪水淹没大地的洪灾,大部分地方被淹没的一次,他感觉自己的双腿已经很不舒服了,因为陈陆叔叔已经几十个小时没有睡眠了。在那次出去救人的时候,因为洪水的波浪太大了,所以把陈陆叔叔和其他消防员的那艘冲锋舟给冲翻了。还把正在填土,封口的挖掘机也给冲进了水里,真是太恐怖了。

那一次他已经无能为力,因为他的双腿已经很不舒服了,那时因为船卡在了一个地方,动也不动,其他人都游出来了,而只有陈陆叔叔没有游出来,已经那时他已经没有力气,再也起不来了。

伟大的陈陆叔叔,不顾自己的身体去救人,真是太伟大了!而他的家人说,在最后一次救人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要这样。

我们一定要学习这些长辈的精神品质,最终消防队员在意见被淹没的小屋子的屋顶上找到了陈陆叔叔的遗体。

后来消防队的一员说,他以为指导员会找个地方等待他们来救,结果就这样的离开了。

篇13:2022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这一届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我依旧早早地守着电视从头看到尾,依旧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对于今年这些获奖人物,有的功勋卓著,有的舍己救人,无不体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让人敬仰、感动,但我更佩服的是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来自高寒荒野的小人物——草原曼巴王万青,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伟大叫坚守!

一个上海人,一个大学生,在草滩上拿手抓牛粪,装进麻袋里,背回去烧水做饭,背一趟水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见不到水果,吃不到大米,喝着奶茶吃着酥油炒面捏成的糌粑,就会想起上海的豆浆和米团油条捏成的粢饭。这是王万青来阿万仓初期的生活图景,而改革开放之后,他的哥哥同学,纷纷出国高就,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富足和舒适,而他仍然抵御了大都市那些无尽繁华的诱惑,多次放弃回到上海的机会,在高寒缺氧的草原,一呆就是四十多年。

正如推委会所说:他以藏区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王万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科学与文明的传播者,1968年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海拔3800米的甘南草原,43年,对自己人生价值取向的坚守,对医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坚守,他所做的一切,为一个时代给出了答案。

而王万青给自己的答案更加简单——城市的生活物质享受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多么朴实而庄重的话语啊!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这句简单话语,王万青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几乎整整一生。

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信念,也都会为自己的信念去努力,只是成功的往往只会是那些能够持之以恒的人,而更多的人因为放弃,让信念烟消云散。比如平时我们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良好的公德心,做一个好人。可在面对红灯的时候,往往会有些人贪图节省那仅以秒计的时间而奋不顾身地闯红灯,这一刻他把公德心早就抛在烟消云外,忘了什么是坚守。小中看到,如此将来,还有多少人有信念、有公德呢?

所以相比起其他英雄,虽然距离遥远,但王万青的事迹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我更敬重王万青持之以恒的努力,用他的爱心去实践了一个诺言,感动了全中国。

我们不能跟英雄相比,也没有几个能做到他那样的壮举,但感怀英雄的事迹,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讲公德、树新风,持之以恒地为社会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像英系一样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篇14:感动中国2022年度观后感

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看了感动中国,一开头就说了“年度颁奖盛典”,这我就不懂了,为什么颁奖盛典会很感动呢?

看到后面,我才明白为什么要叫感动中国了,因为里面的每一件事都很伟大,都值得我们永远的记住,其中我最喜欢“抗癌厨房”这个故事。虽然是个厨房,还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味的饭菜,却有着像家一样的温暖。

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厨房的主人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他们原本的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勤劳人家小本生意,可它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前,的一天,铺里来了一家人,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问他们是不是有火,借他们做个菜,做个饭,儿子在这里治病,说要吃妈妈在家亲手做的菜,外面的都吃腻了,万佐成夫妇就用做早点剩下的余火借他们做个饭菜,一家人又问要不要钱,万佐成夫妇,一下子就说不用钱,反正就是剩下来的余火没关系的,这个意外的收获也让万佐成夫妇俩感到格外欣慰。

《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谢献给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致敬。

篇15:感动中国2022年度观后感

我最近看了一档很感动的纪录片,这档纪录片就是《感动中国》

身患绝症,却还在抗疫前线战斗的张定宇,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张桂梅校长,而在许多英雄当中,我最喜欢,为了老百姓放弃自己性命的陈陆,在今年九月份左右,雨水一直很大,而陈陆是一名消防员,他已经好几十个小时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了,在这段时间中,他一直在就洪水前的老百姓,因为长期的冲泡,使他的腿变得红肿,甚至腿弯都弯不了了,可他还需要去拯救那些在洪水前线的老百姓。

这一次他又接到任务,当警笛响起,十几个消防队员坐上警车就飞奔前往洪灾地区,他跟着战友救了许多的百姓,但却还有几个没有成功救出,于是他就坐上消防艇,去救其他人。在坐船的途中,他们看到陈陆坐的小船翻了,其他人都游上来了。可却迟迟不见陈陆,于是那几个战友就拼命的找啊找,找了两天两夜,终于在河道的下游找到了陈陆,但发现时他已经是一具遗体了,身边的人都不相信他死了。

而在感动中国纪录片中,我最喜欢这位英雄陈陆。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

2022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22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礼观后感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个人感悟

感动中国观后感

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精选

央视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202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2022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心得(推荐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