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爱是五个逗号》有感(共含19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然后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读《爱是五个逗号》有感
读了《爱是五个逗号》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爱是平凡的,又是深厚的。这篇文章向我们诉说了一个亲情的故事,它讲的是作者到邮局去取钱时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给自己远在他乡求学的孩子寄钱,她在填单子的时候先填了五个逗号,再依次填入了十八个数字。阿姨这一微小的.举动凝聚了对儿子的爱和期盼,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回家将这个故事告诉了弟弟,她和弟弟都沉浸在对母爱的回忆中。
母爱之深,情真意切,让人不禁落泪!我脑海中慢慢浮现出这样一幕。
那是一天的傍晚,我看天气不错,就在外婆家附近走了走,远远地看到大树下坐着一位阿姨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女孩正坐着往离她大约五米远的玻璃瓶投掷石子。阿姨身旁有一堆石子,阿姨一边递着石子,一边笑着看小女孩,从那位阿姨的眼神里,我猜她们应该是一对母女。
没过多久,小女孩打石子的速度越来越慢,那位阿姨还是笑望着她,只是递的速度慢了下来。可小女孩的技术实在是太差了,忽高忽低,有时竟能偏上好几米。我问阿姨:“您为什么……”我还没说完,阿姨也不看我,爱怜地看着小女孩说:“我女儿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只是现在看不见而已……”再看那个女孩时,发现她的眼底满是空洞,我不忍心看,别过脸去。
我不再问什么了,只是默默地看她们一个递一个打。
到了晚上,天已经黑了,我想她大概打不中了,就转身回家了,刚走出几步就听见了一声玻璃碎片的碎裂声和一个小女孩的欢呼声……
我为女孩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纵然孩子再多不幸,只要身边有爱,就是幸运,就是幸福。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用全部身心爱着自己的孩子。爱有时就是像这样,包含在五个小逗号、递石子等小事中,虽然平凡但细腻而又动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一颗赤子之心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读《爱是分享》有感
读了《中国少年报》中的《爱是分享》后,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它告诉了我们爱是一种最朴素的感情,它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也不分年龄,更不分贫富。只要你心里有爱,你会发现你身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特别美好。
其实分享就是一种快乐。可是很多小伙伴不懂得分享,我就曾经是这样。
自从生了弟弟后,妈妈和整天照顾弟弟,几乎都不管我了。我觉得是弟弟夺走了妈妈对我的爱,由此,我总嫉妒他。有时候,看到他哭,我还在那幸灾乐祸,更别说是去抱抱他了。但读了《爱是分享》后,我陷入了沉思,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小时候,我得到了妈妈全心全意的爱,弟弟如今得到的母爱却是我们俩共同拥有的。我越想越惭愧,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弟弟。我决定要给弟弟更多的爱。妈妈不在时,我就认真、细心地照顾弟弟;他生病时,我就哄他吃药;他生气时,我给他玩具,逗他笑……从照顾弟弟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快乐。现在,弟弟对我越来越亲近了。每当见到我时,他总会伸手来要求抱抱;当我要走时,他也不忘对我摇几下手,与我道别;当我生气或发愁时,他总是会甜甜地对我笑一笑。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觉得特别幸福。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你给予别人爱,那么,你也一定会分享到别人对你的爱。
我曾经和一位邻居小朋友是一对十足的克星,我们不相让,有好东西也不愿分享。由此,我们的关系几乎恶化成仇敌了。有一次,我去上学,恰好看到看到了他,我瞅了他一眼就迅速地往楼下跑,有意避开他。由于我跑得太快,所以摔了个四脚朝天,膝盖也流了血。这时,他走了过来。我心想:哼,又想欺负我了,没门儿!正当我想怎样对付他的欺负时,没想到他竟然伸出了手,把我扶起来,关切地问我:“伤得严重吗?”还把我带到他家里,帮我擦药。我顿时感动得流泪了。不久,我们就变成了一对好朋友。那时,我又觉得,爱是一种化解仇恨的`良药。
啊!人人都喜欢被爱,人人都渴望被爱。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而是分享。当我们能给予别人爱的时候,无形中,我们也会得到爱的回报。当我们能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力量。
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有的只是一路的风雨与挫折。命运又是公平的,它在堵塞一条道路的同时,常常会留下另一条。只要我们遇到困难时善于发现、乐观积极,就一定会找到命运留下的那条道路,最终获得成功。
今天我读了《爱是同心圆》中“战胜命运的孩子”一文。有两个孩子一个想当音乐家,第二个相当画家。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耳聋,想当画家的眼瞎了。后来老人叫他们放下自己的梦想学对方。最后耳聋的成了大画家,眼瞎的成了音乐家。读完了全文之后让我知道了当命运对你不公时,你应该鼓起抗争的勇气;当命运对你厚爱有加时,你应该更加懂得珍惜……成功的关键不在命运而在于你自己,在于你是否能够知难而退,是否能够奋斗不止。作为一个小学生的我,也应该像这两个小男孩一样,不管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是生活中遇到的障碍,我们都必须勇敢地面对、勇敢地跨过去。
我在假期里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爱是同心圆》,这本书是专门为小学生准备的,里面有好几层目录,目录中的主题有“爱是同心圆”、“生命的价值”等。
在“生命的价值”里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给予树》。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从前有棵大树,他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爬到那棵树上玩,下来的时候,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王。有时,他还爬到树上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上去摘果子,玩累了,就在大树下面休息一下。
男孩长大了,不和树玩了,树很孤单!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说:“我要钱。”树说:“我没钱,但你可以摘些果子卖。”他摘了果子走了,树又孤独了。
又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说:“给我一间房子!”树说:“森林就是我家,所以我没有房子,但是我可以给你我的树干。”
过了很久很久,男孩来了,但他变成一位老人。树说:“我什么都没有了。”老人说:“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只要安静地在这儿坐一会儿。”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甚至为了无法给他更多而感到惭愧。而男孩却一直在索取,但他并不把树放在心上。我想起无条件付出、无条件爱我的父母,希望我有一天能回报他们,哪怕是回报他们给我爱的十分之一。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心地纯洁的女性,他生活很朴素,但有着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的精神。她出生于18,前有2个姐姐,后有2个妹妹和一个弟弟。1838年至1842年,她与妹妹们辗转各地,以家庭教师为生。而这时父亲病倒了,颇有才气的弟弟又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于是在这种困难下,开始了他们的写作。
在这本小说中,写了主人公简·爱简爱父母早亡寄居在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来到桑恩费尔德,当男主人公罗彻司特先生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在他们举行婚礼时,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彻司特先生的妻子,简爱不愿作为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她想起了罗彻司特先生。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简爱赶往罗彻司特先生住的芬丁,扑到了罗彻司特先生的怀里……
的确,一个人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外貌等东西,但是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凭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来决定贵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主人公简·爱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不因自己贫苦的出生和普通的外貌来抱怨,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了真诚的爱情。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这本书塑造了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女主人公,我有幸拜读了它。
这本书主要写了女主人公简·爱小时候被寄养在舅母家里,自幼就受到虐待和歧视。因此,她从小就富有反抗精神,性格坚强又倔强。后来,她来到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她的自尊、自爱和自信赢得了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的敬重与喜爱,他们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最终走到了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读着,读着,让我想起了班级里的一位同学小泽——一个可怜的小男孩,爸爸妈妈都不管他,只有奶奶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课后还花钱请老师辅导,但他的成绩不太好,从来都没有超过九十分。班里的同学都不大愿意跟他做朋友,也拒绝和他一起玩。数学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张卷子,大家纷纷猜想自己会考多少分。小泽自信满满地说:“我一定会考到九十分的!”“你能考到九十分,猪都能上天了。”不知道谁接了这么一句,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哈哈,哈哈……”面对同学的冷嘲热讽,小泽控制不住情绪,哭着跑了出去。卷子发下来了,小泽居然考了九十三分。我和小伙伴们都大吃一惊,“怎么会?他可是我们班拖后腿最厉害的一个呀!”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他每天晚上都在复习数学,课间都在学习。从此,大家都不会轻易笑话他了。
书中,简·爱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是人,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不是鸟,所以我必须离开你。”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无数读者,面对艰难困苦,坚强而自立,努力地追求自身的幸福。这句话也影响着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要磨砺顽强的意志,自信自强,增长才干。
简·爱一个出生于英国,以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塑造了一个自尊自爱的,勇于追求的女性形象。反衬了那个时代的残酷。
虽然我是前不久才拿到这本书的,但是主人公简·爱的作为让我感到震撼。一个小人物,依靠自己的正值品和聪明才智,坚韧不拔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冲破重重险阻,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小简·爱在舅妈家的生活写的真实生动。从文中可以看出表兄的凶暴专横,表姐们的傲慢冷漠。舅妈的憎恨厌恶,使小小年纪的简·爱失去了孩子天真,可爱,这也初步表露了简·爱既屈强抗争又忍让克制的矛盾复杂的个性。
后来,因为对舅妈的辱骂,所以被送到了洛伍德学校学习。勃洛克赫斯特牧师的系列抑制人性的非人道做法,他那虚伪的假道学嘴脸,引起了简·爱的极大不满。后来,由于洛伍德学校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简.爱得以在那生活8年,然后,谭波儿小姐结婚,离开了洛德伍学校,给了她很大的刺激,使得往日的激情,她青春的躁动,在她矛盾复杂的个性占了上风。于是她登了广告,应聘去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走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女主人公在桑菲尔德的经历,主要叙述了她和罗切斯特曲折的动人的爱情。主人公在这段经历中进一步深化了她倔强抗争的个性。体现了主人公在婚姻上主张男女平等。简·爱的愤愤不平,体现了她对社会的种种不满。家庭教师简爱和庄国主人罗切斯特,从相识相爱,后来在婚礼中发现她还有一个妻子,发生冲突,主人公离家出走。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因为主人公那种既热情奔放,敢于幻想追求个性解放,又冷静稳重,严于克己,善于自省自责的矛盾个性,所以我们的主人公终于还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离开了心爱的人。
经过四天的流浪,简爱最终被沼泽山庄收留,在那落脚之后,又在莫尔顿村当了教师。在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简·爱和圣约翰的感情纠葛。发现沼泽山庄竟是她姑妈的,圣约翰三兄妹原来就是她表哥和表姐。圣约翰是一个被宗教训化的人,于是她强迫主人公简·爱和他一起去印度传教。在一个夜晚,她和圣约翰谈着话,忽然听到有一个人在叫她,那声音像极了罗切斯特的声音,然后,在圣约翰出门的那两个礼拜,她离开了沼泽山庄。在这里,又一次体现了简·爱追求个性的性格。
最后,她又回到了桑菲尔德,可是发现罗切斯特并不在。她向别人四处打听。从这里可以看出简·爱的坚持不懈,最后间简·爱成功找到了罗切斯特,并和她生活在一起。简·爱自己变得富有了,可是她还陪着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
本书中简·爱一个人给了我一种很大的震撼。简爱一个平凡的女子,可是却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
那一年的春荒,令一位母亲难以忘怀。面对孩子的呻吟,粮食的短缺,难以抉择的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克服困难的最好的良药。这本题目就叫做《爱》的书籍,让我明白了爱的真谛。
故事在饥荒中拉开序幕。当时由于粮食短缺,有的人因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的人投奔邻村的亲人,剩下的人只能在村里受饥饿。而主人公是年轻的母亲,她带着五个孩子靠纺织、缝纫过日子,起初他们还能吃饱穿暖。到了后来村庄中的人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清淡,生活越来越拮据,最后只能吃野菜汤里主一些梗米。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们虽然吃着野菜汤,可感觉却不一样了,总是彼此相亲相爱,大家一直感到暖暖的,家里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感觉也不饿了。我想,这就是爱的“魔法”吧!
看到这里,我便潸然泪下,没想到爱是这么的伟大,它能使饥饿的人感到顿时充满了力量;让自自卑的人充满自信;让浑身发抖的人充满了温暖;让弱小的人变得强大。爱如同冬天中的一轮太阳;如同苦苦的咖啡中一丝丝的甜味,如同鸟鸣中淡淡的花香;如同清晨的一滴干露……久久地印在脑海中。
爱,是清晨中的一句句问候;是遇到困难时的鼓励;是递上去一杯浓浓的茶。在生活中,父母对我的关爱使我感到温暖,朋友的鼓励使我在克服困难时有了很大的信心。
在先前,我开始慢慢的叛逆,喜欢跟父母顶嘴,对父母嫌弃,自从读了这篇文章,真正理解父母的不易,开始不再与父母顶嘴,自己改变了许多。因为每错一件事我便在思想,这件事我该不该跟跟父母顶嘴。
时间的流逝,消失了青春,消失了童年,但永远消失不了爱,只要爱还在,就不会带走我们的真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吧!
读了《爱暖心扉》这篇文章,我非常感动。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的深夜,一位黑人妇女的汽车坏了,非常需要帮助。她等了很久,却因为严重的种族歧视,没有人来帮助她。最后一个年轻的白人帮助了她。后来年轻人才知道,因为得到了他的帮助,那位妇女才能在她丈夫去世前赶到他身边。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震撼。故事中的年轻人和那位妇女并不相识,而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向她伸出援手,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比如说在公共汽车上很多人看见老人都不会主动让座。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正在马路上玩耍,被一辆过路的车撞到,但是居然没有人去救助这个小女孩。最后是一名捡垃圾的妇女将小女孩送进医院,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这两件事的发生都会是大家很痛心,为什么现在的人如此冷漠?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很美好。文中所写的小故事虽然很平凡,但是却给别人带来了一份爱。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人都能伸出一双援助的手,都献出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将充满了爱。
爱是美妙的,爱是神奇的,爱会给世界带来欢乐,爱会让世界充满奇迹。
一头与众不同的牛,叫费迪南的公牛从小就特别喜欢花。别的牛都爱跑、爱跳、爱抵角,就他不喜欢。他每天都到牧场外的一颗栎树下闻花香。年复一年,费迪南长大了,别的牛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参加马德里的斗牛大赛,可费迪南一点兴趣都没有,还是悠然地坐在树荫下闻着花香自娱自乐。后来,出于意外费迪南被迫参加斗牛大赛,他却在千万观众屏息注视的斗牛场中间坐下,静静地坐下来闻着看台女士们头上的花香。不管斗牛士们怎么激他,他还是无动于衷、毫无斗志。最后,他们把费迪南送回家了,从此他继续闻着花香,过着幸福的日子。
费迪南是一头很有个性、特立独行的牛,他按照自己的爱好,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虽然他只是一头牛,但是我很欣赏他。然而,我更喜欢故事中费迪南的妈妈。他的妈妈曾经很担心他,怕他太孤单,就劝费迪南,但是费迪南仍然要静静地坐着闻花香。他的妈妈是个“善解牛意”的好妈妈,既然儿子并不感到孤单,就让他自得其乐好了。
试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想像费迪南一样做一个在生活中,学习上与众不同的人啊!但又有多少母亲能够像费迪南的母亲一样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能够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比如,在这个冬天中,我和妹妹想玩鞭炮,但母亲却说,女孩子应该文文静静的,玩鞭炮是男孩子的作风。我也只是想要玩鞭炮,来显显过年的气氛,尽管妈妈这么说,但我还是和我的妹妹一起偷跑出去玩了。
我真心希望天下的母亲能够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像费南迪的母亲一样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母亲。
爱,使百花争艳的春天充满活力;爱,使烈日曝晒的夏天富有热情;爱,使瓜果飘香的秋天极具魅力;爱,使白雪飘飘的冬天最富遐想。
白朗宁说过:“失去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与爱同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在书中,我了解到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的无私奉献就像漫漫沙漠中水草丰满的绿洲,让人在绝望中饮到了生命的甘泉;撑伞女孩、美教师的乐于助人就像时冷冷冰雪中灿烂开放的梅花,让人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黄香扇枕温衾,子路百里负米的感恩之心就像炎炎烈日遮掩阳光的森林,让人在盛夏里感受到秋的凉爽。啊,爱就是那精神的支柱,就是那生命的乐章!
生活中处处都有爱。邻居李阿姨就是爱的海洋中的一滴水珠。李阿姨没有孩子,丈夫是个 军人,很少回家,李阿姨常年一个人祝不过,她和蔼可亲,待人热情,和大家相处得很好。我们这儿附近有一家孤儿院,李阿姨常常去那儿看望孩子们,给他们带去书籍、玩具,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还听他们诉说自己的心声,给予孤儿们慈母般的关怀与爱。我问李阿姨:“你这样做又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那些孤儿们也和你没有关系,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李阿姨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你错了。我没有孩子,就把那些孤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关心他们,让他们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神秘的门扉,洞开一个新的天地,让他们不再自卑。看到他们开心,我自己也收获了一份快乐。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有热情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我听了,十分感动。是啊,只有乐于助人,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看看我们的身边,仍旧有那么多的冷漠与麻木。让我们呼吁:世界需要大家的爱!
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爱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爱的抚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爱的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与爱同行,一起创造更美丽的春天吧!
冰冷的灯光下,我正在翻阅一本《爱是不自私》,刚看几页,就情难自已钻进字里行间,眼前浮现了一张张书中人物的面孔:尚宇在帮助别人时快乐的笑脸;妈妈在痛苦中哀伤的表情;碎碎念大叔在谈起他妈妈是甜蜜的笑容……一切都吸引了我,让我伴随着主人公尚宇的成长,帮助每一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一同品味那乐于助人所收获的快乐。
尚宇和他的妈妈都是不幸的,因为尚宇失去了爸爸。从此,原本开朗的妈妈一蹶不振,尚宇也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自从加入义工队,尚宇发现,原来许多人都是需要爱的.,把这些爱献给别人,自己又很开心,所以,他又恢复了以前那个快乐的尚宇。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觉得尚宇的变化让人不可思议,但反过来一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去希望之家陪一陪那些留守儿童,担当起一位大哥哥或大姐姐的义务幼教,填充他们心中对亲情的空白;去敬老院带一点慰问品,跟老人们说说话,聊聊天,给他们心中多一份快乐,多一抹阳光。也许这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人事迹,但一点一滴都体现了“助人”的美德。
那“为乐”是什么?当你闭上双眼,回想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时,一泓名叫快乐的湖水在心头荡漾,想要迫不及待地想别人倾诉。那时,助人所得到的快乐就真正体现了。
也许,你播种下的爱心没有引起社会的反响,但你一定会收获最宝贵的快乐!
读《文爱是金》有感
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其实父亲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是默默地付出,而不是像母亲君子那样流露在外的,父亲的爱是内在的,虽然,他不经常流露,但也不会比母亲爱你少一点点心的。比如:这篇《文爱是金》的文章中的父母一样。在这篇文章中,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就形成了一种对比。
“我”和自己的父亲的关系很平淡,父亲几乎平日里不关心我的学习的。中考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够理想,上了一个二流的高中。而母亲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求父亲帮我找个好点的高中,父亲非但没有找,反而说朽木在哪儿都一样。我听了顿时心里凉了半截。
不久,我就支身一人地去求学。我在高中里就没有了以前的朝气,我开始堕落。以至于到后来学校通知父亲把我带回家。在父亲找到我的时候,我又已经被酒精麻醉的差不多,我看父亲就说:“你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现在你满意了”。
父亲听了我的话打了我两巴掌,就走了。我回到了宿舍,舍友对我说:“父亲给我带了我最喜欢的粽子,而且他还说了一个令我永身难忘的事情。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的涕泪俱下,父亲最后表态说:“给孩子一个月的时间,要是他再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三天后,父亲又给我寄来一个包,包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就只有一本书,没有赠语,只是第73页被折起,上面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于你的心。从那以后,我开始觉悟了,父亲再也没被校长“召见”了。我开始好好地学习,终天在第二年的八月份,我考上了一所虽然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最主要的是“我”努力过、尝试过,父亲也看到了我的努力了。我在打点行礼的时候,父亲第一次看着我,不顾被摔坏的腿送我去车站。
到了站台,父亲把我的行礼放好对我说:“我还是那句话,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在父亲回去的时候,我喊了声“爸”,父亲转过身来已泪流满目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哭也是惟一的一次。从这儿以后,我不再哭泣,因为我知道父亲会永远的陪伴我的。其实从这篇文章中就可以体会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无论做什么,都要仔细的品味,仔细的观察。就像这文章中的父爱是一个道理。父亲就偈那野菊花一样,在刚开始发芽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它,在它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小黄花后,也还是没有几个人能欣赏到它的美,它的坚强不屈。只有你认真的去观察,用心认真的去聆听,才能品出它的美。
野菊花,它并不是为谁而活,也不为谁而绽放和凋谢,它只是为春天添加了一点儿的生机,它只是为春天而尽情绽放出属于它自己的美。父爱就像这野菊花一样,都是默默地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我们应该感谢父亲,他的一个臂膀就能成为你的一个家,一个为你遮风挡雨的地方却不求回报,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亲。
读《小王子》有感,爱是一种驯养
爱是一种驯养
――读《小王子》有感
原创: 浩然的碎片
如果有人爱上一朵花,天上的星星有亿万颗,而这朵花只长在其中一颗上,这足以让他在仰望夜空时感到很快乐。他会告诉自己:“在星空的某处有我的花。”――《小王子》
《小王子》也许世界上最出名的童话故事之一了,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在1942年完成的,几十年间被译成300多种语言,在世界上拥有4亿多读者。
它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主人公(小王子)从小长在一颗很小的星球上,星球上有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小王子和玫瑰花是好朋友,他们经常说话,玫瑰花身体比较娇弱,小王子常常照顾她。有一天小王子发现玫瑰花对他撒谎了,并通过撒谎来骗取小王子的信任和照顾,他变得很生气:“花儿的心事好难捉摸的!”然后他决定离开这个星球和星球上的玫瑰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小王子在宇宙里游荡,到访了很多其它的星球。
他来到第一个星球,星球上住着一个国王。国王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威,在他眼中没有任何人可以反抗他的意志,可笑的是,他在的星球上只有他自己一人。
他来到第二个星球,星球上住着一个虚荣的人。在这个人眼中他自己是全世界最优秀、最漂亮的,可笑的是,这个星球上也只有他一个人。
他来到第三个星球,星球上住着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喜欢喝酒的人对小王子说,他喝酒只是为了忘记羞愧,那么他到底在羞愧什么呢?在羞愧喝酒这件事。
他来到的第四个星球,上面有一个做生意的人。这个人不搭理小王子,一直在数着天上的星星,他眼中的星星是金黄色的,他一直数一直数,数到了5亿多个。小王子忍不住问他:“你数这么多星星干嘛呢?”数星星的.人回答小王子,他数到的星星都会变成他自己的。“大人的想法真是非常古怪呀。”小王子于是离开了这个星球。
后来小王子来到了地球,在地球上他遇见了一只狐狸。狐狸很漂亮,小王子想和她一起玩耍,却遭到了拒绝,被拒绝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被你驯化。
小王子很好奇,“'驯化'是什么意思?“
“这是常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回答说:“它的意思是‘创造关系’。”
“创造关系?”
“是啊”,狐狸说,“对我来说,你无非是个孩子,和其它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它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狐狸说:“你需要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过来,让我养成一种习惯能在固定的时间看到你,这样我就会对你有一种期待,我们就有一种关系”
小王子一下子明白,原来在他居住的那个星球上,玫瑰花为什么对他撒谎了,为什么装作生病的样子,为什么要小王子保护她。因为花儿在驯化他,因为他之前已经驯化了花儿。
“爱是一种驯养”,小王子突然明白这个代理,可惜太迟了。他最终也没有找到回到自己星球的方法,而是遇见了毒蛇,结束了生命。
《小王子》是个童话故事,但它却适合我们每一个大人去阅读。当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当我们在追求越来越多的时候,是不是不小心丢掉了曾经最为珍贵的一些东西呢?
我一直思索着什么是爱。
“是宽宏大量的品德,是一株株仁慈的花朵,是一片片纯真的孝行……”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告诉我。我这才感悟到了爱的真谛,受了一次爱的教育。
很难想象,一个胳膊因残疾而垂于胸前的小男孩在同学的嘲讽下会是怎样地难堪,会是怎样的无助,万般无奈下他终于忍不住扔去了墨水瓶。在老师的逼问下,科罗西将这个残疾男孩的过错默默地扛下了。但这一切终究难逃老师的火眼金睛,在责罚与原谅之间这位宽宏大量的老师选择了后者。
这位老师的宽宏大量着实让我感动,让我情不自禁联系到了自己――
一组与二组之间的空隙很小,我就坐在空隙左边,来来往往的同学让我很恼怒,时不时地碰到我的胳膊把字弄错。这天上写字课,下课了,我还没写完。“啊!”我一声尖叫,一个同学弄翻了我的墨水瓶,泼在了我的习字本上,那可是我一节课的心血,我终于恼羞成怒,狠狠地教训了那个同学一顿,尽管他连声说“对不起”。
现在想来这件事也不全是他的错,我不应该把墨水瓶打开后不拧紧,也不应该对他那么凶,况且他还说了“对不起”。
在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一个人落难之际,一个个孩子用他的爱浇灌出一片花海,在校长走来时,他们跑开了,他们认为做好事不应该让别人知道。我问自己:我做到了吗?从我那涨红的双颊就能知道答案。
你过过这样的生活吗?读的书是别人借来的;一本笔记本用两次:第一次用铅笔写,第二次用钢笔写;穿的衣服是父母的;零花钱被父亲拿去买酒,父亲喝醉了,他还要遭一顿毒打却时时为父亲隐瞒,这是多么纯真的孝行啊!
我们现在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只顾自己,何时想过要孝敬父母?
×完爱的教育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让我们一起为爱喝彩吧!
今天我在图书馆里的一个书架上找到了我渴望已久的书――《爱的教育》。奶奶说,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小学生读的书。现在,我终于借到它了。
我才看了几页,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
这是一个小学生的日记。通过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书中每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但都很平凡:铁匠的儿子,卖菜妇女、老石匠、少年鼓手……他们以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其中我被母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感动了,“你不是常常看到乞丐在学校附近乞讨吗?因为大人的施舍不过是一种慈善行为,小孩子的给予,除了施舍外,更令他们感到亲切,感到孩子们更加可爱……”母亲能通过这段话来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但是我们班同学有一大部分把零花钱全买了吃的。有的几乎是每天放学都买零食。可是他们却不愿意施舍给困难的人。每次捐款时,他们总是拿出一点点的钱。碰到乞丐乞讨还不理不睬,甚至还取笑,我想,他们看了这本书后,对自己以前的行为会感到惭愧的。
《爱的教育》这本书教会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爱,在生活中怎样去关心爱护别人,让世界充满爱。
合上书,我心里感慨万千……
读《爱,是不能忘记的》有感
第二次看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了,再次手捧起这一本很旧的泛黄的小本子,无缘由的,眼眶悄悄湿润……爱,这人间的奥秘,这生命的恩赐,这永恒的话题,它到底是什么,让人愁肠寸断,魂不附体。我想,说不出是什么,却一直深藏心底,默默守护,这大概就是真爱了吧!
时代的变动造就了许多没有经过真切爱情构筑起来的婚姻。《爱,是不能忘记的》里面一开始,母亲就敞开心扉告诉自己的女儿“我并没有爱过你的父亲”,便已奠定了这段婚姻的悲剧基调。我们很难讲述爱到底是什么,但我们却能明显分辨出不爱便是不爱,没人能取代心中所挪出的那个位置,特别是一个人已经提前占据了你的心灵时,那么根深蒂固。
一套契诃夫小说选集和一本久远的日记本掀开了秘密的扉页。这段属于上一辈的恋情充满了荡气回肠的缺憾。这份缺憾是纯真的,日记所记录的琐事不过是与爱之人在灵魂中不断去圆满对方缺席的日子,假设对方真的能够回应。“每每母亲从外地出差回来,她从不让我去车站接她,她一个愿意孤孤零零的'站在月台上,享受他去接她的那种幻觉。”她的精神日日夜夜都和他在一起,就像一对恩爱的夫妻。其实他们这一辈子接触过的时间累积起来,也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而这二十四小时,大约比有些人一生的东西还深,还多。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说过:“我不能清算我财富的一半。”大约,她也不能清算她的一半。
读完之后,脑海中忍不住浮出这样的画面:
那是一个没有一点诗意的初春的夜晚,依然在刮着冷峭的风他们默默的走着,彼此离得很远。她只想他离得他近一点,再近一点,她只想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可不知道为什么却不能。这多么令人珍惜的一生唯一一次的“散步”,两人却走得那么快。明知道心生留恋,却发现,彼此都是愿意陪着对方走到尽头的。而尽头只是小路。他虽然有一个没有爱情的家庭,然而,他却怎么也抛不下。有一条生命横亘在那里,他履行着30年前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有另一个人的快乐,一个家庭的幸福笔直的树在那里,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你去了,似乎我灵性里的一部分也随你而去了”
死亡成就了超脱的爱。它剥离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全部存在,却足以在另一个人的生命中驻留。爱情在当年作为奢侈品时,它所呼唤的不是欲望,是灵魂。而对方的离去,便是对灵魂的最大的打击,以致所有人都无法拯救。除了一遍遍地回忆和重复回忆,去成全一段纯洁的爱情,其他便无所证明。
痛苦让他们清醒,悲伤使他们存在。信奉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的人,是追求美的人,也是追求美的破坏的人。这种人将痛苦等同于高尚 ,悲伤等同于美好,追求的也不过是一种缺憾的美。可是,这种缺憾的爱情美在物欲横流的如今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爱,是不能忘记的。在茫茫人海中,遇见的,错过的,曾经的美好,都是我们永远的回忆,爱,更是永恒的美好。
读《爱是世界的回音壁》有感
今天,我在实用文摘这本书里读了爱是世界的回音壁这篇感人的故事,读后让我感触很深。
这个故事讲了有一个男孩子在生活中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渐渐的养成了以仇恨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习惯。有一天孩子去散心,他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当他到达山顶时他对山谷大声喊:“我恨你、我恨你。”随后,大山的山谷也传来了同样的声音。“我恨你、我恨你。”这时身后传来了“我爱你们”的声音,孩子扭头一看,是不远处的一个方丈在喊。方丈来到孩子身边对他说;“倘若世界是一堵墙壁,那么爱就是世界的回音壁。你以什么样的.心态说话,它就会以什么样的语气给你回音。”听了方丈的话,孩子醒悟了。愉快的下山了。从此、男孩子以爱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男孩子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想快乐的生活每一天,就应该从现在开始用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爱永远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我们先去爱对方,对方才会去爱你。如果你去说你恨对方,那么对方也会说他恨你。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用一颗宽宏的心去面对生活。去爱你认识的不认识的每一个人。那你一定会快快乐乐的渡过生活里的每一天。
爱是伟大的--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是伟大的----读《爱的教育》有感正文:在欧洲的意大利,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有两本书是孩子们的必读书,一本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木偶记》,一本就是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恩里科在一学期里写的日记,这是一本能洗净心灵的书,在这本书里,每行每列透露着的都是爱。
爱,无时无刻和你形影不离,可是它像空气,常常被人忽视。其实,爱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就融入了生命。想想往事,在我们烦恼时、开心时、难过时、生病时,陪在我们身边的,不是别人,是父母,这就是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在学习上发生困难时,在前进路上碰到挫折时,陪伴在我们身边又是谁,是老师,这就是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爱。但是,在父母生病时,我们去关心过他们吗?当老师碰到烦恼、困难时,我们去陪伴过他们吗?读了《爱的教育》,我走进了恩里科的生活,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学会了如何去爱。
过去的我,只知道享受,接受爱,沐浴爱,不懂的付出。如今的我,当同学有困难时,会伸出友谊之手;当父母生病时,会递茶端饭尽孝心;当老师烦恼时,会更加认真学习,让老师露出满意地笑脸……
过去的我,想得都自己,很少想到别人。如今的我,每当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些乞讨的老人、孩子和残疾人,会把自己的零用钱掏出来送给他们;每当我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就会想到住在边远穷困山区孩子,节省每天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献上一份爱心;每当我看到伊拉克战争中那些缺医少药、饿得皮包骨的`小孩,我会大声说”不要再打仗了"!我希望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源于论文先生网www.lwsir.com)。
因为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是神圣的,还是至高无上的,有爱的人,他一定懂得付出,心灵一定是纯洁的。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 逗号作文
★ 读爱的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