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30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ffglt5l6n0ol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300字(共含12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ffglt5l6n0o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300字

篇1: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300字

“《呐喊》是鲁迅先生19至1922年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我看着《呐喊》这本书的简介,心中的兴趣一下子的涌了上来。

《呐喊》里我最熟悉的是《故乡》;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雇了一辆人力车去,路上撞倒了一个老人。“我”着急的叫车夫离开,而车夫却把老人扶到了巡警分驻所。后来“我”懂了,便托巡警给了车夫给了一把铜圆。

其实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的外表和内心是不同的,高贵的人不一定心灵美,低下的人不一定心灵丑。相反,贫苦的人对那些同样受欺负的人都拥有一颗同情关爱的心。因为他们能体会到受人之下的感觉。

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要将心比心,关心他人。学习小的“车夫精神”弘扬大的美好品质。

篇2: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500字

鲁迅的《呐喊》里,人格的曙光,人权的晨辉,人性的朝霞,在哪个腐化堕落时代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但同时,黑暗压迫着愚昧的人们,邪恶在压迫着觉醒的善良。鲁迅描绘了这个善与恶最终决战的时代,描绘了这个时代中的种种悲剧。这些悲剧的起源,从他的作品中便可看出端倪。

《狂人日记》里令人不寒而栗的描述:满本写满了“仁义道德”的历史,字缝里看到的字,竟然满本都是“吃人”。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力的集中,更是人民的麻木。

而《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那些无知的人的代表。国土遭人瓜分,皇权摇摇欲坠,民族内忧外患。可是有无数的像阿Q一样的人们,用精神胜利法,在自己所创造的伊甸园中苟且偷生。阿Q死到临头尚不知生命的意义何在,尚不知革命究竟是何物。他只是浑浑噩噩地了结了自己浑浑噩噩的一声。

如果说阿Q象征着愚蠢,那么孔乙己就象征着迂腐。《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时的癫狂,正是由于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给人套上的枷锁导致的。人民越无知,就会有越少的反抗的种子发芽,皇帝的位置也方能做得安稳。于是便诞生了无数迂腐愚蠢的秀才,挤掉了无数怀才不遇的人才的位置。至于无才又屡试不中的孔乙己,他的结局只能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

鲁迅的这声《呐喊》,震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震出了一个新的时代!阳光终于穿透了密布的乌云,将华夏彻底地照亮!

篇3:《呐喊》读后感300字

《朝花夕拾·呐喊》读后感《朝花夕拾·呐喊》读后感我终于把《朝花夕拾·呐喊》这本书给读完了。这本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朝花夕拾》,另一类则是《呐喊》。

《朝花夕拾》有十篇作品,有《狗·猫·鼠》,有《阿长与》等,体会出作者的真诚,用文章融舒事、抒情、议论为一体,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心灵世界。作者有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把生活中充斥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矛盾,所以鲁迅先生用对比手法,有力的鞭达了假、恶、丑、,宣扬了真、善、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有十四篇小说,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我就说一说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吧,,《狂人日记》说得十分恐怖,把狂人的应有表现全部都写出来了,都是将作者周围的人想把他杀掉给吃掉。《朝花夕拾·呐喊》我太喜欢它里面的故事环节了。

篇4:《呐喊》读后感300字

这个月,我读了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集——《呐喊》。

《呐喊》里有《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十四篇短篇小说。让我们认识了狂人'阿Q'孔乙己等人物,披露了社会的黑暗,穷人得不到安慰的黑暗世纪。并且揭露了社会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败的封建制度。

《呐喊》是鲁迅先生20__——20__年完成的作品。他写这本书是为了揭出社会的病根,得到及时治疗,为新文化主义呐喊助威!

《呐喊》并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作品,它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病历本;他描述的不只是社会事件,而是披露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写照!官逼民反,民想反却不能反!鬼子欺压百姓,真是地主恶,撑权仗;民众反,是好汉!

篇5:小说集《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300字

福尔摩斯是德国的一位著名侦探。他一生破了许多案子。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他的书——《福尔摩斯探案集》。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两个道理。一是要勇敢,这位著名的大侦探在红发会歹徒的威逼下,不但临危不惧,而且急中生智,一下子把红发会歹徒给制服,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英雄啊。

二是要多动脑筋,福尔摩斯在面对案件重重疑团的情况下,他便认真思考。寻找线索,终于把案子给破了。他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看了这些,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一个胆小又不爱动脑筋的中小学生,平时遇到一些难题想也不想,就放手不做了。晚上又不敢一个人睡觉。我真是不应该啊,我相信,我以后一定会改正的,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这本书我很受启发,激励着我前进。今后,我要以福尔摩斯为榜样,在学习的道路上敢于思考,更上一层楼,做一个爱动脑筋的三好学生。

篇6:小说集《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300字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我在暑假里读的第二本书。福尔摩斯虽然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作者柯南。道尔把他写的生动极了。柯南。道尔是一个英国小说家,他一开始因为写的太多了,不想再写《福尔摩斯探案集》。于是柯南。道尔就让福尔摩斯在“最后一案”这个故事里死去。因为福尔摩斯太受大家欢迎,所以有的读者就投诉柯南。道尔。柯南。道尔不得不让福尔摩斯起死复生,再写下许多故事。

我读过福尔摩斯的8个故事,其中一个“铜山毛榉案”让我们看出了福尔摩斯的镇定。还有个故事叫“吸血鬼”,其中有个句子可以表现出福尔摩斯观察事物非常的认真——他像一座石像坐在沙发上,眼睛不眨一下地看着对面开着的百叶窗。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希望我自己做一个细心观察、在紧急时刻非常镇定的小姑娘。

篇7:小说集《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300字

国庆节期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关于名著的读后感。我看过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鲁宾逊漂流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著作,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是阿。柯南道尔(1859—1930)是英国最负盛名的侦探小说家,被誉为“侦探小说之父”。《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的惊险的场景、生动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吸引着全世界千千万万的读者。福尔摩斯在阿。柯南道尔的笔下是个智勇双全,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干的正义使者,他以丰富的科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坚忍不拔的毅力、勇敢无畏的精神成为令罪犯闻之胆寒的克星。这本书里还向读者展现了大量的医学、化学、地理地质学等科学知识,大大丰富了读者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

《福尔摩斯探案集》塑造了英雄的福尔摩斯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我非常喜爱这本书。

篇8:小说集《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300字

暑假期间我读了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著作《福尔摩斯探案》,它是由一个个侦探故事组成的,每一个故事都离奇曲折、扑朔迷离、引人入胜。我为罪犯的'狡猾而愤愤不平,又为福尔摩斯的睿智、机敏和非凡的观察能力所折服。

这本书中收录了《波西米亚丑闻》《四签名》《蓝宝石案》《空房子》……等很多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的是《蓝宝石案》。整个案件是围绕着一颗价值连城的蓝宝石展开的,为了得到它发生了一连串的案件,这颗宝石却神奇地出现在了福尔摩斯家房间的保险柜里。原来是有人偷偷将宝石塞进一只鹅的肚囊里。结果鹅却被仆人送到了福尔摩斯家的厨房里。福尔摩斯通过一点点的蛛丝马迹,经过推理,证实,竟把这件毫无头绪的谜案侦破了。故事中福尔摩斯的机智、冷静、勇敢、果断……简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本书已经读过了一段时间,但我还是时常想起书中的情节,有时会突发奇想:自己变成了鼎鼎大名的福尔摩斯,正在侦破案件,哈哈,真是太有趣了……

篇9:呐喊中小学读后感300字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作为改变民国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道路的精神历程。

本书对于了解作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就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篇10:呐喊中小学读后感300字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有小说十四篇。我最喜欢《孔乙己》、《药》、《啊Q正传》、《兔和猫》、《鸭的喜剧》。

《孔乙己》描写了一个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没落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揭露了科举践踏人生,毁灭人性的罪恶。《药》就更反映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药》要愤怒地揭露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兔和猫》通过一件事情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势力的憎恨。《鸭的喜剧》则是一篇具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通过鸭的喜剧——也是:蝌蚪的悲剧”。

呐喊中小学读后感300字范文(10)

呐喊这本书用的几乎都是白话文,读起来有一些困难,不过通过下面的注释,还是慢慢的读懂了。就比如:狂人日记里第二章“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句话的意思我就是从下面注释上得知的。〔意思是: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下面的注释可帮了我大忙。

鲁迅写的这本书收录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明天、故乡等十四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以及沉浮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生存的强烈关怀和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普通民众的生活画卷。

篇11:中学生《呐喊》读后感300字

在这个快乐的寒假里,我读了《呐喊》这本书。

《呐喊》书中讲了二十三个故事,在初中和小学就学过鲁迅先生的《故乡》鲁迅的童年还是比较幸福的。

鲁迅对家乡和家乡的每一个人都记得非常清楚,与故乡的感情没有因时间而生疏的,阿长被称为长妈妈,发生的一些事由开始的仇恨而变成敬意,阿长去世时,作者特意写了小时候和阿长之间的一些故事。

作者由社会现象来描述人间黑暗,反映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而自己有身单力薄无法抵抗,只能借用文字反映现实和阿长之间的故事,鲁迅先生应该是认为文字的力量是伟大的。

鲁迅没有受那种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不迷恋纸醉金迷的生活,近墨者黑的例子也并不全都是。近墨者主要是看一个人的心灵如何。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坚定,品格高尚在肮脏的环境中不但不会受其污染,反而更能显示其高风亮节。鲁迅这种近墨者而黑的精神令人敬仰,由此书可以联想现在在近代社会又何尝不是这种现象呢?现在社会尤其需要高风亮节的精神。

篇12:中学生《呐喊》读后感300字

《呐喊》小说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呐喊》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阿Q正传》,《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500字

鲁迅小说集《呐喊》读后感700字

小说集《呐喊》个人读书心得

呐喊读后感300字

呐喊节选读后感300字

呐喊第二章读后感300字

鲁迅呐喊读后感300字

二年级呐喊读后感300字

朝花夕拾呐喊读后感300字10篇

《呐喊》读后感

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300字(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读后感3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