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初中【5篇】
书是知识大门的钥匙,书是人生理想的灯塔,书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暑假在家中读《平凡的世界》对我的感触颇为深厚。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作家路遥所作的长篇小说,从我打开书封面时,书给我了一种朴素而又厚重的感觉。全书语言内容朴素、接地气,但内容精彩绝伦。在黄大地上每天上演着大大小小的事汇聚在一起得到了这部经典,书中每个人物是那么的鲜活真实。
全书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孙少安”他精明能干、沉稳。为自己弟弟“少平”上学,过早的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但他并没有任何气馁抱怨,他积极面对生活并带领着一家人向着小康前进,然而在他初次尝到成功滋味时却不得不面对妻子的去世。这固然对他打击很大,但他依然坚强面对永远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面对所以的挫折。
孙少平在全书中是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还是自强不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心坚决不动摇。虽自身穷困但他依然坚持看书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颂。
《平凡的世界》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接地气的乡村故事教会了我该如何去做人,做一个勤劳有道德修养热爱学习对世界有用的人!
平凡的世界,书如其名,没有任何传奇色彩的跌宕起伏,没有武侠小说般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甚至没有一个太过华丽的语句,却用最朴实的话语撼动着人们的心灵。
书中讲述了双水村孙家、田家以及金家的关系和感情纠葛,主要写了孙少平,孙少安哥俩的成长故事,全是家常琐事,却都耐人寻味。
《平凡的世界》,展现的是一个群体奋斗史,少安勇于和艰难困苦做斗争,但却又不时的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与秀莲结婚后,他更加努力,创办自己的砖场,遇到困难也不灰心丧气,把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家变得富足。他不但自己富,还带领村民们一起富,最后成了农民企业家。这成功背后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少平是孙家老二,他勤劳朴实,珍惜亲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面对困难更是迎难而上。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去做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在劳动中体会充实;他又从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保持着学习的上进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生时刻处于零公里处。”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章节就是孙少平在侯玉英遇险的`时候救了她,救了一个曾经让他当众下不来台的,视他为敌人的跛女子。他不计前嫌,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着实令人感动。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友情,这亲情,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吗?我们的人生有了这种品质的浇灌,一定会使我们的心灵之花开的娇艳而馨香,平凡也可以如此伟大!
平时,很多同学都爱抱怨,抱怨题难,抱怨作业多,抱怨自己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却熟不知世界是由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撑起来的,世界也只有我们的积极向上,才能越来越好。孙少平和孙少安的生活之所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是因为他们热爱着自己,热爱着生命,热爱着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生活中的一切。
同学们,努力吧!让平凡的我们造就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吧!
刚开始看《平凡的世界》时,觉得三本这么厚的书怎么可能看的完?一旦自己投入进去,就置身自身于那个满天黄土的世界,一下子三本书就看完了,不过自己的内心在看到那最后一行字,却又是五味杂陈,各种滋味交杂在一起。本书的书名是《平凡的世界》,站在看完后,回想起书中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就是令人感到那么的不平凡。本书以平淡结尾,我才明白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大起大落,总有一些事能让你开怀大笑,或者让你痛哭一场,正经历这些这些事情后也要去收敛自己的笑容,拭去自己的眼泪,然后再坚定不移地继续向前走。这就是平凡,也正是那些一点一滴的不平凡,才造就了平凡。
在文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有着:孙少安与贺秀莲,孙少平与田晓霞。这两兄弟各自的爱情都是那么的热烈,而结果可能都不是很好,贺秀莲最后得了癌症,田晓霞也最终死了。孙少安与和贺秀莲可能开始并不完全是因为爱情而在一起,大多数是苦于生计,但最后他们都陷入爱情当中,可能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浪漫,但就是因为不浪漫,贴近生活,他们的爱情才能那么浓厚。而孙少平与田晓霞,孙少平是志向高远,目标远大的有志青年,他们与孙少安不一样,他们并没有被束缚在生活的牢笼中,而拥有宽广的视野,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像是现代人的爱情,自由奔放。
在文中还有另一个令人揪心的人——李向前,文中的男女与大多数都相亲相爱,但唯独他爱着一个不爱她的人,田润叶。即便这样,他们还是结婚了。虽然田润叶对于李向前十分的冷落,李向前却一直都没有放弃,他对田润叶的爱如潮水般涌进了深不底的地方,李向前一直在付出,最后当他腿断的那一刻,田润叶才被感动了,但这一切对于李向前都还是值得。无论谁与谁的爱情,无论结局是好是坏,生活都会继续下去,平凡的世界也不会结束。
书中的人物也才二三十岁,即便经历大起大落,他们还要走下去,生活仍需继续。
暑假里,我读了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孙少安和孙少平弟兄俩,在经历过少年的成长,生活的苦难后,过着平凡而又知足、幸福的生活。少平和少安的经历和成长,时时恍若眼前,让我记忆犹新。
孙少安是我在这本书里最佩服的人。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十三岁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学业,回到家中帮助父亲扛起家庭的重担。面对爱情,他想到的是不能拖累润叶,他认为只有“门当户对”才能幸福,多么善良的人啊!这也许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扁担在他的肩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木棍在他手上留下厚厚的老茧,他,双水村年轻的一队队长,也是最坚毅的人。哪怕后来他的妻子秀莲因患胃癌而死,他也从未堕落,仍然在平凡的世界里坚强地活着。
书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孙少平从,从县立高中的自卑、活跃的少年,到后来的年轻有为的煤矿工人,他的那份钢铁般的意志力,来源于他对世界的认知和他的苦难经历。若不是儿时经历苦难,又怎会刻苦努力奋发读书?若不是波折不断,又怎会奋力拼搏?他有青春男孩的腼腆可爱,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怦然心动,他愿意去奋斗。在那个时代,教师已经是份不错的职业,但他不甘于眼前的平静,满怀着自己的梦想,选择了出门闯荡。他去了黄原城打工,不畏艰苦,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进了矿场工作,成了一名正式的工人。他有在省报当记者的女朋友,有技术一流的师傅指导、照应,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师傅和晓霞都为了救人和他阴阳两隔;他自己,也为了救人毁了容。所有的苦难并没有打倒他,他依旧坚持着希望,努力生活着。
每当这时我总感觉,自己是幸福的。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不用为饥饿感到惶恐,不用为生活感到焦虑,更不用为学习而担心。但我们没有少平和少安那样坚强的毅力,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到了退缩想到了放弃,多么不应该啊!
他们是平凡的,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人。他们在这平凡的世界里,走着平凡的道路,过着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有着平凡的梦想,平凡的追求;可奇妙的是,平凡的人物,在这艰苦的岁月里,却有着不平凡的精神,有着不寻常的毅力;平凡的人物,在这艰难的时代,却有着过人的执著,有着超于常人的魄力。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白了,生活中困难与艰辛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平凡的,但我们要有那种不平凡的精神,不平凡的毅力,去面对生活的苦难。波折重重,路途坎坷,并不意味着你就要低头痛苦,苦难不会让你白受,他会使你逐渐变得伟大。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铸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放假了,我整个人似乎就松散下来了。只有每天早晨的晨练依然坚持着,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读书速度有点慢了。因为这段时间以来我都在认真看着《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然后结合书本看。一边读书一边看电视剧,几天下来都沉迷其中。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平凡的世界里,感动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也被他们那不怕困难,积极向上,昂首向前的生命力所打动。尽管是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穷的年代,但是人们的精神依然是富有的。
这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兰香的故事。可能是自己当老师的缘故,对孩子特别敏感。当上小学的兰香看到自己哥哥要娶媳妇,但是家里一分钱都没有,处处借钱。她虽然年龄小,但是依然跟着着急,但是她还只是个孩子,她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于是就每天省下一分钱,这样从自己的生活费里一点点攒,最后终于攒下了一块钱。但是她不敢告诉父亲,就对父亲说:“这是我在桥头上捡到的一块钱。”当时的一块钱能够一个家庭生活半个多月,所以父亲就特别着急,于是就对她说:“走,跟我到桥头上去等失主,谁丢了钱不着急呀!”
“但是你上工快晚了,我上学也快迟到了。我不去!”兰香小声怯怯地说。“不行,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要不然这学上了也白上,人千万不能把路走歪了,咱们再穷,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要。”看着父亲那宽厚的脊梁,看着父亲那坚定向前的脚步,她只好怯怯地在后面跟着走。
就这样他们在桥头上等了一上午,父亲逢人就问:“你丢钱了没有?”但是等到的都是摇摇头的回答。最后兰香实在忍不住了才告诉父亲说:“爸,其实这一块钱不是我捡的,是我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我是怕你心疼,才故意这样说的。我把零钱和同学换成了整的,边角还烂了一个小口,我用白纸把它粘上了。”父亲看着这个钱,再看看懂事的小女儿,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忍不住把兰香那冻得冰凉的手臂放进自己的怀里。然后对她说:“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本来应该娇惯一些,但是由于家里穷,这么多年也没有给你扯过一件新衣裳,是爸没本事,让你受委屈了。”看到这么懂事的孩子,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再想想现在的孩子从不缺吃少穿的,但是就是缺乏这份懂事,这份懂得体谅父母的心。现在的孩子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家长给他买了新衣服,试穿一下都懒得动。让他们学习就好像逼着他们喝中药一样,磨磨蹭蹭,提不起一点精神。
每当家里来客人,家里总会做点好吃的。当客人走后,那点好吃的东西,家里人都想让兰香尝尝。但是这时候家里人谁也找不到她。她早就躲得远远的,她懂得家里人的想法。她就想自己如果不吃,就可以省下给奶奶吃,给两个年幼的小外甥吃。
当看到父亲为了哥哥的婚事愁眉不展,蹲在地上抽闷烟的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悄悄地帮助父亲喂猪,然后去山里拾柴火。她只能用这些懂事的微薄劳动来帮助家里,缓和一点家里的紧张空气。她从不当着父亲的面撒娇,她也从不要求什么。她总是懂事地默默帮助家里做着事情。她知道自己能够上学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当别人去玩的时候,她总是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她知道自己的学费都是父亲和哥哥一分一分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家里的日子已经够苦了,但是父亲却咬咬牙坚持着让她和二哥读书。于是懂事的她总是用优异的好成绩来回报给家里人。
在整个故事里,兰香的故事并不多,也不复杂。但是她那份默默坚守的品质,始终感动着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岁月。我们的童年时代虽然不像这部电视剧那么苦,能够吃上饱饭。但是儿时的我们都是非常懂事的,都懂得体贴家里的大人。放学回家之后,都会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业,然后帮助大人烧火做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时隔三十年,再看现在孩子的童年,物质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方。他们从不会为衣食住行而发愁,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家长像放在笼子里一样精心呵护着。上学放学家长接送,他们从不自己走路。写作业家长陪着,遇到不懂的习题,家长及时给辅导着。吃什么家长就做什么,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的胃。但是家长精心呵护的孩子,换来的又是什么呢?却是孩子的刁蛮、任性,不懂感恩。我们处在物质丰富时代的年轻家长,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如何才能培养出懂事、勤奋,懂得感恩的孩子。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