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600(共含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东边出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昆虫记读后感600初一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等。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 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想,美术家一般的视角,文学家一般的笔触”。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DD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和《昆虫学札记》。
《昆虫记》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觉得《昆虫记》是一本值得每位同学阅读的好书,只要你认真地阅读它,就可以像我一样,从中获益很多。
(二)昆虫记读后感600初一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
[昆虫记读后感600初一]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生时间,不知疲惫地去观察、研究虫子写出的一本创世佳作。《昆虫记》属说明文中的科学小品文,语言生动活泼。它既是一部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经典。它有着“昆虫的史诗”等称号。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生机勃勃的昆虫世界。里面呈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昆虫的故事。
作者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我们平时不知道的昆虫知识。里面有蝉、螳螂、蚂蚁、蟋蟀、毛毛虫。。。。。。我从来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虫子竟然有那么有趣的生活!《昆虫记》里记录到了昆虫们的食性、自我保护的方法、狩猎、交配、养育后代、劳作等等我们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这一部书饱含知识,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使人阅读时身临其境,沉醉于书中的世界。。。。。。
在看到昆虫有趣的生活的同时,我也看到了法布尔为了观察、研究昆虫所作出的努力。他不惜危险捕捉黄蜂、螳螂。。。。。。他大胆假设,反复实验,努力收集数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工作的热情与努力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我也体会到了法布尔对生命的敬仰。法布尔在86岁高龄之际,完成了《昆虫记》这部传世经典的第十卷。他是世界的骄傲。他与昆虫们共舞,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昆虫记》是一本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法布尔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一生追求的。我们应该像法布尔那样,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不怕辛苦,尽力去干好自己所干的事情,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去奋斗!
轻轻合上《昆虫记》,我们仍然沉浸在法布尔引领我走进的昆虫王国,一只只可爱的昆虫在我脑海中嬉戏。是什么让法布尔获得众多名人的赞许?是什么让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如此活灵活现的昆虫世界?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不,这是还包含着法布尔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法布尔一一人类杰出代表,耗费其一生的光阴,为这重多平凡的自然界子民一一昆虫谱写了一部精彩的生命乐章。
法布尔为了写这本《昆虫记》去仔仔细细地观察了每一种昆虫,然后写成了一本书,从中我们可以学习的是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没有半途而废,而是认认真真的写完了。当然,能使他写成《昆虫记》的还有他对昆虫的感兴趣,他选择了自己喜欢并且感兴趣的事做了,我们还可以学习他那种对梦想的执着,不放弃,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法布尔用他"哲学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为我们谛造了一个昆虫的乐园。让我们字里行间中深深地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他相信科学,注重考察和尊重真相的精神。想到这里,有一种深深的敬仰之情从我心底蔓延开来。
刚翻开这本书时,我坚定地认为它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可读着读着,就发觉这本书比无聊的小说有意义有趣味多了。我尤其喜欢的是描写雄性蟋蟀的那部分:它把自己扮成顺从的美男子,它手指一钩,把一条触须拉到大颚下,涂上涶液作为化妆品。多么形象可爱的比喻呀!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带累了一天的法布尔正在灯光下己,记着些什么有趣的昆虫,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可见他是有多么喜爱这毫不起眼却又在自然界有着极大作用的昆虫了……是什么让法布尔如此专注认真?每个细节都不疏忽?我苦苦思索着,哦!是他对科学和自然的喜爱,因为这个,他执着研究,写下了世界名著--《昆虫记》。
合上《昆虫记》,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我似乎又看到了法布尔低着头,弯着腰认真研究昆虫的情景。此时,柔柔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叶文雯)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昆虫却拥有巨大的智慧,这一点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里有很好的体现;比如蝉和蚂蚁的斗争,矿蜂和蚊子的博弈等。
蝉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好吃懒做;出蛹后,它就找一棵大树栖身,将一根管子插进较为薄的树皮中,吸食汁液。这时就会有一大批掠食者出现。一些较为温和的小啜一口便离开;却有一些不那么文明的:如黄蜂,他在井旁飞舞着,时不时下来喝一口。态度最为恶劣的就是蚂蚁。他们刚开始时表现的还算和善,只是小小地喝一口便走开,时间一长就会一哄而上;抱大腿,咬蝉身上的“抽水机”。性格软弱的蝉不一会儿便飞到另一棵树上重新“钻井”,但没过多久,这样的事又会再次发生。
蚂蚁这种先试探再集中优势兵力大力进攻的方式像极了人类某些战争布局;通过这种方式,它们让蝉“大意失荆州”,从而一次次获得主动权。
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想要在某场校内篮球比赛中赢过对手,除了基础的技术性训练外,我们可以先通过几次小比赛试探着知道对方的实力如何,然后再集中力量进行对抗性练习。
矿蜂身体强壮,它们安家的时候喜欢将自己的巢穴开在泥土深处;为了躲避天敌,有时还开在坚硬的泥土粪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保安全,但是这一生物却也有两个致命的缺点:太仁慈和过于不细心。这就给了“聪明”的蚊子可乘之机。
蚊子会在矿蜂产卵时就把它们盯上,有时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舍腰蜂对这些“入侵者”并不放在心上。它没有工夫和蚊子长时间对峙,自顾自地产卵,然后离开。这时候蚊子就会瞅准时机一哄而上,饱餐一顿并且会把卵留在里面。矿蜂回来以后把洞封上,甚至看到洞口有白色的小软虫蠕动都不会怀疑;直到最后发现几只蚊子从洞中飞出时才后悔莫及。
蚊子在这件事上一是抓住了矿蜂的性格弱点,二是把握了机会,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昆虫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每一种生物都有它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而每一条道路里面又都隐藏着它们与生俱来的大智慧;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和蚊子。
点评
文章通过对几种昆虫生活智慧的记叙,向我们展示了昆虫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小作者语言生动形象,善于选取典型事例,起到了很好的说明作用。在内容详略上处理也很得当,重点突出,能让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称道的是,小作者不止于对昆虫生活智慧的描述,而是由此上升到对世界物种生存之道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的启示。如此,文章便有了更高的立意。
今年暑假,我读了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本书里写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昆虫。
其实,我也喜欢一些美丽的小昆虫,比如蝴蝶、七星瓢虫、蜗牛......我还经常去捉它们玩呢!以前我在外面捉到过一只蜗牛,我把它放在一个装有嫩绿树叶的瓶子里养着。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来看它,看它有没有长大。可有一天它不见了,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失落极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蜗牛死了,爸爸把它扔了。我伤心极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养过小昆虫了。但是,读了《昆虫记》,我再次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萤火虫吧。它可以发出一种柔和的白色的光,在这种白光的衬托下,小萤火虫们像一朵朵洁白的小花朵,十分美丽。其实很少有人了解它,它看似纯洁、温馨,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食肉昆虫。通常它主要是吃蜗牛。萤火虫有一种麻醉药,每次攻击时,会给蜗牛打上一针,让蜗牛无力反抗,然后去咀嚼这些失去知觉的蜗牛。当然,这些都是书上写的,我都没亲眼见过。
一天,我好不容易抓到几只萤火虫和一只蜗牛,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瓶子里,然后学着法布尔的样子趴在那里观察它们。一开始,它们各忙各的,我耐着性子一动不动趴在旁边观察。过了好久,我发现几只萤火虫碰到了蜗牛,渐渐的,所有的萤火虫都趴到蜗牛的身上了,蜗牛就不动弹了。我惊异于这一奇妙的发现,赶紧去翻阅《昆虫记》,原来这些萤火虫碰触蜗牛时,用嘴里的两颗牙向蜗牛注射麻醉剂,再用一种特殊的消化液把肉液化掉,蜗牛就这样成了萤火虫的美食了。
在这个奇妙的大自然中,一只只小昆虫背后隐藏着这样鲜为人知的秘密,是《昆虫记》让我了解了它们的秘密。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自然界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只要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学问将永无止境。(作者:檀媛)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费了十多年时间写成的巨著《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的书,知识非常丰富,语言特别有趣,读起来特别过瘾。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无论强大还是柔弱,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虫,这些飞行于天地之间,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却很少去关注过它们。因为:它们的生命是那么弱小,那么卑微,那么微不足道。读了这本书,心中深深受了感动,原来众生平等,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人类。昆虫们和我们一样,也在不断地说着话,唱着歌,跳着舞。在属于他们的乐园里。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时,一座被遗忘的花坛,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许都有它们的身影。或许连草根底下也会成为它们的乐园。
你听,瑟瑟演奏的螽斯,尽兴弹琴的蟋蟀,狂热唱歌的蝉儿。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虫,优雅翻飞的蝴蝶,身影矫健的蜻蜓,它不是都显得很快乐吗?在这个动物王国中,一汪水洼可以养育许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虫;一滴露珠就能滋润一只小甲虫,一块石头下的缝隙就能成为一对蟋蟀提供一个安乐的家,昆虫无处不在地谱写着或艰辛或顺利的生存的故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它们的笑声和窃窃私语,忽视了它们的舞蹈罢了。
这些小小的昆虫,我们难道不应该去观察、发现它们吗?只要你仔细的观察,它将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
例如:夏天生活在树上的蝉儿,你或许会对它喋喋不休的歌声厌烦。但是你知道蝉的一生吗?蝉,经过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日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厌恶它歌声中的烦燥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美丽的翅膀,能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那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地球不应当被人类霸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日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
读罢《昆虫记》,才真正感悟到生命是平等的。
昆虫记读书笔记
昆虫,这类名称大家都不会陌生吧?它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如果说昆虫是大自然的精灵,那边是在合适不过的称号了。你虽然知道昆虫,但你一定不太了解他们,每一类的昆虫都有他们各自的习性,他们也像人一样生活,例如:他们会造巢、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去获取食物、他们还会群体合作生存等等……如果我考考你,你或许知道一些的昆虫的名称——萤火虫、螳螂、胡蜂等等。可是,你知道萤火虫是吃什么的呢?螳螂又有哪些方法去捕食?胡蜂是怎样造巢的呢?我想你一定不晓得,那么,法布尔的这本《昆虫记》将使你重新认识昆虫。在这本《昆虫记》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蝉和蚂蚁的寓言”着一章的内容。你肯定读过“蚂蚁和蝉”的故事,你猜猜法布尔的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吗?是赞颂蚂蚁的勤劳,蝉的懒惰?恰恰相反,法布尔指出了蚂蚁和蝉这篇故事的不真实的一面,重新的向人们讲述了二者的关系。法布尔为被诋毁的蝉平反,告诉了人们蚂蚁和蝉之间,最懒惰的是蚂蚁——在夏天,蝉儿在树上打了一口“井”喝着树液,而这时,蚂蚁无赖的分享着劳动者的血汗,并把真正的劳动者——蝉赶走。可是,在寓言中的蝉在冬天的时候可怜兮兮的向蚂蚁讨吃,尽管蝉只喝树液;寓言的结尾说了蝉继续在冬天挨饿,尽管冬天没蝉。人们说昆虫记是一座无人可以逾越的丰碑,但是,我认为法布尔的文笔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但每一个人都缺少了像法布尔一样的恒心、细心与找不到真理由不停止的决心——这些都是那么重要,缺一不可。但这又往往是人们所缺少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决心、恒心与细心,人人都可以是“法布尔”
这段时间,我读完了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读《昆虫记》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小蜘蛛怎样从卵袋里出来;胭脂虫的幼虫怎样过冬;食粪虫为什么能“长寿”;蜜蜂们怎样造房;蝗虫怎样孵化……我已经读完一段时间了,可是还回味无穷.
法布尔主要从昆虫的产卵、孵化、生活习性、食物等方面来描写昆虫.法布尔描写的昆虫很形象、很具体.他经常用拟人的手法,有时还用比喻、反问等手法.如果不看《昆虫记》,不了解昆虫,对你的生活不会有影响,但你会因此而有了缺憾,少了许多乐趣和对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的了解.法布尔的《昆虫记》会让你一脚迈进昆虫世界的大门.
刚买来这本书的时候,我除了阅读课翻翻它,平常连看都不看.后来,不知怎么,这本书有种魅力在吸引我,使我渐渐喜欢这本书了.最后,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描写蜜蜂的故事.法布尔写了隧蜂、切叶蜂、黄斑蜂、沙泥蜂、节腹泥蜂……它们的捕猎方法不同、习性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一点,都为自己的宝宝着想.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是《看门护家人》.这一篇写的是隧蜂宝宝已经长大了,去外面采蜜时,一扇“门”就会自动打开,回到家里,这扇“门”就会自动关上.这扇“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这扇“门”就是隧蜂的母亲.它们的母亲已经不能到外面参加劳动,就自愿当起看家人,把陌生人拦在家外.母爱多么伟大啊!
在自然界中,许多昆虫互相残杀,但它们残杀都是为了自己的宝宝.母爱不愧是自然界中最伟大的爱啊
我从出生到现在读过许多书,但让我难一忘记的只有一本——【昆虫记】。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任务,一提到【昆虫记】就让我想起了那种平淡无趣的说明文,顿时让我没了兴趣,但是才看了一点,不知怎么了它就吸引了我。这位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令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特,有趣的故事呀!法布尔的【昆虫记】,让那些被我忽视太久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让我感到了它们的存在。在这之前,昆虫的世界几乎是我想像的,因为我没精力和时间去观察与了解它们,想象他们是十分和睦美好,不会有一地的争吵或斗殴,但是自从看了【昆虫记】,昆虫的形象在我的心中颠覆了,原来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生有死,有劳动与掠夺等许多活动,这都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它跟我们人类一样,有善良的食草性昆虫,有残酷的食肉性昆虫,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好像它们就在我眼前进行着一切活动,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昆虫记】有四十八章,但我最喜欢的是临终三笑。临终三笑讲的是一只苍蝇落在了苹果泥中,动弹不得。面对死亡,它先是自嘲,后豁然开朗坦然地微笑,继而又想起了老苍蝇说过的话,之后便对死亡不再害怕。
当我继续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试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的作用时间与效果毒针,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
但是我却没有这种作风,相反我做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而且做事总是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检查。
有一语文老师让我们回家背课文,那天作业不多,但是我却磨蹭了好长时间到了10点钟才写完,我迷迷糊糊地收拾好书包,准备上床睡觉,但是还没上床就被妈妈叫住了:“天卉,老师发来短信了,语文课文要背诵,你背完了吗?”我心里一紧张,支支吾吾的说:“背…背…背完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虚,又厉声问了一遍,我无言以对。在妈妈的严谨督促下,我睁开那已经要打架的眼皮,无力的背诵着课文,背着背着,就快要睡着了。这是妈妈问我说:“背完啦?等会儿,我来检查。”啊?我一听要来检查,连忙胡乱的看了几遍,其实也没看到什么。一开始背诵,我就卡壳了,连开头都不知是什么,这是妈妈提醒了我才开始背出来。到后来不是卡壳,就是背多字,而且还差点漏了一大段文字。到了最后,妈妈再也忍受不了了,让我重新背熟了再背。我可不愿意,连忙说:“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不都一样。”第二天一早起来什么都忘了,只记得那开头的几个字,结果被老师批评了。现在读了这本书,我一定要向法布尔学习,要有认真严谨的想学习态度。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着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我也非常喜欢动物。
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认识到法布尔是,细致观察力,刻苦钻研的人。一位有着惊人的耐心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马马虎虎的人这让我很惭愧。
我一定要像法布尔学习把观察到的写得活灵活现这才能让那些比较恐怖、恶心的动物变得人见人爱。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评价法布尔:“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不错《昆虫记》与普通的科普书,作者将枯燥无味的昆虫知识以生动的文笔娓娓道来。全文构思精妙。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联系在了一起,把人类社会的知识、伦理道德搬到了昆虫世界中,赋予了昆虫以人性。“强行掠夺的行为随处可见。一只金龟子撤离了工地,与世无争独自滚着粪球,那时它的合法财产,是它凭良心的来的。”加注了作者人性的昆虫,惟妙惟肖。
其次,全书趣味盎然,行为有没。堪称文学佳作。作者笔下的昆虫生活并不艰涩枯燥,反而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和诗意。文章题目也十分新奇,十分吸引人。作者在行文中时而引用神话,时而摘来诗歌,因此,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此外,作者还不是提到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儿女,充满了人情味,使得本文提高了一个层次。法布尔如此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倍感亲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还能够品味法布尔的语言,可谓一举三得。
它的这一写作手法给我很大的启示。明白了在写作中也要有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想,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使文章充实饱满。
《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给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记录了33种昆虫,其中就有今年暑假,我也曾经抓到过的昆虫——蝉。在书中,法布尔写道,为了“唱歌”,蝉牺牲了很多,由于蝉是靠腹部的发声器唱歌的,所以只能把器官放到最小的地方;在我手中,只要我轻轻抚摸蝉的腹部,蝉就又会大声歌唱,然而不幸的是,没有人喜欢蝉的歌声,听了总是让人觉得很烦燥。法布尔的描写,让我对这些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我也非常奇怪,法布尔是如何了解这些昆虫不为人知的秘密的呢?
在《优雅而凶残的杀手》这篇故事中,法布尔给我们讲了螳螂有一个前腿伸向半空像人在“祈祷”的动作,这其实是螳螂在等待自己的猎物送上门来,只要有一只蝗虫无意间路过,螳螂就会立刻展开一副准备战斗的样子,而蝗虫因为受到惊吓,会忘记自己是昆虫中的短跑健将,最终被螳螂的两把“锯刀”捕杀。我想,螳螂在捕杀蝗虫的时候,法布尔一定就在边上,屏住呼吸,一动不动,也许一呆就是半天,也许花很多天,才看到这一幕,否则,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生动的场景呢?
法布尔用生动语言描写的各种昆虫让我着迷,但让我收获最大的还是法布尔的执着与好奇,在做确定蜜蜂有着独特的回家能力的实验时,法布尔把三十只蜜蜂放到陌生的地方,看它们能不能飞回来,为了确保飞回来的是不是放出去的蜜蜂,他在蜜蜂的背上画一个白色的标记,在画标记的时候,法布尔经常会被蜜蜂蛰到,但他早已忘记了疼痛,沉迷于昆虫的世界,他的执着精神让我敬佩,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这种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执着精神。
合上《昆虫记》,闭上眼睛,我的眼前会出现很多书中描写的昆虫,它们是这么真真切切地存在我的脑海中,同时,我的眼前也会出现法布尔的身影,他或是蹲着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或是为了寻找萤火虫整夜行走,正是他的执着与好奇,才给我们带来这本非常有趣的《昆虫记》,让我还想再看一遍。
★ 昆虫记读后感
★ 读后感昆虫记
★ 昆虫记读后感
★ 昆虫记 读后感
★ 昆虫记个人读后感
★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
★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