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通用10篇)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通用10篇)】,供你选择借鉴。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1
人类无论怎样进化,最终都要回归自然。上帝赐予人类智慧,起始于石器时代,扩大于农业时代,创造于工业时代,繁华于信息时代,最终找寻于精神自由。
“梭罗”的《瓦尔登湖》距今165年,带给我们的依然是那一片纯净的湖水,宁静下的思考,独处时的愉悦,阳光明媚时心灵的奔放。“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没有思想的人,才是最孤独的。
2016年,清华大学校长给每一位新生录取通知书附赠了一本书,他说:“希望你们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这本书就是《瓦尔登湖》。
这世界奔奔忙忙,喧喧嚣嚣,生活的琐碎无休无止,内心的欲望无穷无尽。我们要学会抬头看看繁星点点的夜空,学会在下雨的夜里打开一盏灯,因为只有你的灵魂和身体并驾齐驱,生命才有意义。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人只有在独处时候,才能更好的关注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准确的明白自己的需求。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2
假期的时候,我从图书馆借了大卫梭罗写的《瓦尔登湖》。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三年光阴中的点滴。
在瓦尔登湖过着隐居的生活,打渔耕种,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颇有些相似之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怀着一个简单纯真的心,过着快乐简朴的生活。让我对于这样的生活,我是向往的,而对于他这样的勇气,我是敬佩的。他的辞藻并不华丽,却十分生动,文字仿佛是活的。简单的语句中透着不简单的哲理。
在书中结尾有这样一段话:“他的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将显得越不复杂,孤独将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也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也不成其为软弱。”我想生活本就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茶米油盐酱醋茶,只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把他复杂化了。我很喜欢一位老师说过的话“别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别让心机掺在感情里。”现在对于名利金钱的追求,让很多人迷失在这样的诱惑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掺入心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之外还有另一种生活,精神上的'追求远比物质上的追求快乐得多,容易得多。
所以无论你的生活多么卑贱,面对它,活下去,不要躲开生活,咒怨生活。尽管生活看起来很穷,还是要热爱生活。即便在贫民所,也许你还会有快乐,刺激,光荣的时光。梭罗的这几句话教会了我要用一颗简单真诚的心来面对生活,用一颗乐观的心面对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让我懂得创造在我们的视野中扩展,精神上的财富是用不着钱来买的。
对书中的还有很多地方,我并没有完全读懂,或许因为的我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吧。但这本书会是我一直收藏着的一本书,因为书中还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挖掘,去思考。它就如同喧嚣世界中一潭幽静的清水,净化着浮躁的心灵。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3
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当我身在顾虑和追逐过多的东西而感到不堪重负、不知所措的情境,去感受梭罗便是能让我解脱并接受心灵洗礼的最佳方式。在读完《瓦尔登湖》后,我的心仿佛也成为了一潭宁静而深邃的湖,耳畔有海德格尔在说“人,当诗意地栖居”。并纯粹地因深陷梭罗的世界而沉迷:他,始终聆听着自然的声音。始终穿梭于行行亲身耕作的豆田,耐心地松土、施肥;始终光着脚投入地细数瓦尔登湖畔第一片落叶的脉络;始终戴着草帽爬到树上去找老鹰或松鼠的窝;时常夹着旧乐谱来采集植物标本而乐此不疲;时常顶着最灿烂的星空,静静观察、深深呼吸、沉沉思考……
而他从来没有受过职业培训,从未婚配,孤独一生,他不去教堂,不参加选举,不吃肉,不喝酒,不知晓香烟的作用。他改良的铅笔完全有希望申请专利,朋友们盛赞他已打开了财富之门,他却说以后再也不做铅笔了;作为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和爱默生的得意弟子,他本可以成为美国工程师的领袖,而他却更愿意做一位不顾一切与天合一的草民,一位大自然的艺术家。这也正如爱默生所说:“他不肯为了任何狭窄的手艺或者职业放弃他在学问和行动上的抱负,他寻求的是一种更广阔的行业,一种生活的艺术。”
不去讨论如果他是个积极的入世者是否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因为他只是选择了他喜欢的生活方式,选择了成全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并在这过程中将永远宁静的瓦尔登湖化作了最纯净的眸子,带领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生命与生活全新的可能。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4
初读这本书时,只草草翻了几页,散文式大段大段的景色描写让我觉得索然无味,只觉得枯燥无趣。现在想来,也许当时是带着少年人的浮躁,而经历高考后的我在偶然清书的时候,又翻出来这本书,伴着难得充裕而闲暇的时光,我再次开始了我的瓦尔登湖之旅。
湖滨山色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虽然因为译本原因,很多句子读起来生涩而别扭,但透过梭罗的笔下仍能带我进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这里有着四季的更替,春日中晨光微融,飞鸟啼鸣,夏风里虫声嘤语,秋光中落英缤纷,冷冬中的雪花脉络。梭罗对自然感触之细腻和热爱,也尽倾洒与笔尖,这是一本自然之曼妙的文字临摹,也是一部极其私人化的絮语。他曾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你看到的也正是属于梭罗的世界,驾一叶扁舟于湖上吹笛,亦或是一个人垂钓湖边,悠然自乐,梭罗就好似中国古代的隐士,与山林之中自寻乐趣。“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的方式就有这样的多。”在今天这个忙碌的时代,每个人仿佛也都被一种叫做生活的网给笼罩,无形却更是致命,梭罗的笔下的世界就像一个望远镜,让你沉浸其中而内心渐渐平静。
虽说梭罗所写自然之景占了书的大部分篇章,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点点哲思也都包含在其中,所以,《瓦尔登湖》切忌浮躁,要慢慢地看,细细去品读。一亩荒地,简陋木屋,梭罗抛弃工业时代城市的便利,选择与自然为邻,他睿智的看到了工业时代中物质对人们精神的创伤,于是他选择独居自然,于质朴中询问自己的内心,简单而朴素的琐事占据了他书中的篇幅,返璞归真,最简单的道理去也是往往最难做到。但他感性也同样理性,他有着对工业时代社会和经济的敏锐洞察,他并不排斥工业革命给人带来的成果,他思索的是我们总是用错误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科技,让科技为我们戴上了手铐,脚铐。这些思索在今天这个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也同样值得探索,人们的精神危机仍不容乐观,空虚与迷茫时刻会充斥着大脑,不如进入瓦尔登湖畔来一次灵魂的洗礼。
梭罗是幸运的,也是勇敢的,我们固然不能说有这般果断与毅力抛弃城市的便利。但是也可从其中寻觅出点思语。亦或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通病,被物质裹挟的人们总是太急于求成,这本书便像是一座桥梁,让你与方寸之地更近。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5
这本《瓦尔登湖》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是美国的亨利戴维梭罗,本书首版在1854年,可以说它影响了几代人。这本书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它之所以如此出名,并且是亨利的代表作,正是因为本书还是作者的自传。瓦尔登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作者在此地独居了两年多,之后把这段时间的所闻所想都写在书中。作者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诠释他身边所接触到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心理表露出来。独自一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两年多的时间对于常人来说已经很长了,他却在这短时间内挑战了自己的极限,也收获了许多。
全书共十八篇散文,每篇都各有特色,虽然都是写那段时间的生活,但是作者每天所想都不同,他只是漫无目的地去思考,却能不断领悟到新鲜的看法。有些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心理矛盾,他好不容易调整过来之后,又要去渴望复杂。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并非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他融入了当地的乡村生活,从农夫那里学到了另一个阶级的生活方式。这就像我们国内很多父母都想让孩子去当兵,为的是让孩子得到一种锻炼,在未来受到打击的时候能够有足够承受的勇气。也只有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才能发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的缺陷。
本书也具有几分哲学色彩,对于生死的问题,作者在独居的这段时间也有所领悟,他看到了真正的美,并且认识到了现实才是生活应该追求的。其实很多道理未必需要清静的周围环境才能领悟出来,就像咋喧嚣的闹市中一样能够体会孤独,甚至这种孤独会更强烈。我们很多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但是考虑得太多难免会自我矛盾,真正想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也给我带来了生活上的困扰,总是想太多以至于失眠。但作者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他能够从思维上把遥远的东西视若眼前,也正是如此,未必每个人在瓦尔登湖呆上两年多就能领悟这么多。
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道理都是存在于大自然的,我们总是被身边的事物所迷惑,很多答案近在眼前。无知的人活得很轻松,但当知道自己的无知有多么强烈时,这难道不也是另一种痛苦么?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6
“一个人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带来心灵的纯洁和净化,只有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才能丰富人的内心。”“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读罢美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梭罗伟大的著作《瓦尔登湖》,作者这两句精辟的言辞一直在我脑海中停留。
1845年春天,心傲孤远、风华正茂的梭罗,借来一柄斧头独自一人走进瓦尔登湖畔的森林深处,几乎不借助任何现代文明的帮助,完全依靠着自力更生和原始交换生活了2年9个月。他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如饥似渴的阅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努力的写作,终于完成了《瓦尔登湖》。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阅读《瓦尔登湖》,我们时刻感受到作者对湖光山色景物的细致描写;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和小动物的怜爱。由于他对东方哲学思想的深刻研究,作品中还不时闪烁着东方哲学的智慧,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德不孤,必有邻”等。
当然,他给予我们最大的震撼是书中对生命、对理想、对自由的向往和推崇,启发我们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欢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济贫院里,你依然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黄昏的霞光照耀在济贫院的窗台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窗户一样耀眼夺目。”这样的语句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让你对财富观有更深的理解。曾经有一个私企的老板问我,“曾经我以为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就能够幸福了,可如今我已经拥有很大一笔财富,可为什么我一点都没感觉出来幸福呢?”其实,金钱和幸福不是相等的,因为幸福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满足感,金钱虽然能满足你的需要但它不是支撑我们幸福的原因。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一项研究发现,快乐不是银行中的巨额存款、高速跑车和品牌服装,而是家庭、朋友和大自然的美丽。当被问及最重要的快乐是什么时,2000名受访者中有22%的人选择了欢笑,紧随其后的是与知心朋友共进美食(占总人数的21%),拥抱以19%的比例名列第三。其他名列前10位的快乐还有:太阳照在脸上的感觉、读一本好书、沿海难漫步和盖干净的床单入睡,以及看日落、翻阅老照片追忆往昔和闻到刚修剪过的青草的气息。是的,温暖的阳光与自由的时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共有的、平等的,也许是最大的财富。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描述的那样:“门前那早春的积雪同在消融。我亲眼目睹,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若在皇宫里一样,生活得如此开心又如此心满意足。”
“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译者徐迟先生这样评价《瓦尔登湖》。朋友,如果你还在为找不到生活的真谛还在追求幸福,不妨在夜深人静时捧着它,像梭罗那样寻找简单的快乐,你的人生会因为简单而快乐!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7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片: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别的一点什么?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我在想,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属于现时代的。
由此,《瓦尔登湖》在阅读空间中占有两个起点和终点,那就是心灵和现时代。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法也无需戒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不复简单的世界?在越来越考究的生活中,心灵的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简单和质朴。因此,斑斓的__x节目和浓酽的咖啡之外,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其实不是时髦,而是必需。
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
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为子孙的我们,却颠倒过来,蹂躏、奴役、称霸自然。
然而笑容还没来得及绽放,历史这块魔方已经从正面翻转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人间变成污染的烟尘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图称霸地球的人类了。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8
当一本书清新的空气渗透脑海,恰如月光下的倒影寂寞环绕,那又是一种战斗,战斗在尘世中的寂寞自然里。
《瓦尔登湖》的品读,总觉得地点不够好,每次翻阅,总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似有一堵墙,让我不明白作者的用意,却又觉得如此得体,这一种感觉就像是熟透了的柿子从树上掉下来,烂透了!直到有一次,与朋友争执被骗,躲在窝里再次翻阅,只觉每种生命都是一个悠哉的精灵,畅快与满足之感油然而生。
寂寞的书自然有寂寞的读法,也许只有一个人的心真的可以静下来的时候才能读出这本书的滋味。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懂了,只是觉得,好美。
幻想了一下作者的瓦尔登式生活,天作棋盘星作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或许作者不感到寂寞,因为他可以举杯邀明月,飞鸟相与还,大自然就是他的无穷无尽良友,清风作伴,任尔春水东流。只是在我看来,未免有些许恐怖了,终日难见人影,就是“辟谷”也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孤寂,人终究是一种群居动物,或许人们可以有鲁滨逊的坚毅,但极少能忍受闭关锁国的“百年孤独”。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作者在这一寂寞中寻找自然的弦律,书中那个留下痕迹的小动物描写令我神往,晨曦出黄昏归,却发现有貌似小松鼠留下的问候,何等惬意与满足?恐怕陶渊明知道了也非得羡慕不可。
正是这份寂寞,给了作者格外敏感的感觉与美好的想像,纵然雨中漫步,四处飞舞着的也是自然的朋友,可以说作者甚至可能将一个水分子幻想成一个水精灵,倾听着它们在和风细雨中的律动与笑声。这种极端的联想令作者深深爱上了自然,因为它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并且仁爱有情,这就是作者寂寞的寄托了。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9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者,多么令人羡慕。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2000字篇10
一个人能够静下来读书写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今社会看来,是多么不易做到的一件事。如我一般的七零后大概更是深有体会。从物质的极度匮乏到物质过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领域自然也随之而变。如今书籍是多么容易获取,可是我们却很难再找到儿时的读书之乐,除了年龄,也与纷扰的外界诱惑有关。
近几年我读到的书越多,就越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从前的创作者们各种条件都不如今天的我们,可是他们的文学成就却散发着永远的光辉,文学一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多少人用有限的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为什么呢?也许从前的人,有更多的时间面对宁静的内心,不必为外面的世界所打扰。也正是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旧时代,成就了太多的大师、哲人、文学家、艺术家。
甚至,有人以智慧的目光看透了数年之后的人类困境,早早地发出清醒的警示。《瓦尔登湖》不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默默反思的作品吗?
这部在当时几乎卖不出去的作品,在作者故去后却奇迹般地成为了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只是因为作者超前的自然意识,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的。
1845年7月4日,二十八岁的梭罗独自搬到瓦尔登湖畔居住,这里是他的朋友兼导师,当时已经很出名的作家爱默生买下的一片林地。梭罗在这里度过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时光。两年时间不算短,但想想吧,独居,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也不算长,时间总是会飞快流逝。梭罗把在这里的体验写下来,创作出著名的《瓦尔登湖》。遗憾的是,在他生前,这本书却一度滞销,
今天,我们的读者会对此书充满深厚的兴趣,一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终于意识到自然与心灵间的和谐是如此重要,同时人们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这本书在当时没有足够的阅读群,读者也没有那么高的文化鉴赏力。但不管怎么说,这本超前的著作,为后世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今天我们可以在文学界阅读到大量的自然写作,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自然体验记录下来,不能不说,他们多多少少受到了梭罗的一些影响。
从思想层面来说,梭罗无疑是智慧的。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发现作者对于思想的推崇。比如他提到人对于衣物的要求,他认为更应该丈量的是人的心灵。
★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
★ 《瓦尔登湖》
★ 《瓦尔登湖》语录
★ 瓦尔登湖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