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一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800字(共含15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d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磨难,不要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把每―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而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而不去自傲。微笑着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这样,迟早的一天,你一定能拥抱到属于你的幸福!着深刻的道理,只来自于那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
书中,整日喋喋不休的小安妮阴差阳错的来到了马修与玛瑞拉兄妹的家中,这个满脑子都是奇怪浪漫想象的女孩,每天都沉浸在她的幻想之中,不过,想象也给她带来了许多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的成长,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之下,小孤女安妮逐渐变成了绿山墙真正的主人!
但是,在幼小的安妮的生命中,又何尝不存在这那一份默默的坚强?安妮从小的生世就是如此凄凉,没有父母的关爱,但她有着一份好似阳光一般灿烂的微笑,当马修离开了那个安妮所珍爱的世界时,安妮并没有对此放弃,而是摈弃了大好学业,留在了这里,做了一名教师,只是为了她心中的那一片最唯美好的世界,安妮将要在时光中一点一点去实现,让它不只是一份遐想。在这期间,安妮会一直保持着那一颗,坚强不屈的心……
的确,人的一生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坎坷,只是看你如何去面对这些困难,是笑着度过,还是在坎坷面前倒下。
如果说生活好比一杯茶,当你喝下第一口时,难免会有一些苦涩,如果你现在就已害怕着苦涩,后面就已没有那属于你的甘甜了。当你一次有一次冲淡它时,那份苦涩也将会被你慢慢冲淡,到最后,那杯茶,只会剩下一份沁人心扉的甘甜,生活正是如此,如果你对生活中的不愉快没有一份对它的耐心,生活中的一杯小茶,也能轻易的欺骗到你。
笑看挫折,有多少人能做到,但笑对挫折,人生将大不一样!
换一个角度看挫折,它也许是美好的,因为它也从另一个角度赐予了我们勇敢与坚强。
淘气女孩,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被人收养。
天马行空,滔滔不绝,唠唠叨叨,令人生伶。
阴差阳错,前世之缘,两相互助,生离死别。
安妮?雪莉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女孩,可上天偏偏对她十分不公,她是一个孤儿。先后在几户人家干活,打工,领小孩……最后又去了孤儿院。由于一个路人的口误,她阴差阳错的去了绿山墙农舍。一路上,来接她的马修听着她的讲话,看她的想象力天马星空,虽然本想要一个男孩,但还是坚决的要把她留下来。在绿山墙农舍,安妮认识了“灵魂的知音”――黛安娜,认识了善良好心的林德太太,不太理解安妮的巴里太太……
读了这本书,我为安妮那丰富的想象力震撼。安妮竟把一个波光粼粼的小湖叫做“闪光的小湖”;把无辜的森林叫做“闹鬼的森林”;把一条小路叫做“情人的小径”……
安妮口齿伶俐,在冒犯林德太太后道了一个谦,说的林德太太心花怒放,不再追究。又区区几句话夺得老巴里太太的欢心。
安妮是个聪明的孩子,她每每考试都很优秀。连最难的几何学,也能力争上游。
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又强烈又不可思议。一棵樱桃树被叫做“白雪皇后”遇到美景,她会呆呆的看着,并对它无限回味。似乎没有生活的美,就不能活下去了。当有音乐会、野餐时,她就可能兴奋到世界末日。
有一次,安妮把玛丽拉的紫色胸针拿去了,可用过后又找不到了。竟为了去野餐说紫色胸针掉进了“闪光的小湖”。后被发现后搞得玛丽拉哭笑不得。我读到这,竟为安妮的幼稚搞的哈哈大笑。
安妮在继续,我的阅读也在继续……
六月初的一个下午,安妮,一个拥有玫瑰般绚丽的想象力的红头发女孩,来到了沉闷的绿山墙,使绿山墙焕发出诱人的生机与活力。
安妮的活泼可爱,和绿山墙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交织在一起,渐渐地融入起来,形成的一抹清新的淡绿色。谁看了,都会情不自禁的上扬嘴角。安妮想象着“闹鬼的森林”里的妖魔鬼怪,却把自己吓得失魂落魄。她把葡萄酒误当紫莓酒,结果把闺蜜灌醉了……这些安妮无心犯下的错误,让人忍俊不禁。当我看到这些片段时,总会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她的纯真善良,令我感慨万分,一想到这个天真活泼、乐观开朗的女孩,有个不幸的童年,便为她悲伤。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留下悲伤的影子。相反她总是用欢乐应对痛苦。她的这些性格特点赢得了许多朋友,并且在学业上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慢慢的合上了这本书,细细地品味一番。同安妮一起想象着美好生活。看着安妮的纯真可爱,天真善良。便有一种如花甜美如梦可爱的情绪油然而生。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一个启发。,我们不应该因为一点点困难而吓倒。应该勇敢面对生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没有永久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
两个向孤儿院领养了一个小男孩,可是,一个女孩错误的送给了他们。她,叫安妮。长着一头红发的她,可爱、勇气和活力充满全身。在那冰冷的小镇上,她的处事方式总能让小镇热闹起来,也让收养者的生活变的不平凡......那个在艰苦环境下,人人爱的人便是主人公十一岁的安妮了。
在困苦的环境下,考试总是名列前茅。懂事,这让人人喜欢上了她。从一个十一岁小女孩,性格很坏,经常高谈阔论,总是沉浸在幻想中的小世界。几年过去了,变成了一位俏丽的少女,勤劳能干、温文尔雅。
这就是安妮的巨大变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进步的,然而进步是要通过努力的,我们和安妮差不多大,她能在这种坏境下得到改变,改掉缺点,难道我们就不行吗?!安妮!就是我们成长中的榜样,也是我们学习上的楷模,让我们共同努力,改变有缺点的自我吧!
暑假,应该叫我的“书假”,每天都有好书陪伴。因此,我经常“找到”几本让我放不下的好书,《绿山墙的安妮》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绿色封面,不大不小却厚厚的一本,就是它——《绿山墙的安妮》,让我领略了这本书的精彩。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独特的内容。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住在绿山墙上的马瑞拉·卡斯伯特和马修·卡斯伯特想找一个男孩帮忙,但她收养了一个超级富有想象力的红发女孩安妮,因为她是孤儿和能干,马瑞拉留下了她。在这里,安妮交上了知心朋友戴安娜,还做了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蠢事。最后,在马瑞拉严格的爱和马修善良的爱下,安妮终于成长为一个聪明、能干、漂亮的女孩,但马修没有等到这一切就去世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感人?说实话,如果把所有的'细节都说清楚,就会有更多的搞笑成分。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笑死我了,好玩!当然,我还在心底悄悄地说:“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想象力的人,作者想不出来。但是,当我读到第二遍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消失了。啊,这个世界上,像书中的小山村,人们那样纯洁的东西,还有吗?有很多人像安妮一样渴望爱情。现在,我们经常心血来潮,象征性地献出一些“爱”,却没有意识到真爱的滋味。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羞愧。与马瑞拉相比,他们无怨无悔地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安妮当作孩子抚养长大,绿山墙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小爱是什么?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为别人付出一切,“可怜”这个词还会出现在字典里吗?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想不通作者是怎么写出这本令人惊叹的书的,是不是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还在犹豫什么?假如你还没读过《绿山墙的安妮》,还不快去买读?
书中的英雄安妮是一个头发红、脸上长满雀斑的孤儿,被住在绿山墙农舍里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弟姐妹收养。她在爱德华王子岛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给兄弟姐妹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活力。她的行为让每个人都感到骄傲。
安妮性格活泼可爱,天真善良,坚强勇敢,聪明好学。但给我印象最深、最佩服的是安妮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虽然她是个孤儿,但她并没有因为得不到家庭而放弃自己,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悲惨命运而向困难低头。她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面对困难。虽然她在绿山墙上犯了很多错误和灾难:她到处扔马瑞拉珍贵的紫水晶胸针,几乎找不到;她粗心大意,在蛋糕上加了止痛药;她很虚荣,染了头发;她渴望浪漫,几乎掉进河里淹死了。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试图改变自己的错误。她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与男孩吉尔伯特竞争排名第一。尤其是当她在学习几何方面处于劣势时,她从不灰心,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与安妮相比,我缺乏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经常遇到一点困难,遭受一些挫折,我就像一个只泄气的球,从此跌倒,不想爬起来,不想从头开始。记得五年级有一段时间,我像个魔鬼。连续四次,我在语文、数学和英语方面只考了94分。我的成绩不理想。我在学校忍着,回家后忍不住哭了。更糟糕的是,我总是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连续几周悲伤,对周围的人脾气暴躁,抱怨别人,也认为上帝对我特别不公平。我父母耐心地开导我:“几次考试不及格没关系。不要总是把它放在心上。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考试不及格的原因,以后不要再犯错误了。但我还是放不下。平时做作业的时候,遇到问题就灰心丧气,从来不想尽办法自己解决,而是毫不犹豫地向父母求助。至于安妮,她总是认真思考问题。当她失败时,她并不气馁。她坚强、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到处都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到处都能看到她花儿般的小脸。
从现在开始,我想像安妮一样,捕捉生活中每一个明亮的阳光,对生活微笑,以乐观的心面对生活,以阳光的心态迎接成长道路上的起起落落。
——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从此我走进了你的世界,你著上了我的颜色。 ——题记
过惯了世俗的生活,竟幻想能到一个远离凡尘,鸟语花香的世界走一遭,就像陶渊明所赞叹的桃花源,陶弘景把其称为“欲界之仙都”的山川景色,郦道元描绘的三峡风光。轻轻拨开书页,嗅着书中淡淡的香气,随着安妮一起观赏绿山墙的美,感悟人生,感悟生命。
情,感化了冷
安妮用她的热情,感化了一座座冰山,从万丈深渊到人间天堂,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她平息怒火,不断改变自我,博得人们的欢心,改变他们陈旧的思想。
“用你的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别让这个世界改变了你的笑容”,人生苦短,唯爱不可辜负,而爱因热情产生,热情为爱存在。以后,当面对别人向我请教问题时,我不再不耐烦地推开,而是认真仔细地为他讲解;当别人做事力不从心时,我不再只在一旁说风凉话,而会帮助他一起完成;当下课后看到黑板没人擦时,我不再视而不见,而会自己主动承担擦黑板的责任。我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改变这个世界,因为我相信:情,会感化冷。
今天给陌生人送上你的一份热情吧!很可能这是他一天见到唯一的阳光,就像安妮那样。
善,润华了年
对于安妮来说,一花一草都有人性,安妮一一为他们取了名字,并好好的保护他们,为什么要取名字呢?因为安妮认为这样会让他们更像是人,更加地快乐,正是因为这种善良,使玛瑞拉送走安妮的决心动摇。
面对着物是人非,没有同道,安妮依然倔强地挺立在枝头,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枯萎凋谢。她仍保持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爱这个世界。而我,有着父母的宠爱,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怀,还有什么资格去抱怨生活?我开始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爱护每一朵花,每一根草,去保护小动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享受生活,去热爱生活。让我的生命中充满善,因为我相信:善,会润华年。
今天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做善之人,行善之事,就像安妮一样。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得?蒙哥玛丽的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谢利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安妮长着一头自己十分讨厌的红发,有满脸的雀斑。她自幼失去了父母双亲,是个没有亲戚的孤儿。在她11岁时,被凯思伯特兄妹阴差阳错地领养了,此次来到了绿山墙。起先,玛瑞拉并不喜欢她,只有玛修疼爱安妮。后来,安妮乐观、好强、热情、敏感、直率的性格和满脑的天真幻想,还有时常的出格言行让玛瑞拉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博得了邻居的喜爱。虽然安妮的快言快语和粗心大意让自己吃了不少不少苦头,但最终,她努力考上了“女皇学院”,却为照顾快失明的玛瑞拉,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我被安妮天真活泼的性格吸引住了,特别是她喜欢幻想的爱好。安妮刚来绿山墙农场,,跟着玛修坐马车时,路两旁正值花季的樱花树和修长的白桦都能让她喋喋不休地幻想着它们的名字。当玛修去世时,安妮不假思索的退了学,放弃了学业与梦想,回家照顾玛瑞拉。这个瘦小的女孩,是那么坚强乐观,知恩图报。
相比之下,现在的小孩在父母娇宠下,显得那么自私脆弱。一旦碰到些小挫折,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一心依赖于父母。在感恩这个问题上,我们和安妮也是天壤之别。如果我们都像安妮一样,对学习有积极上进之心,笑对社会,有乐观的心态,坚强面对失败,感恩对待亲人......那这个世界就会充满温暖。
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相信生活充满阳光,那么生活就会有阳光;我们向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向我们微笑。只要我们时刻地面对生活,面对整个世界,那你会发现每一天的阳光都是灿烂的!
听老师多次提起这本《绿山墙的安妮》,终于在书香滁州平台里面找到,自从我看了这本书后,才猛然意识到,童年原来是可以那么快乐美好。主人公安妮和戴安娜是一所小学的学生,老师常常带领全班同学外出探险,举办各种活动,使安妮和戴安娜越来越喜欢学校。安妮的妈妈也能理解安妮的愿望,每一次,当别人邀请安妮出去玩时,她妈妈最终总能同意。安妮每次都能在外面玩得无拘无束,但每次她都能学到很多知识,悟出许多道理。而我们的童年却被一大堆作业填充得沉重而灰暗,慢慢地,童年的意义在我们的脑海中就变得模糊起来。
童年是什么?是做不完的作业还是考不完的试?童年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并不美好,甚至有人还抱怨自己的童年是怎么怎么悲惨,怎么怎么枯燥。或许,我们确实没有真正体会过童年,享受过童年,我们的童年里只有作业和考试,那童年还可能充满乐趣吗?要知道,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结合,是天真美好的见证,是如花似锦的岁月,怎么能让童年在无尽的作业与考试中流失?
也不是说,童年里不需要作业,有是要有,但要适当。像我妈,每天晚上我做完学校的作业,想休息一下,我妈就催我先把刚买的练习做了;练习做完了,还得逼我做奥数;等我做完了奥数,已经到了上床的时间了。我今天原本想看的书没看成,嘴上自然是要抱怨一句的:今天书又没看成!妈妈毫不留情,反驳道:谁让你自己不抓紧的,该做的作业做好了不就可以自己安排了?是是是,我不耐烦地回答,心里却想:作业是可以做完的吗?
可以说,我的大部分童年已经淹没在大堆大堆的作业中了,成堆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周末与假期,都被作业霸占,使我一听到“作业”这个词就无比反感。如果作业少一些,我们的学习效率会不会因此而提高呢?我是否还有机会,还有时间抓住童年的尾巴,感受一下真正的童年,品尝一杯童年的美酒呢?
听着电视里在唱:唠叨的话呀可不可以不讲,给我们一片自由自在同龄人广场,让我们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你们的想象。这真是我们的心声,唱出了我们的痛苦和愿望。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当一个教育家,发表我对“童年”的看法,让世界各地的儿童都能快乐的生活,拥有真正的童年。
当在站台上与马修一起看见那个与我同龄的,笑脸白净瘦削,身上紧巴巴地裹着短小难看的浅黄色绒衣,头戴着一顶褪色棕色的水手帽,有着一双会因情绪而变色的大眼睛的女孩,我就不由得可怜起起她来,为她今后的命运开始担忧。
当一辆木头马车“得儿,得儿”地从一片林荫路上悠然地驶进绿山墙时,我已深深地被这位天性乐观,喜欢幻想的,有着一头红头发的女孩吸引住了,她的脸上洋溢着彩虹般让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会情不自禁地微笑的笑容,这位女孩名叫安妮。她是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笔下的主人公。这本书的名字叫《绿山墙的安妮》,是我暑假里读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
安妮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院里的可怜孩子。马修·卡斯伯特和玛丽拉·卡斯伯特是住在绿山墙农舍的一对兄妹。他们本想从新斯科舍的孤儿院领养一个11岁左右的男孩帮忙干农活。不料阴差阳错,把一个红头发的小女孩从火车站领了回来。她就是安妮,因为她不是可以干农活的男孩,差点被退了回去。她以自己善良美好的内心感染了大家,获得了大家的欢迎和喜爱,拥有了很多朋友,成为了马修和玛丽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安妮长大后,又很懂事。凭着自己的执着与不懈奋斗考考入女王学校,获得艾弗里奖学金。但是在艾比银行倒闭,家庭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放弃读大学,当阿冯利的一名教师,分担家庭困难。
就是这么一个脸上有很多雀斑而且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的安妮。她使我由开始的同情,到逐渐吸引、感染,到最后深深的喜爱,把她作为榜样。她的生活并不特别优越、完美,可她乐观面对困难、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奇异的想象。巴里家的池塘是“闪光的小湖”,林荫道是“白色的欢乐之路”,白杉树林是“闹鬼的森林”……一个个浪漫的名字都出自她超人的想象力,使她眼中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她还是个热情洋溢喜欢说话的女孩,她那连珠炮般充满跳跃性的语言常常让木讷的马修和古板严肃的玛丽拉跟不上她说话的节奏,感到眩晕。我为她的命运担忧,为她的长大高兴,为她的成功喜悦,为她的决定鼓掌,为她的品质喝彩。在她身上找到了我的影子:爱生活、爱说话、爱幻想、爱笑乐观的女孩。可我身处的是顺境,而安妮是在逆境下仍保持这种品质就难得可贵了。
时代在不断进步,生活条件也优越了,但我们有些人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我也是如此,只要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被打败。就拿这次考硬笔书法特长章来说,我认为自己已经是创作班学生,而且获得过不少大赛的奖项考出这个章并不难,结果没考出,我懵了,我那乐观、活泼的性格一下子消失了。怨时间老人不公平, 怨 分配名额这么少的,甚至都想放弃下学期的培训了,我整天泡在课外书堆里,庆幸地是我看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安妮感染了我,让我思考,让我学习。其实硬笔书法既要学,也要练,光靠课堂的练是不够的,以前的成绩只代表过去,考前一点不练,考得出才怪呢。明白了在成功之路上,并不是到处都有鲜花的芳香;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要向安妮学习,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一丝希望;始终乐观而执著地奋斗进取、追求理想、实现抱负。这就是好书带给人的力量,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我一直认同绿山墙的那个小女孩是我们的朋友,可随着整本书阅读的不断推进,我更觉得安妮,是一位医生,是一位治时代之病的医生。当今时代下,软弱悲观,生活枯燥,虚伪圆滑成了普遍现象。而安妮,却具有与之相反的高尚品质,让其人格魅力在21世纪中不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
乐观与坚强是我对安妮的第一印象。这两样品质是现代小说与影视普遍具备的主角光环,故看到安妮的遭遇时,许多人会觉得并无新意。但细想,安妮在经历种种痛苦时,她是一个小孩子,可她越过的生离死别却可与年过六旬的老人相比,而在书中,她因此的悲观抱怨却寥寥无几。她是麻木了吗?我觉得并不是。她的每一个微笑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也为了让他人快乐。她不想让自己困于过去,更不想让身边的人被自己的过去所困。反观教育盛行的现在,许多学生因考得不好而带有的情绪,而做出的伤害自己的事,无不使自己痛苦,更使身边的人痛苦。读安妮,更让我明白乐观坚强的力量。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罗丹的名句听的小学生都烦了,可21世纪,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时代的不断奔跑,人们依旧无暇停步去发现美。而安妮,正是有一双那样的眼睛,深藏于其中的想象力,让涓涓细流,在她眼中似星辰大海。正是想象力,让她的人格魅力更加丰满,让她的生活更与人际关系更加美好。与此同时,想象力也让她更加乐观,而乐观,又促进了她的想象力。故安妮的魅力,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说起我最赞赏的,是安妮的天真直率,爱憎分明。时代发展下,基于种种原因,许许多多的人戴上了虚伪的面具。反驳林德太太,暴打吉尔伯特,安妮拥有了一个女孩少有的直率勇敢。这些行为,均给安妮带来了烦恼,可安妮却从未丢掉那种本真。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觉得安妮是一个烦人的熊孩子,烦于她怎么有这么多的话,可到后来,我也如玛丽拉般,喜于听其喋喋不休。我也不清楚为什么,或许在不觉间,我早已被她的直率天真牵进了另一个世界。反观现在,别说是成人,孩子的天真直率也被社会消磨得所剩无几。如何重拾可爱天真,依旧值得深思。谈起真实,真正打动人的是作者笔下的安妮并不是完人,她也具有很多无伤大雅的小缺点,让我感觉她离读者更加亲近。
我觉得,蒙哥马利真正值得赞赏的地方在于此书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符合时代潮流的意义,而其中的精神,而那个小女孩的微笑,更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公众号:咱们的语文课
每读一本好书,总会给人好多幻想,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会让我们想象自己也生活在孤岛上,读完《绿山墙的安妮》则让人感觉身边也有一个像安妮一样的挚友。蒙哥马利笔下的安妮是一个从小无父无母、辗转几个不是家的家庭、受尽磨难的长着红发和满脸雀斑的女孩,但是这个女孩没有因自己小时候的这些经历而放弃生的希望,也没有沾染上那些家庭中的坏习气,或许这就叫做出淤泥而不染、乐观做生活的强者吧。但是安妮的悲惨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她在一个“意外”下,被马修带到了阿丰利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安妮对大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在小说的前部得到了展现,她很快爱上了阿丰利,爱上了“闪光的湖”、“快乐的白雪之路”、“白雪皇后”,这些在马修和马丽拉心中很平常的景物,在这个极具想象力的小女孩眼中都变得不一样了。相对地,阿丰利也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马修最先喜欢安妮的滔滔不绝,而马丽拉也渐渐对她那头头是道的言语产生了兴趣,最终也没把她送走,她那奇怪的性情反而使她交上了好多朋友。现实中,许多人希望自己长得好看,希望自己满腹经纶,而我却更羡慕安妮的人格魅力,决定了她的一生不再受苦受难。
有许多人在犯错后选择了逃避,那些人就会一直犯错下去。安妮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弯弯曲曲,她也常常闯祸、做错事,但每次她都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抱歉,并十分有决心地告诉马丽拉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林德太太议论安妮的长相,安妮发怒后在马丽拉的劝说下真诚道歉,与林德太太成了好朋友;灌醉了戴安娜后,再三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与戴安娜的感情更坚定了;还有误下香精、吓到老巴里太太,安妮总能通过一段段“错误”收获友谊与品质,而不是把她变成一个看上去很调皮的女孩,这便是安妮的超越我们的地方吧。
但安妮的生性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她的瑕疵甚至比普通人多。曾经因为贪玩,差点和船一起沉没到闪光的湖中;曾经因为虚荣,把头发染成绿色;曾经因为要强,从巴里先生的屋顶上摔下来……这一幕幕看似发生在安妮身上,却也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回首往事,是不是我也曾因要面子而冒险、因贪玩与危险擦肩而过呢?
小说的细节描写也很到位。如第一章交代的马丽拉的外貌:“长得高高瘦瘦的。她棱角分明,缺少女性的曲线,乌黑的头发也染上些许白霜,用两只金属发夹牢牢地盘在脑后,煞是引人注目。”马丽拉的古板以及她生活的枯燥已经折射出来了。“一想到她眼睛里那洋溢着的欣喜光芒就要被扑灭,他不禁局促不安地感到,自己这就要帮着去扼杀某种东西——很像他不得不去宰杀羊羔、牛犊或别的无辜小生命时的感受。”蒙哥马利生动的文字,将马修的善良与同情毫不保留地表现了出来了。
或许,我们的生活也需要一个安妮,感染着我们不断成长。
公众号:咱们的语文课
翻阅《红楼梦》就不觉的感到这是女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就不得不否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但这也是女人的悲剧。这种悲剧是脱离不了社会的关系的。书主要是围绕宝黛的爱情来写四大家族的盛衰。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就已预示了各人的命运会是如何。“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里写了两个人:林黛玉,薛宝钗。红楼梦引子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誓。“预示了他们三个的未来。不只是大观园中的十二钗,就连宝玉身边的袭人,晴雯也都被预示了结果。似乎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她们跳不出命运的圈子,被压迫着,演绎着这悲伤的《红楼梦》。
这里有着太多的美,有遗憾的,也有伤感的。倘若林黛玉听了赖头和尚的话不去贾府不流泪,那么红楼梦的故事又怎么会有,倘若宝钗进宫金玉良缘,木石前誓又怎么会引出来,大观园中也就少了这样的有才之人。或许故事正是由许多的一不小心组成的。你看黛玉葬花很美,宝钗扑蝶很美,湘云醉卧芍药丛很美,晴雯撕扇很美。
当然这里的红颜薄命是最多的。首先想到的便是秦可卿,她既有林黛玉的婀娜也有宝钗的丰韵。她可以说是十二金钗中最美的一位女子了,却在第十三回中就去世了。其次是尤二姐,她也是很美的,她嫁给贾琏,被逼迫,只好吞金而死,这也不免符合了她的个性。说到迎春只能感伤,提到她的丈夫也只能是气愤可想而知她的结局。黛玉是最熟悉的。她们都凝结了太多的悲哀,正如水中月,镜中花。每当读到史湘云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也许是她带着的欢乐很多吧!可是她也是很苦的一个人。当她还在襁褓中时就失去了父母,她寄人篱下,她的舅舅为了减少开支居然把所有的手工活都交给她做,而她每天也要做到三更。她是很乐观的一个人。我觉得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能够带给身边的人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红楼梦》前六回中,林黛玉初入贾府这一段印象很深。
刚刚失去母亲的林黛玉,离开父亲,只身北上,投靠外祖母。虽说外祖母是因为心疼黛玉,才执意接她入贾府照顾,但对当时的黛玉而言,外祖母是陌生的亲人,从未谋面,只在母亲口中听到些只言片语,心中自然十分忐忑,谨小慎微。
“这林黛玉常听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小心谨慎地打量着一路所见,后与外祖母及舅母、众姐妹、嫂子相见,“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也体现了黛玉的谨慎。
后与宝玉相见时,宝玉见黛玉也没有玉,只自己有,生气要摔玉,众人忙哄劝住,读到这里,我就在想,一路小心谨慎的黛玉该有多自责啊。
果然下文写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
听蒋勋老师讲解才知道,林黛玉那时只有十二三岁,就又佩服起她来。
到贾家这样规矩森严的大家族,礼仪、言谈没出半点错,着实厉害。
十二三岁的我还是抗拒走亲戚,不知道要说什么,老是躲在妈妈身后的扭捏害羞的小孩子,对比之下实在佩服黛玉。
后文中讲林姑娘经常暗自落泪,自己看时觉得确实让人觉得厌烦,但想到她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又不免心疼。
记得我上高一时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开学前两周特别兴奋,新环境,新朋友,到第三周开始疯狂想家,白天上课,同学说说笑笑,不觉得。到晚上睡觉时,就从枕头底下拿出全家福,默默流泪。
《绿山墙的安妮》是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写的一部小说,她以绿山墙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女孩安妮的形象。
这本书主要讲了绿山墙的马修和玛瑞拉想找一个男孩帮忙来干农活,但是却因为别人的误会而接来了安妮。但是,虽然你是个女孩,但是他们仍然决定收养安妮。再说杨安妮的那段时间,马修和玛瑞拉都惊讶地发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安妮这个多嘴的小女孩。渐渐地,安妮长大了,也变得内敛了,这样反而是马修和玛瑞拉很不习惯。最后,安妮在女王学院的考试考了第一名,本来可以去一所大学读书,还可以领取一份奖学金。可是她放弃了,她想永远陪着马瑞拉,那时的马修已经躺在了墓地里。
安妮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爱说话、善良、活泼可爱的女孩,是她给这个沉闷的绿山墙平添了无穷的欢乐和生机。马修是一个经常害羞的人,但是有时候安妮犯了点错误,他就会护着她;她想要什么东西,马修也会尽量去帮她弄到。戴安娜是安妮最好的朋友,和安妮一样,她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不过,她不像安妮那样充满幻想。
我喜欢安妮在面对女王学院考试时说的一句话:“我已经尽了全力,而且品尝到奋斗的快乐。除了竭尽全力获得成功,最大的好事就是努力而遭遇失败了。”对于安妮这种乐观精神,在现在一些普遍有考试压力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
如果你也要读这本书,我相信,没过多久,你也会喜欢上安妮这个女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