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选读后感(共含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柯基漫游指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今天我看了《中国古代寓言》,书中有许多经典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有一篇叫做《愚公移山》的故事对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愚公,他的家在两座大山里面,这两座山很大,愚公每次出门都要绕过这两座大山,而且绕过这两座大山还要很多的时间,这对他的生活产生非常的不便。愚公想了很久,为了后代能更好的生活,于是动员全家一起行动,决定将这座大山移平。
他们全家第二天就开始了行动,他们干净、利落地用各种工具将山石一点一点地敲碎,虽然看上去效果很不明显,但他们还是非常努力地进行着。同村的一个老人看到愚公的行为,很不理解地问他:“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想把山移平?太可笑了吧?”愚公回答说:“即使我死了没把山移平,不过还有我的儿子、孙子啊,儿子、孙子后面还有我的子子孙孙,我的子子孙孙不停地挖山,怎么会挖不平呢?”我被愚公的话震惊到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豪言壮语啊。最终老天爷也被愚公的精神给感动了,上帝把愚公家门前的两座大山给移走了。
愚公的精神让令人震惊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学愚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的学习一定会加速进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有很多寓言故事构成的,书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通俗,但却都躲藏着一个深刻的事理,这个事理就是我们要进修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惹人深思的好书。
书中,我最喜好的一个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故事的原文是:“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解柱折颈而死。因耜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成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寓言幸辣的嘲讽了那一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像如许的寓言还有掩耳盗铃,拔苗滋长等。掩耳盗铃比方掩耳盗铃,拔苗滋长比方欲速则不达,这些寓言虽然都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但却又让人感觉非常实在,从中的事理十分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核心思惟其实就是儒家教思惟,忠义仁孝小弟为核心,教育我们有个好的质量,读完了这一本书后,更今我感应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湛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地点。
寓言,就是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寄意写成一个个故事,让人么去读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收集了很多寓言,让大师只需读一本书,就能够大白很多事理。
整本书中,讲的最多的就是要连合友好,互帮合作。如《守规律的海鸟》这篇文章,里面讲了一种海鸟,这种海鸟很傻,还很笨拙,但他们注重一群一群勾当,很守规律,一路飞,一路睡,就连吃工具也一路吃,从不抢先,所以,没人敢危险它们,可见,连合友好何等主要啊。
此外,这本书还用《画蛇添足》告诉我们:不要把事干过甚。用《亡羊补牢》让我们大白,做错了事,与其悔怨,不如加以更正,做得更好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故事,很多寓言,这都是前人聪慧结晶,让我们去好好读一读吧!
寓言有良多种,譬如《拉锁封寓言》、《克拉姆林寓言》等。我今天看的这本书就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精选》。
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髓。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寄意,寄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事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寄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很多多的人生大事理。
虽然说这是寓言“精髓”,可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很是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
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过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寄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如许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事理刻进心中。
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气概。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
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啊!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是由语文特级教师推荐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阅读书。作为一本课外阅读书,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意义。首先这本书的主编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这本书还配有扫码朗读部分,而朗读的是一一妈妈。一一妈妈也是喜马拉雅FM的育儿主播。由这两位大咖一起出版的这本书,非常值得孩子们读。而且这本书的阅读内容是非常的丰富。所有的故事都是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非常有名的,比如说猴子捞月刻舟求剑,买椟还珠,庄周梦蝶,南辕北辙等等。
除了这些故事之外还有一些故事,连我都是第1次听说的,这些著名的故事不仅仅是成语,也是故事。我自己都觉得读起来非常有意思。而且我个人认为这本书适合读书的孩子,因为这本书里每一篇内容都配有了拼音。即使孩子不认识字,只要学过拼音就能读这些故事。这本书还是全彩页的内容,每一个故事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非常可爱,我也非常喜欢,读起来和故事的内容也很有关联性。而且在某一些的故事里,还有一个寓意点播。就是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了解到一些什么道理,这一点也是非常适合现在的孩子来阅读的,还有一些比较深奥的词语,或者成语书里面也会特地在边上标注它的意思。这样来说,对一个上学的孩子来读这本书完全没有任何困难的。作为中国的古代故事,我觉得这是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和了解的地方。很多故事耳熟能详,传之久远,并且充满哲理性。这些故事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懂得很多道理。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一些古代的作品。不论是古诗还是成语还是古文,我都非常喜欢。
因为在这些作品里,我都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地方,并且这些经典的古文都能给我们很好的人生启发。这本故事里的寓言故事都是发生在古代,但是是用现代文来写的,所以更加适合孩子们的阅读。现今对于孩子们的国学教育越来越注重这些,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其实也是国学教育的一种。而这些知识也更应该是现在的孩子们应该了解的知识。而且中国的寓言故事,以小喻大以古喻今,也是源于生活的智慧之语,也充满着恒古不变的人生哲理。这些小故事看似十分简单,读起来值得深思。我也非常希望我的孩子在读完这些故事之后可以得到启发,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帮助,领悟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本书的系列丛书都很不错。我也非常推荐给周围的家长和孩子们,这个系列都是一些古代的经典故事,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孩子来阅读。我也非常喜欢凤凰汉竹的细节丛书,每一次给我的感觉都是质量好,内容佳!非常推荐!
想看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声注音版》,仅仅是因为我之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性质所致。那个时候身边围绕了一群小朋友,活泼可爱天真幼稚,很招人喜欢。有一些小朋友的家长就想到,让我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少儿读物。说实话推荐这种事情不是个轻松的活,你推荐的书得是你自己读过之后,觉得有趣适合他们那个年纪的,不然都是误人子弟,或是浪费人家的钱财,不管是从时间还是金钱上而言的钱财。
“刻舟求剑”的封面
我当时遇到有一个小朋友印象特别深刻,他刚上小学二年级,对于写作很是头疼,一度这头疼转移到我身上。起因是老师让他们写一篇小作文,用以描述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他交了白卷。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交白卷,他说他没有什么喜欢的小动物,动物很烦人,还邋里邋遢的,实在是让人讨厌,他写不出来。我听了觉得童言童语甚是可爱,但是细想一下又觉得很难过。本该天真无邪,却又世故老成;本该心灵手巧,却又闭目塞听。是谁的错呢?又该怎样解决呢?我当时没能善导他,他最终抄了一篇应付了差事。
后来我观察了这个孩子,他算是喜欢看书,但是看的都是查理九世或是一些怪奇物语。他妈妈疲于照顾小妹妹,也不怎么顾得上他,有一点放养的意味。
我一直觉得书具有很大的魔力,能够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一个人成长为什么样的性格,从他看的书里可以窥见一丝迹象。因而我选择了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想要看看这能不能对这些孩子们起一丝正面的引导作用,毕竟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这些花朵将来能绽放出他们最美丽的光彩。
目录一览
其实看了出品方就该知道,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人失望。毕竟汉竹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可信度,这本书一如既往的`优秀。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收录,应该差不多就是我那个年纪已经看过的,事实上它收录了我曾经看过的,也收录了我曾经没有看过的,相对它的受众来说,已经是非常全面的。重点是我当时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是从来没有注音版的,这本书贴心的注了音不说,还用橘色标记了一些成语,并在一旁对该成语解释说明。想当初我们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词,哪一个不是自己辛辛苦苦查字典,然后摘录到自己的写字本里。这里不免感叹一声,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总有人挖空了心思为孩子们的成长浇水施肥。
“逐臭之夫”
我很喜欢这本里面收录的一个小寓言故事——逐臭之夫。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但是我希望每个小朋友能早点看到这个故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总有一些人与众不同。有朝一日,你也总能够找到能够欣赏你独特之处的人。所以不要着急着成长,慢慢来,放正心态长大就好。
《中国古代寓言》是我觉得在快乐读书吧里最好看的一本书,因为这些寓言故事都是我们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而且每个故事都蕴含人生哲理。它们就像是散落在民间的明珠,千百年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这本书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关于学习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薛谭学唱歌》;第二个故事是《纪昌学箭》;第三个故事是《铁棒磨成针》。《薛谭学唱歌》讲的是一个名叫薛谭的人很喜欢唱歌,就去拜师学艺,学了一段时间,薛谭本以为已经学完了老师的本领,就要跟老师辞别,结果老师在送别的时候,给他唱了一首送别的歌曲,那声音抑扬顿挫,优美动听。薛谭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会老师的全部本领,于是他决定留下埋头深造,再也不想着出师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就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纪昌学箭》,讲的是飞卫老师他很会射箭,远近闻名。纪昌也很喜欢射箭,但练了很久都射不好箭,他就诚心的去拜飞卫学艺,飞卫告诉他:“要想彻底掌握射箭这门技艺,就得从基本功开始练,这可是很枯燥的!”纪昌一听飞卫愿意教他,忙说:“只要能把箭练好,我是不怕枯燥和辛苦的。”纪昌回家后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练习射箭的基本功,经过几年的磨炼,终于能射中小虱子。飞卫老师激动的说:“你已经把射箭的门道真正地掌握了,再也不需要老师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好本领,就要苦练基本功。这故事让我联想到妈妈经常叫我练字,妈妈也常说要练好字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先把笔画这些基本功练好,字就能慢慢练好。练字也是一个很枯燥和无聊的过程,我非常地不喜欢,而且我要把左手写字练回右手书写,真难啊!我在妈妈面前无数次流泪,在被窝里流泪!可是,看看其他同学那漂亮的字,我又不想放弃!读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我!我要向纪昌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练好写字,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第三个故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故事,就是《铁棒磨成针》,讲的是李白觉得读书太枯燥了,跑出来玩儿,看到一位老太太磨着一根大粗铁棒,他说:“老奶奶,你干嘛要磨一根大粗铁棒呢?”老奶奶说:“只要一直磨,总有一天,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恍然大悟,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学习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努力、钻研,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三个故事都是古人们在学习上的经验,让我懂得在学习上要像李白那样有恒心;学习过程中要像纪昌一样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像薛谭那般不能满足在一知半解、皮毛之功,要刻苦钻研,才能学好真本领!《中国寓言故事》,美丽的明珠,循着它的光芒,我的学习之路将更敞亮!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逍遥自在,与众不同的庄子,赤心报国,忠肝义胆的韩非子,腰缠万贯,眼光深远的吕不韦,是他们,用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文学史上缓缓拉开帷幕,将中国古代寓言,这颗辉煌璀璨的明珠送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里。
中国古代寓言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为一体。它短小精彩,它图文并茂,它雅俗共赏,它内容丰富,它意趣悠远,它立意新颖,它知识丰富。
翻开寓言宝典,一代代人物,一则则故事,一个个道理,跃然纸上。呈现眼前。
你可知道楚国有个夸大其词的卖兵器人自相矛盾,魏国有个聪明绝顶的大臣庞恭三人成虎,春秋有哥心口不一的楚国贵族叶公好龙,这些带有深刻讽刺,劝诫意味的短小故事,造就了奇特的人物形象和深远的`道理,令人回味无穷。
你可了解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不要一味模仿,充满自信,超期蓬勃的人最美,讳疾忌医告诉我们不要掩盖错误,知错就改,勇于承担的人最美,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不要冒充强者,有真才实学,满腹才华的人最美,所有这些,令人流连忘返!
中国古代寓言,在我国圣洁的民族文化殿堂里,它浩如繁星,淡雅而悠长,给人一丝希望,他灿弱明珠,神圣而闪亮,给人一丝快活,它明若朝阳,温暖而柔和,给人一丝安慰。
中国古代寓言,它与中华民族不变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我看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很多,其中有两个我最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读,一个是“守株待兔”。我看完这则寓言后笑了。我笑那个傻瓜,他不好好干活,一天到晚总想得到意外的喜财。他有一天捡到一只野兔,就想每天都捡到一只。大家想想,这是可能的吗?可是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左等也等不来,右等也等不来,日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像流水般一天天过去了。他种的.田里面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这个寓言说明:干事不踏踏实实地努力,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结果会一无所得。我想,我有时不专心听讲,又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却想得100 分,这岂不是和那个傻瓜差不多?
另一则寓言我也喜欢,那就是“叶公好龙”。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叶公。他呀,非常喜欢龙:梁柱上雕着龙,衣服上绣着龙,帽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上镶着龙,墙壁上画着龙。叶公这样喜欢龙,真龙就亲自去拜访他了。真龙一到叶公家,叶公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抱着脑袋逃跑。这个寓言说明,有的人口头上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某种东西,但实际上又不真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这是很可笑的。当我读完这个寓言,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记得有个星期六的下午,我要求肖老师不去看电影,留下来辅导我写作文。肖老师说:“我要带班上的许多同学去看电影,你明天来吧。”但是,星期天我又贪玩,并没有到学校去。现在想来,我多么像那个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假龙不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真龙的叶公啊!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寓言》,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田忌赛马》这篇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田忌屡败,闷闷不乐,足智多谋的孙膑为他想了一个办法,田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心情开朗起来。在后来的比赛中,田忌依计而行,他用下等马和大王的上等马比,第一局输了。第二局,他用上等马和大王的中等马比,赢了这局比赛,第三局,他用中等马和大王的下等马比,照样赢了这场比赛,按规定,三局两胜者就算赢,田忌最终赢得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
由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孙膑使用调换出马的顺序的办法让田忌赢了齐威王。我想: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像孙膑一样肯动脑筋,变换思维方式设法改变条件,困难就会像纸老虎一样不攻自破,从而改变学习和做事的结果,提高学习成绩和做事的效率。
这本故事书讲了许多小故事,看似很普通但却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其中我最喜欢《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无论途中遇见什么困难都坚持不懈,只要我们有毅力、有恒心,小小的积累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还有《掩耳盗铃》告诉我们自己欺骗自己,终究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不要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虽然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很短,但却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里藏着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八哥学舌》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有一种鸟叫八哥,有人把它捉来教它说人话,八哥就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话。一天,知了在树上鸣叫,八哥就问:“知了,你会说人话吗?”知了回答:“不会。”八哥又说。“你难道不感到惭愧吗?”知了再次回答:“你已失去你的声音,而我发出的是自己的声音”。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一个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八哥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遭到别人的讽刺与嘲笑。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
这个暑假老师特别推荐三本书《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其中我喜欢看《中国古代寓言》。它里面一篇篇小故事看似普通却都隐藏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纪昌学射”。故事原文是:古时候有个叫纪昌的人,非常想学射箭,当时甘蝇的徒弟飞卫是个非常厉害的神箭手,于是纪昌就很有诚意的拜飞卫学射箭。飞卫就对他说“想要学好射箭,首先要练好眼功,就是眼睛盯住一个目标,一下都不眨。”纪昌就在家里苦练了两年,终于可以做到即使用锥子刺他的眼皮,也不眨眼睛。纪昌觉得练得差不多了,再次去拜访飞卫,飞卫又说“光有不眨眼的本领还不够,你还要有好眼力,就是要能把小的东西看大,把模糊的东西看的很清晰才行”。于是纪昌又回家苦练三年,三年后飞卫才教他拉弓射箭的本领。纪昌经过一番苦练,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射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一门技艺,必须先练好基本功,只有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掌握技艺的精髓。就像我现在学舞蹈,每天必须练基本功。看了这个故事,我要更加勤快练基本功。
寓言有很多种,譬如《拉锁封寓言》、《克拉姆林寓言》等。我今天看的这本书就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精选》。
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华。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寓意,寓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道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大道理。
虽然说这是寓言“精华”,但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非常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
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事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道理刻进心中。
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风格。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
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啊!
中国古代寓言
【牛缺遇盗】
牛缺,在上地这一带地方是位声望很高的饱学之士。有一次,他要去邯郸拜见赵国国君,途经耦(ou)沙时,遇上了一伙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牛车及随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强盗在一旁看到这人对被劫之事并不在意,脸上连半点忧愁和吝啬的表情都没有,心中不免生疑,于是便追上去问个究竟。
牛缺坦然地回答说:“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应当因丢失一点供养自己的财物而去与人争斗,这样会危害它所供养的自身的安全啊。”
强盗们听后,同声称赞道:“这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们望着牛缺渐走远的背景,忍不住又商议:“如此贤德之人去拜见赵国的国君,必会受到信用,他如果在国君面前告发了我们的强盗行径,我们一定会大难临头。因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这伙强盗再一次追上牛缺,并把他杀掉了。
有个燕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全家族的人集合起来,告诫他们:“今后谁遇上了强盗,可千万别学牛缺那样以贤德求忍让呀!”大家都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
不久,这个燕国人的弟弟要到秦国去,一行人来到函谷关下,又遇上了强盗。他想起了哥哥临别时的告诫,始终不肯轻易舍弃财物,在实在斗不过这伙强人时,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哀求强盗以慈善为本,发还抢走的财物。
强盗们被纠缠得大怒了,忍不住厉声喝道:“我们没有要你的性命,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现在还要死死地缠住我们,索要财物,这不就把我们的行迹暴露了吗?我们既然已经作了强盗,哪里还有什么慈悲仁义可言?”只见这伙人手起刀落,将那个燕国人的弟弟杀了,同时还杀害了与之同行的四五个伙伴。
牛缺与燕人被害的悲剧警醒后人:对于杀人不眨眼的强盗,既不能讲“贤德”,也不能苦苦哀求;只有丢掉幻想,团结斗争,战而胜之,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支公养仙鹤】
古时候有个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欢仙鹤。他常爱到仙鹤出没的地方,远远地欣赏仙鹤吃东西、散步时的一举一动,简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仙鹤长久为伴,那该多好啊!
终于,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东峁(mao)山居住的时候,一位深知支公爱好的老朋友给他送来了一对仙鹤。支公高兴极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对待仙鹤,给它们吃上好的食物,细心照料它们的起居,高兴的时候,支公还常把仙鹤搂在怀里跟它们说话。仙鹤的活泼可爱也使支公的晚年一点都不寂寞,它们给支公作伴,跳舞给支公看,时间久了,支公和仙鹤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时光飞逝,仙鹤的羽毛很快长齐了,它们天天扑棱着翅膀,想飞到属于它们的遥远的地方去。支公实在是舍不得仙鹤离开,犹豫再三,还是用剪刀把仙鹤的翅膀剪短了。
这下子仙鹤真的没有办法飞起来了。它们总是先扑打一阵翅膀,然后又回头看看,接着就沮丧地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仙鹤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叫起舞了,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连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后悔极了,告诉自己说:“既然仙鹤有直上云霄,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么能强行把它们留在我跟前,只供自己观赏呢?”
支公从此更加精心地饲养两只仙鹤,让它们的翅膀很快又长齐了。于是支公就带着仙鹤来到野外,把它们放到地上,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仙鹤啊,快飞吧,到远方去实现你们的理想去吧!”仙鹤拍打着翅膀飞上蓝天,鸣叫着在支公头上盘旋了几圈,好像在感谢他的恩情,然后自由自在地向遥远的天边飞去了。
支公虽然舍不得仙鹤,但他理解仙鹤的志向,最终放了仙鹤,这才是真正的爱鹤。同样道理,真正爱惜有才能的人,就应该给他们施展身手的空间,不要把他们规定在狭隘的小圈子里面。
【毕歆与王朗】
华歆(xin)与王朗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都很有学识,德行也受到大家的称赞,分不出谁好一些,谁差一点。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连天。华歆和王朗的家乡也遭了灾,房子都被大水冲走了,盗贼也趁火打劫,四下作案,很不太平。无奈,华歆和王朗只得和别的几个邻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难。
船上的人都到齐了,物品也装妥了,马上就要解缆离岸出发。这时候,远处忽然奔过来一个人,他背着包袱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个人也顾不得擦汗,一边朝这边挥手一边扯开嗓子大叫道:“先别开船,等等我,等等我呀!”
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船都被人叫完了,没有人肯收留我,我远远看到这边还有一条……船,就跑过来……求求你们……带上我……一起走吧……”
华歆听了,皱起眉头想了想,对这个人说:“对不起得很,我们的船也已经满了,你还是再去另想办法吧。”
王朗却很大方,责备华歆说:“华歆兄,你怎么这样小气,船上还很宽裕嘛,见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为,带上人家吧。”
华歆见王朗这样说,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略微沉思片刻,答应了那人的请求。
华歆、王朗他们的船平安地走了没几天,就碰上了盗贼。盗贼们划船追过来,眼看越追越近了,船上的人们都惊慌不已,不知该怎么办好,拼命地催促船家快些、再快些。
王朗也害怕得不行,他找华歆商量说:“现在我们遇上盗贼,情况紧急,船上人多了没有办法跑得更快。不如我们叫后上船的那个人下去吧,也好减轻些船的重量。”
华歆听了,严肃地回答道:“开始的时候,我考虑良久,犹豫再三,就是怕人多了行船不便,弄不好会误事,所以才拒绝人家。可是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怎么能够又出尔反尔,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人家甩掉呢?”
王朗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羞愧得说不出话来。在华歆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像当初一样,携带着那个后上船的人,始终没有抛弃他。而他们的船也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摆脱了盗贼,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译文: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准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二、蚊子和狮子
译文: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三、智子疑邻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四、塞翁失马
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 伊索寓言读后感
★ 伊索寓言 读后感